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专家评论

  下一页 > 
所有 80后投机客 Bittermelon Sammi 丁世民 中概股追击 何民杰 何车 保险脉搏:英国保诚 刘嘉辉 刘锳琳 区丽庄 吴启民 吴庭琛 吴咏仪 周永俊 周显 嘉士伯 姚俊龙 姚浩然 宏利香港 宣震 屈宏斌 岑智勇 廖立嘉 张世昌 张敏华 张智威 张竞达 彭伟新 彭启明 徐家健 徐灿杰 惠理基金 成山银子 文德华 文慧诗 文锦辉 施俊威 春哥 曾国平 曾渊沧 朱红 李佩珊 李伟杰 李伟贤 李峻铭 李巍 李慧芬 李浩德 李浩然 林伟雄 林嘉麒 林子杰 林家盛 林建华 林樵基 林禧彦 林赛盈 梁伟民 梁伟源 梁君馡 梁天卓 梁振辉 梁杰文 梁焯峰 梁钧宇 植耀辉 杨松坤 欧维钧 汪敦敬 沈家麟 沈庆洪 沈振盈 涂国彬 汤文亮 温嘉炜 汇丰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 潘国光 潘志明 潘志业 潘铁珊 灏升 熊俊杰 熊丽萍 王冠一 王海翔 王美凤 王良享 王华 瑞银 甘小文 毕明 卢德芳 卢志威 卢志明 卢楚仁 卢铭恩 罗尚沛 罗明立 罗晓鸣 聂Sir 聂振邦 股中人 胡孟青 胡雪姬 英国保诚 庄志豪 庄志雄 叶佩兰 叶尚志 叶泽恒 蔡嘉民 蔺常念 苏沛丰 许绎彬 谭智乐 财子O 费高 赵晞文 赵海珠 连敬涵 郭家耀 郭思治 郭钊 邓泽堂 邓声兴 郑叻 郑天殷 郑家华 邝建扬 邝民彬 金曹 钱琛 关焯照 阮子曦 陈伟明 陈伟聪 陈大伟 陈宝枝 陈建良 陈恩因 陈欣 陈永杰 陈永陆 陈海潮 陈锦兴 陈凤珠 陆东 颜招骏 首域盈信 首源观点 马铁颖 马丽娜 冯南山 高息先生 麦嘉华 麦子麒 黄伟豪 黄嘉俊 黄国英 黄子燊 黄展威 黄志阳 黄敏硕 黄景明 黄景朋 黄泽航 黄玮杰 黄集恩 黄丽帼 黄国英 黎伟成 黎坚辉 龙志涛 庞宝林 龚伟怡 龚成 龚方雄
评论员 时间 内容 标签
许绎彬 2025-05-02T10:31 四月终于过去,尽管恒指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努力反覆向上,令22,000点的心里关口失而复得,但总结整个4月份,恒指仍下跌1,000点,累积跌幅是2024年11月以来最大,表现最佳的蓝筹是石药集团(01093),累升近25%,而表现最差的则是与美团(03690)斗到你死我活的京东(09618),累跌超过20%,惨不忍睹;此外,股民至爱的以科技股为主的科技股指数,表现更是差劲,全月泻近6%,更出现连续两个月下跌,合计跌近9%。 港股因在五一国内假期前,成交显着萎缩,只能徘徊在2,000亿元左右。即使主导港股的北水仍有净买入的情况,但可能在国内长假前水力有限,只能维持着不足100亿港元,其所吸纳的对象最多乃是盈富基金(02800),其次是美团及建设银行(00939)等。 谈回国内数据,昨日(4月30日)内地PMI数据差过预期,官方公布跌穿50,而财新PMI亦下跌,显示关税问题已对国内经济构成一定影响。数据公布后,令港股昨日曾低穿2,1900点,庆幸适逢内地五一长假期前,为能提升消费信心,内地包括发改委、人社部、商务部乃至中国人民银行等强劲阵容合力推出5招,内容包括“促消费、有效投资、支持就业、稳外贸和稳定股市楼市”等措施。 其中最为瞩目的措施是重申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针对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反映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中央只有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援,做足准备功夫应对中美谈判一旦触礁所带来的不确定冲击;再加上美股本周渐趋稳定,美期指数靠稳,港股在欠劲的情况下,慢慢一级级上回22,000点以上收市。相信在五一长假时,在国内股市休战及北水停止灌溉的情况下,港股就算有升幅,亦可能是干升,未能作准,相信要留待下星期二(5月6日)复市后,才能明确。 笔者认为,国内公布的数据不似预期,相信或多或少是受狂人特朗普上任后任意推行的“关税”政策所累;但美国亦不见得很好,股、汇、债陷入三杀困局。而狂人上任至今,一直未有检讨关税政策对美国自身所带来的祸害,还利用不同的手段,企图赶走中国企业,包括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市场放风,指考虑迫令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尽快退出资本市场等不知为何的行为。 特朗普不断扰乱全球及美国国内的经济,尤其是正面损害美国金融业累积多年的优势,倘若再执迷不悟,最终只会令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若情况持续,相信对正在复苏的中国经济反而有利,而因美国狂人行为经常令人无所适从,令资本市场转移步伐可能加快,资本市场能否持续出现“东升西降”,投资者不妨拭目以待! 谈回港股,万众期待的国内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据报最快下周启动来港上市程序,目标集资至少约 390 亿港元,是自 2021 年快手(01024)上市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新股集资(IPO)。投资者热切期待宁德时代会为香港IPO新股市场带来新一浪热潮,若能成功如愿,港交所(00388)商机无限,投资者可多加留意其走势。
许绎彬 2025-04-24T11:17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不经不觉已近三个月,其狂人本色在这三个月内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断将“关税”政策问题玩弄于鼓掌之中,弄得全球政府均疲于奔命。外间最初以为,特朗普的所作行为会为美国带来无限好处,但其实相反,在狂人上任后,美元突然转弱,美债持续受压,美国经济及通胀前景更是令人堪忧;狂人的极端统治行为犹如暴君,不愿听取民意,引起国会内阁官员不满,开始对于其经济政策出现意见分歧;更因特朗普的狂妄行为,加剧美国经济衰退,及削弱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社会上更因分化而引起动荡。 话说未完,近日特朗普突然又有出人意表的行为,威胁要解雇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市场因而产生忧虑,更进一步影响对美元资产的信心,道指曾在复活节长假后,一度跌至38,000点重要支持区;而纳指则16,000点不保,低见15,690点;美国除股票市场外,汇市及债市亦惨遭抛售,因而令本周一(21日)出现股、汇、债均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相反港股在假后反而呈现强势,原因当然是有国内数据的加持,才能如此出众。 内地经济数据理想,带动港股于复活节后再度“复活”,事缘内地4月的一年及五年期LPR分别持平于3.1%及3.6%维持不变,数据令市场憧憬快将降息降准,以应对贸易战所带来的冲击,令A股低开高收,国内三大指数均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跑赢亚洲其他重要股票市场。而恒指受惠国内股市走势亮丽,在假后不跌反升,更在截至昨日(23日)呈现三连升的局面,南下“北水”大手买入港股,令北水净入达213.6亿元,资金主力追捧指数ETF,盈富基金(02800)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ETF(02828)均是其主要吸纳对象。而京东(09618)及美团(03690)的内斗情况仍然持续,外卖平台就外卖骑手“二选一”问题出现争拗,股价双双创下半年新低,即使昨日(23日)有所反弹,但投资者已存有戒心及失去信心,期待它们争拗有所缓和,才有望重回勇态。 笔者认为,即使港股在国内的数据支持下显得硬净,但始终对狂人特朗普举棋不定的施政方针仍有所顾忌;深信港股短期仍会大上大落,令港股逢高即出现沽压,连一直支持港股的北水,在昨日(23日)亦承大市反弹时出现沽货的情况,缔造了北水净流出近182亿元,是2021年2月24日后最多,相信连北水也是静候回落时才买货。正因投资者对后市仍感不明朗,因而有感即使港股有所反弹,亦只是个别板块带动。 若投资者在乱局中怕选错对象,倒不如买入指数相关的ETF,盈富基金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ETF成交急增,可见并非没有道理。未来,港股相信仍会受制于特朗普的一举一动及国内所公布的数据。适逢五一黄金周将至,澳门旅游业相信亦因此受惠,当中永利澳门(01128)集消闲娱乐于一身,因而有望水涨船高,不妨多加留意。
许绎彬 2025-04-17T14:41 关税问题持续,四方八面的消息令市场混乱;就好像刚过去的周末,美国海关没有照原定计划向多种电子产品收取新关税,但其后美方又扬言会再对这些产品另行征收关税。然而投资者可能对“关税”这类习以为常的话题早已适应,因而本周初时并无损他们对港股的投资意欲,截至本周二(15日),恒指更曾一度缔造出6连升及累升超过1,600点的格局。可惜近日正值复活长假将至,成交可能因为假期前夕变得异常淡静,全日成交跌穿2,000亿大关,暂低见1,850亿元,是自今年2月6日之后两个月新低。即使继续支持港股的“北水”仍然录得净流入,但只有不足100亿元。 由于港股成交突然转静,市场上偶有风吹草动,便会令港股有所动摇。话说未完,美股“股王”英伟达(Nvidia)于本周二(15日)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的文件显示,美国政府正式通知辉达所研发的H20晶片,在出口中国前必须先取得许可证,而这规定是持续至“未来无限期的”,此举显然是别有用心。而订立此规定的官员还理直气壮的表示,新的规定是为了处理“相关产品可能被用于、或被转至用于中国超级电脑”的疑虑。辉达受不利消息影响,股价盘后显着下跌,外界均认为此举明显是别有用心,担心事件会蔓延至其他板块。 看来市场在假期前已经难有好消息,但坏消息却接踵而来,美团(03690)和京东(09618)这两只深受投资者欢迎的重磅科技股,昨日(16日)在送餐市场出现针锋相对的局面,双方为扩大外卖送餐版图,不惜大烧银纸。美团外卖总经理薛冰正式宣布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更宣布未来3年向餐饮商户及消费者行业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的补贴同日,京东宣布外卖订单量单日料超过500万单,因应即时零售迅速发展,本季度拟再招收不少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京东创办人刘强东早前又在内部讲话,他认为外卖行业佣金过高,导致餐厅降低品质,要求京东外卖利润率不得高于5%。 美团及京东这两家巨头科技股在业务上自相残杀,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两者昨日(即16/4)股价均下跌超过8%;加上在辉达问题发酵下,科技股昨日带头下跌,曾一度跌近600点,21,000点一度失守,庆幸最终重返21,000点以上,但仍跌穿21,245点(100线)。在长假前夕及成交萎缩下,港股前景变得更模糊。 笔者认为,美国狂人特朗普的狂妄及不顾后果的行为,已令全球投资者产生戒心;由于在完全“无路捉”的情况下,投资者更是不敢轻举妄动;再者,复活节长假将至,即使对港股仍有信心的投资者,亦会担心特朗普在长假时再有出其不意行为,宁选择“持盈保泰”,忍手先行离场,因而导致成交势头锐减。 投资者对长假期有所顾虑,相信实属正常反应,因为就连港交所(00388)亦有所忧虑,将期货合约大幅调升按金,因而令投资者联想到,在长假期下,特朗普应该又会将关税问题玩弄一番。若投资者担心复活节假期被戏弄,倒不如将目光放远,开始部署五一国内长假期受惠股,每逢大节国内市民均喜欢外游外闯,旅游网站因而最受惠,而当中携程集团(09961)一定是受惠者,投资者可先行部署。
许绎彬 2025-04-10T11:03 狂人特朗普又再发挥狂妄本色,为本周的历史册上写了重要一页,原因是其上任后一直将“关税”这话题玩弄于鼓掌之中,其自以为是的劣质行为已经令各国时刻要提高警觉,必要时亦要作出适当的反击。 狂人本周更将行动升级,使出“对等关税”措施,从而触发全球股灾。其中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在享受三天短周未假期后,仍处于乐而忘返之际,便要接受港股跌穿20,000点的厄运;恒指在本周一(即7日)一开市便下挫2,119点,然后越跌越有,反弹乏力,跌至昨日(9日)曾低见19,260点的两个月低位,如与本年高位24,874点相比,足足蒸发了5,614点。从技术图表来看,港股已掉入技术性熊市的苦况。港股本周更曾创下两项毫不光彩的记录,就是创下单日最大点数跌幅(3,021点),以及在大跌市当日(7日)主板成交增至6,20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打破去年10月8日港股在国庆假期后的6,207亿元成交;但如将两天对比,当然是“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而蓝筹股本周普遍急跌,个别蓝筹股跌幅惊人,尤其是关税敏感股药明生物(02269)、联想集团(00992)、比亚迪电子(00285)、吉利汽车(00175)等;一向稳健的公用股中电控股(00002)及电能实业(00006)已是表现最好两只蓝筹。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使出关税等不平等措施,肯定令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瞬间掉进熊市,由于来得异常急速,相信亦已令走得不容易的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变得更艰苦,通胀势必加剧;而被视为关税战的头号目标对象中国,当然惨被牵连,令本已陷于苦战的内地A股市场更是雪上加霜,沪综指更创下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深证成份指数亦见去年9月以来新低。就连去年强势的亚洲代表日经指数,连31,000点也曾一度失守,低见30,792点,创2023年10月以来新低,亚洲股市可谓全军覆没。 谈回是次全球股灾的罪魁祸首美国总统特朗普所管治的美国,此次关税措施能否将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强行挽救出来就暂未见其利,但在股票市场则先见其害,道指曾一度跌穿38,000点,而深受投资者欢迎的纳指亦已跌穿18,000点,双方均已重返2023年12月水平。 最坏的是,美国“聪明钱”指数显示,有资金正慌忙逃出美股市场;又据摩通报告,全球避险基金及杠杆ETF于上周五(4日)抛售逾400亿美元股票,目标在未来数个交易日再出售250亿至3,000亿美元股票,原因是急于平仓减低风险;另杠杆ETF亦有230亿美元资金等待沽售,上述数据均显示沽售对象大部分均属科技股。美股暴跌致使美国本土经济变得满目疮痍,各界均认为美国经济转陷衰退的风险急增。可见今次狂人特朗普的关税制裁措施,使出的是“七伤拳”,完全是损人不利己行为,令人费解。 笔者认为,中国在狂人特朗普胡作非为后,中央汇金立即作出反应,出手托市,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更指出未来亦会持续增持,望能维稳资本市场;而中方昨日(即9日)亦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34%提高至84%。但上述救市及反制裁措施,暂时看来对中港两地股市未有产生大幅的“效应”。 虽然市场也屡次传出中美或将就贸易冲突重启谈判,令北水昨日流入355.86亿元,较星期二(即8日)增加50.58%,可惜消息暂也是“只闻楼梯响”,完全没有下文。至于跌至低残的美股,市场更一度传出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令美股曾作出大幅反弹过千点的美好光景,可惜到最后亦只是“谣传”,令美股再次掉进万丈深渊。由此可见,市场上每天均是“流言满天飞”,投资者不能尽信,不要胡乱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入市。由于全球股票市场经历“黑色星期一”的股灾后,相信已经元气大伤,现正处于“养伤”阶段,建议投资者等待“真正”的好消息出台后,才部署入市策略。假设港股有转势迹象,港交所(00388)往往也会先行一步,投资者可以多加留意。
许绎彬 2025-04-03T11:00 港股在沉闷中结束今年首季,尽管恒指在首季最后一日曾最多下跌超过400点,收市亦只能险守23,000点,但“埋单”计算,恒指在首季仍大升3,059点或15.3%,国指累升16.8%;而深受中港两地投资者欢迎的“ATMJX”表现一枝独秀,带动科指首季急升20%,令港股首季终能跑赢英、美、欧、日、韩、台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去年陪同美股一起创下历史新高的日股,在今年首季亦显着回落,更成为表现最差的亚洲代表。 而一向对港股有润泽作用的“北水”,首季净流入4,386亿元,已达去年全年净流入总额约54%。单以三月计,经港股通南下资金录得净买入1,602亿元,创下2021年1月以来最大单月净买入,同时也是2016年底深港通开通以来历史第二大月度净买入。如今恒指及国指已经是连升4个月,确实值得庆贺。 踏入第二季,即使北水仍有保持“支持”的状态,但港股勇态仍未复原,走势疲态尽露,全日波幅不足500点,成交就仅仅只有2,000多亿元。所有过往有关DeepSeek及AI的消息,好像在市场上全部消失;连带所有受惠股的动力亦无以为继,完全与上个月有差天共地的感觉。港股突然变得缺乏方向的主因,相信是踏入第二季,市场上继续观望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再有出人意表的行为及言论。在香港时间今日(4月3日),狂人公布“对等关税”详情,并扩大对等关税至全球,加深市场对美通胀以至滞胀的忧虑,令投资者不敢轻举妄动;再者,美联储局通胀指标的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高于预期。在种种不利因素下,全球股市变得沉寂或呈现沽压,实属正常;反观去年持续强势的黄金价格再创新高,顿成资金避难所。 而近来强势的港股,不仅失去DeepSeek及AI的光环,还加上对关税问题所产生的忧虑,市场上最近持续出现配股的情况。数只颇具份量的股份,如比亚迪(01211)、小米及蔚来(09886)先后在市场上配股集资,令投资者担心港股短线已见顶,并可能会持续出现配股情况,尤以科技股令投资者最有戒心,从而令市场气氛大打折扣。再者,车股近日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除配股问题外,小米进军新能源车的处女作SU7推出至今一直相当畅销,更成恒指上季升幅的主要动力,不过踏入次季,小米则成跌市主要元凶,事缘一场涉及SU7致命车祸引起极大关注,以及市传董事长雷军带头减持等不利消息在市场涌现,即使最后小米澄清减持消息,亦似乎作用不大,其股价在次季首两个交易日急跌近10%,跌穿45元,更创下一个月新低,即使SU7上月交车量按月飙逾40%,仍无法释除投资者的担忧。 笔者认为,港股之所以在上一季有着无与伦比的气势,原因除国内牵起一轮DeepSeek及AI的热潮,带动香港的科技股“闻鸡起舞”外,当中深受投资者追捧的“ATMXJ”亦是最受惠份子,令恒指及科指节节上升;更因在热潮下,“北水”透过港股通猛烈灌溉,令成交稳步上扬。然而,特朗普上场后,管治及整顿政策与前任拜登政府截然不同,以往拜登政府主要针对中国及其友好或相连国家,但特朗普上场后亦指向其他欧盟国家,加上其政策举棋不定,令投资者在此类国家投资的资金,突然纷纷转移至过去几年一直未见起色的港股身上。因此,在北水及外资一同发功下,港股先能够在首季脱胎换骨,跑赢全球股市;但踏入第二季,港股走势突然变得模糊,除因为始终已有一定的累积升幅,以及未有进一步的利好消息配合,加上投资者已逐渐习惯特朗普的招数,从而开始将资金调回美股市场“小试牛刀”。 再者,不知是否巧合,港股首季一直升势凌厉,但未有吸引外资投行对其前景作出加持,而在港股穿23,000点后,摩根士丹利竟然吹奏“摩笛”,将恒指今年底目标价调高7.5%至25,800点,一众投行亦纷纷上调恒指目标价;高盛则发布报告称,中国AI技术发展是“游戏规则改变者”,预计未来十年,每年提升中国股市每股收益2.5%,并吸引逾2,000亿美元资金流入。不过,中港两地股市在一片唱好声下,并没有作出什么反应,反而反覆回调。谈回港股,由于清明及复活节长假期将至,除非有震撼消息公布,否则相信成交未必会在假期前有所增长,在成交萎缩的情况下,23,000点可能会出现久守必失的情况;现阶段希望能够稳守在22,600点(10天线),然后触底回升,再作部署。
