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tor |
Time |
Content |
Tag |
陳偉明 |
2023-09-21T11:04 |
【now.com財經】內地雖然在8月底開始連環出招救市,但仍然缺乏實質的刺激經濟措施出台,即使一線城市正式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亦只是旺丁不旺財,未見房屋銷售明顯急升。港股8月底的升勢只是曇花一現,亢奮過後回歸淡靜,恆指於9月4日於18,899點見頂回落,在連跌6日之後最近在18,000點附近窄幅上落,目前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大市成交疲弱,恆指波幅指數(VHSI)上周五(9月15日)跌至低見21.24後雖略有反彈,但波幅仍然接近一年低位。 近期內地多次發出人民幣維穩信號,人民幣中間價7連升,在本周二(19日)創逾一個月新高,正如上周筆者所講美元兌人民幣在7.3以上再大幅貶值難度大增,大約7.36阻力明顯,因此預計港股在18,000點以下再大跌空間有限,但在中國再出大招救市前,港股上升力度同樣有限,因此筆者對近期市況淡靜並不感意外。 |
Stock , RMB , USD |
陳偉明 |
2023-09-14T11:05 |
【now.com財經】中央8月底開始陸續使出政策「組合拳」刺激股、樓、匯市,加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正式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恆指上周一(9月4日)升至高見18,899點,成交增加至逾1,500憶元。正當市場氣氛好轉,期望港股繼續持續反彈,筆者早已提醒港股高追宜審慎,恆指不但在大約18,800至19,000點阻力重重,而且近來高位成交超過1,500億往往是見頂訊號,加上中國仍然缺乏實質的刺激經濟政策出台,港股一如筆者預期在上周一(4日)見頂,恆指上周二(5日)跌穿上周一低位18,575點開始確認短期跌勢,連跌六個交易日,但在本周一(11日)低位17,842點獲得短暫支持,最近幾日只是在18,000點上下窄幅上落。 這次港股回落,除了因為內地周二(5日)公布的8月份財新服務業(PMI)指數遠遜預期,主要因為油價攀升加劇通脹壓力,美債息向上帶動美元轉強、人仔轉弱,加上中美緊張關系升溫,中港股市自然有回吐壓力。華為上個星期推出5G手機Mate 60 Pro,采用中芯國際(00981)7納米技術制造的國產半導體,美國或加大制裁中國力度。 |
Oil , Stock , RMB , BOC HONG KONG , HK Banks |
陳偉明 |
2023-09-07T11:28 |
【now.com財經】內地8月底開始陸續使出政策「組合拳」,多招齊發刺激股、樓、匯市。首先推出針對資本市場的政策,包括減半征收股票印花稅、下調孖展買股成本,限制大股東減持及暫停IPO,隨後再接連公布下調存款利率、定存息、存量首套房利率等,市場開始憧憬中央加快救市及香港將會下調股票印花稅,中港股市於上周一(8月28日)開始反覆向上,但恆指在18,500點以上開始出現獲利回吐跡象,恆指上周四(8月31日)只能收報18,312點。 因台風影響關系,港股於上周五(1日)休市一天,但內地繼續出招救市,匯市方面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准備金率再度釋出人民幣維穩訊號,樓市方面則進一步放寬一線城市的調控政策,「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正式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同時宣布不再區分實施「限購」城市和不實施「限購」城市,把全國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統一為不低於20%和30%。 在內地連環救市「組合拳」 刺激下,內房、內銀及內險全線反彈帶動港股股本周一(4日)曾升逾500點,高見18,899點。 |
Stock , RMB , China Real Estate , US Bonds , Real Estate |
陳偉明 |
2023-08-31T11:53 |
【now.com財經】內地7月份政治局會議後一直未見強力的刺激措施,加上內地經濟數據疲弱、內房違約問題湧現、中美息差拉闊、人民幣持續貶值等利淡因素,拖累港股由7月31日高位20,361點持續下插,大約三周內由高位跌2,774點,跌至上周二(8月22日)的年內低位17,573點才開始初見底部回升。 雖然美匯指數上周持續強勢,但歐美的采購經理指數(PMI)意外地疲弱,加息預期降溫,美債息回落,加上中央努力維穩令人民幣匯價靠穩,恆指七連跌後在科技股帶領下於上周二(22日)低位17,573點開始連彈三日,於上周四(24日)高見18,272點。然而,美國聯儲局官員「放鷹」,美國債息在上周四晚(24日)抽升,美股急跌拖累港股於上周五(25日)再度失守18,000點。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五晚(25日)於全球央行年會繼續「放鷹」,表示美國通脹仍然太高,可能需要進一步加息,並打算把利率維持在限制性水平,直至有信心通脹可持續朝2%的目標水平進發。但他又指聯儲局將等待進一步的數據,以決定是否進一步加息,加息仍須審慎行事。雖然演說過後,美元及美債息一度上升,但本周初已再度回落。 |
Stock , RMB , US Bonds , China Real Estate , IPO |
陳偉明 |
2023-08-24T11:32 |
【now.com財經】內地經濟數據不似預期、內房債務危機湧現、人民幣持續貶值、內地未見大型刺激經濟政策出台,加上美國利率可能尚未見頂,恆指在一連串利淡消息下跌穿7月24日中央政治局的政策憧憬低位18,562點後便持續下插,上星期跌足五日後,本周一(8月21日)再因內地8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幅遜預期而急插跌至低見17,587點再創今年新低。 事情上,內地上周二(15日)公布的7月三頭馬車(消費、工業、投資)數據全遜預期是這次港股新一波跌市的觸發點,當天人行意外下調政策利率,令本來弱勢的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拖累恆指跌穿上周一(14日)的18,554點低位(沒有向下假突破回升),當時筆者已有心理准備港股這次應該會有打破反覆上落格局轉而向下急插跌穿18,000點的風險。 由於港股估值便宜,加上在政策憧憬下,筆者原本認為恆指向下跌穿18,000點後,有機會急彈,但見港股一直未出現上周提及的1,500億成交見底訊號,反映資金未敢積極撈底,加上恆指在上周四(17日)急彈後在上周五(18日)便大陰燭回落再次失守18,000點,反映弱勢持續,看來目前港股撈底仍然要耐心等待。 |
Stock , RMB , China Real Estate , ALIBABA , US Stock |
陳偉明 |
2023-08-17T10:59 |
【now.com財經】聯儲局官員表示明年有望掉頭減息理論上有助港股上周初繼續在19,400點獲支持,但中國公布的外貿數據遠遜預期,加上突然爆出碧桂園(02007)未能如期繳付兩項債券的到期利息,人民幣匯價轉弱拖累恆指上周二(8月8日)向下陰燭跌穿上周一(7日)支持19,352點,技術上開始出現轉弱訊號。 穆迪下調多間美國中小型銀行的信貸評級、拜登簽署了行政命令禁止美國資金投入中國敏感技術、內地通脹數據又似現通縮風險,港股在多個利淡消息下仍能在上周穩守19,000點關口曾經一度令市場認為恆指跌勢放緩,但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加息預期升溫,加上內地信貸數據疲弱及內房債務危機惡化,港股由上周五(11日)開始再連跌四日累挫927點,昨日(16日)收報18,329點,短期大有機會跌穿今年低位18,044點。 值得留意,港股在過去三個月往往在成交超過1,500億時出現見頂見底訊號,這次港股借內房債務危機回落有機會亦須要見成交超過1500億才見中期底部。 |
