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專家評論

 < 上一頁    下一頁 > 
所有 80後投機客 Bittermelon Sammi 丁世民 中概股追擊 何民傑 何車 保險脈搏:英國保誠 劉嘉輝 劉瑛琳 區麗莊 吳啟民 吳庭琛 吳詠儀 周永俊 周顯 嘉士伯 姚俊龍 姚浩然 宏利香港 宣震 屈宏斌 岑智勇 廖立嘉 張世昌 張敏華 張智威 張競達 彭偉新 彭啟明 徐家健 徐燦傑 惠理基金 成山銀子 文德華 文慧詩 文錦輝 施俊威 春哥 曾國平 曾淵滄 朱紅 李佩珊 李偉傑 李偉賢 李峻銘 李巍 李慧芬 李浩德 李浩然 林偉雄 林嘉麒 林子傑 林家盛 林建華 林樵基 林禧彥 林賽盈 梁偉民 梁偉源 梁君馡 梁天卓 梁振輝 梁傑文 梁焯峰 梁鈞宇 植耀輝 楊松坤 歐維鈞 汪敦敬 沈家麟 沈慶洪 沈振盈 塗國彬 湯文亮 溫嘉煒 匯豐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 潘國光 潘志明 潘志業 潘鐵珊 灝昇 熊俊傑 熊麗萍 王冠一 王海翔 王美鳳 王良享 王華 瑞銀 甘小文 畢明 盧德芳 盧志威 盧志明 盧楚仁 盧銘恩 羅尚沛 羅明立 羅曉鳴 聶Sir 聶振邦 股中人 胡孟青 胡雪姬 英國保誠 莊志豪 莊志雄 葉佩蘭 葉尚志 葉澤恆 蔡嘉民 藺常念 蘇沛豐 許繹彬 譚智樂 財子O 費高 趙晞文 趙海珠 連敬涵 郭家耀 郭思治 郭釗 鄧澤堂 鄧聲興 鄭叻 鄭天殷 鄭家華 鄺建揚 鄺民彬 金曹 錢琛 關焯照 阮子曦 陳偉明 陳偉聰 陳大偉 陳寶枝 陳建良 陳恩因 陳欣 陳永傑 陳永陸 陳海潮 陳錦興 陳鳳珠 陸東 顏招駿 首域盈信 首源觀點 馬鐵穎 馬麗娜 馮南山 高息先生 麥嘉華 麥子麒 黃偉豪 黃嘉俊 黃國英 黃子燊 黃展威 黃志陽 黃敏碩 黃景明 黃景朋 黃澤航 黃瑋傑 黃集恩 黃麗幗 黃國英 黎偉成 黎堅輝 龍志濤 龐寶林 龔偉怡 龔成 龔方雄
評論員 時間 內容 標籤
植耀輝 2025-04-03T17:54 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其中連帶近年企業轉移生產線的熱門國越南、柬埔寨等,代工股九興控股(01836)於越南的產能佔比高達52%,公司提過維持派息比率70%,又承諾2024年至2026年於期間,會回購股份及派付特別股息,究竟關稅會否影響九興的業務及派息?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指,估計公司會履行派發特別息的承諾,不受關稅影響,而現階段公司要面對的挑戰是經營利潤率能否維持10%的目標,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令市場驚訝,向越南及柬埔寨等地方重徵關稅,九興有大約40%至50%廠房在越南,關稅對九興的影響比較大。 不過,Stanley又指,如果九興的盈利倒退20%至30%,股息不變的話,以現價計九興息率達9厘,仍有一定防守性。
陳偉明 2025-04-03T12:33 筆者大約一個月前已經提醒恆指大約24,100以上已經反映內地AI及兩會憧憬等利好消息,並且不斷提醒戰友減持正股、逢高造淡,眼見內地兩會早已完結、國產AI DeepSeek及Manus已無力再帶動科技指數再創新高、連國新辦的谷消費發布會亦不能刺激消費、內險股接力帶領港股持續破頂,相反小米(01810)及騰訊(00700)業績同樣勝預期卻不升反跌,種種跡象證明港股在3個月內升大約6,000點後已經開始對利好消息麻木,完全不明為何不少分析仍然欠缺理性地在恆指24,100點以上仍然夠膽說科技股估值未見頂、東升西降將持續、環球資金轉戰中港股市、恆指26,000點指日可待等說法。 事後證明,美國鋼鋁關稅及對等關稅面向全球,恆指一如筆者預期於在3月19日「連續第二日」創近年新高後便於24,874點見頂回落。隨後比亞迪(01211)、小米大手配股及關稅陰霾再起,恆指於上周二(3月25日)向下「大陰燭」跌穿上周一(3月24日)因為傳出美國會縮窄4月2日「對等關稅」範圍的死貓彈「陽燭低位」 23,531點,出現筆者早前提及的另一個「利淡」訊號,因此上周筆者再度大膽提醒各位把握大行唱好的反彈,在恆指23,700點以上繼續造淡。 電動車股接連抽水,蔚來(09866)於上周四(3月27日)收市後宣布配股集資,加上美國將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及「對等關稅」政策即將出爐、全球衰退風險上升,恆指於上周四(3月27日)23,865見近期頂後再度回落至本周一(3月31日)低位23,002點。 財政部向四大國有銀行,包括中國銀行(03988)、建設銀行(00939)、交通銀行(03328)及郵儲銀行(01658)注資,加上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勝預期,港股在「國家隊」高價接A股及北水積極流入下於本周二(4月1日)輕微反彈,但始終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前夕,大市觀望氣氛濃厚,恆指本周初只能在大約23,000點至23,500點區間窄幅上落。