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专家评论

所有 80后投机客 Bittermelon Sammi 丁世民 中概股追击 何民杰 何车 保险脉搏:英国保诚 刘嘉辉 刘锳琳 区丽庄 吴启民 吴庭琛 吴咏仪 周永俊 周显 嘉士伯 姚俊龙 姚浩然 宏利香港 宣震 屈宏斌 岑智勇 廖立嘉 张世昌 张敏华 张智威 张竞达 彭伟新 彭启明 徐家健 徐灿杰 惠理基金 成山银子 文德华 文慧诗 文锦辉 施俊威 春哥 曾国平 曾渊沧 朱红 李佩珊 李伟杰 李伟贤 李峻铭 李巍 李慧芬 李浩德 李浩然 林伟雄 林嘉麒 林子杰 林家盛 林建华 林樵基 林禧彦 林赛盈 梁伟民 梁伟源 梁君馡 梁天卓 梁振辉 梁杰文 梁焯峰 梁钧宇 植耀辉 杨松坤 欧维钧 汪敦敬 沈家麟 沈庆洪 沈振盈 涂国彬 汤文亮 温嘉炜 汇丰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 潘国光 潘志明 潘志业 潘铁珊 灏升 熊俊杰 熊丽萍 王冠一 王海翔 王美凤 王良享 王华 瑞银 甘小文 毕明 卢德芳 卢志威 卢志明 卢楚仁 卢铭恩 罗尚沛 罗明立 罗晓鸣 聂Sir 聂振邦 股中人 胡孟青 胡雪姬 英国保诚 庄志豪 庄志雄 叶佩兰 叶尚志 叶泽恒 蔡嘉民 蔺常念 苏沛丰 许绎彬 谭智乐 财子O 费高 赵晞文 赵海珠 连敬涵 郭家耀 郭思治 郭钊 邓泽堂 邓声兴 郑叻 郑天殷 郑家华 邝建扬 邝民彬 金曹 钱琛 关焯照 阮子曦 陈伟明 陈伟聪 陈大伟 陈宝枝 陈建良 陈恩因 陈欣 陈永杰 陈永陆 陈海潮 陈锦兴 陈凤珠 陆东 颜招骏 首域盈信 首源观点 马铁颖 马丽娜 冯南山 高息先生 麦嘉华 麦子麒 黄伟豪 黄嘉俊 黄国英 黄子燊 黄展威 黄志阳 黄敏硕 黄景明 黄景朋 黄泽航 黄玮杰 黄集恩 黄丽帼 黄国英 黎伟成 黎坚辉 龙志涛 庞宝林 龚伟怡 龚成 龚方雄
评论员 时间 内容 标签
梁钧宇 2022-01-28T03:09 俄乌局势进一步升级,俄罗斯去年10月起再在乌克兰边境集结大军,分析指德国总理换届、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等,均驱使俄罗斯把握机会,将军事行动升级,以收复其认为属俄领土。俄罗斯一向要求北约禁止乌克兰等原苏联成员国加入,并减少在东欧驻军,事实上美国曾于九十年代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扩张。但1997年至今,北约共吸纳14个东欧国家,令乌克兰成俄罗斯门前仅余对北约屏障。乌克兰有亲欧及亲俄之争,乌克兰2014年推翻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转为亲西方政权,俄罗斯随即吞并隶属乌克兰但民众多亲俄的克里米亚,不稳局势持续至今。战事如箭在弦,但西方现对乌克兰协助限于口头和提供若干防御军备,德国甚至拒绝提供武器。一旦开战,西方出兵援助机会低,变相俄罗斯能短期内拿下乌克兰。 俄罗斯MOEX指数去年10月底至今跌近两成,跟油价走势脱节;欧洲股市无甚影响,近期下跌与美国加息预期有关。除非西方军事介入,否则如上述,俄入主乌几无悬念,但战事毕竟会刺激商品价,国际油价升破90美元,金价在美债息上升下高企逾1,800美元,相信在冲突缓解前,商品价格难回落。
梁钧宇 2022-01-21T05:03 所谓风水轮流转,港股去年低迷,踏入今年一洗颓风,升近6%;相反,强势美股因通胀超预期,忧多次加息,整体波动增加,个别增长股自去年12月起下跌。港股积弱,原因有二,一是内地接连推调控多个行业政策,二是内地经济增长逊预期。关于第一点,重灾区是已消失的补习及教育行业,其次是大型科企。 要数对实质经济影响较大应是地产市道的调整。三条红线、限制买房借贷及调控物业成交价等,基本上打击物业投机(或投资),防止市道过热产生资产泡沫及财富差距扩大,及不让本已债台高筑的发展商再举债。但内地大部分财富为物业,交投流转减低会产生负财富效应;发展商高负债足以影响金融结构安全,非一时三刻可解决。传中央放宽地产商使用托管帐户中预售资金,以助行业应对财困,虽然细节未知,但反映去年底起政策转松方针持续,农历年前后情况应再改善,股市随消息大升。内地经济能否重拾高增长,难度不低,现言之尚早,一旦调控减少,本已颇残的港股其实吸引,加上若有资金从美股回流,这次升浪应可持续多一会,投资者不宜过早离场。 港股 , 美股
梁钧宇 2022-01-14T02:01 美国去年12月CPI数字,按月升0.5%,似乎较11月的0.8%缓和,因11月底起Omicron病毒横空面世,能源价格大幅调整所致,WTI原油上月1日曾低见65美元。若撇除能源后按月通胀,仅由11月0.6%微跌至0.5%,故整体通胀情况并没有改善。专家认为,通胀高企归咎劳工短缺和供应链问题。美国非农就业数字继11月不如人意后,12月仅19.9万,较预期40万差;“塞港”情况未有改善,占美国进口近四成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在10月起已实施24小时运作,但最新数字显示,泊港轮候时间仍大增至最多28天和45天。 市场逐渐转为相信Omicron难影响能源需求,加上寒冷天气,能源价格已回升。航运业普遍料供应链问题今年难以解决。而美国劳动参与率现仅61.9%,比疫情前低约1.5个百分点,去年联邦失业救济金停止发放、学校全面重开后,就业障碍理应已大致消除,但仍有数百万民众未能重投就业,唯一解释是担心职场染疫。这难题和供应链瓶颈一样料维持到疫情真正结束,恐怕任联储局加息缩表,美国通胀短期难减退,加息三次大概是最基本,四次机会不低,投资者应小心。 能源 , 美元
梁钧宇 2022-01-07T05:28 Tesla去年全年销量93.6万辆,按年增87%,大幅高于50%目标。当中Model 3和Model Y占销量97%,高性价比电车,仍是Tesla最大卖点。相关增长也反映电车销售绝对可能在2030年前超越传统油车。电动私家车竞争愈来愈大,不少人认为电动皮卡车将是电车下一个增长爆发点。皮卡车是美国最受欢迎车款,TESLA料今年量产Cybertruck,售价仅4万至7万美元,能续航400至800公里,一旦量产成功,将是股价的另一催化剂。 内地“造车新势力”小鹏(9868)、蔚来和理想(2015)不可小觑。去年交付约9.8万、9.1万和9万辆车,按年增263%、109%和177%。虽然总量仍低,但销车历史仅3至4年,增长速度惊人。电动车企最大障碍往往是量产,当年Tesla曾因Model3产量不足而陷困境,“造车新势力”这方面似有相当实力,能予投资者信心。要小心的是内地今年对电动车补贴将减三成,其他国家或有类似做法,是风险之一。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是全球趋势明显,去年全球电动车存量占比不足1%,市占率仅8.1%(去年首11个月 ),整个行业发展空间仍大。
