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tor |
Time |
Content |
Tag |
許繹彬 |
2022-06-23 11:03 |
【now.com財經】港股在「六絕月」繼續保持強勢,暫以20,800至21,000點的支持位顯得非常堅固,看來會企於此水平或以上來慶賀回歸25周年。港股與美股繼續出現背馳局面,美股反彈,港股調整;美股急挫,港股反而呈強,筆者認為,此情況有可能仍會維持一段時間,美股現階段的上落波幅會很大,是因為隨著通脹未能究治,導致美息債急漲,此情況短期相常難以改變。 投資者亦應記得,美股第二季的走勢已經試過幾次同樣的劇情,先是通脹升溫,令加息聲音不斷上升,令股市出現下調壓力,在議息前更出現急插,然後真正公布議息結果,美股則反而喘定,甚至大幅反彈。但夢醒過後,才發現是次是「死貓彈」或迎來往後更深的回吐;美股現階段上落波幅會很大,是因為隨著通脹未能究治,導致美息債急漲,但通脹問題根本就不會停下來,在苦無對策的情況下,只能加息、加息再加息,因此美股大上大落及疲弱,相信已屬常態。 |
Oil , Stock , US Stock , IPO |
許繹彬 |
2022-06-16 11:07 |
【now.com財經】美國隨著能源和食品價格不斷飆升,驅使各類物價急促上升,美國消費者指數在5月份升至8.6%,創下4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通脹率公布後,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急漲,美元上漲,股市應聲下跌,用今年初高位來量度,標准普爾500指數大跳水逾20%,道瓊斯工業指數跟近期高點相比跌17%,納斯達克指數更出現狂瀉的格局;道指、標普500指數連續五個交易日錄得下跌,外間更普遍認為美股已跌入熊市區: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波動指數更創下近期新高,可見美股的前景堪虞。 由於通脹已肯定出現進一步惡化,市場已預期再次大幅加息會是勢在必行,更有對沖基金經理認為,美國聯儲局本周議息如果能加息1厘,會更有效壓抑當前問題;筆者認為,美國的經濟前景落得如此情況,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可追溯回上任總統狂人特朗普所埋下的後遺症開始,對中國實施制裁,中國進口貨品及原材料大幅減少,從而令各類物價不斷上升,通脹加劇乃理所當然。 |
US Stock , Stock , Energy , China Real Estate , PING AN |
許繹彬 |
2022-06-09 10:36 |
【now.com財經】踏入傳統的「六絕月」,港股絕對不似「絕」,走勢反而有吐氣揚眉之感,升幅相信更成為全球之冠;昨天(6月8日)終於升穿100天線,重上22,000點水平,成交更顯著增加,錄得超過1,800億成交,可謂近期罕見。 帶動是次港股升幅勢如破竹的主因,相信是本周一(6日),市場突然傳出內地政府明言對科技行業的管理不會單方面約束,更稱「該激勵的時候激勵」;此外,上海早前有傳科創板新規定會把投資者門檻由原先的50萬元人民幣,降至20萬元人民幣或10萬元人民幣,令科創版指數迅速飆升。 上述利好消息,一來意味著長達超過兩年的監管風暴可能已到尾聲,二來降低門檻有助激活科技股的上市;因此,消息一出,以科技股為首帶領港股立即升穿20天及50天線,「北水」更連日來錄得相當可觀的淨買入。國內A股亦同樣歌舞升平,大量外資湧入內地市場,其中外資周一(6日)透過滬深股通淨買入112.54億元,而總成交更突破萬億元大關,是相隔一個月以來再次受重視。 |
RMB , Stock , IT , IPO , IPO |
許繹彬 |
2022-06-02 12:03 |
【now.com財經】五月份終於過去,回顧此月,有投資者會以「風起雲湧」來形容,因為此月份外圍動蕩不穩,特別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出現大上大落,國內則因疫情在多個重要城市出現而需要實施一系列防疫措施,令國內A股市場顯得份外疲弱;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令港股在「五窮月」出現膠著及偏軟的現象,更曾多次跌穿20,000點大關,一度低見19,063點。 美股更因通帳,息口問題及油價高企的情況下,曾一度跌到「七個一皮」,尤以納指股份情況更為嚴重,拖累在港的科技股因此亦未能獨善其身,科技股份跌幅慘不忍睹;「五窮月」最終亦在本周淡然過去。 盡管全球股票市場有如「坐過山車」,但其實從實際的數據來看,如以五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與首個交易日的點數作對比,道指其實是持平,而納指則只下跌2%;港股反而錄得613點的升幅,而且是在五月最後兩個交易日所產生,單計這兩天已有640點的升幅;大市在這兩天突然出現「彩虹」的現象,乃受惠於國內A股的帶動。 |
US Stock , Stock , GALAXY ENT , LI NING , IT |
許繹彬 |
2022-05-26 11:13 |
【now.com財經】港股走勢繼續陷於苦戰,先不要評論是否有方向,單從指數來看,只可用「牛皮」來形容,但如果以每日波幅計算,近日波幅平均也達300點以上;個別股份更有如坐上過山車,尤以股王騰訊控股(00700)及一眾科技股,波幅更為顯著;如只談科技股在本年波幅,截至昨日(25日)對比本年高位,科技股指數已經下跌逾40%之多;如用曾令投資者一度蜂擁認購的快手(01024) ,已經不談其上市後曾創下歷史高位的417.8元,單是暫用今年高位99.4元與本月低位53.15元作對比,亦下調逾40%;從此單一例子來看,科技股確實可用「段段蟹貨」來形容。 香港科技股如此慘淡,某程度是因為美國納指本年度亦從高位回落近40%,打破了「每逢調整,就迎來走得更高」的神話,原因相信是各國著手疫後重建後所產生的各種問題:資源成本上漲,油價高企,形成物價高漲,從而令通脹情況加劇;量化寬松措施今年收緊,推動息口及債息站於高台,暫未見有下調跡象;俄烏戰爭仍然膠著,令復蘇之路充滿荊棘。 |
US Stock , IT , Stock , TENCENT , TRACKER FUND |
許繹彬 |
2022-05-19 10:21 |
【now.com財經】港股在持續低成交的情況下,終升穿20,000點水平。盡管本周二(5月17日)出現了久違了的股王騰訊控股(00700)及交易所(00388)領軍的雙翼齊飛局面下,再配合巨型科技股相繼反彈,令恆指在只有1,200多億元的成交下,重上20,600點以上的水平。 是次反彈,尤以龍頭科技股最為顯著,相信是因為市場突然傳出內地全國政協將會舉行「推動數字(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會議,消息對一眾科技股有利;此外,發改委表明要特別解決半導體等行業生產困難,令沉靜已久的電動汽車商比亞迪股份(01211)及所有相關的汽車設備股一擁而上。 在各種利好因素的配合下,恆指立即出現過關斬將的情況,相信亦屬正常;但恆指卻一如之前,在升穿某些心理關口後,後勁膠著,就以昨日(18日)為例,大市完全牛皮呆滯,因此若論「轉勢」,可能仍是言之尚早。 筆者認為,不論恆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或納斯達克指數,以至全球的股票市場,現階段只能保持在低成交水平及苦無方向的局面,此等現象相信是因為受美國通脹及債息上升所困擾,而此現象或仍會維持一段時間。 |
Stock , IT , China Real Estate , TENCENT , BYD COMPANY |
許繹彬 |
2022-05-12 10:38 |
