Commentator |
Time |
Content |
Tag |
文德華 |
2022-01-17T04:26 |
在這個數碼化的年代,數碼保險的發展步伐可謂一日千里。數年前香港還是以傳統銷售模式以保險中介人售賣保險為主,轉眼間,尤其是經過過去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 無論在街上或互聯網上都不難接觸到來自保險同業的數碼保險產品,這個百花齊放的現象,可見數碼保險的發展潛力無限。 經過多年發展數碼保險的經驗,筆者歸納3項客戶重視的要點。首先是整個銷售流程要快速,過程及產品資訊要簡單,才能節省客戶時間;此外,產品需要多元化,一個多元的產品組合,可以方便客戶在同一個平台購買所需的產品,無論在整理保單或跟進手續事宜都能提供便利;最後,便是資訊要一目了然,數碼保險的優勝之處,就是不需要有紙本保單,減低遺失保單等風險;若數碼保險平台可以一次過檢閱保單、查詢保費、到期日、受保人等資料,以至保單價值估算等功能,客戶便可輕易整理保單以及作出合適的財富管理。 近年市場已有保險公司改革創新,率先提供數碼化保單價值估算服務,客戶可透過動態的圖表,直接查閱最新的保單價值、保證及非保證價值等詳情。筆者相信,數碼化服務將繼續在香港的保險業扮演重要角色,帶領提升整個保險服務水平。 |
|
文德華 |
2021-12-13T01:29 |
2021年即將過去,我們在迎接新一年的同時,也會回望過去一年的種種事情,希望來年更進一步。規劃保障亦然,需要不時檢視和調整,而現時有不少服務,透過提升保單資料的透明度,又或者增加保費的靈活性,幫助大家更有效地達成目標。 舉例說,年輕人計劃結婚,可能需要為家人增加保障,又或者了解保單和年金的未來預期價值,作長遠財務規劃。有保險公司就提供創新的電子保單預計價值功能,保單持有人無需等候年結單,就可以隨時隨地登入網上或流動理財,實時查閱最新保單資料,如預計繳付保費總額、保證及非保證價值,以及預計利益等。電子保單預計價值功能還提供簡單圖表,方便客戶分析,以決定提取資金,又或者繼續滾存。客戶可便捷地獲取保單資料,有助掌握財務狀況,籌劃未來。 倘若碰到需要資金周轉的情況,例如遇上投資機遇、子女需要升學,又或希望為家人加強保障,投保人可以按個人財務狀況及需要考慮保費融資,以向銀行借貸方式來購買有增值和現金價值成分的人壽保險,並以銀行墊支的貸款來支付部分保費保費融資(一般情況要以該份新買的人壽保單來作抵押,但不同銀行或有不同方式)。投保人在繳付保費上有較大靈活性,可能無需套現資產,仍有流動資金繳交保費。 |
|
文德華 |
2021-11-22T02:19 |
不知不覺又到年底,很多人都會善用公司員工福利,或個人醫療保險內的保障,於這段時間安排年度身體檢查,了解健康情況。 其實在投保過程中,尤其牽涉較高保障額的時候,保險公司除了要求投保人填寫健康聲明,亦有機會安排投保人接受身體檢查,以進行核保,如決定是否承保,或加入個別不保項目等。如果大家在投保過程中被要求前往驗身,亦不用過分擔心,因為相關過程有助保障投保人和保險公司雙方,以免日後在申請保險索償時時出現問題或延誤,影響治療進度。 為方便客戶在投保後進行核保所需的身體檢查,早前有保險公司特別開設健康管理中心,選址鄰近客戶投保地點,中心內有注冊醫生及護士當值,提供靜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尿液及血液測試等服務,可即日向客戶發體檢報告,令投保體驗更高效流暢。 除健康檢查外,健康管理中心會提供一系列屬預防性的服務,例如疫苗注射、過敏測試,又或者是了解客戶生活習慣,給予相關的改善建議。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特別是都市人常常面對三高問題,若能夠建立更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助長遠維持身體健康。 隨保險市場不斷發展,不少保險公司都積極投放資源,從多方面鼓勵客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希望成為客戶長遠的健康伙伴。 |
|
文德華 |
2021-10-25T04:06 |