许绎彬 2025-03-27T10:57 港股今年首季快将完结,用“苦尽甘来”及“吐气扬眉”来形容,相信投资者绝对认同。尽管现阶段24,000点大关不保,但如用今年首个交易日19,932点起步,截至昨日(26日)的23,483点计算,港股已累积升幅超过3,500点之多。在DeepSeek及AI新概念的效应下,成交更是脱胎换骨,更曾一度急升至超过3,000亿元以上,即使临近本季尾段有显着回落的迹象,但仍能保持近2,000亿元或以上,总算给一直对港股不离不弃的投资者有所交代。 港股于本月下旬确实给人后劲不继的感觉,在三次尝试穿25,000点水平不成功后,就开始显着回落,更持续回落至10天线(即23,972点)以下,成交更显着出现缩减的现象,昨日(即26日)更只有不足2,000亿元,是DeepSeek及AI热潮后的首次。突然开始“走样”的原因,当然是今年以来由美国引发的全球关税问题至今仍然挥之不去,市场一直静候特朗普会随时宣布新一轮关税措施。尽管市场认为征收关税范围会有所缩减,但“狂人”经常有出人意表的行为,令投资者时刻保持最高警觉,实属正常现象。 即使港股过去好像完全没有因为关税问题而影响升势,但始终累计已有一定升幅,投资者“唔怕一万最怕万一”,先行持盈保泰,不敢进取,时机成熟才作部署,亦属理智的想法;再者,市场又再有公司出现“抽水”行为,继上回车皇比亚迪(01211)在三月初作出配售435亿港元的抽水行动后,另一只被外界认为似乎想转型为车股的小米(01810)又在本周初公布,以配股价53.25元,发行8亿股小米B类股份,集资额达426亿元。 由于两只在本季有着极好表现及带领港股“冲上云霄”的代表,突然先后出现大额抽水行为,因而令投资者于本月的投资策略有所改变,由“积极进攻”改为“且战且退”。在投资气氛受影响下,不少获利盘涌现;而不少科技股在踏入3月份开始派发“成绩表”,即使表现优异,但仍出现沽压。以美团(03690)为例,第四季调整纯利达98亿元,按年增长125%,优于市场预期,但市场担心美团因加大国际扩张而存在不确定的隐忧;加上美团要为骑手缴纳社保,担心其利润有所影响,美团股价因而持续受压,导致接下来准备公布业绩的科技股,股价亦出现调整。与DeepSeek及AI扯上关系的股份,近期亦升势不再,股价持续出现调整;而首批受惠者阿里巴巴(09988)的主席蔡崇信更指出,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建设出现泡沫,认为市场未来对人工智能发展及应用的热情可能会减退,更应要谨慎对待产能过剩的问题,令DeepSeek及AI等股份好像失去光环。 笔者认为,港股毕竟在今年首季走势非常凌厉,更可谓跑嬴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但现实始终归于现实,在公布的经济数据未见改善下,即使市场有很多概念消息,对升势刺激可能只会较为短暂。在上述种种因素下,加上受累美国关税政策,令全球经济恐陷衰退风险。而目前市场欠缺利好消息承接下,投资者变得审慎,因而令港股近期波幅收窄。适逢期指月结及季结快将来临,相信短期内只能在23,000点至24,000点徘徊,要突破可能需要大成交配合。 而两大巨企比亚迪(01211)及小米(01810)先后作出大型配股集资行动,令外界忧虑更多公司因而效法,加入“抽水”行列,引发配股集资潮,而车股、内房及科技股会是最大可能加入“抽水”行列。过去港股能够在全球市场“突围而出”,成交畅旺,相信亦是因为美股市场在首季持续出现急速调整,令部分资金流入港股市场,令港股变强,外间更形容此现象为“东升西降”。但近日美股有回暖的迹象,而一直持续高企的港股则呈现获利回吐,投资者有可能将资金抽调回美股市场博反弹,未来港股是否会继续“东升西降”,或是“西升东降”?投资者必须留意资金的流入流出动向,及成交是否会有所萎缩,建议继续持盈保泰,无须急进。 市场上一直视为“滴水成金”的农夫山泉(09633),即使去年纯利及收入仍有所增长,但增幅不足1%,分别按年升0.36%及0.53%,较2023年增幅42.19%及28.36%大幅下滑,主业包装饮用水收入更急跌21.27%至159.52亿元,可见国内的内需消费问题仍未见改善。未来,相信中央政府会再为提振消费而煞费思量,据报其有意为服务业进行补贴计划,包括旅游、观光、体育等行业,补贴计划可能会于今年下半年推出;若真有其事,体育用品龙头李宁(02331)相信因而受惠。
许绎彬 2025-03-20T11:10 联储局议息前,美股美期仍持续未见有显着起色,以道指为例,只在42,000点以下徘徊,而备受关注的纳指,则仍在18,000点以下苦苦挣扎。尽管如此,仍无损港股的强势,恒指昨日(3月19日)曾升至24,874点,再创逾三年新高;即使港股气势持续,但波幅已连续3个交易日维持于270点左右,北水力度亦见缓和,如与较早前的近千点波幅相比,近日的走势会令投资者有沉闷之感,成交亦持续不足2,800亿元,国指则在创逾三年高位后回落。 是次港股创3年新高的板块并非全面上升,而是每日均轮流个别发展,内需餐饮股上升,体育用品股就下跌,车股、科技股“ATMX”则呈日升日跌的状况。近日因计划出售巴拿马港口而遭中国政府强烈批评的长和系亦是个别发展,长和(00001)及长实集团(01113)上升,电能实业(00006) 及长建(01038)下跌。由于波幅收窄,即使恒指尚余不足200点便会到达25,000点,但如成交没有增加,可能会呈现突破后便急速回落的情况,投资者必须留意。 本周港股之所以能够一枝独秀的原因,相信是因为本周一(17日),中国公布今年首两个月经济数据表现胜预期,一直备受关注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年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则增长4.1%。 由此可见,去年9月国内所使出的一系列救市措施暂见初步成效,进一步增强国内于稳定及振兴资本市场的信心,犹如注入无限动力。而财政部在同日再表明,为要提升居民消费力,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金667.4亿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更指出会研究推出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盼能继续促使首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均能胜市场预期,因此引来外资投资银行纷纷将内地今年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4.8%。由于众多利好消息加持,强势的港股因而在充满憧憬下,继续稳步上扬,创下三年新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国内A股则不如港股般“敏感”,走势仍然较沉闷或保守,可能是因为市场认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国内政府上半年为催谷消费及消化产能,推出补贴形式的刺激经济措施,才令总额度上升,但补贴并非长远计划,因此今次公布的数据或未能作出真正的反映。 而期内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仍见下跌,失业率更升至两年高位。如内地能尽快解决内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楼市转趋稳定及重拾升轨,相信能带动各行各业获得真正的复苏及回暖。当财富收入增加,自然会流至资本市场,企业便会雄心壮志向银行申请融资发展,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经济复苏。在此情境下,外资亦自然会不请自来。此情境若能如愿,相信国内股票市场会有一定“可观”的反应,港股亦因而获得更大的“真正实惠”。 谈回港股,笔者认为,尽管港股创下自2022年2月以来的三年收市新高,但略嫌近日的走势开始变得含蓄,投资者一见高位便涌下沽盘,令大市暂以获利盘为主导,好淡势力出现互相争持的局面。虽然过去DeepSeek及AI话题令所有投资者欣喜若狂,四处寻觅相关股份进行炒作,但此时此刻,即使有此等消息,投资者已不如过往疯狂,令该类股份未必再尝到特别甜头,从而令港股的波幅亦变得沉静,前景变得馍糊不清。建议投资者现阶段转攻为守,继续以10天线为防守线;近日油价有所回稳,投资者不妨留意久违了的中海油(00883)。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并无持有上述相关股份权益。
许绎彬 2025-03-13T11:09 本周金融界焦点,定必是近几年一直被市场誉为“金枪不倒”的美国股票市场,在踏入三月后出现每况越下的迹象。美股跌幅亦可谓相当惊人,单从今年2025年高位来看,截至上一个美股交易日计算,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下调近4,000点。而一直深受投资者青睐的纳斯达克指数,如用不足20,000点的基数计算,跌幅更近15%之多。当中最受港人熟悉、由马斯克主持大局的特斯拉Tesla(TSLA),周一(10日)收市报222.15美元,下挫15.4%,创下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相较去年12月高位,股价已累挫超过50%,市值蒸发更超过8,000亿美元。 美股过去数年一直给投资者“逢跌必买”及“有买贵无买错”的神话,但在本月可谓几乎幻灭。被誉为“华尔街先知”、曾预测标指将攻上7,000点的Yardeni Research Inc.总裁Edward Yardeni,如今更表示“我们不能排除熊市可能已悄然开始”,呼吁投资者必须小心为上。 为何美股会突然由神坛跌落谷底?可以追溯至今年美国“狂人”总统特朗普再次进驻白宫说起,他一上任就把“关税”这个议题玩得“出神入化”,更令全球各国均因此严阵以待,时刻保持作战状态,构思如何作出反制措施迎战。当中最激烈的,相信是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问题,狂人在上任后即对上述国家征收25%关税,引起全球哗然。正因如此,加拿大亦进行反击威胁,宣布对输往美国各州的每兆瓦电力征收25%的报复性附加费。特朗普因此再度还以颜色,下令对加拿大钢铁和铝进口的关税再提高25%,令总关税提升至50%,将于周三(12日)起生效。之后加拿大又宣布反制措施,公布自今日(13日)起,向规模达298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加征25%报复式关税。 外间认为,未来由美国先挑衅而导致各国与美国互不相让的情况,相信会不断发酵。因为此类纠缠不清的问题,使美股的前景变得模糊难测,更因特朗普上任后政策混乱,令外界对美国通胀及经济增长放缓产生忧虑。加上美股在过年几年并没有正式调整,导致美股估值持续高企。而特朗普政府无论在关税措施,抑或对股市、经济的问题,均显得毫不在意,更无视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只顾不断制造事端,令美国在国际的处境变得“孤掌难呜”。不仅如此,狂人更发出自我引爆的言论,指美国不排除经济会持续出现衰退,令美股持续出现“直插无水花”的状态,故此投资者对美股产生不安之感,亦属人之常情,因而先行减磅套现,令美股近期面临“易跌难升”的困局。 谈回港股,自今年二月起即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亦可能是美国政策混乱,令外围投资者想减低美国投资所带来的风险,从而将资金流入较低风险的国家。近日中港股市往往逆市靠稳,尤以港股,成交完全没有萎缩迹象,除一直大力支持的“北水”在本周一(10日)净流入高达296亿元创新高及金额按日增加1.44倍之余,短短4个交易日亦录得净流入累计达566亿元!而外资亦对港股投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据外媒报道,韩国投资者二月净买入折合约14.66亿港元的港股,踏入三月韩国资金扫港股更见凌厉,截至3月10日净买入折合约9.9亿港元,买入港股的额度是2021年初以来的最大两个月净买入。国际投行野村证券更指出,美股因忧虑经济衰退而出现暴泻的现象,因而加速令投资者重新考虑将资金转移至其他地方,外国投资者可能转战中国市场,亦是令港股更见巩固的重要原因。 但笔者认为,从种种迹象来看,中港两地股市确实有着占尽先机的优势,但毕竟港股已累积一定升幅,每当去到一个重要关口,便会出现较为波动及需要整固的格局,倘若国内数据不似预期,港股的调整幅度亦有所反映。单以本周一(10日)为例,内地官方于上周日(9日)公布2月的CPI、PPI数据逊市场预期,令市场再度忧虑经济陷入通缩困境,港股一度跌至23,200点水平;庆幸中港两地股市仍憧憬着当时仍在北京举行的两会会议带来喜讯,因而在跌穿10天线(约23,600点)后,便在北水带动下,慢慢又修复失地,重返10天线以上。但由于两会会议于前天(11日)正式闭幕,即令港股昨天(12日)呈现缺乏承接、高开低走的格局。 未来,港股支持位亦会在上日低位近23,200点左右,要突破24,000点,或挑战今年高位24,669点的水平,相信要待国内接下来发布的数据要“对办”,或再有新的AI人工智能等利好消息配合。如未有相关消息,可能只会继续在10天线辗转徘徊。建议投资者现阶段应固本培元,持盈保泰,不要急于进攻;如投资者仍然心痒痒,建议短炒为上。
许绎彬 2025-03-06T11:12 港股在整个二月份持续强势,更曾缔造出24,076点的半年高位,成交更超过4,000亿元。二月份港股持续出现升势,香港一洗过去三年被外间誉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港股永远只属“割韭菜”及“外资提款机”的污名。港股在上月能够如此坚挺,相信居功至伟的是国内DeepSeek为全球所带来的无限惊喜,此惊喜不但令中国人强起来,更令在港上市的、与DeepSeek扯上关系的科技股均直接受惠,资金不断涌进此类股份。 而无论在港股环境顺逆时均不离不弃的“北水”,因国内股票市场未能全面覆盖与DeepSeek有关的受惠股份,因而令北水力度在过去一个月突然猛力灌溉,亦是令港股吐气扬眉的主因。不过,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满月”之时,其突然再发动“贸战特袭”,宣布在周二(3月4日)起,对进口中国货额外加征10%关税,连同早前已加征的10%,合共征收20%关税,同时又再对邻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关税。 这次“特袭”可谓杀市场一个措手不及,令全球金融市场即时进入紧急状态,股市及油金汇等商品,以至一直炒得疯狂的加密货币,均上演一幕“直落无水花”的高台跳水;美元则再度转强,美汇指数曾一度高见107.45,美元兑人民币再次逼近7.3水平。故此,一向强势的港股在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虽跌穿23,000点收场,但全月仍有近2,800点进帐,总算吐气扬眉。 对于“狂人”特朗普上任以来胡乱征收关税,美国政界出奇地毫无反应;但商界终于难以忍受,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亦有开腔抨击,指特朗普开征的惩罚性关税可引发通胀及损害消费者利益,更直言关税在某程度上根本是一种“战争行为”。这位在投资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股神,认为特朗普的极端贸易政策如同“玩火”,最后可能是引火自焚,更指其行为会擦枪走火,最后全世界根本没有赢家。 市场亦静观中国会否实施新一轮反制行动,因而令已累积一定升幅的港股本周开始呈现反覆向下的格局。对港股市场而言,上月天朗气清,但本月突然存有阴霾,不利消息接踵而来,市场再度出现巨型“抽水”行动。外电报道,比亚迪(01211)以每股333至345元完成配股集资435.1亿元,扣除杂费后净集资额433.83亿元,成为自2021年美团(03690)破纪录集资100亿美元后,港股近4年来最大额的配股集资。投资者担心“抽水”潮会相继席卷大型蓝筹股,因而影响入市意欲。 而狂人自发动“贸易恐袭”后,继续延伸战线,其狂妄及我行我素的言论再度发功,并主动向外媒表示,不满中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压低本国货币汇率的手段,更透露已致电中国国家领导人和日本首相,强调“这些国家不能继续让本国货币贬值”,变相拖垮包括拖拉机生产商卡特彼勒等在内的美国传统制造商,并埋怨此举令当地企业很难从中竞争,做法对美国不公平。该言论一出,令投资者不禁悲从中来,担心继“贸易战”后,狂人欲发动全球“货币战”。在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下,大市总成交回落近2,500亿元,是近月最少,北水亦结束连续7日净流入,转净流出12亿元。 在林林总总的不利消息下,投资者难免产生港股短期已“见顶”的想法,因此开始转呔做“淡”,令淡仓期指及熊证街货量急升,亦属正常现象。正当投资者开始绝望之际,中国政府终于宣布一连串反制措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下周一(3月10日)起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至15%关税;商务部则公布,将25间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及不可靠实体清单,同时针对美国相关光纤产品发起首宗反规避调查,亦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举动。 再者,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提出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预算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并拟发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人民币及特别国债5,000亿元人民币。在反制行动及人大会议上推出务实挽救经济措施下,港股突然作出大幅反弹,除再度升穿23,000点外,更曾一度高见23,636点,又再向24,000点进攻。 笔者认为,即使港股曾作出深度调整,但调整幅度亦只是逐级而下,并非“急泻”,回落至22,600点附近便开始触底而上;即使短短三个交易日的调整,亦见有一定的买盘护航,可见市底仍强。但美中不足的是,成交有所回落,令波幅可能变相会增大;加上国内仍在进行全国人大会议,在会议中任何一个提议或建议,足以左右港股的走势。 在市况未明朗下,衍生市场的流向好容易令散户轮为被屠宰对象,建议投资者不应在衍生市场上过分进取。而投资领头份子的科技股或蓝筹股,在市底仍强下,相信仍可以有着“攻守兼备”的功能。适逢国内举行两会,内需可能会是会议中关注的议题,因而预料在港上市的内需股可能因此受惠,当中家电股亦有可能会受关注,建议不妨留意海尔智家 (06690),其业务尽享优势。
许绎彬 2025-02-28T12:25 港股气势如虹,其强势亦冠绝全球股票市场。昨日(2月26日),适逢香港公布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恒指全日可谓“高开高走”,一开市就升穿23,200点,午后可能受惠财政预算案内指为现行已在港交所(0388)挂牌买卖的人民币柜台,现正全速进行技术准备,目的是将此类产品纳入“港股通”。此举除为推动更多股票以人民币交易,从而提升市场流动性外,未来相信在纳入港股通的优势下,将有更多内地投资者所熟悉并在港上市的中概股份会实施双柜台上市,因而有望带动更多北水南下,成交亦会因此增多。 故此,消息一出,最直接受惠的股份相信不用多问,港交所股价立即飙升超过5%,并创造出本月高位;除港交所发功外,在本月港股升浪中较为低沉的美团(03690)亦突然崛起,急升近10%;再配合其他重磅科技股,如“股王”腾讯(00700)、阿里巴巴(09988)、小米(01810)及京东(09618) (ATMXJ)的联合发功下,恒指升幅一度扩大至939点,高见23,973点的3年高位;即使最终全日只升753点,报23,787点,但升幅肯定已经冠绝全球,成交更达3,701亿元。截至昨日(2月26日),恒指单计2月份升幅已达近4,000点,成交则保持在3,000亿元以上,气势可谓一时无两,更可用“吐气扬眉”来形容如今的香港股票市场。 本周港股其实曾在外围影响下,一度作出调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限制美国退休基金及捐赠型基金投资中国半导体、人工智能(AI)等高科技行业等;港股曾因此不利消息,一度跌穿22,800点水平,但有份投资港股的力量好像毫无惧色,其战斗力更比预期中坚韧,在资金的涌进下,跌幅明显收窄,更逐步令23,000点失而复得。投资者对港股仍保持信心,相信是因为憧憬国内在下周(3月4、5日)举行的两会会议上,除会有政策推动振兴经济外,或会有新一轮AI的指引等,这将会是两会会议的重要议程。在现行港股一直有着“欲罢不能”的升势下,投资者每遇大市调整时,反而伺机加注入市,因而往往出现“低开高走”的情况。 笔者认为,投资者对下周国内举行的两会充满憧憬,并非“无迹可寻”;事缘国内在两会前宣布拟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并为6大国有银行注资,尽管没有细节,但已传出首先向交通银行(03328)和农业银行(01288)注资4,000亿元,预计最快6月底完成;此外,人工智能(AI)热潮仍然停不了,2月25日在深圳召开的“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开幕会”上,邀请了不少外国领事官员参加,但今次现场却并未设有同声传译员;而是次则率先启用全国首个政务级AI大模型同声传译软件InnAIO AI翻译大模型,此软件也安排在外国领事官员所佩戴的耳机设置内,可同步使用口译旁听功能;而领事官员座位前特设的4个萤幕,会即时将会议内容同步转化为英文显示。
