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tor |
Time |
Content |
Tag |
李浩然 |
2023-11-27T10:48 |
【now.com財經】人們經常談論人工智能(AI)將如何改變產品、產業以及日常工作和生活,但特定的商業模式又如何呢? 事實上,世界正在從一個需時甚長的數據分析周期(因為數據分析師需要大量時間來進行查詢、分析,然後以人們理解的方式呈現結果),逐步轉向一個具即時洞察力和優化的新世界(AI 從挖掘出來的大量數據中,即時得出見解並做出優化的決策)。但是,當企業開始優化自身時商業模式時,各種瘋狂(或許由AI 建議)的事情可能會開始發生。 舉些例子,對於約會應用程式來說,兩個人的完美匹配會增加流失率,Tinder或 Bumble是否會限制AI的效率,使公司的服務不會變得過於「不可持續」?又或者在音樂串流媒體領域上,由於Spotify按歌曲向藝術家付費,Spotify是否會自動優化其演算法以偏愛較長的歌曲,尤其是當考慮到每個客戶每天收聽的分鍾數?顯然,由於AI非常擅長於優化,一些行業和商業模式將需要改變。 如今,雖然仍有不少行業繼續按小時收費,但工作流程中由於AI驅動所帶來的改進,未來將可能出現很大的改變。簡單來說,AI為客戶提供的差異化價值就是:「時間」更少,「體驗」更多。 |
NEW WORLD DEV |
李浩然 |
2023-11-13T10:16 |
【now.com財經】投資可以說是一門消極的藝術,很多時候避免錯誤比找到獲勝的方法更加重要。然而,很多個人投資者卻致力尋找在股市獲勝的方法,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焦點,正如經濟學家Erik Falkenstein曾寫到:「在職業網球比賽中,80%的分數是贏得的,而在業余網球比賽中,80%的分數是失去的;摔跤、國際象棋和投資也是如此。初學者應該專注於避免錯誤,而專業人士則應聚焦於采取更好的行動。」 為避免作出重大的投資錯誤,以下七個常見的錯誤,絕對值得讀者加以警惕。 一、忽視股市中的波動性:股市中的波動性非常普遍,即使是長期表現最好的股票也會受到波動的影響。舉例來說,沃爾瑪(Walmart)在1971年至1980年期間業績大幅增長(營收、每股盈利在這十年間分別大升30倍及16倍),但股價卻在1972至1974年期間內下跌了四分之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股價開始反彈並實現了巨大的增長。這表明股市的波動性是正常的,並不一定代表問題出現了。 二、將經濟與投資混為一談:經濟的增長趨勢和股票的表現並不一定相關。 |
Earnings , US Bonds , Real Estate , USD , Real Estate |
李浩然 |
2023-10-24T12:00 |
【now.com財經】如果不幸地在2021年高位開始投資標普500指數ETF,那麼到底是否一個非常差勁的買入時機? 參考基金經理Ben Carlson的研究數據顯示,從1928年到2022年,標指的年回報率為9.6%。但我們都知道,股票市場並不是年復一年地提供9至10% 的回報率。事實上,自1928年以來,股市上漲年份的平均回報率略低於21%;股市下跌年份的平均損失略低於14%。在股市的周期中,大約每四年,就有三年是錄得正回報。 為簡單起見,如果上漲年份的回報是+20%,下跌年份的回報是-15%。那麼假設股市的年回報率依次為+20%、+20%、+20% 和 -15%,那麼年度化的回報率是+10%。又假設在未來40年里,投資者每年節省1,000美元並且投入股市。套用美股的升跌周期(四年內,三升一跌)的概率進行投資,意味著大約有10個下跌年和30個上漲年。 在情境(一):前10年每年損失-15%,隨後30年每年獲得+20%的收益。在情境(二):前30年每年獲得+20%的收益,隨後10年每年損失-15%。 |
US Stock , ETF , USD , HSCEI ETF |
李浩然 |
2023-10-17T10:25 |
【now.com財經】現在任何人都可以藉助人工智能(AI),生成出能夠在許多數碼環境中通過真實性驗證的虛假人物(例如透過類似AI換臉換聲技術)。這些由AI生成的虛假人物也許是人類史上最危險的工具,它們不只能夠破壞經濟,還包括影響選舉結果、摧毀人類的文明和真正的自由意志。在為時已晚之前(也許已經有點晚),全球的科技巨企都必須制定更有效的方式去防止(甚至禁止)制造虛假人物和傳播虛假人物。對於這些違法行為,各國政府的監管機構也有責任實施更為嚴厲的懲罰。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難以區分真實個體和由AI生成的虛假人物。這些虛假人物可以模仿人類的行為,並進行看似有意義的對話,使人們難以辨別它們的真實本質。如果人們無法有效地識別和區分真實個體和虛假人物,不明就里的普羅百姓或會變得容易受到操縱、欺騙和利用。換句話說,人們由於傾向於將這些虛假人物視為真實個體,這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因為它們會影響群眾的思維、決策和行動。 |
Bio , EURO , IT |
李浩然 |
2023-10-09T09:53 |
滬深300指數在2022年已下跌了21.6%,而今年以來又再下跌約4.7%。隨著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房地產市場崩盤的擔憂加劇,中國股市的表現明顯落後於日本和美國等其他主要市場。盡管陰雲密布,不少國內的經濟學家都建議采取更大膽的行動,但中央政府一直未有推出重大刺激措施或做出重大政策改變。更甚的是,中央最高領導人似乎沒有表現出對前景感到擔憂的跡象,而且似乎對支持更多刺激措施不感興趣,也顯然不願接受此類舉措。中央對緊縮政策的偏好,無疑令普羅大眾感到震驚。 有別於過去每當國內經濟增長出現疲弱時,中央政府會以刺激房地產市場或建設基礎設施的老套路,但習近平主席卻有意增加對符合其國家安全和技術自給自足等優先事項的領域的投資,並利用股票市場引導資本,以重塑中國經濟。因此,即使股票市場看似表現疲憊,但IPO市場仍然相當活躍;顯然,有政策激勵將資本引導到對中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領域。根據《金融時報》的統計顯示,國內今年已有約200家境內公司上市,合共籌集了超過400億美元;這是華爾街籌集金額的兩倍多,也幾乎占全球籌集總額的一半。 |
US Bonds , Energy , China Econ , Real Estate , IPO |
李浩然 |
2023-09-25T10:50 |
【now.com財經】大約一年前,拜登政府為針對中國半導體產業,聲稱推出了全方位的新出口管制制度。其中,包括對晶片、晶片制造設備銷售以及美國人為中國晶片公司工作等的各種限制。坊間普遍分析認為,這些新規定幾乎可比作對中國經濟的宣戰,而且整個中國晶片產業也曾一度引起了相當大的恐慌和混亂。 然而,轉眼11個月後,中國似乎已間接宣布戰勝美國的晶片管制。事實上,華為作為美國限制措施的第一大目標,最近成功生產的一款新手機配備了中國制造的麒麟9000S處理器。而該處理器,可以說是國內迄今為止所生產的同類產品中最先進。今次華為新推出的Mate 60 Pro,其無線傳輸速度與蘋果iPhone一樣快,但其他的功能是否同樣優異則尚需要時間去有待證明。當然,許多人都對華為這款新手機刮目相看,尤其是其中的麒麟9000S處理器,是國內科技創新戰勝美國出口管制的勝利。同時,外國媒體上許多人都開質疑拜登的政策是否失敗了。 根據TechInsights為彭博進行的手機拆解,華為Mate 60 Pro搭載了由中芯國際代工制造的新型麒麟9000S晶片。 |
SMIC , China Econ , CH RENEW EN INV , IT , Resources |
李浩然 |
2023-09-11T10:00 |
【now.com財經】關於中國經濟潛在崩潰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比如負債過重、國內生產總值投資過多、國家加強對私營部門的控制等等。外媒如《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等其實對中國經濟放緩的實際情況也做了一些精彩的報道。簡而言之,關於中國發生的事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代初,中國通過改革國有經濟的一些部分,從而獲得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產業政策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他們吸引外國投資者並為他們開設工廠提供很多的便利。而中央政府則主要關注宏觀問題,例如維持貨幣匯價穩定、低價的能源等。結果,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其出口和國內投資飆升,國內生產總值也隨之增長。 同時,這個時期中國經濟內部也得到巨大的推動力,包括大量的農村剩余人口可以轉移到城市從事更有生產力的工作、年輕人口的增多暫時創造了有利的人口結構等等。此外,中國願意並且有能力購買、復制或『學習』(竊取?!)來自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大量現有技術。與此同時,房地產也成為中國分配這一巨大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收益的主要方式。它是普遍中國老百姓的主要財務資產,而土地出讓更成為地方政府支付公共服務的途徑。 |