【now.com財經】美股持續出現弱勢,盡管聯儲局在上周的議息會議上只加息半厘,較市場預期為低,而美國財長耶倫亦預計,美國經濟將穩健成長有望實現軟著陸。 言論一出,確實令美股帶來了希望,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重上34,000點水平,納斯達克指數亦反彈至近13,000水平;如用「曇花一現」來形容是次反彈,相信全球投資者絕不會反對,因為自該次「死貓彈」後,道指及納指雙雙出現四連跌,再次創出本年新低,道指跌至32,000點邊緣,納指更跌穿11,800點的心理關口,情況看來會再進一步轉壞。 是次深度的調整,令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認為散戶已經輸盡所有由疫情期間獲得了利潤,可見是次美國調整除令基金損手外,散戶也見傷亡慘重。 港股除受制於美股持續不振外,國內疫情仍未受控,相信會令中國經濟復蘇步伐進一步拖慢,人民幣匯價亦因此而受到牽連;在內外夾擊的情況下,港股曾低見19,063點,19,000點邊緣岌岌可危,是否會跌穿18,237點本年低位?慶幸港股在佛誕假期北水灌溉力度明顯加強,令恆指一度瞬間重回20,000點以上,可惜或因根基未穩的緣故,很快便掉回頭。 |
US Stock , Stock , RMB , China Econ |
許繹彬 |
2022-05-05 10:54 |
【now.com財經】近日美股在債息高企及公司公布業績強差人意的情況下,顯著受到困擾,更一度跌穿33,000點的心理水平,納斯達克指數的表現更是弱到慘不忍睹,暫低見12,334點,雙雙暫創出一年低位。 從圖表來看,美股指數暫以將去年全年的升幅,全部已被蒸發;盡管最終財長在議息會議只加半厘,更稱未來美國經濟有條件軟著陸,令美股應聲反彈932點,暫是否作出技術性反彈還要看未來將會公布的數據,因此美股的前景確實未感太過樂觀。 美股近日喜愛以超過900點上落,反彈是900點點多,下跌亦是900點多,近兩周五的美股均是大幅下調,次次也是跌超過900點以上,如用陰謀論的角度來看,是否想將港股推至低點?但世事往往是事與願違,港股並未有被美股的頹勢嚇倒,反而逆境自強,不但沒有跌19,000點,反而重返20,000點以上水平,更在國內黃金周假期前後缺乏北水灌溉的情況下,港股走勢反有一洗頹風之感,是否應驗了美股弱可能港股反而強的效應?相信仍有待時間來作見證。 |
Stock , US Stock , Gold , GALAXY ENT , ALIBABA |
許繹彬 |
2022-04-28 10:36 |
【now.com財經】全球股票市場本周出現異常波動,尤以對港股影響深遠的美股及國內A股,均出現急調現象,納斯達克指數的跌幅更創出今年新低,亞洲主要股票市場出現骨牌效應;令美股在短期內出現兩次大幅調整的元凶,相信莫過於是美債及美匯急升所致,眾所周知,上述兩大因素是多年來令加息幅度力度上升,股市下行壓力急增,而高通脹打擊美國消費者的需求,令投資者擔心經濟衰退快將來臨。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各種問題並非一時三刻可解決,加上中國因應新冠肺炎實施大規模管控措施,現階段相信國內會以全力控制疫情為首要任務,令A股市場出現疲態實屬正常。 在全球種種不利因素籠罩下,港股再次跌穿20,000點。筆者認為,盡管現階段全球股票市場確實有很多不明朗因素,但其實港股在突破22,000後,外圍偶有風吹草動,均令港股的調整幅度較其他地方為多,因此,在美股作出大幅調整後,港股跌幅仍算溫和,甚至不跌反升,或因港股已有一定的累積跌幅所致。 筆者認為未來國內A股的走向,才會令港股的波動會擴大,不過港股仍處於弱勢,故投資者有很多數據或指數需要跟進,相信短期難會改變。 |
US Bonds , Stock , US Stock , TRACKER FUND , USD |
許繹彬 |
2022-04-21 10:56 |
【now.com財經】港股在復活節假後仍然持續疲弱,國內上周突然降准,投資者滿以為只要美股在假期時「守得住」,港股在假後必有一番作為,誰不知美股確實真是沒有太大變化,而國內A股亦未受惠於降准的消息,反而作出顯著調整,加上阿里巴巴(09988)及美團(03690)等電商企業傳出再遭監管部門約談,科技股更成為拋售對象。 有傳聞指,招商銀行(03968)行長田惠宇被扣查,引發該股急跌;上述種種不利因素,拖累港股在假後復市,一度跌穿21,000點,陷於捱打局面。盡管美股在周二(4月19日)收市,急升近500點,但完全沒有帶挈港股反彈,繼續在21,000點邊沿掙扎。最終,人民銀行維持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不變,在減息無望的情況下,內房物管股、內銀及內險即時成為拋售對象,令恆指最終跌穿21,000點收市。 筆者認為,盡管美股曾作出凌厲的反彈,但值得留意的是次急升的背後,其實美國30年期債息自2019年以來首次升穿3厘,而摩根士丹利更警告,踏入美企業績期,因受俄烏戰事及疫情仍未受控拖累,令全球通脹加劇已是必然的現象,未來公布的業績恐怕比預期更令人失望。 |
Stock , IT , China Real Estate , ALIBABA , CM BANK |
許繹彬 |
2022-04-14 10:11 |
【now.com財經】踏入四月份,全球股市走勢在復活假前呈現膠著,高開低收及橫行待變的格局,相信暫已是全球的股票市場的常態;港股在三月份大傷元氣後,盡管曾重上22,000點水平,但在苦無好消息的配合下,最終只能隨著外圍的股市的弱勢,暫退守在21,200點水平,成交則因北水在復活假前只能作出適量的灌溉,因而顯得淡靜,投資者現階段唯有疊埋心水,持盈保泰,安心享受復活節假期,靜待假期後的股市走向,才再作部署。 筆者認為,盡管全球看似沒有什麼大壞消息,但其實暗藏變數,美國10年美債殖利率一度升至2.77%附近,而其假想敵中國則著眼於經濟下行壓力,預料將堅持量化寬松,從而引發中美10年期國債殖利率出現近12年來首次倒掛的現象,從此數據來看,即美債息較中國債息更高,因此可能會增添人民幣貶值壓力。 此外,受油價持高企,和食品價格飛漲、供應緊張和消費者需求強勁的帶動下,通脹率飆升至8.5%,創下40年新高,通脹率已連續六個月超過6%,遠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的平均目標;俄烏戰事仍存暗湧;此等數據及因素,均可對美股發酵成不利因素,從而令美股的波動加劇。 |
RMB , US Bonds , Stock , CM BANK , US Stock |
許繹彬 |
2022-04-07 11:01 |
【now.com財經】投資者滿意為俄烏戰事有緩和跡象,烏克蘭官方流出一段片段,指上周六(4月2日)重奪首都基輔周邊地區後,所有地區卻已面目全非,大量房屋被炸毀,遺體擱在路邊,四周一遍寂靜,俄羅斯國防部否認俄軍屠殺平民。歐盟或對俄羅斯展開新一輪制裁,令俄烏戰事再度緊張,影響全球股市的去向。 美國方面,華爾街周二(5日)突然彌漫緊張情緒,聯儲局暗示最快下月縮表,而且力道相當猛烈,刺激美國債息大幅攀升,10年債息即撲至2.6厘,息口敏感的科技股成眾矢之的,股市前景再添變數。上述問題,均能左右大市的走向,投資者必須格外留神。 筆者認為,近年美股的調整,往往是由於債息急升所致,自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後,全球的經濟的重心側重在科技及生物研究,眾所周知此類板塊大多是未有盈利,及倚賴貸款營運,因此倘若息口長期處於高台,其經營成本定必上升,從而令科技股急速回落;再者,息口長期高企,亦令美國重建工作受阻,通脹情況加劇,令美股受壓,美股波幅因而擴大,港股亦會受牽連,因此投資者現階段亦需時刻留意美期及美匯的變化。 |
BOC HONG KONG , HK Cap Flow , Stock , HK Banks , IT |
許繹彬 |
2022-03-31 11:14 |
