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tor |
Time |
Content |
Tag |
劉瑛琳 |
2022-01-28T02:51 |
全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人生追求的理想與生活的要求都作出新角度看法,在自然天道下,人的能力有限,必須順應作出轉變配合,在新冠初發時期,死亡率較高人們受到威嚇,大家都采取禁足隔離以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但隨著疫苗人口逐漸增加、病毒變種又變種,殺傷力漸見減弱;放眼全球,西方國家采取與病毒共存的開放政策,不少感染者都是居家隔離,透過休息讓身體自我復元。西方國家地區居住空間比較大,房屋大多是低密度建設,與左鄰右捨有一定距離采取居家隔離是比較可行。 但亞洲地區人口密集,居住空間擠逼,一旦有確診個案,傳染率便相當高,所以由病毒初發到現在,本港政府始終都是堅持人命關天必須清零政策,由源頭起便采取入營檢疫隔離,市民怕了強制檢疫隔離,都盡量少社交活動並長時間逗留家居內,因而對家居的條件配備有了新要求。所以,即是在疫症各行各業經營困難的日子下,住宅物業市場仍是堅挺不衰,許多人反而因為疫症原因加快了入市行動。 |
|
劉瑛琳 |
2022-01-14T01:51 |
香港市民在去年聖誕佳節,享受因本土感染清零而放寬的社交限制令,大家開心歡樂聚會;但近日卻連連發生空姐媽媽的陸田園餐廳感染群組、國泰空少屯門群組、最爆紅的洪門生日宴,牽連不少人要入竹篙灣隔離,紛紛嚇得大家立即龜縮回家避疫。 今次不是怕死,因為感染者病情不嚴重,但十分怕入隔離營,更怕要在隔離室內孤單過年。因為政府有心切斷感染鏈,采取比較嚴厲措施,同室吃飯都入營隔離觀察。香港人活動能量大,為了阻止擴散感染,政府當機立斷禁晚市,令不夜天的運作環境迅速冷卻。 不能正常社交,不少行業更要停工14天,經過兩年的抗戰經濟,不少家庭支出大收入少,生活壓力大。 現在再來一波把通關希望打碎,有部分業主為未來可出現的變數,早早做好經濟防御措施,積極賣樓;當然,大圍看,難見劈價潮,但是,各區都會有資金需要的業主,所以叫價已經見到由高位回落,紛紛出現減幅5%至8%的筍盤。雖然成交量明顯地低,但是這一波的壓力比以往更甚,二手市場可能有筍盤。 |
CATHAY PAC AIR |
劉瑛琳 |
2021-12-31T02:37 |
新一年即將開始,又是向前做計劃的時刻,相信有意向在2022年的置業者必定密切留意未來市場可能出售的新盤資訊。 財經版由11月起便已經安排各大發展商專訪,一般都把來年的工作方向作出演繹,最重要當然是來年推出市場的項目內容,包括位置、單位伙數、戶型、項目定位,這些資訊都是有意欲置業的市民關心事項。另外,物業投資者也要計算供應,為自己的資產表作出重新配置的方案,新一年新行動不會少。 綜合了市場各大分析,市場成熟的供應項目當中,不得不說啟德新區將是市場最核心地區。以項目發展時間和設計入則計,明年有高達9,400伙有機會出售,加上單位間隔是一房到四房多樣化分配,無論何類型需求也能滿足。其他地區也有新供應,如元朗區、將軍澳日出康城區、黃竹坑站等等,但是,像啟德新區這個市區,同時兼備有港鐵站、維港海景、密集商業寫字樓的租客源,實為難得,更顯得啟德新區是未來物業市場的置業及投資的朝陽時段。 |
|
劉瑛琳 |
2021-12-17T00:41 |
