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tor |
Time |
Content |
Tag |
葉澤恆 |
2022-01-27T05:44 |
筆者執筆之時,美國聯儲局仍未完成議息會議。但認為聯儲局今次議息後,對於加息的路徑及次數可能會更為明確,可以紓緩投資者對利率上升的憂慮。另一方面,近期美股及其他高風險資產價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調整。在市場可能對利率上升的憂慮緩和下,可能會有利有關資產價格出現一些反彈。 至於匯市方面,筆者認為除非聯儲局傾向更鷹派的聲明,而經濟數據能夠配合,否則難以支持美匯指數挑戰97水平。烏克蘭局勢方面,認為戰事應該最終可以避免,故預料風險有限。估計歐元兌美元可能出現反彈外,投資者亦可短期看好加元表現。 商品價格方面,假若聯儲局並非以全鷹派姿態出現,預料美元可能出現回調。在美元回調,加上通脹壓力上升,中東及烏克蘭局勢緊張的情況下,似乎對金價的走勢可能會較為有利,首個目標為1,870美元。 最後,農歷年臨近,祝各讀者及投資者新年進步,身體健康,投資得心應手。由於筆者於農歷年後有新工作安排,故本專欄將暫停。 |
US Stock |
葉澤恆 |
2022-01-20T04:28 |
美國金融市場假期過後,出現股債雙殺的情況,意指股市及債市價格均告下跌。當中,美股的跌勢頗為全面,新舊經濟股均受到影響。美股下跌,市場歸咎於債息再度急升。但值得留意的是,金融股再度受到個別公司業績欠理想所拖累,意味債息上升有利金融公司利差擴大的因素應該已經反映。 至於債券價格的下跌,當然是由於美債息急升所影響。昨日亞洲時段,美國10年債息一度升穿1.9厘水平,與估計2厘相差不太遠。債息上升,並非美國上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遠較市場理想,而是由於市場估計聯儲局加息的態度可能更為進取。有些估計今年可能加息四次,亦有一些估計加息三次之余,但第一次加息可能需要提高半厘。 在股債雙殺的情況下,資金除了可能留意對抗通脹的TIPS外,更有可能流向避險資產。除了美匯指數受惠而上升外,近期日圓的強勢亦值得投資者留意。日圓轉強,已經令部分交叉盤(例如澳元兌日圓及新西蘭元兌日圓)走勢受到影響,亦影響了澳元及紐元兌美元的表現。此外,金價過去大半年的低位逐步上移,似乎有投資者考慮開始購買黃金,以抵抗通脹。 |
US Stock |
葉澤恆 |
2022-01-13T01:41 |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日前在國會聽證會的講話,大致上都維持鷹派的立場,更加提及可能在今年較後時間,有機會在加息的同時,亦會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 與此同時,多名聯儲局委員傾向支持在3月份完成減少量化寬松後便加息。但為何美國10年債息上升的同時,美匯指數已經掉頭回落呢? 筆者相信,有投資者憂慮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的速度過快,美國經濟未必能夠承擔得起。預期美匯指數有機會進一步回落,可能下試94.8左右水平。 在美元轉弱的情況下,近期已見部分非美匯貨幣上升。當中,以英鎊的表現較為突出。除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未有帶來明顯沖擊外,英國首相約翰遜持續受到丑聞困擾,有機會下台,以免保守黨內部出現分裂。 至於其他貨幣方面,筆者認為歐元可能出現反彈。歐元兌美元一旦升穿1.139的頸線水平,有機會挑戰1.155至1.16水平。 歐元兌美元昨曾報1.1361,跌0.05%。英鎊兌美元曾報1.3624,下滑0.08%。 |
|
葉澤恆 |
2022-01-06T04:39 |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在歐美,以至其他國家蔓延,引發新一輪疫情危機,但美國十年期債息未有因為疫情而出現避險。相反,債息由去年年底大約1.5厘左右,升至昨日最高的1.7厘水平。 同時,美匯指數亦由95.6,升至最高約96.5。惟筆者認為,雖然近日美國聯儲局再有官員放鷹,但疫情突然來襲,或令聯儲局未必在今年首季尾加息。 即使局方能夠在今年首季尾上調利率,但由於市場估計聯儲局加息的次數,未必可以完全跟足利率期貨走勢,故有機會令美匯指數在公布首次加息後,便可能回落。除非美匯指數能夠升穿97水平,否則短期仍處於反覆整固的情況。 另外,有消息指,日本央行可能考慮放棄長期堅持的價格風險字眼,或反映央行認為當地資產價格已經回升至合理水平。因此,日本央行未來可能會逐步減少寬松貨幣政策。在這情況下,預料日圓可能轉強,從而拖累商品貨幣表現。 |
|
葉澤恆 |
2021-12-31T02:40 |