许绎彬 2025-02-20T10:49 本周港股继续受惠内地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DeepSeek所产生的连锁效应,仍然保持“停不了”的局势。投资者原本认为DeepSeek效应在本周可能会“有所喘息”或“快将完结”,有此谂头相信亦是因为港股在过去几年,即使有利好消息带动下,升势都是未能持续,甚至用“短暂”来形容,令投资者对港股一直未敢全情投入。 但今次,DeepSeek效应看似并非“短暂”,因为DeepSeek这个热门话题已引起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关注,习主席于周一(12月17日)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会晤多间大型科企的领袖,这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尽管在座谈会当日,未有为港股带来升幅,但股王“腾讯”(00700)则有消息传出,指旗下产品“微信”已经接入DeepSeek-R1模型,相信连带广告收入也会因此上升。 消息一出,即为其缔造了单日成交达630亿元的佳绩,是2021年4月8日其大股东Prosus沽货后最多,成交是上市以来第三高,股价更升穿510大关,成功跻身“啡底股”,更创下三年新高;在“股王”的带动下,港股全日成交激增至4,002亿元,北水净流入亦增至107亿元,是去年十月中央使出“连环拳”后首次,如此气势如虹,可见DeepSeek概念有如“生金蛋”的母鸡。 在DeepSeek旋风,以及内地官员明确支持民企的消息下,港股在轻微调整一天后,本周二(18日)在科技股小米集团(01810)(创下历史新高)、快手(01024)、腾讯、阿里巴巴(09988)及美团(03690)一起突围下,带动恒指一度升穿23,000点关,高见23,141点,乃去年10月7日以来新高,距离去年高位23,241点,尚欠100点,大市成交达3,386亿元。 港股重要水源“北水”,其净流入更创下史上第四高,达224亿元。一向对港股没有好感的美资投行,随着DeepSeek的出现,引发市场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乐观情绪,纷纷对中资股的表现大为改观,更指出中国股市已由“可交易”转为“可投资”,原因是中央透过促进企业增加派息和鼓励险企投资等一连串长期改革,其中高盛更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未来12个月目标价大幅调高。如外资取向正确,相信今年国内股市有望大翻身,港股也望得以受惠! 笔者认为,在一连串DeepSeek及AI效应的推动及中央明确支持民企发展下,恒指会进一步向去年高位23,241点推进,相信只是时间问题;但投资者必须留意,恒指单以2025年2月首日近20,000点起,截至昨日(19日)已升接近3,000点,而整个升浪好像完全没有作出回调,只不断呈现“大涨小回”的局面;如属健康稳健的走势,每逢到一定的心里关口,如21,000、22,000或23,000点等,均需要消化一段时间才储力再上。龙头股(如港交所(00388)、腾讯、阿里)等在现阶段出现调整喘息,亦视作正常现象。 笔者建议投资者留意恒指能否企稳在22,600点,如能企稳,相信会再创高峰。未来要留意的股份相信亦以科技股为主,如投资者想继续寻找DeepSeek及AI概念股,相信快手有优势,而其股价暂未见有大幅突破,投资者不妨留意。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并无持有上述相关股份权益。
许绎彬 2025-02-13T10:48 DeepSeek热潮席卷中港两地,带动人工智能(AI)概念股持续受惠;受惠范围更是持续扩散,牵动是次升浪的前列份子,必属晶片股皇中芯国际(00981)及一向以人工智能作生招牌的商汤(00020),两者分别创下52周及一个月新高,相信投资者均认为理所当然。 但踏入本周,市场上每逢与DeepSeek这个名字扯上关系的股份,均纷纷缔造“镬气冲天”的局面,包括一向令投资者认为沉实稳重的国内三大电讯企业,中国移动(00941)、中电信(00728)及中国联通(00762)。日前工信部突发文表示会全面接入DeepSeek,目的是实现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应用,并针对热门的DeepSeek-R1模型提供专属算力方案和配套环境。 消息一出,三大电讯企业随即落镬,三者均同创52周新高,可谓近年罕见。接下来,当今全球个人电脑最大厂商联想(00992)股价在近年可谓完全没有投资者留意,但近日亦承DeepSeek热潮,立即宣布与DeepSeek合作发明一体机解决方案。此外,联想再宣布旗下的人工智慧体“小天”也已接入DeepSeek,并且正与DeepSeek探讨更多深入合作可能。相信不用多言,其股价除创下52周新高外,更创下10年新高,气势冠绝科技股。 投资者要看DeepSeek相关新消息,可谓“唔好比佢停”,电动车王比亚迪(01211)又承势,宣布旗下10万元人民币的电动车,将会开启“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功能;除此之外,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表示,将在璇玑架构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能力,相信亦同样地不用笔者多言,又是创下52周新高。 好消息千万不要停,就像昨日(1月12日),投资者满以为可以暂时“停一停”之际,美国科技龙头苹果又传出与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09988)合作,把 AI 功能带到中国的 iPhone 手机内,即使今次不与DeepSeek扯上关系,但在热潮的配合下,阿里亦创下年内新高。总括而言,谁与DeepSeek或AI谈上关系,其股价及市值均是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谈回港股表现,在DeepSeek及AI带动的强势气氛下,主要支持港股成交的北水,净流入情况大增14倍,是近2个月最多,因而带动恒指连日来成交均在2,000亿元以上,而指数在踏入蛇年首个交易日起,截至上一个交易日(12日)已累升1,809点,其气势可以媲美去年10月国内使出“连环拳”挽救国内资本市场的光景。 港股的气势不止受到国内北水垂涎,也引起外资关注,有华尔街“捞底王”之称的着名对冲基金经理泰珀,其管理的对冲基金去年第四季积极增持京东及阿里巴巴等中概股。同时,包括对冲基金及互惠基金在内的外资,近期亦重新加仓,焦点亦放在中资科网股。正因港股近日气势如虹,令外资纷纷看高恒指一线,调高恒指今年目标价为23,000点,更扬言会继续有资金涌入中资科技及相关概念股。 笔者认为,近期国内AI概念不断冲顶美国股市,面对来自中国初创企业不断冲击,及其概念令全球关注下,部分资金由美国抽调至中国资本市场,相信并非无可能,而与中国资本场有着“唇齿相依”关系的香港市场,亦同样会受惠,相信其近日成交急增的表现已经证明;但美国总统狂人特朗普真是如此“顺摊”,让中国资本市场强起来? 如市场在没有其他新的DeepSeek或AI消息承接,再加上特朗普可能会再有“小动作”直指中国,港股可能会出现大涨小回格局,现阶段希望能守在21,300点的支持区,如能稳守此水平,而成交未有萎缩下,港股可望回气再上,再挑战22,100点。个别股份方面,相信继续会以科技为主导,而芸芸科技股中,如AI概念这话题仍然持续下,AI始祖百度(09888)有其独特优势,但其股价现时未有反映,投资者不妨留意。
许绎彬 2025-02-06T10:51 蛇年伊始,在此祝愿各位读者“股”运亨通,“期”开得胜!中港两地在农历新年均有不同长度的假期,两地市民除因节日带来的喜悦外,另一令人更喜悦的事情,相信一定是由中企开发的人工智能(AI)助手DeepSeek所掀起的风浪;DeepSeek主打以低成本为卖点,不用600万美元就可以做到全球认可的美国招牌企业OpenAI的功能,以往普遍认为要庞大投资才可做到AI算力的逻辑,DeepSeek出现即时觉醒。 而DeepSeek的风靡程度可谓席卷全球,成为在美国苹果平台下载量最高的免费应用程式,首度超越OpenAI出尽风头的ChatGPT。这次被誉为“蔗渣价钱 ,烧鹅味道”的DeepSeek,不止在下载平台出尽风头,更掀起一场“美股风暴”,其中纳指内的相关股份更是牵连甚广,市场因对AI晶片未来需求将不似预期的忧虑及紧张,拖累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曾作大幅调整,一直予人“金枪不倒”的“晶片股王”英伟达更是这次调整的主角,市值曾单日蒸发近6,000亿美元,可谓令全球投资者大为震惊。摩根士丹利则指,DeepSeek或会挑战现状,重新评估AI模型开发方法、推动Al更快创新,并使中美两国在Al领域更加对等。未来相信此话题继续会在全球股市掀起风浪,预计美国亦不会就此收手,或会作出制裁行动,投资者必须细心留意。话说未完,美国国会近日提出《2025年美国人工智慧能力与中国脱钩法案》,该法案禁止美国人协助中国推动AI,并禁止美国人下载或使用DeepSeek,否则将被定性为犯罪,最高可被判处20年监禁及处以100万美元罚款。 谈回港股,投资者满以为踏入蛇年首个交易日,理论上港股会承接龙年最后阶段的气势,在蛇年继续会开“红盘”;可惜,美国总统特朗普专程在蛇年为中国送上一份贺年礼物,就是宣布对华加征10%关税的措施,在中国踏入春节假期时,狂人签署行政命令,宣布会在本周二(即4日)生效。消息一出,蛇年首个交易日红盘高收当然梦碎,但庆幸市场传出中国已准备与美国开展贸易协商的初步方案,当中包括承诺不贬值人民币,以支持其出口的好消息,以及在AI概念股的好消息仍未减退下,由相关股份如阿里巴巴(09988)、中芯国际(00981)等中资科技股带动,一度急跌的港股在尾市跌幅收窄。最终港股在没有北水加持下,仍稳守在两万点大关,即使未能红盘高挂,但尚算好彩。而港股在周二(即4日),即使北水仍在休战下,但市场再度在开市前迎来喜讯,美国暂缓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而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问题。 虽然未有作出暂缓意向,但特朗普则表示可能会在24小时内,与中国进行谈判。再者,中国突然在同日宣布反制措施,如针对美国公司和关键产品的进口采取一系列反制行动,带动港股在周二(4日)一度飙升,升穿20,800点水平,以点数计为去年10月18日后最凌厉。在未有南下“北水”下,全日成交仍能增至超过1,500亿元,令投资者突然振奋一阵。由于再次强势收市,投资者再度怀着“牛气冲天”的心情来迎接昨日(5日)国内股票市场重开,北水重新灌溉,相信定必有一番作为之际,市场又传来不利消息,原定较早前指狂人会在24小时内,与中国商谈关税问题,但狂人不但没有如期通电,反而有消息指,特朗普指不急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通电。消息一出,再度令投资者“无所适从”,加上国内PMI数据比市场预期为差,及美国邮政突然宣布由即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包裹,市场随即忧虑中美关系在短期内不但未有改善,反而有恶化的可能,因而令中港两地股市高开低走,在北水回归下,跌穿20,600点,全日成交升至近1,900亿元。 笔者认为,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任总统已是铁一般的事实,而其“疯狂”及“朝令夕改”的本色根本与四年前不遑多让;加上俗语有云,“新官上任三把火”,狂人苦等四年才能重夺总统之位,一上场一定会作出“意想不到”及“震惊全球”的言论或举止,相信实属理所当然。但今次在短短不足一个月,作出“弹出弹入”令人头晕的行为,投资者可能亦要接受及适应。未来相信中美关系会呈现持续“喋喋不休”及“时好时坏”的情况,驱使中港两地会出现大上大落的情况;庆幸港股成交仍然畅旺,港股的走势仍可保持坚韧;但如成交出现萎缩,投资者则需要“持盈保泰”为上策;而个股方面,港股成交在农历新年假期后确实有所增加,如成交没有回落,港交所(00388)定必是有其独特优势,不妨留意。
许绎彬 2025-01-23T10:36 狂人特朗普于周一(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较早前外间认为,其上任后会对中港两地股民存着一定的隐忧,但随着特朗普在上周五(17日)与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后,确实为投资者带来一刻惊喜。 事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通电后表示,两人都高度重视及希望中美关系在美国新任总统上任后,双方会取得更大进展;两人亦提到台湾问题,中方希望美方务必慎重处理,并表示期待双方尽快会面。 而特朗普亦表示,与习近平讨论了贸易、毒品芬太尼和TikTok等问题,形容这次通话对中美而言“都非常好”,又说很重视同习近平的关系,两人可一起解决许多问题,同样表示期待尽快见面。随后新华社再报道,两人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重大问题将会经常保持联系。 最重要的是,中国外交部宣布,国家副主席韩正将作为“习近平特别代表”赴美参加特朗普的就职礼。两人通话内容一经传出,再配合新华社及外交部的相继发功下,市场随即表示憧憬特朗普上任后未必会即时向中国加征关税,指“中美关系相信会大大改善”,又用“以礼相待”来形容双方关系。因而令上海A股急升,带动恒指周一(1月20日)在超过1,600亿成交下,一度升穿19,800点后,再高见20,093点;而带动是日急升的南下“北水”,录得半年来最长净流入,更是连续第22日出现买盘多过卖盘的佳境。 市场的憧憬确实有所实现,特朗普在周一正式上任后签署多项行政命令,当中包括考虑对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有关行动可能会于2月1日进行,但没有提及中国,令市场对中美关系改善有所期望,加上一向疲弱的人民币终于回升,更升至近一个月高位,从而为港股带来支持。 再者,自去年4月停牌至今的碧桂园(02007)在补发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中期业绩一周后,终于正式“复牌”,在碧桂园复牌后升最多三成的美景下,其他相关的内房及物管板块随即借势反弹。在众多好消息配合下,带动恒指2025年首次于两万点以上收市,兼升至今年高位;恒指更呈六连升的光景,累升1,232点,气势可谓一时无俩,北水再净流入15.3亿元,今年以来继续维持净流入的优势;市场上继续存在“憧憬”,认为恒指于农历年前会继续造好,更指会有望挑战去年12月高位21,070点。但外资摩根士丹利则未有因这短暂的升势而改善对港股的看法,仍维持恒指今年底基本见19,400点的预测。 当投资者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有所缓和之际,狂人特朗普再度使出“估你唔到”的本性,突然在上任后的第二日,讨论2月1日起对中国货物加征10%关税,令恒指锐势立即受阻,除跌穿20,000点外,连19,800点也宣告失守,暂退守于50天线(即 19,691点)及100天线(即19,666点),现阶段希望恒指在此水平能够守住。 笔者认为,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美国狂人特朗普的言论及行为永远也会令人“意想不到”,这是由其性格及对其他国家的管治手法所致,相信不会突然改变,而投资者对中美关系偶有憧憬,此乃属人之常情;但长远而言,就美国现时的经济状况及通胀情况来看,如特朗普想在上任后讨好国民的心,相信会继续向其他国家作出苛刻言论及行为,亦相信会成为常态,投资者要时刻提高警觉。 至于中港两地股市,由于仍处于“乍暖还寒”,偶有风吹草动,便会将努力建立的升势推倒;因此,建议投资者继续留意人民币的走势,采取“短炒为上”的策略。如投资者想“稳守突击”,近日“狮王”汇丰(00005)走势给人实际的感觉,且有“攻守兼备”的特质,可不妨关注。
许绎彬 2025-01-16T10:39 一月份转眼间过了一半,全球股市在这期间好像集体进行调整,连去年一直强势的道指及纳指,亦突然进行调整。在美国公布最新非农就业数据后,令减息预期无望,前者更曾跌穿42,000点的水平,而纳指则跌至19,000点边缘。 亚洲强势日经指数,踏入2025年亦40,000点不保:而一向较为弱势及令投资者较为关注的中港股市,在不足半月后又再掉进深渊,港股在“股王”腾讯(00700)无故被制裁的阴影仍挥之不去下,牵连其他重磅科网股亦表现不济,令恒指一度跌穿19,000点水平。 而上证则在毫无气势下,只能在3,150点至3,250点间辗转反侧;而全球突然集体调整的原因,相信是因为美国总统正准备新旧交替之际,投资者对候任总统“狂人”特朗普翻来覆去的言论及举动,显得无所适从,而令其投资路上显得较为保守,遇有反弹,亦只有减持,导致气势欠奉! 在此等情况下,即使中港两地有何等好消息,亦未能为两地股市带来任何生机,就例如在本周一(1月13日),中港两地财金部门联合公布最新的六大措施,并明确指出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任务主要包括在中港两地金融互联互通将会继续深化,这是自上年公布“三联通、三便利”后,再出招提升两地支付和大湾区金融便利。 另外,金管局新增1,000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以助企业获取更低价和稳定的人民币融资;将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为香港的金融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同时优化“债券通”南向通及北向通作为抵押品业务,盼能吸引更多外资透过“债券通”投资内地债券市场。 但消息一出,不但未能为港股带来任何振奋,反而令港股失守万九关,低见18,671点,再创3个半月低位;庆幸随着内地进出口数据胜预期,令港股收回部分失地,但情况仍未敢乐观。 港股只靠消息来推上推落的常态,踏入2025年仍未有改变,事缘本周二(14日),市场又传出快将重返白宫的狂人总统特朗普团队,正研究把加征关税幅度逐步进行,而非早前所指一次过大幅上调关税,再加上中证监在2025年工作会议再强调,“今年要坚持稳字当头”,市场立即解读为稳股市政策接踵而至,因而令一直处于久沉状态的上证综合指数,立即作出反弹,一度升穿3,200点水平,而港股则在国内股市反弹的带领下,同样地重上19,000点大关,更终止六连跌的颓势,创下1个月以来最大的单日升幅。 一直对港股作主要支持的南下“北水”扫货规模扩大,更持续出现净流入,成交亦增至超过1,500亿元,气势突然又再重临;可惜,尽管昨日(15日)港股仍能保持一定的升势,但其实气势未能延续,成交亦急回至不足1,300亿元,因而只能视作在出现连跌及跌穿19,000点后的技术性反弹。 笔者认为,中港两地股市看似暂脱离“危险期”,但由于始终是靠消息来令两地股市推波助澜,未能有实质的方向可言;反观在去年使出多项救市数据后,部分重要数据如核心消费物价指数(CPI)及生产物价指数(PPI)能否回暖,以及传人行将重启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下,人民币汇率能否扭转劣势,亦是令国内股市能否重拾升轨的重要理据。而港股的走势相信仍在“成也A股,败也A股”的情况下,要静候A股造好,港股才有运行。 即使倘若美股大幅反弹,港股亦未必跟随。由于农历新年为中港两地的大节日,因而预期在假期前夕,国内流入港股的“北水”可能因而会较为“手紧”,从而令港股成交可能会缩减;建议投资者现阶段在开市后留意国内公布的各类数据,才能判断港股的走势;随着“股王”腾讯的不利消息开始淡化,建议不妨多加留意,但由于在成交可能萎缩下,建议只是短炒为上策。
