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tor |
Time |
Content |
Tag |
英國保誠 |
2022-01-10T21:23 |
新的一年剛開始了個多星期,誰又能預計踏入2022年後,全球依然受到Omicron變種病毒的威脅?縱然疫情的發展難以預料,但經過這兩年多的疫情,市民比以往更重視健康及財富保障,而保險產品或許已成為生活必需品。展望2022年,筆者預計保險行業將會迎來以下三大趨勢。 首先,大眾對健康保障的需求持續強勁,尤其是亞太地區的新興市場人口龐大,中產階級快速崛起,保障缺口卻持續高企,勢必成為全球保險需求增長的火車頭。即使在保險密度及滲透率極高的香港,保監局指出港人整體的保障缺口高達6.9萬億元,平均為每名勞動人口190萬元,可見未來市場仍有龐大的增長潛力。 其次,保險服務將趨向數碼化及個人化。身處數碼化時代,各種引入人工智能(AI)的工具平台、自動化服務及客戶體驗、數據分析、數碼營銷等熟悉的科技概念已滲入我們日常生活。現在保險業界已推出各式各樣的一站式電子數碼平台,讓客戶全面掌握個人健康及保障。可預見未來的保險投保、核保、理賠等流程將會進一步個人化,更加貼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及喜好。 |
|
英國保誠 |
2021-12-14T17:00 |
新冠肺炎疫情已差不多肆虐全球兩年,最近Omicron變種病毒更掀起了新一波疫情,其發展仍是未知之數。跟大家一樣,筆者沒有水晶球可預視未來,唯有努力提升個人健康水平,積極抗疫。經濟方面,各行各業難免面臨一些沖擊,但保險行業在保障市民健康及財富方面依然擔當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今年業務反而力保不失,本地市場亦見錄得不俗增長。 據保險業監管局剛公布的2021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上升10.7%至1,002億元,反映今年本地市場的保險業發展空間仍然亮麗。本地保險發展能夠在疫情下突圍而出,相信全賴一眾市民對保險公司信任等。 面對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不少公司均會透過於發售新股份集資,以提高財務靈活性及實力,以拓展高潛力的市場。此外,新興市場對保險需要十分龐大,故在制定策略方針方面,為當地民眾填補健康保障缺口,聚焦服務亞洲及非洲等具潛力的市場,相信也是保險行業未來的新潮流。 最後,疫情教懂我們無論前路如何,也要迎難而上、把握機會,以迎接更美好的未來。在此謹祝各位讀者迎來一個更美好的2022年。 |
|
英國保誠 |
2021-11-08T22:45 |
不少長輩勸勉年輕人「買磚頭最實際」,但香港樓價持續高企,時至今日即使一個家庭要置業亦絕非易事。很多家庭成員因而「迫」在同一屋簷下,例如兄弟姊妹、爺孫、繼養子女、侄子侄女等。此外,最近亦有調查發現,30%至45%受訪者認為置業是結婚及生育子女的必要條件,更有近四成人表示因住屋問題推延結婚計劃。香港房價高企絕非新鮮事,一些未婚伴侶會湊錢租屋同居,建立認為屬於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空間。以上這些由不同關系的人物角色拼湊而成的非傳統一夫一妻家庭,便是所謂的「現代家庭」,實質上是指多元家庭關系,成員之間未必是姻親或有直屬關系。 為何重新定義「現代家庭」對社會甚為重要?筆者想起近年本港一宗新聞,大意是一對男同性戀人無法以「已婚配偶」身份處理伴侶後事,反映現代家庭的建構雖已漸趨多元,但現時很多社會制度仍未能追得上時代的步伐。為了填補這類保障缺口,有保險公司已擴闊理賠申報人資格,受保人可按個人意願預先委任「現代家庭」在內成員作為指定人士,如日後不幸發生任何事故以致精神上喪失行為能力時,該指定人士只需提供有效的醫生證明,即可以簡易手續申請及領取理賠,以支付醫療費用及應付日常生活,解決燃眉之急。 |
|
英國保誠 |
2021-10-11T22:12 |