過去一年,雖然投資市場對通脹上升的關注程度有增無減,但以往被視為抗通脹的金價卻未見受惠,反而全年跌約5%。筆者料明年或呈先低後高格局。主因美國聯儲局或明年上半年加息,有助美匯指數表現。但下半年,預期通脹上升壓力放緩,以及中期選舉臨近,估計聯儲局將放緩收緊貨幣政策步伐,令美匯指數回軟。預料金價明年每安士在1,600至2,000美元上落。 油價方面,估計要關注變種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的蔓延情況外,更加要留意美國等國家會否再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但由於最近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後,油價已經在短時間內回升,故估計再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機會不大。預料紐約期油明年將在65至95美元之間上落。最後祝各讀者新年進步,投資得心應手,身體健康。 |
Gold , USD |
葉澤恆 |
2021-12-24T04:52 |
今次分析商品貨幣明年前景。先談澳元,與內地經濟關系最密切。但兩國關系近年轉差,故料對澳洲出口會帶來負面影響。另外,筆者料澳洲央行將較遲收緊貨幣政策,故澳元反彈動力一般。相對澳元,筆者估計新西蘭經濟會較澳洲為好,而且當地新冠肺炎疫情亦較澳洲輕微,故料新西蘭央行會有空間收緊貨幣政策。預料紐元將較澳元為佳。至於加拿大元方面,要留意油價能否上試90美元,甚至100美元水平。如果可以的話,再配合央行逐步收緊貨幣政策,預料對加元會有利好作用。 |
|
葉澤恆 |
2021-12-17T00:44 |
美國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但倍增每月減少購買資產的速度,由150億美元,增加至300億美元。要留意的是,不論是局方的議息聲明,還是主席鮑威爾記者會上的講話,都對通脹持續高企感到憂慮。相對地,就業市場似乎已經不是委員的焦點。由此看來,如果美國經濟明年年初仍處於理想增長的情況,那麼局方可能在第二季尾便有機會加息。 英倫銀行及歐洲央行在執筆時仍未公布議息結果。英國通脹已明顯超出過去幾年平均數,相信已接近英倫銀行可接受范圍。但新冠肺炎變種病毒目前蔓延,令政府重新收緊社交措施及雇員重返家居工作,故對英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將逐步浮現。但相對歐洲央行,英國較早加息,料英鎊明年走勢可能較歐元為強。 |
USD |
葉澤恆 |
2021-12-10T03:40 |
上周分析美國經濟及美元看法後,本周分析歐洲經濟及歐元走勢。歐洲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較美國更嚴重,單是法國每日新增感染個案超過6萬宗。德國方面,疫情仍持續外,剛巧總理默克爾離任。由於新政府來自三個政黨組成的政治聯盟,故預料有機會出現分歧,甚至重組政府的機會。 歐洲經濟復蘇較美國為慢,故預料歐洲央行可能要到明年第二季較後時間,才討論加息可能性。歐洲央行未來由鴿派委員主導,料央行收水步伐不會太快。在這情況下,估計歐元走勢可能呈現先低後高的情況。 |
USD , EURO |
葉澤恆 |
2021-12-03T01:28 |
踏入12月是回顧過去及展望將來。今日先分析美國。當地就業市場今年維持復蘇勢頭,下半年速度加快,反映經濟出現反彈。但較受投資者關注是通脹續升。供應鏈續現間斷,至能源價格及農產品價格上升,均對通脹帶來上升壓力。這情況下,聯儲局11月宣布,由上月底起開始每月減少買債150億美元,冀明年6月完成。但物價續升,令該局主席鮑威爾近日稱,或需在本月議息,商討加快減少買債計劃,冀可能明年首季完成。 利率期貨顯示,美國明年加息時間或在年中之後出現。但近期出現新變種新冠病毒,需留意傳播速度、病情及死亡率。倘情況不嚴重,料聯儲局或明年加息兩次。通脹方面,因基數效應影響減退,料明年下半年通脹將回落。加快收緊貨幣政策,將令美國經濟於明年下半年出現放緩。美匯指數明年有機會呈先高後低情況。 |
Agricultural Products , Energy |
葉澤恆 |
2021-11-05T01:47 |
聯儲局將於本月較後時間開始每月減少購買100億美元國債及50億美元按揭抵押證券,符預期。主席鮑威爾指,經濟復蘇獲得進展,但供應鏈問題限制經濟活動。他料明年中將結束減少購債,現不是加息時間。對於通脹上升,並非由工資上升帶動,而是因供應鏈問題及需求復蘇帶動。要留意央行對通脹形容,由過去「暫時性因素」轉為估計「是暫時性的」。並強調縮減購債步伐有彈性,意味可因應情況,加快或減慢步伐。他承認今次減少買債計劃較半年前預期更早、更快,間接承認局方為急於壓抑通脹,需在某程度上提前開始收水。需留意加息問題上的評估,可能隨時步收水計劃後麈,低估通脹上升壓力,或隨時在半年後真的需要加息。若10月就業數據較市場預期理想,料可能帶動美匯指數再挑戰94.3及94.56。 |
US Bonds , USD |
葉澤恆 |
2021-10-29T04:58 |
通脹續影響全球經濟。由供應鏈、天氣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似乎短期難以解決。雖然疫苗接種續進行,但病毒變種,故最有效方法始終是研發藥物。因美國通脹續高企,故聯儲局下周議息或宣布減少購買資產計劃。外電指美國明年6月加息機會率逾八成。故宜留意美息走勢,或對美匯及金融市場帶來影響。另外,加拿大央行維持利率0.25厘不變符預期。但宣布12月開始結束量寬,到時將把到期債券回籠資金再投資,並指,較高通脹將維持較長時間,料明年中開始加息,較市場預期早。行長麥克勒姆稱,當地消費表現較預期強勁,市民會花更多儲蓄。國際油價仍高企,短期油組及盟友無意再增產,料推高油價,對加拿大經濟有利。因此,預料加元匯價有機會走強。 |