许绎彬 2025-01-09T10:07 踏入2025年,正当所有投资者正在为今年首季作出投资部署之际,殊不知突然迎来新年快“落”的格局。 港股在踏入2025年首个交易日,除20,000点一开市便失守外,其后的数个交易日,在没有任何好消息及利好数据的支持下,港股再度呈辗转向下的状况,稳守多时的100天线(即19,463点)亦宣告失守,昨日(即1月8日)更一度低见19,111点,19,000点的心里关口看来亦好像岌岌可危。港股在欠缺自身因素的情况下,在短期内能否挽回劣势,相信亦是同样要静候中央政府会否有新一轮振兴经济措施或有否新的亮丽数据公布,才有希望。 港股可谓用“一沉百踩”来形容,除全无上升的理据外,准备卸任的美国总统拜登突然射出终极一箭,而这一箭其实并非新鲜,更可用老生常谈来形容,在全球投资者新一年仍在寻觅投资方向之际,拜登突对中国科技企业出击,今次对象可以说是对准港股兴衰的主要动力股,包括腾讯控股(00700)与屡被针对的商汤(00020),也包括传出今年将会来港上市及给予投资者无限期待的“宁德时代”;内地晶片制造商长鑫存储技术、移远通信,以及无人机制造商道通智能等多间在中港两地上市或非上市的大型企业,均是无缘无故及莫名奇妙地惨遭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名单”。 消息一出,“股王”腾讯股价即跌穿稳守多时的100天线(昨日约405元)外,更出现连续两日合共急跌近53元的惨况,跌至近250天线(即359.5元)水平,创逾3个月新低,情况实属罕见。由于“股王”腾讯即使在港股处于逆境时,仍会给投资者稳健及防守力强的感觉,因此面对今次突如其来的无妄之灾,确实令投资者有不寒而栗及无所适从的感觉。“股王”腾讯在惨受屈辱后,亦急忙发表声明,指美国此举是严重错误,并连日来进行巨额及加码回购,以挽回投资者信心。 不过有分析认为,即使股王被列入该名单,但其实对腾讯营运及收入的影响,可谓微不足道。至于这名快将退任的总统,会否在退位前再重施故技,进一步禁止美国个人或企业投资“股王”腾讯,即使机会不高,但仍不可松懈;即使进一步制裁仍未出现,但“股王”腾讯可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其久违了的南非大股东Naspers近日又作出减持举动,根据港交所(00388)资料显示,Naspers于1月6日以平均价409.7318元,于场内出售了36.7万股腾讯,料套现约1.5亿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腾讯仍有一定的支持者,除自身立即把股份回购规模加倍外,港股主要动力泉源“北水”过去两天均呈现净买入腾讯的情景,因而间接推高了港股成交金额,不知可喜还是可悲。 笔者认为,适逢美国政府在踏入新一年的1月份,将会进行改朝换代的仪式;而新旧总统的交替,始终涉及两个不同的党派,对华的态度亦有差异;而快将退任的拜登,要于离任前在国民面前立威,亦属正常的举动。此举动不禁令人想起2021年初,狂人特朗普临别白宫前,亦把小米集团(01810)等多只中资股列入投资黑名单。 即使今次拜登的动机有点牵强,但其纯粹吓人的举动,可谓已经达到目的;而此举动除令被列入名单的股份,股价应声下挫外,即使未被列入名单的,也出现“杯弓蛇影”的情况。 一直强势的小米(01810),与“股王”腾讯业务有点相似的阿里巴巴(09988)及快手(01024),股价均反覆下挫;未来,美国白宫在新旧交替之际,现任会各出奇谋令国民留下“威武”的回亿;而候任则会施展“先声夺人”的态度,强化自己未来的政途;但上述的举动,邻近的国家一定会惨成磨心,尤以仍处于长期弱势的港股,其震撼力可能会较其他国家为强,投资者相信要绑紧安全带,面对突如其来的震荡。
许绎彬 2025-01-02T10:49 踏入2025年首个交易日,在此祝愿所有读者“股”运亨通,“期”开得胜,身体健康,今年胜旧年!总结2024年,港股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即使只有半日市,最终仍能以20,059点收市,总结全年共升3,012点,摆脱四年持续下跌的局面,总算有所交代。 全年表现最好的蓝筹,相信投资者不难估中,因为仍属科技股范围,但并非腾讯(00700)及阿里巴巴(09988)此等前列份子,而是小米集团(01810),荣获最佳可谓实至名归,因为此公司在过去几年国内经济仍未有太大改善的情况下,仍积极开拓版图,早已凭智能家居设备及手机设备在全球有可观的市占率外,去年更勇于尝试,自行研发电动车,推出后亦深受市场欢迎及认可,从而再进一步奠定其积极进取的营商策略;获最佳蓝筹殊荣的小米集团全年股价累升超1.2倍,能在逆境中突围,可见其付出努力,倘若国内经济之后有所改善,相信未来前景仍有可为! 有最佳就一定有最差,2024年在全球高通胀下,内需股的业务饱受冲击,加上市场上代替品涌现,已经失去其独特优势,荣获最差蓝筹股的百威亚太(01876)全年累跌近50%,并非无迹可寻;相信未来内需股的前景,仍存在一定考验!而一直与香港股市唇齿相依的内地股市,在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又再一次受压,上海综合指数以全日低位3,351点收市,未能摆脱弱势,只可寄望2025年有一番作为! 笔者认为,国内股市未能承接中央于去年9月下旬使出的“连环拳”救市措施带来的升势,回落速度比港股还要快的原因,相信是人民币汇价在去年第四季持续疲弱,导致“连环拳”措施所提及的“稳股市、稳楼市”来刺激资本市埸,未能达到预期成效所致。即使中国人民银行过去一年持续强势进行维稳汇价,但人民币仍处极度疲弱水平。 加上,美国因踏入更换总统周期,美元在第四季再度转强,令人民币汇率反弹乏力,与美元挂钩的港元当然亦是强势,每百港元兑人民币更一度升穿94元,人民币汇率属2007年12月低位的水平。在港汇强劲下,久违的港元利息再度抽升,因而令外间预料近期港元兑人民币仍会在93.46元至95.24元之间徘徊,此水平来说,相信对北上消费人士属天大喜讯,但对在港从事饮食及零售的商家,相信则是“笑唔出”! 但值得庆幸的是,2024年人民币兑每美元的中间价仅累计下跌1.49%,虽然已是持续三年回落,但跌幅较之前两年进一步收窄,彰显中央已尽全力维持人民币汇价,相信有利海外投资者未来增持人民币产品的可能,长远而言更有利经济复苏! 谈回港股,随着圣诞假期完结,基金经理亦开始归位工作,而港股在2024年最后仍守着20,000点以上收炉;从势头来说相信仍可维持,成交亦可能在基金经理休假后会有所回暖;如愿望成真,港交所(00388)可能是2025年首季精选,不妨留意。
许绎彬 2024-12-19T11:12 国内政府于本年9月26日开始,不断使出不同的招数及言论,并推出一系列振兴经济措施,在推出后,一有感力度不足时,就不断加码再加码来刺激疲弱的经济;但从数据来看,过往救市措施推出后,仍未能挽留外资将资金留在国内投资的意向。 有此说法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宣布的数据显示,11月内地证券市场资金净流出规模扩大至约3,564亿港元,是有纪录以来的单月新高,出现此等情况,相信是“狂人”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外资因而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作出的自然反应。 而正当市场在苦候每项措施有否成效之际,内地最新公布各项经济数据表现可谓“强差人意”,11月份的三项数据转弱,显示零售及固投表现最差,按年仅升3%及3.3%,与市场期望的4.6%及3.4%尚有一段距离;只有工业增速较预期5.3%为佳,录得5.4%。在一连串积极的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下,10年期及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同创史无前例的低位,低见1.71%及1.94%。 再有报道指,中央明年的预算赤字率拟提高一个百分点至4%,亦属史无前例,更务求国内生产总值(GDP)仍能增长约5%。从上述数据来看,一系列“连环拳”未能发挥最大的救市作用,仍未见有太大成效。 内地数据疲弱,加上圣诞假期效应下,港股继续呈现“一潭死水”的现象,即使昨日(即18日)结束三连跌,重返19,800点水平,但成交则萎缩至接近1,000亿水平;南下“北水”亦有“收兵”之感,持续出现净流出的现象。相信在2024年余下的交易日,港股离不开闷局,预料在低成交下徘徊在19,000点至20,300点区间上上落落。 美国候任总统“狂人”特朗普在未上任前经常发表出人意表的言论,本周提倡撤销拜登时期的电动车政策,主张停止对电动车及充电站的支持政策,再提出强硬措施以阻止来自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及电池材料。 消息指出,虽然电池及其他电动车零部件“对国防生产非常重要”,但电动车及充电站并非主要项目,因而把目前用于建设充电站及降低电动车价格的资金,转移至国防优先事项,重点相信是确保电池及制造电池供应不再受制于中国。此言论一出,当然再对相关股份带来阵痛。未来,狂人相信仍会“语出惊人”,投资者亦必须留意会令什么板块受牵连。 谈回港股,沉闷及静,相信是未来余下交易日的形容词,可能偶有波幅,但没有成交的加持下,相信又是宰杀牛熊的时机;就如本周二(17日)早上原本仍是平平无奇,但在无声无息下,淡风突然吹起,跌穿19,700点,低见19,620点,瞬间将此区域的牛证杀清,然后便立即重返19,750点以上的水平,所以如喜欢捕捉上落而参与牛熊买卖的投资者,可能要买入区间与现有大市距离较远的产品,否则很容易掉进屠宰牛熊的陷阱。 而大市在2024年倒数前,相信仍是受制于20,122点(50天线),而下方支持则希望在19,600点能企稳,待明年再战;而尽管大市在严重缺乏资金及方向下,部分股份仍成“逆市奇葩”,特别是中特估,在2024年完结前,均呈现粉饰的工作,纷纷创下一个月新高,当中建筑类呈现强势,当中中国中铁(00390)业务范围广阔,是中特估中的沧海遗珠。
许绎彬 2024-11-28T10:36 十一月快将过去,如用“难捱”来形容本月,相信投资者不会反对;事缘如单以点数计算,本月开局时由20,427点起步,但已曾暂低见19,150点,创下两个月新低;即使上日(即27日)港股再次受惠上海指数在午后急促反弹至超越3,300点水平,带动恒指升穿19,600点水平,但成交则不足1,400亿,余下的两个交易日除非有爆炸性消息出台,否则本月相信难逃失守20,000点的命运。 港股在本月可谓全无走势可言,用“阴阴落”来形容,成交更“一浪低过一浪”,投资者一定不会反对;本月除肯定令投资者从天堂折返人间外,部份曾在23,000点时仍表现积极进取的投资者,相信现阶段难掩失落的情绪。究竟何时才能上岸?相信暂惟有寄望国内有实质及到肉的救市措施令港股重获生气。 本月另一全球焦点,相信是美国狂人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狂人在未上任前而扬言在上任后会再次向多国征收关税,当中亦包括中国进口产品额外征收10%关税的措施。即使加幅低于较早前扬言的60%,但在其重施故技下,在港上市的相关出口股已作出调整,可见狂人的威力。 在个别股份方面,受惠油价持续下跌,航空股普遍做好,国泰航空更获外资投行唱好,国航及南航走势靠稳。市场消息满天飞,有传欧盟对中国就电动车关税谈判快达成协议,满以为有利国内电动车版块,但最终又被欧盟否认,加上有外资车企在年尾减价促销,令国内汽车股的走势变得含蓄。而一向被外间忽略的科技一员百度(9888),指其旗下的“萝卜快跑”将会于香港营业,更指最快年底前进行首阶段测试,令其股价对比其他的科技龙头股还要稳固。 笔者认为,淡市中市场屡传出不同的消息,令港股或个股呈舞高弄低的状态,相信投资者已是习以为常,但由于港股始终欠缺成交,短炒为上相信一定是现阶段的唯一上策;而港股和美股走势一直背驰,相信亦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本月再度出现荣辱互见现象,道指不断创下收市新高,更一度直逼45,000点水平;纳指更是直奔20,000点;但港股的走势,20,000点也保不住,就连纳指也差不多快要赶过。 港股每况愈下的原因,相信除因为国内股票市场在10月创下高位后未能承接,更出现持续不振的情况,因而令一直与其唇齿相依的港股举步为艰外;人民币汇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亦是其中一个令中港两地股票市场致命的主要原因,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曾失守7.27关口,4个月以来最低,促使中港股市走势严重受阻。 即使昨日港股突然在午后受惠国内股市反弹,但未有带来可观的成交下,暂只能视作适逢期指结算,而出现夹淡仓的情况;未来除非港股在成交带动下,能升穿20天线(约19,963点),否则难改上落市格局;若投资者仍对港股有憧憬,对恒指转势抱有期待,不妨留意港交所(00388)的走势,但在成交未有增多下,仍建议只作短炒为上。
许绎彬 2024-11-21T11:33 港股本周呈现一场“闷局”,全无走势可言,以对上的三个交易日计算,全日高低波幅只有200至300点,尽管港股连埋昨日(11月20日)出现三连升,升幅共有278点,勉强算是“反覆靠稳”,但成交出现六连缩,昨日(20日)更跌至不足1,200亿元,上月刚创下历史新高的光景,如今则只剩五分一,光景何时复现,相信手持水晶球,也难以估算。 其实,港股本周一(18日)没有出现急促调整,已算是万幸;事缘上周五(15日)因美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突然一句“毋须急于减息”,因而令美股出现调整,这次突然转呔,令投资者变得无所适从及人心虚怯,使宏观经济和外围环境又再出现信心危机。不利消息一出,当然令恒指重上20,000点关的阻力大增,但最终暂时仍企稳19,500点,尚算幸运。 调整幅度尚算温和的原因,可能市场上仍憧憬内地有财政政策仍未动用,因而存在有利刺激本土经济回复的因素;再者,美国对华政策的冲击有传将会结束,或有利流动性资金重回港股怀抱,因而令恒指此刻仍能“硬净”;但笔者则认为,由于成交在未到12月的圣诞假前已开始出现持续萎缩,则担心出现久守必失的情况,投资者必须格外留神。 即使港股的主要源泉“北水”连续第五个交易出现净买入,但额度皆是持续萎缩,因而令港股在没有成交下,呈现“一潭死水”般,绝无走势可言;而导致北水欠奉的原因,相信是人民币汇率持续在低位徘徊所致,美元兑人民币跌至7.25的五月低位,因而令资本市场的周转力度出现重大阻力 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办的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在本周二(19日)起一连三天举行,是次峰会各地金融领袖云集,各领袖均出谋献策,强调市场必须要开放,更不约而同地全面看好亚洲地区前景,更指未来世界金融向东移的趋势已渐渐形成。 言论一出,当然为有份投资亚洲市场的投资者带来很大信心,但笔者则认为,即使看好亚洲市场的前景,但也必须得到内在因素的配合,而属于亚洲市场一份子的中港市场,仍需要很多数据改善去配合,首要因素就是人民币汇率尽快从谷底回升,继而稳定下来,才会激活资本市场 谈回港股,成交欠奉的情况相信仍会持续,从图表来看,10天与50天线出现重叠(约在19,950点附近),在欠缺动力下,要升越确实不容易,建议投资者“炒股唔炒市”。科技龙头美团(03690)近日可谓动作多多,股价由高位205.4元急促回调至低见166.6元;但近日走势已开始止跌回升,以其过往的动力及弹力,相信是短炒之选,不妨留意。
许绎彬 2024-11-07T10:39 原本港股于11月开始时,确实迎来一个好开始,首三个交易日更出现三连升,累积升幅更达689点,令人振奋;恒指更曾在周二 (即5日)突然承上海股市的反弹,急升439点,漫不经意下重上21,000点,并重上20天线(约20,615点),惟成交持续未有增多的情况,但出现此情景,足以令投资者充满憧憬。 港股正所谓“成也A股,败也A股”,在周二 (即5日)导致港股突然在该日午后V型反弹的根源,是国内经济数据非常亮丽,刚公布的10月财新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创下3个月以来最高,反映国内一连串政策出台后,刺激内需数据逐步回升,再加上李强总理表示在合理条件下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从而令贷款政策存有极大空间,有助未来的资本市场发展。 消息一出,当然是令上证指数急升,再度直逼久违的3,400点;而一直倚赖国内股市的港股,当然亦跟随反弹,更重返21,000点水平,但其实是次反弹只有不足1,600亿元,因而令人有不实在之感。 因为投资者仍记忆犹新,实质消息应有凌厉的成交配合,岂会是只有不足2,000亿元。殊不知这份不安感在恒指重返21,000点后还不足24小时,恒指则在昨日(即6日)一开市便跌穿20,800点,更在两周最高的成交 (近2,168亿元) 下,一度急跌超过600点,低见20,361点。过去三个交易日的升幅,又再一次几乎被蒸发,尽管最后仍能守住20,500点,但由于跌市出现大成交,因而令港股的前景变得模糊。 笔者认为,恒指昨日(即6日)由开市跌到收市的原因,相信是因为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由香港时间昨日早上开始均是特朗普一路领先,令市场不期然想起高通胀将会持续,美债息及美元指数因而急升,而后者更创下四年最大升幅及四个月新高。 令市场最忧虑的是,中美贸易战会因“狂人”再度入主白宫,而令其问题进一步恶化,人民币汇率午后急跌,美元兑人民币急升近7.2,是近两年最大贬值幅度,更令中港两地股市昨日(即6日)急跌之元凶。 笔者认为,投资者在本周可谓进退失据,内地股市回升,港股跟随,相信实属无可厚非;但投资者必须要尽快忘记在9月21日国家所推出“连环拳”令中港两地股市不论指数及成交均急升,甚至可谓升到难以置信。但倘若投资者仍惦记上述的光景而认为剧情会翻版出现,相信未必能如愿;原因是当万物回归平淡后,投资者不应只观国内因素,而忽视外围因素;美汇美债、人民币汇率及通账数据等,亦会左右港股的去向。 加上,美国白宫正式被“狂人”特朗普入主后,由于政党的改变,相信在国策方面必定有所更改,特别是中美贸易关系,俄乌战事及其他战事等,均极有可能存有变数;尤以中美问题的转变,随时令中港股市出现变天;在静观其变之际,联储局在美国大选后将会进行议息,市场上普遍认为将会再减息,但减息幅度仍存变数,建议投资者现阶段不宜过于进取,静观市场的变化,短炒以持盈保泰为上。
许绎彬 2024-10-31T10:21 十月转眼快将过去,中港两地股票市场本月确实可用奇幻之旅来形容,尤以港股曾经升穿23,000点,成交又曾经急升至超过6,000亿元,创下历史神话。 但这个奇幻旅程,可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形容,原因是中港两地股票市场出现这般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录,其实全部是在十月上旬发生,而当十一长假完结后,尽管仍有几天成交出现3,000亿元或以上,但随着中央再没有新救市措施滋润下,两地股市的走势又再故态复萌,上证指数只能在3,200点至3,300点之间胶着,港股则只能在10天线(即20,500点左右)苦苦徘徊。除升势已大不如前,及成交已回落接近1,500亿元,中港两地股市可能因经常出现杯弓蛇影的情况,市场对任何由国内传出的救市消息好像已失去应有的效力。 在周二晚(29日),市场再有消息传出,中国正考虑下周批准在未来数年额外发行逾10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券,从而能更有效振兴国内经济;消息一出,因而刺激恒指夜期应声抽高,曾高见21,116点,急升327点。由于夜期作出反应,投资者满以为此消息应该是“可信”,并期望在昨日(30日)港股应有一番作为。 但好景不常,港股在期指结算又一次不似预期,淡友又一次来袭,一开市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开市即几乎是昨日的高位,在重磅科技股如腾讯(00700)、美团(03690)、京东(09618)及阿里巴巴(09988)反覆向下的情形下,港股下跌320点,报20,380点,又几乎在全日低位(即20,270点)收市,稳守多时的10天线(即约20,530点),最终亦失手收场。投资者开始对后市灰心,确实亦属正常。 笔者认为,由于太多消息在市场上充斥,反而变成港股走势的负担,原因是在低成交及无方向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依赖这些所谓“消息”因而去投资衍生产品市场,但由于大市在没有成交下,则只会造成好淡双方的争持角力,而当那边有多人聚集,便将这群人一网成擒,成为大户点心。 就以昨日为例,投资者满以为稳守多时的10天线(即约20,530点)是重要支持点,因而集中投放资源在20,400点及20,300点的牛证上,殊不知,“市传消息”又一次将这批牛证在满怀希望下反而被屠杀。 因此,投资者在淡市中,牛熊证的聚集区亦是其中一个参考指标。尽管港股现阶段苦无方向,但部分早己被冷落的股份突然落镬翻炒,如有久违的钢铁股,突然传出憧憬内地会加快研究推进重组和推进产能治理,令重庆钢铁(01053)、鞍钢(00347)及马鞍山钢铁(00323)曾一度炒上,但当然只是昙花一现;而一向强势的油股,在以色列对伊朗的突袭中,发现石油设施未有遇袭,因而不像每次因战乱而刺激国际油价上升,今次则呈现下跌,令强势的中海油(00883)、中石化(00386)及中石油(00857)股价偏软。 未来值得留意的是,下周终于踏入美国总统大选周,市传如特朗普再次成功入主白宫,预计会为中国带来更大的经济挑战,因而可能令中港两地股市再存变数;惟无论特朗普或贺锦丽当选,美国会如常推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大幅发债的作风亦会依旧,债息因而面临上行风险。 而一向对港股有深远影响的内地政策,在下月4至8日将举行人大会议,市传届时可能又会公布力度更大的财政刺激方案,以及新一轮刺激措施会集中在提高内需,“包括消费”,以满足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又以“规模会相当大”来“管理预期”,今次会否再为投资者带来惊喜,大家在保持冷静下,不妨拭目以待;如确实有所惊喜,港交所(00388)可能重新出发。
