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专家评论

所有 80后投机客 Bittermelon Sammi 丁世民 中概股追击 何民杰 何车 保险脉搏:英国保诚 刘嘉辉 刘锳琳 区丽庄 吴启民 吴庭琛 吴咏仪 周永俊 周显 嘉士伯 姚俊龙 姚浩然 宏利香港 宣震 屈宏斌 岑智勇 廖立嘉 张世昌 张敏华 张智威 张竞达 彭伟新 彭启明 徐家健 徐灿杰 惠理基金 成山银子 文德华 文慧诗 文锦辉 施俊威 春哥 曾国平 曾渊沧 朱红 李佩珊 李伟杰 李伟贤 李峻铭 李巍 李慧芬 李浩德 李浩然 林伟雄 林嘉麒 林子杰 林家盛 林建华 林樵基 林禧彦 林赛盈 梁伟民 梁伟源 梁君馡 梁天卓 梁振辉 梁杰文 梁焯峰 梁钧宇 植耀辉 杨松坤 欧维钧 汪敦敬 沈家麟 沈庆洪 沈振盈 涂国彬 汤文亮 温嘉炜 汇丰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 潘国光 潘志明 潘志业 潘铁珊 灏升 熊俊杰 熊丽萍 王冠一 王海翔 王美凤 王良享 王华 瑞银 甘小文 毕明 卢德芳 卢志威 卢志明 卢楚仁 卢铭恩 罗尚沛 罗明立 罗晓鸣 聂Sir 聂振邦 股中人 胡孟青 胡雪姬 英国保诚 庄志豪 庄志雄 叶佩兰 叶尚志 叶泽恒 蔡嘉民 蔺常念 苏沛丰 许绎彬 谭智乐 财子O 费高 赵晞文 赵海珠 连敬涵 郭家耀 郭思治 郭钊 邓泽堂 邓声兴 郑叻 郑天殷 郑家华 邝建扬 邝民彬 金曹 钱琛 关焯照 阮子曦 陈伟明 陈伟聪 陈大伟 陈宝枝 陈建良 陈恩因 陈欣 陈永杰 陈永陆 陈海潮 陈锦兴 陈凤珠 陆东 颜招骏 首域盈信 首源观点 马铁颖 马丽娜 冯南山 高息先生 麦嘉华 麦子麒 黄伟豪 黄嘉俊 黄国英 黄子燊 黄展威 黄志阳 黄敏硕 黄景明 黄景朋 黄泽航 黄玮杰 黄集恩 黄丽帼 黄国英 黎伟成 黎坚辉 龙志涛 庞宝林 龚伟怡 龚成 龚方雄
评论员 时间 内容 标签
沈家麟 2022-01-25T01:23 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喊话,由于用词大胆,语气迫切,被媒体戏称金句一个接一个。他指要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 “以避免信贷崩塌”;“金融部门(银行)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贷款)”;“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 刘国强是次金句尽出绝非“爆肚”,而是代表当局最高决策者对货币政策乃至经济形势看法。以上讲话对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性、对刺激经济的迫切性为历史罕见。这与以往边放水、边口硬说货币政策仍维持中性偏宽、适度灵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同。上次采用同样语境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今次人行绝非空口说白话,因为在一天之后(19日),继12月后再降1年期和5年期LPR。由此可见,是次减息只是新一轮政策组合拳的前奏,料刺激措施仍陆续有来。除常规操作外,未来还可能会调整金融机构考核,要求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等,以确保经济运行,维持企业及市场信心。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2-01-18T04:26 近期美国增长股惨遭洗仓式抛售,跌幅较去年债息飙升以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还要惨烈,原因还看上轮联储局退市。联储局2013年5月宣布将于年底进行缩减买债,初时因与市场缺乏沟通,故宣布Taper初期造成利率大升。当Taper正式开始,美股反而持续上升,背后逻辑是当局仍在放水。当缩减买债完成后,联储局事隔14个月后才于2015年12月首次加息,缩表则在首次加息后两年时间即2017年10月进行,可见当时加息及缩表有序和缓慢,对经济及股市影响有限。直到鲍威尔2018年2月上任后,展开一年加息四次任务,并在当年底称将自动导航缩表,市场恐紧缩力度过于强劲而令美股于第四季暴跌。缩表带来后遗症见于金融体系的资金紧张程度,2019年第四季起银行间拆借减少,隔夜回购利率飙升,迫使纽约联储银行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由此可见,缩减买债和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可控,真正令市场感到忧虑的是缩表,故此缩表必须审慎地进行。与上轮经验不同,今次联储局可能在缩减买债后不久便加息,而市场开始估计当局年内会进行缩表。当所有“收水”行动短时间内进行,将对市场流动性带来重大影响。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退市