【now.com財經】本月恆指充滿戲劇性,回顧本月恆指曾跌至18,235點,創下六年低位,一度人心惶惶,投資者更一度極之絕望;但往往「當全世界看淡,必有反彈」,似乎是永恆的鐵律。恆指在三月中創下低位後,僅只十多個交易日後,又彈返至22,000點水平,成交額連續兩日超過3,000億元,收復速度之可謂近年罕見。 投資者在短短半個月內渾身傷痕,眼見大部分股票價跌至體無完膚;跌宕的劇情猶如神劇《大時代》,市傳一直稱為中美金融戰為藍本,大量外資沽貨以力壓恆指,中資則於低位出來奮勇接貨,一口氣將恆指推回正軌,迂回的劇情非常精彩。筆者留意,盡管上述傳聞未經官方確認,但劇情已經暫歇,投資者應重新適應外圍的變化,在股壇重新出發。 驚濤駭浪的三月即將完結,港股經歷全球罕見的風雲變色,在一輪急瀉後極速反彈,並保持較高的成交量,主要受惠於北水力度仍然強勁,支持港股走勢健康。不過,筆者分析,恆指達22,000點水平時,升幅或有機會放緩,除非市場上繼續有好消息出台,令大成交仍然繼續配合升勢,而且沖破22,600點,否則有機會在21,600至21,800點區間稍作退守。 |
Stock , AIA |
許繹彬 |
2022-03-24 10:55 |
【now.com財經】一眾港股投資者3月份的心聲,相信能以「地獄折返人間」及「瞬間登上天堂」來道出,月中曾一度插至18,000點的懸崖邊緣,情況岌岌可危,但在貼近18,237點時,獲中央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加持,在北水猛烈灌溉下,港股報復式反彈。此「報復」行為,除締造了逾3,000億元的成交外,在港交所(00388)、騰訊控股(00700)兩大重量級股份一同發功下,更在短短六個交易日,氣勢如虹地沖穿22,000點水平,直逼22,500點,走勢勢如破竹。 是次反彈,可算是近十年罕見,相信會為港股歷史寫下「大奇跡」的一頁。筆者認為,能夠締造此等「大奇跡」,除獲國家隊出手力挺外,亦可能是外資基金「沽過龍」,及各類衍生產品囤積太多淡倉,尤以期權產品,引發今次報復式反彈的導火線。因為近五年內,經常有人向筆者提及期權是一項能夠「刀仔鋸大樹」的玩意,導致近年不斷有新兵加入期權市場。 |
Stock , China Real Estate , TENCENT , COUNTRY GARDEN , HKEX |
許繹彬 |
2022-03-17 11:09 |
【now.com財經】港股在毫無預警及先兆下,下跌幅度有如高台跳水,直落無水花地直插至18,000點邊緣,下挫幅度冠絕全球,更創下六年低位。跌市出現大成交的現象,可見斬倉盤威力驚人,導至血流成河。科技股乃是次股災的襲擊對象,股王騰訊控股(00700)、阿里巴巴(09988)、美團(03690)及多只科技股均創下52周及上市新低。 是次「香港股災」發生前,投資者完全沒有心理准備,盡管俄烏戰局仍然在膠著,但投資者對此早有戒心,而照邏緝推斷,其實對歐美股市的影響,可能會較亞洲為大,但歐美股市只是保持上落格局,並不能用「災」來形容;再說美國突然對中概股再次施壓,但此話題已是「舊瓶新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燃著,因此投資者亦早有防范;內地監管問題重燃,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傳面對人行破紀錄罰款,但監管罰款投資者亦早已聽聞,見慣不怪。 |
Oil , IT , HK Cap Flow , Stock , TENCENT |
許繹彬 |
2022-03-03 11:49 |
【now.com財經】香港股市可用「屋漏兼逢連夜雨」來形容,除受外圍地緣政局緊張,令大市走勢失色外;港府因在抵抗第五波疫情失效,不斷將防疫措施升級,已令百業蕭條,有傳聞指當局料在3月17號起,推行全民檢測,市場上立即傳出會以「禁足令」配合,從而再傳出因檢測而令香港證券市場亦需停業配合。 盡管上述種種措施暫時未有具體定案,但對近期可用「久病未愈」的港交所(00388)的股價,更顯得雪上加霜,除出現十連跌外,更創下52周及兩年新底,連帶恆指及國指創下兩年新底,港股前景確實令人憂慮。筆者認為,市場現充斥著「以訛傳訛」的情況,不論戰情或疫情,均是謠言滿天飛,一個消息足以摧毀整個股票市場,出現此情況,相信是全球股市包括美股及港股的市底仍非常脆弱。 至於美股方面,仍受俄烏戰爭陰霾困擾,俄烏雙方同意舉行談判,烏克蘭表示,主要討論到停火。消息一出,近日大上大落的美股曾跌幅收窄,但消息始於未經證實,美股再次急急回落。昨晚起(3月2日)又傳出加息步伐會減慢,令美股作出反彈。 |
Stock , US Bonds , Capital Flow , HK Cap Flow , TRACKER FUND |
許繹彬 |
2022-02-24 11:10 |
【now.com財經】全球股市焦點繼續放在俄烏局勢,本周俄烏緊張局勢突然升級;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晚(21日)簽署命令,承認將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與「盧甘斯」獨立;根據該法令,俄羅斯需派兵前往兩地執行「維和任務」。此舉一出,扮演世界警察的美國當然大動肝火,揚言俄國將面臨巨大的經濟後果,並承諾迅速及果斷的支持烏克蘭經濟。七國集團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和金融制裁,其後日本及澳洲亦加入制裁,相信新一輪針對俄羅斯的金融戰正式展開。 走勢轉弱的美股在戰雲密布的情況下,當然應聲下挫,更一度跌穿33,500點水平,跌至去年6月的平水;由於局勢緊張,油價創下自2014年以來的新高,直逼100大元。 |
Stock , HK Cap Flow , HKEX , TENCENT , AUD |
許繹彬 |
2022-02-17 10:44 |
【now.com財經】本周熱門話題,相信非俄烏戰爭莫屬。上周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聚集超過10萬部隊,並在白羅斯境內演習,成為一股龐大針對烏克蘭的勢力。美國呼吁烏克蘭當地的公民撤走,認為俄烏戰爭無可避免。由於地緣局勢突然緊張,驅使美股急速下滑,港股亦由氣勢如虹突然變為陷於苦戰,由24,800點水平調整至接近24,200點;其後歐美各國不斷發出警號,稱俄羅斯可能在昨日(2月16日)攻打烏克蘭,各國除了忙著撤僑外,美國又突然關閉駐烏克蘭基輔大使館。 但世事如棋局局新,本以為戰事一觸即發之際,形勢突然急轉,俄羅斯宣布演習完畢並局部撤軍,令烏俄緊張局勢大大降溫。消息一出,令美股急促反彈,亦令港股反彈至升穿24,700點水平;筆者認為,全球股市在缺乏方向的情況,任何風吹草動便會令大市飄搖不定,美股亦不例外,眾所周知,美股去年走勢勢如破竹,段段新高,但今年走勢卻有感大不如前,反覆向下的機會亦相繼增大。 |
Stock , CM BANK , China Banks , US Stock |
許繹彬 |
2022-02-10 11:55 |
【now.com財經】農歷假期後,港股受惠於美股在中港長假時風平浪靜所至,帶動港股在虎年首個交易日(2月4日)虎虎生威、紅盤高掛,再次升穿24,000點,曾一度升穿24,800點,走勢與農歷年前相比可謂萬象更新。 本周初,港股或因缺乏明確方向,加上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09988)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額外注冊10億份ADS(美股存托股份),外間認為意味著軟銀集團可能打算出售部分持股,因而令在港上市的阿里股價應聲下挫,從而令港股作出調整,及後承著國內A股在虎年首個交易日(7日)大開紅盤所帶動,最終仍能升市收場。 筆者認為,港股踏入虎年確實曾一鼓作氣、過關斬將地沖上24,800點以上,但或因港股在大傷元氣過後,仍有待復元,投資者入市仍然審慎,除非外圍有更突破的發展,否則現階段只會跟隨外圍上落市的格局,慶幸港股仍能獲北水滋潤,情況未有轉壞,調整幅度亦尚算溫和,現階段希望港股能守穩24,300點水平,上望則以25,100點為阻力。 變種病毒再次肆虐、第五波疫情侵襲本港經濟,已是鐵一般事實,政府進一步收緊各類社交措施,晚間外出用膳相信短期內難以實現,甚至連帶回家與家人用膳亦受到限制。 |