许绎彬 2024-10-24T10:23 屈指一算,传统的股灾月还有一星期便过去,如以昨天全球重要股票市场的收市价作统计,十月股灾的魔咒应该庆幸没有应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十月创下历史新高而纳斯达克指数则创下52周新高,比较沉寂的中港两地股市在本月同样创下52周新高(上证综合指数高见3,674点及港股高见23,241点),除非十月余下交易日存在任何变数,否则全球股市在十月可以用“歌舞升平”来形容。 谈回港股,尽管现时仍处于20,000点以上的水平,但自过了十一长假时创下23,241点高位后,在港府发表的施政报告内没有提及任何宽减印花税或各项金融相关措施,再加上国家再无推出实质的救市方案下,港股不论升势及成交均呈现无以为继的状态,点数已在本月高位回落至20,500点附近,而成交在本周二(10月22日)更进一步回落至1,548亿元,暂为近一个月来最少;即使人行在上月尾使出的“连环拳”救市措施其中一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在周一(10月21日)首次进行,但对中港两地股市没有特别大的刺激,只是横行待变格局。 即使昨天(10月23日)港股有所反弹,但成交则仍不足2,000亿元,而指数则在升穿20,800点时明显乏力,最终只能退守在20,600点(即10天线);由于大市短期内再没有任何新冲击,令恒指步履开始变慢,波幅亦开始缩小,因而令人信心动摇,亦属正常反应。 笔者认为,港股自9月底急速反弹至今,尽管曾急升至超过23,000点水平,成交更曾创下超过6,000亿元的亮丽历史佳绩,如用以上数据及用常理推算,理应是开战牛市之旅;但如用理智细心再分析,港股在过往三年的低残及低迷往绩下,根本并无图表及数据可以用来推算;而能够将成交及点数在短时间内推至顶峰,相信当中不乏有夹淡仓及夹沽空盘而来,才会产生较早前难以置信的成交。 再回想今年5月时的情景,港股亦是受惠于国内使出一系列的救市措施,指数因而曾作出极地反弹,一度由四月的16,044点反弹至五月高位19,706点,高低位亦相差3,700点左右,而成交亦由不足800亿元急升至超过2,000亿元,当时外间凭数据及图表推论,均认为港股未来应该有所作为;可惜,当然是理想美好现实残酷,港股在利好消息无以为继下,令其再度急速调整至近16,000点水平,而成交则降至不足800亿元,前景又再令人大跌眼镜。 时至今日,港股现行的情况是否有如五月的翻版,仍有待确认;但投资者如再细心想想,中港两地股市有如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即使终于有灵丹可服用救治,亦需要时间去观察此灵丹是否服后可将病毒扫除,令病情治愈,而整个观察期定必会遇到一定的考验;现阶段中港两地股市相信正正受到一定的考验,其中一样人民币汇率突然又变得疲弱,美元兑人民币在上月股市急升时,曾一度升穿7算水平;但现今在两地股票市场胶着时,其汇率则再次跌穿7.13,此水平无疑令内地很多资本变得萎缩,相信亦是国内股票市场其中一个痛点;在国内股市走势欠佳下,港股呈现反覆及回调亦属正常反应。 除以上因素外,令港股举步维艰的原因,就是升到如此水平下,不少企业趁高位相继配股,据统计,单由10月截至上周五的12个交易日,已有13间主板上市公司加入抽水潮,总集资额共涉逾46亿元;此举对上市公司来说,苦等三年,终有机会配股集资用作改善或优化公司营运,实属自然反应;但从投资者角度而言,则每分每秒担心自己所持的股份会否掉进抽水池,因而令其投资策略变得保守。
许绎彬 2024-10-17T10:20 中港两地股市在十一长假歌舞升平后,本周突然变得非常平静;就以港股昨天(即16日)为例,成交与高峰时相比足足下跌三分之二,尽管仍有2,000多亿元,但投资者可能经历了过去半个多月欢喜若狂的心情后,现阶段突转趋平静,而驱使他们尤如只有不足800亿成交般,望住大利是机在闲谈或打瞌睡,早前为大市不断上升的呐喊,在本周完全彻底消失。 回顾港股在是次大战可谓升得快跌得急,港股在上月20日的18,069点开始起步,只用了十个交易日便急升超过5,000点到23,241点,而成交更由1,000多亿元急升至超过6,000多亿元,当时气势可谓冠绝全球金融界,更令各方专家大跌眼镜。 但正当大家一致对港股未来走向表示睇好或较为进取的态度时,恒指又突然转吹淡风,只需6个交易日便由23,241点回调至20,000点边缘,从高位下跌超过3,000点,成交更急速回落至2,000亿元左右。 港股回调时,市场的好消息不但完全欠奉,反而突然传来坏消息,周一(即15日)市场突然传出中国已开始对国内富豪的海外投资收益征税项,更有传部分国内富豪将被收取高达20%的投资收益税,又称有富豪可能因逾期付款而面临处罚,但最终金额可以协商等传闻。 虽然消息未经证实,但足以将中港两地股市“震散”,港股亦因此下调至20,000点边缘;即使昨天(即16日)曾一度反弹至超过20,500点,但可惜后劲不继,最终倒跌收场;如短期内成交没有增加或持续萎缩,港股下试至20,000点的机会将会大增。 笔者认为,过去港股因为国内使出“连环拳”救市及美国联储局减息,而令港股走势及升幅在“实质”及“确认”的利好消息下,有如脱胎换骨,成交更创下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纪录,令投资者不期然对久沉三年的港股的未来走向充满期待;加上港股的走势更是每天均大幅上升,而且每天收市对比上一日均是呈现大幅上升,令参与港股的投资者只有“升到您唔信”及“想跌都难”的感觉,亦属正常想法。 但由于是次升浪,除创造了成交额的历史外,其难以置信的升势亦是前所未见;但可能因为升得大急,因而令投资者忽略了一些外间的基本因素,例如“台海”及“中东”局势转趋紧张,或美元转强、人民币汇率走势变得疲弱等不利因素等;加上由于投资者可能对上月财金官员突然发布“连环拳”挽救经济措施而令股票大升的画面早已反射在脑海里,因而对过往国内先后两次“事先张扬”的经济发布会充满憧憬,外间所有人均指发布会应会再推出救市措施,因而毫不犹豫在股票市场落重注;衍生市场更一面倒“好仓”,一心谂着可以食过番寻味;殊不知两次的发布会均没有特别提及任何救市措施,令市场普遍认为“好梦成空”或“只闻楼梯响”。 公布后在事实与憧憬的背驰下,港股呈现大幅下调及“人踩人”的惨况。由于成交已呈现萎缩,港股短期内的走势或会放缓,及回归现实;未来港股相信会继续“成也A股,败也A股”,投资者必须留意国内财金管员会否使出“实在”及“确认”的挽救经济措施,令国内股票市场打破闷局,因而令港股受惠;否则两地股市相信亦可能在现阶段作出喘息,固本培元,静待突破,触底再上;投资者应保持冷静、“持盈保泰”。 国内“双11”盛事将至,在过去半个月因资本市场急速变化,而令人均的流动资金增加,相信亦会令“双11”的销售额大幅增加,而电商股阿里巴巴(09988)及京东(09618)相信定必受惠,不妨留意。
许绎彬 2024-10-10T14:24 长达七天的国庆长假期终于完结,在国内四处洋溢着歌舞升平气氛的同时,个别国内从事证券工作的职员在这悠长假期仍要努力工作。事缘在国庆长假期前夕,国内使出“连环拳”挽救经济,是次出拳所有焦点放在资本市场上,因而A股随即由2,800点起步至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升至3,300水平,而成交额度更创下近年新高;此走势其实只用了5个交易日已经有如脱胎换骨,除被外间认为来得非常突然,更被人认为由于国内股市已沉寂多时,未来国内股市应该会重现升浪,更有人认为会好像“狂牛”般来得凶猛。 由于股票市场充斥着一片大好气氛,令国内市民大排长龙开立投资户口的情境随处可见,因而令国内证券业从业员需要取消休假来配合这庄观的场面;而港股市场方面,当然与国内市场有着异曲同工的情况,由17,000多点起步,只需5个交易日便升穿22,000点以上水平,除令到香港投资者终可吐出三年的闷气振臂高呼外,各界更认为中港两地股市未来应该可以有机会“追日赶美”及会令外资重回中港两地股票市场的怀抱;加上,在国内假期时,国内发改委指在国庆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将会公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憧憬内地救市措施再会加强力度,北水应该又可大幅滋泽股票市场,因而令投入股票市场的人数及开户人数再度飙升。 但世事往往岂能尽如人意,尤以投资市场,当一面倒企在同一边时,事实往往也是事与愿违。国内股票市场在长假后复市,除确实展现升浪,并在一日刷新多项纪录,包括沪综指、沪深300指数均创下2000年以来最大开市升幅,深圳创业板及北京北证50指数同样创下历史最大开市升幅。而沪深两市主板成交额开市短短20分钟便再创历来最快破万亿元人民币纪录,全日成交更创下3.45万亿元人民币历史新高。而市场焦点则在发改委宣布“好消息”时,会否将上证指数推至3,500点或以上水平之际,发改委发布的内容与市场预期有很大落差,在天气不似预期的情况下,国内指数尽管仍有上升,但升幅则明显少一截。 而同样对港股充满期盼的一众股民,在国内股市升幅突然收窄之际,部分大户及散户纷纷止赚离场,引至港股久未出现的“高台跳水”再度呈现;而这次插水更触发市场出现互相践踏的情况,令恒指单日转向,曾一度跌至20,000点边缘。 正因如此,港股在该日跟国内一样,均写下两项纪录,就是成交金额达6,204亿港元的历史新高,而该日跌幅达2,174点亦是历来最大跌幅;恒指失守两万一关口,国指则是16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上月仍将港股调低至14,000点的外资,当港股升至22,000以上的水平时,才突然“转軑”看好,摩根士丹利及花旗预计恒指可见26,300点。 笔者认为,每逢踏入国庆长假,有份投资港股的投资者均相信在过往的数据分析下,认为在该期间,港股因缺乏北水灌溉,理应不论波幅或升幅亦会因而放缓;而已在九月底被夹到遍体麟伤的淡友,则在此期间企图向好友发动攻势及企图突袭,但今年的国庆长假则呈现相反的局面;尽管港股的成交确实在长假期间有所萎缩,但出奇地仍能保持有3,000多亿元以上,而指数则越战越勇,勇闯至高见23,241点,得势不饶人,难为了淡友又一次惨被伏击。 而在国内投资市场洋溢着一片股市“狂牛”气氛,加上在憧憬发改委有最新的救市措施下,新加坡富时中国A50期指未平仓合约数量更飙升至创纪录的120万手,因而可见全押重注预期国内A股复市当日定必造好。在林林种种利好的消息下,有份投资港股的投资者亦意识到长假后北水回归,“股市想跌都难”,实属人知常情;而同样有此一系列憧憬下,投资者一定会储重货及衍生市场方面全属好仓,齐齐等这日的来临。 谁不知在没有具体救市措施下,淡友再度采取主攻,令恒指在国内长假后,急插2,174点,黄金周期间的升幅只用一日时间便全部蒸发,而港股市值单日蒸发3.8万亿元,除单日跌幅暂写下历史一页外,被收回的牛证亦属近年之冠。在惊魂未定的情况下,短期内恒指的走势相信仍会以大上大落为主,单日波幅近千点,亦可能会成常态,建议投资者入市前要扣紧安全带。 由于港股升势来得急,调整幅度大及来得快,短期内除非国内有政策出台救市,否则港股仍会处于风雨飘摇的状况,建议短炒为主,持盈保泰;如能在19,800点水平以上企稳作消化,投资者便可考虑开始分段部署,更建议投资者现阶段头脑要保持冷静分析,并要留意数据。参考过往中港两地股市急升,除国家出手救市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转强亦是关键;国内股市的上落,美国大选前股票市场会否被兴风作浪,投资者必须时刻留意,不可轻视。
许绎彬 2024-10-03T10:55 踏入十一黄金周,即意味九月及第三季股市正式完结;九月相信令股民尝尽“先苦后甜”的感觉,尤以港股,在九月第一个交易日,恒指仍在17,862点开始起步,而成交则仍只能维持在800亿元左右,确实只可用奄奄一息来形容。 话说未完,由于国内宣布各项数据显示,经济仍持续疲弱,令外间怀疑国内经济能否保5,因而令上证综合指数跌穿2,700点水平;而一直与A股唇齿相依的港股,当然不能独善其身,跌至低见16,964点的低位,当时全城根本觉得今个月要突破18,000点,根本是没有可能。 可以说中港两地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充满绝望,但在黑暗的尽头,终于突然迎来几道龧光;先是迎来苦候多时的好消息,美国联储局终于减息0.5厘,而香港银行亦紧随减息;恒指在迎来4年以来首次减息后,升势终于可以突破18,300点大关,而成交亦开始接近有1,500亿元左右,总算开始有起色。 当投资者仍对港股能否转势心存怀疑之际,中央突然在十一国庆前使出挽救资本市场的连环措施,令上海股票突然谷底反弹,更只用了四个交易日便把2,800点、3,000点及3,300点全部攻破,而两市主板成交在开市只有35分钟便冲破万亿元人民币,全日创下2.59万亿元人民币的新高,升势更是1996年12月实行涨跌幅限制以来的最大单日升幅,国内股市可谓颓风尽扫。 而港股则承国内股市高歌猛进的气势,北水有如洪水猛兽般涌进港股市场,南下“北水”曾有达121.43亿元净流入,规模是逾半年最多,恒指也过五关斩六将,只用5个交易日便攻破19,000及20,000点,更高见近22,500点水平;恒指除重返2022年6月的水平外,主板成交额更创下5,058亿元的历史纪录 而九月恒指累升3,144点,第3季更飙升3,415点,整季升幅可谓全是九月升幅所贡献,单从第三季表现来看,亦是2009年第二季以来最好的季度表现;而道指最终亦打破了“9月效应”(September Effect)的魔咒,全月升近1,400点,因此九月全球股市可用“歌舞升平”来形容。 踏入传统股灾月(即十月),究竟港股在高成交下,可否重拾升轨追日赶美,还是作出调整?现阶段相信没有人敢妄下判断。 笔者认为,“港股只用5个交易日,便寻回3年的失去”,而升幅更连番出现如“大奇迹日”般的神迹,成交更在短时间内推进至“大时代”,确实投资者有“升到您唔信”及“梦幻”来形容。 而成交方面,一日的交易量就等于上月初一星期的交易量;成交急升,当然主要原因除国内救市措施令市场释出大量北水可猛力投进香港股票市场外,更因为适逢九月尾属期指月结及季结之际,饱受三年煎熬的好友,承国内的连环措施,终可作出大反扑,更将淡友一举歼灭。 而一向在资本市场跟红顶白但一直不看好中港股票的外资,相信看到中港两地股票的走势及成交有如猛虎出笼下,迫不得己先行平掉淡仓,再反手大举转至好仓,又可能有基金看到中港两地股市突然转势下,先行沽售已有一定累积升幅的日股美股台股,转战港股,亦属人之常情。 从昨日(10月2日)在北水停止灌溉下,仍有4,340亿元成交,上述的推论并非无迹可寻。 中港两地股票市场只用了一星期时间便进入狂牛状态,更令成交屡创历史新高及指数重拾升轨,其多年来一直惨遭外资白眼及唾弃,相信此次能令外资刮目相看。 而成交畅旺最受惠者港交所(00388),走势有如势如破竹,带动恒指节节新高;十月能否持续升势,除主要还看国内市场的走向,及港交所升势是否持续,来判断港股是否开始力还是继续上扬。 本周适逢国内十一国庆长假,国内股票及北水要休战一星期,要到下周二(8/10)才可重临,港股在欠缺滋润下,相信成交会有所缩减,但如果仍能维持3,000亿元以上及指数能稳守21,000点以上,相信情况仍属乐观;而投资者可趁有机会回调之时,多加留意港股通新贵阿里巴巴(09988),相信国内投资者或基金仍有机会把它收集,放入自己的投资组合。
许绎彬 2024-09-26T10:58 港股近期可谓双重受惠,首先上周在美国联储局减息而香港银行出奇地跟随减息下,港股于上周开始呈现稳步上扬的格局,先是终于突破久未攻破的18,000点,但可能上周成交仍未有太大的增加,因而令投资者未可视为转势,仍担心18,000点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尽管港股在周一(9月23日)开市已升穿18,200点的水平,但一众投资者仍一如以往或汲取了过往的教训,在反弹时作出减持手头上持货的行为;但今次的减持,恐怕暂时是错误的决定。 事缘国内三大财金部门(即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中国证监会)在本周二(24日)早上突然联合召开记招,人民银行行长突然宣布减息0.2厘及将降准0.5个百分点,因而向金融市场提供一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并会按情况今年再降0.25至0.5个百分点;再表示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市,初步额度达8,000亿元人民币,并不排除再会加码,用作抗衡资产价格下跌而对中国经济的威胁;又推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规模5,000亿元,支持合资格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其债券、股票ETF(交易所买卖基金)、沪深300成份股为抵押,经人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获得的资金只可投资股市。 在人行使出“连环拳”并拳拳挥向金融市场下,沪综指数除缔造逾四年以来最大单日升幅及连升6日外,更将2,800点这个拖磨已久的助力位一口气升穿。昨天气势更甚,曾高见2,952点,更直逼3,000点大关;而一直依赖 A股升势及等候国内出招救市的港股,相信不用多言,立即应声急升,但今次可谓“升到您唔信”。在消息宣布后,除立即升穿万九点大关外(是四个多月以来首次),更曾一度升穿19,500点,暂高见19,592点,距离今年高位19,706点只欠114点;而成交则升穿2,500亿元,是两年半以来最强劲;国内股市及港股在漫不经意下,一洗近两年的颓风,气势更可谓一时无两。 笔者认为,正当市场上月仍对一系列数据公布后反映国内的经济仍未有改善,因而令各界均对今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能否“保5”之际,国内三大部门终于联手发功,而是次的招数,目标是相当清晰,除希望在今年年结前能挽救国内疲弱的经济外,更是明显想要激活资本市场,从而令市场能释放更多流动资金,而在资本市场有充裕资金下,自然会令疲弱的内需激活起来,这是“以快打慢”的做法,这种做法恰当到位。如果香港能加以学习,相信一定会令香港惨淡的零售饮食业起死回生,商铺空置率亦可改善,希望港府能正视问题及效法国内激活资本市场的做法。 谈回港股,即使港股现阶段暂能企在19,000点之上,但其实单与其他亚洲国家指数升幅作比较,仍然欠一大截;如港股成交没有缩减,仍能保持有2,300亿元以上,挑战今年高位19,706点,甚至升至20,500点左右,相信并非无可能,但由于始终港股只用几个交易日,便升穿多个重要关卡,难免有机会出现大涨小回。在国内仍有降准的机会下,对金融股仍是最有利,建议可以多加留意保险业龙头中国平安(02318)。
许绎彬 2024-09-19T10:29 国内本周适逢中秋节假期,在全国假期下,内地的股票市场当然亦跟随休市;而在国内股票市场休市下,自然连对港股主要灌溉的水源北水亦“制水”,基于港股成交主要的来源是北水,港股的成交在本周的两个交易日可用“水尽鹅飞”来形容,成交对比上星期下跌近50%,而在本周一更低至不足480亿元,是7个月来最少;港股在缺水下,走势反而保持硬净,呈反覆向上的格局;恒指先重上50天线(约17,408点),然后再收复20天线(约17,538点),更缔造了恒指4连升,累计升551点。 尽管港股处于“缺水”的情况,但个别股份的升势凌厉,尤其是息口敏感股,可能因憧憬本月联储局有可能减息下,优先被炒作,一众地产股及收租股,如新世界(00017)升超过5%,新鸿基地产(00016)及领展(00823)更创下一个月新高;不过,国际投行摩根大通则在此刻大泼冷水,认为落实减息后,香港地产股不一定跑赢大市。 笔者认为,即使大市升势在本周可以用“凌厉”来形容,但其实在成交低迷下,未可以用来作指标,除非在假后股市重开时,国内股市呈现升势,及在近日人民币汇率转强下,有望带动北水增加,从而在真正天时地利下,冲破100天线(约17,865点),再挑战18,000的心理关口。否则,港股仍是窄幅上落,没有任何方向可言! 较早前,国内公布被称为“三头马车”的首2个月社会零售消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3项经济数据,全部数据均逊预期;而国内今年在经济持续低迷下,不断加大挽救楼市力度,上月70大中城市楼价指数创逾9年来最大跌幅,按月计更连跌14个月。 在内房销售毫无起色及全部数据均强差人意下,市场憧憬内地推出刺激经济政策,包括人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此憧憬盼望可能会在国庆前后出现,如真有其事,内地市场上可能会释出大量资金,北水力量亦因而壮大,港股亦可能因此受惠,港交所(00388)的股价仍处于低残下,走势有望转强。
许绎彬 2024-09-12T10:46 港股本周的走势可谓“没有最弱,只有更弱”来形容;“弱”的原因,除了是香港经济持续不振,且港府欠缺自救方案,每周均出现结业拖欠消息,令市场上持续笼罩着一片患得患失的气氛,相信并非新鲜事;而本周适逢中美两国均有最新经济数据,不过其数据不但没有惊喜,反而令投资者出现惊吓。两国的数据均显示,经济除未见起色外,更有走下坡的隐忧,此隐忧令全球投资者产生忧虑,担心两国经济将出现持续衰退;这当然再令早已顿失方向的中港两地股票市场再次雪上加霜。 尽管人民币汇率近期有反弹的迹象,但对资本市场完全没有任何帮助,单凭上证指数每天均呈现“阴阴落”的境况,若要重返2,800点,相信短期难以实现;反观在反覆下沉的情况下,下试2,700点的机会反而高唱入云;而沪深综合指数及深证成份指数合共的成交更出现显着下跌,已连续多日出现不足6,000亿元人民币的惨况,可见投资者对后市的忧虑情绪越演越烈! 而一向依赖内地股市的港股,尽管近期成交持续出现过千亿元的情况,但无助港股稳步上扬,反而再次出现反覆寻底的情况。最重要的支持平均线(即250天线17,245点)在本周已跌穿,连带重要关口17,000点于上一个交易日亦曾一度跌破,曾低见16,694点;庆幸最终能重返17,000点以上的水平,可谓暂时度过危险期;但在欠缺具体的好消息的刺激下,17,000点的支持变得较为单薄,令 17,000点顿变成攻防战区,此现象相信仍要维持一段时间,唯有求神拜佛外围市况要“灵灵性性”,千万不要有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 本周另一焦点,就是千呼万唤的阿里巴巴(09988)在本周二(10 日)首度晋身港股通,阿里可谓久旱逢甘露,录得北水净流入的追捧现象;但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昔日深受北水欢迎的多只内房股,就被剔出港股通名单;多只内房如世茂集团(00813)、旭辉控股集团(00884)、远洋集团(03377)等,股价当然受压,跌至体无完肤。而过去在港股持续低迷时,股价相当硬净及令投资者有新题材的“中特估”,本周显着回调,跌幅亦是比其他股份为多,中国石油(00857)、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神华(01088)、中国宏桥(01378)及一直给投资者认为防守性高的电力股如华润电力(00836)及龙源电力(00916)相继创下一个月新低,光环尽失! 全球现今最值得关注的焦点,定必是本月的议息会议研究能否实现如期减息?以及临近美国总统大选,两党候选人究竟谁胜谁负?上述两者均会影响着全球经济体系及金融市场的变化;正因如此,相信美股及日股、美汇及日汇未来会显着波动,尤以股票市场,大上大落可能会是短期的常态,投资者可能要扣紧安全带; 而对国内及香港经济有化学作用的离岸人民币汇率曾升穿7.1水平;但这利好的汇率本应对港股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但情况却好像不似预期,而一向对港股影响深远的北水,反而经常录得净流出的情况,的确令人摸不着头脑;亦令港股的前景变得难以捉摸。现希望17,000点在多次下试后仍可守得住的情况下,继续守得住,更希望在维持千亿的成交下,尽快重返250天线(即17,245点)。 谈回个股,适逢快将踏入十月一日国庆长假,亦是国内市民旅游的旺季,相信透过旅游网站订购旅游景点门票及酒店的需求将会急增,其中同程旅行(00780)可能因而受惠,股价亦有可能水涨船高。