沈家麟 2022-01-11T01:59 美国去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9.9万人,远低预期的44万人,是否代表美国经济差过预期?数据公布后,美债息反而全线上升,加息预期进一步升温,3月加息概率已升至逾七成。上周一系列就业数据中,失业率和工资增速反而更重要。 上月失业率降至3.9%历史低位。统计过去失业率跌至3.9%时,通胀及联邦基金实际利率一般处较高水平,绝不会像今天如此畸形(通胀已升至七十年代水平,但央行利率保持在低位)。要解决此经济失衡现象,唯有加息一途。FOMC上周会议纪录显示,部分成员认为就业目标已大致达到。在工资续升、失业率跌至低位,非农就业人数与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仍有差距,但这可归因于部分求职者已永久退出就业市场,故当局已不再执着于“完全就业”,毕竟没有人有足够把握,甚么才是完全就业。我们去年中已提到参考2004年加息周期,当时通胀回升较快,故联储局未有等待就业数据返回衰退前水平便已着手加息。联储局放弃就业目标,代表收水将较预期快,会议纪录亦显示,官员预期3月中为结束买债合适日子,而在完成缩减买债后到首次加息中间不需要太多缓冲,激进收水周期即将展开。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美债
沈家麟 2022-01-04T04:48 美股当之无愧成为表现最佳股市,标普500指数靠最后几个交易日升幅,反超纳斯达克指数,成表现最佳主要市场,分别升26.9%和26.6%。台湾、欧洲和印度分别排行第三至第五,上述市场去年录逾两成升幅。榜尾有巴西、港股、H股、中资科技股则敬陪末座,全部录逾一成跌幅;中资科技股更跌逾三成。 由此可见,去年环球股市表现分化。分化情况亦见于区域市场。如亚洲股市,台湾和印度表现出色,东协市场普遍录正数回报,日本和南韩虽录正回报但排名靠后,中港股市则显着下跌。分化情况亦见于同一市场中。以美股为例,尽管主要股指表现优异,但全靠几只大型权重股推升,纳指五大权重股贡献七成以上的去年升幅。撇除巨头,美股其他多数股份早已大跌。成分股数目多达三千只以上的纳指,其50天和200天市场宽度市场中早已跌至两成左右水平,代表市场中近八成股份的股价低于50天和200天平均水平。在指数年内屡创新高的同时,多数股票表现却如此颓势,反映美股强势背后的隐忧。当权重股的股价出现疲态,而其他股份未能接力,美股或将见调整,这是2022年投资者需要慎防的风险。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美股
沈家麟 2021-12-28T02:58 受新冠肺炎疫情重燃,欧元区政府推出新的防疫措施,使近期该区经济数据全方位回落。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11月欧元区通胀率(CPI)按年升至4.9%,不仅显着高于上月的4.1%,而且还创下有纪录以来最高。当月能源价格按年大升27%,推高通胀率多达2.57个百分点,是通胀加速的元凶。尽管当地似有滞胀风险,但欧洲央行官员一于少理,强调通胀只是暂时性,重申不会因此而紧缩其货币政策,甚至预期明年都不会加息,并谓过早收紧货币刺激措施只会扼杀经济复苏苗头。欧洲央行仍有足够底气维持货币刺激,主要原因在于两地通胀结构的不同。 尽管欧元区通胀创新高,但主要由能源价格带动,工资并未有如美国般持续上升。当局的如意算盘是寄望通胀率能跟随能源价格一并回落,现阶段政策仍侧重保经济多于控制通胀。欧洲央行于12月的会议上重申紧急疫情资产购买计划(PEPP)将如期于明年3月结束,但同时暂时性地扩大明年第二及第三季常规购债计划(APP)的购债规模。该行动被讥为“假收水”、“收水是为了放更多的水”,但亦反映当局以实际行动证明其重经济增长、轻通胀的立场。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欧元
沈家麟 2021-12-21T04:4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上周举行,讨论当前经济形势,并对经济下行风险作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判断。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字在会议公告中出现25次,可见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作为全球最早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及最早收水经济体,中国人民银行突在7月全面降准,当时仍口硬说并非宽松,实际上由当时开始已从紧缩转宽松。本月6日政治局常委会议提出“稳定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可以如何稳住?放水也。人行当日宣布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1日后再定向减息。昨再次降低一年期LPR。 由于内地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8.5%,代表过去10年降准已接近降无可降地步。未来除了大型银行降准外,相信人行会着眼于减息。由于全面降准和定向降息组合拳刚刚推出,加上已减LPR,未来人行大机会降低MLF利率。目前内地流动性并非十分紧张,但在多个融资渠道被封下,信用状况大为收紧,尤以房地产行业及中小企最受影响,故近期货币政策的重点亦聚焦在中小企。7月的全面降准无功而回,且看本轮组合拳能否带领中小企走出困境。