市場不斷有聲音呼吁政府放寬按揭成數,讓有能力供款的業主可以轉換更大面積房屋,使居所空間有改善。 目前物業轉流因為按揭成數大受限制,一般市區細三房戶約600方尺實用面積以上的單位,已經超越1,000萬元,小家庭用家如果想換樓,只能借五成,另外需要先支付15%置業雙倍印花稅。計一計算,可以換樓1,000萬元以上物業的人,必須是資金充裕的富裕人,不是依賴物業貸款的人;可是,在金管局指引規定下,銀行就無法向那些想換樓的打工族貸款。 各銀行有的是資金,對風險管理有嚴緊的規管措施,金管局應該放寬自住物業的按揭貸款成數,讓銀行自行評估可借貸的人。政府擔心千萬元以上的物業有可能下跌的危機是可理解,但保障要超過五成是否過分了? 社會上不少人都在朝著改善市民生活素質方向前行,銀行也有寬松資金可以向有供款能力人士借出貸款。所以,不少相關的專業界別都提出應該放寬按揭成數,最少設計按揭六成、七成階梯,使有供款能力買家可以有換樓希望。 |
|
劉瑛琳 |
2021-12-03T01:19 |
一般人對土瓜灣地區仍存舊式社會的印象,其實過往十年不斷有市建局主理的重建項目落成,亦有私人發展商收購重建新樓,已經把不少殘舊唐樓拆除變成新項目,整個社區建築面貌不斷改變,新增人口更是年青活力群。 隨著屯馬線開通土瓜灣段,人流及地面交通流暢,物業租價持續上升。原本該地區因為沒有鐵路直達,交通比較轉折,反而養育了不少藝術創作的氛圍,十三街的中國特色命名街道、牛棚藝術村、海心公園、紅磚柱區等,區內定期舉辦展覽和活動引來時下文青的到來。所以,今時今日的土瓜灣不再是雜亂的舊區。 另一個蛻變的時光應該是庇利街/榮光街/啟明街/鴻福街的小區重建項目,涉及8個項目,預計總面積接近160萬方尺,可提供超過3,000伙,每個項目都合並發展公用的公共設施,強化區內連接性,土瓜灣舊變新的過程中,少不了有鄰區啟德的全新發展影響,體育區內的設施和活動,亦會帶動土瓜灣的零售消費的改變,大家一定要重新了解土瓜灣區的演變,必定有耳目一新的印象。 |
|
劉瑛琳 |
2021-11-19T02:47 |
近期啟德新區的新盤銷售成績有量有速度,買家選擇單位時迅速不少,明顯見到他們對不同單位的方向有清晰了解,輪到自己揀樓時對可選擇的貨種能快速決定;不像啟德早期樓盤出售時,買家當時對啟德全區發展不太熟悉和肯定,在揀樓台前感到信心不足,十分猶豫。 經過這幾年的市場深化,第一期住宅先後入伙,多項基建完成使用,大部分用地的用途及發展權花落誰家亦已塵埃落定,加上體育園主場館漸漸清晰可見,用家和投資者對於啟德新區的前景再也不懷疑,所以當有新項目推出,只要是價格在他們預算之內便會積極入市。 在其他新開拓區的經驗所得,香港人投放資金於物業市場特性是非常穩陣,不患貴只患不夠熱,雖然明知整體規劃一定是前途光明,但當市場剛開始,即使價格平也不考慮先入市,必須等到該市場成熟一點,成交量及價熱度升溫後才有信心大舉入市。 現今啟德新區的樓價尺價已坐穩2.5萬元至3.5萬元之間,當有新貨出,而訂價不是過分高於市價,買家便不缺,因為置業信心已經落實了。 |
|
劉瑛琳 |
2021-11-05T01:29 |
近年香港多了保育項目工程,自從中環已婚警察宿捨改裝為PMQ商場後,多間本地工作坊相繼開業,並定期舉行各類文藝活動。隨後大館翻新重開,保留原來監獄面貌,建築設計新舊共存,用途上主攻餐飲,以及展覽場面,首輪展示更進行歷史導賞,為年輕一代人補習香港一些發展史。另外,不少藝術展覽及大品牌的新產品登場都在此地舉行,能利用舊建築風格襯托各類藝術,充分發展保育及活化的功能。 近月,潮玩最熱點應該是中環街市的重開,經歷多代街市面貌,由第一代1842年起,代代更新,目前這個更新版該是1939年第四代建築活化更新而成,新的一頁以親切和諧、活力動感的共享空間為本,同時保留部分當年街市的種類店面,年長一族重游舊地可以回憶走過來的日子,後輩也樂於來觀賞時體驗上一代的生活模式的點滴,兩代人在舊建設新商店組合共游共賞時,相互傳遞生活的傳統,所以說,保育和再發展的共存,只要有心,一定可以取得平衡。 |