梁钧宇 2021-12-31T02:43 先预祝各位读者元旦快乐。 港股2021年先甜后苦,恒指由升转跌,最后沦为环球最差表现股市之一。以下是今年财经惊吓或重要事件。(1)教育股监管/监管风暴。内地7月加强对教育机构监控,如需转为非牟利等,令港美教育股泻逾八成;(2)GAMESTOP挟空。美股GME1月在网民不断增持,股价由单位数暴涨至最高350美元,令沽空该股机构投资者损失约数十亿美元;(3)香港加印花税。本港8月反资本市场潮流,把股票印花税由0.1%增至0.13%;(4)比特币曾破68,000美元,年轻富豪涌现;(5)契妈变契弟。随着科技股回落,被投资者戏称为契妈的Cathie Wood旗下ETF录创立以来最差年度表现,股神变灯神;(6)内房债务危机。狼来了多年的内房问题,终于爆煲,单是中国恒大(3333)便有负债超过两万亿元人民币,至今仍未知事情如何收科;(7)阿里巴巴(9988)续寻底,曾跌穿110元,全年拖累恒指跌36%;(8)美股再升,港股不振,青姐要转型;(9)帜哥被捕。有传经所谓微信女唱高散货,涉嫌操控市场而被捕,虽然对市况没有影响,却因其名气令人关注事件。 港股
梁钧宇 2021-12-24T05:00 不少投资者也听过,甚至实行过“圣诞钟买汇丰控股(005)”。但自08年金融海啸后,银行股失落十多年。其后大家转买腾讯控股(700),但股王自国家调控科技股后,亦有点一蹶不振。那今年圣诞,应买入甚么股票? 近日受创最重行业之一,首推内房。负债较高的股价普遍自高位泻最少一半。短期看,内地已开始释出宽松政策,如降存款准备金率,有针对帮助申请二手房按揭措施;加上若有投资级别内房债违约,其负面效应和对民生影响难以预计,可以预期,支持楼市稳定政策或会重占上风,几间债务高但营销能力强的内房,其股债当前有一定吸引力。中线看,恒指市盈率现约10倍,属历史低水平,因近年加入不少科技及医疗股,其市盈率其实更低。今年港股几乎肯定在环球主要市场中敬陪末座,此水平买入及期望明年反弹,非天方夜谭。长线看,增长股回报往往最高。今年暴跌的科技和医疗股,长远机遇未大变,相反估值变得更低,国家仍需这些公司为经济发展作突破,有能力承担高风险者可考虑入场。
梁钧宇 2021-12-17T00:49 年初美国总统拜登上台,曾有人乐观认为其跟内地政府有多年交情,对华态度会较友好,但随时间过去,虽然表面上未有特朗普高压,但政策却是一脉双承,不同之处是更具针对性,且着力拉拢盟友加入。 上月美财长耶伦称希望中美等降低关税,以帮助抑制高通胀言论,曾带来贸易战会再降温憧憬,但当商汤集团招股至截飞阶段,美财政部却宣布对其经济制裁,可见现时美对华经济策略不再是打“七伤拳”,而是集中打击潜在竞争项目,跟限制内地企业使用半导体技术方向相同。周三再传出除将8家内地公司列黑名单,商务部亦会把包括生物科技在内20多间公同放入实体清单,相关股票暴跌,如蓝筹股药明生物(2269)跌近两成。执笔时(周四)仍未知消息是否属实,若制裁真的蔓延至民生(医疗)相关项目,中美角力是踏入另一层次。 由于内地今年对多个行业实行调控,令市场表现波动。乐观地看,当中美角力再加剧,内地政策应会较宽松,而被西方针对的公司行业,更可能有政策优惠,当相关公司至一定水平,反而是投资机会。
梁钧宇 2021-12-10T03:45 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完成修订《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滴滴出行(DIDI)随即在上周五宣布启动自美国退市,加上对变种肺炎Omicron的担忧及内房债问题,美国中概股和本地中资股爆发了一场小股灾。但其后中证监却指出市场误会政策方向,仍容许企业到美国上市。究竟中美资本市场是否会走向脱钩,确是众说纷纭。 首先,美国资本市场的集资能力和国际认受性仍是独占鳌头的,加上庞大交投量和市场深度,对需要资金发展的企业,美国上市的吸引力极大,中资股亦不例外。另外,观乎事态发展,最想把中资赶离美国市场的,似是美方多于中方。因此,可以推论,未来一般内地企业仍会透过投行帮助,到美国集资,只是难度会比过去高。加上公司问责法和内地的《信息法》,像滴滴这种拥有敏感数据的公司,海外上市便只有香港可选。但此局部的脱钩,未必对本地市场有利。若大部分转来港的是对国家安全重要的机构,投资价值便相对低,因为其经营目标非单单为谋利。 内房 , 退市 , 润中国际控股
梁钧宇 2021-12-03T01:59 随着港股持续下跌,并录年多新低,近期愈来愈多投资者、金融评论员、网民及媒体均指“港股已死”,为回报应改投美股云云。若以2009年为分水岭,此前的2007年恒生指数曾创31,958点高位,对比昨收报23,789点,14年间跌约25%,即使计及股息,亦只有微利。反观标普500指数,07年最高约1,540点,上月底创新高达4,743点,升幅近300%!此消彼长,难怪一众港股投资者意兴阑珊。 最令人失望是,内地经济增长过去十多年一直为主要国家中最高,两年来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远优于西方国家,理应反映经济实力的股市却一蹶不振,两者反差太大。 分析指个中原因有四,第一,内地企业效率较低,高经济增长背后是高成本和资源浪费;第二,内地企业发展对企业家有利但对小股东不利,如中国恒大(3333)危机;第三,国家方针从不惜一切发展转为重视理念,有左倾趋势,令市场短期不易消化;第四,内地近年收紧政策,不利股市。投资智慧有所谓“人弃我取”和“众地莫企”,勇敢的投资者应在低位买入港股,还是追入美股?相信并非容易决定,笔者倾向前者风险更低。 港股 , 恒生银行 , 美股
梁钧宇 2021-11-26T04:58 沉寂了一时的金价,本月大起大落。月初,美国联储局议息会议确定每月缩减150亿美元购债规模,因市场早已预期“收水”,加上英伦银行更意外决定不加息,美国债息随即回落,同时市场更为担心美国通胀风险加剧,令金价在上半月涨近100美元至约1,870美元。 但随后10年通胀预期稍为回落,且10月非农就业数字亮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获提名连任等,投资者又转为相信联储局会更快加息,债息再次回升,金价跌破1,800美元。商品方面,国际油价近日反覆,因美国与OPEC+就释放原油储备斗法,但整体未改10月底俄罗斯总统普京承诺增加欧洲天然气供应后的跌势,加上欧洲新冠肺炎疫症又增加,打击原油需求,油价继续调整有助纾缓能源通胀。 未来金价会向哪一方向?美国就业市场回暖有助减少劳工短缺,预料美国10年通胀预期会继续回落,而联储局最新公布月初议息会议纪录,委员们认为如果通胀维持上升,提前加息机会不底。既然预期不断向不利金价的方向发展,金价或继续调整。 黄金 , 美元
梁钧宇 2021-11-19T02:58 若说今年最火爆且回报十分好的新经济股,除虚拟货币及元宇宙股,便是电动车。跟前两者不同,电动车已为现实世界带来转变,非只具概念。以TESLA在港为例,因叉电难问题且价钱不菲(尤其政府取消免税优惠后),制造质素跟传统欧日车厂有距离,故几年前属小众玩意。随着充电、续航技术和质量改进,及推出低成本MODEL 3及Y,其竞争力不断增加。 据运输署数字至今年8月底,香港首次登记私家车(A类)逾2万辆,首五位车厂市占率为TESLA 21.4%;平治15%;宝马12.6%;丰田10.5%及本田6.9%。若考虑销情火爆的MODEL Y在9月起付运,料销售会抛离对手,全年数字更惊人,TESLA将取代传统车厂,成今年本港私家车“一哥”。类似情况在各地不断上演。一众对手不会坐以待毙,传统车厂已投放大量资源开发新能源车,来年好几个品牌有新电车面世;另Rivian和Lucid这些新车厂产品更令不少人期待,加上年销量已达十万计的比亚迪(1211)、小鹏(9868)和蔚来等,预计未来电动车市场竞争更激烈。