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12-14T01:45 新债王冈拉克为其第四季网上研究会名题为“In Our Time”,并配上二战时英国首相张伯伦手执与纳粹和约照片。他指考虑到当前社会现状,在“我们的时代”将出现大洗牌,讲得最多是通胀,可见通胀以至货币政策是至关重要。美国通胀已升至40年来最高,核心通胀亦升至30年来最高,能源、食品及租金仍是物价上升主因。 总统拜登扬言,因油价已回落,未来通胀将逐渐回落。通胀见顶回落是时间问题,确实时点不好说。但本轮通胀背后推手是工资上升,要通胀回落至联储局目标水平恐怕短期难实现。联储局本周议息,焦点放在当局会否提前完成缩减买债。但缩减买债步伐最多影响当局放水力度,对市场实际影响不会太大。但市场如何看待利率预期将成关键。本周会议最重要仍是利率点阵图,今次将出现2024年利率预期。近期高估值的新经济股惨遭抛售,就是因市场对利率看法已变,从而改变对风险资产定价。笔者怀疑近期杀估值现象或已反映明年加息两次预期。但假如点阵图结果是2023年甚至2024年机械式加息四次,市场将如何反应?联储局亦如何与市场沟通稳住预期?这将考验联储局主席鲍威尔的功力。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12-07T04:55 上周美股极波动,但有赖于巨头权重股支撑,三大指数表现最差的纳指一周累跌逾2%,但恐慌指数VIX涨25%,软件即服务板块更是尸骸遍野,跌逾两成股票不计其数。Docusign业绩后,股价大泻逾四成!其季绩胜预期,即使盈利指引略低预期,也不至于股价如此重创。此股反映上周市场杀估值惨况。继今年2月底、3月初暴跌后,增长股再迎来新一轮杀估值压力,导火线始于联储局主席鲍威尔于金融委员会会议上一番讲话。鲍威尔对收紧货币政策态度突然异常强硬,除表示会放弃通胀“暂时”论调,还表明缩减买债可能较原订计划早几个月完成。 一直对通胀及货币政策处理不愠不火的鲍威尔如此转轪,市场恐当局将提前加息,并对风险资产进行重新订价,增长股再因杀估值而惨遭抛售。目前最担心是2018年式跌市又再重来。当年2月接替任期届满的耶伦,鲍威尔展开一年加息四次任务。因加息太快,令当年10月美股开始调整,一路至12月24日才跌定,期间标指累泻近两成。现时标指由高位计仅回落4%,倘鲍威尔最新讲话代表当局误判通胀形势,并一如当年般急进地追加加息,那么美股杀估值现象将续进行。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美股
沈家麟 2021-11-30T01:26 上周五传出明年3月起,支付宝、微信支付个人收款码被禁止商用。影响阿里巴巴(9988)和腾讯控股(700)股价应声下挫,并拖累整体中资科技股。市场恐新一轮科企整改又再出台。 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13日已正式发布有关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政策,其后发布《关于做好小微企业银行帐户优化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当时内地媒体亦有广泛报道,可惜政策并未有进入大众视线被讨论。《通知》和《意见》旨在打击利用个人收款码作非法用途,如跑分平台转移资金到网上赌博平台和地下钱庄,相信为打击走资,非市场猜测针对科技巨头及为人民币数码化铺路。人行就今次媒体和市场误读已即时出来否认,表明不会禁止个人收款码作商用,只会禁止远程非面对面收款,并再重复10月时条文重点,可见人行今次相当无奈。行业监管重点政策经已公布得七七八八,但后续政策细节将陆续公布,不排除市场仍会像今次事件般过分反应、解读甚至误读。在中港股市上,还是回归基本面,以盈利和估值看待股份,才免受于新闻、市场噪音影响投资思维。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科技 , 腾讯控股 , 阿里巴巴
沈家麟 2021-11-23T04:41 上周美汇指数突破96关口,为去年7月以来最高。占美汇指数近58%的欧元由本月10日加快下跌(兑美元),市场对欧美通胀前景的不同看法成关键。美国10月通胀按年升6.2%,是30年来最高。尽管与美国通胀水平仍有距离,但欧元区上月通胀也升到4.1%,是13年来最高。既然欧美存通胀压力,何以解释近期美元兑欧元的异动?答案在于中长期通胀及经济前景。 与其他地方一样,本轮美国通胀率回升主因在于能源、食品和租金相关物价续升。不同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当地工资明显上升,不论是需求强劲和经济模式转变带动的结构性,还是疫情反覆令劳动短缺的暂时性现象,工资确实在上升,并带动服务业涨价潮,这是其他地方包括欧洲暂没有的现象。正因如此,两地央行官员对加息态度有明显差异。联储局官员对通胀的观点由以往的暂时性现象,已逐渐改口风成为通胀仍会高企一段时间。相反欧洲央行官员或许见近日疫情又再反弹,仍强调通胀只是过渡性,并谓过早加息只会打击经济。美元强势固然反映市场对美国加息预期,同时亦反映中长期而言,美国经济复苏更快,通胀亦更持久。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美元 , 美汇 , 欧元