Stock , TVB , ALIBABA , US Stock , IPO |
許繹彬 |
2022-01-27 11:09 |
【now.com財經】美股持續波動,尤如坐上瘋狂過山車,投資者偶一不留神,便會損失慘重,因為滿以為可以撈底買貨搏反彈,卻往往只是出現曇花一現的「死貓彈」;若然投資者「做淡」,則是連續兩天一覺醒來卻看到報復式反彈;坦而言之,無論「做好」還是「做淡」可能都是「無肉食」,僅換來一夜驚嚇。 從美股的圖表而論,道指在本月初創下歷史高位36,906點後作出顯著調整,單從本周二(1月25日)的收市位34,297點作比較,下調逾2,600點;納指情況更是苦不堪言,由今年高位15,832點與本周二(25日)收市位13,539點作比較,下調接近2,300點之多;從上述兩個數據來看,已等於過去一整年的調整波幅,情況實屬近年罕見。 締造近日美股過山車的元凶,除了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回升至1.74厘,令科技股全線受壓,引發全線美股骨牌式下跌外;俄烏局勢突然轉趨緊張,雙方在邊境地區部署大量軍力和裝備,烏克蘭更獲得美國在內的軍事援助,引起投資者戒心,先行沽貨離場,觸發大量沽盤湧現。 |
US Stock , Stock , IT , AIA |
許繹彬 |
2022-01-20 11:58 |
【now.com財經】港股踏入2022年,看似走「我行我素」的格局,沒有跟隨美股跌幅,走勢亦沒有去年般脆弱,而每當美股大跌後,港股翌日走勢都比預期中強;畢竟在過去一年,港股根本是捱打格局,全無走勢可言,部份股值更出現超賣;相反美股則一直在高位徘徊,未曾回落,超買情況也是可見;如因美股調整,令資金重返亞洲,基金重投港股市場,亦並非「癡人說夢話」。 再者,中國為振興經濟,仍有機會「降准」,屆時市場資金充裕,或使北水灌溉港股力度增強。因此,港股接下來或與美股呈現「背馳」格局,當然此形勢仍有待確認,惟現階段仍建議投資者留意息口較為敏感的股份,中資銀行現階段走勢略為「含蓄」,建議投資者可留意昔日散戶愛股建設銀行(00939),乃進可攻退可守之選。 美股近日顯著下跌,主因相信是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觸及兩年高位,市場憂慮加息步伐加快,在美科技業務的發展前景及金融股因而受壓。從道指圖表來看,出現三連陰的格局,三日累計下跌近千點,形勢可算是轉差,但美股是否會真正作出顯著調整,仍言之尚早。 |
US Stock , Stock , CCB , IT |
許繹彬 |
2022-01-13 10:53 |
【now.com財經】踏入2022年,全球受新冠變種病毒侵襲,且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確診數字飆升;本港出現第五波疫情,食肆提早禁堂食,小學停課,強檢地方隨處可見,各種禁令在農歷新年前相信仍會持續,百業再度叫苦連天,尤以零售飲食業最為嚴重,投資者對後市因而轉趨審慎,甚至提早離場「收爐」,但上周政府宣布一系列防疫措施之際,港股反而出現五連升,一口氣沖破所有阻力位,沖穿10天、20天、50天線,更有直逼100天線24,660點之感。 港股走勢氣勢如虹,昨天(1月12日)恆指亦一洗頹風,全日勁升663點,在高位收市,科技股龍頭ATMX再次肩負升市動力,股王騰訊控股(00700)及股民新寵美團點評(03690)重現雄風,分別急升近5%及10%,帶動一眾沉寂已久的科技股終露曙光,科技股指數亦直逼6,000點大關;國企指數則亦破發而上。 筆者認為,港股疲弱多時,投資者看淡無可厚非,淡倉積聚亦不出為奇;但參考美股走向,縱使變種病毒肆虐當地,美股仍越升越有,每周也出現破位再破位、新高再新高的現象,似乎肯定了疫情的變化對大市走向影響是有限。 |
HSBC HOLDINGS , Stock , IT , HK Cap Flow , TENCENT |
許繹彬 |
2022-01-06 10:38 |
【now.com財經】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全球已經一段時間,世界各地在較早前出現大量確診個案,尤以歐洲最為嚴重,情況令人憂慮。香港滿以為能一直穩守最後防線,因但好景不常,俗語有雲「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任職國泰而返港後違反要求出外聚餐限制的機艙服務員,因以帶菌身驅到訪又一城望月樓,立即觸發病毒群組,社區紛紛出現感染個案。昨午(1月5日)更因傳出本地終出現懷疑不明源頭個案,令人憂慮第五波疫情終於殺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立即推出新一輪防疫措施,包括於本周五(7日)開始,恢復晚市禁堂食,部份娛樂場所如健身室及美容院等需要關閉,暫為期十四天,全民防疫級別再次提升。 弱勢仍未改變的港股,在踏入2022年依然全無起色,在兩萬三水平一直苦苦掙扎,昨午(5日)更因擔心第五波疫情重臨「踩多腳」,23,000點最終失守,由於病毒是否重臨肆虐,仍然是未知之數,港股仍未逃離弱勢困局,前景仍未能樂觀,暫建議先以22,665點上回低位為支持點,如能守穩,及病毒情況未算嚴重,有望重返23,300點水平。 |
U-PRESID CHINA , Stock , ChinaElec , CATHAY PAC AIR , HK TECH VENTURE |
許繹彬 |
2021-12-23 10:48 |
【now.com財經】港股在聖誕假前表現持續不振,盡管暫時看似能收復23,000點關口的失地,但每當升穿此水平,大市又再顯得力不從心,患得患失之感。港股踏入第四季,可謂多災多難,中美關系惡化,制裁聲音不停;內房債務危機揮之不去。 變種病毒再次肆虐及通脹升溫等因素,均對港股前景形成重重圍困的局面,更在此季暫跌至22,663點的全年低位。尤其臨近聖誕假期的數個交易日,有感港股「跌勢急,沽盤狠」,成交因而大增,但每當有反彈時,僅是「死貓彈」式反彈,成交萎縮,毫無氣勢可言。 最淒慘的是,觀看美股在本季亦因通脹問題而作出調整,但往往不足兩至三天便會收復所有失地;相反港股則因美國調整,而拾及而下,跌幅往往是全球之冠;當美股作出反彈時,港股反彈乏力,不會似美股般狠勁,往往只是高開後回軟或拖慢節奏,呈現橫行格局或高開低走。 筆者認為,此情況短期難以改變,加上長假期將至,難寄予厚望,投資者只能寄望2022年首季,國內經濟情況希望有突破性改善,內房債務危機有轉機,從而令資金松綁,「北水」重新獲釋,才可令港股起死回生。 |
|
許繹彬 |
2021-12-16 12:05 |
【now.com財經】港股走向繼續呈現陰晴不定的景況,世茂集團(00813)債務危機、商湯科技上市計劃夭折、美國新一輪制裁名單等壞消息接踵而來,亦不排除中方隨時對美「還擊」,投資者應步步為營。預料聖誕假期前後成交會進一步萎縮,港股或會重返千億成交以下。 本周不幸的事可說是接踵而來,本周一(12月13日)世茂集團控股債券價格暴跌,市場揣測世茂集團或將步中國恆大(03333)後塵,出現債務違約危機,再次引起投資者對中國房企健康狀況的憂慮,消息一出,令港股再次陷於捱打格局。 其後,世茂集團直屬的世茂服務(00873),收購世茂集團子公司旗下的世茂物業管理業務,顯示世茂銀根進一步緊張,集團財力響起警號,更令國際知名投行摩根大通迅即下調世茂集團和世茂服務評級。 除上述兩股跌至體無完膚外,更引發骨牌效應,一眾內房及物管如融創(01918)系、碧桂園(02007)系等均出現小股災;正所謂禍不單行,擾攘一段時間的變種病毒Omicron在全球有蔓延跡象,英國更出現首宗死亡個案,美股應聲下挫,當中科技股跌幅顯著,港股又怎能獨善其身,再次失守24,000點,科技股再成跌市元凶。 |
US Bonds , Stock , China Real Estate , COUNTRY GARDEN , IPO |
許繹彬 |
2021-12-09 11:15 |