梁钧宇 2021-11-12T05:20 自施政报告提出本港最大发展方向,即“北部都会”的规划,在细节仍未有的情况下,一如过往,新界物业价格开始“裂口”上升,尤其几个重点的潜在交通交汇处,如洪水桥及锦上路等。 以上周末开始销售的新盘,长江实业集团(1113)位处洪水桥的#LYOS为例,首轮卖220伙,平均尺价达约1.55万元,基本已即日沽清。虽然近年有不少居屋建成,但洪水桥的位置及历史,即使以新界角度看,仍非方便的地方,故楼价短期内大升至贴近市区水平,甚至有力再上,正反映投资者对北部都会的憧憬。 一方面,普通人的行动往往会慢于形势的转变,因为需时消化及接受改变;另一方面,因相信仍未有具体方案的北部计划而高价买入物业,亦可能要“守”相当时间。但细看港岛蓝筹屋苑,如太古城和杏花村等近年的尺价升势颇慢,再对比元朗和屯门屡创新高,不难得出香港重心似由南移向北的结论,而且此势头在当前的政经环境下加快的机会远高于减慢,因为中港融合已非一个议题。
梁钧宇 2021-11-05T01:53 近期在众多监管和政策风险的影响下,中港股市表现不振,且大幅落后于环球股市,不少投资者憧憬在下周六中全会(本月8日至11日)后,中央会释出宽松措施,股市可望回稳。 “六中全会”即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今次是第19届。由于过去的六中全会多会订立并演绎管治和政治理念的大方向,加上今年是共产党建党百周年,故总结百年经验并订下未来发展方针,“承先启后”,令是次会议备受关注。 从近年政策趋势,且今年提出“共同富裕”看,内地施政正转“左”,简单而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有失效之嫌,西方日趋严重的贫富悬殊,且未能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便是佐证。 因此,即使会后有令市场受惠的新政,影响可能只会短暂。投资者宜注意的是,中央对长期制度的定位为何。若制度上会继续向左倾,尽管原意是好,但现有系统要消化其变化,相信仍要相当时间,而股票市场似乎正反映此方向。 港股
梁钧宇 2021-10-29T05:08 恒大物业(6666)交易告吹后,中国恒大(3333)事件续发酵,除地方政府已监控其子公司银行帐户,最新传要求董事长许家印以私人资金替公司还债,尽管其资产对比万亿负债是杯水车薪。当企业负债累累并难逃破产命运,创办人仍有丰厚身家,且多由公司而来,有问题却未需负上责任,这种自肥行为确令人发指。从道德角度看,始作俑者要负上金钱责任,似乎合理不过。但现实是,当社会视这种做法为必然,却会大大冲击公司制度。有限公司的出现,是为个人股东规避过大法律风险,以经营而论,最大损失是已投入资金,藉此鼓励投资及冒险,从而推动经济及社会发展。若社会有共识认为股东需为投资失误负上私人责任,变相由有限公司变回无限公司,此风一长,在内地开公司或投资风险将大增,公司借贷肯定大减。恒大是公司制度有问题,令风险失控或执行公司制度上有破绽和不足,是值得深思。笔者倾向认为后者影响最大,因一间民企明明资不抵债,却仍能不断借贷并达破纪录负债,在一般市场是不可能发生。若最后因执行问题反过来改变公司制度本身,社会可能只会得不偿失。 中国恒大 , 恒大物业
梁钧宇 2021-10-22T02:26 美国上市的富途控股早前因被内地官媒点名指责,投资者担心政策风险会延至跨境券商,令富途两日内股价大跌近三成。因其手机买卖程式用户使用经验佳,佣金相对低,且有大量优惠,以互联网作平台的富途,近年已颠覆了本地业界,除以平佣招徕的行家外,银行也感受到证券客户流失压力。官媒的指控主要有三 : 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无牌在内地营运及协助走资。关于内地营运,除非实质在内地提供证券服务,而互联网券商主要经网上宣传。至于协助资金出境,因客户须经银行把资金转入券商,似乎银行才是源头。故以上两点的风险未必大。最大问题是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 根据该法例,境外机构得到境内客户的信息,要得到相关部门通过。试想像,若美国SEC要求富途把美股客户资料交出,但新法下,若国内部门不批准,则跨境券商便会左右为难。极端地看,券商可能因此被禁买卖美股。跟滴滴主要业务在国内不同,美股占富途处理的交易量超过五成,因此,中美关系才是投资跨境券商需注意的风险。 新股IPO , 新股IPO
梁钧宇 2021-10-15T05:15 自2009年起,美股开展其历史上最长的牛市,尽管期内有数次明显调整,例如去年3月便曾因新冠肺炎爆发而大跌,但往后仍可反弹并再创新高,令不少看淡美股的投资者多次大跌眼镜。但世上并不存在只升不跌的市场,至少美股的利好因素正减少。 首先是利息走向。虽然就业市场一般,如9月非农新增职位就低于预期,但亦侧面反映美国就业已难透过货币政策改善。此外,9月通胀按年升达5.4%,是联储局目标2%的一倍以上,且趋势似仍在上升。因此,无论是就业或通胀数据,均正加强联储局收水的决心,第四季减少买债已是必然。 至于企业盈利增长,当税收增加及财政政策效果减退,且近来亦供应不足的问题,乐观地看美企增长或只有低单位数。从估值看,纳指及标普约仍在过去多年平均水平,但当利率上升,其高估值便难以维持,至少不存在上调空间。 最后,由于环球供应链现短缺而油价等商品价格持续升高,虽然有点言之尚早,但事态似乎向滞胀的方向发展,投资者应小心为上。 美股
梁钧宇 2021-10-08T00:23 当中国恒大(3333)债务问题,在传出将资产有序沽售,如恒大物业(6666),加上中央指明要协助物业交易完成,以保障已购恒大楼花市民,所谓爆煲危机似有纾缓。另一内房花样年(1777)却未能偿还本周一到期,涉2.06亿美元债务,令市场进一步担心所谓火烧连环船机率正增加。花样年违约颇令投资者意外,因以三条红线准则,花样年只中其一,在内房股中未算最严重一类。再者,其持有的彩生活服务(1778)上周才宣布把旗下邻里乐控股100%股权,以总代价不高于33亿元人民币出售与碧桂园服务(6098),因此,普遍认为其有力还债。 此事引来两种揣测,第一,内房的帐目会否有很大水分?第二,内房是否开始豁出去,选择短期违约,把现金留在手中,等待政策转向之余,亦把握当前恶劣情况,向债权人要求接受债务重组?由于卖楼及境内外融资等获取资金的渠道基本已断裂,无计可施下,似乎内房类似的博弈会陆续有来,结果是更多的违约会发生。想捞底内房债的投资者,除非认为中央会短期内放松,否则不宜过分乐观。 中国恒大 , 恒大物业