沈家麟 2021-11-16T03:32 上周再有三单关于内房政策重磅新闻,分别于上周二至四期间媒体报道。首先,个人住房贷款10月按月涨逾千亿元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单独发布该数据,引来内地媒体关注,指人行或藉数据试图释出楼市回暖讯号,营造一个有利入市气氛,以托住房价和销售。 第二,财联社指,央企国企向监管反映,倘承债式收购,三条红线便会被突破,建议监管部门对相关指标予以调整。《华尔街日报》独家报道,指人行正考虑为资金紧张房企开辟一条脱手项目途径,允许买家在不让项目负债影响自身负债率情况下接管资产。三道红线是本轮内房债务危机源头,报道反映人行已开始尝试松绑部分该政策要求。最后,《第一财经》指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有最大型房企出席,商讨内房在银行间市场发债可能。银行间债市流动性最高,最多资金参与,倘能在此市场发债,将大大舒缓房企压力。三大重磅新闻与10月15日四大新闻一样,均属“讨论”或“考虑”阶段,当局仍然“倾紧”救市,一切仍未定案。但参考2015年经验,如无重大阻力,相信落实推出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人民币 , 内房
沈家麟 2021-11-09T04:47 美股连番破顶之际,中港股市上周续颓势,且市场愈来愈难找原因解释下跌。上周二、三的下跌,其实并未有太多合理理由解释,重磅经济数据欠奉,亦没有太多关于监管新政出台,最多是些此前已公布政策细节,但都是广泛预期、意料之内事情。唯一相关而又较重要是内地海关公告,欧盟、英国、加拿大等已不再给予内地“普惠制”关税优惠。去年内地与欧盟贸易总额高达6,000亿美元,倘失去最惠国待遇,关税或被上调至少10个百分点,对内地出口及制造业均有重大影响。早前第三季GDP确实令人失望,市场原先已无甚期望,但实际数据却较预期更差,跌破5%大关。如非出口表现仍稳健,相信经济增速将更加吓人。或是这单新闻,令市场更忧虑内地经济前景。但内地状况却截然不同。 据我们内地分析员说,上周二整天多篇文章和影片在传内地或将对台动武,对上一次出现如此洗版是李云迪事件。商务部甚至叫人储粮,令事件更扑朔迷离,白马股捱沽,唯独军工股上涨。有趣是,当天A股报跌,台股反收涨,一时间关于A股的段子又再热闹起来。如真的开打,那么怎可能只有中港股市要跌,外围包括台股却全线上升?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港股 , 美股
沈家麟 2021-11-02T01:40 本周联储局和英伦银行议息。此前英伦银行行长已放风,表示需为目前通胀问题“做点事情”,市场广泛预期当局将加息;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在上次会议后记者会和早前讲话两次提到,目前已届缩减买债时刻,相信当局今次会议宣布有关行动。连同上周加拿大央行取消资产购买计划、澳洲央行放弃孳息曲线控制等,环球主要央行退市如箭在弦。由于加息预期升温,环球主要国家短年期国债利率显着上升,同时因通胀问题和经济前景忧虑,长年期国债息率反而下跌或持平,导致孳息曲线均出现平坦化情况。如美债息,两年期国债息上周升至近0.5厘,较8月初0.15厘大升,但10年期债息大致保持在1.6厘。 当市场预期加息,同时经济走弱,滞胀格局令孳息曲线平坦,许多机构又拿美林投资时钟以作部署。按照投资时钟,理论上滞胀赢家是商品,能源和金融股为主价值股均能受惠。由下半年起,无论是软件即服务板块或科企巨头,科技股一直跑赢。成败论英雄,市场开始转轪,以结果配对说法,说科技股最能免疫于能源价格高企,反而消费等价值股受成本上升更大冲击。对于机构观点,其实投资者不用太在意。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10-26T04:22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数分化,道指创新高,标指收跌,纳指放量下跌。大盘波动源于联储局主席鲍威尔一席话。在11月2至3日议息前最后一次对外公开讲话中,他再次重申现已届缩减买债时机,该局将进入Taper轨道,料明年中完成整个缩减过程。他亦指新冠肺炎疫情令供应链短缺,及由此推高通胀和工资压力将持续到明年。供应层面的限制正恶化,不难估计何时才能将问题解决,但现时风险在于更长的供应樽颈会导致更高通胀。以上讲话可得出总结,鲍威尔在通胀问题上经已转轪,由过去的“因疫情而造成的生产中断、运输不畅顺”而出现的暂时性通胀,变成目前“持续至明年、可能进一步走高”的通胀。 既然通胀判断而变,退市速度势必加快。下月议息宣布Tapering计划毫无悬念,焦点已转向加息时点。目前利率期货显示市场认为明年中加息机会率已升至六成,明年底加息两次更升至逾三成。下月利率点阵图和会后记者会讲话将成关键。参考上轮退市经验,当时联储局主席伯南克与市场缺乏沟通,在宣布缩表初期造成利率大幅上升,市场动荡。今次且看鲍威尔如何管理市场的加息预期。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美股