|
葉澤恆 |
2021-10-22T02:21 |
聯儲局昨日公布的褐皮書顯示,美國部分地區的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而整體表現出現輕微至溫和的增長。但對於物價方面,褐皮書指由於供應鏈阻礙及勞動力供應緊張,令投入成本大幅增加,運輸費用亦明顯上升。在產品供應短缺,與及商品和原材料需求增長下,引致物價大幅上升。更重要的是,由於需求強勁,故更多公司有條件把上升的成本,轉嫁至消費者。 由此可見,美國經濟上升的問題似乎較當局預期嚴重,而且維持的時間亦較局方預測為長。雖然美國10年債息仍然維持在1.66厘水平,但美匯指數不升反跌,反而可能是市場並不認同提早加息,而帶動美元回軟。一旦美匯指數跌穿93.5水平,可能出現更明顯的回調。如果要美匯指數重拾升軌,美國10年債息需要進一步上升,以及聯儲局需要表達相當鷹派的貨幣政策。 |
|
葉澤恆 |
2021-10-15T05:07 |
美國聯儲局發表9月議息的詳細會議紀錄,委員普遍認為如果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局方可以考慮在11月會議上決定開始縮減買債,而過程將在11月或12月開始,約在明年中結束縮減買債。當中亦提及每月可能減少購買100億美元國債及50億美元按揭抵押證券(MBS)。由於減少買債計劃已經逐步浮現,預料短期美匯指數已經開始反映有關消息,短期反而可能出現整固。 近期眾多主要貨幣中,以日圓匯價走勢較弱。日圓匯價表現較弱的因素包括:第一,投資者估計日本央行將會是主要央行中,最遲公布減少購買資產計劃;第二,日本本月底將舉行國會選舉,令當地政治不明朗因素升溫,加上短期國會未能再推出刺激財政政策,需要依賴日本央行維持寬松措施,故不利日圓匯價表現;第三,日本本身是一個欠缺能源的國家,而大部分進口能源以美元結算。在能源價格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日本可能需要沽出更多日圓,買進美元,以應付有關結算;第四,美國10年債息近期反覆上升,料年底前有機會挑戰1.9厘至2厘水平,令美日息差進一步擴大。 因此,即使日圓匯價短期可能出現整固,但中長線日圓仍處弱勢,美元兌日圓初步先挑戰115水平。如果能夠升穿,或有機會挑戰120左右。 |
|
葉澤恆 |
2021-10-08T00:18 |
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與拜登見面期間,提出暫時上調債務上限至12月,以解決短期債務違約風險。雖然民主黨內部仍反對獨自暫停債務上限,但傾向接受麥康奈爾建議,暫提高債務上限至12月,為債務上限問題帶來曙光。美匯指數再度挑戰94.5失敗後回落,似乎美匯指數可能只作短線輕微整固。只要升穿94.8至95的阻力區,料美匯指數仍可能進一步上升。 能源價格續升,對全球各國經濟都帶來影響。當中亞洲及歐洲工業及制造業所受影響較大。歐元區工業生產成本大增,或令區內物價有潛在上升風險,經濟可能已因高能源價格而呈放緩。預料歐元兌美元匯價可能反覆下跌。 |
|
葉澤恆 |
2021-09-24T01:28 |
聯儲局議息並沒有帶來十分大驚喜。主席鮑威爾有三點談話值得思考。首先,他說通脹有上升風險。第二,縮減購買資產或明年中結束。第三,他雖表達加息門檻將遠高於縮減購債門檻,但如明年通脹仍較高,將符合加息條件。筆者認為,第二及第三點有點意外。而美匯指數倘升穿8月高位93.729,第四季或試94.7。 日本央行議息後維持利率及量寬不變,議息聲明指經濟仍嚴峻,但有回升趨勢,因受惠資本開支上升。惟消費仍停滯。行長黑田東彥強調過低超長期債券收益率對市場不利,但未提及減少購買資產時間表及規模,意味該行短期不會收緊貨幣政策。要留意海外政治及經濟風險因素會否擴大,引發市場出現避險情況,美元兌日圓短期反覆上落。 |
|
葉澤恆 |
2021-09-17T04:39 |
聯儲局下周議息,市場料將維持利率及貨幣政策不變。因市場料當局或在11月會議後公布減少購買資產計劃細節及規模,令今次會議或現較鷹派味道,以暗示在就業市場持續獲得明顯進展及通脹高企情況下,將在短期內公布有關計劃。 美國通脹持續高企,可能較聯儲局以往估計更長時間。首先,資源價格及半導體因不同原因,而續處於偏高水平,影響下游行業生產成本上升。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回升,雇主招聘或較困難,特別是接觸人較多行業,故需上調薪金,同時將成本轉嫁消費者。但當疫情回落,預期需求將反彈,亦引發物價上升。第三,航運及貨櫃價格上升,將令今個聖誕節貨品價格推升。故上述三大原因暗示美國通脹上升風險較大。 |
|
葉澤恆 |
2021-09-10T02:16 |