梁钧宇 2021-09-24T01:33 继上周传澳门政府将审视澳门赌牌,令濠赌股大跌,本周有《路透》引述消息指,中央约谈本地地产商,明示过去政策方针已改,发展商需配合及支持施政,以解决高楼价问题云云。本周一地产股随即大跌,个别幅度超过一成,创2008年金融海啸后单日跌幅纪录。 超高楼价问题已困扰本港多年,根本原因是供应太少,但内里亦有其他因素。首先,香港行联汇制度,货币政策紧跟美国,故即使本地物业市场十多年来极为炽热,但利率却没有调升以抑制需求。 此外,香港的人口多年来增长迅速,1997年时约650万,至今已达750万,每年增近4万。虽说这反映本地发展佳故吸引很多人来生活,但若住宅供应追不上,政府亦要考虑如何控制人口流入。 现时的政治环境,行政上政府已无阻力,相信批地起楼会不断加速;未来一至两年移民潮抵销了外来人口增长;即使美国加息之路仍漫长,但未来一至两年,收水仍是大方向。种种因素看,本地楼价要创新高,机会似乎正减少。 地产 , 地产 , 濠赌股
梁钧宇 2021-09-17T04:46 随手机及电车出货量续升,电池业已是近年增长率最快行业之一。电动车电池中,向来是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LFP)电池之争。三元电池有高能量密度绝对优势,一直占据中高端电动车市场,LFP电池不但寿命长、耐高温,成本较三元电池低,故LFP电池亦占一席位,如去年特斯拉中国产Model 3便用宁德时代的LFP电池。这局面将快转变。 10年前内地业界与知识产权财团达成协议,LFP在内地生产使用不收取许可费,LFP生产现主要由内地垄断,但专利限制将在明年开始到期,届时海外厂商或加入竞争,内地将出口LFP电池。事实上,LG新能源已开始生产LFP电池。另简化结构亦为一大方向,如比亚迪(1211)刀片电池设计,减省模组结构,能大幅提高能量密度,类似技术未来或带领LFP电池攻占中高端市场。放眼更远,各大厂商已积极部署四元、固态及无稀有金属电池等革命性新技术,能量密度、安全性及成本效益均有望大幅提升,未来数年很大机会成功量产,故要全面取代三元和LFP电池并非天方夜谭。从上述可见,零排放再加上技术改善,电池业高增长未来仍十分高。
梁钧宇 2021-09-10T02:20 因97年狙击亚洲诸国货币和资本市场,引爆亚洲金融风爆而广为香港投资者熟悉的传奇基金经理索罗斯(Soros),近日在《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大肆抨击内地制度,并指责美企业投资内地将带来严重损失。 作为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学生,这位金融大鳄素来喜欢月旦甚至参与政治,过去不乏批评内地,但近年力度和语气却愈来愈猛。鉴于其影响力,相关言论每次也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关注。最近数篇文章重点,大概是指内地体制跟美国相反,且政府趋向参与更多经济活动,故在理念上或实际风险角度考虑,美企不应大肆投资内地。 索罗斯论调在西方社会并不新颖,而现实的商业或国际关系,“利益”才往往是最重要考虑。内地最新公布8月出入口数据胜预期,今年至7月外国直接投资有约25%年增长,外资持内地国债达破纪录金额等,皆侧面反映近日内地的转变,并未有令外资大幅却步,估计新冠肺炎疫情如能在年底进一步缓和,国际上投入内地的资金,只怕会有增无减。 亚洲金融 , 索罗斯
梁钧宇 2021-09-03T05:03 早前曾有一轮讨论,随着新冠肺炎不断变种,要完全清除其威胁和对人类社群的感染,短期内机会愈来愈低,各国政府或需重新检视其抗疫方针,是否需要放下“清零”此最高要求,接受现实,只要群众有较高比例的疫苗接种率,便应重启社会与病毒共存。暂时看,共存理念较受西方社会支持,如英国的防疫限制已完全解除,居民在大多数地方不需再戴口罩,美国和欧洲个别地区也开始效法。其背后理念是,既然根治不了,只要能控制受感染后影响,如病情轻以至死亡率低,便不应以高昂的社会成本应对。亚洲各国,除新加坡,大部分持相反观点,如内地普遍认为单靠疫苗只能减低疫情,若因而放弃抗疫更是对居民健康,以至国际社会不负责任的做法。 无论采取哪种方针,其对经济效果相信是重要考虑。英国取消限制后,英镑兑主要货币基本稳定,加上染病死亡率未有明显上升,料第三季GDP增长可延续第二季强势。相反亚洲诸国近日经济似未有大幅改善。一旦共存的措施能带来更正面效果,环球国家在未来一两季,或许会有更大政策转向。因减低限制而受惠的公司,大家应多加留意。
梁钧宇 2021-08-27T04:39 近日前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建议,恒指成分股可以人民币计价,作为香港融入“十四五”规划的策略。不过,这做法成效和影响力如何,十分取决于实际操作。如纯粹是计价,与投资外币基金类别道理一样,人民币只担当中介货币角色,投资者实际持有的仍是港元资产,即使人民币大幅升值,亦不会产生投资收益。故这个做法或能令投资者感觉更方便,却不一定能大增持有人民币意愿。再者,若投资者选择以人民币买入而卖出时取回港币,仍会涉及货币兑换,并产生交易费用。 事实上,真正令投资者感兴趣的,相信是内地经济庞大增长潜力,换句话说,人民币资产本身就是卖点。香港要融入“十四五”大局,担起人民币国际化重任,应提供更多人民币资产投资机会,如研究扩大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特别是鼓励一些在内地有相当规模业务,或有意进军内地的外国公司来港发行点心债。以及应加强进出内地资本市场渠道,如研究扩大沪深股通合资格股份名单、研究推出更多“互联互通”项目,相信更能有效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比例。 人民币 , 港股
梁钧宇 2021-08-20T05:34 本周二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除提出金融稳定工作,更强调“共同富裕”发展方针,加上近期反垄断和调控等力度加强,难免令市场担心是否新一轮针对企业政策开端。贫富悬殊和收入集中小部分人身上,问题在2008年推出量化宽松后加剧,是西方资本主义近年最为人诟病地方。中央提出更合理分配,无论从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肯定是有道理,但问题是如何达成?最简单是在二次分配中,以税收把财富由上层转至中下层,副作用是减低企业和个人创富动机,长期国家易陷入福利主义。 若是所谓三次分配,即社会自愿捐赠资金(君不见腾讯控股(700)即捐出500亿元人民币),金额及持续程度难以预测,实质影响相信不大。如在第一次分配中出手,代表营商游戏规则将改变,这大慨是市场近日最担心的方向。当然三者同时改变机会最高,内地施政往往是高层宣告后,实质方案才出台,时间往往以年计。那么有受惠板块吗?倘新再分配未有打击经济,共富会有利消费,这亦是中央大力推动原因之一。故不会影响民生的消费股,是中长期需要持有股票类别。