|
劉瑛琳 |
2021-10-22T02:02 |
雖然「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被普通市民冷淡對之,說20年才能見到的面貌和供應,目前需求未能解決,大家仍受高樓價壓力;但是,香港樓價不跌之信念,似乎起了微妙的變化,內心多少都相信如果這個300公里的都會區在20年後完成所說的建設,全港的住屋空間便大大拉闊。正如政府現在開始推廣香港未來發展定位:「北科技,南金融」,為年輕人在北部開創新巿場,新工種,同時繼續將原本香港強項金融業,各種國際級的專業服務在維港兩岸的原區優化競爭,使香港在環球的競賽上保持領先位置,未來二代人對前景有希望。 在施政報告宣讀後,不少地區的二手市場出現一星期的淡市,業主說要消化一下未來供應對他所持的物業會帶來甚麼影響,所以不積極放售。至於買家,見到未來開天劈地的發展和新供應,心寬不少,置業的想法不必太迫切了,至少政府已經釋出香港持續發展藍圖,達到安居是時間早晚之事,並非之前看不到曙光的死胡同。 |
|
劉瑛琳 |
2021-10-08T00:57 |
一個由粉嶺北、古洞北、落馬洲河套區、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及新界北新市鎮5個新發展區域整合而成的北部都會區,在香港北部開發銜接深圳南的基礎上進行互聯互通,這個將涉及8,100公頃的發展規劃,等於將軍澳新市鎮占地的4.7倍,潛在及現有住宅供應合共近90萬伙,可容納約250萬人;並可配合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將本港金融中心范圍由中環、尖沙咀一路伸延至前海直線連通,為香港另辟發展空間,相信引動香港的經濟發展力大無窮。 雖然這個遠水計劃到落成需要最少15年至20年,但是由開展研究規劃案的過程中已促使各行各業的業務與人才的需求大增,必定為就業及資源帶來刺激,而政府初步估算這個新發展中心可望成為商業及創科企業的集中地,可提供超過65萬個就業職位,一個全新大社區開發輻射出來的經濟效益絕對可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正如啟德一個320公頃的新區已經成就了九龍東全面起動,現今一個范圍達300平方公里的新區啟動發展,為新一代人創造無可限量的商機。 |
|
劉瑛琳 |
2021-09-24T01:18 |
政府近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不少行業的生意由低位回升,增長一季比一季強,失業率亦逐步回落至4.7%,同時多個新工種創造了職位需求,使到搵工人士似乎找工作不太難,仍有的失業人口可能是技能上未配對上,或未適應新工作工種,暫時待業。整體社會氣氛回復了活力,大家重回正常軌道,置業行為愈見肯定,市民對香港前景的信心由樓價硬淨可見。 內地整頓行業風氣的政策,引起各大公司業務修正,股市大跌,股票投資者損失頗大,心情大受影響;可是新盤銷售成績卻反映出香港還是有大量有錢人未受股票市場上落影響,照樣購買心儀物業游刃有余,尤其是港島區的投資客,財力深不見底,黃竹坑站上蓋首兩期物業項目連環出售都有大手客入市,彰顯強大的購買力。至於新界上車用家盤也是單月沽出逾千伙,九龍市區盤一個130伙單幢的項目,竟引來8,000多票認購,在未正常通關開放國內外往還交流情況下,如此有力的經濟活力,足證本港內銷力量不弱。 |
|
劉瑛琳 |
2021-09-10T02:11 |
