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tor |
Time |
Content |
Tag |
李偉賢 |
2022-01-04T04:50 |
世界聯系愈趨緊密及大量人口因素推動消費模式轉變。我們相信現時是投資於消費者領域的絕佳時機,因為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新時代,科技正在改變我們購物、獲取訊息和娛樂的方式,以及我們彼此之間的互動方式。近期很多人提及的主題肯定是「元宇宙」(Metaverse)。行內大型公司均大力投資於硬件開發,以讓我們透過數碼化產品增強現實世界。除此以外,許多人將為各行各業編寫程式,大量公司應受惠於此。 「未來」主題亦是當前熱話。隨著我們實現訊息互聯,消費者亦在作出更加明智,如更加著重健康的生活。我們亦更加密切關注新的消費足跡如何影響全球環境。這些轉變人口結構的支持,因為千禧世代及其之後以數碼化為首的Z世代已進入財務成熟期。最後,新冠肺炎疫情創造出一系列經濟復蘇及「重新回到現實生活」的強大趨勢的機會。隨著疫苗接種及治療加速,大眾也將恢復以往的生活習慣,從而令投資者獲益。 |
IT |
李偉賢 |
2021-12-07T05:02 |
過去兩周,Omicron變種病毒被發現,投資者曾陷入恐慌,認為將會發生最糟糕的情況,股市遭拋售,石油及加密貨幣亦未能幸免。投資者擔心,一旦現有疫苗無法預防新變種病毒,那麼世界許多地區將恢復封鎖,這會引發最壞的情景。事實上,我們可能要等上幾周時間才能獲得有關Omicron及疫苗的足夠訊息。但因醫藥公司已表示,其有信心能夠調整疫苗成分,以預防Omicron變種病毒,這意味著我們不會再回到去年的黑暗時刻。投資者可保持現有配置,而且任何持續的拋售都可被視作長線買入良機。盡管市場不大可能像去年初一般下跌,但最近周期性資產強勢上漲,表明仍有很大的修正空間。我們相信,短期最易受影響的板塊為旅游及消閒、基礎資源及一般零售業,而包括科技、健康護理及公用事業則受到較好保護。綜觀各個資產類別,我們相信政府債券、黃金、投資級別信貸及現金短期可望表現較佳。 |
Oil |
李偉賢 |
2021-11-02T01:47 |
10月初多地股市雖然反覆,但同時各國經濟續展現復蘇勢頭。內地當局已多次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從而減低銀行間市場的波動。長遠而言,政府可能在未來數月通過加速購買基建項目債券或新一輪降准(調低准備金率)等來提供更多財政刺激政策。外圍方面,美國經濟已朝著實現聯儲局雙重使命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自去年12月以來,通脹回歸,失業率已下降1.5%至8月的5.2%。在歐洲,按2年期復合年增長率計,歐洲通脹保持在1.3%,這意味著在歐洲央行2%的對稱性通脹目標下,利率可能暫時保持寬松。短期之內幾乎毋須擔心政策會進一步收緊。 展望今年余下時間,全球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提高、政治不確定性下跌,加上內地政策收緊步伐放緩,將成為未來有利因素。相對固定收益而言,續較為看好股票,原因是金融環境相當寬松,而且從現在開始到年底期間,各個經濟體的服務業活動預期將有所反彈。 |
|
李偉賢 |
2021-10-05T01:19 |
歐洲目前正經歷高於趨勢的經濟增長。貨幣和金融刺激措施在推動增長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年開始呈現。若仔細留意歐洲市場,在一些家喻戶曉的大型企業以外,有許多小型公司在他們的業務中是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歐洲小型股票這資產類別,在長期提供高於大型股的投資回報上有優越的紀錄,受惠於包括有更快的盈利增長、企業並購,以及相對債券和大型股而言有更多元化的收益。 此外,數碼化趨勢促使大量具有高度創新性的公司通過IPO進入市場。集資活動不僅提供新的投資機會,同時突出整個資產類別的優勢。同時,今年的ESG投資意識將進一步擴展到可持續經濟、水源和生物多樣性等領域。歐洲小型公司前景非常正面。在過去10年中,在宏觀或政治不確定性的因素下,歐洲市場為投資者提供多次買入機會。但通常這些時刻只持續很短時間,投資者需要把握機會。 |
|
李偉賢 |
2021-09-07T01:48 |
受新冠肺炎變種病毒Delta迅速擴散、刺激政策逐步收回、通脹數據超乎預期等綜合因素影響,市場環境仍存挑戰。但企業盈利卻強勢反彈,初步跡象顯示市場大部分回報來自盈利增長而非市盈率擴張。標准普爾500指數今年下半年盈利預期將創歷史新高,甚至超出疫情前水平。事實上,國際及新興市場股票現時估值吸引,均擁有不錯回報潛力。 未來幾個月,隨著通脹走勢、潛在變種病毒影響、美國聯儲局任何潛在的政策收緊,以及國會現時正在討論的基建刺激方案的規模及方向,市場或會保持波動。但旅游、消閒、公開活動、交通及服裝等行業,有望受惠於受疫情影響之活動的持續恢復。展望今明兩年過後,經濟將有機會恢復至過去十年的低增長水平。透過提高市占率及能夠實現有機增長的公司,應可跑贏依賴於GDP增長的公司。看好消費者體驗重啟,相信可在今年及未來幾年有利於投資者的較長期主題。 |
|
李偉賢 |
2021-08-03T04:18 |
隨著歐洲經濟在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提高的情況下,經濟繼續重啟,歐元區的GDP相信也有望會持續改善。我們認為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英國和歐盟區股票的估值,因為這相對於美國股票而言具不俗的吸引力(歐洲斯托克指數的市盈率約為18.5 倍,而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市盈率約為22.8倍)。而流入歐洲的資金繼續保持強勁,股票互惠基金錄得的淨流入達到2018年以來最高的水平。 歐洲央行7月貨幣政策會議也確認央行將在明年一段長時間內保持寬松貨幣政策,這個姿態將形成一個有利的宏觀背景,有利於風險資產。從最近消費者物價數據看,相對於美國,歐洲的通脹仍處低位,短期內不太可能達到2%水平。因此正值美國聯儲局快將開始討論縮減購買資產規模之時,投資者可能會開始轉向貨幣政策相對支持性更強的歐洲。 |