梁钧宇 2021-08-13T03:35 困扰全球年半的新冠肺炎,自6月中开始迎来新一波Delta病株疫情,不少国家逾六成新增案例涉Delta病毒引发,个别甚至接近100%。近期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每百万人口为81.67宗,是5月以来最高,且有上升趋势。 疫情似在恶化,但有国家已放宽入境限制,欧盟在7月1日启用“欧盟数字COVID证书 ”,容许已接种疫苗、检测呈阴性或已康复居民在区内自由行动。欧盟亦拟成员国逐步取消一些国家到其旅行限制。美国方面,除非来自某些受限或高危国家,已允持阴性检测人士前往。欧美疫情是环球中最严重,新增案例每百万人口为256.15宗及163.91宗,高于亚洲、非洲的57.74和29.11宗。但敢于通关,关键是高接种率,约六成人口已接种疫苗,英国约七成。另外,因大部分居民已打疫苗,欧美应已定义COVID19为强力流感,在死亡率低假设下,即使感染反弹,将不会大举停摆。既然有信心与病毒共存,重启经济,避免陷入停顿,欧美大概已恢复市场对其信心,资本市场表现强劲,反观其他地区,Delta病毒仍是困扰,即使股市屡创新高,欧美暂仍是投资首选。
梁钧宇 2021-08-06T05:09 上周公布的美国第二季经济增长,按季年率仅6.5%,逊预期8.4%,复苏进度未稳,虽然令早前对通胀忧虑有所降温,但市场仍关心联储局会否在正增长下提早“收水”。从联储局上月议息纪录看,暂仍未有退市时间表,委员认为物价上升仍集中在某些项目,原因是供应有瓶颈,但问题将随复苏减退。如最新6月通胀按月升0.9%,当中逾三分一增幅来自新车和二手车买卖,个中原因是半导体短缺限制汽车生产,供不应求推升价格。克利夫兰联储上月便有研究指,全球半导体短缺可能持续6至9个月。 以上通胀或被归类为“短暂”事件,而联储局更重视长远通胀预期。10年通胀预期在5月中曾达2.54%,并见顶回落,暂未有再飙升迹象,故担心高通胀和高增长令当局收水,可能是过虑了。由于有更多人在第三季重投职场,劳工短缺是现时经济复苏主要障碍,故料今季复苏速度仍快;另一方面,失业救济金亦会在9月停止发放,一正一负下,需求应平稳但供应会增加,故滞胀出现的可能亦低。由此推论美股短期内会因货币政策逆转而大幅调整,似乎机会不高。
梁钧宇 2021-07-30T01:57 上周五,内地一纸禁止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集资、以盈利为业务目标及开设校外学科课程等的公文,教育股立刻崩盘,以美国上市的三间龙头教育股上周五普遍跌五至六成,买大型正股的波动竟媲美窝轮。消息亦炸散港美上市的中概股,恒指3日跌近10%,同期恒生科技股指数重挫16.5%,投资者血流成河。 政策原意是减轻家长及学童压力,当然是好,但高考制度不变,禁补习是否能改善现况?撇除其成效,毕竟校外教育行业已存在多年,不少公司已上市集资,产业以千亿元计,但一日内完全反转,不要说国外投资者突发觉政策风险之高远超想像,内地的只怕也被杀个措手不及。加上近期一系列如反垄断、数据安全及整改不同行业消息,禁补习便成压垮股市最后一根稻草。虽然施政者重视是中长线,但股市失控暴跌引来的副作用,如人民财富大幅萎缩,外资减少等,却可能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本周人民币曾跌0.5%。执笔时外电指,中证监召主要投行高管开虚拟会议,安抚市场对政策忧虑。但经此一役,投资者已成惊弓之鸟,超卖反弹后,中概股估值应被长期打折。 新股IPO , 新股IPO
梁钧宇 2021-07-23T04:20 周三突传出汇丰等本地银行暂停中国恒大(3333)楼花新按揭贷款,因银行掌握众多企业资讯,此事更添恒大财困将续升温揣测。近期事件开端,相信是自5月内地监管机构约谈恒大,然后没有偿还商业票据,加上近日内地法院接纳广发银行要求冻结其1.32亿元人民币资产申请。种种迹象显示,恒大情况正转差。其实自新冠肺炎爆发,经济增长回落,加上去年9月中央推出“三条红线”政策,内房资金压力大增。今年内地物业销售被政策遏止,令内房雪上加霜。其中负债极高的恒大更多次成为焦点。 除停止买地,恒大亦持续出售业务,如把恒大物业(6666)上市套现。其最成功的减债行动,是去年底把1,300亿元战略投资者“债转股”。而此举没有政府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尽管内地经济规模今非昔比,但房地产占比仍十分高,若恒大出事,在当前环境下,其负面影响及牵连有多大,只怕不易估计,试问谁敢冒此风险?因此,引入投资者、卖资产及重组等,是较合理的方向。其系内公司,若非涉足地产发展,或会出现不俗的买入机会。 汇丰控股 , 中国恒大
梁钧宇 2021-07-16T01:37 上周提到政策不太可能对内房放宽,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便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料释出近1万亿元人民币供应,内地A股本周便大幅反弹,创业板更刷出6年新高。首先,只要借贷原则不变,内房仍是难取得资金的,尽管趋向宽松的方针,应对其有利。 投资者要搞清楚的是降准的根本原因。举例说,若因经济增长持续高于平均而加息,往往是未来向好的讯号;相反,若因前景转差而减息,则宽松所反映的并非好事。内地上次降准是去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仍严峻时,单次力度亦弱于今次。由于上周五发布的CPI及PPI增长均回落,尽管只是一个月数据,但同日宣布降准便引来经济将放缓的担忧。 此外,有说内地过去一年未有跟随西方大幅增加货币供应,“弹药”充足,所以政策弹性较大。加上西方开始走出疫症困扰,围堵内地力度将提高,故中央要开始为经济发展受阻而作出事前的应对。无论原因为何,短期超出预期的降准,应会对市场尤其资源及消费行业有利。但若是中西角力另一开端,则资本市场的好景怕难持续。 人民币 , 内房
梁钧宇 2021-07-09T05:01 由于土地成本高,且内地企业家普遍十分进取,高杠杆向来是内房常态。但行业扩张同时,社会财富过分以物业作储存,高杠杆同时为金融以致整个社会系统带来风险。过去十多年推出不少政策以防范债务危机。或因新冠肺炎疫情令宏观环境变得更复杂,内房债务未有改善,去年国家重手推“三条红线”限制房企不能再以负债手段扩张。新规下,房企融资规模续收缩,今年上半年房企债券融资约5,480亿元,按年缩减16%,去年同期收缩4%。当前经济较脆弱时更突显,更惹来破产担忧。 为解决资金链紧张,房企降价促销,使“一二手房价倒挂”,引来大量投机者“打新”图利。深圳2月时推二手房指导价,银行需按指导价放贷,首付比例大增,多个城市跟随。监管机构3月严查房贷,要求银行追回流入楼市消费贷、经营贷资金,房贷息上涨,令二手房价受限,“打新”套利空间大降,影响房企整体销售。只要“住房不炒”立场坚定,加上政府或以防风险为首要目标,短期政策不可能放宽,融资和销售被夹击,内房经营困难,投资者不宜沾手高负债内房的股债。 内房