沈家麟 2021-10-19T01:41 上周有几单关于内地楼市政策重磅新闻,巧合地在上周五发布,市场料或代表官方在打舆论战,试水温,为政策转向放风。首先,一篇“超15城出台‘限跌令’”文章,令实施限跌令城市曝光,愈来愈多地方政府悄悄地稳住楼市。第二,路透引述知情人士指,内地正放松大型银行对住房贷款相关限制,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未有回应。第三,中房协与10家重点房企召开座谈会,知情人士透露会议具风向标意义,为房企“摸下底”。第四,人行金融市场司长指部分金融机构对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政策存误解,误解为全方位不得开发新贷款。 四大重磅新闻同日发布绝非巧合,显然有关当局见当前内房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冀推些政策解救。但是否代表人行将出招全面救市?目前相关讯息主要透过知情人士、外媒代为发布,非官方人士走到官媒幕前宣布,显然人行处想救与不想救中间两难境地。救市阻力料在于当局面对自去年8月推出三道红线以来调控又要被废掉压力,及在生产物价失控背景下进一步放水后果。故在四大重磅新闻发布当日,整体内房股跌,这是投资者对救市投下不信任票讯号。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内地楼市
沈家麟 2021-10-12T04:43 纽约期油上周升穿每桶80美元关口,是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布兰特期油企稳于82美元以上,距离2018年时高位仅一步之遥。近期能源价格飙升,加上主要国家经济数据有放缓迹象,市场忧虑环球经济会否陷入滞胀困境。本轮能源价格上升背景在于环球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经济活动回升拉动能源需求;加上环球政府及央行疫情期间祭出天量刺激措施,流动性泛滥下令游资流向商品市场炒作。另一因素是各国近年争相推出节能减排环保政策,并转向使用绿色能源,但新能源发电能力波动大,传统能源短期内不易被取代,产量下降缺口造成部分国家局部停电或限电。当美国通胀率连续3个月高企逾5%、欧元区通胀率升至13年高位时,能源价格所拉动的成本压力正传递至消费者,但这是否意味令人闻风丧胆的滞胀将卷土重来?倘通胀并非长期持续兼失控,即七十年代式、双位数增速的恶性通胀,央行不会因此不顾一切地疯狂加息,那么所谓滞胀带来的影响将有限,不会对股市(尤其是估值部分)带来可怕打击。故此,除非今次能源危机以年计持续,并推高通胀至双位数字,否则滞胀忧虑有点多余。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石油 , 能源 , 美元
沈家麟 2021-10-05T01:15 联储局上月议息声明十分正路,用最正常、最广泛预期、最官方式口吻暗示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出的量宽已步入尾升,美国已届收水阶段。与上次声明比,当局对货币政策表述近乎冇变化;对经济表述如以往般强调“疫情反弹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通胀仍属暂时性”、“一旦经济好转,资产购买步伐便会放慢”等。但其后,美债债息全线向上,两年期债息升到疫情以来最高;美汇指数冲破94关。为何市场有此反应?记者会上,主席鲍威尔指许多委员认为缩减买债条件已得到满足,他认为货币政策的就业目标已“几乎满足(all but met)”,这是他任内公开讲话中最鹰派一次。他续指,委员会料明年中就会完成缩减买债。这句简单说话最重要讯息是时点。有了时点,一直困扰市场缩减买债步伐将清晰。假设11月宣布计划,12月执行,料每月减少买债100亿美国国债和50亿MBS的步伐才能达到。这是至今联储局为Tapering给出最明确指引。随着欧洲央行已宣布缩减买债,英伦银行亦暗示明年启动退出机制,全球货币环境收紧只是时间问题,美元、美债息两大指标对此有反应,风险资产亦因此面对更大不确定性。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09-28T04:45 年初以来,中国平安保险(2318)股价累跌逾四成,疲弱程度如内房一样。作为上轮牛市股王之一,平保由2016年2月低位约30元升至2018年1月接近99元,此乃其巅峰。何以作为保险板块龙头,会被投资者当成内房股般狂沽?尽管该高层于上周出来澄清,其房地产相关投资风险可控,但掩盖不了其庞大内房股持仓。早在去年6月,内地已热议最大房地产商正是平保。它是碧桂园(2007)、融创(1918)、旭辉(884)及华夏幸福第二大股东,并持有万科(2202)、华润置地(1109)及绿城中国(3900)等等。除股权直接关系,旗下理财产品大部分资金均流向房地产。最近传中银保监要求平保停止出售另类投资产品,相关产品一般与地产市场挂钩。而平安银行亦有不少房地产相关贷款及股票质押。平保在中报透露,单在华夏幸福相关投资减值已达359亿元人民币,拖累上半年净利润减15.5%,足证其内房风险敞口有多大。但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在本月17日起进行四次逆回购,累计净释出近4,000亿元人民币,放水预期升温,加上定向降准机会增加,只要政府愿意介入,相信近期房地产问题不会为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 中国平安 , 内房 , 中保险