China Real Estate , Energy , China Econ , Real Estate , Real Estate |
李浩然 |
2023-09-04T15:15 |
【now.com財經】在疫情爆發前,Alphabet旗下Google率先推出了MEENA模型,短暫時間內它成為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型語言模型。與當時OpenAI的GPT-2相比,Meena的模型規模大1.7倍,訓練時使用的數據量也多8.5倍。然而,僅僅幾個月後,OpenAI就推出了更強大的GPT-3,該模型的參數數量超過GPT-2的65倍,Token數量超過GPT-2的60倍,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超過GPT-2的4,000倍,並再次將兩個模型之間的性能差距拉遠。 令人錯愕的是,Google明明早已擁有一切關鍵技術,但卻錯失了機會,並把事情搞砸了。然而,可能不顯眼的是,沉睡的巨人Google經已醒來,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迭代和建設基礎設施。據報導,Google的Gemini是一套將GPT-4與AlphaGo相結合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在訓練FLOPS方面將比即將發布的GPT-4快5倍。如按目前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估計運算能力到明年年底將可增長20倍。然而,Google是否有勇氣在不削弱其創造力或現有商業模式的情況下公開推出這些模型,這又牽涉另一個更復雜的討論。 |
GW TERROIR , JACOBSON PHARMA , Resources |
李浩然 |
2023-08-28T11:17 |
【now.com財經】筆者最近讀到《天下》雜志訪問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黃亞生教授,談到他的新書《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ST: How Exams, Autocracy, Stability, and Technology Brought China Success, and Why They Might Lead to Its Decline》(下簡稱「EAST」),又剛好遇上中國經濟陷入困境的跡象接踵而至,香港的獨特性亦逐漸被扼殺。中國的繁榮期落幕,接下來會怎麼樣? 說起黃亞生教授,他的爺爺是中國共產黨的前50名黨員,可以說是紅色家族的第三代,並在1981年留學哈佛大學。不少評論家認為,中國成功建立了一套獨特的發展模式 ——「超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使其在不需要采用西方構建的法治和市場金融等的情況下實現了奇跡般的增長。然而,黃亞生教授從長期觀察中國政經的發展進程後,卻率先否認中國模式的特殊論。事實上,十多年前,普遍人們(包括西方社會)還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國內會出現政治轉型;但現在來看,顯然是大錯特錯。 |
IT , HK Cap Flow , ALIBABA , China Econ , U-PRESID CHINA |
李浩然 |
2023-08-21T10:19 |
【now.com財經】內地今年GDP增長估計可能只有5%左右,加上房企的財務困難加劇,不少人都質疑中國是否正在進入類似於日本90年代泡沫破滅後,整體經濟會陷入漫長的迷失階段。當然,投資者會很直覺地試圖從國內股票市場的表現來尋找蛛絲馬跡,也會嘗試從國內交易的中國公司的股票(A股)與在香港交易的同一公司的股票(H股)之間差距,去解讀海外投資者對國內經濟的分歧。 通常情況下,當在岸和離岸市場因資本管制而分開,並且套利受到限制(就像A、H股的情況一樣),在岸市場的交易價格會低於主要離岸市場。但內地A股溢價普遍高逾H股幾成以上,這使得情況有點反常。那麼為什麼同樣的股票在內地的價值比在海外的價值高得多呢? 一種理論認為,這反映了對政治風險的不同看法,與外國人相比,大陸人不太擔心政治「事件」擾亂企業營商前景的風險。另一種理論認為,這表明內地投資者比海外投資者更看好中國的增長前景。第三種理論認為,它反映了信息不對稱,即境內投資者比境外投資者能夠獲得更高質量的信息,因此能夠以較低的利率折算未來的增長前景。 然而,這些解釋都沒有任何意義。 |
HK Cap Flow , China Econ |
李浩然 |
2023-08-15T10:38 |
【now.com財經】想像一下,給你提出以下的賭博:投擲一個公平的硬幣時,如果「公」朝上,將把你的財富增加50%;反之,如果「字」朝上,將減去你目前財富的 40%。當面對這個游戲時,你會選擇參與嗎?當然,你可能會問到,這個賭博是否允許重復,而這將帶出了一個金融理論中的Ergodicity problem(遍歷問題)。 所謂的Ergodicity problem,就是根據許多不同系統在平均的波動數量和時間下,是否能夠得到相同的數字。就以這個擲硬幣的賭博為例子,並以數學公式 xi(t) 作為系統集。在這個賭博系統下,對應於 N 個不同的玩家,每個人的起始財富為xi=100美元,並且每個人獨立地投擲硬幣。硬幣被投擲後,大約一半的人會得到「公」,另一半會得到「字」。當玩家數量趨近於無窮大(N→∞)時,「公」和「字」的比例將精確趨近於1/2;即一半的玩家將有150美元,另一半將有60美元。 在這種極限情況下,整體的平均值將是1/2x(150 + 60)= 105 美元。換句話說,這個平均值也被稱為期望值(expected value)。 |
USD , TIANYUAN HEALTH |
李浩然 |
2023-08-07T14:13 |
【now.com財經】「軟著陸」(Soft landing)一詞首次進入經濟詞匯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當時美國剛於1969年成功登月。由於將一艘太空船輕輕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非常困難,但它最終還是成功著陸了。到了80年代末,這個詞就開始被廣泛使用,用來表達對經濟的樂觀願望。隨著通脹放緩且失業率仍處於歷史低位,有關軟著陸的討論明顯有所增加。然而,過去這樣的預測卻經常被證明是錯誤的。 事實上,早在1989年末,在聯儲局一輪加息之後,美國克利夫蘭聯儲銀行的一份經濟評論通訊詢中,提問了一個所有人都在關注的問題:「美國經濟軟著陸會有多輕?」當時,普遍的分析師們都確信經濟增長將會平穩地降溫,並且不會出現痛苦的衰退,問題只是降溫的程度有多輕。另一次發生在2000年末,《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讓軟著陸更軟」(Making a Soft Landing Even Softer)的專欄分析。而最近一次,發生在2007年末,達拉斯聯儲銀行的經濟師們得出結論,認為美國應該能夠順利渡過次貸危機,而不會出現經濟衰退。 結果,在這三個聲明發表的幾周或幾個月之內,美國經濟就正式陷入了衰退。 |
Oil , USD , CARRIANNA , Clothing , Food |
李浩然 |
2023-07-31T10:05 |
【now.com財經】小時候讀過很多的童話故事,例如《伊索寓言》里的《螞蟻和蚱蜢》(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狼來了》(The Boy Who Cried Wolf)、《龜兔賽跑》(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等,除了簡潔、有趣以外,比喻性的故事往往寄予蘊味深長的道理,啟發人深思。其中,《小雞》(Chicken Little)的寓言就頗為符合現在的市場狀況。 對於不熟悉《小雞》故事的人來說,故事大致是講述性格膽小的雞丁(Chicken Little)在森林里走路時,被從樹上掉落的橡子擊中。她相信這是天要塌了的跡象,於是雞丁打算從森林中跑出來,去警告國王。 在雞丁去見國王的路上,她遇到的幾個其他鳥類朋友(Henny Penny、Goosey Loosey、Ducky Lucky、Turkey Lurkey)等。而雞丁都警告他們天快要塌下,並且說她有第一手的證據。結果,這些神經質的鳥類都跟隨著雞丁一起去找國王。而且很快,就有一大群鳥類相信天空要塌下來了。 在途中,狐狸精(Foxy Loxy)遇到了鳥群,並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匆忙。 |