梁钧宇 2021-07-02T01:33 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受控,资产价格一面倒向上升的情境不再,近月投资者开始再透过板块轮动(Sector Rotation)策略,寻找经济复苏的机会。该策略的概念是从经济各周期的特性,寻找表现跑赢大市的行业。因过去多次经济周期都有相似的地方,例如衰退时货币政策普遍宽松;经济过热时,通胀率一般较高,这些特性常重复出现,受惠(或不利)的行业亦相似。 整体而言,欧、美、日仍在复苏初期,相反,内地状况则乐观,去年第四季GDP按年增长6.5%,已经超过2019年第三、四季疫情前的6%增长率。 以去年3月MSCI世界指数的最低点计,至今年6月24日,指数中表现最好为非必需消费品和资讯科技板块,而最差的则为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但当经济增长开始转为稳定,板块再次轮动,非必需消费品会转差,早前买入的投资者,或要考虑逐步减持。至于资讯科技和通信板块,则多会在复苏至增长的时段内转好。加上各国也加大科技的投资,早前科技股经历颇大调整,近日的回升或非短暂。
梁钧宇 2021-06-25T05:21 随着内地及主要西方国家,愈来愈多人已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疫情对社会及经济的影响,似乎开始有明显的减退,曾大受打击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也先后重启社区和经济活动。 虽然个别国家如印度等情况仍差,但跟上月动辄每天40万新增确诊相比,数字已大幅回落至10万以下。 其实新冠肺炎的“难搞”之处,是其反覆及变种。以香港为例,年多时间内爆出四波疫情,每当社会松懈,情况便即转差。近月台湾亦面对类似情况。 至于变种病毒,世卫更已进行分类,例如英国的称为Alpha,印度的称为Delta等。正面看,人类对病毒的资料愈来愈多,相信未来疫苗会更具针对性。 具效率的资本市场,更早已反映此走势,跟经济相关的商品,如原油及基本金属,早已大升,若情况持续,下一个受正面影响的板块,便很可能是通胀和经济增长下表现出色的消费品。
梁钧宇 2021-06-18T03:40 基本金属如铜及铁等,多具广泛工业用途,故价格随实体经济和工业增长变化。去年因新冠肺炎打击,多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令全球流动性泛滥。今年疫苗接种造就经济复苏,使基本金属需求急升,疫情期间不少矿场停工,令供应减少。资金多、复苏概念及供求失衡等因素,令金属期货经历近一年升浪。 自去年4月低位到今年5月高位计,铝最多升约七成,铜升120%,镍涨80%、铅增40%、锡飙150%、锌亦扬70%,可谓牛气冲天。但近期金属商品似见顶回落。首先,上述升幅已反映不少利好。商品价格大涨加剧环球通胀,各地政府已有所防备。如内地为压制通胀已大力打击大宗商品投机行为,交易商提高投资商品按金。中央更将分批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到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相信压抑商品价格决心会有增无减。高通胀或使美国联储局考虑缩减量宽,昨议息未有改变,但市场已认为会比想像早。一旦实施,加息将紧随其后,令过去年多流动性由松变紧,经济持续复苏憧憬将减低 ,两者也不利商品价格,投资者宜保持警惕。
梁钧宇 2021-06-11T05:25 自1月底GameStop(GME)一役后沉寂多月的WSB(Wallstreetbets)股,近日再现炒风。传散户响应网上号召,大举买入多只沽空比率高股票,图挟爆大户淡仓。其中AMC Entertainment由每股12元(美元,下同)升至最高约60元,新目标Clover Health股价3日内曾劲升逾2倍。 投资者炒个不亦乐乎,今次投机背景,跟1月其实大相迳庭。第一,1月市况极旺,以科技股为首,几乎所有股票大升,近期受通胀等影响,央行有机会提早收水,故股市已陷牛皮状态。第二,上次散户集中火力投入GME,股价自15元升至逾350元,幅度吓人。今次明显火力分散,侧面反映类似GME的疯狂炒作已难重现,故要发掘新目标。第三,有GME的前车为鉴,无论散户及对冲基金已有准备,有方案应对,这亦是(二)出现原因之一。1月GME大跌后,有指WSB背后不单是散户,更有专业投资者及大户,把挟仓变作大卫对抗歌利亚,只是小投资者主观愿望。无论如何,买入无业绩支持且短期大升股票,并冀下家以更高价接货,是极高风险动作。难抵诱惑的小投资者,还请小心风险。
梁钧宇 2021-06-04T01:04 或许因出口强劲且经济增长超预期,加上美国债息升势有所停滞,自4月以来人民币兑一美元持续升值,曾报约6.36,为2018年中后新高。人币升值,将带动股市上升。首先,憧憬升值下,海外资金会以不同途径增持人币资产,除直接买入货币,最简单便是投入上海及香港股市的中资股。以港股为例,一众中资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内地,换算跟美元挂钩的港元,其港元计收入便因而上升,股价亦然。 行业方面,若企业负债为美元而收入为人币,前者跌后者升,人币升值带来好处将更大。内地航空股每年要花巨额美元买油,美元贬值的利好不言而喻(但小心油价上升)。另借下庞大美元债而资产大部分在内地的房产商亦欢迎人币升值。出口股未必全部受打击,因若生产涉大量资源,升值令成本减轻,抵销出口减少影响。较佳发展是升值至相当水平,央行决定排洪,内地资金流出,令股市重现年初时畅旺境况。故当美国加息可能仍低而内地增长能维持,投资者不应过早离开资本市场。 人民币 , 美元 , 出口
梁钧宇 2021-05-28T04:41 内地5月11日公布10年人口普查结果,其中最受关注是出生率下跌至1961年最低,换句话说,内地经济未来将面对两大难题:劳动力减少及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理论上,当夫妻平均生育数字低于2,整体人口将减少,去年内地该数字是1.3,比预期更低。由于制造业和出口仍占经济相当高比例,人口减少趋势一般是长期,故未来劳动成本会更高。除非整体科技及技术提升可填补空缺,否则生产力将受打击。此外,去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约19%,10年前仅13.3%,当医疗进步伴随出生率减少,可预见人口金字塔有机会“倒转”,即年轻人少于老年人。对高负债国家,代表依靠年轻人供养老年人比率下跌,退休年龄应会延长,而社保等开支亦需重新检讨。 另一方面,人口减少并非只有坏处,例如环保污染、高楼价、资源紧张及物价高企等问题,也有机会舒缓。某程度上,生育减少正是居民对上述问题的应对方法。从投资角度,人口普查令一个投资“赛道”的能见度提高,即医疗生意在内地仍会是增长高的行业。