美國財長耶倫指,已准備加緊與國會議員商討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因債務上限臨時措施將在10月用盡。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均指,解決相關問題有多個方案,但未有詳述。另聯儲局褐皮書指經濟在7月初至8月呈輕微放緩。旅游業明顯收縮,反映與新冠肺炎疫情回升影響。紐約聯儲銀行行長稱,疫情反彈對經濟帶來不確定因素,冀在就業目標方面可看到進一步發展。他指減少購買資產速度和時間將在聯儲局未來的會議中決定。吸取上次經驗,料國會議員將會合作,避免再現債務違約情況,褐皮書關於疫情反彈對經濟影響,如美元及債息早前已回落,而下季公布減少買債機會正增。美匯指數連升兩日後暫在92.8遇較大阻力,短線或回順。 |
|
葉澤恆 |
2021-09-03T04:52 |
為更深入了解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金融服務需求,深圳經濟特區金融學會課題組去年底委托部分中港金融機構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深粵居民冀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度、增加列入滬深港通股票數目及雙向投資額度。港澳居民對人民幣存款、人民幣理財產品及股票意欲較高。深圳證券及保險公司冀在港澳推動資本項目開放及人民幣成為主要使用貨幣,及對開放居民跨境購買投資類保險產品興趣較大。銀行對推動未來貿易結算便利化、跨境融資及支付開放最積極。深圳企業對金融開放及貿易結算便利期待較大。 香港是自由貿易港,可在貿易結算上發揮優勢。消費層面可促進增加使用支付寶及微信等支付工具。投資方面可考慮擴大滬深股通南向投資股票數目及金額。內地經濟已復蘇、貨幣政策維持中性及控制疫情較理想。人民幣息率較主要貨幣高,吸引力增加。故料人民幣中長線前景逐步樂觀。 |
RMB , CROSS-HAR(HOLD) |
葉澤恆 |
2021-08-27T04:35 |
Jackson Hole央行行長年會前,美元本周轉弱,相信因達拉斯聯儲銀行行長卡普蘭上周發言,引發投資者重估聯儲局公布減少購買資產時間,令美元回調。另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督局全面批准BioNTech疫苗,或可增加市場對接種疫苗信心,從而令新冠肺炎疫情受控,推動經濟復蘇,美元後市或帶來支持。另上周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市長選舉,首相菅義偉支持的候選人落敗,或影響其連任。報道指前外相岸田文雄等5人將參與下月執政黨領導人競選,對菅義偉政府帶來較大政治阻力。有指菅義偉尋求10月初解散眾議院。日本疫情持續拖累經濟復蘇及政局未明朗,料日本央行維持極度寬松貨幣政策。而聯儲局宣布減少買債時間漸近,料美元兌日圓將逐步上升。 |
USD |
葉澤恆 |
2021-08-20T05:30 |
美國聯儲局7月議息紀錄指,委員已就減少購買資產作出更深入討論,特別是如何開始退出量寬,但委員對執行時間及步伐存分歧。基於局內存在分歧,而個別州份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彈,料局方即使在9月宣布退出量寬,步伐將偏慢。料局方會訂立框架,即經濟達到一定復蘇程度後,才會進一步減少購買資產,直至完全停止。 基於料聯儲局收水步伐不會太快,初期減少購買資產步伐料100億至200億美元,料計劃公布後,投資者或感到失望,故非美元貨幣到時料呈反彈。但當美國經濟復蘇去到另一段,而且數據配合,聯儲局到時會進一步減少購買資產時,個別未能跟上收水步伐的貨幣或受到較大影響。雖然分開兩個階段時間,但似乎日本央行收水步伐將會較其他央行為慢,不利日圓表現。 |
|
葉澤恆 |
2021-08-13T03:31 |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首次對高油價問題表達關注,呼吁油組提高產量以降低汽油成本,但遭拒絕。美國因新冠肺炎防疫措施放寬,駕駛者外出次數大增,汽油用量上升及價格續高企,消費者或需節省其他消費,恐影響經濟復蘇速度,亦令通脹成本上升。有冇方法應對高油價? 第一,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令油價下跌,但或令俄羅斯及油組不滿,將令美國對中東政策受到影響;第二,美國現日產約1,100萬桶,較疫情前少約100萬桶。如拜登政府真的希望與共和黨合作,協助避免債務違約,或放寬對石油業污染環境關注程度,以增加產量。一旦增產,除影響油價及石油企業股價外,作為全球主要油砂生產國的加拿大,其經濟及加元將受影響,投資者需要留意。 |
|
葉澤恆 |
2021-08-06T05:04 |
明年1月任期屆滿的聯儲局副主席克拉里達指,雖然美國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彈,對經濟或帶來負面影響,但他指如阻礙重投勞工市場的因素減退,料秋季經濟將錄得健康增長。一旦秋季經濟表現符預期,他將支持聯儲局於今年較後時間宣布減少購買資產。如果按照他的講法,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將於本月底的Jackson Hole年會上,對減少購債的計劃作出預告,並可能在9月份的會議後有細節公布。 惟美國近期疫情反彈,開始對就業市場帶來一些影響。ADP就業數據明顯較預期差,當中金融業、制造業、貿易、運輸及公用事業招聘情況均出現放緩。基於局方委員的鷹派言論與經濟數據走勢並不配合,今晚公布的7月份官方就業數據將會變得更為關鍵;預料美匯指數短期反覆上落。 |