China Econ , IT |
李浩然 |
2023-07-24T10:45 |
【now.com財經】坊間不少財經分析,都會提到諾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的周期性調整市盈率(CAPE)、巴菲特指標(Buffett Indicator)或赫斯曼(John Hussman)的 MarketCap/GVA(Gross Value Added)模型等估值指標,以作為預測未來股市回報的觀點。 若根據近期的MarketCap/GVA讀數,預計美國股市未來12年的名義回報率為每年負4%;如果按通脹進行調整,預測到2035年美股為每年的實質回報率將更跌至負 8%。事實上,美國股市歷史上最差的12年實質回報率也僅為每年負3.5%,這是發生在大蕭條期間(1930年4月至1942年4月)。換句話說,根據John Hussman的估值指標的估計,未來美國股市的回報率將比美國經濟史上最黑暗時期的回報率還要差兩倍以上。 也許你會提出疑問,美國真的已處於大蕭條的邊緣,還是John Hussman的模型是出現問題?對於John Hussman的模型是否准確,也許是見仁見智。不過,確實不少指標皆表明美國股市的估值過高;因此,若這些指標要回到長期歷史平均水平,理應迎來一次重大崩潰。 |
USD , US Stock |
李浩然 |
2023-07-10T09:25 |
【now.com財經】蘋果今年6月推出了一款名為Vision Pro的虛擬現實/擴增現實(VR/AR)的頭戴設備,價格高達3,500美元,並且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前瞻性的產品。然而,Vision Pro的推出也引發了關於它對VR/AR市場的影響,以及對Facebook的母公司Meta的影響的討論。 無容置疑,蘋果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它的產品在市場上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因此,Vision Pro的推出可能會改變整個VR/AR市場現狀。盡管Vision Pro定價高昂,這可能會限制它的市場規模。然而,如果VisionPro能夠證明它的價值,並且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出色的使用體驗,那麼它可能會成為VR/AR市場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再者,Vision Pro的推出也可能會促使其他公司開始開發類似的產品,這將有助於提高整個VR/AR市場的創新能力。 另一方面,Vision Pro也可能會改變VR/AR的市場生態。 |
USD , PIONEER GLOBAL , IT |
李浩然 |
2023-07-03T09:40 |
【now.com財經】2023年初,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復蘇前景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實際情況卻並不如人意。盡管中央領導人曾公開表示希望看到以消費為主導的復蘇,而餐飲和旅游等低價商品確實有所回升,但房地產、汽車等高價消費品領域卻沒有得到恢復,普遍家庭對消費的態度比預期的要保守得多。這一情況既有心理問題,也有結構性問題。 在心理層面上,房地產市場的問題是一個主要因素。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快速增長,但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投資和巨額債務使家庭和企業變得更加謹慎。事實上,由於不少已預售的房屋尚未交付(但卻需要開始支付抵押貸款),也鑒於大多數的家庭財富與住房相關。在這種不確定性下,人們不願意購買房產或其他高價值商品,從而導致了消費需求的下降。 在結構性層面上,中國經濟存在一些固有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導致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並阻礙經濟實現再平衡。其中一個問題是,在中國經濟中,家庭收入占比較低,消費支出僅占GDP的40%,相比其他新興市場和歐美地區都較低。另外,由於薪資增長不足,加上中國的經濟結構仍然過度依賴重工業和制造業。換言之,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依賴於出口和投資,而非消費。 |
RMB , China Real Estate , China Econ , Real Estate , USD |
李浩然 |
2023-06-27T10:03 |
【now.com財經】不論是基金經理或是個人投資,都經常面臨著諸如是否應該賣出某只股票而猶豫不決。尤其是當決定沽出某股票後,其表現卻繼續跑贏市場,事後難免會深感後悔。但要留意的是,這種負面情緒往往會導致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因此,投資者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避免這種事後的懊惱,從而更好地實現超額收益的長期目標。 理論上,後悔情緒的進化作用是一種學習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重復犯錯。然而,在投資市場中,這種情緒卻是不可取的。諾貝爾獎得主、被認為是行為金融學之父之一的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曾解釋關於這種心理狀況的話:「後悔情緒是致命的。當你處於虧損狀態時,然後你決定『哦,一切都錯了,讓我停下來』。這種沖動的決定可能不是最好的行動方案……你必須對後悔情緒進行免疫。你必須為事情出現不利情況做好准備。」 無疑,要在投資市場中令自己免於後悔是很難做到。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做出的決定看起來或感覺很愚蠢,更沒有人喜歡賠錢。但除非我們做好應對不利結果的准備並坦然接受,否則就很難實現長期跑贏市場的目標。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不關心投資結果。 |
|
李浩然 |
2023-06-20T10:54 |
【now.com財經】人工智能被喻為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主要驅動力,為人類提供了新的機遇,包括創新藥物的研發、解決氣候變化、實現太空探索等,也促使全球重新審視 AI 對社會的深遠影響。事實上,人工智能早已以多種形式存在於我們周圍的應用科技;現在,隨著 ChatGPT等 AI 大型語言模型迅速升級,已預告新一代的強人工智能,又稱「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很可能是人類文明所創造的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東西之一。它不止可以與電力和微芯片相提並論,甚至可能超越這些偉大的發明。 不過,坊間有不少論者認為AI的風險很高。但以為AI將真正殺死人類的想法,顯然是一個嚴重的類別錯誤。歸根究底,人工智能並不是經過數十億年進化而准備參與適者生存之戰的生物,就像動物和我們一樣。AI僅是數學、代碼、計算邏輯,它由人類建造、由人類擁有、由人類使用、由人類控制。如果認為AI會在某個時候發展出自己的思想,並認定AI有天會擁有試圖殺死人類動機的想法,這某程度上是一種極端陰謀論和迷信。 |
ChinaElec , Bio , GW TERROIR , IT |
李浩然 |
2023-06-05T10:11 |