Stock , RMB , US Bonds , China Real Estate , COUNTRY GARDEN |
陳偉明 |
2023-08-10T11:13 |
【now.com財經】自從內地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撐經濟訊號,恆指由前周一(7月24日)低位18,562點開始一口氣挾上近1,800點,由於短期升幅過急,加上並未見中國有具體措施出台,而內地財新制造業PMI及進出口數據遜市場預期,港股一如筆者預期在上周一(7月31日)高位20,361點見短期頂位回落跌穿19,400點支持區後,昨天低見19,056點才止跌回升。 這次港股回落,除了因為恆指20,000點之上已反映市場對內地政策的憧憬外,主要因為上周三(8月2日)評級機構「惠譽」突然下調美國國債信貸評級。回望歷史,美國在2011年8月也曾被另一評級機構「標普」下調AAA最高主權信貸評級至AA+,當時標普500指數單日在「低位」急插6.7%,而美國這次被「惠譽」降級後,標普500指數在上周三(8月2日)當晚在相對「高位」只跌不足1.4%,反映市場目前並不擔心美國這次被「惠譽」降級。 然而,美國債息飆升、美匯轉強、人仔偏弱始終會拖累港股表現,因此筆者上周亦預早提醒恆指在19,400點短線反彈後,在19,700點以上要Long Put對沖倉位下跌風險。 |
Stock , RMB , USD , US Credit , USD |
陳偉明 |
2023-08-03T10:39 |
【now.com財經】筆者剛外游回港,港股已開始擺脫悶市情況,恆指一如筆者預期,在7月尾借內地中央政治局會議及美國加息周期近尾聲兩大利好因素急彈重上兩萬關,幸好筆者周期前,已預早提醒戰友,恆指在18,800點以下再跌空間有限,強調逢插撈貨。 事實上,直至上周初市場仍然認為港股已經反映大部份利好消息,預期港股只能夠在19,000點附近窄幅上落,部分較悲觀分析更認為內地經濟數據疲弱、人民幣弱勢,多只內房物管股被大行唱淡,不排除港股有再下試18,000點的機會。 碧桂園(02007)境外債價跌穿20美元引發市場再度憂慮民企內房債務違約問題,內房股急挫拖累恆指於上周一(7月24日)失守19,000關,低見18,562點。然而上周一(7月24日)港股收市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撐經濟積極信號,雖然未見有具體措施出台,但明確提出要「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並無提及住房不炒,強調要積極擴大內需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並且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及穩健貨幣政策。 |
Stock , RMB , China Real Estate , ALIBABA , COUNTRY GARDEN |
陳偉明 |
2023-07-20T12:33 |
【now.com財經】市場憧憬內地科網監管或已完結,加上美國6月通脹數據急速回落,美元轉弱令人民幣由貶轉升,港股上周連升五日,全周累升逾千點,恆指上周五(7月14日)更升穿250天線高見19,534點。然而,內地第二季經濟增長(GDP)市場遜預期,港股本周一(17日)在八號風球休市後,於本周二(18日)急插回試19,000點,後市或要等內地在本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後才有能力進一步向上突破19,500關。 事實上,內地接連釋出平台經濟監管松綁訊號,但港股成交仍然不足,市場原本已估計港股上升空間有限,不少分析在上周初更估計恆指應該會受制於19,000點。但美國上周三(12日)晚公布的6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意外地顯著放緩至3%,市場隨即估計聯儲局本月底勉強再加息0.25厘後已近加息周期尾聲,美匯隨即顯著回落並於上周四(13日)晚失守100大關,港股亦在上周四開始大挾淡倉升近500點,逼近250天線大約19,400點。 |
Stock , RMB , ALIBABA , USD , USD |
陳偉明 |
2023-07-13T10:00 |
【now.com財經】港股上周初在人民銀行釋強烈維穩訊號後升至近250天線(約19,500點)水平,但其後內地6月財新服務業PMI遜預期,港股在上周三(7月5日)開始出現明顯沽壓,到上周四(6日)美國聯儲局6月議息紀錄顯示多數決策官員預計今年仍有多次加息,聯儲局加息預期再次升溫,港股隨即急插至上周五(7日)低位18,279點。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管理總局及中國證監會上周五晚(7日)發表聯合公告稱,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門工作的重點將轉為常態化監管,阿里巴巴(09988)旗下螞蟻集團最終被罰款共71.23億元人民幣,而騰訊(00700)則被罰款29.9億元人民幣,市場憧憬內地科網監管整改暫告一段落。 上周五晚(7日),追蹤美國上市中概股表現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急彈帶動港股本周一(10日)早上最多升416點,高見18,781點,惟內地6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及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均差過預期,加上美國財長耶倫訪華後未見中美兩國關系出現重大突破,港股本周一(10日)高開後大陰燭於18,479點收市。 |
Stock , RMB , ALIBABA , IT , USD |
陳偉明 |
2023-07-06T10:21 |
【now.com財經】港股經過「五窮月」後,一如筆者預期在「六絕月」先高後低。上個月整體來說,由5月尾低位18,044點借美國6月暫緩加息及憧憬中國推出刺激經濟措施在上半個月報復性反彈逾2,000點,恆指升穿250天線高見20,155點是借遜預期的經濟數據去憧憬中國快將出大招救市而挾上,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之後,便好消息散貨回落至19,000點之下。 港股在「六絕月」下半場回落, 除了因為對中國的政策憧憬落空外,主要因為內地經濟欠佳及中美息差擴闊下拖累人民幣持續貶值,而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近期「放鷹」表明,今年可能再加息兩次亦令美元轉強,進一步拖累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匯價在上周五(6月30日)一度跌穿7.26及7.28水平。 然而,筆者早已強調港股在19,000點以下已差不多消化完利淡消息,大有機會在7月轉勢回升。結果恆指上星期在19,000點附近窄幅上落之後,本周初借美國財長耶倫將訪華、中國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略勝預期及人民銀行釋強烈維穩訊號等消息再度升至近250天線(約19,500點)水平。 |
Stock , RMB , USD , USD , EURO |
陳偉明 |
2023-06-29T10:46 |