沈家麟 2021-09-21T01:06 要评估中国恒大(3333)危机会否引发如雷曼破产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前提要弄清楚恒大欠下哪些债。从中期资产负债表看,有息债借款(债券加银行贷款)、应付贸易帐款(上游企业欠款)和合约负债(预收款)累计逾1.7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上周传恒大财富无法兑付到期理财产品,从杜亮现场估计理财产品规模达400亿元。从权益表看,非控股权益逾2,000亿元,料此为欠下战略性投资者金额,包括2017年三轮战略性股权融资。从以上表内表外项目加总连同恒大人寿和盛京银行(2066)等没有公开数据的风险敞口,恒大总负债料逾2万亿元。 但当年雷曼式系统性风险涉及金融衍生工具和交易对手风险,有毒资产无价无市,未知谁持有有毒资产,金融体系互相不信任而不愿拆借,造成信贷紧缩。恒大状况不同,虽可能还有隐藏项目,但料与2万亿元相差不远(隐藏项目不可能高达1万亿元),债权人身份亦非无路捉。一个全面降准已可释出1万亿元资金,如有决心救市,相信不会引发银行系统性风险;但如整个房地产板块或发展商相继出事,金融板块仍受到重大影响,情况一如平保,下周再谈。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中国恒大
沈家麟 2021-09-14T04:29 上周欧洲央行议息后指新冠肺炎疫情紧急购债计划(PEPP)步伐将“温和减速”,但未有细节,并重申并不代表缩减买债(Tapering),而是校正购买速度,整个计划持续至明年3月底,必要时会延长。甚么是校正?即是现时买债速度不符合当前经济形势,有需要修正以实现目标。那如何修正?难度加码买债?经济持续复苏,通胀高于当局目标,只有减少买债一途,但该行死口否认是Tapering。可能嫌这不够鸽,做戏做全套,还调高今年通胀预测至2.3%及明年CPI预测降至1.7%,提醒市场经济中期走势难言乐观,暗示买债步伐温和减慢,但买债会继续。可能成功塑造鸽派形象,正如上周所说,欧央行官员近期频繁公开讲话指缩减时机已到,成功管理市场预期,使欧洲股市和债市对此决定无甚反应。另欧央行刻意不提供“温和减速”细节亦应记一功,市场猜测最多在下季由每月800亿欧元缩减100亿至200亿欧元,整体放水继续。欧央行已为联储局完美示范如何明鸽实鹰,收水同时会尽量模糊按抚市场,同时维持放水为政府扩大赤字铺路。料此举未来会被各大央行照抄。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 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09-07T01:43 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口仅增长23.5万,差过预期及远低于7月经修正后的105万,反映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恶化,打击民众就业意欲。如此差劲数据为一直要求尽快通过3.5万亿美元财政预算案的国会议员带来有力支持,同时亦对联储局缩减买债时点带来不确定性。如疫情续恶化,就业数据续按此速度复苏,将难以满足联储局“进一步大幅改善”门槛,并按Jackson Hole会议上设定时间表来退出QE。 另外,欧元区上月CPI按年飙3%,为10年来最高,远高于欧洲央行2%目标和预期2.7%。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率升至1.6%,较预期1.4%高;数据或影响欧央行对物价上涨温和看法。欧央行将于本周四讨论目前买债步伐,并需要在未来数月内决定是否需延长明年3月到期的疫情紧急购债计划(PEPP),以及后续如何继续传统的欧式QE—资产购买计划(APP)。上周已有几位鹰派票委公开表示Tapering时点已近,但同时亦带定头盔,指近期疫情有再起之势,可能影响经济活动。相信当本轮疫情再受控,将是欧美两大央行缩减买债时机。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 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08-31T04:28 外资忧共同富裕是否意味要搞“大镬饭”,市场经济正式结束。中央财办官员解画称非搞劫富济贫,而是“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再带领和帮助其他人致富。腾讯控股(700)马上响应本月投入500亿元(人民币,下同)资金,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过去4个月累计投入1,000亿元响应“三次分配”计划,其上季调整后净利润约300亿元,变相动用约三季总净利润支持国策,十分伟大。 中国人民银行指将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具体措施欠奉,暂时讲多过做。内地证券商纷制定共同富裕资产配置策略,认为将扩大中等收入,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黄金珠宝、餐饮旅游、酒店、化妆品、医美等可看高一线。有券商指对国家有信心便应对港股有信心,相信国策,应看好港股。但以市值计,目前中资股仍以受行业整改重创新经济股为主,整体企业收入及盈利增长由大型权重科企推动。那些国策受惠股数目和占比较少,捕捉行业机会尚可,但要靠它来带动整体股市并不可能。即使相信国策,只要股市/指数结构不变,对股市打击仍在。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08-24T03:18 上周公布的7月FOMC会议纪要指,多数委员认为年内开始降低购债额度是合适,意味联储局大概于年内缩表。过去该局一直认为通胀“受控”,但今次却以“满意”来形容。