梁钧宇 2021-05-21T02:41 自去年3月,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持续暴涨,洗去2018年起颓风,投资者尤以年轻一群,视之为未来世界新货币。从货币角度看,除交易功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及储蓄财富功能(价格波动太大)问题,虚币主要风险是潜在政府管制,因一旦去中心化的虚币取得主导,必大幅打击各国政府权力。执笔时内地拟封杀虚币交易以至挖矿行业,曾令比特币单日跌超过两成。 曾跟几位投资虚币专家讨论,不少认为除非禁网,否则难以阻止虚币发展,因人人可透过手机作买卖。这论调有一定道理,但若美国仿效内地,禁止所有银行、交易商和一般商户接受虚币或作相关交易,虚币ETF、期货及上市交易所等,便会全数消失,这不可能没有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出手与否,视乎当中的风险和执行成本。广义而言,当虚币市值愈大,参与人数愈多,政治风险便会愈高,因政府受的影响更大。另外,“众地勿企”,当一般人也买入虚币,也非好兆头。故投资者除憧憬未来向上的美景,还得注意眼前风险。
梁钧宇 2021-05-14T05:36 美国4月最新通胀数字,按年升4.2%,高于预期。由于去年5及6月的通胀基数更低(按年分别增0.3%和0.1%),所以未来两个月物价增幅“破5”的机会不低。似乎财长耶伦早前提及加息可能,非单纯失言。 无限QE加上万亿美元计财政刺激同时进行,高通胀确实只是时间问题,投资者要关注的,第一是联储局会否最终被市场胁迫,提早收水甚至加息,令资产价格大跌;其次是哪些资产可防止财富被沟淡。 尽管通胀明显升温,今年底联储局有可能停止QE ,但退市机会仍低,故过去两个月的股市调整,或已反映不少当中的风险。惟不跌并不代表会上升,预计是牛皮或波动市,为短线买卖提供机会。 至于近来热炒的商品,似乎有点超买,但过去多次高通胀期,实物商品,如黄金及基本金属的表现,只要非滞胀,一般会跑赢大市。故若商品有回落,投资者不妨买入若干比例作对冲。
梁钧宇 2021-05-07T02:07 美国财长耶伦本周二在一会议上突然指出,为防因大规模刺激政策使经济过热,或需提高利率。由于其身份加上曾出任联储局主席,即使随后澄清言论只是指出经济和加息关系,并尊重联储局的独立自主,但投资者仍担心其是预先“出口术”,测试市场反应。 加息令股市,尤其是无盈利新经济股调整,观乎本周波动,市场仍未完全反映债息回升的影响,一方面美10年债息升破1.6厘后起伏不定,使不少人抱利息升浪会放缓的希望;此外,全球新冠肺炎疫症有所反弹,令资本市场变得更难预测。但集中看利息上落,其实是看树不看林,因正如耶伦所言,通胀和增长才是原因。以广受美元影响的本港为例,撇除官方经济数据,单以个人观察,虽然租金跌幅显着,但生活品或一般消费价钱是有升无减,薪金亦然,日常通胀水平并不低。其实跟通胀关系高的物业开始价量齐升,反映市民已用钱为通胀高低作投票。回说股市,银行和资源股续强势,也是炒通胀再重临逻辑,新经济股只怕会进一步下跌。
梁钧宇 2021-04-30T04:35 移民渐成话题,除因愈来愈多人考虑,从投资角度看,大量人离开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事实上,楼价近来却有破顶之势。归根究底,究竟有多少人会移民?英国内政部估计,今年至25年将有32万港人移英。参考1990至94年移民潮,期间共30万港人移民,占当时人口约5%,以去年人口换算,移民人数可达39万,等于每年约2.9万伙重投住屋供应。BNO签证今年1月正式接受申请,虽然有LOTR条款方便部分人立即前往,但实际上移民需时安排,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信不少家庭即使决定移民,短期内亦未必能起行。长远而言,香港住屋供应短缺仍严重。以官方数字及动工量推算,未来数年公私营房屋供应,平均每年只有约3.8万伙,但过去5年平均年新增近4万个家庭,加上重建等因素,每年需求可高于6万伙。 如最后真有30万人离港,相等于每年约2.2万个住宅需求,刚好抵销未来5年住屋短缺,还未考虑需求或由更多外来人士填补,可见移民潮暂不会拖垮本地楼市。 地产 , 地产
梁钧宇 2021-04-23T00:58 虽然过去两个月,市场十分担心高通胀,但可对冲购买力的黄金,表现却疲弱,金价从去年底1,898美元大幅回落至1,707美元,背后是多个因素推升了美国债息,故通胀未现而持金成本上升,令金价调整。 首先,民主党全取参众两院并成功通过1.9万亿美元经济纾困方案,市场认定国债在财赤严重下吸引力续跌。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计划进度胜预期,截至3月底已有逾1亿人接种至少1剂疫苗,美国回复正常速度较想像快。就业市场好转,非农就业去年12月触底后,持续回升,低息结束的时间或会早于2023年。 10年债息从去年底约0.91厘升至1.74厘,带动10年通胀预期从1.99%升至2.37%,但较经济正常情况下债息,仍相对温和。金价第二、三季走势如何?虽然复苏确定性愈来愈高,但要全民就业仍需时,通胀维持高位(暂由能源价格和低基数效应带动)仅暂时性,联储局今年调整货币政策微,加上疫情反覆,故债息与通胀预期不易向上大举突破亦不会大跌,陷入牛皮。金价期内或在1,660至1,760美元浮沉。 黄金 , 美元
梁钧宇 2021-04-16T06:02 近月股市调整,除因个别股票估值高,主因担心美国通胀会大升,令债息强劲反弹,美国3月消费物价指数(CPI)按年升2.6%,较2月1.7%高。2.6%幅度有点惊人,但部分因能源价格波动,非物价全线上涨。单计汽油,价格(经季调)按月升9.1%,占CPI按月升幅近半。上月初,OPEC+开会后未有增产,布兰特期油升破70美元,加上苏彝士运河阻塞事件,布油及零售汽油现货价格按月升5%及12%。 若看核心CPI,3月按年升1.6%,比过去数月高,但仍偏低,暂未构成重大风险。若按年计,因去年3月物价开始停滞,源于低基数问题。去年第二季新冠肺炎疫情更严重,在更明显低基数效应下,未来3个月通胀增长肯定维持高位,但属短暂现象。美国经济现处于复苏阶段初期,距全民就业仍很远,通胀因经济过热而失控机会不高。反而应留意白宫提升企业税率,因高税率或使企业经营困难,从而影响美股估值。但税率最终可能由现时21%加至25%,实施阶段或长达15年,故实质对资本市场打击或温和。 能源
梁钧宇 2021-04-09T01:11 前一星期美国对冲基金Archegos资本在大市调整下,因孖展过高而爆煲,除拖累其主力持有的中概股因斩仓而急跌,亦引来投资者对基金的戒心。以香港准则而论,基金大概可分为非认可(unauthorized)与认可(authorized)两大类,Archegos当属前者,只供专业投资者(professional investors)购买;一般投资者则只可认购后者。 除监管上不同,以投资范围、可使用金融工具及杠杆比率比较,对冲基金在此三方面均非常自由,基金经理能不受限地在全球投资,以赚取所谓绝对回报,故才出现Archegos孖展达5倍或以上情况。认可基金必须在相对严谨框架下投资,如一般不可借贷,使用衍生工具有相当限制等。即使投资弹性较小,好处是基金能见度高,回报会随大市上落,但不太需要担心Archegos般爆煲风险。话说回来,有人认为市况逆转会使更多对冲基金出事,但简单地看,Archegos不涉及复杂衍生买卖,单单是杠杆过高,故除令个别股票大跌,引来系统性风险的机会低,投资者不用过虑。