當市民仍在為香港運動員慶賀本屆奧運會達到的優秀成績時,便馬上收到中央國務院公告的好消息,2025年第15屆全國運動會由粵港澳三地聯辦。足以反映香港的硬件設備和軟件實力已經達到一定的高水平,使國家有信心讓我們可以舉辦世界級競技賽事。 香港一向是世界級水准城市,不過發展方向主力在經濟、金融運作及學術教育方面,在舉辦運動賽事方面上暫時仍難於與大城市對比;但是在本屆的奧運賽事,香港這少少人口城市,本土運動員摘下多面獎牌,獲得一面金牌、二面銀牌及三面銅牌,更於多個運動項目上取得佳績,可見我們在體育發展上,社會提供的資源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投放。政府和各大企業的支持,以及社會的全面生活保障,孕育了精神文明的發展才有今天的運動投入,令運動員可以積極進行訓練和練習。有著全運會在前方引領著,加上啟德體育園預計可於2023年啟用,未來數年的香港運動發展將更加蓬勃。 樂活地產人,喜愛分享地產事與物。 |
|
劉瑛琳 |
2021-08-27T04:32 |
一個占地28公頃的體育園坐落於維港旁市中心位置,連接兩站港鐵及貫通其他交通網絡,全民共享的運動休閒空間,連貫九龍東海濱長廊,大大提升各類體育運動練習和訓練場地設施;這個具備商業性質場地,主要進行多樣化運動競技比賽,讓世界級運動賽事可來港舉行,使市民有機會多參與多觀賞,從而多學習以及擴闊視野,鼓勵年輕人向世界級水准出發,在國際級競賽上取得更好成績。 希望置業人士都知道啟德新區社區發展前景秀麗,早在第一期住宅發展項目已積極入市,樓價原本是隨著地區發展級級按序提升,卻遇上內地企業特殊步伐,在一個沒有預備情況下搶地,促使第二期地價突被推高三成,令本港發展商需重新調整價位節奏,原意第三期發展的跑道項目價位提前在二期先到,置業者因而失了一個按步升價階段。香港運動員在今屆奧運成績跨上世界級別世績,隨著啟德體育園落成,香港運動水平有望節節上升。 |
MTR CORPORATION |
劉瑛琳 |
2021-08-13T03:28 |
自回歸後,每屆特區政府首長都強調民生改善、市民安居樂業是政綱的大前提。香港與內地人流、資金流緊密聯系,自由行的帶動,香港彈丸之地對突然膨脹的需求不勝負荷,各類用地追不上需求,往來人口增加加劇住屋問題壓力,市民輪候公屋上樓時間愈來愈長,解決住屋問題是政府施政重中之重,各界搶地已去到見縫插針地步。 雖然在多方努力下,單位供應量有所改善,有些年份更達至指標數量,卻是量夠面積不夠,項目所提供的主力單位不是開放式便是一房單位。單位數量增加了,可是單位開則面積愈開愈細,原本300方尺的一房戶便成200余方尺,加多約30方尺擴為兩房,令到三房及四房占比大大減低,大部分項目四房單位只占不足5%,住屋環境愈來愈擁擠。 政府即將更新的《香港2030+》規劃策略研究,因應人均居住面積提升、調高醫療及教育用地的需求等因素調升土地需求,增加用地供應,希望未來可提供一個有質素的住屋條件予大眾市民。 |
HK Cap Flow , Capital Flow |
劉瑛琳 |
2021-07-30T01:46 |
全港市民被香港奧運金牌第一劍張家朗的勝利帶動激動情緒,同享他的光榮,他的勝利大家在一天長時間戰斗中見證了成功沒有捷徑,只有拼勁;同樣,任何事的出現,不是奇跡,是不斷一分一毫的耕耘累積而成。 不少年輕人見到物業市場的成交報道,只看到數字說賣出業主賺了多少錢,只看到成果,往往不計算業主在置業前如何節約消費,一分一毫地儲蓄首期,勇於承擔風險奮身購買。然後穩定持續地供樓,透過年年月月的財務節約,兼且多方投資積少成多地把財富累積起來,從而達到財務寬裕。當不知情的人只看到勝利者的成果,以為是奇跡令他人發達成功,其他各種各樣的勝利成果絕大部分都需要時間奮斗而成,奇跡不會突然而至,大家必須保持積極前行,財富才會一天天地增長。就像新發展區如沙田、東湧,今天的高樓大廈、社區建設都是一步一腳印而成,今日啟德正是一個成長中的小孩,他日成長完成必是美麗新區。 樂活地產人,喜愛分享地產事與物。 |