满意代表甚么?通胀数据达标?最新CPI按年升5.4%,核心PCE增3.5%,持续超出当局目标水平,并对通胀问题含糊其辞,反映通胀已非首要考虑因素,就业市场复苏、经济增长持续性及新冠肺炎疫情不确定性仍要观察。 料联储局本周Jackson Hole会议上提供更多退市指引,最大可能是9月议息时宣布缩表,并于年内进行。媒体上周将美股调整归咎缩表忧虑,其实目前看不到市场对Tapering有所担忧,否则债息应飙升,非持续在低位徘徊。反而看到资金续涌入美国国债,令债息走低。加上传本月底前美方将公布疫情源头报告,中美关系或进一步恶化,避险情绪会否再度压制债息乃未知之数。尽管美股三大指数续在高位震荡,但许多板块及二线成长股已累积一定跌幅,与今年2月底债息上升,令科技股崩盘前情况不同。即使再来多次债息冲击,相信影响未必如今年3月那次。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08-17T04:38 中资股续公布业绩。阿里巴巴(9988)首季整体收入逊预期,云服务及客户管理收入增长减慢,但EBITDA和净利胜预期。该股料大客户流失及近期教育行业整改对阿里云收入带来影响。但仍维持全年盈利指引,绝对是业绩最大亮点。 百度(9888)第二季盈转亏,因快手(1024)股价续跌,期内录长期投资公允价值亏损31亿元人民币。以此推断,腾讯控股(700)季绩恐怕凶多吉少。百度持快手仅3.78%,腾讯持有快手达21.5%,相信单是快手已造成不少投资亏损。更何况腾讯投资不少非上市公司股权,随内地收紧中概股海外上市及其他行业监管,非上市公司估值将大受打击。就上市企业投资公允值而言,参考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挫逾两成,料腾讯上市公司投资组合将录重大亏损。考虑到腾讯首季游戏及广告收入共约600亿人民币,料次季净利将受投资亏损显着拖累,甚至有估计因而录多年来首次季度盈转亏。以阿里和百度业绩看,其核心业绩问题不大,近期行业整改不见得对盈利造成即时严重打击,但政策接连出台所引发的股灾却造成投资亏损,要靠中期业绩拯救中资股似乎不是易事。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阿里巴巴 , 科技
沈家麟 2021-08-10T01:12 上周中资股负面消息不断:腾讯控股(700)被人民检察院起诉、阿里巴巴(9988)警告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或不能再享受10%优惠税率、美团(3690)传被罚10亿美元。行业整改不断并7月底连环出招,各大券商尝试解读政策,并派各路人马研读中央过去所有声明和讲话,结果发现翻查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公告,原来已初露端倪,一句“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显然中央知道结构性改革及行业整改会打击企业和拖累经济,但贯彻内外双循环国策比一切重要,要做就选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去做。在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这个窗口期讲法被消失,有两个可能性:第一,正如上周分析,会议上确认经济下跌压力,删除窗口期代表未来监管力度或减弱。第二,国策比一切重要,结构性改革续执行,并不应因经济压力而让步,故删掉窗口期此说法。事实证明,即时多花时间研究国策,尝试解读政策背后想法,其实徒劳无功。倒不如多花时间精神在股市基本面—企业盈利。中概股次季业绩、中资股中期业绩在即,当中有何启示?再谈。 腾讯控股 , 阿里巴巴 , 科技 , 美元
沈家麟 2021-08-03T04:15 中央政治局于7月30日召开会议,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当中有几个重点。 第一,中央对经济形势谨慎乐观,确认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第二,强调跨周期调节,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第三,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第四,新能源、硬科技、“三孩政策”是长期政策重点。最新官方及财新制造业PMI较疲弱,新出口订单指数连跌4个月,经济下行问题避无可避。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多番强调货币政策保持中性,但第二和第三点表明在中央主导下,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将延至明年。很多人说今年与2018年股市状况相似,当年有中美贸易战,加上资管新规实施后内地信贷紧缩,以致股市盈利和估值遭双杀。今年以来宏观及企业基本面问题不大,加上人行意外全面降准,彭博中国信贷脉搏指数迎来拐点,内地信贷将再扩张。股市下跌纯政策因素拖累,乃估值单杀。第四点专项债发行或于第五点的科技及新能源,正如全面降准释出部分资金将用于此两大范畴一样,可见中央何等重视晶片和碳中和,亦是过去一周大市下跌,科技股遭抛售,但晶片、新能源及光伏相关股份仍强劲原因。