【now.com財經】內地經濟數據疲弱,市場憧憬內地出招救市,加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微軟蓋茨訪華,中美關系似有改善,港股由5月31日低位18,044點最高升至6月16日高位20,155點,恆指不足三周內升逾2,000點。 然而,內地周末期間未有如預期般出重招救市、布林肯訪華未見中國熱情招待、美國總統拜登稱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獨裁者」、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放鷹表明今年可能再加息兩次,一連串利淡消息配合美元轉強及人民幣持續弱勢,恆指上周一(6月19日)開始連跌五個交易日,本周一(26日)更低見18,767點。 還記得5月16日內地公布4月三頭馬車數據遜預期,港股在20,183點開始見頂跌逾2,000點才於18,000點附近見底回升。前周四(6月15日)內地公布最新的5月三頭馬車數據同樣遜預期,但市場反而憧憬中國快將出大招救市導致當時港股大成交挾上升穿250天線及兩萬點大關,明顯有好消息出貨的機會,幸好筆者早已提醒戰友趁高散貨及加強對沖倉位。 這次恆指一如筆者預期跌至19,000點水平,市場又開始再吹淡風,認為港股反覆向下趨勢未改大並且大有機會再下試今年最低位18,044點。 |
Stock , RMB , China Banks , USD |
陳偉明 |
2023-06-22T09:23 |
【now.com財經】港股上周初繼續在19,500點附近窄幅上落,靜待美國聯儲局的議息結果,到上周四(6月15日)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暫停加息,加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落實訪華,而市場又憧憬內地即將會有重大刺激措施出台,港股隨即挾上。恆指不但升穿250天線,更向上突破兩萬點大關,至上周五(16日)高見20,155點,收報20,040點,成交急增至逾1,700億元,為四個半月以來最多。 內地上周二(13日)接連下調逆回購利率及常備借貸便制(SLF)利率拖累人民幣續弱創逾半年新低。港股本來向上動力不大,在250天線(大約19,600點)前受阻,但上周四(15日)中國5月「三頭馬車」數據(消費、工業、投資)全部未如預期反而令市場更憧憬內地快將有重大刺激措施出台,加上人民銀行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中美緊張關系暫時降溫、美國加息周期近尾聲等因素亦利好市場氣氛,人民幣在上周四(15日)明顯轉強帶動中港股市上周尾段大成交破頂突破兩萬點大關。 |
Stock , RMB |
陳偉明 |
2023-06-15T11:25 |
【now.com財經】美債危機下,美匯轉強;中國經濟數據疲弱,人民幣匯價回落,港股在「五窮月」反覆向下,於5月31日低見18,044點,自今年1月高位22,700點計更累跌逾20%踏入技術性熊市。 踏入「六絕月」,港股不絕反彈,主因早前短期跌幅過大,當利好消息出現便出現報復性反彈。美國債務危機解決、儲局官員又「放鴿」支持6月暫緩加息,美匯轉弱本已足夠造成港股反彈藉口,及後市場憧憬中央推出刺激經濟措施,港股不但在絕望之中出現反彈,昨天恆指更一度升穿250天線,高見19,641點。 值得留意,本港恆指5月31日曾踏入技術熊市(自高位回落超過20%),相反美國近期無論納斯達克指數或標准普爾500指數卻在最近踏入技術牛市(自低位回升超過20%),反映港股確實弱得可憐,而美匯自6月開始回軟,而人民幣匯價卻仍然繼續弱勢,本周初人仔不但失守7.15關口,而且更持續弱勢,背後原因當然是反映緊內地經濟數據未如理想,在此情況下港股在「六絕月」上半場的升勢有機會在250天線(大約19,600點)附近受阻,恆指短期上升空間應該有限。 |
Stock , RMB , US Bonds , China Econ , USD |
陳偉明 |
2023-06-01T10:02 |
【now.com財經】美國債務上限談判仍然未達成協議、人民幣創半年新低,加上內地官媒發表評論為「中特估」概念降溫,港股上周一(5月22日)在科網股帶動重上250天線後,已在19,806點見全周高位,其後直線向下,不但失守19,000點大關,在上周四(25日)更陰燭收市向下插穿3月低位18,829點,創下年來新低,連跌三周,收報18,746點。 這次港股急插,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4月經濟數據遠不及年初預期,反映內地復蘇動力緩慢,人民幣貶值推低中港股市。另一方面,美國債務危機下避險需求上升,加上聯儲局官員放鷹下,美國6月加息預期升溫,美匯轉強再進一步推低人民幣匯價跌破了「七算」,「中特估」概念股票高位回吐,資金傾向流入近期強勢的日本股市,港股亦因此受累。 |
Stock , RMB , PICC P&C , China Banks , HK Cap Flow |
陳偉明 |
2023-05-25T10:01 |
【now.com財經】美國在本月初,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25厘後,市場曾經憧憬美國加息周期已經完結,但在美國債務危機下避險需求上升,美匯轉強導致人民幣匯價開始出現下跌壓力,加上中國4月經濟數據差於市場預期,港股上周初在上交所的「提升金融業估值座談會」消息刺激下仍然未能成功企穩兩萬關,恆指上周二(5月16日)於20,183點見頂,及後在內地4月「三頭馬車」數據遜預期及人民幣失守七算下,最終於上周五(19日)跌穿19,500點,低見19,352點。 港股本周初繼續筆者提及的「穿底回升,穿頂回落」走勢,於本周一(22日)在科網股帶動下挾至高見19,806點,其後因美國債務上限談判陷入膠著,加上人民幣跌至半年低,港股2日累跌逾500點,本周三(24日)收報19,116點,正式失守19,300點支持區域,短期有向下續跌風險。 |
Stock , RMB , PICC P&C , China Banks , CITIC BANK |
陳偉明 |
2023-05-18T10:40 |
【now.com財經】市場憧憬美國加息周期已經完結,港股在「中字頭」股票帶領下於上周一(5月8日)重上兩萬關並且高見20,321點,可惜中加關系惡化加上中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理想,人民幣轉弱拖累港股於上周二(9日)起連跌4日,到周五(12日)收市再度收市失守250天線約19,700點。 近日熱炒的「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股票在上周有明顯獲利回吐壓力,加上市場憂慮美國總統拜登或於即將開幕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峰會前後簽署行政命令打壓內地科技企業,而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仍然僵持不下,市場情緒轉趨悲觀,普遍認為港股或短期內會跌穿19,000點。 然而,投資者永遠在大市高位時過於瘋狂;低位時過於悲觀,港股本周一(15日)在眾人看淡之下穿底後急彈,不但成功收復250天線,更重上兩萬點,主要原因是因為午後傳出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召開「滬市金融業專題座談會」討論提升金融業估值,加上內銀在下調存款息率消息下,中資金融股發力帶動「中特估」板塊集體飆升,而科網板塊亦趁機炒業績挾上進一步推動港股重上兩萬關。 |
Stock , RMB , US Bonds , China Econ , China Banks |
陳偉明 |
2023-05-04T16:29 |