|
劉瑛琳 |
2021-07-16T01:27 |
跑道上臨維港首個住宅物業正式出售同時吸引7,500余票,引來不少投資者入市,一來發展商開價比現在啟德新區貨尾價有折讓;二來部分細面積單位樓價在千萬元內,適合上車一族年輕人,所以客源來路廣泛,一些三房單位擁有海景,不少換樓客決心入市。 發展商在首輪放售的三房不足,但價錢在市場上相對夠吸引,在未能幸運抽到前籌下,原本有意買三房的買家即時改變置業策略,以家庭成員首置身份入市,家庭成員分名同時買兩間兩房或一間兩房加一間一房,打散置業,為的是鎖定發展商第一張價單售價,把握平價置業機會,成就了首輪發售獲得接近50對打孖置業家庭。另外,一些區外客遠道來自港島東及沙田區,選購一房及兩房單位,明言是收租待升值,筆者在揀樓現場見成功置業者滿心歡喜,受訪買家更說成功置業於臨海跑道上物業,是人生幸運,十分歡悅。 樂活地產人,喜愛分享地產事與物。 |
|
劉瑛琳 |
2021-07-02T01:17 |
在世界各地,機場跑道可延伸至海港的土地又可在其上興建住宅單位應該只有本港維多利亞海港是獨一無二的了,兩條原有啟德機場升降跑道規劃新的發展,除開發世界級豪華郵輪客運碼頭、建設旅游中心及都會公園綠化環境外,更由原來11幅住宅用地增至14幅,令更多住戶享受跑道上世界級海港景觀。 跑道上物業一直被相信將是國際級名廈,吸引來自任何地方買家;但這幾年時局變化,地球村概念淡化,各地人士更重視本土發展,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尚未穩定,影響環球經貿發展,令全球人口流動減低。 香港原本外向型經濟似乎正逐漸轉型,住宅物業客源好像欠缺國際性支持,這批跑道住宅項目可能需要由原本以全球性住戶目標定位稍作調整,或考慮改為強調亞太區新貴物業,以智能家居嶄新設計、科技導向創造的智慧城市等作招徠,讓住客得到更科技化與人性化雙結合的感受,大家請拭目以待跑道區物業的登場盛放。 |
HARBOUR CENTRE |
劉瑛琳 |
2021-06-18T03:18 |
近日新景點是啟德空中花園那組13及31數字,引起打卡興致,年輕一代對啟德機場完全沒有印象,鬧市中飛機頻繁升降,在住宅大廈屋頂飛過降落跑道,多刺激。 香港機場跑道的31、13跑道在航空界是有名的挑戰,現在啟德新區社區建設主題收納不少航空素材,保留地區原有用途的元素,增值中保留傳統,游人多樂。這個新社區設施的啟用,連接已經開放了一段時間的郵輪碼頭公園,游人可以享受長達1.4公里長度與及2公頃維港景觀空間,懷緬一下旅游景點欣賞風景的感受。 近來啟德新區內的項目多見投資者足跡,他們趁著新的設施開放,亦實地去感受體驗。筆者朋友經過步行該區約3小時後,立即決定買入單位收租,他們一家因空中花園新場景而去啟德郵輪碼頭附近走走行行,經過親身享用了社區設施後,對全區的建設有了更深入體驗,對區內全面落成後的價值信心大增,所以即時啟動投資決定買入物業靜待樓價爆破。 |
|
劉瑛琳 |
2021-05-21T02:32 |
政府統計處公布本港首季GDP按年增7.9%,結束連續六季收縮,數字反映經濟開始走出低潮,各行各業雖然未能重返高峰時情況,但零售和餐飲業人流不差,大型商場消費額似乎回復至七、八成。當大家感到前景安全後,資金又出動尋找投資機會,近日銷情火紅的黃竹坑站上蓋物業,市場大部分買家都是傾向買三房單位,大手買家即使購入單位目標是作長線收租用也首選三房約600至850方尺單位,相信是看好下一浪換樓潮需求,經過三輪銷售,尚余小量單位卻是以往其他樓盤最好銷的面積和戶型,290方尺開放式及488方尺兩房戶等,可見細面積戶在市場選擇多。 過去2、3年時間,因中美貿易戰憂慮,大家對經濟前景不樂觀,所以哪些自用業主都不願進行換樓行動,盡量持盈保泰,不作擴大支出安排,投資者更是冬眠,現在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必須大力放水支持重建經濟;當全球一齊推動,生機自然出現,信心加強,置業單位面積需求便擴大了。 |