EURO |
李偉賢 |
2021-07-06T04:25 |
隨著近期消費物價指數(CPI)數據超出預期,市場開始揣測通脹持續多久。我們認為通脹上升只是暫時性,這源於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暫時性供應鏈中斷導致產品短缺,因此定價能力也更高。未來數月通脹相信仍是市場焦點。但通脹或於今年夏季達到高位,並於未來6至12個月回歸至正常水平。 事實上,顛覆性及成功的企業模式基本均具有反通脹性,使用共享基建設施,更多地依賴於科技。若通脹一如所料屬短暫,股票市場將先於實際數據出現轉折前迎來改變,而且十分迅速。近期看好服裝及消閒旅游業等經濟重啟受惠者。他們擁有短期性資產,而且不大機會受近期通脹憂慮的影響。展望今明兩年過後,經濟料將恢復至過去10年的低增長水平。因此透過搶占市場份額,並實現有機增長的環球消費相關公司應可跑贏依賴GDP增長的公司。 |
|
李偉賢 |
2021-06-01T01:44 |
近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已於亞洲多國國內通過。參與成員國及地區可能會推出進一步的結構和貿易政策改革。例如在內地,廣州市最近推出了特別RCEP貿易政策,以理順通關程序並促進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放寬貿易限制也使企業和個人更容易購買跨境商品,並能支持區內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這將使亞洲消費相關的企業,能夠在區內發展業務和增加市場份額。例如區域性電子商務平台或會受惠,因為RCEP將為這些公司打開一個全新市場。消費者也將變得更容易接觸不同類型商品。 此外,RCEP讓消費品公司可以出口產品到任何一個成員國及地區,公司將發現更容易在RCEP成員國及地區中獲得更廣泛的消費者基礎。我們預期更多區內的國際品牌,能夠利用RCEP進入內地及其他亞洲市場。因此,通過這些行業和趨勢的主題方法投資亞洲股票,可能是長期投資者的理想策略。 |
|
李偉賢 |
2021-05-04T01:21 |
近日全球特別是美國的利率和債券孳息率一直持續上升。我們相信在短期之內,債券孳息率仍將傾向上升,但不久或會因為周期性通脹壓力見頂,加上美元債券孳息率相對於其他已發展市場的孳息率而言具吸引力而引起外國投資者對前者的興趣增加,可能令孳息率出現調整。 從信貸角度看,鑒於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下降,經濟狀況亦有所改善,因此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配合中央銀行政策上的支持,以及在債務發行量整體出現淨負供應的情況下,信貸在技術層面上仍然非常正面。展望未來,由於美國以外地區包括歐洲和亞洲的經濟復蘇出現滯後,令這些地區的估值更為吸引。金融業仍然是首選,因為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保持強勁。我們最近也關注汽車、零售、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等周期性行業,因為這些行業或可受惠於今年下半年的經濟重啟。 |
US Bonds |
李偉賢 |
2021-04-13T04:37 |
各國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令大眾參與電子商務的趨勢提速,這包括大眾於電商平台購買很多但此前幾乎沒有涉及的食品及消耗品。有數據顯示,社交距離措施推動食品及消耗品的電子商務購買額至少增加兩至三倍。消費者也開始透過網絡平台購買不同奢侈品,這也顯示在線奢侈品銷售平台也蘊藏著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零售以外,許多人以新的數碼化方式,透過互動式娛樂及視頻游戲彼此交流及競賽。這導致大眾在游戲上花費的時間與金錢大幅增長,為游戲開發商帶來重大商機。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亦推動企業把廣告的支出進一步投入到線上渠道。好多大型社交媒體平台於去年第四季度的按年收入增長均有所上升,季度按年增長更全面超越2019年。 展望今年,我們看好於經濟逐步重開的行業,以及有望受惠於疫苗接種後今明兩年經濟大幅反彈的資產,提供「體驗」而非從事零售的公司也值得受注視。 |
Food |
李偉賢 |
2021-03-02T04:25 |
踏入2021年,亞洲的增長較其他地區更快恢復至長期趨勢水平以上。事實上自去年6月份,亞洲主要經濟體的采購經理指數(PMI)開始突破50水平,並於去年第四季度繼續上漲。根據我們的宏觀經濟模型,亞洲已由去年10月的「復蘇」模式,於去年11月進入「擴張」模式,其中內地領漲,亞洲余下國家亦於去年第四季度迅速追趕。鑒於領先經濟指標仍高於長期趨勢水平,我們預期環球市場情緒將持續轉好。我們相信,短期之內,宏觀環境仍將保持利好,因此持有亞洲等高增長地區的風險資產是關鍵。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以及區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我們也看到內地出現流動性緊縮跡象,倘若內地進一步收緊流動性,或會導致市場波動加劇。因此,保持亞洲固定收益資產的均衡配置亦十分重要,以便隨著宏觀及市場環境的變化靈活調整資產配置,從而在不同時期捕捉不同資產較高的相對回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