【now.com財經】美國總統拜登擬限制美國企業向中國投資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加上港元及人仔弱勢,恆指上周初一度失守250天線,並於上周三(4月26日)低見19,520點,然而筆者早已提醒港股近期很容易出現穿底回升、穿頂回落的「假穿形態」,並建議戰友密切注意恆指向下假穿250天線後挾上的機會。 結果五一黃金周假期前,港股在成交淡靜下一如筆者預期急彈,本周二(5月2日)早上再借美國第一共和銀行被摩根大通收購消息升至接近20,300點,目前筆者傾向認為這次港股挾淡倉之後會有再回落機會,投資者要提防「五窮月」出現。 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25厘,雖然鮑威爾暗示可能暫停加息,但否定短期減息的可能性,市場預期美國亦大機會維持高息周期一段頗長時間,但本港卻未必會在短期內跟隨加息。當港美息差繼續擴闊,港元匯價續弱,港股很難轉為上升趨勢,加上拜登為求下年連任亦會對中國科技行業打壓限制港股升幅。 五一黃金周假期前港股在沒有特別好消息情況下低成交挾上,本周初又在銀行危機降溫及匯豐(00005)業績遠勝市場預期的好消息下高位回落,有好消息出貨的跡象。 |
Stock , Gold , HSBC HOLDINGS , CST GROUP , IT |
陳偉明 |
2023-04-27T11:54 |
【now.com財經】港股上周一(4月17日)在大約20,800點見頂回落,即使內地上周二(18日)公布的首季經濟增長(GDP)勝預期亦未能帶起本港股市,及後有聯儲銀行行長支持聯儲局應該繼續加息,而美國總統拜登擬限制美國企業向中國投資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加上港元及人仔弱勢,恆指最近兩日一度失守250天線,曾跌至19,500點附近,市場情緒開始轉趨悲觀。 事實上,筆者最近兩星期不斷提醒港股只是窄幅區間上落格局,很容易出現穿底回升、穿頂回落的「假穿形態」,而上周亦重點提醒戰友小心恆指在20,750點以上有再次回落的風險,科網板塊在高位盡量避免,而且不排除恆指會失守兩萬關,撈貨要等,但整體港股大方向仍然反覆向上,密切留意候低吸納港股機會。 中美緊張關系再度升溫,最近多了投資者擔心恆指會跌至今年3月低位18,829點。 |
Stock , CST GROUP , IT |
陳偉明 |
2023-04-20T10:19 |
【now.com財經】內地加強人工智能監管,騰訊(00700)及阿里巴巴(09988)又疑似被大股東減持,港股上周在復活節假期後被科網股拖累回落跌穿兩萬關。 然而,即使近期本港科技板塊疲弱,金管局亦接連入市承接港元沽盤反映資金有流出本港跡象,但恆指仍能在上周四(13日)向下插穿兩萬關後迅速重上20,000點心理關口,而且在本周初升至近20,800點水平,意味著港股市底強及下跌空間有限。 另一方面,美國上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和生產價格指數(PPI)回落,市場預料聯儲局加息周期或接近尾聲,美股近期跑贏港股,但要留意美國上周五晚(4 月14日)公布的3月零售銷售增速放緩,投資者開始憂慮消費市場正在萎縮,加上通脹數據表面上持續回落,但撇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通脹仍然高企,而目前美國經濟數據並未反映矽谷銀行倒閉後所引發的銀行信貸收縮問題,美股未來大有機會由擔心加息問題轉而憂慮衰退或滯脹風險。 |
Stock , IT , HK Cap Flow , Energy , ALIBABA |
陳偉明 |
2023-04-13T10:41 |
【now.com財經】阿里巴巴(09988)及京東(09618)先後公布分拆業務上市後,科技板塊強勢帶動港股在前周五(3月31日)曾升高見20,721點。上周港股只有三日市,長假期前夕氣氛淡靜,恆指大約在20,300點附近窄幅上落。 原本歐美銀行危機爆發後,市場對美國加息預期降溫,甚至憧憬美國有可能減息,但美國上周五晚(4月7日)公布的就業數據強勁,市場對美國加息預期再度升溫,加上內地加強人工智能監管,騰訊(00700)又疑似被大股東減持,科技股近日下挫拖累港股復活節假期後至昨日(12日)回落至20,309點收市。 美國昨晚(12日)公布的通脹數據持續回落,表面上優於市場預期,但撇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通脹仍然高企,加息引至衰退的憂慮再起。 事實上,目前美國經濟數據並未反映矽谷銀行倒閉後所引發的銀行信貸收縮問題,在美國面對衰退或滯脹的隱憂前提下,資金仍然傾向流入有內地經濟復蘇憧憬的中港股市市場,預期港股第二季有條件挑戰22,000點。然而,環球經濟始終出現放緩跡象,美國亦面對加息隱憂,港股未必能輕易升至年初頂位22,700點,傾向港股是大型上落市,高追仍然需要審慎。 |
Stock , IT , HK Cap Flow , Energy , ALIBABA |
陳偉明 |
2023-03-30T11:34 |
【now.com財經】 鮑威爾「放鷹」、美國一周內三間銀行接連倒閉,加上瑞信(Credit Suisse)出現財務危機,港股3月初大約在21,000點見頂後回落至19,500區反覆爭持。正當市場憧憬聯儲局會放慢加息步伐、瑞銀(UBS)亦願意收購瑞信、銀行爆煲消息亦似被消化,恆指上周一(20日)卻因為瑞士央行把瑞信的AT1債券「全部撇帳」變成「廢紙」而急插跌穿19,000關。 然而,聯儲局聯同全球主要央行向金融體系提供流動性刺激港股回升,及後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25厘,市場憧憬美國加息接近尾聲,美元回軟、人仔回升、科技板塊急彈,帶動港股上周四(23日)急漲重上兩萬關。 正當市場情緒又開始轉趨樂觀,認為歐美銀行危機已被消化,港股大有條件再度挑戰21,000點,恆指於上周五(24日)於20,118點見頂回落,當晚又爆出德銀出現金融風險,加上美團(03690)績後遭多間大行下調目標價,科技板塊受累拖累港股本周一(27日)急挫至大約19,500點現支持。 |
Stock , US Bonds , ALIBABA , IT , USD |
陳偉明 |
2023-03-23T10:50 |
【now.com財經】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加上瑞信(Credit Suisse)出現財務危機,港股上周日升日跌,恆指上周四(3月16日)最低跌至19,109點。正當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同樣面對倒閉危機,美國11間銀行聯手向第一共和銀行存入巨款,瑞信的流動性風險也似有緩解跡象,港股在上周五(17日)回升至大約19,500點水平。 正當市場好像已消化銀行爆煲消息,內地亦在上周五(17日)收市後宣布降准0.25%,瑞銀(UBS)在瑞士政府支持下亦願意收購陷入財務危機的瑞信(Credit Suisse),但港股本周一(20日)卻反高潮急跌,並且向下插穿上周四19,109點低位,低見18,829點,國際金融股重挫,主因是投資者對銀行業的信心開始產生動搖。 瑞銀臨危受命收購瑞信本是好消息,但同時瑞士監管機構把瑞信總值160億瑞士法郎的額外一級資本(Additional Tier 1,簡稱AT1)債券「全部撇帳」(Complete write-down), 簡單講即是變成「廢紙」。 |
Stock , US Bonds , HK Cap Flow , US Stock , ITE HOLDINGS |
陳偉明 |
2023-03-16T10:32 |
【now.com財經】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聽證會發言前夕,市場資金不願久戰,港股在3月初借內地優於預期的PMI數據急彈逾千點後,上周二(3月7日)向上假突破21,000關回落,及後鮑威爾再度放「鷹」表示准備好必要時加大加息幅度,而利率見頂水平或比預期更高,在加息預期顯著升溫下,美股急插拖累港股跌勢加劇,隨後再傳出美國矽谷銀行(SVB)「爆煲」消息,恆指於上周五(10日)跌至低見19,281點,陰燭近全日低位收市,收報19,320點,市場氣氛再度轉趨悲觀。 正當市場憂慮美國今月加息幅度可能達到0.5%,而且開始擔心聯儲局不斷加息會引發比美國矽谷銀行倒閉更大的金融風險,美國本周一(13日)終於出手保障存戶所有存款,港股亦緊隨急彈,但市場始終對矽谷銀行的倒閉事件所引發的系統性風險抱有戒心,擔心會有更多美國地區性銀行受影響,美國銀行股急挫拖累本港的國際銀行股同樣受累,恆指本周二(14日)再度急挫逾400點,低見19,122點,不但跌穿上周五(10日)低位,並且陰燭收市創今年新低。 |