中小企業一直是香港經濟發展中流砥柱。雖然本地經營環境隨疫情逐步緩和而有所改善,但中小企業仍然面對不少挑戰,尤其是羅致人才方面。 經濟漸拾復蘇步伐,中小企業希望推動業務重回正軌,人才需要愈見上升。據最新報告顯示,30%香港企業未來12個月會專注於挽留及增聘人才,40%認為員工福利是人才管理不可或缺一環,與工資和升遷機會重要性不相伯仲。 就員工福利,雇主一般考慮為員工提供人壽及醫療保障,然而研究則反映雇員若能保持身心健康,有助提升生產力、工作效率及歸屬感。在體魄健康的受訪者中,接近一半表示工作有效率、生產力更強,並表現盡忠職守。如受訪者的心理健康評分高於平均水平,調查結果則更為顯著。 近年雇員福利計劃亦趨向電子化,在保障雇員的同時,雇員更可以登入計劃附設的一站式數碼平台,享用多元化的功能,包括查詢保障余額、電子理賠、電子醫療卡、搜尋醫生/診所等。部分平台更設有網上商店,方便計劃成員以優惠價錢購買合作商戶的保健產品及服務,提升健康質素。 面對大型企業的先天優勢,中小企業可按需要物色靈活全面的雇員福利計劃,在人力市場中保持競爭力,以建立更積極投入的團隊,把握業務增長的機遇。 |
|
文德華 |
2021-09-27T04:36 |
去年不少留學海外的學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上歐美等地感染人數曾經高企,家長特別擔心子女的健康。部分學生則因為學校關閉,又或者是入境限制的更改,而需要更改行程或提早返港。 隨疫情有所緩和,學生們在暑假過後已陸續返回海外學府繼續升學,家長除了為子女預早添置御寒衣物、物色外地住宿,又或者兌換外幣准備生活費,亦可以趁機檢視子女在外地是否有足夠保障。現時市場上有專為留學生而設的升學保險,保障范圍涵蓋學生醫療健康需要、個人財物、意外,以及行程更改等。另外有學生會把握人在外地機會,前往鄰近國家旅游,或者參與學校安排的實習吸取經驗,不少海外升學保險計劃均可以保障學生在留學期間的旅游或實習行程。 部分家長會考慮以旅游保險為留學子女提供保障,但需要注意旅游保險為每次旅程提供的保障期一般較短,例如每次旅程100日。相較之下,海外升學保險則會提供一整學年的保障,還有專為留學生而設的保障項目,例如緊急家庭團聚費用和教育基金等。 父母可以按個人需要為留學外地的子女安排足夠的支援及保障,讓自己安心之余,子女亦可以全情投入體驗海外留學生活。 |
|
文德華 |
2021-08-16T04:31 |
說到退休,大多數人也聯想到健康大不如前,或對生活感憂慮。然而有不少例子告訴我們退休後依然精彩。最近維珍銀河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及82歲的沃利馮克(Wally Funk)就打破傳統觀念,實現上太空願望,為退休生活添精彩。 據經濟學人智庫進行的調查顯示,僅24%港人預計退休年期為20年或以上,其中只有16%為20年或以上的退休生活妥善規劃,反映認知與現實間存在大落差。在財務方面,98%受訪者坦言對晚年生活財務有憂慮。 調查亦顯示,與傳統觀念相反,養兒並不防老,只有23%港人期望子女照顧自己。40%認為即使子女成年,父母仍應援助。 面對退休資金缺口及准退休人士憂慮,一份可提供長期穩定抗通脹的收入來源,可發揮重要作用。年金被視為退休後三大收入來源之一,而市面上亦有不少年金產品。隨港人更長壽,在選擇計劃時可考慮年金期是否可涵蓋預計的退休年期,同時是否能對抗通脹。最近市場上推出年金期長達25年或至99歲的計劃,而年金期首10年的每月保證年金金額逐年遞增3%,對抗通脹帶來的影響。此外,計劃還可提供嚴重認知障礙症的保障,協助照顧者面對將來的財政困難。 |
|
文德華 |
2021-07-19T03:50 |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改變了我們工作及生活的方式,更影響了大眾的財務行為方式。據今年6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零售客戶增加了在股票及保險保障方面的投資,希望透過投資工具尋求更高的回報及管理財務不確定的風險。而客戶在醫療保險及人壽保險的投資分別上升了22%及9%,反映客戶積極善用保險產品實現財富增值及為不確定的未來作出規劃。 