【now.com財經】過去一周,市場在中美博弈升溫和疫情反覆陰霾下,一度作出重大調整,後市走向難以預料;但隨著市民開始習慣與病毒共存,各地政府振興經濟的工作或將重啟,相信有利資源股重拾升軌。 港股繼續呈現與國際重要股票市場「各走各路」的情況,以本周一(12月6日)為例,港股不但沒有跟隨美股前一個交易日的跌幅,反而在23,300點企穩,並昂然闊步的沖穿24,000點關口;成交亦顯著增加,高見1,700億元水平。 上月令全球股市緊張情緒再度升溫的元凶,不用多提仍是變種病毒Omicron,因為病毒有在全球蔓延跡象,令一向強勢的美股作出重大調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調至34,000點水平,納指更一度急挫。 但筆者認為,現今股市的走向,可謂消息大於實質,原因是可能一個「杯弓蛇影」的消息,足以左右全球股市的走向,上周不論何方專家均認為變種病毒可能令疫情再推至高峰,全球恐慌令股市下跌,可謂理所當然;當投資者驚魂未定之際;又傳出變種病毒Omicron傳染力雖高,但殺傷或沒想像中大,因此美國投資者憂慮降溫,令道指重上35,500點。 |
US Stock , Oil , Stock , IPO , Resources |
許繹彬 |
2021-12-02 15:00 |
【now.com財經】市場憂慮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襲,以及聯系匯率破新低陰霾下,港股未能擺脫持續近半年的弱勢,可謂見底仍屬未知之數,個別板塊調整幅度已是超乎想像,市場下一步或會向強勢股份「開刀」。 港股在過去一個月,合共下跌了接近1,800點,更一度跌至接近23,000點水平,跌破今年的低位,從圖表來看,港股形勢岌岌可危,是否見底仍屬未知之數,惟萬料不到的是,港股上月跌幅百分比竟是全球之冠。 是次引發全球跌市的元凶,相信是南非出現的Omicron變種病毒,陸續散播至各國出現零聲個案,引發一眾復蘇概念類別出現恐慌性拋售,尤以石油類別為甚。眾所周知,石油在疫後重建及交通運輸充當著重要角色,當全球疫情稍作緩和及各國鼓吹必須與病毒共存之際,石油需求及其依賴性便因而大增,令油價創近85美元新高;因此,市場突然傳出新變種病毒來侵時,油價急跌亦是理所當然。 |
Energy , Oil , HK Cap Flow , Stock , HKEX |
許繹彬 |
2021-11-25 12:35 |
【now.com財經】本月的港股走勢確實比全球市場為弱,大市去向令一眾投資者摸不著頭腦,更甚感到悲觀。盡管臨近年尾可能會有粉飾工作,但由於港股成交一直未能配合,可見暫根本未見有新資金流入吸納港股,就算昨天(11月24日)港股結束五連跌稍作反彈,但成交仍不足1,500億,因此暫只視為技術性反彈,資金仍仍在輪炒的格局。 其實恆指由本月首日開盤與昨天收市相比,僅下跌了583點,只是本月港股似乎是板塊式下跌。以科技板塊為例,雖在月初其氣勢一時無倆,但可能由於市場資金有限,升勢未能持續。 就如股王騰訊(00700),本月曾升穿500元大關,但昨日(24日)已經重回月初的約470元水平;而阿里巴巴(09988)及小米(01810)因業績不似市場預期,而作出大幅調整,兩只股份均創出52周新低。 筆者認為,今年科技股的氣氛及營商環境可說是大不如前。因國內先後均作出不同程度的監管,導致其經營方式及營商自由度有點「綁手綁腳」,拖累其收入及盈利急跌;再者,去年在港上市的科技股股價水漲船高,估計是因受惠納指瘋狂式炒上,而令其股值亦出現偏高;故今年只要市場上有任何風吹草動,此板塊的跌幅會比其他股份為多。 |
Stock , IT , Capital Flow , HK Cap Flow , GALAXY ENT |
許繹彬 |
2021-11-18 11:46 |
【now.com財經】港股上月存在各種行業監管、內房債務問題等不穩定因素,一直令大市陷於「烏雲密布」的困局。但踏入11月,「只聞樓梯響」的好消息卻連連不斷,例如美國退休基金不理美方政府「盡量少投中資股」的警告,先後增持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小鵬汽車(09868);沙特主權基金又買入阿里巴巴(09988)和拼多多等中概股,形成一直捱打的中概股形勢突然逆轉。 與此同時,本周初中美兩國元首破天荒進行視頻會議長達三小時,會談中國家主席習近平以一句「老朋友」來形容兩國的關系,此說法相信是希望中美能和平共處,共同締造雙贏局面,市場因而憧憬此後或有機會削減關稅。在市場充斥「幻想」下,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兌每美元的匯價齊升,更創出逾5個月的高位。 不但如此,內地近半年來連環祭出多項針對游戲業的監管措施,包括對未成年人保護、內容合規要有更高的審批要求,令中港兩地游戲概念股表現慘不忍睹。 |
IT , RMB , USD , Stock , Energy |
許繹彬 |
2021-11-11 11:45 |
【now.com財經】港股繼續呈現「一蹶不振」的困局,美股升,港股不升反跌;美股跌,港股調整幅度還比美股多。昨日(11月10日)早上港股弱勢更見顯著,在隔晚美股三大指數由歷史高位回落及內地A股下調下,港股隨即作出急調,低見24,481點,25,000點大關再次失守。幸而港股昨午在騰訊(00700)業績公布後、以及內房監管政策有望寬松的預期下,大市呈V形反彈。 不過,大市成交不足的情況仍然未有改善,本周更曾出現只有968億成交,暫已創近半年新低;盡管昨天(10日)反彈亦只有接近1,400億,而港股主要泉源北水確實呈現淨流入,但亦僅有15億,故大市是否暫已見底,相信仍未能確認,除非在成交配合下,能突破25,300,至25,600的橫行區,港股才可喘定下來。 板塊方面,近日強勢的汽車、風電及光能股成沽盤的主要對象,跌幅較為顯著;而近日持續不振的內房股,下午市場突然傳出內房央企建議就地產收並購調整「三條紅線」指標。 |
China Real Estate , GEELY AUTO , US Bonds , HK Cap Flow , Stock |
許繹彬 |
2021-11-04 12:14 |
【now.com財經】踏入十一月,美股不論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或納斯達克指數都不斷創出歷史性新高,氣勢如虹,市場充滿「歌舞升平」之勢。從圖來看,暫時根本完全沒有回吐之感。 反觀港股卻出現「詩人獨憔悴」的情況,投資者滿以為在擺脫傳統股災十月的魔咒後,在美股的強勢帶領下,終於可以「有啖好食」,但事與願違,截至昨天(11月3日)港股更出現七連跌,由上月26,200點急插至跌穿25,000點水平,投資者對港股現況確實有點「摸不著頭腦」,完全是在捱打。 由於港股仍然去向未明,筆考認為投資者不妨留意周期性需求股,正值冬季臨近,主要從事羽絨服裝產品的波司登(03998),或出現短炒情況。 大市走勢突然轉弱,與世界股市背馳,可能與政策監管有關,先有官媒高調批評在美國上市的香港券商,在內地無牌經營及涉嫌違犯個人信息法,後有國家衛健委發布《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對醫療機構各類監管方面列出了細致的規定。消息一出, 一眾網絡醫療股如平安好醫生(01833)等股價直插。而今個星期美國議息,收水聲音隨即又再次奏起,拖累科技股「跌定先」。 |
US Stock , Stock , LI NING , BOSIDENG , IPO |
許繹彬 |
2021-10-28 11:16 |
【now.com財經】港股上日(10月27日)走勢可以用「久守必失」來形容,因為港股在26,000點水平防守多時,惟昨天(27日)突然受到消息拖累,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吊銷中國電信(00728)在美執照,原因是認為中國政府會有機會透過中國電信「獲取、儲存、擾亂以及或者誤導美國的通訊」,更指中國能夠「對美國進行間諜以及其他有害活動」;而拜登政府更要求其必須在60天內結束在美的業務。 其實,美國此舉並非新鮮話題,因為較早前美方對中國已有其他制裁措施,如美國交易所要求三家「與軍方有聯系」中國國企退市、美國拜登政府擴增中國企業投資「黑名單」、以及紐約交易所就中國三大電信商決定除牌等。反而,現時投資者應留意中國會否作出相應的制裁行動,令港股會帶來波動。 從圖表來看,港股在月初時由23,700點左右一口氣沖穿26,200點水平,升幅約2,500點。盡管大市一直看似能夠守穩在26,000點水平,惟根本未有足夠的成交配合大市能再更上一層樓,或突破26,300點阻力區,大市每天成交量亦無故急降至1,200億水平,北水更見欠奉,可謂近期罕見。 |