Stock , US Credit , US Stock , AEON CREDIT , IPO |
陳偉明 |
2023-03-09T11:50 |
【now.com財經】近期美國經濟數據理想,加息預期升溫、美債息持續高企拖累港股連跌四周後,在上周初插穿兩萬關並在上周二(2月28日)低見19,783點。正當市場氣氛轉趨悲觀,擔心恆指有機會向下插穿19,000點,內地上周三(3月1日)公布2月份官方及財新制造業數據(PMI)意外地大幅反彈,反映中國疫後經濟反彈力強勁,港股亦一如筆者預期在跌穿250天牛熊線後急彈逾千點,並於本周二(3月7日)升高見21,005點。 港股本周二(3月7日)早上急彈主要是靠國企股拉動,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把民企當作自己人,但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聽證會發言前始終存在利淡變數,市場資金不願久戰,及後內地公布的進出口數據下跌,便趁機獲利離場,恆指亦在向上假突破21,000關後急回至20,500點附近。到周二晚(3月7日)鮑威爾表示准備好必要時加大加息幅度,而利率見頂水平或比預期更高,在加息預期顯著升溫下,美股急插拖累港股跌勢加劇,並在周三(8日)早段跌穿2萬關。 |
Stock , Oil , US Bonds , CNOOC , USD |
陳偉明 |
2023-03-02T10:43 |
【now.com財經】美國加息預期升溫、地緣政治及中美關系轉趨緊張,港股於上個月尾於22,700點見頂後連跌四周。美國近期經濟數據大多偏強,市場開始憂慮聯儲局加息時間及力度比預期更長、更大,而上周五(2月24日)晚公布的1月份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超預期更進一步拖累港股本周初插穿兩萬關,並於本周二(2月28日)低見19,783點。 正當市場氣氛轉趨悲觀,擔心恆指有機會向下插穿19,000點,內地昨日(3月1日)公布的2月官方與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均勝過市場預期,市場轉為憧憬內地經濟復蘇,人民幣匯價隨即急漲帶動中港股市周三(3月1日)報復式反彈逾800點,創今年以來最大升幅。 幸好筆者早已提醒港股有跌穿250天牛熊線的風險,但在恆指兩萬關以下,再大跌空間少,因此不但建議投資者應該逢插分注撈貨,更可考慮博恆指向下假突破兩萬關後向上,短線小注Long Call博大市急彈,戰友應該獲利甚豐。 |
Stock , RMB , US Bonds , Earnings , USD |
陳偉明 |
2023-02-23T10:57 |
【now.com財經】港股因中港全面通關及美國利率快張見頂這兩大利好因素,自去年11月開始連升三個月累漲近8,000點,上個月尾於22,700點開始見頂回落,並在近三周累瀉近2,000點,主因港股短期升幅過大及美國加息憂慮再起。 雖然,目前市場情緒開始轉趨觀望,不少分析亦認為港股有跌穿250天牛熊線約20,000點的風險,但筆者認為港股目前處於升浪前夕,投資者應把著眼點集中在恆指20,500以下,每逢急插分注吸納。 美國去年第四季開始炒加息步伐放緩,利率快張見頂,市場普遍預計美息今年中可見頂回落,但美國最新通脹及零售銷售數據較市場預期強,而且多了聯儲局官員放「鷹」,在加息預期升溫下,近日美債息向上、美匯轉強、人仔回落,拖累港股近期向下插穿21,000關,昨日(2月22日)更低見20,345點,但投資者要留意目前大市下跌是過度反映緊美國3月加息0.5厘的預期,當美國3月議息只加0.25厘,配合兩會及業績期的利好消息刺激,港股大有機會再次回升。 |
Stock , US Bonds , USD , IT |
陳偉明 |
2023-02-16T11:00 |
【now.com財經】港股一如筆者預期在22,500點以上已短暫反映中港全面通關及美國利率快漲見頂等利好消息,恆指1月尾於22,700點見頂回落,受到北水減持港股、中國氣球事件、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放鷹」及美國擬限制美企在中國投資高科技產業等因素拖累,恆指由22,700點頂位至今已跌近2,000點。 由於美國最新就業數據強勁,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及部份聯儲局官員近期亦開始發表「偏鷹」言論, 導致美國債息攀升、美匯反彈,人仔回軟,加上領展(00823)意外地宣布「5供1」及美國1月通脹較預期高,恆指本周初失守21,000關,周三(2月15日)更跌低見20,727點。 技術上,恆指上周出現終極黃金交叉(50天線升穿250天線),目前處於後抽回調狀態,但中長期走勢仍偏好,期望港股這次回吐過後,借3月兩會及企業盈利回升等利好消息帶動恆指在今年內向上突破22,700點,挑戰25,000關,投資者應把握次港股回吐機會趁低分注吸納。 |
Stock , Gold , US Bonds , Real Estate , USD |
陳偉明 |
2023-02-09T10:54 |
【now.com財經】上周A股復市及北水重臨下,港股不升反跌,一如筆者預期在22,500點水平有回吐壓力,主因恆指在三個月內已因為炒美國放慢加息及內地經濟重啟累升逾8,000點而未曾出現明顯調整,在超買情況及欠缺新的利好因素下,很難再吸引資金高追,加上北水通常是在港股大跌才吸納,因此當A股復市,北水亦趁機減持港股。 事實上,本地銀行未有跟隨美國加息,而中港兩地全面通關消息亦未能刺激港股上周向上,某程度已反映港股升勢在22,500關開始遇阻,最新美國上月非農業新增職位增幅遠高於市場預期,市場再度憂慮聯儲局有繼續加息空間,加上中美關系因氣球事件再度緊張,港股本周初跌至近21,000點才見輕微反彈。雖然市場傾向認為港股短期仍有調整壓力,但筆者認為港股在目前在接近21,000點已經可以開始部署撈貨,關鍵在於如何執行具體策略。 |
Stock , Real Estate , Real Estate , IT , agri |
陳偉明 |
2023-02-02T11:36 |
【now.com財經】市場憧憬美國通脹放緩、加息壓力回落、美息首季見頂,帶動港股上周在農歷新年假期後持續向上,即使缺乏北水支持下仍能在上周四(1月26日)兔年首個交易日紅盤高開高收,並且在上周五(1月27日)升高見22,700點,連續兩日陽燭收市企穩在22,500點阻力之上。然而,本周初在A股復市及北水重臨下,港股連續兩日反高潮累跌逾800點,反映港股短期升勢或已透支,短線或面臨調整壓力。 在聯儲局放慢加息和內地經濟重啟這兩大因素支持下,恆指自去年10月14,597點見熊底至今,五次跌穿10天線後也能在短時間內重返其上並且極速破頂,而且近期連續六周保持收市向上,向上動力雖強但未見明顯調整下,高追宜審慎。 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25厘,主席鮑威爾表明仍然須要繼續加息以抗擊通脹,美股昨晚(2月1日)曾一度插逾500點,其後市場憧憬在通脹緩和下加息力度應該有限支持美股急插後回升再帶動港股今早(2日)高開,但投資者須小心恆指在22,500至22,700點區短期仍有頗大阻力。 |
Stock , Real Estate , US Stock , Real Estate , IT |
陳偉明 |
2023-01-19T10:58 |