保險作為一個兼具財富規劃和管理風險的產品,在規劃未來方面可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隨港人的需求不斷作出改變,保險公司亦愈加重視個人於不同人生階段在財富及保障方面的需要,例如個人的長線財富增長目標、支持子女教育以及應對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等。現時市面上有不同的保險產品特別為滿足個人及家庭需要而設,幫助投保者應對人生中各種壓力事件,包括在他們不幸罹患嚴重疾病,甚或突然身故時,確保他們及其摯愛都可得到財政支援;同時當投保者步入晚年,他們更可享有潛在的儲蓄增值機會。為使大眾更容易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現時不少保險公司均設有多元化的數碼渠道,讓客戶可隨時隨地約見客戶經理、查詢投保資訊、購買保單,以至追蹤保單詳情等,提供一站式的數碼服務,幫助客戶更輕松更簡單地規劃未來。 |
|
文德華 |
2021-06-21T05:09 |
癌症是全世界的一大重要健康問題,亦是全球的第二大「殺手」,去年全球錄得1,930萬宗新癌症確診個案,最常見三大癌症為肺癌、大腸癌及乳癌。按醫療索償數據顯示,平均治療費用分別為107.8萬元、60.8萬及44.5萬元,最高個人治療費用更高達900萬元。其中住院及手術占總費用的57%,緊隨其後的為治療藥物(30%)。上述數據難免會令人感到擔憂,然而,預防勝於治療,只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將可降低患病的風險,包括:遠離煙草——煙草中三分一已知有害化學物質可致癌;減少糖分攝取——肥胖是致癌的重要成因之一,而過度攝取糖分則有可能導致肥胖;遠離酒精——研究表示飲酒會增加患癌風險;接種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可減低患肝癌的風險,而子宮頸癌疫苗則可減低患子宮頸癌及陰莖癌等風險;接受篩查 ——包括大腸癌篩查、子宮頸癌篩查及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標檢查等;預防性干預——基因檢測可協助評估整體患癌風險。若驗出風險較高,可考慮進行針對性的預防性干預。 |
|
文德華 |
2021-05-31T01:56 |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有一年多,雖然疫情為我們帶來了不便,但卻大大提升我們注重健康的意識,亦促使更多人追求健康生活。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資料,患有肥胖症或嚴重肥胖症的成年人,就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嚴重病情的風險會相對較高。雖有報告顯示,香港逾九成市民認為自身健康狀況介乎尚可至極佳,但實際上只有約半數人士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處於正常范圍,而體能活動量能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水平的港人則僅為43.6%。 在過去一年多,筆者見到大眾對健康保障產品的需求日益殷切,而市面上亦出現了不同的健康保險計劃,鼓勵大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當中更備有獎勵計劃,讓客戶把流動理財及健康的應用程式相連接,輕松管理並追蹤健康數據。此外,由於疫情限制了港人的出行,有保險公司推出更容易實現的步數目標,以實際的獎賞鼓勵客戶,讓他們即使進行居家運動,都有機會達成活動目標。 筆者了解到,相比於一般港人每日平均步數6,880,參加了這些健康保險計劃的成員平均可完成超過9,000步,反映大眾積極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
|
文德華 |
2021-05-03T00:56 |