【now.com財經】在現代社會中,分析性癱瘓(Analysis paralysis)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它可以被定義為一種過度思考的狀態,並阻礙了決策的進行。每天,我們面對著各種各樣的決定,從微不足道的選擇到重大的交易或投資決定。不幸的是,過度思考可以將一些投資機會轉變成負擔,讓我們陷入永恆的猶豫不決之中。財經專欄作家、《New Trader Rich Trader》作者之一的Holly Burns提供了四種有效的策略,以克服分析性癱瘓,確保從無休止的思考轉變為積極行動。 首先,了解分析性癱瘓的本質非常重要。分析性癱瘓代表了一種狀態,決策似乎成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常見的表現包括拖延症、過度依賴獲取更多信息和對決策的反復考慮。這些表現可能來自於對失敗的恐懼、完美主義或決策疲勞。這種狀態是有害的,會影響表現、生產力和整體的心理健康。了解過度思考背後的心理機制,例如我們大腦放大了感知風險的趨勢,對於克服這個挑戰至關重要。 第一個策略是設定明確的目標和限期。明確的目標就像在決策混沌中的燈塔,它們充當指標,將焦點和注意力轉向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
|
李浩然 |
2023-05-22T10:00 |
【now.com財經】基金經理Ben Carlson最近一篇文章表示,對歷史市場數據有著愛恨交加的感受。一方面,由於無法預測未來,從過去計算出現在情況下的概率,似乎是評估金融市場預期的唯一希望。惟另一方面,過度強調歷史數據可能會導致過度自信,使人們相信回測(Backtests)可以像聖經一樣對待。 某些方面來說,市場是可預測的,因為人性是所有環境中唯一的恆定因素。這就是為什麼鍾擺不斷從狂熱到恐慌中來回。在其他方面,市場是不可預測的,因為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似乎經常發生……比如,假設投資者在1994年初剛開始時將5,000美元投入標准普爾500指數的ETF(SPY),並且還每個月向基金中投入500美元;到2023年,總投資額為181,000美元,結束余額(2023年4月)為915,886美元。 盡管中途經歷了很多波動,但這種簡單的定期定額投資策略最終會讓你比最初投入的錢多很多。表面上看,一切都非常順利,但在此期間也有一些黑暗的日子。譬如在金融海嘯期間(在2009年3月),當刻本金雖然已經投入了96,000美元,但股票的價值僅略高於94,000美元。 |
ETF , USD , HSCEI ETF |
李浩然 |
2023-05-15T10:25 |
【now.com財經】參考基金經理Ben Carlson最近一篇文章探討了他一位日本粉絲的問題,那位讀者想知道是否應該將其59 歲並將於8年後退休的母親(曾經歷過去日本股市泡沫爆破裂的創傷,對投資股市感到擔憂)的儲蓄分配更多到當地股票?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從日本股市的回報角度來看,其表現的確不如美國的股市。他引用了數據來證明這一點,即1990年將一美元投資於MSCI日本指數到今年4月底僅增加到1.32美元,而同期投資一美元於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則增長至超過23美元。換句話說,日本股市在過去近30年左右的年化回報率僅為0.85%,而美國股市的年化回報率則高達 10%。 以下是過去一些有關日本泡沫的事實和數據: .從1956 年到 1986 年,日本的土地價格增加了5,000%,而消費者物價僅在此期間翻了一倍。 .到1990年,日本的房地產市場價值是美國房地產價值的4倍,盡管其土地面積只有美國的1/25,人口也少於2億人。 .單計東京本身的房地產價值與美國相當。 .在市場高峰時,日本皇宮的地價估計超過加州或加拿大的全部房地產價值。 .有超過20個高爾夫俱樂部的入會費用超過100萬美元。 |
Real Estate , USD , Real Estate |
李浩然 |
2023-05-08T09:48 |
【now.com財經】股神巴菲特戰友芒格(Charlie Munger)早前再次談到矽谷銀行(SVB)的崩潰。他認為管理層在矽谷銀行犯下的問題,包括:(一)集中的存款基礎、(二)短視的思維、(三)不良的資本配置。當中,(二)和(三)這些決策更多是由激勵機制所驅動的。 事實上,許多公司擁有集中的客戶群,有些公司甚至建立了僅服務於一個主要客戶(政府合約承包商、Costco供應商等)的長期業務。集中的客戶群總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但通常這種風險是可以被有效管理。打個譬喻,雖然木頭可以燃起火來,但木頭房子被燒成平地通常不是木頭的錯。 理論上,SVB並沒有因為銀行擠兌而倒閉。它的失敗,是因為耗盡了資本,然後創造了導致擠兌的條件。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銀行的帳面價值被抹去呢?在激勵機制下,管理層為實現一定的 ROE目標和股價升值,導致他們進行高風險的投資,包括購買長期債券並獲得極低的收益率。這種短視行為在許多行業中都是一個常見問題,如果不加以管理,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矽谷銀行的集中客戶群體,只是冒高風險(買入大量低收益率的長債)才成為真正的問題。 |
US Bonds , USD |
李浩然 |
2023-04-24T09:15 |
【now.com財經】近代曾發生過好幾次的銀行危機:一次是在1997年和1998年的東京,那是日本銀行在1980年代泡沫破滅後的真正崩潰;另一次是在2007年至2008年,當時全球經歷了史上最嚴重的金融海嘯。 而這些事件教會了我第一件事,那就是人們往往會忽略當中的真相。事實上,銀行業看起來雖然涉及很多復雜的數字,但它實際上是建立在人性化的「信用」(Credit)概念之上;這個概念源於拉丁語Credere,意思是「信任」(To trust)。而部分准備金(Fractional banking)的概念尤其如此。 這個概念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早期的意大利出現,並一直影響現代金融。Fractional banking的理念是銀行只需要保留從客戶那里收集到的存款的一小部分,因為存款人很少會在同一時間嘗試取回所有金錢。在正常情況下,循環資金可不繼投入增長的貸款和債券之中。但如果任何事情促使存款人大量擠兌,系統就會崩潰。這就是1997年和2007年發生的事情。 然而,在另一方面,這次最新的恐慌與以往的不同——更令人震驚——因為它涉及到未來的重要問題:信息。 |
Stress test , US Bonds , Real Estate , Capital Flow , US Credit |
李浩然 |
2023-04-19T09:30 |
【now.com財經】許多專家認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出現,是歷史上一個最重要的轉折點,就類似古代的四大發明一樣偉大。科技上的突破,例如OpenAI的ChatGPT和 DeepMind的Gato等,以及最近數十億美元投入AI的速度,也衍生一個重要的話題:我們離真正的AGI普及還有多遠? 盡管到目前為止,專家們對於這問題看法不一;一些人認為很快就會實現,而另一些人則相信需要更長的時間。然而,創造AGI顯然是所有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的目標之一,而且正在比任何人預期更快地向這個目標邁進。但是,這一發展也會帶來重大的潛在風險,因為過於強大的AGI可能導致人類被滅絕或人類世界被毀滅。 如上帝般的AGI,是一台可以自主學習和發展的超級智能電腦,理論上不需要監督就能理解這個世界,更可以改變整個世界。雖然當前的科技還沒有達到這種水平,但從人工智能的本質上來看,這意味著非常難以准確預測何時會到達這一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進步已經展示了復雜的能力,例如嘗試找出欺騙人類的方法。 當然,許多人對於這種「智能」已產生一定疑慮。 |
USD , GW TERROIR , JACOBSON PHARMA , IT |
李浩然 |
2023-04-03T10:15 |
【now.com財經】按收入計算,台積電(TSM)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2020年,它悄然躋身全球最具價值的10家公司行列。直到現在,它的流通市值仍然比Meta和Exxon還大,而且擁有世界上最大和先進邏輯芯片制造的能力。根據一項市場分析指,該公司驚人地生產了全球92%最先進的芯片—當中包括核武、飛機、潛艇、各類先進武器和超高音速導彈中的芯片(這都是在維持國際平衡上,不可缺少的硬實力)。 也許更重要的是,台積電制造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矽芯片(Silicon Chips),更加是蘋果iPhone和Mac芯片的主要供應方。每隔六個月,台積電13個晶圓廠房中的其中一家—位於台南的Fab 18—就會為蘋果雕刻(Carves)和蝕刻(Etching)1 quintillion(十億個十億,10的18次方)晶體管。 在疫情期間,台積電開始使用密集的擴增實景(Augmented Reality,AR)會議來協調這些流程,並將遙遠的合作伙伴集中在一個虛擬共享空間中。透過配戴商業生產的AR眼鏡,其化身可象征性地肩並肩工作,也讓每個參與者都能看到其他人看到的東西並實時去解決問題。 |