【now.com財經】市場繼續炒中港通關及美國放慢加息步伐,港股踏入2023年1月接連沖破20,000點及21,000點大關,本周一(1月16日)在中港新冠疫情放緩下,恆指更逼近上周筆者提及的22,000點短期目標價位,再創近半年高位,高追Long Call繼續賺錢提早發新年財。 另一方面,傳統上農歷新年前港股應該偏靜,但今年大市平均成交仍能維持大約1,500億元,某程度反映外資仍願意積極吸納港股,看好中國經濟復常後的股市表現。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周出席論壇時未有進一步放「鷹」、聯儲局官員近日亦表態支持下月議息時只加息0.25厘、加上美國最新通脹數字進一步回落,憧憬美國利率見頂並且快將暫停加息,美債息回落、美匯續軟,人仔一如筆者預期在農歷新年前繼續強勢,帶動港股近期維持慢升尋頂格局。 |
Stock , US Bonds , China Econ , USD , CROSS-HAR(HOLD) |
陳偉明 |
2023-01-12T14:02 |
【now.com財經】踏入2023年,港股終於擺脫去年12月的橫行格局,在中港兩地通關的消息帶動下,恆指上周二(1月3日)假期復市後連升三日,不但重上兩萬關,更向上突破「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線,並於上周四(5日)高見21,396點。雖然港股上周五(6日)似有獲利回吐跡象,但美國再炒放慢加息步伐而大升帶動恆指本周一(9日)再度破頂逼近21,500關,周二(10日)因為有美國聯儲局官員再「放鷹」,恆指略為回吐,昨日周三(11日)因為聯儲局主席未有提及經濟前景及利率去向,市場續憧憬美國即將公布的通脹數據進一步放緩,騰訊(00700)及阿里巴巴巴(9988)帶領港股曾沖破21,500關,高見21,686點。昨晚(11日)有聯儲銀行行長支持下次2月會議進一步縮減加息幅度至0.25厘,市場隨即憧憬美國下次2月會議進一步縮減加息幅度,港股短期有機借勢升至22,000點。 |
Stock , IT , ALIBABA , USD , TENCENT |
陳偉明 |
2023-01-05T10:36 |
【now.com財經】港股上年經歷熊三下挫,由年頭2月高位25,050點反覆下插至股災10月14,597點見底,創超過13年新低,高位計跌超過10,000點(大約跌42%),港股表現疲弱主因美國加息、俄烏戰爭、內地疫情再爆發與維持清零政策及人民幣貶值等因素,而美國上年3月開始加息周期,激進地連加七次息,累計加息4.25厘,在加息周期、內地反壟斷監管、中概股審計問題等因素拖累下,過往大受歡迎的新經濟及科技板塊急挫。 然而,隨著美國通脹數據回落,市場開始預期利率快將見頂,加上內地意外地突然放棄動態清零政策,全面解除防疫措施改為「與疫共存」,恆指去年最後兩個月由全年低位14,597點反彈至12月高位20,999點,反彈逾5,500點(大約升38%),科技及復常概念爆升。 預期2023年港股有機會出現「高、低、高」格局,第一季續炒內地重啟經濟及美國加息見頂放慢加息步伐,港股有望反彈至22,000點以上,但隨後可能因為美國高息周期要維持一段時間引發衰退的憂慮而拖累港股回落,不過在內地重啟經濟支持下港股又再度回升。 |
Stock , RMB , China Real Estate , Gambl , IT |
陳偉明 |
2022-12-29T11:10 |
【now.com財經】恆指上周一(12月19日)曾高見19,786點,惟內地大力放寬防疫的措施後,染疫人數隨之急增,A股回軟拖累港股回落,加上日本央行上周二(20日)意外地容許10年期國債息率上限從0.25厘上調至0.5厘,意味著日本很大機會結束長久以來的極度寬松貨幣政策,並且開始迎接加息周期。 日圓急升,拖累港股進一步回落至上周低位18,885點,及後市場再度傳出中港通關消息帶動恆指回升至大約19,700點遇阻。聖誕假期前夕,市場氣氛相當淡靜,恆指上周波幅不足1,000點,觀望氣氛濃厚。 內地周一晚(26日)公布自明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士的隔離檢疫要求,入境內地只須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市場繼續炒作內地經濟重啟,A股本周初上漲帶動港股聖誕假期後,於本周三(28日)曾飆逾500點,收復2萬大關,高見20,099點,創近四個月高位。 然而,港股2萬點樓上阻力大,蟹貨多,獲利平倉盤開始湧現,加上內地A股偏軟,恆指2萬點關得而復失,最終收報19,898點,升305點。本港取消疫苗通行證,與內地一起真正步向全面復上,旅游、消費、濠賭、本地餐飲等通關受惠股繼續強勢。 |
Stock , Gambl , CROSS-HAR(HOLD) |
陳偉明 |
2022-12-22T10:18 |
【now.com財經】市場憧憬內地防疫放寬及美國加息步伐放緩,港股由10月31日的低位14,597點計,個半月內急升逾5,300點,至前周五(12月9日)高見19,926點。然而,港股短期升幅已巨,恆指2萬關前明顯遇阻,加上內房有大股東減持及配股抽水,市場亦再度憂慮美國延長加息周期會拖累美國經濟衰退,港股上周在19,500點水平窄幅上落,一如筆者預期,未能進一步向上突破。臨近聖誕及新年假期,預期港股觀望氣氛濃厚,短期大約繼續在18,800點至20,000點區間上落,在下年2023年首季再進一步向上突破2萬關心理關口。 |
Stock , China Real Estate , US Stock , IPO |
陳偉明 |
2022-12-15T10:45 |
【now.com財經】市場繼續憧憬內地加速松綁防疫措施,繼11月10日公布的防疫20條後,上周三(12月7日)國務院宣布「新十條」進一步松綁防疫措施,港股亦一度升高見19,737點,然而大市卻在當天反高潮地沖高破頂後急速回落至18,800點,及後市場開認為中國逐步退出動態清零,並且開始憧憬香港加快放寬防疫措施與內地通關,港股隨後兩日再度急升逾1,000點,於上周五(9日)高見19,926點,逼近2萬關。 美國上月生產物價指數(PPI)升幅高過市場預期,通脹憂慮再起,加上內房有大股東減持及配股抽水,港股本周初略為回落,大約在19,500點水平窄幅上落。 恆指變化不大,但板塊持續輪流炒作,投資者炒股不炒市。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13日)宣布進一步放寬本地防疫措施,市傳最快明年1月本港可與內地通關,復常概念股在本周初續炒上,但周三(14日)開始有獲利回吐跡象。 |
Stock , HK Banks , HK Cap Flow , China Real Estate , IPO |
陳偉明 |
2022-12-08T11:21 |
【now.com財經】港股早前大約在17,500點附近窄幅上落,但內地因疫情封控而引發個別地區有民眾抗議,港股上周一(11月28日)早上一度插穿17,000點,低見16,833點。然而,恆指17,000點以下明顯有資金吸納,加上中證監亦再推出政策改善內房企融資環境,而內地確診個案有回落跡象,及後多地逐步解除封控,港股在上周一(28日)16,833點見底,並且一口氣連升三個交易日,上周四(12月1日)一度升穿19,000點,高見19,237點。 雖然恆指上周五(12月2日)略為回吐至大約18,500點,19,000關口似有阻力,但市場繼續憧憬內地加速松綁防疫措施,即使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仍然強勁,激進加息預期再度升溫,衰退憂慮再起,亦無改市場中港市場樂觀氣氛,人民幣回穩,港股本周初不但再度升穿萬九關,而且更升破上周四(12月1日)頂位19,237點,昨日(12月7日)更在內地宣布「新10條」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下,一度升高見19,737點。然而,港股逼近兩萬點,獲利 盤逐漸湧現,大戶亦借好消息出貨,恆指昨日(12月7日)升穿近期頂後急速回落,大陰燭在18,814點收市。 |
Stock , RMB , China Real Estate , IT |
陳偉明 |
2022-12-01T12:30 |