|
葉澤恆 |
2021-07-30T01:50 |
聯儲局維持利率及購買資產規模不變。聲明指美國經濟已朝向減少購買資產所需目標進發。主席鮑威爾形容,今次是首次深入討論減少購買資產時間、速度和方法,但未有決定。相信減少購買國債及按揭抵押證券會同步。但他補充,局方對近期變種新冠肺炎病毒傳播加快表示關注,惟認為對經濟的影響輕微。同時,局方承認供應鏈樽頸的問題較預期嚴重,故高通脹維持的時間會較預期長。今次議息反映局方已認真討論減少買債計劃,惟未有詳情,局方強調減少買債前「仍有一些工作要做」,非以往「仍有一段路要走」,或反映仍未與市場有足夠溝通。由於公布減少買債計劃需局內委員同意,故料9月才可能公布有關計劃或作出更為明顯的預告。 |
US Bonds |
葉澤恆 |
2021-07-23T04:15 |
踏入本月以來,美國10年期債息持續下跌。由月初的1.48厘左右,持續下跌至本周二的1.128厘,才止跌回升。這個月債息走勢,與市場持續唱好美國經濟的言論背道而馳,相信與全球不少國家的疫情再度出現反彈有關。在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回升的情況下,投資者很自然地會聯想經濟重啟可能受到影響,亦會影響到對資源的需求,資金流入債市避險。 但為何美匯指數上升呢?筆者認為,很大程度上亦與避險因素有關。況且,近期不少避險資產,例如:日圓,都走勢偏強,與避險因素吻合。投資者短期除了要留意今日公布多國的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初值外,更要留意下周美國聯儲局的議息,以及會後主席鮑威爾會否維持過去一貫偏鴿講話。料美匯指數短期在93.5有較大阻力。 |
|
葉澤恆 |
2021-07-16T01:31 |
美國生產物價指數(PPI)按月升幅遠較市場預期高。當中服務業價格按月升0.8%,占PPI升幅近60%。生產物價指數上升,因供應鏈樽頸問題持續,以及勞動市場供應緊張,加上能源價格高企,令生產成本升幅持續高於預期。 若消費者能承擔目前物價上升,需求維持不變,那麼生產者未來將進一步把生產成本的升幅,轉嫁至消費者,直至需求減弱為止。因此,預料美國通脹短期內難以回落。基於通脹難以回落,加上就業市場仍維持復蘇步伐,將促使聯儲局於今季較後時間公布減少買債計劃。美匯指數短期料反覆靠穩。 |
|
葉澤恆 |
2021-07-09T04:55 |
執筆時,美匯指數逼近92.8,是今年4月以來最高。同時美國10年債息曾跌穿1.3厘,似乎出現背道而馳情況。高風險資產價格持續回調,日圓轉強,似乎避險憂慮增加。險在哪兒?變種新冠肺炎病毒Delta在多個地區傳播速度加快,或影響經濟復蘇。油組及盟友未達成延長減產協議,憂慮在沒有協議下,各國將大幅增產,令油價出現明顯調整。有中國人民銀行前官員指,料內地經濟下半年將放緩,將令商品需求減少,導致以出口商品為主的國家經濟可能受影響。 商品市場的負面因素正在增加,商品貨幣受壓,當中以澳元及加拿大元較受影響。內地經濟一旦放緩,對以出口鐵礦石的澳洲經濟將受影響,亦令澳元受壓。石油需求增長放緩,除令油價受壓外,將影響以出口油砂的加拿大經濟及加元表現。 |
USD |
葉澤恆 |
2021-07-02T01:24 |
美國今晚將公布6月份官方就業數據,市場預期非農職位將增加70萬份;失業率料將下跌0.2個百分點,降至5.6%;平均時薪按月上升0.4%,較5月份略為放緩。有投票權的聯儲局理事沃勒日前表示,美國目前經濟情況較局方想像中好,故減少買債的時間可能較最初預期為早。沃勒指,支持先減少購買抵押按揭證券(MBS),之後才減少購買國債。 美國10年債息近期持續處於1.4厘至1.6厘之間。雖然全球通脹升溫,央行將加快收緊貨幣政策,但同時部分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又再升溫,阻礙經濟復蘇。因此,部分投資者認為,央行在現階段決定是否收緊貨幣政策時,可能出現舉棋不定的情況,令資金留在債市中。只要疫情回落,經濟進一步獲重啟,相信大部分投資者將再度推測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到時債息便可能出現突破。 |
|
葉澤恆 |
2021-06-25T05:16 |
多名聯儲局官員都認為美國通脹升溫,而且高通脹時間可能較之前預期長,有兩名委員認同明年可以開始加息。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緩和,帶動經濟重啟加快。6月制造業PMI指數創2012年以來最高,料對第二季經濟有相當正面作用。加上資源價格及工資上升,亦會拉動通脹升溫,對美元匯價帶來支持。 亞洲貨幣近期走弱,日圓亦受影響。日本經濟反彈動力一般,通脹欠缺上升空間,故日本央行維持相當寬松貨幣政策,令日圓受壓。相反,美國經濟增長及及物價上升勢頭持續,已令聯儲局開始商討減少買債。支持2023年加息的委員大增至13人,為美元帶來支持。技術走勢上,美元兌日圓的RSI及MACD都逐步上升,反映日圓匯價未來可能進一步轉弱。 |