|
李浩然 |
2023-03-27T10:06 |
【now.com財經】銀行業是一種信心游戲;而顧名思義,銀行肯定是高度槓桿化下經營;因此,沒有一家銀行有足夠的現金一次性支付給所有存款人。為了獲得回報,銀行必須將存入的部分資金,用於長期借貸以獲得利息收入或購買資產以獲得回報。而額外一級債券(AT1)或俗稱可可債(CoCo Bond)作為銀行資本的一部分,其可轉換的意思是因為它們可以從債券轉換為股票或全部撇賬(Complete write-down)。一般而言,AT1只有在滿足某些條件時才會發生轉換,例如發行銀行的資本實力低於預定的觸發水平。 這引出了今天的話題—瑞士金融監管機構 (FINMA) 決定把瑞信(Credit Suisse)約值170億瑞士法郎的額外一級債券全部撇賬。在此前,不少人都會誤以為AT1是相當於傳統的銀行的優先股—也就是說,它們排在普通股之前。不少機構投資者甚至可能在這個基礎上交易AT1。現實是,瑞信的AT1並不是普遍人所認為在償付排名中的排在普通股之前的普通優先股,它們只是某種固定收益工具,甚至排在普通股之後。 |
ITE HOLDINGS , Capital Flow , IPO , IPO , IGG |
李浩然 |
2023-03-22T10:08 |
【now.com財經】由OpenAI最新創建完成的GPT-4(ChatGPT第四代)可以說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一個新里程碑。GPT-4是一個大型多模態模型(能夠接受圖像和文字輸入,然後以文本輸出)。盡管在許多現實世界環境中的能力仍不如人類,但在各種專業和學術基准上卻能表現非常出色(甚至已超越大多數人的水平)。例如,GPT-4參加模擬律師考試,其分數能夠在應試者的前10%左右;相比之下,GPT-3.5(ChatGPT-3.5)的得分只在倒數10%左右。 在隨意的談話中,GPT-3.5和GPT-4之間的區別可能很微妙。在更復雜和更高的維度上,GPT-4比GPT-3.5更可靠、更有創意,並且能夠處理更細微的指令。此外,GPT-4可以接受文字和圖像的提問,也可以與純文字設置並行;換句話說,GPT-4在文字和圖像(包括圖表或屏幕截圖等)組成的輸入情況下,可生成文本輸出(包括自然語言、代碼等)。 盡管GPT-4具有強大的功能,但它與早期的GPT模型具有相似的局限性。最重要的是,GPT-4仍然不完全可靠(例如以虛構的事實,作出錯誤的推理)。 |
Bio , GW TERROIR , CMBC CAPITAL , JACOBSON PHARMA , DBA TELECOM |
李浩然 |
2023-03-13T10:10 |
【now.com財經】在這次的加息周期里,不少投資者因去年在固定收益中錄得巨額虧損,而更加謹慎地考慮如何配置該資產類別。基金經理Ben Carlson在最近的文章,就簡單地歸納了不同債券久期(Durations)的利弊。 長期債券的優點包括: 一,當利率下降時,會獲得更多收益,因為更長的期限意味著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更高(並且價格與利率呈反比關系)。 二,長期債券往往是對沖通縮型衰退的最佳對沖工具之一。 三,可以更長時間地鎖定更高的收益率。在80年代初期,投資者可以將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鎖定在15%長達30年! 四,長期債券應獲得更高的回報,因為它們涉及更多利率和久期的風險。 長期債券的缺點包括: 一,當利率上升、或通脹上升時,它們的價格可能會被壓垮。回顧去年,就可以看到這一點。 二,由於存續期要長得多,因此債券價格與利率變化相關的波動性要大得多。當利率上升或下降時,長期債券可能會在兩個方向上經歷巨大的價格波動。 三,可能會被鎖定在較低的收益率上很長的時間,如果利率迅速上升,這會難以轉身。 短期債券則相反,好處包括: 一,幾乎沒有利率風險(取決於存續期),這在利率上升期間受到的影響會較少。 |
US Bonds |
李浩然 |
2023-03-06T09:53 |
【now.com財經】要簡單解釋ChatGPT的基本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嘗試從目前所獲得的任何文本生成一個「合理的延續」。其中「合理」的意思,就是人們期望「某人在閱讀數十億個網頁上寫過的內容後會寫下什麼」。 因此,例如向 ChatGPT 要求:寫一篇關於人工智能可以做甚麼?可以想像一下掃描數十億頁的人工文本(比如網絡文章和電子書籍)並找到輸入文本的所有實例,然後在極短時間內從一個單詞接著查看下一個單詞。ChatGPT 厲害之處在於有效地做了類似的事情,但它不是看字面文本,而是在尋找某種「意義上相符」的事物。在最終結果上,它會生成一個可能跟在後面的單詞的排名列表以及其「概率」。 換句話說,比如當ChatGPT寫一篇文章時,它本質上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問「給予目前的文本,下一個詞應該是什麼?」,然後每次都添加一個詞。因此,有些時候,ChatGPT或會組成「新詞」。 在進一步解釋ChatGPT之前,用於圖像識別等的典型模型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的呢?當前最流行且最成功的方法是使用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又簡稱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或類神經網絡。 |
GW TERROIR |
李浩然 |
2023-02-20T10:27 |
【now.com財經】盡管,許多熱門創新科技在市場成熟之前就被過度炒作了。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興起伴隨著真實的收益,確實帶來更真實的吸引力。事實上,Stable Diffusion和ChatGPT等模型正在創造用戶增長的歷史記錄,多個應用程式在推出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達到了1億美元的年度化收入。 從目前的觀察,基礎架構(infrastructure)供應商可能是AI市場迄今為止的最大贏家,獲取了大部分的盈收分額。反之,雖然應用程式(Application)公司的收入增長非常快,但仍然在留存率、產品差異化和毛利率方面苦苦掙扎。而大多數模型提供商,雖然屬於整個市場的存在核心,但卻尚未實現大規模的商業規模。換句話說,創造最大價值的公司—即訓練生成式AI模型並將其應用於新應用程式—並沒有獲得大部分價值。 理論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stack大致可以分為三層:一、將生成的 AI 模型集成到面向用戶的產品的應用程序,運行自己的模型管道(又稱 end-to-end apps)或依賴第三方API。 |
Capital Flow , USD , GW TERROIR , IT |
李浩然 |
2023-02-13T10:43 |
【now.com財經】Meta(Facebook母公司)是2022年標准普爾500指數中表現最差的股份之一,全年下跌64%。然而,誰會料到在聯儲局實行緊縮政策和超高通脹時期,向元宇宙投入數十億美元會是個極壞主意? 時移勢逆,去年的失寵的卻變成了今年的最受垂青的股票。Meta股價在今年的以來一度最多曾上漲了55%以上,包括在業績公布後的單日漲幅逾20%。從高位到低位,Meta一度下瀉76%,是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掌舵期間最嚴重的。 像Meta遭受重創,然後大幅反彈,當然遠不止於一家。事實上,股價從高點下跌了50%以上,再從低點反彈逾100%或以上(仍遠低於歷史高點的公司)的,還包括:Netflix、Shopify、Wayfair、Tesla、Coinbase、Zillow等等。 不過,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最難的操作點,往往在於區分死貓反彈和真正的價值回歸。華爾街有句老話:什麼叫股票下跌90%?那就是一只股票下跌了80%,然後被腰斬。換句話說,你如何去稱呼下跌70% 的股票?那就是一只股票下跌了90%,然後反彈了2倍。 |