|
劉瑛琳 |
2021-05-07T01:46 |
市場對樓市的睇法一向各人有各人觀點,即使有客觀數據提供,但每人對數字的看法也可以有自己的正反觀點。中原城市指數(CCL)已經為樓市指出市況現象及趨勢超過20年,廣為市民應用,近日城市指數已經達到約183點,較上月上升了1.5%。根據我們最新的成交個案,相信城市指數將會在第二季完結時,突破新高沖破190點,究竟跑在前線的從業員憑甚麼資料數據而推說樓市升跌呢?大家可以留意今日發布最新指數數字,藉升跌對比,而了解市場溫度。 其實CCL是由133個成分屋苑的成交制造出來,市民如果想深入真正個別屋苑的成交價和升跌,可進入城市指數網頁,以觀察不同地區和不同屋苑的成交量、成交金額及最新成交面積的升跌。另外,更因應地區街道,配合政府區域劃分的基礎分割物業市場細分區域(Housing Market Area)的成交量和金額。透過數據的分析,我們能清楚知道成交物業類別走向,所以能預先感應到市場風向。 樂活地產人,喜愛分享地產事與物。 |
|
劉瑛琳 |
2021-04-23T00:35 |
經過各種困境考驗,香港這個福地重生能力,都為商人證明了在港投資房地產是一個相當穩健選擇之余,又有不俗利潤,令他們對投放資金到香港房屋建造上相當有信心。 近日一幅市區重建地於大角咀橡樹街/埃華街發展項目,邀請多間意向發展商入標競投,即使地盤面積僅619方米,可建樓面面積約5,571方米,住宅樓面只有近5萬方尺,但吸引37份意向書,遞交意向書的公司大多是近年發展單幢樓有經驗的中小型發展商,傳統大型發展商可能早前在其他用地上投放一定資源,雖然資金不是問題,反而是人手需求大,即使是小型項目,所需工序不少,與其用人在小型項目上,不如加強人才規模在大項目的投入,成就更高質量產品,賣好價爭取利潤。難得大型發展商不積極參與此類中小規模項目,讓其他業界有機會做多一些;事實上,單幢樓項目的回報率不算高兼耗力,近期這種中等規模發展用地正好給予這些中小型發展商得以有持續發展的機會。 |
Real Estate , Real Estate |
劉瑛琳 |
2021-04-09T01:04 |
近月不少超級豪宅成交無論是銀碼或是尺價均錄市場驚歎紀錄,山頂10萬元一方尺獨立屋,造價4、5億元是等閒,難得一個項目單月有3至4單成交;中半山頂層特色戶竟創下亞洲分層單位達13.6萬元一方尺,涉資逾4.59億元,可見資金泛濫年代,罕有及供應缺乏產品是有錢人目標。以往這類特色戶,發展商在樓花階段較惜售,即使有買家有興趣洽談,也不太願接受,免得為項目封頂,大部分傾向留待現樓時,再邀請目標客戶到來感受單位優越性,才以招標形式出售,慢慢接受客戶出價,務求在氣氛最好時取得好價。 西九臨海維港項目4個頂層特色戶,樓花時期已被客人成功標售,或因由5大發展商共同發展,發展方並不打算長久保留單位,故樓花階段接受洽購,買家把握機會趁機吸納,反映市場有資金目標購買此類特色產品,說不定以收藏罕有產品為目的也有可能。 樂活地產人,喜愛分享地產事與物。 |
|
劉瑛琳 |
2021-03-26T01:30 |