许绎彬 2024-09-05T10:38 根据数据显示,美股自1928年以来,9月跌多升少,因而令市场上有“9月魔咒”或“9月效应”(September Effect)的说法,指9月是美股一年之中表现最差的月份,今年能否打破传统?市场有待求证,但一向令投资者有不安感觉、有“恐慌指数”之称的VIX指数,在本月突然急升至44.6%,回升至近22的水平,创下近期新高。 而美股在九月伊始确实开始有回调迹象,道指承本周美国8月ISM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报47.2点,即使较7月份略为回升,但仍与市场预期有所差距,反映出目前制造业的经济活动仍处于衰退之中,可能会为经济减速带来更大的压力。在数据不理想下,随即加重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因而令美股踏入9月第一天的交易日立即应验了“9月魔咒”,3大指数全面应声下挫。一向大上大落、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大跌超过3.2%。 美股市场会否中魔咒,仍待时间去判断,但在九月开始时,坏消息好像接踵而来,先有美国老牌半导体公司英特尔(Intel),其品牌早在2000年时,气势可谓一时无两,亦是自1999年起最早加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科技公司,但岁月不留人,英特尔(Intel)不敌时代巨轮的变迁,不仅风头早已被英伟达(Nvidia)盖过,其业务亏损仍不断增加,因而在上月已公布暂停派息并进行裁员,而其股价亦是道指中表现最差的股票,今年已跌近60%,本周更传出有机会被踢出道指,若真是会被剔除,将进一步损害英特尔声誉,亦有可能令其他老牌科技股步其后尘。 此外,全球炙手可热、无人不晓的晶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也传出不利消息,美国司法部突向包括英伟达在内的公司发出传票,因涉及反垄断而进行调查,主要是关注英伟达是否阻碍买家改投其他供应商,以及对不使用其晶片的买家进行惩罚。 两则不利消息一出,两只不同年代的晶片代表在踏入九月均面临同一遭遇,就是应声下挫,英伟达更下跌近10%,亦是驱使科技股全线下滑的主要原因。至于未来美股的走向,尽管有联储局减息的利好消息支持,但由于投资者在心理上通常会倾向相信不利的数据,因此,美股在“9月魔咒”内好淡争持,大上大落的情况可能会持续。 谈回港股,上周五(8月30日)在人民币汇率回升及国内A股上升的带动下,令恒指成交突然急增,在过千亿成交加持下,终于作出较为凌厉的反弹,在腾讯(00700)及港交所(00388)比翼齐飞的情况下,带动恒指一度升穿18,200点的水平。 可惜,在突破18,000点后,又再次出现无以为继的苦况,在再无新消息刺激下,投资者的不安情绪再度充斥港股市场;因而踏进九月份,国内公布内房及制造业数据疲弱,导致中国A股指数回软,而港股当然因此再惨遭滑铁卢,在中港地产股及科技股领跌下,恒指只用短短三个交易日便已下跌532点,把八月份累升的644点差不多全部消耗。 笔者认为,港股在人民币汇率反弹下,理应可令北水动力有所提升,上周五及本周开始时,的确持续出现过千亿成交的良辰美景,加上在九月终有机会减息的情况下,相信恒指可作喘定,静待消息作出突破;然而,由于港股已连续数月未有起色,令投资者失去耐性或投资意欲,相信亦属情有可原,偶遇反弹,更会出现沽货离场的现象,这亦是反映投资者信心不足。现唯有盼望恒指能稳守17,300点,并在成交配合下向18,200点推进;若愿望实现,港交所定必受惠。
许绎彬 2024-08-29T10:50 本周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定必是憧憬美国联储局将于9月预期减息。全球股票市场确实因此消息已稳步上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更在本周二(8月27日)创下收市新高;被喻为亚洲股票龙头的日本市场,在本月5日经历了31,156点的“黑色星期一”后,尽管未似道指般创新高,但已重返38,000点水平。 全球股票市场在本周歌舞升平,而港股亦总算有所跟随,并曾缔造出五连升的良辰美景,但在成交仍然不足的情况下,现阶段仍在18,000点以下徘徊;而昨天更因科技股调整,港股连升被终止,正因未有成交配合,即使有减息的大好消息,港股现阶段仍难有突破的条件。 本周另一焦点,相信一定是只荣登首富短短两周便极速卸下此名衔的内地平价电商拼多多创办人黄峥,他八月初时仍以486亿美元身家,超越农夫山泉(09633)创办人钟睒睒,成为中国首富;但不知是否巧合,当全城热论一只以售卖平价货的电商拼多多的市场足以令创办人荣登中国首富之际,拼多多突然发出盈警,表示电商行业竞争加剧,不看好未来电商的前景,令利润增长不可持续,收入增长亦将放慢。 言论一出,相信不用多言,其在美国上市的股价即大幅“插水”,急挫28.5%,收报100美元,因此导致创办人黄峥身家单日蒸发141亿美元,跌至352亿美元,其在中国富豪榜排名急跌至第四位,暂成为最短暂的中国首富。而拼多多的盈警,不止令其创办人失去中国首富的宝座,更令在港上的电商同业阿里巴巴(09988)及京东(09618)也难逃捱沽的厄运。 而本周市场还有一焦点,就是“AI股王”英伟达(NVDA)会于本周三(28日)美股盘后公布业绩,其业绩相信将会左右科技股和AI主题股的未来走向;当市场等待英伟达的财报之际,在港上市的科技股在本周二(27日)先行偏软,股王腾讯(00700)及美团(03690)的下调,当然令一直疲弱的恒生指数下挫近200点,暂守在50天平均线17,536点之上。 笔者认为,全球焦点相信会集中在美国下月减息的幅度,憧憬带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即时舞动跳跃,美股及日股的投资者当然是喜上眉梢;但港股的投资者仍未受惠,只有减息受惠份子收租股及地产股在本周初曾稍作反弹,但弹到某水平后,又开始举步维艰;而其他蓝筹份子则仍是出现旧瓶新酒的剧情,稍为反弹后又再次回落。 在息口持续高企下,香港经济复苏步伐一直受阻,现在终于等到息口有机会回落,相信会为其复苏进程带来曙光;可惜在国内经济复苏未有突破下,香港经济亦难以独善其身,庆幸在美元回落下,人民币的汇率稍作回暖。现阶段只可静待国内公布重要数据会出现惊喜,带动A股有所反弹,从而令港股随之水涨船高。今日(29日)适逢期指结算,港股在八月出现持续无力感的情况下,下周有可能会出现夹淡仓的情况,如投资者欲小试牛刀,一定选反弹力足的腾讯。
许绎彬 2024-08-22T11:40 本周全球市场的焦点,一定是耐心等待美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周五出席杰克森霍尔全球央行年会的言论,希望再明确未来减息的路线及方向;金融市场往往会出现等待才有憧憬的现象,在仍未揭晓的情况下,美汇已显着回落至102附近,更见7个半月低位;对国内及香港经济影响深远的离岸人民币曾升穿7.13,因而曾带动中港两地股市在本周一作出反弹,港股最多更曾升至贴近100天线(17,692点),可惜成交仍不足千亿元,因而不能用转势来形容;而一向对港股有润泽作用的北水,就罕有地出现流出的境况,是近5个月以来最多。由于港股成交持续不足已成为常态,就算偶有反弹亦难以挽回投资者的信心,加上北水呈现流出的情况,令港股飘摇程度更大;话说未完,港股在贴近100天线后,投资者见到未能进一步推进,以及上证指数作出调整下,港股沽盘又再相继涌现,令恒指急促回调至17,300水平,前景变得更难捉摸。 据恒指服务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6日,今年在港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已超越去年全年总额29.8%,达1,64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接近9成是由蓝筹股回购造成。出现此情况,反映中港股市在持续低迷下,公司为稳定民心或股价,才作出回购的决定;未来如港股弱势未改,回购潮相信仍会持续。但笔者认为,回购当然是可以稳定股民的信心,但要令股价不要回落,确实要“天时”来配合,而这“天时”,当然是市况的整体气氛;尽管现时回购额度创历史新高,但完全无助港股出现持续的反弹,足以印证回购并不是灵丹妙药,大前提确实要市况回暖,才能真正挽回投资者对港股的信心。 对于久病未愈的港股,外资投行又突然作出“趁你病攞你命”的行为;在国际具权威性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大摩)认为,中国通缩风险问题持续并且没有改善,因而大幅调低中资股目标价;此外,更将沪深300指数调低至3,500点,恒指最新目标价调低至17,000点,国指则降至6,000点;而另一边厢则指出,尽管全球市场风险仍存在,但认为美国经济在软着陆的预期下,对日本股市及印度股市虽然也有调低目标,但对其仍抱持坚定不移的信心,对大摩的言论可谓“荣辱互见”。 笔者认为,尽管外资投行确实在世界金融市场有一定的指引性,甚至有投资基金会参考其分析来制定未来的基金组合,但其行为有时会是“见好唱好丶见淡唱淡”,又可用“跟红顶白”来形容;何解有此看法?笔者尤记得,港股今年在农历新年后,其走势可以用“由衰转盛”来形容,原因是港股当由1月低位14,794点起步,直至今年5月缔造了19,706点的高位,成交在该期间更是稳步上扬,由不足800亿急升至超过2,000亿;出现此气势的整个期间,反而没有任何一间投行对港股作出调高点数的行为。 但直至到今年5月,港股在突破19,000点之际,大摩当时突然走出来,表示恒指最乐观可见22,500点;随后多个投资银行也相继为港股作出加持,纷纷调高港股的评级,当时投资者看到此推测,当然信心返晒嚟,对港股的态度由“唔信唔信”到“唔可以唔信”;报告一出,更将港股的投资比例提升;但好景不常,在五月后,恒指走势当然是由“由盛转衰”,现已没有投资者提及何时会到22,500点,就连17,000点的水平也好像摇摇欲坠。因此,是次大摩突然出来“转軑”调低港股的点数,如参考今年五月相反的数据,今次是否意味港股可能会出现反弹?大家不妨细心观察,留意成交的变化,才是上策。
许绎彬 2024-08-15T10:58 全球股市在上周出现“黑色星期一”事件后,本周可算是回归平静。作为上周主要跌市元凶,亚洲代表日经及台湾加权等、美国代表道指及纳指等股票市场指数虽然仍未重返未跌前水平,但亦可算是收复部分失地。以日经来说,上周低位最恐怖时曾跌至31,000水平,但本周已升逾36,000水平;而其难兄难弟台湾加权在上周曾跌穿20,000大关,但现今已重返22,000水平;道指及纳指虽然升幅不及日经显着,但道指起码亦已重上40,000大关,总算对投资者有所交代,给予重拾升轨的希望。 尽管上述市场曾作出深度调整,但调整过后会懂得反弹,确实令投资当地股票的投资者有“心服口服”及“有来有往”的感觉,亦会令他们认为“每次调整便是机会”,愿意继续留下交易。但港股在踏上复常之路后,确实未曾令投资者有一刻产生“心服口服”的感觉,因为港股每次调整后,只会呈现一浪低于一浪的形态,在跌穿了某些重要心理关口后(如18,000点),就好像要望天打卦,苦等机会才有望突围;即使港股偶有一次机会反弹时,也只是低头碎步,像矮仔爬楼梯般一级一级上,并不会好像其他邻国的股票市场般,会作出昂首阔步的反弹;再者,由于成交持续不振,如果外围偶有风吹动,便将这矮仔吹至节节后退,又要以一小步一小步再重新出发。因此投资者对港股仍有保留,可谓情有可原。 港股现阶段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相信投资者在心里上已接受,在外资欠奉的情况下,只有国内经济体系复苏才有机会令北水充裕,从而才能养活港股;但通常理想美好,现实残酷,在投资者苦候机会发围之际,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一项国际收支平衡数据,指今年第二季“直接投资负债”减少1,050亿元人民币,反映外商从中国净撤出的资金额创下了33年有纪录以来最高,此数据亦可证明不单止外资少了投资香港市场,连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也是进一步萎缩。而另一数据可谓直接反映到港股的走向,就是内地股市本周成交不足五千亿元人民币,创逾4年新低;而港股在此情况下再次陷入低谷,成交更不足700亿元,创下半年低位,简直惨不忍暏;正因中港股双双跌入“水尽鹅飞”的境界,相信港股短期如要翻身,难度亦倍增。 香港金融市场完全缺乏自理能力,相信没有人会否认,但其实中央曾致力为香港金融业开路,犹记得今年4月,内地曾为香港金融业发出“新五条”,外间普遍认为中央明撑港股,其中一条相信最令港股重新振作的措施,就是支持合资格的内地企业来港上市,但去到现在港股成交只剩不足700亿及新股已被投闲置散的情况下,为何不努力跟进并促使中央尽快落实措施?又例如今年庆祝回归前夕时,亦曾传出中证监、国家税务总局等内地监管部门考虑当内地投资者经港股通投资港股,可豁免获股息时所缴纳的20%股息红利税,但当然现在亦只是传闻,只是听见楼梯响,但为何港府没有部门再主动跟进?笔者认为,香港仍拥优良的地利优势及无限的机会,但如何争取机会去激活资本市场,令外间重新重视这个曾叱吒风云的金融市场,就要先知道“幸福并非必然”,而是“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道理。 谈回港股,现阶段国内及香港成交持续萎缩,加上人民币持续疲弱下,成交可能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在难有实质数据支持下,宜守不宜攻,如突如其来跌近或跌穿17,000点,则可小试牛刀,但到17,300至17,400点水平时,可能呈现举步维艰的境况。
许绎彬 2024-08-08T10:54 本周全球股票市场的焦点,定必是本周一全球金融市场上演了一套“黑色星期一”股灾大逃杀;但今次的股灾对投资者来说,可谓完全没有预兆,事缘今次股灾的原因令投资者哑口无言,因为近两年的大跌市通常是因为美国减息步伐放慢,令股市作出急促调整,但是次调整的理由,则是市场忧虑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令减息压力大增,此言论可谓令投资者“抓晒头”。 另一说法,则是因为日本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驱使日圆汇率急剧上升,引发大量日圆拆仓潮,令股票市场出现沽货套现的现象。笔者较为认同后者的说法,相信日圆汇率急涨是导致今次“黑色星期一”全球股灾的元凶;原因是今次的股灾是先由日经带动:日经当日急跌4,451点,低见31,458点,与上月创下的新高相比,不足一个月,足足调整了近11,000点,累积升幅可谓全部蒸发。 除令指数出现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外,更有理由相信令全球股票市场当日出现骨牌效应。除了日经指数外,一直与其并肩作战的台湾加权指数在该天更曾跌穿20,000点水平,一度低见19,815点,与上月高位24,416点相比,同样地不足一个月已下调了逾4,500点之多。其他亚洲主要金融市场可谓无一幸免,连首尔综合指数在该天收市亦跌8.77%,创下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一向肩负全球股市领航者角色的道指亦在该天低见38,703点,与上月高位41,198点相比,下调近2,500点。纳指亦不能独善其身,该天低见16,682点,与上月高位18,647点相比,亦已下调近2,000点。尽管本周二曾被血洗的股票市场一度作出报复式反弹,跌市元凶日经率先升近3,000点之多,带动全球股市(香港除外)出现急促反弹;但外间预料,九霄惊魂会继续上演,环球金融市场短期震荡序幕相信已经展开,大上大落的情况会相继出现。 谈回港股,仍然是用不值一提来形容,原因是港股在“黑色星期一”虽有跟随下跌,但只下跌247点,从点数看来,以为港股好“硬净”,但不知“好嬲定好笑”,当全球股市在本周二出现报复式反弹时,香港则反而是跌市收场;如投资者用“硬净”来形容港股,笔者则有所保留,事关港股其实在上周已经参加了高台跳水项目,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已表演了“直插冇水花”,急跌低见16,865;与上月高位18,371点相比,下跌超过1,500点,跌幅其实也相当惊人;因此,其实未到“黑色星期一”早已被洗仓。 另一个看法则是,外资对港股的持仓比例可谓非常之少,甚至可能是“零”,所以当出现全球股票市场因日元急升,而出现从资本市场沽货套现时,香港股市根本没有货可以套现,所以出现此情况,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由于港股欠缺自理能力,已不是今时今日才知悉的问题,如要依靠或等待港府推出振兴资本市场措施,相信谈何容易;现阶段唯有希望中央政府能突然出招救经济,挽救资本市场,从而使A股反弹,带动港股在有成交配合下作出相应的反弹,否则未来港股仍会出现日上日落的格局。建议投资者静观其变,只宜候位短炒,当大市在回落时买入反弹力高的蓝筹份子,在反弹时就沽出;提到反弹力高的蓝筹,相信望来望去,暂仍得腾讯(00700)值得关注。
许绎彬 2024-08-01T11:25 港股持续不振,跟跌唔升的现象在七月持续出现,埋单计数,七月合共下跌325点,七翻身效应可谓完全失灵;港股在七月如以高低位计算,差距更达1,393点,除曾一度失守17,000点大关外,在本年五月的大好形势亦可肯定全部消化,打回原型,甚至跌凸;淡友可谓在七月中旬开始占尽上风,连去到期结日(7月30日),完全不让好友回气,将恒指踩穿17,000点;尽管最终在17,000点暂时企稳,但港股三大指数均创下自4月23日后的3个月收市新低,科指同时创三个月收市新低。 但由于成交持续不足,更在本周暂曾创下847 亿元,跟指数一样,均是创逾3 个月新低;值得一提的是,一向对港股成交可谓唯一支持的北水,亦在本月中旬开始出现净流出的状况,情况已不可跟上两个月作出对比;庆幸的是,昨天在七翻身月的最后一天,上证指数突然抽升,重返2900以上,港股亦作出绝地反击,急升近350点,升穿17,300点水平,成交亦显着增加至近1,200亿。 笔者认为,港股不跟环球股市的走势,相信投资者亦早已知悉,但为何会突然在七月份走晒样,出现信心危机?相信是国内陆续出台的数据,令人担忧国内经济复苏不似预期,从上证指数毫无起色及反复寻底,并创下五个半月以来的低位,足以令人不寒而栗;而人民币汇率则创下八个月最弱的境况;众所周知,港股在缺乏外资支持下,唯一出路便是北水力度需要足够,但从上述两项数据可见,北水力度减少,甚至出现净流出,好有可能是班师回朝;加上,本周较后时间将会有央行议息结果,以及美科企业绩及经济数据等将会出台,倘若其中一样数据不似预期,足以摧毁现在一直处于下风的港股,令恒指一度失守17,000点心理大关。 此外喜观看图表的投资者,恒指在本周不止是跌穿17,000点大关,更“死亡交叉”,(10天线跌穿250天线),及(20天线跌穿100天线)的不利信号;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投资者已现信心危机,而市场出现人心虚怯的现象,亦可算是无可厚非;而港股一向也是可谓“成也A股,败也A股”,A股反弹后对港股有相应的反应,相信一定远比美股反弹为佳;因此,港股一定希望A股能够生生性性;否则短期如A股又再原地踏步或国内再没有迎合市场需要的消息出台,港股可能成交又再萎缩,再次打回原形;如投资者深信港股成交能持续稳步上扬,跌至体无完肤的港交所(00388)现水平不妨可多加留意。 但投资者亦须留意的是部分蓝筹股公布业绩的日期,因为如公布后偶有差池,就会出现如近期公布业绩后的恒隆地产(00101)一样,该公司中期纯利按年下挫55.7%,派中期息0.12元,按年减33%,其股价在公布业绩后大跌11.7%,股价创下24年新低;而蓝筹股有如此的跌幅,可谓甚为罕见;同时亦拖跨整个地产版块;因此投资者除需要留意大市的走势外,蓝筹公布业绩亦不可轻视。