|
葉澤恆 |
2021-06-18T03:26 |
聯儲局未有改變利率及貨幣政策,符預期。局方上調今年經濟增長及通脹預測之余,主席鮑威爾更公開指,委員開始討論減少買債,另指,通脹可能較局方預期更高及更長時間。他警告,如果通脹過高,局方將會調整有關政策。點陣圖顯示,支持明年加息的委員增至7人。支持2023年加息委員更增至13人。 筆者認為,另一點值得留意的是,局方於今次議息後,未有調低失業率的中位數,或反映局方可能改變過往一段時間,把焦點集中於支持就業市場復蘇的看法,轉為增加對通脹的關注程度。由於聯儲局關注通脹的程度增加,以及美債息回升,將支持美元匯價略為偏好。 |
|
葉澤恆 |
2021-06-11T05:11 |
聯儲局下周議息,投資者焦點集中對減少買債看法,會否即時公布時間表及規模。筆者認為,基於通脹高企,局方可能透露會上曾商討減少買債,但只會在未來幾次議息後才公布減少買債。為確保就業市場可持續復蘇,局方可能透露減少買債步伐只會緩慢進行,以免引起市場震蕩。 如果以上推測沒有錯誤,其實屬市場預期之內。但筆者認為亦要留意另外三方面,(1)點陣圖內委員對未來利率走勢預測變化;(2)局方對經濟增長、通脹及失業率的最新預測;(3)是否全票通過今次議息聲明。預料在議息公布前,美匯指數將處於上落格局。 |
|
葉澤恆 |
2021-06-04T00:56 |
美國聯儲局褐皮書指當地經濟溫和增長,但較前為快,總體物價上升壓力續增。雖然工資升幅溫和,但更多企業提供獎金或上調起薪點,以留工人。再加上基數效應和美元下跌,都令通脹升溫。另該局宣布逐步退出抗疫緊急救市措施,及有官員支持盡早討論減少買債。料美匯指數在89.5至90.5上落,宜留意今晚公布的就業數據。 供應鏈因疫情等受影響,加上不少國家推出基建計劃以刺激經濟,令商品價格續升,引發通脹問題。商品價格高企,以出口油砂及礦產資源為主國家,經濟或較受惠。在主要貨幣中,加元及澳元能更緊貼商品價格,故可多加留意。 |
USD |
葉澤恆 |
2021-05-28T04:34 |
聯儲局兩位副主席言論,反映局方對討論減少買債計劃持開放態度。美國下周公布5月就業數據、聯儲局將公布褐皮書及主席鮑威爾將發表講話,留意會否為市場帶來驚喜。美匯指數於89.5水平有支持,但在90.5左右阻力仍較大。 日本政府下調5月份對當地經濟評估,反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消費及企業生產帶來影響。有日本央行委員指如有需要可考慮延長疫情買債計劃。留意聯儲局貨幣政策有略為進取跡象。一旦美債息上升,美日債息息差或擴大,加上疫情處理及疫苗接種分野,日圓轉弱條件正在出現。 人民幣近期走勢較其他非美元貨幣強,因對內地經濟前景較有信心。經濟持續復蘇、疫情受控、存款息率較其他貨幣高,中國人民銀行維持中性至略為偏緊貨幣政策,對人民幣有支持。料離岸美元兌人民幣或試6.36。 |
|
葉澤恆 |
2021-05-21T02:34 |
美國聯儲局4月會議紀錄顯示,多名委員指經濟續快速復蘇,未來會議或討論縮表。所有委員同意目前經濟指標遠未達標,故寬松貨幣政策和指引仍合適。但料未來議息結果未必一致性通過。經濟數據表現及今年有投票權的委員講話將令市場更敏感。料美匯指數在89.7至90.8上落。 中國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要求壓抑商品價格不理性上升,最大影響是資源業。澳洲出口較多鐵礦石予內地,故較受影響。而中澳關系惡化,或影響澳洲出口。如商品需求增長未及預期,供應量回升,那麼商品價格或跌。料澳元兌美元在76.5至78.5美仙上落。 |
|
葉澤恆 |
2021-05-14T05:26 |
美國上周非農職位增幅遜預期,令美匯指數曾穿90水平,美元下跌,筆者認為被誇大。首先,當日加拿大公布就業數據較美國差,但為何美元下跌,而加拿大元續強勢?第二,4月平均時薪按月升0.7%,反映勞動市場需求強勁。但政府接連派錢,令市民找尋工作的意欲下降,與及工種出現錯配,影響到就業數據。第三,當天美國10年債息先跌後反彈,某程度有投資者認為美國經濟情況並不差。 英國與法國近期再在漁業問題上出現爭議,法國官員指,法國將會致力押後英國金融機構進入歐洲單一市場,直至英國政府履行在脫歐協議的捕魚權承諾。有消息指,法國官員可能暫緩一項金融監管合作的協定,以對英國示警。因此,投資者宜留意兩國之間的關系會否進一步惡化,影響英國的金融城地位。預料英鎊兌美元短期在1.395至1.42之間上落。 |
USD , USD |
葉澤恆 |
2021-05-07T01:50 |
中國發改委昨日公布,因澳洲政府官員冷戰思維及意識形態偏見,干擾兩國間正常交流合作,故無限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活動。雖今次並非暫停所有貿易活動,但對比起早前加征澳洲出口往內地的農產品關稅,以及以其他原因停止進口部分澳洲貨品,是次的處理手法似乎更為嚴厲,未知對中澳兩國經貿活動會否帶來進一步的影響。 因此,投資者宜留意兩國未來關系發展,從而對澳元帶來的影響。預料澳元兌美元短期在0.76至0.783之間上落。 |
AUD , Str Econ Diag |
葉澤恆 |
2021-04-30T04:31 |