US Stock , ETF , USD , Util , HSCEI ETF |
李浩然 |
2023-02-06T12:06 |
【now.com財經】DeepMind是Alphabet(Google 母公司 )旗下子公司,也是世界領先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之一。去年夏天,DeepMind宣布其算法之一的AlphaFold已經預測了幾乎所有人類已知蛋白質的3D結構(解決了科學界數十多年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並且該公司正在會免費提供其背後的技術。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科學家雖然已熟知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但卻從未破解過蛋白質如何折疊成復雜的3D形狀(幾乎身體上所執行的所有功能,都取決於蛋白質其獨特的3D結構)。而事實上,由於AlphaFold讓科學家能計算出蛋白質結構,而這項研究有望可以加速藥物開發,為治療癌症等疾病提供更快的解決方案。 雖然DeepMind這類尖端科技公司一直在努力實現一個更宏偉的目標:通過構建一個能夠思考、學習和解決人類最棘手問題的機器,來創造通用人工智能(AGI);但直到今天,人工智能依然是相對的狹隘、脆弱,而且根本上不是很那麼聰明。盡管如此,AGI依然有望成為一種「劃時代」的技術,就像電力的利用一樣,它將改變人類生活的習慣。 不過,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也伴隨著潛在的危險。 |
ChinaElec , USD , GW TERROIR , JACOBSON PHARMA , IT |
李浩然 |
2023-01-30T10:02 |
【now.com財經】曾在1982年的股東信中,被「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稱為「財產保險業務中最好的投資經理」的Lou Simpson在今年初離世,享年85歲。Lou Simpson在伊利諾伊州海蘭帕克長大,曾在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短暫學習,然後轉到俄亥俄衛斯理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並於1958年獲得會計和經濟學雙學位;兩年後,他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碩士學位(也曾於 1960 年至 1962 年期間擔任該校的經濟學教授)。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Lou Simpson 回到芝加哥,曾在Stein Roe & Farnham工作,並於1969年成為這家投資公司的合伙人;之後,Lou Simpson搬到洛杉磯,並在Western Asset Management擔任總裁兼CEO。 在1979年8月,Lou Simpson巴菲特德會面後,正式加入「股神」旗艦投資公司巴郡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旗下汽車保險業務分支GEICO擔任投資經理。 |
USD , IPO , IPO |
李浩然 |
2023-01-16T11:42 |
【now.com財經】假如果我是宏觀策略師,要對2023年作出四平八穩的展望,應該會是這樣寫:「投資者將看到股票在新的一年里苦苦掙扎。隨著聯儲局繼續實施緊縮貨幣政策,年初的另一次調整似乎不可避免。今年下半年出現溫和衰退的可能性很大,但股市可能會攀越『憂慮之牆』(The Wall of Worry),並在下半年反彈。股票錄得收益將是下半年的事。」 表面上看,上述的推論也算得上是言之成理;然而,無論是預測市場或經濟的未來,難點在於預測未來本是很困難。 《Against the Gods: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Risk》的作者Peter Bernstein曾寫道:「概率總是具有雙重含義,一個是展望未來,另一個是解釋過去;一個與個人觀點有關,另一個與個人實際知道的有關。」換而言之,倒不如從概率的角度來考慮,因為未來看起來不會像任何人預測的那樣。今年至少有三至四種的可能性出現,無論是那一種情況出現,似乎都不會令人十分震驚。因此,如果要作出一個百分之百准確的預測,那就是:「股市在2023年會出現調整。 |
|
李浩然 |
2023-01-09T11:41 |
【now.com財經】小休數周後,首先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身體健康!投資得心應手!新一年的開局,坊間都會作出一些全年的市場預測。不過,筆者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作這些預測很多時候都是愚蠢的。盡管預測幾乎總是錯誤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完全沒有價值,至少它們可以一些具有啟發性和教育性的觀點。接下來,在這篇文章雖然也會作出一些預測,雖然不用說,但無論如何也必須說,這份預測都不是投資建議。筆者也不會根據這些預測對自己的投資組合做任何事情,讀者也不應該。 在一年前,我對宏觀大局的的預測清單中包括了四個主要觀點:一、通脹肆虐;二、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三、變種病毒繼續困擾全球;四、內地經濟陷入困境。盡管當中有一些觀點是對的,也有很多是錯誤的,但這顯然是不足為奇。對筆者而言,即使預測有一個糟糕的記錄,但投資者需要做的是試圖「駕馭」市場,而不是「智勝」市場。回顧一年前自己會很有趣,當發現自己在某些想法如此偏離時,它會不斷提醒自己預測未來是多麼困難(永遠不要自作聰明)。事實上,通過對自己檢討,也會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發現了一些不知道或忘記知道的事情。 |
US Bonds , IPO , IPO , USD , US Stock |
李浩然 |
2022-12-19T10:37 |
【now.com財經】除非今年聖誕節看到大奇跡,否則美國股市將很大機會以雙位數的跌幅結束2022年。事實上,如果目前這種低迷持續到年底的話,也將是過去95年來第12次發生這種情況。從歷史數據來看,盡管今年的跌市比較少見,但也不是完全罕見的情況。再者,日歷年回報對大部分人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因為個人投資者並不像基金經理,不會在12月底結算,然後在每年1月第一個交易日重生計算回報(收取客戶表現費)。 每逢年底或年初,很多「專家」都問到對明年的預測和展望;但坦白說,任何人都無法根據前一年發生的事情來預測某一年會發生什麼,因為市場並不那麼容易。 自1928年以來,標准普爾500指數有大約55%的時間是在前一年上漲之後繼續上升(換言之,在T年錄得正回報、T+1年也是正回報)。而這是有其道理的,因為從美國漫長的股市數據可見,平均每四年就有三年時間是錄得漲幅。當然,股市也有 18% 的時間里在前一年上漲之後的一年錄得跌幅(T年錄得正回報、T+1年卻是負回報);與此同時,也有18% 的時間里,在經歷了低迷的一年後錄得升幅(T年錄得負回報、T+1 年卻是正回報)。 |
US Bonds , US Stock |
李浩然 |
2022-12-12T10:15 |
【now.com財經】早在2013年,牛津大學研究人員曾發表一份針對最有可能受到自動化和人工智能(AI)威脅的工作的分析報告。當中,排在首位的是電話營銷、手工縫紉及經紀、文員等職業。 據報告分析指,這些涉及重復性和缺乏想像力的工作,似乎最容易被AI所取代。相比之下,被認為最難被顛覆的工作,包括許多與藝術和創作相關的職業,例如插畫和寫作。 事實上,概括當時不少傳統智慧,都會很容易得出先進科技應該先會危及簡單或基於常規的工作,然後再會侵占需要充分發揮人們創造力的職業。換言之,機械操作人員和體力勞動者,理論上最先需要擔心飯碗。反之,作家和建築師則相對安全。 然而,這個假設總是有點犯駁的地方。尤其是,到今天尚未能制造不會卡在沙發底下的地板清潔機器人之前,Google旗下的人工智能實驗室DeepMind就已開發了能夠精通國際象棋的AlphaZero人工智能博弈系統。 在2022年,技術人員確實在人工智能的理論和技術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飛躍進展。今天,可以看到了一系列AI產品,幾乎可以准確地完成牛津研究人員認為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那就是模仿創造力(mimic creativity)。 |