Oil , IT , Stock , CHINA TELECOM , ALIBABA |
許繹彬 |
2021-10-21 14:14 |
【now.com財經】傳統股災月轉眼已過了一半,全股市暫未見任何「股災」出現,美股出乎意料地無風無浪,道指更突破35,000點水平,創出歷史高位。 而這半年一直處於弱勢的納斯達克指數,近日有回春之勢,氣氛更大有改善重上15,000點水平,單憑兩個重要指數走勢,美股暫已掃除「股災」的陰霾。 港股在十月初時,受國內不同的監管因素及恆大(03333)債務危機所累,一度頗為「恐慌」,更曾多次跌穿24,000點,但隨著種種不利聲音忽然「靜下來」,港股於兩萬四關口好像有無形之手「托住」,更承接美股的強勢。 港股在國慶長假後,走勢「一洗頹風」,一口氣升穿10天、20天、50天線,昨天重返九月初時的水平,終於升穿26,000點水平。 值得留意的是,一向疲弱乏力的科技股近日「吐氣揚眉」,自螞蟻風波後,一向備受冷落的阿里巴巴(09988),因受惠馬雲「松綁」出游,加上「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拍檔查理芒格在第三季增持阿里美股82%後,惠及在港上市的阿里股價,應聲由低位急升近50元,終於重返176元招股價。 |
US Stock , IT , Gold , Stock , ALIBABA |
許繹彬 |
2021-10-07 12:52 |
【now.com財經】大市踏入傳統股災月,在首三個交易日果然應聲下跌,24,000關口亦已失守,更曾一度下瀉至跌近23,800點水平。 港股疲弱走勢仍然持續,成交更見顯著萎縮,不足一千億。港股之所以如此淡靜,相信除因為國內國慶假期而令北水暫停南下之外,上月曾出現多個板塊輪流恐慌性急插的情況,導致投資者出現信心危機,入市審慎及驚惶。 以本周一(10月4日)為例,市場傳出美國藥廠默克宣布,新冠肺炎口服藥試驗取得最新進展,此藥在測試時有良好表現,相信能有效把重症住院或病故風險降低一半。盡管此消息僅是「只聞樓梯響」或「推算」,但足以令本港疫苗股全線出現「直插無水花」的情景,首當其沖的就是代理復必泰疫苗的復星醫藥(02196),股價大跌近20%,而相關股份如康希諾(06185)及開拓藥業(09939)分別急跌約23%及25%;而藥明生物(02269)亦下跌近一成。 另外,大市亦顯得特別「短癮」,據內媒引述,合生發展(00754)將會收購中國恆大(03333)旗下其中一個金蛋——恆大物業(06666)51%的股權。 |
HK Cap Flow , Stock , Energy , Real Estate , IT |
許繹彬 |
2021-09-30 17:45 |
【now.com財經】港股終於捱過痛苦的九月及第三季度結,總括恆指九月截至本周三(9月28日)計算已下瀉超過一千點,單憑點數來看,下調一千點好像是「微不足道」;但部份股票的股價及市值(內房及物管類),因恆大(03333)牽引的骨牌效應,跌到不似人形,更屢創52周新低,慘況令人心寒。 科技股在一連串「監管風暴」籠罩下,本月暫只見此板塊的股價只是「有波幅冇升幅」;科技股積弱多時,優質或龍頭的類別,理應會在其他板塊整頓中時會稍為堅強;奈何事與願違,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突然有所異動,升至1.56厘,導致息口敏感的科技股前晚(28日)慘遭沽售,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跌幅驚人,創下五個月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 在本港上市的科技股,面對同樣的遭遇,股價反覆向下,慶幸港股在期指結算日(29日),在港交所(00388),內銀股及本地地產股的護航下,恆指不跌反升,但暫只能視作夾淡倉所帶動,因為成交仍然非常疲弱。 |
Stock , China Real Estate , Real Estate , Real Estate , China Banks |
許繹彬 |
2021-09-23 11:26 |
【now.com財經】恆大(03333)債務危機引發港股出現洗倉朝,單從港股點數來看,大市低位暫見23,771點,重返去年三月新冠疫情失控所引發全球股災的水平,意味著去年港股的升幅幾乎化為烏有,而部份股份更創出52周新低。 十月被稱為「股災月」,投資者必須格外留神,留意美股會否出現大調整,而令港股再次反覆下沉。 恆大事件持續發酵,拖累港股出現「火燒連環船」的局面,同屬內房股更是「風聲鶴唳」,富力地產(02777)、融創中國(01918)、花樣年控股(01777)及新力控股(02103),於本周紛紛傳出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後者在開市急跌並傳出主席失聯而突然「停牌」,令市場不只聚焦於恆大身上。 加上,由於市場出現信心危機,基金更憂慮與內房股相關的股份,如內銀、保險、物管股等,也可能會因內房股「爆煲」受牽連,而出現恐慌式「逃亡」,下瀉逾一成的情況更比比皆是。 有外媒報道指,香港住屋供應長期失衡的問題,中央早前會見本港主要地產商,告知「游戲規則已經改變」,要求合作解決住宅短缺問題,不容許囤地、壟斷行為。雖然此言論未經證實,但已促使在過去股價一向穩健的香港地產及收租股,出現「血洗」的情況。 |
Real Estate , China Real Estate , R&F PROPERTIES , US Bonds , Stock |
許繹彬 |
2021-09-16 12:25 |
【now.com財經】甫踏入九月,港股經過一輪監管風暴後稍有回穩,大市曾反彈至近26,500水平,似有「重生」跡象,惟利淡消息又再接踵而來,拖累大市在短短三日間下瀉約千點,20天線再度失守。 利淡消息打擊投資氣氛,先有本周初內地《金融時報》傳出消息有意要求阿里巴巴(09988)旗下的螞蟻集團,將支付寶的借貸功能與主程式分拆,即需要另一單獨的應用程式運作,意味著內地監管部門將螞蟻核心業務「拆骨」行動升級。 消息一出,除首當其沖的阿里股價應聲下挫,其余科技股亦跌至遍體鱗傷,在月初呈現強勢的股王騰訊(00700)同樣難以獨善其身。 除此之外,中國恆大(03333)資不抵債的危機再次發酵,破產傳聞甚囂塵上,市傳中國政府擬安排會計師和律師事務所聯合進駐恆大,對其財務狀況進行摸底調查,或為恆大重組作好准備。 消息拖累恆大系出現龐大沽壓,更引發一輪骨牌效應,連累一眾內房股、具高回報的物管股出現逃亡潮,股價拾及而下,就連內銀股亦因市場憂慮內房股未能依期還款而受牽連,沽壓亦相當沉重。 |
IT , Stock , China Real Estate , ALIBABA , China Banks |
許繹彬 |
2021-09-09 12:19 |
【now.com財經】隨著納斯達克指數走強,以及在美的中概股走勢有回暖的跡象,加上國內「監管」聲音暫緩,帶動在港的科技股也有回穩的表現,北水更罕有地連續流入,主力大舉掃入騰訊(00700)及美團(03690),可見「北水」對科技板塊開始重獲信心。 然而,盡管大市現階段暫能企穩26,100點水平,唯見大市成交仍然不足而形成「悶局」,或會繼續出現「動蕩」,並於26,100點附近作出角力。 港股於七至八月已「元氣大傷」,現在處於「固本培元」階段實屬理所當然;建議投資者現階段,可考慮候位吸納近日受國內地產股牽連的物管股,因為此類股份仍有穩定收入及可觀的盈利,不妨留意碧桂園服務(06098)。 另一方面,近日中美雙方再度爆發舌戰,內地官媒嚴打內地及國際「黑咀」,事源「金融大鱷」索羅斯發文緬懷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更連番發言支持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動經濟戰,並發炮評擊內地監管風潮,又指貝萊德的中國投資是個「錯誤」,進軍中國市場將令客戶虧損,以及危害美國安全,多番言論激發內地官媒批評其是「全球經濟恐怖分子」,亦令市場憂慮雙方制裁會再度來襲,投資者對此格外留神並有所防范。 |