梁钧宇 2021-03-26T01:41 股市跌跌不休,最初以为是科技股在债息急升下调整,但本月中起却连传统股也开始走样,大市气氛跟1月时有天渊之别。其一令不少投资者意外的变化,是内地从憧憬“排洪”变成“收水”,再加上近月有措施收紧房地产买卖,且政府似会对巨型企业严格执行垄断法,一时间,因经济增长及从新冠肺炎疫情回复速度领先全球,使投资者看好的内地股市亦大幅下跌。上周中美高层会谈充满火药味,随后欧美为首西方国家联合制裁中方官员,拜登上场后中美关系不单没有蜜月期,更有恶化迹象。由于拜登比特朗普更能连结西方,疫后国内所面对围堵力量或更强。配合环球资金正回流美元,及中美角力潜在负面影响,中央或提高国内利息,以防资金从新兴市场大量流出时风险;另方面提高对各经济环节的控制,以便集中资源应对国外挑战。 宏观而言,中美关系一日没改善,环球政治风险不会低于冷战时期,加上资金泛滥,股市债市均估值不低且处新旧经济角力,股市波动将更难以预测,暴跌暴升或成常态。 科技
梁钧宇 2021-03-19T04:53 上周人大通过改变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代表香港政治将以新规则运行。过去权力分布将改写,不少人担心本地制衡机制会失效。从好处看,行政主导下,港府将有足够权力解决众多长期争议,如土地问题。副总理韩正便在两会时公开表示,香港贫富悬殊严重,房屋问题必须解决。 以涉及1,000公顷土地的《明日大屿》,环保团体已难阻挠工程上马,余下只有完工时间和成本等问题。长期被批评且变数更大是棕地发展。报道指“村屋大王”王光荣等24人被廉署以怀疑在收购丁权发展中涉贪污和诈骗被调查,时间上跟两会相近,阴谋论者认为中央已下令要一并解决丁权问题。据规划署资料,本港棕地面积近1,600公顷,比预算达1万亿元的《明日大屿》多六成土地。尽管问题复杂,若政府成功释放棕地以建屋,短至中长期土地供应势大增。楼价现时利好是经济反弹且息率极低,但移民及土地供应增加,对已处甚高水平的价格,却颇不利。新冠肺炎疫情改善,关口重开后楼价指数仍冇大升,便要小心。
梁钧宇 2021-03-12T01:41 过去一年新经济股升势凌厉,若以市盈率等传统方法检验股票价值,可能被嘲笑或“买唔落手”,错失投资机会。传统分析框架真的过时?至少常用的折现模型(Discount Model)仍足以解释近日调整。该数式分子是一系列从现在至未来预计收入,除以各时段资金成本,得出企业合理估值。新冠肺炎下,新经济企业未受影响,相反更得益,很多人相信世界从此不再一样,线上生意有加无减,令折现模型分子续向上修订;西方政府为救经济,把利息调至零,折现模型分母再下降,结果是收入升成本跌,令新经济估值进一步大升。 随疫苗上市,欧美等确诊人数大减,憧憬经济回复正常,美长债息反弹;那些被隔离政策打击的传统股生意回稳,或令新经济优势减,分子跌而分母升,成了所谓“杀估值”式调整。在各种干预下,除非美元爆危机,否则政府仍有力压低债息;除个别收入能力存疑股份,不少科技股已有较成功商业模式,未来业务能见度很高。撇除估值过高企业,如市盈率近千倍,整体新经济股估值或已近其底部。
梁钧宇 2021-03-05T04:04 自从2017年底中央指出房屋是用作居住而非炒卖,随后各地限购限贷等政策未有明显放松,内地发展商即使每年销售仍不俗,但在地产市道黄金期已过的预期下,再加上负债比率高企,内房股股价几年来也陷入大型上落市,估值长期低迷,普遍市盈率只有低单位数。 上周有报道指,22个重点城市将实施“两集中”(卖地集中公布及集中出让),令内房股价突然大升。首先,若每年只批三次地,每次批地面积应相对庞大,对已上市且规模较大内房更为有利。本已难向银行举债的小型发展商生存空间变小,相信行业并购会加快。若有固定卖地时间,债务高的内房能更有效管理现金流,资金回报率亦可改善。最后,政策透明度高,也会增加投资者信心,因为风险减低了。 可是,正如文首所言,限炒的大方针下,加上劳动力和经济增长也向下,地产市道再现爆发性上升的机会不大,内房股在估值有若干修复下,仍难进入另一牛市。
梁钧宇 2021-02-26T01:57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供应到港,困扰1年多的疫情应开始减退,饱受冲击的物业市场,亦重新得到关注。本周有报道指住宅睇楼及成交大增,市况由小阳春升级为大阳春。看好住宅市场其中一论调,是2019年社会运动再加去年疫情也不能推倒楼市,基本因素甚佳,加上坏消息尽出且利息再度向下,各方面也支持楼市,故今年将现强劲反弹(由5%至15%)。是否真能如此乐观?首先,美国长债息在回复正常,联储局虽然计划3年后才加息,若通胀走高,零息政策会面对两难。本地按息期内并未下跌,故供楼成本难言减低。 最大变数当然是人口。以新私楼落成量年均约1.7万计,未来4年香港仍会求过于供,但前提是人口增长持续。若移民人数真的如坊间预期达30万,以2.7人为一家庭计,有达11万家庭离港,足以令供求变得平衡。当然,外来人口的增加亦可填补,但两者皆存在很大变数。因此,今年楼市大升的机会未必很高。
梁钧宇 2021-02-19T03:40 恒生指数农历年假后红盘高开,中概股普遍大升,股市一面喜庆,投资对蚂蚁集团去年上市前“脱脚”应不再放在心头,但《华尔街日报》前天却有报道指,IPO被叫停跟红二代背后持股有关。 其实无论中外,政治和经济也有紧密连系。而内地过去因制度变化,例如不少政府人员也在九十年代下海从商,故企业家很多也有政治背景;且国企或地方政府有大量资产和投资,故与企业关系匪浅。而曾在内地从事生意的,相信也明白人脉的重要。因此,以蚂蚁规模之大,没有具实力的股东,才令人觉得奇怪。 股市从来不缺少阴谋论,例如本栏曾提过黄金、白银价格长期受操控,另外,不少人也相信大户时常把股价舞高弄低等,这些事具一定年资的读者应也听过。但若在投资上过分注意这些阴谋论,却未必能帮助投资回报,大家不要把焦点搞错。
梁钧宇 2021-02-05T04:41 除了仍在进行中的GameStop(GME)挟空大战,WallStreetBets上周抛出另一其认为被人为操控,价值严重低估的追击目标:白银。银价随后抽升近两成,银矿股的升幅更在此之上。作为贵金属之一,白银向被视为门槛较低的黄金,所以两者走势颇为相近,不同的是,白银有较高工业用途,非单纯的交易媒介。至于银价被操控的阴谋论,过去多年前笔者听过很多,主要理据是白银市场的规模细(约400亿至500亿美元间),且参与的交易商少,故易于做市,1980年亨特兄弟炒高银价7倍至最后破产的事件便常被引用。 现在资讯发达,又有金属ETFs这类供一般投资者参与的公开产品,白银定价权是否真的仍能被交易商垄断?难道只有WallStreetBets看到破绽,而一众“嗜血”的对冲基金多年来竟会漠视这投资机会?市场确存在失效之时,但通常只是短期的。挟空GME的成功(暂时),是沽空率过高,并不代表同一方法可套在其他资产,跟炒的散户千万要小心。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4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