聯儲局維持利率及貨幣政策不變,聲明中把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經濟危機描述,刪除相當大的字眼。主席鮑威爾指,美國經濟復蘇並不平均,失業率仍較高,並低估就業不足問題。他料短期PCE或高於2%,但屬短暫。他說目前討論縮表時間尚早,但關注樓價上升及部分資產價格呈泡沫問題。如時機成熟,將逐步減少購買MBS。 今次議息反映聯儲局官員今年較早講話,收緊貨幣政策門檻將相當高。美匯指數或回試90水平支持位。歐元能否續升,短期留意5大因素:1.當地疫情控制及接種疫苗情況是否持續有改善;2.歐洲復蘇基金何時全面運作,以推動歐洲經濟復蘇;3.英國政局及蘇格蘭國會選舉,會否影響歐元兌英鎊走勢,從而令歐元兌美元亦受影響;4.美國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門檻是否如此高不可攀;5.歐洲央行官員對歐元持續升值的容忍性是否那麼高。 |
|
葉澤恆 |
2021-04-23T00:38 |
執筆之時,歐洲央行未公布議息結果。歐洲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受控之制,部分國家卻提出放寬封鎖措施,有半放棄狀態之嫌,或令區內疫情再反彈。故即使歐盟復蘇基金的法律挑戰暫告一段落,料可於未來一段時間運作,但會否明顯帶動區內經濟復蘇,似乎仍有保留。 另外,加拿大央行意外縮減買債規模,加上當地通脹創一年多以來最大升幅,反映當地疫情未阻止經濟復蘇。此外,央行把通脹達標的時間推前,似乎對通脹達標有信心。國際油價持續於高位徘徊,亦對當地經濟有幫助。因此,投資者可以待加元回調時吸納,首個吸納位可在1.255左右,而目標定於1.235,升穿1.265止蝕。 |
|
葉澤恆 |
2021-04-16T05:44 |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指,同意美國經濟進入加快復蘇階段,就業機會亦增加,惟新冠肺炎疫情會否出現反彈仍是主要風險。由於美國上日新增感染個案單日回升至逾8萬宗,故疫情會否反彈,確是一大變數。他描述退出寬松貨幣政策路線圖,首先逐步停止購買資產,到收緊周期後段,將容許債券到期後贖回,而非現時般再投資其他債券,將令資產負債表規模有序地縮細,但表明不會主動沽售債券。料今明兩年加息機會微,特別是今年。 他的講話,似乎都認為美國經濟有進一步復蘇動力,路線圖與2014年局方收水路線相當接近。另一方面,部分美國共和及民主黨的參議員提出一份簡單版的基建方案,提出8,000億美元投資於道路、機場及寬頻等基礎建設。如果落實,可能影響美國經濟復蘇的動力。因此,難怪美匯指數近期出現回落。 |
|
葉澤恆 |
2021-04-09T01:07 |
美國政府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後,市場普遍認為今年經濟增長速度可望加快。聯儲局官員上次議息後更料今年經濟增長將達6.5%,是近40來最強。但聯儲局公布詳細會議紀錄顯示,局內委員仍認為目前距離經濟復蘇目標仍有一段頗遠距離,故重申在一段時間內,要達到充分就業及穩定物價目標後,才是聯儲局開始考慮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時間。 美國總統拜登早前公布新一輪基建投資方案後,財長耶倫近日公布加稅細節,但料共和黨將盡全力反對。故預料拜登政府只有兩個選擇。第一,可以使用「預算協調」方式降低通過門檻至簡單多數,只需要全體參議院民主黨議員支持便可。第二,向共和黨作出讓步,縮減方案規模,但機會不大。預料美匯指數短期在91.8至93.5之間上落。 |
|
葉澤恆 |
2021-03-26T01:33 |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指,國會增加財政刺激政策,是經濟復蘇核心,該局料失業率將回落,是反映對勞動力參與率上升預期。美債息率上升則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改善預期。他料近期物價確有上升壓力,但屬暫時。市場焦點部分新興市場情況惡化,或令避險情緒加劇。倘美匯指數能確立企穩逾92.8,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澳洲央行副行長德貝爾指,失業率遠低於央行預期,但經濟復蘇步伐將不平,之前削減工資情況已逆轉,但未有跡象顯示工資有大升壓力,他承認貨幣政策影響樓價。澳元方面,他表示如沒有提供貨幣刺激措施,澳元將更高。其最重要講話似乎反映央行承認寬松貨幣政策,影響樓價。但基於經濟復蘇條件未成熟及澳元高企,故央行未必可短期內撤出寬松貨幣政策。如真的需要壓抑樓價上升,澳洲政府或需跟隨新西蘭政府推打壓樓市措施,但恐影響經濟復蘇。澳元兌美元倘跌穿75.6美仙,或有較明顯調整壓力。 |
US Bonds |
葉澤恆 |
2021-03-19T04:47 |