近日不少測量師及經濟分析師談及香港私人住宅供應愈來愈少,雖然據《長遠房屋策略》2020年周年進度報告分析指,按去年9月底最新推算,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市場供應量料為9.2萬伙,但如細看資料,便知道實際私人住宅單位每年平均落成量不超過2萬伙,加上政府在規劃公營房屋及私人房屋比例是7:3;由數據來看,私人住宅新供應是愈來愈少。 市區重建增加供應仍是新貨源,可是收購成本貴,單幢發展比例又多,今時今日大家對住屋環境及配套要求提升,在選擇物業時多留意新發展地段,要求規劃好、全區配套新及齊整;故近日新單幢樓盤銷售速度及量較慢,買家比較後,最終落戶的往往是大型發展項目。今年市區焦點非啟德新區及港島黃竹坑站上蓋莫屬,前者規劃及多年宣傳推廣,市民較多了解,黃竹坑站才起步,兩區必帶來新景象。 樂活地產人,喜愛分享地產事與物。 |
|
劉瑛琳 |
2021-03-12T01:29 |
全球經濟模式被世紀疫症改變,商業面積需求出現大幅調整,核心區寫字樓的空置率創新高,令一些未成熟地區的商業用地未能成功出售。 以啟德跑道為例,商業地多次招標都不成功,政府為了覓地解決房屋需求下,便提出更改土地用途,把跑道尾端的三幅商業用地改為住宅用地,這些擁有最佳維港景的地皮改為住宅用地,一定可以吸引到夠財力的發展商不惜手上金錢,積極參與競投,將其打造成擁有世界級維港景觀的豪宅項目。 另外,更有兩幅土地鄰近主要交通干道太子道與宋王台港鐵站,也是由商業用途更改為住宅,這個位置更接近生活地氣,發展商對建造大眾需求的房屋市場一向有信心,雖然利潤率可能不是太高,但勝在客源足夠,可保持貨如輪轉,有利業務發展,所以近港鐵站的土地更是必爭,有此五幅地皮可出售,相信可以為政府庫房帶來可觀的收入。 啟德新區住宅用地再添海景地及站旁地,將該區住宅發展更多元化,締結更豐富的住戶人口組合。 樂活地產人,喜愛分享地產事與物。 |
|
劉瑛琳 |
2021-02-26T01:48 |
新冠肺炎疫苗開始在港接種,市民寬心不少,自從內地疫情受控並廣泛接種疫苗後,經濟重上軌道,社會運作如常,經濟增長可見;香港在圍城作戰期間,續有困難出現,受影響行業停工人數為數不少,但政府積極推出資助計劃保就業,幫助市民度過艱難時刻;不少企業調整新模式經營,重新推進前行方案,為社會帶來希望。 市場見大部分市民都正面迎接挑戰,對前景信心增加,促使置業信心大增,過去一年困難日子中,雖然收入有相當幅度減少,幸好在好日子時有積蓄財富准備,累積一定資金,生活未至出現財困,故要變賣資產的人很少;住宅樓價方面,只是部分貨種或單位微調,基調價格愈維持,置業者信心愈強。剛過去新春長假期,因欠缺全新項目開售,置業者有感在股市興旺推動下樓價會上升,加快進入二手市場,周末十大屋苑錄得37宗成交,創造8年新高,市場似乎要動起來了。 樂活地產人,喜愛分享地產事與物。 |
|
劉瑛琳 |
2021-02-05T04:28 |
2021年首月的物業市場有別往年淡靜市況,一手單月錄得近1,500宗成交,而部分區域二手屋苑更錄得近年高位的成交量,以將軍澳區為例,單月逾400宗成交,為2012年5月後單月新高,兩個市場皆十分暢旺。 以往農歷新年前及當月是我們行內淡月,市民由聖誕月至農歷新年期間,都是外游的重要日子,大家趁機把握長假期到外國感受聖誕氣氛及賞雪;然後緊接便是農歷新年,是家庭相聚的共慶的歡樂日子,所以按照過去情況1月和2月都是地產界全年成交量最少的月份。 可是,今年我們要經歷世紀大疫症,全球封關,各地區圍城作戰,只能在有限空間環境中活動,只有網絡交易與交流不受影響,因而產生了新經濟常態。 在如此情況下,資金擁有者反而在股票投資市場上大搞作,全球股票市場大旺大升,美股及本港的新科技股升幅驚人,另加醫療公司更是今年的高速增長,不少人在股市大賺,筆者見近月樓市成交,許多投資者積極入市,可見物業是財富儲存的重要一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