GW TERROIR , JACOBSON PHARMA , IT |
李浩然 |
2022-12-05T10:00 |
【now.com財經】目前,許多市場觀察人士都在關注長年期債券和短年期債券之間的息差。據DataTrek Research的數據顯示, 2年期國債現在比10年期國債收益率高0.7%,而這正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短期債券與長期債券的最大利差(值得留意,這是聯儲局對上一次加息狂潮)。眾所周知的是,倒掛的收益率曲線在過去一直是即將到來的衰退的可靠指標。如果我們在接下來的12個月左右沒有出現衰退,那麼很多人都會感到驚訝。 盡管每次通脹飆升未必一定會導致衰退,但每次通脹飆升只會被經濟衰退所緩解。因此,這里值得留意的是,「硬著陸」將是聯儲局將利率提高到可以對抗通脹,以至於將美國經濟推入衰退。而另一方面,「軟著陸」意味聯儲局將利率提高到足以降低通脹,但同時不會導致經濟收縮的程度。然而,不幸的是,從漫長的歷史數據表明,在如此高的通脹率的環境下,理想的「軟著陸」情況從未發生過。 就市場影響而言,標准普爾500指數較歷史高位曾下跌逾20%以上;換言之,美股實際上早已進入熊市之中。 |
US Bonds , US Stock |
李浩然 |
2022-11-28T12:18 |
【now.com財經】據統計,科技股目前占標准普爾500指數大約24%。然而,這個數字可能被低估了一些,因為許多大型企業在分類中都不屬於科技板塊。最明顯的例子有亞馬遜和Tesla,兩者都被歸屬為非必需消費品分類,而且是該界別中最大的兩家公司;另外,Facebook、Google和Netflix就被歸類為通訊板塊。 事實上,這些公司中有許多現在已經成為不少人生活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也很難將它們簡單歸類為某一個行業。因此,籠統來說,科技類公司可能實際上占標普500指數的三分之一或以上。惟不幸的是,上述這些科技企業先後公布大規模的裁員計劃,這難免讓人進一步對經濟前景感到擔憂…… 不少人都可能會將科企裁員聯想成「礦坑中的金絲雀」,甚至是「多米諾骨牌效應」中第一張倒下的骨牌。然而,從實際的狀況來看,科技公司對整體經濟的重要性實際上遠不如對股市的重要。根據高盛的一份針對科技公司裁員的研究報告指出,即使把互聯網出版、廣播和網絡搜索領域的所有員工都立即解雇(盡管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美國整體失業率的上升幅度也不會超過0.3百分點。事實上,科技行業只占整個美國勞動力市場的2%左右。 |
ETF , IT , Sachs , Steel , HSCEI ETF |
李浩然 |
2022-11-14T10:44 |
【跨市思維】金融行業中最重要的技能是甚麼? 【分析】 5小時13分鍾前 【now.com財經】金融行業中最重要的技能是甚麼?坦白說,最重要的技能與數學幾乎是完全無關。因為即使懂得創建世界上最好的貼現現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等財務模型,也不會直接從潛在的客戶里籌集資金。如果沒有「說好XX故事」的能力,那麼沒有人會真正關心真正金融所需的技能,例如分析員每天都用到的Microsoft Excel。事實上,MS Excel上的試算表可能根本比不上軟技能(Soft Skills)那麼重要,就連「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亦曾經說過「金融最重要的技能是推銷技巧。」 某程度上,每個人都以某種身份從事銷售。如果你想結婚,你必須把自己 Sell 俾未來的配偶;如果你想被錄用,你必須把自己Sell俾未來的雇主。如果你想銷售一種產品或服務,你必須讓客戶相信它是值得的。如果您希望人們接受你的想法,你就必須以人們能夠理解的方式Sell俾受眾。 大多數的情況下,能夠講出最好、最動聽的「故事」通常會成為贏家。 |
Real Estate , Capital Flow , USD , Real Estate , JACOBSON PHARMA |
李浩然 |
2022-11-07T10:00 |
【now.com財經】世界被有很多消極的負面情緒所籠罩著,不只是熊市、衰退和通脹。消極的「末日」言論更容易搶眼球,尤其是在活躍的推文或數十秒的短視頻上。反之,「說好XX故事」不適合放在標題中,因為它需要時間才能發揮出來(當然,有些時候根本不是說了就是)。如今,世界遠非完美,但有些事情確實在變得更好。盡管科技以無數方式改善了大部分人的生活,但全球疫情的大爆發卻展示了一些本來毫不起眼的物資其實是不可或缺。事實上,普遍人從來沒有過多考慮到供應鏈、制造業、全球貨物運輸、食品生產和能源儲存等可能出現的潛在問題,但這些事情都卻在背幕後發生。 根據暢銷書《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 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How the World Really Works: The Science Behind How We Got Here and Where We』re Going)的作者Vaclav Smil所指,在1800 年代初期,超過七成的美國人在農場工作。到1900年,這一數字仍占勞動力的四成以上。但到目前只有不到1%的美國人口直接從事生產當地今天所吃的食物。 |
Energy , USD , Food , IT |
李浩然 |
2022-10-31T10:37 |
【now.com財經】本月以來,標准普爾500指數就有約六成的交易日子出現超過1%的單日波幅(正負1%)。在經濟低迷時期出現這樣波動而密集而的市況——發生這種近似羊群效應的主因是開始虧損的投資者在恐慌性的賣出和買入。參考基金經理Ben Carlson對標普500指數過去10年的每日波幅(包括定年份每天出現正負1%或更多、正負2%或更多、正負3%或更多的次數,以及年內最大跌幅)的統計數據可見,在跌幅較大的年份(2015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和2022年)比沒有深度跌幅的年份表現出更大的每日波動。在2020年尤其明顯,標指年內最大的跌幅為-34%,正負1%或更多、正負2%或更多、正負3%或更多的頻率分別是110次、44次、24次。 反之,2017年基本上是沒有回撤可言(全年最大的跌幅僅為-2.8%),日均的波動也非常少。標指錄得正負1%或更多、正負2%或更多、正負3%或更多的頻率分別是8 次、0次和0次,並錄得21%的全年升幅。從總體上看,這是一個「慢牛」走勢的一年。 |
US Stock |
李浩然 |
2022-10-24T10:00 |
【now.com財經】從今年3月到9月,美國的年度通脹數據分別是:8.5%、8.3%、8.6%、9.1%、8.5%、8.3%、8.2%;是連續七個月通脹率超過8%。這種情況自1980年代初以來就沒有發生過。盡管聯儲局一直在積極加息,供應鏈亦正在改善,油價也下跌了三分之一,天然氣價格更遠低於高點。當然,經濟專家可以通過計算通脹的每個單獨組成的部分去解釋為什麼通脹率仍然難以回落。但有些觀察,卻不必過多地討論經濟數據仍然能夠得出相同的結論。 首先,雖然也許不是所有人,但總的來說,美國家庭在疫情期間變得更加富裕。自踏入2020年以來,美國家庭淨資產只接近110萬億美元,但在今年創下近142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之後,到第二季末,淨資產仍然超過135萬億美元。從2020年第一季度末到2022年第一季度,美國人的淨資產增長了37%(從疫情低點到爆發後的高點),這是自聯儲局在1989年開始跟蹤這一數據以來的最大增幅。但即使從疫情前的水平開始計算,30%的增長也是迄今為止有記錄以來第二最大的增長速度。 更重要的是,這一次受益的不僅僅是前10%或前1%的最富裕家庭。 |
|
李浩然 |
2022-10-17T10:29 |
【now.com財經】有些人天生是相對比較樂觀,但有些人則比較悲觀。但在投資方面,無論你屬於哪一類型,還必須在樂觀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對筆者而言,最好是成為一個長期理性的樂觀主義者,但同時能夠了解到,有些時候事情會在短期內變得非常糟糕。市場往往就是這樣,比如現在,從宏觀的層面來看,情況當然並不樂觀。普遍人都擔心出像惡性通脹或甚至某些災難性情況導致美元崩盤之類,盡管如此,但仍值得認清當前市場環境的現實狀況。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最大的風險是美國聯儲局或各國央行的政策失誤,這也是發生概率最高的。然而,筆者擔心的不是聯儲局鮑威爾或其他官員對經濟數據的錯誤解讀,而是在一眾政策官員的決策過程中,更多涉及個人榮辱的問題。無容置疑的是,外在批評很容易會影響個人的判斷,聯儲局的成員也不會例外。在過去幾個月,聯儲局的成員一直受到媒體和其他經濟專家的猛烈抨擊,指摘他們在通脹飆升時,沒有盡快采取行動,錯過了時機。因此,他們很有可能在相反的方向上矯枉過正,以證明他們的公信力。 |