许绎彬 2024-07-26T12:14 第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闭幕后,市场在没有任何挽救疲弱经济措施公布下回复平静,更驱使中港两地股市持续出现闷战。而当投资者在打瞌睡之际,人民银行本周一(7月22日)突然宣布减息,并首次一次性下调三大指标,包括调降7天期逆回购利率、常备借贷便利(SLF)政策利率,以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全部均下调0.1厘;加上一向在中美关系上采取强硬态度及经常借故掀起事端的在任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退选。在这些极为正面的消息出台后,港股确实有所反应,带动恒指在近三个月低位后拗腰倒升,守住有“牛熊线”之称的17,635点。 单凭点数来看,确实值得庆贺,但可惜在那么好的消息刺激下,成交仍是持续低企,整体连1,000亿也没有,完全没有增大的意欲,看来此等消息未有令外资重投港股的怀抱;话说未完,是次救市的药力看来对股市的刺激作用短暂,只需用两个交易日便将宣布减息当日的升幅全部蒸发,并打回原型,“牛熊线”也失守;而驱使港股打回原型的原凶,一定是上证指数在好消息公布后,不但完全没有受惠,反而持续下跌,跌至2,900点水平,更跌至五个月低位,因此两地股市又再次回复弱势,前景可谓并不乐观。 笔者认为,人行突然宣布减息,相信是中国经济踏入第二季有下滑的迹象,导致维稳经济压力愈来愈大下,不得不果断地推出救市方案。但外间则认为,今次人行作出减息后,本应直接受惠的楼市及股市不升反跌的原因相信是中国经济在较早前一连串救市方案下均未能直接令疲弱经济扭转,可见复苏的速度比市场预期缓慢,而中港两地股市及楼市在呈现一轮小阳春后亦无以为继,因此这次即使落重药救市,投资者也不敢抱着太大期望,仍保持观望态度,亦属正常。相信未来挽救内地疲弱的经济仍是刻不容缓,因此有投行估计,之后数月内地仍有减息空间,甚至预计存款准备金率或将降低50点子。但是否能令低迷的股市及楼市重新振作,大家只能拭目以待。 谈回港股,尽管还有一个星期先会完结“七翻身”月,但现在港股仍只能在17,500点以下苦苦挣扎,日日呈现“阴阴跌”的现象,“翻身”的机会好像较微,原因是成交不断萎缩,且不同类别的蓝筹股相继创下一个月、三个月及52周新低,情况比港股在今年15,000时更为严重;尤其是一直以为救市措市能令内房股跌势得以喘定或止跌回升,但原来只是出现“死猫弹”,最终仍是返魂乏术,个别内房股价在此次跌浪中跌得更比今年未有任何救市措施时更为严重;港交所(00388)则一直未有实际刺激成交,导致成交持续萎缩,股价不断下跌,从大型蓝筹现在处于低处未算低的境况可见,港股现正处于寻底之旅,需要等待奇迹出现,才可达致“七翻身”的可能。由于港股现水平相信并没有挽救自身的能力,而昨日(24日)亦已跌至三个月低位,五月份最好形势的升幅亦全部消化,下周期结有可能出现夹淡仓的现象,但如成交未能配合,相信较难转势;现阶段唯有寄望中央再度使出直接针对及激活资本市场的措施,否则港股走势仍处于下风,17,000点确实岌岌可危。
许绎彬 2024-07-19T11:42 港股上周五(7月12日)毫无先兆在沉闷的气氛下突然回勇,急升近461点,除一度升穿18,200点,更直逼18,300点,可谓闷气全消;坊间更立即有声音传出,在美股日股台股相继创新高后,港股应该有机会紧随其后,作出相应的反弹,“七翻身”定必应验。 由于是次反弹,可以说是鸡犬皆升,港交所(00388)、科技股及久沉了的赌股,以及内房,一起作出反弹,气势一时无两;外间又有声音传出,今次一定上20,000点;再加上,道指在本周二(16日)的交易日急升超过742点,除续创新高外,更创下2023年6月后的最大升幅;日经指数亦因此而受惠,直逼42,000关口。 全球股票市场再度闻鸡起舞,但有份参与港股的投资者,如果仍然怀着上周五(12日)港股大好气势的兴奋心情,来到本周相信又一次掉进万丈深渊。事缘在本周一开始,港股可谓完全走样,在轻微低开后,四方八面沽盘突然持续涌现,特别是一直肩负领航角色的蓝筹股,不知何解全部跌至遍体麟伤,港股除只用2个交易日蒸发了上周五(12日)的升势外,还要继续下跌,合共跌近600点,连带重要支持区17,800点亦在原本全球开香槟庆贺创新高的情况下再度失守,认真讽刺; 尽管昨日作出轻微反弹,但已令投资者不是味儿。 笔者在港股踏入七月后,一直存有患得患失的感觉,原因是成交不但不能维持,且持续萎缩,尽管北水依然是成交的主流支持,但额度已大不如前;而外资对投入港股及国内股市的热情,可谓完全消失;一直为中港股市带来生机的中央政策消息,踏入七月份可谓完全欠奉;上证综合指数更在本月失守3,000点后,完全无力重返;港股则仍在18,000点以下苦苦挣扎。 上周五(12日)突然抽升的原因,又是旧瓶新酒的炒作,美汇指数回落、人民币回升,驱使内地资产为主的港股有所回升;加上,内地本周在国内举行的三中全会重要会议,亦传出会有“国家队”护盘买货,令外间再次对港股产生憧憬及幻想,但这些旧瓶新酒消息未有成交增加的配合,加上消息最终未能得到进一步确认,港股便迅速打回原形,又掉下18,000点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美股去年至今已创下无数次新高,而港股除一向我行我素没有跟随外,反而在其创新高时作出掉头回落的尴尬现象;出现此情况是因为基金经理存有跟红顶白的心态,将资金先行调配至胜算较高的交易市场,总好过放在积弱已久的地方,亦属正常的做法。 香港不论在七一回归期间及本周的三中全会内,除未有听到新一轮实质的挽救资本市场措施外,市场上反而传出,由于美国总统大选上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机会急增,因而忧虑中美关系再起波折和新一轮贸易战再度发生;因而令港股再度踏入前景不明的道路;短期内如仍未能在成交配合下升穿20天线(即17,906点) ,在久守必失的情况下,港股有可能下试17,500点水平。
许绎彬 2024-07-12T10:55 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及标准普尔500指数在美国就业市场放缓,驱使减息预期再度升温下,再度展示强势,并继续创下新高,气势可谓冠绝环球股票市场;而一直跟随美股走势的日股和台股,走势当然是不甘示弱,相继创下历史新高;跟随其后的亚洲其他市场,新加坡海峡时报及南韩首尔综合指数亦创下两年新高,整个亚洲股票市场近期可谓喜气扬扬,歌舞升平。 如不是对港股跟得太贴的投资者,在上述各地股票市场相继创新高下,及加上七翻身效应,一般常人的想法是,港股要迎头赶上,相信问题应该不大;但从本周港股的表现来看,可以说是再一次令投资者失望;因为恒指不但没有重拾升轨或重新向50天线18,325推进;反而拾级而下,更出现三连跌的格局,在下跌时更失守俗称牛熊分界线的250天线(约17,509点),暂低见17,376点;即使港股曾作出反弹,但亦只能反弹至10线(约17,800点)便显得有心无力。 昨日更在日股及台湾加权指数再创历史新高之际,港股反而调头回落,最终更要跌穿17,500,可谓认真丢架;而港股成交持续低至接近1,000亿元;由于无论走势或气势均尽失,及不能与上两个月相提并论,因此对港股的前景未能作出任何判断。 笔者认为,投资者如认为港股能承“五穷”及“六绝月”的气势来判断七翻身有着持续的良辰美景,相信过了半个月后,持有此想法的投资者仍处于极度失望的状态。而港股的走势在奄奄一息及反覆向下时作出零星的反弹,其实亦是全因国内A股企稳或有所上升所带动,而主要灌溉港股成交的北水,仍是港股成交的主要泉源,尽管在反弹时南下的“北水”扫货规模有所扩大,但比对之前两个月的额度,可用天渊之别的来形容。 加上,本月在国内没有任何挽救措施出台,及已使出的招数则未见实质成交,不论内房零售及经济数据均显示并非突出;因而驱使外资在六月下旬开始,相继减少内地及港股的投资额度;港股在没有基本因素支持而只能依靠北水力撑;但由于力度有限,因而再度呈现久守必失及断断向下的困局。 笔者更忧虑,有感港股现在的走势有如去年第四季及今年首两月,因为当时亦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不断创新高,而港股当时反而在缺乏资金下,走势掉进谷底,更连15,000也插穿,低见14,794;因此,投资者现阶段要格外留神,港股有可能在持续弱势下,出现抽调资金到较为兴旺的市场而令成交再度萎缩;未来走势相信只能在17,200至17,900作出攻防战。
许绎彬 2024-07-04T11:54 港股经历了“五穷月”、“六绝月”后,随着香港回归27年的一天短假期结束,港股正式踏入“七翻身”月。究竟七月能否如愿“翻身”,相信现阶段仍言之尚早,市场上亦对此话题存在信心不足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港股在六绝月出现虎头蛇尾的走势,强势股呆滞,导致成交顿然萎缩,更重返今年首季只有千亿元的水平;而整体大市回调的出现,亦是在六绝月最后两个星期发生;尽管在六绝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先跌后回升,但全个月仍跌361点,令港股最终仍难逃“六绝”魔咒。 正式踏入七翻身月,勉强来说,算是一个好开始,两个交易日合共升了近250点,可惜大市成交未能配合,仍然只能维持在1,000至1,100亿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首两天的交易日均曾升至18,000点附近,港股又再启动回调机制,沽压从四方八面涌现,令18,000点阻力重重;现阶段只能昐港股能死守250天线(即17,534点),再集气向10天(即18016)或20天线(即18,095点)进发。 笔者认为,其实港股由六月中旬开始,气势已大不如前,高开低收及低开低收的情况可说是屡见不鲜。大市可能在5月份急升后出现调整,相信投资者亦觉得是正常,但多只蓝筹股在调整时创下一个月新低(如京东(09618),携程(09961),友邦(01299),阿里巴巴(09988)及港交所(00388)) ,金沙更跌至52周新低,确实令人有摸不着头脑之感,持货者不知如何是好。 而导致大市在六绝月中出现调整的主因,相信是由于没有任何震撼的消息可再激活国内A股及港股上升;加上,人民币的走势于此期间突然疲态尽露,跌至1年新低;此跌势除令北水刺激港股成交力度受阻外,内地经济及内房问题更会因而被阻慢复苏步伐,令曾一度再投放资源的外资,因而在众多不明朗因素下,产生却步,影响其投资额度,甚至先行获利离埸,持盈保泰。 除上述因素外,港股更遭受双重打击的情况,因为一直传出七一前或会有相关利好港股政策出台,包括港股通的股息税减免等,惟暂时仍只闻楼梯响,更可谓只字不提。在内外夹击下,令近日港股的前景大打折扣,成交萎缩,投资者唯有默默接受。预计短期大市在国内未有切实的措施可推出,及成交金额有所改善下,港股难以企稳在18,010点(10天线)以上或较高水平,而唯有希望在低成交下,仍能死守17,534点(250天线)。 投资者未来可寄望7月中旬召开的三中全会政策方向,届时会否加大力度支持久病未愈的内房及挽救疲弱的货币,以及有否一系列的振兴经济措施出台,建议投资者静观其变。而中特估在今年不论市好市坏,亦能表现坚固,如再推出利好大市的政策出台,相信只会令中特估如虎添翼,建议投资者不妨多加留意中国平安(02318)的走势。
许绎彬 2024-06-27T10:41 “六绝月”快将过去,如用“绝”来形容六月的港股,相信大家在港股的走势上并不认同,因为尽管本月尚有一个交易日才完结,但如不将明天的交易成交计算在内,港股仍有很大机会在18,000以上结算;但如果用在本月的成交上,大家可能会举脚赞成;因为本月平均的成交又再重返平均不足1,000亿的困局;气势与上月根本不可相提并论,只可用“跌又跌唔落,升又升唔上”来形容港股这闷局;论走势,港股本月曾在低成交下暂高见18,729点,但暂亦曾低见17,789点,实际波幅只有约1,000点左右,再配合平均不足一千亿的成交下,难怪港股会是如此无气势无镬气。 众所周知,港股成交的主要泉源是北水,而北水本月减少为港股作出灌概的主要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国内受中美息差、内地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内地楼市持续低迷影响,拖累人民币汇率持续偏软,兑美元更一度逼近7.3的低位走势,暂更是今年低位,普遍认为人民币之所以持续偏软,可能是临近六尾的半年结及季度结,而出现周期性购汇所引致。外间更认为,国家根本不容许人民币汇价持续偏软,应该好快又有新救市方案出台;话说未完,中国国务院最高领导人早前在世界经济论坛上扬言,第二季内地经济有望稳中向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 再者,在上月与北水一起将国内A股及港股一起推至高峰的外资,除本月对港股的投资额度明显减少外,亦是因为以人民币计价的沪深三大指数也连挫5日,外资透过沪深股通净沽出33.67亿元A股,可见人民币汇率的起落,对中港两地的股市可谓影响深远;未来可能先要留意人民币汇率能否摆脱弱势,再对“七翻身”月再作部署;预期港股会在18,000左右,结束半年结、季度结和月结之旅。 转眼间,又到一年一度的七一回归纪念日,坊间投资者对此一直充满憧憬,就是中央会否再为香港送上大礼,会否再扩大自由行范围?或会有否跨境理财通3.0出台?又或者对港股有直接关系的减免内地个人投资者买港股需缴红利税是否落实?投资者相信仍要拭目以待;但其实在踏入回归月,港股确实增加了新元素,但投资者一时忘记了;早于今年四月下旬,中证监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以及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上述措施预期在七月会逐步生效,届时如港股通实现接纳人民币柜位等措施及一直期待的买港股无需再缴红利税方案落实,对中海油(00883)来说可谓双赢,将对公司发展、前景及未来更为有利。
许绎彬 2024-06-20T11:15 一向依赖消息为主导的港股,本周终于又有消息出来,但本次消息并非全依赖国内的消息,而是香港自救的消息,于本周二(6月18日)终于千呼万唤出来,对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可谓是重要里程碑。探讨接近三年的“恶劣天气正常开市”措施,在本周二(18日)终由特首李家超郑重宣布,港交所(00388)9月23日起落实“打风不停市”新措施。 特首更清晰指出,环球主要股票市场,包括邻近的深圳、上海,都会在恶劣天气下维持交易,而香港贵为国际金融中心“无理由唔睇齐”,而要走另类路线;特首更指,现今香港的绝大部分交易属电子化,因此没理由其他市场在恶劣天气下可不停市,而香港做不到。 笔者认为,香港股票市场在过去三年可谓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不论点数、成交金额及IPO集资方面,早已被亚洲其他地区远远抛离,外间更讽刺香港为“金融中心遗址”,因此要在短期内可以复原,相信并非易事。 尽管今次的“打风不停市”措施,对世界较为着名的交易所来说,根本并非新鲜事,因为它们不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其实从未试过停市;除非因恶劣天气而造成大型的事故,如停电而影响交易所运作,才有机会可能作出局部停市的安排,否则绝不会停市。因此,香港市场如今才公布“打风不停市”措施,相信不会立刻令香港的金融地位作出突破,而只是能与其他竞争对手看齐,从而可以与其争一日之长短。 再者,众所周知,现今港股的主要成交来源,一定是透过港股通南下的“北水”,如果国内投资者在港股通交易时因恶劣天气而停市,除有可能令他们错失投资机会外,更因为他们接触的国内股票市场根本从未听闻会有此等措施,而令他们可能会在台风来侵的季节对投资港股通而有所保留。 因此,是次港府推行“打风不停市”措施,并不会突然为淡静的成交带来惊喜,但或能挽回一点面子;是次港府可谓在“自救”香港金融市场上行前一步,未来希望继续推出救市方案,以重振本港金融业为最终目标!如果真是梦想成真,直接受惠的,非港交所莫属。 谈回港股的走势,近期好像建立了一个保护网一样,连续三次一到达17,800附近时,便作出反弹;不知是否巧合,港股本周亦是同样在暂低见17,752后,除可能再配合特首公布的“好消息”外,昨天市场更传出国家队救市消息;因而令沉静一时的港股突然急升超过500点,除结束三连跌及令恒指重上18,000点外,更将10天线、20天线等多条移动平均线一一冲破。 带动大市上升的主要板块当然又是科技股,“ATMXJ”一同发力,传统的中资金融股亦显着造好,中国平安(02318)、中国人寿(02628)、招商银行(03968)、建设银行(00939)、工商银行(01398)及中国银行(03988)一起助力,令大市终于打破近日的沉静,变得有点起息,惟成交金额只有约1,128亿元,是否只是临近月尾期指准备三期结算(月结、季结及半年结)而作出夹淡仓行为,还是有力再向18,800的阻力区推进,相信仍有待确认。
许绎彬 2024-06-13T11:26 屈指一算,“六绝月”已过了一半,在本月伊始时确实令人一度充满憧憬;事缘在本月首周,港股曾于18,000点边缘,反弹至18,800点;但可惜国内再没有推出新一轮救市措施,令资金流入港股的力度突然减慢,驱使港股的成交在“六绝月”持续萎缩,令港股的走势变得并不实在。 话说未完,港股在端午节假后,弱势突然呈现,假期后一开市承人民币汇率忽然转弱,恒指一开市便跌出10天线(即18,300点左右);其后,国内不但没有好消息出现,反而是引致大市下调的坏消息接踵而来,迫使港股再度下试50天线,即17,868点左右。 首先,本地楼市在今年《财政预算案》宣布撤辣后,确实令冰封多年的楼市呈现解冻,有份投资物业的投资者曾有一刻展现笑容;但是次楼市的反弹并非持续性,香港楼价指数原来已经连跌六周,20个本港大型二手屋苑单位中,有11个单位的估价在过去一个月呈现跌势,蓝筹屋苑马鞍山新港城及鸭脷洲海怡半岛跌幅最大,按月下挫约4%及约3.9%;更意想不到的是,是次跌幅已超越撤辣前水平之余,更齐创逾五年来新低。 数据一出,相信不用多言,在港上市的蓝筹地产及收租股,恒隆地产 (00010)、恒基地产(00012)、新鸿基地产(00016)及领展(00823) ,在本周跌幅暂属蓝筹之冠;正所谓祸不单行,内地端午节假期人均旅游消费较2019年疫情前水平为低,约下降12%,反映在多次救市措施下,内需仍然偏弱,消费明显趋向审慎,因而令外间认为经济复苏步伐不似预期。 此外,久违了的内房问题本已经停止发酵一段时间,投资者以为内房问题终可“大步槛过”,但原来言之尚早,因为本周总部扎根于杭州的内房企业德信中国(02019)周二(6月11日)中途突然停牌,收市后交代原来被香港高等法院勒令清盘一事,正式步中国恒大(03333)在1月底被颁令清盘的后尘;消息一出,令市场再度忧虑内房违约问题可能重现,因而令今年一度重拾升轨的内房股再现跌浪;未来港股相信仍然只能呈现反弹便有沽压的拉锯格局,除非国内再有救市措施,才能令港股重新振作。 笔者认为,港股于上一个月在气势如虹及高达2,000亿的成交下,恒指一度逼近20,000点,高见19,706点;但在本月苦候国内全无消息滋润下,恒指后劲不继,气势全消;不经不觉在上一个交易日对比上月高位,已经回落近2,000点;从图表分析来看,回调至50天线(即17,868点水平)亦属正常现象。 笔者有感这2,000点的下调,摧毁部分股份纷纷跌至月低及新低,确实令人有点难以置信;如一向在芸芸股份中,走势一向表现坚挺的濠赌股,在数个交易日已跌至体无完肤,股价完全走样;众所周知,澳门一向是世界游客喜欢到此一游的地方,从任何数据亦有显示,澳门经济复苏能力相当凌厉;因此适逢暑假将至,预料澳门入境人数亦会有惊人的数字,相信濠赌股亦因此会水涨船高,当中美高梅(02282)亦属优质份子,投资者不妨留意。
许绎彬 2024-06-06T10:46 踏入“六绝月”,港股首三个交易日的走势确实令人有一份安全感,因为中国制造业数据非常对办,而美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亦有所回落,恒指再度升穿10天线(即18,518点),更曾一度升近18,800点水平;可惜是次反弹未有成交配合,首三个交易日平均亦只能接近1,200亿,完全不似上月有成交配合下反弹的锐势。 正因如此,港股升近18,800点之际,在缺乏成交及好消息的加持下,获利盘突然涌现,令恒指瞬间跌穿18,500点;又有国际投行唱好亚洲股票市场,高盛将MSCI亚太区(日本除外)指数12个月目标由580点调高到615点,比上周五(5月31日)收市水平高12.32%,主要是看好中国股市升势将会持续;如果正如高盛所料,港股亦因此而受惠。 中港股市自今年初起开始反弹,除了国际投行对中港两地开始关注,并开始加注买入中港股外,一度唱淡中资股的“新兴市场之父”麦朴思也跟随风向,转軑唱好,提到近日内地多项措施对挽救楼市已经见效,更称国内股市已经见底。投资者不妨拭目以待,能否如愿以偿。 笔者认为,尽管港股在“六绝月”暂仍有升幅,但走势只可用乏善足陈来形容,原因是港股低位反弹近四千点后,在一度逼近20,000点之际,在未再有实质的利好消息出台配合下,港股出现获利回吐相信亦是正常现象;而当回吐至近18,000之际,内地则有骄人的数据公布,令恒指再度重拾升轨,但绐终数据跟救市措施对股票市场有不同的效果,反应亦可以话各有所异:因为救市方案可能令股市充满无限的想像空间,而数据则是反映过去出台的措施是否有效,因而对大市反应只是短暂。 再者,港股在今年持续向好,从经验来看,达致现水平相信开始会出现配股、供股及减持的情况;多只股票趁高进行“抽水”,包括五矿资源(01208)宣布大折让超过三成,以“五供二”方式供股,集资逾90亿元;兖矿能源(01171)拟折让约一成,配股筹资50亿元;两股共“抽水”约140亿元。此外,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亦趁工商银行(01398)股价升至一年高位,趁机减持至5%以下。港股开始出现“抽水潮”,因而令恒指升幅变得模糊,成交可能会萎缩;现惟有继续静候内地再有好消息出台,才可推穿18,800点的阻力区。不经不觉,暑假将至,又是计划外游的季节,透过旅游网站购买旅游套票及订购酒店相信亦会急增,当中从事该项业务的同程旅行(00780),业绩在超预期下股价反而出现调整,现水平不妨留意一下。