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07-27T01:43 上周五,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为教育行业投下一颗核弹。《双减》对K12教培打击可谓史无前例:明令禁止学科类培训以各种方式上市,并且牌照不再新增;线上学科类培训重新审批,搜题等工具类App或面临下架。K12教培行业受到极大冲击,相关机构面临转型。政策不确定性非只限教育行业,上周及昨不断有不利科网及新经济相关公司政策推出,部分行业估值逻辑显然已出现变化。在2月股市见顶前,教育股仍被视为一个高增长行业,市场需求巨大,盈利前景一片光明。怎料行业龙头、千亿市值企业股价可跌九成以上。 一纸公文,就可以摧毁实实在在企业以及整个行业,如此儿戏,无论是外资、机构还是散户,根本无法预测这样风险。市场忧虑民营经济前景,政策不确定导致估值收缩,中资股需要大幅折让才能补偿个中潜在风险。此外,昨再有多项打击房地产及科网新规、政策接连出台,显然当局已不理会金融市场感受,最终中资股遭到无差别抛售,清楚反映投资者惶恐。信心需要重建,股市复元需时。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沈家麟 2021-07-20T03:42 上周美股从高位回落,暂未有太大问题。但从观市指标看,大市早于6月中已呈异样。首先,纽交所综合指数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市场宽度上月中起呈背驰;其次,二线成长股因前期冲得太猛,上月中起稳步向下;第三,周期股在更早时间(6月初)已见顶回落;第四,领袖板块之一的晶片股上周显着回调;第五,反映风险偏好的能源及大宗商品股急挫;最后,三大股指由权重股苦苦支撑而未有大跌,但股市结构早已变坏。 多个观察中,准绳度最高是中线(50天)及长线(200天)市场宽度。市宽是一个观市指标,不应被视为技术指标,它是股价高于50天/200天均价比例。当指标续跌,代表多数股票价格弱于过去平均时,同时股指却屡创新高,反映指数靠少数权重股带起,升势不能持续,这是结构不平衡警号,值得警惕。本周有消费品、社交媒体及晶片股等公布业绩,可了解消费品涨价策略及增长股收入状况。台积电上周业绩后遭抛售,本周到ASML,该股由去年3月至今及年初至今计,远超去年及今年盈利增长,代表估值扩张幅度过大。绩后股价反应将代表市场对高估值容忍度是否见变化,对后市及其他增长股有启示作用。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美股
沈家麟 2021-07-13T01:52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五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出资金约1万亿元人民币。上一次定向降准是去年4月,上次全面降准是去年1月初。今次降准力度可谓超出预期,亦非原先认定的定向降准,而是全面降准。降准不会改变货币基础,但从法定准备金释放流动性,提高货币乘数,是一招重药,人行近年一直审慎使用。为何选择此时落重药?首先经济数据不差,刚出炉新增社融超预期,经济数据未差到要下重药救市。人行指大宗商品价格续升,加大中小企压力,当局将坚持货币政策支持中小企,同时加大支持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 原来要泵水应付巨额支出,亦即碳中和和晶片发展所需巨额资金将由此而来。早在本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放风将降准,当日内银股应声大跌,反映投资者或担心降准反而造成银行坏帐上升。那么扶持中小企抗通胀呢?放水岂不是会令通胀更猛?内地本轮通胀主要在供应链,而供应端最大问题就是中小企业高融资成本,故人行立下决心以降准舒缓中小企压力,曲线抗通胀,用心良苦。放水抗通胀,这么有违经济学常理,却又符合国情,内地经济奇迹又加多一瓣。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人民币
沈家麟 2021-07-06T04:21 百年党庆后首个交易日中港股市大跌,原因众说纷纭。有指中央送大礼落空及海外投资者对党庆期间官方讲话深感不安;这些解说极具创意,但显然不合理。有人将跌市归咎于中国人民银行收紧货币政策。在上月24日起人行将逆回购操作增至300亿元人民币以维持季度资金稳定。随半年结结束,市场流动性充裕,上周五将逆回购规模打回原形,降至由3月1日以来100亿元人币。将人行逆回购规模正常化说成收紧货币政策并与跌市连结实在牵强。单日跌市不易解读,但中港股市弱势非一时三刻,年初至今显着跑输环球主要股指,某程度上与政策层面有关。蚂蚁集团上市触礁后,多间科技巨企面对反垄断指控,打击投资者信心。打击涉垄断公司有理,但下手太重会伤及科企创新。民企是内地生产力提升之源,有助推动经济增长,接连出手打压恐影响企业投资。3年前金融界人士吴小平一篇文章断言私营经济已初步完成历史使命,文章迅速被删兼被舆论猛批,但足以引起猜测其背后目的。过去几年确看到由京东(9618)到阿里巴巴(9988)到字节到滴滴的整改,国进民退不单引起外资疑虑,更引起民企对前景的惶恐,结果由股市积弱反映。 作者为FSM(香港)投资组合管理及研究部总监。 港股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4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