IT , HK Cap Flow , Soros , Stock , ASIA FINANCIAL |
許繹彬 |
2021-09-02 14:15 |
【now.com財經】難捱的八月轉瞬即逝,過去一個月因國內屢次傳出監管風暴,導致不論科技、醫藥、還是教育板塊,都跌得遍體鱗傷,慘不忍睹;加上美方不斷「唱淡」,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調整幅度亦見驚人。在種種不利因素的籠罩下,上月恆指跌幅亦相當驚人,高低位達2,241點差距,更暫創出今年新低24,581點。 監管消息沒完沒了,不但去年曾是股民至愛的中國平保(02318)被中國銀保監會調查,及勒令其停止銷售另類投資產品及與房地產市場掛勾;就連手游股及券商股亦無一幸免。 國內官方指,沉迷網絡游戲會令社會出現弊端,更會分散年輕人對學業和家庭責任的注意力,故未成年人只能在周末和公眾假期晚上8點到9點「打機」,其余時間一律禁止;另一邊廂,內地官媒亦促券商加強孖展及借貨沽售套現的強化監測監控,消息一出,相關板塊應聲急挫,亦拖累港股在期指結算後,再次跌至25,100點水平。 當所有投資者以為大市會繼續反覆向下,港股卻受惠於股王騰訊(00700)及美團(03690)的買盤帶動而出現V型反彈,更一口氣彈升至26,000點水平。 |
Stock , Oil , IT , HK Cap Flow , Real Estate |
許繹彬 |
2021-08-26 11:41 |
【now.com財經】隨著港股上周五(8月20日)做出今年低位24,581點後,大市踏入本周有喘定之感,除卻因為國內監管措施「暫告一段落」外,亦受惠於市場上突然傳出中美金融戰會「有偈傾」。 而有「女股神」之稱的Cathie Wood,本來較早前幾乎將手頭上的中概股清空,但近日則突然在美股市場上,吸納超過16.48萬股京東集團(09618)股份,突然再次睇好中概股。 從上述兩件事件來看,均令在美上市積弱已久的中概股,作出報復式反彈,尤以重災區的電商股及教育股升幅最為顯著。消息除帶動了中概股反彈外,納斯達克指數更因短期不利消息消除,升穿15,000點水平,創下歷史新高。 技股走勢突然一洗頹風,在港反映科技表現的恆生科技股指數,日前亦作出報復式反彈。連日在監管風暴中「捱打」的股王騰訊(00700)及股民新寵美團(03690)亦見有回升跡象。 筆者認為,港股之所以作出反彈,相信是因為現階段暫未有任何利淡消息出現,而且納指終於創新高,帶動久沉的科技板塊止跌回升,令美股及港股暫是放低疑慮,可算是「松一口氣」,亦驅動北水大舉掃入跌至低殘的科技股。 |
US Stock , IT , Stock , HANG SENG BANK , TENCENT |
許繹彬 |
2021-08-19 11:30 |
【now.com財經】本周二(8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更罕有高調地公開征求意見稿,目的看來要整治「奸商」的壟斷行為,而市場一聽見「監管」便顯得「腳軟」,拖累科網股再成洗倉對象。 「監管風雲」再度來襲,拖累港股周二(17日)突然急瀉超過500點,26,100點作為防守多時的重要支持區,亦在日內失守,緊隨25,800點亦不堪一擊,直逼25,500點水平,而且周二(17日)跌市中成交顯著上升,攀升至近1,700億。 盡管昨天(18日)港股回升,但回升並不「顯著」,亦只能用「隨量」回升來描述,因為依據昨天的走勢而言,在反彈市中,成交又再萎縮,只有1,300億左右,可見反彈市中成交未能配合。 而且,當大市一鼓作氣反彈至兩萬六水平時,四方八面的沽盤又突然湧至,尤以科技板塊的沽壓最為顯著,再次頓成淡友攻擊對象。但淡友此舉,相信並非無跡可尋,因為國內的一浪接一浪的「監管風雲」,可謂層出不窮。 |
IT , Stock , TENCENT , CM BANK , China Banks |
許繹彬 |
2021-08-12 11:46 |
【now.com財經】港股本周看似較穩定,相信是因為本周終於沒有聽到任何「監察」、「懲罰」等負面消息,令「港股過山車」暫時停下來。 而近期「監察」對象,以AMTD為首的科技股,其股價近日亦呈現技術性反彈,股王騰訊控股(00700)重上480附近的水平,美團(03690)股價亦終於喘定,帶動港股走勢亦靠穩,相信26,100點可算是大市近期的支持位。不過,由於投資者仍會對科技股存有一定的戒心,所以股價可能仍會出現「日上日落」的情況。 大市穩定下來,除了因為「監管」消息減少外,久違了的北水,近日終於重新向港股進行灌溉,數天也呈現淨流入的現象,這也是港股穩定的其中一個原因,故現階段希望此現象能持續,帶動成交增加,令恆指能沖穿26,800點的心理阻力區,再挑戰27,100點水平。 另一邊廂,近日港股踏入業績期,部份物管股均能交出亮麗的業績或相繼發出盈喜,所以投資者可留意此板塊,融創中國(01516)或華潤萬象生活(01209)亦可算是考慮之選。 |
Results , Stock , IT , HK Cap Flow , TENCENT |
許繹彬 |
2021-08-05 11:14 |
【now.com財經】八月伊始,大市升穿26,300點水平,似有喘定跡象;但好景不常,周二(8月3日)官媒突然用「精神鴉片」及「電子毒品」來形容網絡游戲,並警惕網游對社會的禍害。消息一出,令市場再次揣測,下一個監管對象或是網游股,由於港股再次受到「杯弓蛇影」的影響,一眾投資者為免重蹈覆轍,將網游股沽得「體無完膚」。 當中,網游的表表者和龍頭騰訊控股(00700)更曾一度下跌至422元,情況比疫情爆發時更甚;但港股劇情繼續峰回路轉,官媒突然又在官網悄悄刪除上述文章,令港股下午突然呈然V形反彈,跌幅收窄,重上26,100點以上的水平,成交更突破2,000億,但騰訊及一眾網游股最終仍要跌市收場,就算昨天(4日)出現反彈,但幅度仍見含蓄,去向仍然未明。 整體而言,港股繼續以消息為主導,各種監管風暴導致不同板塊,如教育、醫療及科技等,均出現大幅調整及更引發一輪斬倉潮。盡管昨天(4日)港股呈現反彈,更一口氣升穿10天、20天及直逼50天線,從圖表來看,看似呈現「轉勢」,但筆者認為由於港股在大病過後,相信根基仍未穩固,市場上偶有「風吹草動」,大市便有可能再次跌至「七個一皮」。 |
Oil , Stock , TENCENT , IT , USD |
許繹彬 |
2021-07-29 11:52 |
【now.com財經】總括整個七月份而言,港股走勢就如近日熱門話題,如奧運高台跳水一樣「直落無水花」,以「股災」來形容近日大市表現亦不為過。 恆指在本周二(7月27日)一度失守25,000點大關,跌至2010年7月的水平,更甚是自2008年10月雷曼事件之後,近十三年以來,首見連續兩個交易日收跌超過千點,兩天合計共插2,235點,成交更大破香港開埠紀錄,多達3,612億港元,北水繼續呈現淨流出的現象,看來不再為港股作護航。 在是次「股災」中,大部份科技及醫藥股跌至52周新低,連帶防守力及盈利穩定的物管股亦被洗倉,無一幸免,而新股新貴快手科技(01024)亦已跌穿招股價。以ATMX為首的[, 恆生科技指數,在港交所(00388)剛滿周歲,卻將全年的升幅全部蒸發,確實令人唏噓慨歎。事關去年此指數或相關的科技股,在疫情下令港股添上無限色彩,更為全城帶來「歌舞升平」的氣氛,但今年卻又是因科技股為市場帶來一片「愁雲慘霧」,可謂「成也科技,敗也科技」。 大市急插原因眾說紛紜,市場更有傳跌市元凶之一,是美國禁止基金投資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拖累此類股份在美跌至體無完膚。 |
Stock , IPO , IPO , HK Cap Flow , HANG SENG BANK |