IT , USD |
李浩然 |
2022-10-10T10:00 |
【now.com財經】傳奇對沖基金經理Stanley Druckenmiller上月底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他認為美國股市將會迷失十年。他的核心預測是道指在十年內都不會比今天上漲太多(In fact, it』s my central forecast---the Dow won』t be much higher in ten years than it is today)。事實上,Stanley Druckenmiller多年來一直公開看淡。無奈的是,股市迷失十年確實在過去曾經發生,而未來也可能會再次發生,但本來就是風險資產的本質。盡管,疫情爆發後的12至15個月是股市有史以來最容易賺錢的時期之一;而且,從2009年至2021年,美國確實經歷了超級牛市,給投資者帶來了驚人的回報。不過,若回顧過去二十年的變化,對投資者來說其實也絕非易事。 首先,在過去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標准普爾500指數已經經歷了兩次熊市,這是自大蕭條以來第一次發生這種情況。 |
US Stock , US Bonds , EURO |
李浩然 |
2022-10-03T10:23 |
【now.com財經】雖然面對同一個熊市,但風險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意義。盡管沒有人喜歡賠錢,但年輕人應對熊市感到興奮,但退休人士面對熊市可能會感到氣餒。對於年輕人來說,時間和人力資本是最大的資產,時間也讓復利成為背後最大的推動力,而且也有時間等待漫長的熊市結束;未來的賺錢能力等同於未來的儲蓄,無論市場是高還是低,都可以定期投入股市。因此,在熊市期間給年輕人的建議相當簡單,就是繼續儲蓄,繼續投資,不要被市場嚇跑。耐心和足夠長的時間范圍下,一定可以消除許多糟糕的宏觀情況。 反之,退休人士在資產方面處於完全不同的位置。在退休時,尚余的人力資本相對於已擁有的金融資產可能的已經相形見絀。退休人士沒有那麼多時間來等待討厭的熊市,因為不再有固定的工作收入,而且必須從積累心態轉變為減持心態,因為需要開始從投資組合中提取生活所需的資金。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於要花費投資組合的人來說,財務規劃要比建立投資組合的人復雜得多。 作為已退休人士,在心態上當然不希望把事情搞砸。 |
US Bonds , Real Estate , Capital Flow , US Stock , Real Estate |
李浩然 |
2022-09-26T10:08 |
【now.com財經】今年以來,標准普爾500指數單日下跌3%或更差有九次,單日跌幅2%或更差的有17次。反之,只有16個不同交易日上漲了2%或更多。無疑,美股今年的表現十分坎坷,而沒有太過留心美股的讀者可能仍會追問到底有多顛簸?標指在今年初創下歷史新高後,到3月初就下挫了12%,接著從3月底又反彈11%。在短暫的復蘇之後,到6月中旬大跌了20%;而6月中旬仍然是這個熊市的低點(以收市價計),但到8月中旬又出現反彈,股市飆升了17%。其後,上個月出現了-9%、+5%的波動,到現時又下瀉了逾10%。 參考基金經理Ben Carlson在最近文章整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12次美股熊市的表現可見,平均的回落幅度達到32.7%。當前,標普500指數下跌了20%以上、羅素2000指數下跌近30%、納斯達克100指數下跌超過 30%。換句話說,目前的股市表現與過去並沒有更差。 從宏觀的大局來看,通脹率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利率正以歷史上最快的速度上升,聯儲局正在積極支持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出現崩盤,並正試圖策劃一場衰退去阻止通脹進一步升溫。 |
US Stock , Real Estate , Real Estate |
李浩然 |
2022-09-19T10:04 |
【now.com財經】回顧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有些「末日論」的悲觀主義者都曾預言美元即將崩潰。而吸引不少人相信這些末日論的主要論述是,聯儲局「印制」了數萬億美元,又把利率壓至零水平;與此同時,美國已陷入自大蕭條以來最大經濟崩潰的惡性循環之中。近年來,加密貨幣極端主義信徒又再預言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將要終結;然而,美元至今年以來,卻比以往任何其他主要已發展國家的貨幣都要強勢。 當然,拉長至過去五年左右的時間里,美元兌一籃子其他發達市場經濟貨幣或多或少沒有任何太大的變化。換句話說,一籃子成熟經濟市場的貨幣在過去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兌美元卻只是得個「吉」。不過,筆者想指出的是,對於美元即將崩潰的每一個預測都是一個可怕的賭注。顯然,美元有一天會被其他貨幣或數字資產取代嗎?這當然有可能。美元會全面崩盤?但個人相信短期內似乎不太可能。為什麼?美國比世界其他地方仍然擁有很大的優勢,令美元仍然會壟斷全球儲備貨幣的霸主地位。 從歷史上可見,日本曾在八十年代一度似要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強國,但結果並沒有發生。現在,中國緊跟在美國後面(早前不少分析認為中國在數年內將可彎道超車)。 |
Energy , Oil , USD , SUN HING VISION , IT |
李浩然 |
2022-09-05T10:29 |
【now.com財經】最近看到基金經理Ben Carlson一篇自嘲的文章,原因是有網民認為他對股市的看法太淡(但現實是他過去曾喻被為長期固執的好友)。事實上,筆者寫這個專欄時亦覺得慚愧,因為不能每周推薦(唱好?!)那支股票與讀者一齊大喊GOGOGO;理由很簡單,整體市場的情況似乎有點不妙。令人無奈的是,聯儲局正積極試圖壓低股市、通脹仍處於四十年來最高水平、實質利率正在上升、股票和債券都從高點下跌了雙位數。更甚的是,聯儲局很有可能試圖將美國經濟從懸崖上推入衰退。最近不少聯儲局成員公開認為股市應該下跌時,「不要與美聯儲作對」似乎有了新的含義。因此,現在看淡市場非常容易,也是自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長的熊市。 自2009年初以來,股市出現了一些調整和甚至是熊市,但唯一與當前熊市周期長度相匹配或接近的是2011年。但2011年熊市,最多曾大跌19.4%(與今次的跌幅相若),其後便處於復蘇之中。當下指數雖然沒有回到低點,但最近已經再次回落。現在很容易消極,因為熊市已進入第九個月。不幸的是,在熊市期間總是很容易消極,筆者當然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曙光。如果不是壞消息不斷,股市就不會跌跌不休。 |
US Bonds , MIDLAND HOLDING , CHI ASSURANCE |
李浩然 |
2022-08-29T10:08 |
【now.com財經】假如你有50%機會贏得5,000萬元,或是100%拿到100萬元,你會如何選擇?前者相當於2,500萬元的預期價值(Expected value),如果對概率有了解,都會選擇前者。因為放棄得到2,500 萬元的機會而選擇100萬元表面上並不合理,對不? 然而,假設你的口袋里只有100萬元。你會願意花這筆錢以50%概率進行投資博取5000萬元嗎?因為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作祟,損失的痛苦是收益的兩倍,損失往往比收益帶來的心理影響要大得多。 如果你放棄直接得到100萬元,與此同時卻一無所獲,你會有多少遺憾?簡單而言,數學上(理性)的答案是你每次都是選擇預期價值最高的作投資,但心理(感性)答案是你每次有機會獲利時都是風險規避的。 不過,筆者認為更直接的答案是取決於你擁有多少錢。如果你沒有一毛錢,你應該每天都拿保證的百萬元。但是如果你有一些的閒錢呢?例如你已經是千萬富翁了?在這樣的財富水平上,以50/50的比例去博取5,000萬元可能更具一定吸引力。在做出大筆資金的決策時,情況往往勝過簡單的數學邏輯。 |
Gold , Capital F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