许绎彬 2024-05-30T10:20 本周市场上的焦点,一定就是晶片半导体与人工智能(AI)等热门话题,事缘一直在纳斯达克指数中有领头羊身份的Nvidia在上周发布财务报告后,股价持续急升,除创下历史新高外,其市值已升至超过2.62兆美元。 此外,Nvidia行政总裁黄仁勋于周日(5月26日)往台湾,并传出私下与台积电、鸿海及广达等高层会面。消息传出后,台积电及鸿海等在台湾上升的股价,可谓闻鸡起舞,更推动台湾加权指数再创新高。由于晶片的魅力可谓红遍全球,因而带动在港上市的人工智能(AI)等科技概念在本周有所异动,半导体板块亦受追捧。 数据显示,中芯国际(00981)今年第一季度成为全球第三大晶片代工厂商,股价即受追捧。华虹半导亦落镬炒作,连久违了的联想集团股(00992)价亦曾一度创下52周新高。晶片锐势可谓势不可挡,连带早已惨被遗忘的新股市场亦因而受惠,不知是否巧合,在本周招股的优博(08529)因业务涉及半导体业务,因而市场不吝惜其是“8字头”创业板股份,突然将新股市场掀起高潮,更创造超额近3,000倍的近年奇迹,市场更认为新股热潮已经回来。 除晶片股成为近期市场热话之外,一直是港股强大后盾的内地市场,本周初再度出招,中证监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不得透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减持股份,并增加大股东透过大宗交易减持前的预揭露义务,要求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与大股东共同遵守减持等一系列的限制。加上内地工业企业利润转升,4月份按年上升4%,扭转3月份跌势。 双重利好消息即时带动上证及港股反弹,即使这次反弹令港股终止4连跌,但亦未能令港股再掀起高潮,成交反而不升反跌,一度回落至只有近1,200亿水平;在未有成交配合下,港股升势突然变得单薄,在没有动力下,18,800点出现巨大阻力;昨天适逢临近期指结算,在市传“股王”腾讯(00700)准备再遭减持,及市场上没有进一步好消息承托下,港股再度跌穿18,500点;现希望港股能在18,300点附近喘定,及在成交配合下重拾升轨。 笔者认为,截至上一个交易日,港股本月由17,760点起步,曾高见19,706点,升幅近2,000点,即使现已回落至18,500点水平,但屈指一算,港股仍升超700点;尽管看来点数不多,但以港股的基数那么低来看,可算是有所交代,甚至算超额完成,亦已肯定打破了“五穷月”魔咒;除非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跌穿17,760点,否则亦已创下四个月连升的美景。 最近每周均会有大行纷纷睇好港股未来的走势,继大摩后,瑞银发表维持恒指今年目标价20,600点,更指在环球资金轮动之下,亚洲新兴市场有资金流出,并会流入港股的言论;是否如愿以赏,相信成交是最诚实。现惟有希望中央仍会继续出招挽救经济,从而为港股注入动力,在成交增加下,令港股再打破“六绝月”的宿命。 市场上相继有好消息传出,本周更传中央再为香港送上厚礼,指在7月1日的香港回归纪念日,内地将与香港联合公布取消内地投资者经“港股通”买港股须缴付的20%股息税。消息一传出,一众以息口吸引的股份(如内银内险及公用股),突然闻鸡起舞;若香港如愿收到这份厚礼。
许绎彬 2024-05-23T11:22 恒指近日曾连升3日及累升563点,不仅升至今年高位19,706点,亦是近8个月高位,气势一时无两。外间普遍认为,升穿2万的心里关口,可能短期内会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在港股17,000点、18,000点时,外界并未出现正面睇好的声音;反而当港股现升至19,000以上的水平,外界则一致唱好。 不过,在中港两地股市最暗淡的时候,一直采取“一沉百踩”的外资突然集体看好,就以一向看得最淡的摩根士丹利也加入唱好的行列,大幅上调恒指明年中目标价,最乐观可见22,500点,国指则见8,100点。高盛则指,由于内地风险下降及现时盈利会在预期之内,加上国家的无限支持措施,预计A股市场会持续反弹,并调高MSCI中国指数及沪深300指数目标价,更扬言未来三个月H股跑赢A股。而汇丰发表报告认为,中资股短线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现在获利离场仍为时过早。 综上所述,在多方一起出言发功看好及大成交配合下,港股一直过五关斩六将,令淡友也要回避三尺;因此,港股在短期内能升穿20,000点的可能,可谓高耸入云。但正当投资者准备见证恒指由1字开头转为2字这历史时刻之际,恒指升势就在此先行刹停,而令其要停一停的主因,便是联储局又放出旧瓶新酒的消息。 一众联储局官员突然“放鹰”,又再次令市场对减息预期降温,港股作出近500点的调整,是近期单日最大的跌幅;截至上一个交易日更出现两连跌,恒指已跌穿19,200点水平;上升的气势不仅全消,依图表来看,下试10天线(19,098点)及调整至18,800点支持位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大。庆幸港股在调整时,成交开始萎缩;而北水在调整时,仍然是录得净流入;后市惟有寄望国内继续推出救市措施,令港股有望重新振作。 内地在今年起确实不断推出刺激经济的措施,但主要仍是针对股票及资本市场为主,对一直处于水深火热的国内楼市则一直未有挽救的动作。本月,内地终于在各地推出不同程度的支持楼市政策,不少内地城市已放宽或取消限购令措施,多个地方的新盘销售明显增加,当中深圳有新盘近乎即日售罄,买家负担减少,一线城市销售最受惠。而人行降低按揭首付比例,释放很强的政策信号,公积金房屋贷款利率亦下调至2.85厘,目前一线城市的按揭利率,普遍徘徊在3.8至4厘水平,即是仍有空间继续下调。 尽管北京等核心城市并未撤限购政策,但4月底时北京曾推新政,允许拥有2套房的京籍家庭在核心城区外新购套房;市场憧憬有更多“撤辣”措施出炉,尤其是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预期不同城市会依据自身情况适时调整政策,在居民置业力度日趋弱化的部分城市首先放宽属合情理,而短期内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放松限购机会较低,但长远出于推动消费等政策考量,相信内地一线城市最终均会“撤辣”。 笔者认为,国内在春节假期连番出招挽救疲弱的经济,早已确认其重振经济的决心;而其推出的政策可见是非常有秩序:先是救股市,再救资本市场,初步已见成效。连一直令人担忧的内房近期亦终于露出曙光,有否成效则有待时间见证,但其一系列措施足以稳定各方投资者的投资欲,因而对振兴国内经济的可能,可谓已迈进一大步。 如按内地现时不断为不同经济体系“落药”救市来看,应该会有更多措施将会推出,对一直落后于人的港股注入动力;毕竟港股在本月已累升近2,000点,而单计今年首五个月,高低位亦有超过4,000点,因而在临近20,000此等心里大关口稍作回气及拖磨,亦属正常现象。适逢四年一度的欧洲国家杯及美洲国家杯快将举行,誓必令全球掀起足球狂热,期间一众球迷不免会饮返杯冰冻啤酒,预期食物饮品股,国际知名品牌百威亚太(01876)销量有望增长,股价或随之水涨船高。
许绎彬 2024-05-16T10:50 港股在上周经历十连升及直逼18,600点后,稍作回气;但在回落至跌穿18,300后,在国内A股止跌回升及内地一系列利好数据、利好消息支持下,港股再度发力,除升穿18,600点的阻力位外,更过五关斩六将,在大成交下一口气升穿19,000及19,300点,气势可谓异常旺盛。 令港股气势如脱缰野马的主因,首先主要是内地公布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预期高,足以证明通胀受控,更有另一数据证明出入口数据亦胜预期,以上两者均对股票市场非常有利。好消息岂止如此,内地突然宣布进一步放宽港澳自由行,涉及的城市包括内蒙、哈尔滨及青海等地。尽管是次开放的地方较为偏远,但消息一出,当然亦是有利港股及在港上市的澳门股,加上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一连七天到澳门考察,双管齐下的利好消息曾一度带挈濠赌股集体落镬,澳博控股(00880)、银河娱乐(00027)及金沙中国(01928)当然是最受惠;由于它们是恒指份子之一,因此亦是带动恒指走势的其中一个板块;再加上。“ATMJ”及港交所(00388)一同发力,带动恒指曾高见19,203点;尽管恒指在上一个交易日(即佛诞假期前)有所回软,但仍企稳在19,000点之上,可见其锐气犹在。 随着“股王”腾讯 (00700)在本周二(14日)晚上公布业绩,显示上季收入增长虽然只有6.34%,但其列帐纯利仍录得62.12%的惊人升幅,上季经调整纯利达到502.65亿元人民币历史新高,按年增幅为54.48%,远胜市场预期,带动其股价在ADR亦因此而急升。 而同样于本周二晚公布业绩的阿里巴巴(09988)于截至3月底止的第四季度经调整纯利按年倒退10.8%,录得244.18亿元人民币,表现则差过市场预期,导致其股价在ADR急跌;两者相比,可以说是天堂与地狱之分。因“股王”腾讯在恒指有很大的占比,若外围市况,尤其是国内A股表现正面,恒指可乘势更上一层楼亦不足为奇;现以18,600点在支持区,上望则19,500点。 从上述两只科技龙头股有如天渊之别的业绩分析,相信是其行业独特而引致公司盈利升跌。众所周知,腾讯最赚钱的地方是游戏开发,现阶段可说是行业独特,毛利率高;而阿里巴巴则以电商业务为主,现今电商行业竞争激烈,相信无人不知,因而直接影响其盈利收入亦是有迹可寻。建议投资者未来选择投资对象时,行业独特亦是考虑因素之列;在芸芸科技股中,快手 (01024)可算是拥有其独特之处,投资者不妨留意。
许绎彬 2024-05-09T11:03 港股在“五一黄金周”后,大部分投资者均认为,长假后复市可能会呈现沽压;但随着内地五一长假后复市明显造好,加上美股开始止跌回升,尽管港股的升势有点含蓄,但周一(5月6日)仍能升市收场,令港股最终能缔造出十连升,更创造六年来最长升浪,十连升的交易日内合共飙升2,354点,此点数当然令投资者收货。此种令人欢喜若狂的情景,原来对上一次已经是2018年,当时出现九连升的现象。更有人认为恒指在现时如此低迷情况下,能挑战历史上最长的14天升浪亦不足为奇。 不过,随着本周二(7日)恒指在轻微下跌后,连升的局面最终宣告终结;即使终结,但其实今次升浪总算对一众对港股不离不弃的投资者有所交代。本周二(7日)后的两个交易日,恒指走势明显出现疲态,加上外围缺乏实质消息,进而作出调整,但其实只是从高位回落300多点。 笔者认为,港股确实由4月的低位16,044起,只用10个交易日便直线上升至18,638,点数足足有2,594点之多。急升的主因除中央出招挽救香港股市外,还有国内A股持续造好,因而在齿轮效应下,港股亦跟随上升。 个中原因相信是以上两个地方的股票市场不论市值或升幅,与其他地方相比均是非常滞后,从而令两地的股市一旦稳定的现象下,便会吸引久违的外资重临光顾。但港股的升幅能在短短10个交易日便有16%升幅,而上海A股就只有4%,原因相信是港股除本身低残外,当中不乏国内有名气的科技龙头股,即“ATMXJ”等科技股,如腾讯(00700)、美团(03690)及小米(01810)。 昔日港股辉煌时,此类在国内没有上市,而在港上市的股份,当时均是外资垂涎三尺的对象;如今港股有所复苏的情况下,外资卷土重来时,相信亦是先向这类股份埋手,过去在1,600多亿成交时,这类股份亦高居在成交榜的三甲之列。再者,当北水力度加大时,此类反弹力强的港股通分子亦是其首选对象。正因如此,在双重发功下,此类蓝筹比重颇高的中坚分子因而带动港股的升幅比A股为多,亦属正常。 谈回港股,在十连升及升穿18,500点后,在国内A股及美股同时转静下,港股亦开始调整及呈现胶着,令成交亦有所回顺,但庆幸港股在调整近300多点的情况下,成交仍有1,200亿左右,暂可用大涨小回来形容现阶段的港股。尽管现阶段市场上普遍认为外资已重临本港股票市场,当然这说法一定是有数据支持。 但是,外资对港股作出短线投资或长线投资,仍有待大成交能否持续才可确认;建议先留意10天线(约17,974点)能否企稳,如希望在国内A股重拾升轨下,能令港股在成交配合下,可能会有机会再有力挑战18,638的高位;而值得留意的股份,相信亦是先选择反弹力极高的“ATMXJ”,而当中的“J”京东集团(09618)在上回升浪有感走势仍较为含蓄,投资不妨留意。
许绎彬 2024-05-02T10:39 港股本周可谓一洗近年颓风,在四月份完结前,除缔造了七连升的气势外,更创下半年新高;又在四月的期结日(4月29日)一度升穿18,000点水平,高见18,031点,刷新年内高位,成交急增至1,634亿元。是次港股的升势确实可用吐气扬眉来形容,事缘港股在这七个连升的交易日下,创造出近1,400点的升势,情况甚为罕见;而恒指除已是连升三个月外,更在四月份累升1,221点,表现终于跑嬴亚太区。 俗语有云,做人做事要懂“跟红顶白”,现时外界一致唱好港股的走势:从港股本年低位14,794点计起,直至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已累升超过两成,正式踏入技术性牛市;更指港股自去年8月后首次收复俗称牛熊分界线的250天移动平均线后,可谓前景一片光明;更有指国企指数其实早已于上月初步入技术牛市,除瑞银维持恒指年底目标20,600点外,港股市场的淡风及闷气也突然荡然无存。 笔者认为,港股本周突然重拾升轨的主因并非无迹可寻,投资者尤记得在农历新年假后,国内连翻出招,挽救疲弱的经济及久沉不振的楼市,虽然并非灵丹妙药能挽救燃眉之急,但却能令A股稳定下来,以及令外资开始重新对其产生兴趣。而港股亦因为受A股气氛改善,亦开始受惠于外资支持,大市已见喘定,成交也显着增多。尽管港股曾一度在15,000至17,000苦苦挣扎,但其实当时就算怎样回落,很快又收复失地 只是每逢一到大位如16,000及17,000点等,均是要拖磨一段时间才可冲过。当时情况的确令人失望,但其实成交一直没有减少,仍可维持在1,000亿左右;直至中央较早前对港股再度重视,连派五颗仙灵丹予一直气氛低沉的香港股票市场,才令市场添上动力,不论成交及升幅均创下近年新高。 而是次升市更是全面性及有秩序,科网股领军,其他股份则升幅稍为缓和;科网股作出调整,港交所(00388)及内银及保险股补上支持升势。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在四月份继续与美股形成背驰的局面,道指急跌,恒指反而非常争气地撑住,不跌反升。 此番言论并非空谈,是有数据支持的:道指在四月表现非常差劲,下跌5%,即近1,900点,是自2022年9月以来表现最差的月份;相反,恒指则在四月份有1200点升幅,但百分比则有15%,走势非常凌厉;可见两者的走势,荣辱互见。 由于现正处于“五一黄金周”长假,港股在缺乏北水滋润下,走势可能变得欠佳,更可能出现大涨小回的局面,须待A股市场下周重开,气势及方向才会再现。未来,相信外资可能会调整其投资组合,在已累积升幅较多的股票市场如美国或日本,将资金抽调回未有太大升幅的市场如港股及A股;倘若应验,在美股继续调整下,港股的成交可能有望会进一步提升,在这良辰美景下,港交所的股价定必是最受惠。
许绎彬 2024-04-25T10:45 港股于本周的三个交易日给人振作及振奋的感觉,是缘除美汇及美息巿有所回软外,最能令港股暂时脱离危险期的原因,相信是久违了的中央对香港股票市场的救市措施终于再度出现。上周五(4月19日)在港股收市后,中证监在毫无预兆下突然为投资者派出五颗仙丹,挽救已病入膏肓的港股,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房地产信托基金纳入沪深港通;将现行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更优化基金互认安排;而其中一招相信令股民最为振奋,就是针对香港新股市场有一个明确的支持,鼓励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而有关措施,中证监及香港证监会将会共同推动及指导两地交易所及结算公司,务求令上述政策尽早平稳落地。 中证监突宣布五招撑港股,相信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令香港资本市场能从谷底回升,向国际投资者及IPO中介机构发出重要讯息,未来内地龙头企业或会主力在港上市,而不只是选择美国或新加坡等地上市。外界普遍认为,此举除希望令香港IPO市场可以在本年重回三甲位置外,更希望香港可以洗脱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污名,能重夺国际金融中心的美誉;再者,更可与被对手抛离的其他亚洲股票市场争一日之长短。消息一出,确实令恒指一口气升穿所有参考线(10天、20天、50天),更一度升穿本月高位17,190点,昨日(24日)更在高位17,200点以上收市,成交更明显增多,增至接近1,300亿;一众受惠股份均有所异动,如港交所(00388)一度逼近240元;连日来日日创新低的领展(00823)终于止跌回稳,升至34元左右;但其实两者的升幅在这样好消息下,并非急升,只是好像矮仔爬楼梯般,一步一步有秩序地缓升。 尽管内地连发五招撑香港资本市场,但并非是灵丹妙药,不可即时令已久病近三年的港股痊愈。在中央发功后,港股虽然是止跌回升,但无论成交及气氛仍显得未算热闹,成交亦最多只有1,000至1,300亿水平。笔者尤记得,中央在十年前首次推出沪港通计划时,香港收到此礼后,港股除大升外,部分受惠股如港交所的股价单日升10至20%,亦属平常现象,气势一时无两,大市成交亦因而翻几倍;其后中央在不同年代不断出招撑香港资本市场,港股亦有作出积极的反应。但今次的出招,不论是整体成交或个别受惠股,均已显然不及过往的神勇。原因相信很简单,港股现阶段仍是缺乏信心,加上海外资金流入的状态未如理想。尽管有证据显示,外资流入本港市场确实有所增加,但跟2020年或之前相比,可谓天渊之别。单凭北水在现阶段为港股的灌溉,维持1,000亿亦算是“还得神落”。 未来,随着国内经济正式复苏下,展望国内企业的业绩有所改善;而配合中央五招可能会发挥真正的效用下,相信会令资本市场变得更灵活,来港北水有望会增多。在港股的投资气氛可能变得热切下,国内部分龙头大股会选择来港进行招股,这样相信有机会令新股市场掀起高潮;如港股下半年能够如愿以偿,相信外资的注码亦有所提升,这样港股就能真真正正走出谷底。 因此,港股尽管已开始服用由中央送出旳五颗救市的灵丹,但相信短期内未必能够受惠,恒指仍在固本培元阶段;因此短期内仍是离不开上落市格局,跌不落升不多。下周更是适逢五一长假,相信成交会转为淡静,投资者必须要有耐性,短期能否企稳17,000点,然再向17,400点进发,相信仍要看外围消息(如美债美汇)及有待成交配合。由于市况仍然飘摇,建议投资者可留意防守性高及派息率高的股份,当中中国移动(00941)确实具备上述优点及攻守兼备特牲。
许绎彬 2024-04-18T11:10 港股上周一(4月15日)度升穿17,100点水平后,投资者本以为港股有机会在短期内现曙光,但港股的路又怎会如此平坦。踏入本周,港股疲态又再次呈现。令港股再度转弱原因,相信是坏消息在本周相继出现。 首先,中东局势突然出现紧张,事缘在香港时间周日,伊朗突向以色列发动直接袭击,出动逾200枚导弹和无人机,攻击以色列境内目标,目的是报复月初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尽管伊朗驻联合国代表称袭击行动已结束,但这次空袭带来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浮现,除令中东局势紧张外,亦致使全球股市陷于苦战。近日一直处于调整阶段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及纳斯达克指数,以及在亚洲表现一向最突出的日本市场,亦相继出现深度调整,单是道指及日股已下调近2,000点之多。 此外,投资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可谓最忧虑的问题在本周亦相继出现,美国10年期债息突然升至4.6厘,是自去年11月中以来最高,美汇指数亦升穿106水平。此次双双抽升,令市场推测美国联储局今年6月首次减息的机会变得渺茫。 对此,市场因而众说纷纭,有投行推测最快在9月才减息,部分更认为12月才出手。更甚的是,投行瑞银指出,美国今年除不会减息外,反而有机会再加息。再者,内地的A股指数在并未有任何实质支持下,呈现胶着及回软的情况。 在上述林林总总的不利因素下,相信久病初愈的港股一定不能独善其身。尽管昨日港股微升2点,终结四连跌的残局,但最终波幅亦只有200点左右,可见呈现“跌快升慢”!一直守得较稳的50天及100天(16,468点附近)最终亦在本周失手,所有领航的大蓝筹全部下挫,更纷纷创下52周新低,情况再度变得令人忧虑及无助。 笔者认为,虽然上周港股曾一鼓作气冲上17,000点以上水平,但此升穿确实令人有不实在的感觉。而在缺乏有力的承接及坏消息充斥下,相信港股出现调整亦属正常,驱使大市再度应验“唔怕一万,最怕万七”的魔咒。而这次的调整出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鸡犬皆跌,多只有份量的蓝筹去年在跌穿15,000点时仍表现硬净。 但反观本周,部分昔日强势蓝筹跌至52周新低,如收息股领展(0823)、一向优于大市的濠赌股银河娱乐(00027)及金沙中国(01928),昨日股价更跌至体无完肤;对港股后市有指引作用的港交所(0388)股价越跌越有;“ATMXJ”强势尽失。惟港股仍有“苦中一点甜”之处,就是“北水”在跌市时伸出援手,资金仍持续流入,更为逾三周以来最多,录得连续14日净流入。 港股本周作出深度调整,除中东局势紧张令外围市况笼罩着一片不景气外,最致命的相信是减息步伐有所推迟,令美元再度转强,以及令美债息率及美汇又再度急升。投资者尤记得,去年港股曾一度陷于苦战及一沉不起的原因,亦是由于美债美汇持续上升,令港股由20,000点边缘不断下挫,更一度跌穿15,000点水平。 最后,港股突开始企稳及止跌回升的原因下,亦是因为美债及美汇回落所致。因此港股现阶段能否止跌回稳,相信短期要看美债及美汇会否回落;现阶段希望港股能守稳16,095点的三月份低位,而上望则希望能升穿50及100天线(即16,460点附近)。
  下一页 >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