聯儲局維持利率及貨幣政策不變。主席鮑威爾指,經濟走勢將取決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疫苗接種為生活方式回歸到正常提供希望,並促進經濟增長。他料未來數月通脹將上升,但料短暫,且不足以支持加息。他又指,目前並非討論縮減購買資產規模時機,但獲實質性進展,將盡快與市場溝通。是次焦點在於明年及後年預期加息人數續增,明年由上次1人,增至4人。局方又不太憂慮債息上升問題。從市場角度看,不排除引來投機者測試其紅線在哪。至於縮表時間,鮑威爾指目前非合適討論時機,如7月完成為全部人接種第一劑,理論上經濟重啟時間或提早到年中,再配合更多財政刺激措施,今年秋季至冬季公布縮表時間。美匯指數短期在91.3至92.8上落。但倘經濟復蘇加快,上試92.8可能性會增加。 |
|
葉澤恆 |
2021-03-12T01:32 |
美國2月拍賣7年期債券反應欠佳,加上憧憬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及國會將通過1.9萬億美元紓困措施,令經濟復蘇步伐加快,從而拉動通脹上升,結果債息上升為過去數周焦點議題,亦引發高風險資產價格調整。眾議院通過參議院修訂的1.9萬億美元紓困方案,向每名合資格民眾派發1,400美元援助支票,料對第二季消費市場有幫助。美國本周拍賣多個不同年期美債。昨香港時間清晨拍賣的10年期美債,中標息率為1.523厘,較上一次高0.368厘,而投標倍數為2.38倍,只較上次2.37倍略高。 聯儲局下周議息,市場料利率及貨幣政策不會有重大改變。但債息上升問題,將是市場焦點。如市場過分超前聯儲局想法,不排除局方可能在言論或實際行動上作出回應。倘局方沒有太大反應,市場就可能再測試局方底線,那麼債息到時可能再度上升。預料美匯指數暫時在91.2至92.8之間上落,但傾向在議息公布前偏軟。 |
|
葉澤恆 |
2021-03-05T04:00 |
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中,有部分條款令溫和民主黨議員感到不安,特別是建議向國民派發1,400美元現金支票,有可能落入無實際需要獲得援助人士手上。消息指,總統拜登經審視後建議,每年收入達到8萬美元的美國人,將不會獲得聯邦政府直接現金資助。有關修訂,預料在參議院會獲得通過,但能否在眾議院獲得通過,需要視乎眾議院民主黨議員的態度。 美國10年期債息昨曾升至1.48厘水平,令美元出現回升。但在一眾非美元貨幣中,似乎投資者未見有明確取態。但歐美息差可能擴大,可能影響歐元走勢。投資者可考慮於1.21沽歐元,目標1.19,升穿1.22止蝕。 |
|
葉澤恆 |
2021-02-26T01:51 |
美國國會眾議院今日就總統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投票。但有指因議員新增多項開支,令規模已超過刺激經濟方案上限,需作修改,未知能否把規模壓回到1.9萬億美元以下,否則在參議院可能無法進行快速投票,影響由於財政刺激推動美國經濟復蘇動力。另聯儲局正副主席均指,局方認為即使短期通脹超出2%目標,亦無損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努力。故料美匯指數一旦跌穿89.8至90水平後,回落的速度可能加快。 歐洲方面,德國統計局上調去年第四季經濟增長,主要由出口及建築活動所帶動。當地經濟研究機構估計今年首季經濟出現收縮1.5%。由於預期美元仍傾向偏弱,故歐元仍有上升空間。投資者可考慮於1.215買歐元,目標1.235,跌穿1.205止蝕。 |
|
葉澤恆 |
2021-02-19T03:34 |
美國聯儲局發表上月議息紀錄,多名官員同意今年春季物價將大升,但要區分一次性因素和潛在通脹轉變。如通脹屬短暫上升,料物價高企情況不會持續。官員又強調在啟動退出寬松政策前,需先向市場多作溝通;並曾討論美股波動問題,認為資產價格續升,或受散戶容易透過電子平台交易影響,需留意銀行體系壓力,以確保穩健操作。似乎聯儲局官員共識認為今年首兩季通脹或偏高,但未足以影響到當局維持目前量寬決心。 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封城行動結束。另拍賣新西蘭奶制品價格持續上升,本周二拍賣價格升至每公噸3,746美元,預期有利當地經濟。投資者可考慮當紐元兌美元回落到0.713左右買紐元,目標0.733,跌穿0.703止蝕。 |
|
葉澤恆 |
2021-02-05T04:33 |
美國就業機構ADP指上月民間就業職位增17.4萬份;服務業擴張速度意外加快,1月非制造業PMI指數報58.7,均勝預期。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已推動降低法案獲得通過門檻,料法案獲得通過機會增加。但經濟數據反映美國經濟有起色,料成為共和黨議員反對大規模刺激經濟方案藉口。美匯指數短期料在90.5至91.5上落。 國際油價續升,紐約期油每桶升穿55美元,因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下跌,及油組及非油組成員國預期今年石油市場或呈供應短缺。另加拿大央行副行長指,目前通脹目標框架非常成功,目前考慮是否容忍通脹升穿央行目標,提供寬松貨幣政策已足夠刺激經濟增長。因此,建議投資者可考慮待美元兌加元1.2815左右買加拿大元,目標價1.2515,升穿1.297止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