眾所周知港人生活成本不菲,但卻較少留意到我們一直面對兩大缺口——身故風險保障缺口及健康保障缺口。前者是指一旦失去家庭經濟支柱,對生活、教育、醫療開支等的影響,後者則指因患嚴重疾病產生的巨額自費醫療負擔。 一般市民未必察覺以上兩大缺口,遑論一眾「社會新鮮人」。年輕一輩剛踏入社會,或認為自己尚未有籌劃未來健康保障的需要。若要把正確的保險概念和相關知識灌輸給他們,令年輕人明白保障的重要性,筆者認為革新的保險產品種類及銷售模式,是接觸本地年輕一代的有效方法。 生於數碼年代、千禧世代及Z世代早就習慣以手機處理生活上各大小事宜。保險業近年也積極求變,不單靠理財顧問與客戶溝通來提供保險資訊。一站式健康應用程式正可滿足年輕人需要,用戶可全天候利用手機App不同功能,定期記錄及管理個人健康狀況,如由人工智能支援的健康檢查及評估症狀功能、視像診症及快速藥物送遞服務等,更可輕松管理保單及強積金,完全符合年輕人「口味」。此外,可隨時隨地按個人經濟狀況及風險承擔能力,選擇適合自己保險產品,如一些保費相宜的入門版產品備受新世代歡迎。 此外,要將訊息推廣至年輕人,當然要令他們產生共鳴。 |
|
英國保誠 |
2021-09-13T21:50 |
夏日熱辣辣,天文台在本月上旬仍發出酷熱天氣警告,筆者在晚上不得不開冷氣才能安然入睡。據香港天文台每月天氣摘要報告指,今年5月是香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5月,平均氣溫高達29度,可見氣候暖化問題已迫在眉睫。 香港人對保護環境的議題甚為熱衷。以「Google Trends搜尋熱度」為例,自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有關「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的搜尋出現明顯增長,其後不斷攀升,其中香港位列全球網民對「EGS」搜尋量最高首五名。 從網民關注度,可見低碳經濟轉型漸成金融市場的主流是有其原因的。除個人、企業及國家層面,其實投資者也相當重視這個議題。全球投資者日益重視社會責任及環保方面的投資,評分機構更開始為企業ESG評分。ESG良好的企業除擁有更佳商譽形象及價值,亦反映企業有效管理潛在風險,提升公司的增值潛力,因此愈來愈多投資者以ESG分數作為選股的考量。 保險公司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除守護客戶健康及財富外,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及天災等所引致的損失亦與保險業息息相關。面對市民及投資者對ESG的關注,保險行業也有責任以多元共融的方式推動減碳及可持續發展。 |
|
英國保誠 |
2021-08-09T22:16 |
延期一年舉辦的東京奧運終於日前順利閉幕,今屆港隊成績非常驕人,回顧多項賽事中,筆者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香港「女飛魚」何詩蓓為本港泳隊寫下光輝的一頁。猶記得在播放100米自由泳決賽時,有電視台請來何詩蓓從小到大的一眾前教練列陣打氣,排場相當震撼,也反映出奧運健兒傑出表現的背後,除了靠個人才能及努力,也有賴於龐大的支援團隊,包括合作無間的教練、體適能訓練、運動營養、運動心理諮詢及運動恢復等一系列科學化的專業支援。 港隊今年表現出色,除為港爭光外,也牽起了運動熱潮。然而,一般市民都欠缺專業指導,所以千萬切忌做個「忽然運動員」,要好好注意運動安全。平日筆者有用手機應用程式紀錄運動及飲食習慣,但網上資源不太集中,有時感到費時失事而難免影響行動力。 現時由保險公司推出的一站式手機應用程式,可以用來管理個人健康。這些程式系統可連接港人常用穿戴式裝置,輕松記錄個人健康資料,包括每日步數、步行距離、活動時間、消耗的卡路里、心率、睡眠時間,以至游泳及踏單車的距離等。有趣的是,只要以手機鏡頭拍攝自己的運動姿勢,系統便會自動分析用戶的運動姿勢及動作,並提供即時指導。 |
|
英國保誠 |
2021-07-12T21:59 |
最近筆者和團隊談起一個有趣現象:老一輩多數希望找一份長遠來說較穩定的工作,服務公司超過20至30年實在不以為奇。但隨著社會不斷在變,在家工作漸成常態,「一份工做一世」的想法未必再合符現實情況;相反,身兼多職的Slash斜槓族(意即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自由工作者)大軍突起,以更具彈性的模式工作。 積極創造多元「被動收入」 新世代斜槓族主張工作與生活平衡,希望透過發展多元技能去追尋興趣與夢想,又因為沒有固定收入,他們同時更追求創造被動收入,以達成財務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