【now.com財經】世界杯舉行期間,港股成交淡靜,恆指上周未見明確方向,僅在17,500點附近窄幅上落,即使中證監主席易會滿早前提及國企估值有重估空間、新經濟板塊近期業績理想、美國議息紀錄顯示多數官員認同在未來放緩加息步伐、內地放風即將降准,港股仍然拒絕向上,反映港股月初升幅已經完全把利好消息反映,短線應該有回吐壓力,因此筆者上周亦繼續提醒各位,撈貨要等,並且可考慮在港股17,700點以上繼續造淡。 結果人民銀行上周五(11月25日)收市後公布全面降准0.25厘,但對港股完全沒有幫助,相反內地疫情持續升級、美匯反彈、人仔又再度回軟,恆指本周一(28日)早上曾跌穿17,000點,低見16,833點。 然而,恆指17,000點以下明顯有資金吸納,加上中證監亦再推出政策改善內房企融資環境,而內地亦傳出放寬防疫措施,廣州昨日(30日)下午三時亦證實多區解封,利好消息帶動餐飲、內房、物管、中資金融等板塊爆升,恆指由周一低位16,833點升至昨日高位18,645點,三日內急升1,812點,而升勢卻未見疲態。 |
Stock , China Real Estate , USD |
陳偉明 |
2022-11-24T10:25 |
【now.com財經】美國加息預期降溫,加上憧憬內地政策轉向穩經濟,港股由10月尾底位14,615點開始一口氣爆升逾3,800點,上周三(11月16日)最高曾見18,414點。雖然港股很大機會在10月14,615點已見底位,但短期似乎已反映大部分利好消息,因此筆者上周預早提醒各位不要高追,相反更可考慮在18,300點以上主動開淡倉,結果港股本周一(21日)最低曾回落至17,389點。 這次港股回落並不難估,美國通脹數據回落,但估計仍然在偏高水平好一段時間,內地放寬入境防疫措施,但近期內地疫情有擴散跡象,中美元首會面當然不會反面,但長期中美斗爭仍在,加上港股近期升幅已巨,當市場沒有新的利好消息出現,自然很容易借勢調整。 上周初港股成交額連續兩日超過2,000億元,市場情緒亢奮,大多認為升市成交增,利好後市表現,即使港股後期明顯在18,500點前遇阻,仍然盲目相信升市成交增,跌市成交縮,買貨勁,沽壓少,港股仍然有力向上破頂。 |
Stock , IT , ALIBABA , USD , USD |
陳偉明 |
2022-11-17T12:00 |
【now.com財經】市場早前傳出內地或放寬防疫政策及美國對中概股首輪審計有望提前完成,港股11月開始展開報復式反彈,雖然加密貨幣急挫及內地疫情持續擴散,曾拖累港股在上周一(11月7日)於16,800點遇阻並連續回吐三日至16,000點關。 美國通脹數據回落及內地正式宣布放寬入境防疫措施,港股上周五(11日)爆升逾1,200點後,本周初,在內地出台16條措施撐內房及中美元首(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美國總統拜登)面對面會談沖喜下,一度再升近1,000點,在本周三(16日)高見18,356點。近期港股成交急增、氣氛改善,恆指大有機會在10月底14,597點已見底位。 值得留意,美國10月份CPI(消費物價指數)及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低於市場預期,但美國通脹仍然高企, 加息預期雖然短暫降溫,但未來有機會產生滯脹或衰退問題,內地放寬檢疫限制至「5+3」,但仍然未改為「0+0」,至於習拜會面亦難改長期中美斗爭,再加上近期內地疫情持續升溫,好消息似是過度反映,小心港股短期亢奮急升之後會在18,000點關出現回吐。 |
Stock , Gold , China Real Estate , USD |
陳偉明 |
2022-11-10T10:15 |
【now.com財經】港股經歷10月「股災月」大插逾2,500點後,於上周一(10月31日)14,597點暫見低位,及後市場傳出內地或放寬防疫政策及美國對中概股首輪審計有望提前完成,港股上周報復式反彈,本周初更升破16,500關,在短短一星期內低位至高位反彈近2,000點,五個交易日累漲13%,跑贏亞洲及新興市場主要股市。 坦白講句,對筆者來說這次港股反彈確是來得突然,即使上周初傳出內地或放寬防疫措施,但未獲中國官方證實,而且內地近期疫情惡化,中國衛生部亦在周六(11月5日)重申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不變,這次港股急彈似是淡友平倉盤帶動,是否直正轉為上升趨勢仍要觀察。 |
Stock , US Stock , SUN HING VISION , EVERCHINA INT'L |
陳偉明 |
2022-11-03T10:30 |
【now.com財經】中共「二十大」未見特別利好政策出台,加上外資看不透內地新領導層未來對經濟及商業的處理手法,港股上周一(10月24日)單日暴瀉逾千點後,於周二(10月25日)首度跌穿15,000點關,雖然之後一度反彈至15,800點水平,但港股未夠恐慌,而且弱勢未改,一如筆者預期於上周五(10月28日)再度下破15,000點,並且於本周一(10月31日)跌至近14,600點,再創逾13年半新低。 早前美國經濟數據略為回軟,市場不但再度翻炒聯儲局有機放慢加息步伐,而且憧憬加息周期接近完結,美股上周報復式急彈,相反港股卻持續破底,弱勢明顯。美債息回落、英鎊、日圓短暫轉強,而美匯指數回軟本應可以利好港股市場,但港股上周中只是弱彈,可見投資者對港股已經明顯失去信心,港股在缺乏資金托市下,不難解釋為何美股大升,港股仍然續插破底。 當上周美股大升、美匯回軟,港股只是窄幅上落升唔起,今個星期壞消息一出港股自然無力破底。受累於美匯回升、人仔回軟、內地PMI遜預期、內地疫情嚴峻,龍湖集團(00960)主席辭任及內房危機升溫,港股本周一(31日)已跌穿14,600點,低見14,597點。 |
Stock , RMB , US Bonds , China Real Estate , HK Banks |
陳偉明 |
2022-10-27T11:10 |
【now.com財經】英國新任財相候俊偉撤銷迷你預算案,刺激英鎊匯價上升、美元回軟,帶動港股上周初曾回升至近16,900點,然而本港《施政報告》及中共「二十大」未見特別利好政策出台,加上英國通脹數據升幅超預期及美國債息續走高, 拖累英鎊偏軟、美匯回升、人仔續跌,港股於上周四(10月20日)跌穿11年10月歐債危機低位16,170點後,在16,010點略有反彈。 美國聯儲局官員上周五(21日)「放鴿」,市場預期聯儲局加息步伐可能放緩,刺激美股勁升逾700點。正當大部分投資者仍然沒有警覺性地認為港股16,000點或有支持,恆指本周一(24日)一如筆者上周預期正式失守萬六關,並且單日暴瀉逾千點,迫近萬五關。筆者的淡倉當然勁賺,希望上周預早提醒港股底位難在短期內出現,並且強調不要相信甚麼技術超賣、背馳、估值便宜、低殘等撈底藉口,能幫助不願造淡的讀者最少能避過一劫。 回看本周一(24日)市況,美國債息回落、外圍亞洲區股市沒有異常,唯獨港股急插,當天新聞並沒有任何合理解釋。 |
Stock , HSBC HOLDINGS , GBP , USD , US Stock |
陳偉明 |
2022-10-20T11:49 |
【now.com財經】正當市場憧憬內地在「二十大」後放寬防疫政策,內地官媒《人民日報》多日發表文章強調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不變,加上美國加息壓力未改、俄烏局勢持續緊張,港股上周四(10月13日)再創2011年以來低位,低見16,389點。 另一方面,美國9月通脹數據超預期,但美股卻奇跡地在上周四晚穿低後大幅反彈,帶動港股六連跌後在上周五(14日)再度死貓彈重上17,000點關口,高見17,028點。 正當美股在壞消息下不跌反升,市場又開始憧憬美股離底不遠,妄想港股有能力挑戰18,000關,但美股再度轉弱拖累港股本周一(17日)跌穿上周四低位16,389點,低見16308點。 值得留意,英國財政政策本周一(17日)出現大逆轉,新任財相候俊偉(Jeremy Hunt)撤銷迷你預算案中幾乎所有減稅措施,刺激英鎊匯價上升、美元回軟,美股本周一晚急升帶動港股本周二(18日)回升至當天高位16,914點收市。 |
Stock , Real Estate , GBP , USD , US Stock |
陳偉明 |
2022-10-13T10:08 |