許繹彬 |
2021-07-22 14:23 |
【now.com財經】七月踏入下旬,港股非但沒有「七翻身」,反而出現「七翻船」的格局,更與外圍市況出現背馳,整月只出現「跟跌唔跟升」的局面,全無升勢可言,只是反覆向下,28,000點關口成為重大阻力,昨日(7月21日)更曾一度跌穿27,000關口,幸好大市仍能守住250天線,不過能否企穩便成後市關鍵。 本月港股以「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最為貼切,壞消息不斷湧現,首先是「滴滴出行」遭到北京監管當局重拳審查所引發一系列中概科技股的「股災」;及後中美暗地里展開一輪「金融戰」;近月新冠病毒變種個案來勢洶洶。 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確診個案高企,加上英國經濟先行,懶理疫情毅然將限制的警戒線全面開放,只求振興本土經濟。加上,東京奧運開幕在即,但選手村的確診數字續升,恐防奧運會有機會「煞停」。 另一邊廂,油價急跌,拖累商品市場出現骨牌效應,種種不利因素令環球股市周一(19日)出現小股災。由於全球對變種病毒仍然束手無策,令本來呈現曙光的信心,又再度崩缺。各國救市政策不知何去何從,或會出現「滯脹」,促使資金湧入債市避險,10年期美債孳息率曾失守1.2厘。 |
IT , US Bonds , Stock , TENCENT , US Stock |
許繹彬 |
2021-07-15 14:19 |
【now.com財經】港股走勢在踏入七月後並無如預期般「翻身」,反而呈現大上大落格局,更曾一度跌穿27,000點水平,曾一度蒸發本年度累積的升幅。跌市的元凶,相信是由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近日遭到北京監管當局重拳審查所引發,導致一眾中資股,特別是科網股,出現「杯弓蛇影」效應,拖累科技股引發一輪小型股災。 去年科技股在疫情肆虐下,表現一枝獨秀,股民亦炒得如火如荼,加上有北水的猛烈灌溉下,科技股晉身成藍籌股,可以說是理所當然,而此類股份在恆指的比重,亦得以大大提升,所以當科技股出現「傷風」時,恆指便會「感冒」。 筆者認為,盡管恆指在本周曾因國內降准,以及美股創新高而作出反彈,甚至曾一度重回 28,000點水平,但暫仍見大市反彈至28,000點時,略見乏力,因此暫只能視作技術性反彈,原因是從成交來看,急跌當日成交近2,000億水平,但在大市反彈的日子,成交則又再回落至1,500億以下,可見投資者未敢大舉入市;再加上北水在跌市時,流出情況嚴重,而反彈時則見收斂,可見市場對後市去向仍有保留。 |
Stock , HK Cap Flow , IT , US Stock , IPO |
許繹彬 |
2021-07-08 11:23 |
【now.com財經】正當市場以為港股終於捱過「五窮六絕」迎來「七翻身」,但踏入七月卻錄得四連跌,更失守28,000點水平。28,100點的重要支持被推倒,前景仍然未明。 大市下跌的主要原因,與國內連續數天,不斷傳出對股票市場不利的消息不無關系,先有中概新股「滴滴出行」(美:DIDI)涉嚴重違法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因國內下架整改。 此消息一出,市場相信內地繼反壟斷後,開始會監管違法使用個人信息的平台,更有傳內地當局不滿「滴滴出行」不顧勸誡貿然赴美上市,懲罰力度將會超阿里巴巴(09988)。 因消息言之鑿鑿,引發本港科網小股災,恆生科技指數截至昨天(7月7日)一度跌穿7,500點水平,一向反彈力強的科網龍頭(ATMX)全線跑輸大市,而騰訊控股(00700)股價更跌穿550元,美團(03690)跌穿300大關,跌至半年低位。 茅頭不但直指科網股,同時亦有消息傳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於上周五(2日)發布「關於公開征求《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書。市場憂慮往後獲批上市新藥數量減少,影響未來CXO公司(醫藥外包)的盈利能力。 |
IT , Stock , US Stock , HANG SENG BANK , TENCENT |
許繹彬 |
2021-06-24 11:22 |
【now.com財經】「六絕月」尚余一個禮拜便捱完,本月「短癮式」炒股唔炒市主導,市況對比上月來說,波幅明顯較大,及有反覆向下之感,但原來截至昨日(6月23日),恆指本月比對上月暫只下跌342點,看似牛皮格局,但大市成交未見有突破,每天平均亦只有1,350億左右。 加上,下周乃是三期結算(即月結,季結及半年結),相信會維持「上落市」格局,投資者需格外留神。美股方面,則開始出現顯著波幅,日升日跌的格局或會繼續出現,現階段議投資者繼續以炒股唔炒市的方式,短炒獲利。 大市成交未見突破,而部份科技股亦顯得沽壓沉重,其中,股皇騰訊控股(00700) 近日顯得「失寵」,盡管大市如何反彈,但其股價自跌穿600元心理關口後,反彈也略見含蓄,霸氣盡減。 相反,近日一眾汽車股、醫療設備股,體育用品股及物管股,表現氣勢如虹。另外,筆者亦注意到,京東系列如京東集團(09618)及京東健康(06618)近期走勢呈強,但同系的京東物流(02618)則未見突破,所以可能會有異動,投資者不妨留意。 |
Stock , IT , HK Cap Flow , TENCENT , Rating |
許繹彬 |
2021-06-17 11:37 |
【now.com財經】談回港股,踏入「六絕月」中旬,大市成交萎縮的情況未有改善,形成港股持續出現「陰干」式下跌,單從本月首天交易日(6月1日)與昨天(16日)相比,已下跌了超過700點。而從陰陽燭圖表來看,更錄得「七連陰」的形態,是近期罕見。 港股出現異常淡靜,相信是港股自身出現弱態。因為,縱觀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其中國內兩市近日,仍錄得八千至九千億的成交,情況仍算活躍,但這份活躍未有加強北水南下的力度。反而,近日北水出現淨流出。而美股市場方面,盡管走勢已不及年初的銳利,但現階段亦算是「牛皮偏穩」,波褔亦只有50-200點。 筆者擔心,現階段港股市場會出現「跟跌唔跟升」或「高開低走」的格局。若要入市的投資者,他建議先行「停一停,諗一諗」,現時大市初步支持位28,100點,而美國剛已公布議息結果,雖然維持利率及買債規模不變,但會後聲明上調今年、明年及2023年的通脹預測,而利率點陣圖預視到2023年底將加息兩次,只怕「通脹」或「加息」的消息,會繼續令大市作出更深的調整。而息口敏感類別股票,如科技股,以及生物醫藥股等,恐怕再因息口困擾而首當其沖,所以投資者買賣前必須留意。 |
HK Cap Flow , Stock , IPO , IT , IPO |
許繹彬 |
2021-06-10 11:06 |
【now.com財經】全球主要城市的股票市場,在「六絕月」成交變得異常淡靜,一向強勢的美股,在這星期亦出現成交萎縮的情況,走勢亦沒有較早前的銳利。 國內市場方面,滬深兩市的成交亦出現持續縮減,萬億成交近日似乎久未聞矣,昨天(6月9日)兩市合共縮減至8,800多億元;A股成交相繼萎縮,香港市場的成交,又豈能獨善其身?港股受制於國內市場成交銳減,北水灌溉力度欠奉,更經常出現「淨流出」的現象,昨日(9日)成交金額更出現不足1,200億的局面,乃近期罕。 盡管大市成交偏靜,但如細心觀察,每日也會有此板塊出現異動,最近久違了的物管股出現含蓄的異動,尤以中價類如時代鄰里(09928)及合景悠活(03913)均有異動,投資者不妨留意雅生活(03319)及融創服務(01516)作短線的留意對象。 而個別板塊除資源類(特別是石油股),受惠國際資源類別格價顯著上揚,有明顯的升勢,但其他板塊走勢猶如「點穴」,就算有異動,亦是「曇花一現」,投資者若上午沒有「食糊」,下午變「打回原形」。 |
Oil , HK Cap Flow , Stock , US Stock , G-RESOUR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