港人儲蓄習慣或因應經濟環境而改變。據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公布的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2020顯示,港人每人每月平均儲蓄額約7,000元,定下儲蓄目標受訪者按年增加;除銀行存款及投資股票、債券和基金外,儲蓄保險為最受歡迎的三大儲蓄渠道之一。 儲蓄保險作為一種比較保守的理財工具,利用時間滾存保費,客戶在保單期滿時賺取期滿利益,取回保證金額,或部分保單更附有的非保證回報。而在保單年期內,投保人更可享有人壽保障,守護摯愛的家人。其中,一些供款期相對較短的儲蓄保險計劃,更深受希望實現短期財務目標的投保人歡迎。 隨著數碼渠道的日漸普及,有些短期儲蓄保險更可在網上投保。近期有保險公司推出設有多種貨幣為選項的網上儲蓄保險計劃,在提供足夠人壽保障之余,幫助客戶實現財富增值及尋求較高潛在回報。此外,網上投保流程簡單便捷,客戶可輕松地於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申請有關計劃。處於不同人生階段,或有不同理財目標。在這個「疫境」及數碼化的年代,透過更便捷渠道購買保險產品,而善用儲蓄保險及其他財務工具,可助早日達成儲蓄目標。 |
|
文德華 |
2021-03-29T04:27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不單受公眾關注,同時提升大眾健康意識,並帶動市民對保險產品需求。據去年6月進行的醫療保險市場調查,逾四成目前尚未持有醫療保險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投保。在三項扣稅產品中––自願醫保計劃、合資格延期年金計劃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自願醫保計劃在扣稅產品中的認知度最高為84%,但僅有18%持有自願醫保計劃。面對持續上漲的醫療成本,更需及早為退休生活財務需要作准備,究竟如何部署為未來做好規劃? 總結當前保險市場上的方案,「自願醫保」和「合資格延期年金」保險計劃的組合可謂一個較普遍配搭。面對突如其來疾病,自願醫保的保障金額可有助減輕因此而引致的短期財務壓力。大眾在選擇自願醫保時,除據自身負擔能力外,更應考慮計劃提供保障是否切合所需,如有些自願醫保計劃涵蓋非手術癌症治療的合資格費用、賠償所有住院及手術治療合資格費用,以及保障未知的已有病症而不設等候期等。而合資格延期年金計劃作為一種比較有效且實用的退休策劃工具,其主要的特點是可提供穩定及含有若干保證成分的收入來源以支持退休開支,為未來生活提供一定財務保障,尤在波動的市況環境下更為重要。 |
|
文德華 |
2021-02-22T01:11 |
面對香港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愈來愈多雇主以貼心雇員福利作招聘和保留優秀人才重要策略之一。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公眾對健康整體關注程度大幅提升,但也成為雇主向雇員表達關懷的良機,在保障雇員健康福祉上一盡己任。 然而,據匯豐去年4月進行的雇員福利調查顯示,只有近半(49%)及15%的雇主提供團體醫療及團體人壽保險福利。該雇員福利調查進一步顯示,對於無提供團體醫療保障和人壽保障的雇主而言,成本考慮是最主要的障礙。 管理雇員健康福利,有助企業吸引、鼓勵和挽留人才。這對於占全港企業總數98%的中小企業至關重要。近期有專為香港雇主而設的全面雇員福利方案,融合靈活團體醫療和人壽保障、及幫助雇員管理福利的一站式數碼平台,為不同規模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援。該方案入門門檻較低,可適用雇員人數少至2人小型企業,能支援應對疫情下雇員健康保障需要,並確保業務得以持續運作。該雇員福利方案設有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一站式數碼平台,可助雇員在網上或利用手機管理健康保障福利及理賠事項,如實時追蹤保障權益、使用情況和余額、搜尋醫生/診所、電子理賠、電子醫療卡,及生活方式評估和健康小貼士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