【now.com財經】筆者早前提醒在人民銀行出手穩人民幣及英國啟動買債計劃後,歐美國債孳息率已見回落,在英鎊回穩、美元回軟及人仔轉強下,港股跌勢已近尾聲,結果恆指上周一(10月3日)向下假穿17,000點關後,已在16,927點見全周低位,及後本港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英國政府撤回下調最高入息稅下,港股跌勢已見喘定,之後再借美國制造業數據疲弱減低聯儲局大幅加息預期的藉口在低位大挾淡倉,港股重陽節假期後,在上周三(5日)單日反彈1,008點,重上18,000關,高見18,205點。 然而,在高通脹下,美國持續加息大方向難改,加上內地防疫措施仍嚴謹、港股技術上亦未見跌勢轉穩跡象,因此筆者上周大膽推斷港股短期有反彈,但未企穩18,000點前,弱勢未改,撈貨要避開受加息周期影響的板塊,並且建議候高造淡。 |
Stock , RMB , Gold , GBP , USD |
陳偉明 |
2022-10-06T10:56 |
【now.com財經】美國前周連續第三次加息0.75厘,市場預期加息步伐和幅度將會持續,在美國10年債息觸及4厘及美元強勢下,上周三(9月28日)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25關口,跌至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低水平。受人民幣及A股拖累,港股上周多次再創11年新低,至本周一(10月3日)險守17,000點關。 美國持續加息、衰退陰霾加劇、美元強、人仔弱當然是港股近期急挫的主因。然而英國政府推出大規模減稅措施,英鎊急插進一步帶動美元強勢,再間接拖低人仔匯價亦是導致港股近期跌勢加速的凶手,加上內地官媒上周否認中央「窗口指導」券商停沽A股維穩股市,某程度亦加劇中港股市上周的跌勢。 值得留意,上周尾段傳出人民銀行出手穩人民幣,人仔已在上周五(9月30日)開始大幅抽升,加上英倫銀行近期啟動買債計劃,到本周一(10月3日)更傳出英國政府修改減稅計劃,英鎊近日已開始急彈,歐美國債孳息率亦見回落,而美國在10月沒有議息會議,少了藉口造就美元續強。在美元回軟,人仔轉強下,正如筆者上周預早提醒港股短期已反映利淡消息,而跌勢亦接近尾聲。 |
Stock , RMB , US Bonds , USD , GBP |
陳偉明 |
2022-09-29T10:35 |
【now.com財經】還記得三個月前,當港股6月仍在22,000點之上的時候,市場憧憬美國通脹見頂、加息步伐放慢,港股不但已在今年3月18,235點見全年低位,而且大有機會在內地疫情回穩、重啟經濟活動及中央不斷出招維穩下向上突破22,500點關,甚麼兩萬三、兩萬四、兩萬五的年內目標不絕於耳。 隨後美國公布5月通脹數據續創40年新高,聯儲局隨即在6月尾宣布加息0.75厘,明顯地在高通脹及加息收水環境下,環球股市難有運行,美元續強亦拖累港股反覆回落,但當時港股估值便宜成為大部分投資者拒絕認錯的藉口,不相信港股趨勢已轉向下,只認為下跌空間有限,不斷死守,不知不覺間美國已在上周連續第三次加息0.75厘到3至3.35厘區間,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亦似乎開始轉軑接受美國有機會衰退,香港亦忍唔住開始加息,港股亦在美元強、人仔弱的拖累下跌穿今年3月低位,於昨日(28日)再創年來新低17,184點,筆者過往不斷提醒的反覆候高造淡策略,及上周的博爆邊策略繼續帶領大家在逆市中賺錢。 認真看,其實港股不止創年內新低,而且更創11年低位,開始已經有聲音預告港股有機會下試11年10月歐債危機低位16,170點。 |
Stock , Oil , CNOOC , USD , US Stock |
陳偉明 |
2022-09-22T10:27 |
【now.com財經】美國上周二(9月13日)公布的消費物價指數(CPI)超出市場預期,加上世界銀行警告全球經濟或陷入滯脹,美股急插拖累港股上周表現,而美元持續強勢下,人民幣匯價創逾兩年底,曾失守7.05,港股續弱,昨日(21日)更在俄烏沖突升溫拖累下再跌336點,失守18,500關,收18,444點。 目前港股走勢大致符合筆者預期,美元強,人仔弱,港股悶市陰跌,上落波幅區間不斷向下移。今早(22日)凌晨美國公布議息結果,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連續第三次加息0.75厘,儲局主席鮑威爾立場「偏鷹」,展望後市,美國高通脹短期不會改變,激進加息周期仍有好一段時間,美元強勢持續,人仔跌穿7算後,跌速可能減慢,但弱勢難改,因此港股目前即使估值便宜亦難大升。 由於港股已經跌至接近今年3月18,235點低位,後市有機會大幅波動,短期有機會反彈,但上升空間有限。策略傾向采取勒束式期權長倉策略(Long Strangle),同時Long Call 及 Long Put 即月價外600點恆指期權博大市爆邊。 陳偉明 耀才證券銷售部高級經理 |
Stock , RMB , USD , US Stock |
陳偉明 |
2022-09-15T10:23 |
【now.com財經】內地疫情反彈、經濟數據遜預期,加上人民幣弱勢,拖累港股連跌六日,於上周四(9月8日)跌至低見18,803點,然而上周五(9日)內地公布最新的通脹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市場憧憬內地或降准救經濟,加上美匯回落、人仔回穩,港股超賣後趁機大挾淡倉單日急彈逾500點,於上周五(9日)升至高見19,413點。 筆者上周提醒中美緊張關系將會持續好長的一段時間,加上在美國加息環境下,港股只能反彈,卻難持續保持上升趨勢,預期波幅區間上限是19,500點,結果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擴大美國本土生物科技業發展,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中秋節假期後本周二(13日),港股於19,492點見頂回落,昨晚市場極度關注的美國8月份通脹數據按年升8.3%,雖然有回落跡象,但仍然比市場預期高,幾乎肯定下周美國最少加息0.75厘,美債息隨即爆上,美匯亦回復強勢,美股本周二晚急插逾1,200點,拖累港股本周三(14日)再度跌穿19,000點關口,並在18,800點附近窄幅上落。 展望後市,美股雖然波動,但港股仍然繼續悶市上落,波幅區間繼續如上周所講大約在18,500點至19,500點。 |
RMB , US Bonds , Stock , ALIBABA , IT |
陳偉明 |
2022-09-08T10:21 |
【now.com財經】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鮑威爾及多名聯儲局官員放「鷹」,美元強勢加上內地及本港疫情擴散,拖累港股繼續弱勢,昨天(9月7日)一度跌穿19,000點關,展望後市港股仍然是反彈乏力,預期大約在18,500點至19,500點悶市區間上落。 雖然中美就審計監管達成協議,中概股在美退市風險大減,但美國對中國的打壓繼續,上周尾段已要求停止向中國出口用於人工智能(AI)運算的高端芯片,並且延長對中國進口商品繼續征收懲罰性關稅,預期中美緊張關系將會持續好長的一段時間,某程度上會阻礙中港股市升勢。 另一方面,美國近期通脹似是有回落跡象,但仍然在高位徘徊,聯儲局要把通脹壓至目標2%相信仍有好長一段時間,而鮑威爾在全球央行行長年會中已表明以壓抑高通脹為聯儲局的首要任務,某程度上亦暗示即使美國經濟放緩、甚至衰退,亦必須先把通脹壓下來,加上為應付未來美國中期選舉,相信拜登政府亦希望短期先將加息預期推升,在未來再放緩加息步伐爭取選票,因此筆者估計美國9月加息0.75厘的機會頗大,而香港到時亦應該會上調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而對港股構成壓力。 |
Money Supply , Stock , HSBC HOLDINGS , ALIBABA , US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