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香港時間本周四(3日)凌晨4時收市後公布「對等關稅」措施,4月5日起對所有國家徵收10%基準關稅稅率,重點是對美國徵收更高稅率的國家將被徵收「更高」關稅,因此歐盟產品關稅是20%、英國和巴西10%,日本、南韓、印度分別是24%、25%和26%,對越南和柬埔寨產品的關稅分別高達46%和49%,而中國雖然表面上「對等關稅」是34%,但連同現有的20%關稅,美國對中國徵收的總關稅高達54%! 「對等關稅」力度大於市場預期,美股盤後急插,恆指本周四(3日)開市裂口低開564點,低見22,638點,惟港股開市後明顯資金趁低吸納,恆指早上曾回升至高見22,998點。由於壞消息對港股的影響已經減低,筆者開始密切留意港股中線撈底機會。 技術上,如恆指下周進一步「陰獨」跌穿本周四(4月3日)「對等關稅」低位22,638點,有機會短線進一步再跌,但筆者不建議追勢造淡,反而會留意恆指22,000點至22,300點,利用股票期權Short Put接貨策略撈底。如恆指有能力於下周內進一步升穿本周四(4月3日)高位,可能大市有短期反彈,進取投機可考慮「極小注」Long Call 高追兩星期內到期的價外400點恆指期權。
許繹彬 2025-04-03T11:00 港股在沉悶中結束今年首季,儘管恆指在首季最後一日曾最多下跌超過400點,收市亦只能險守23,000點,但「埋單」計算,恆指在首季仍大升3,059點或15.3%,國指累升16.8%;而深受中港兩地投資者歡迎的「ATMJX」表現一枝獨秀,帶動科指首季急升20%,令港股首季終能跑贏英、美、歐、日、韓、台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去年陪同美股一起創下歷史新高的日股,在今年首季亦顯著回落,更成為表現最差的亞洲代表。 而一向對港股有潤澤作用的「北水」,首季淨流入4,386億元,已達去年全年淨流入總額約54%。單以三月計,經港股通南下資金錄得淨買入1,602億元,創下2021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淨買入,同時也是2016年底深港通開通以來歷史第二大月度淨買入。如今恆指及國指已經是連升4個月,確實值得慶賀。 踏入第二季,即使北水仍有保持「支持」的狀態,但港股勇態仍未復原,走勢疲態盡露,全日波幅不足500點,成交就僅僅只有2,000多億元。所有過往有關DeepSeek及AI的消息,好像在市場上全部消失;連帶所有受惠股的動力亦無以為繼,完全與上個月有差天共地的感覺。港股突然變得缺乏方向的主因,相信是踏入第二季,市場上繼續觀望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再有出人意表的行為及言論。在香港時間今日(4月3日),狂人公布「對等關稅」詳情,並擴大對等關稅至全球,加深市場對美通脹以至滯脹的憂慮,令投資者不敢輕舉妄動;再者,美聯儲局通脹指標的2月核心PCE物價指數高於預期。在種種不利因素下,全球股市變得沉寂或呈現沽壓,實屬正常;反觀去年持續強勢的黃金價格再創新高,頓成資金避難所。 而近來強勢的港股,不僅失去DeepSeek及AI的光環,還加上對關稅問題所產生的憂慮,市場上最近持續出現配股的情況。數隻頗具份量的股份,如比亞迪(01211)、小米及蔚來(09886)先後在市場上配股集資,令投資者擔心港股短線已見頂,並可能會持續出現配股情況,尤以科技股令投資者最有戒心,從而令市場氣氛大打折扣。再者,車股近日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除配股問題外,小米進軍新能源車的處女作SU7推出至今一直相當暢銷,更成恆指上季升幅的主要動力,不過踏入次季,小米則成跌市主要元兇,事緣一場涉及SU7致命車禍引起極大關注,以及市傳董事長雷軍帶頭減持等不利消息在市場湧現,即使最後小米澄清減持消息,亦似乎作用不大,其股價在次季首兩個交易日急跌近10%,跌穿45元,更創下一個月新低,即使SU7上月交車量按月飆逾40%,仍無法釋除投資者的擔憂。 筆者認為,港股之所以在上一季有著無與倫比的氣勢,原因除國內牽起一輪DeepSeek及AI的熱潮,帶動香港的科技股「聞雞起舞」外,當中深受投資者追捧的「ATMXJ」亦是最受惠份子,令恆指及科指節節上升;更因在熱潮下,「北水」透過港股通猛烈灌溉,令成交穩步上揚。然而,特朗普上場後,管治及整頓政策與前任拜登政府截然不同,以往拜登政府主要針對中國及其友好或相連國家,但特朗普上場後亦指向其他歐盟國家,加上其政策舉棋不定,令投資者在此類國家投資的資金,突然紛紛轉移至過去幾年一直未見起色的港股身上。因此,在北水及外資一同發功下,港股先能夠在首季脫胎換骨,跑贏全球股市;但踏入第二季,港股走勢突然變得模糊,除因為始終已有一定的累積升幅,以及未有進一步的利好消息配合,加上投資者已逐漸習慣特朗普的招數,從而開始將資金調回美股市場「小試牛刀」。 再者,不知是否巧合,港股首季一直升勢凌厲,但未有吸引外資投行對其前景作出加持,而在港股穿23,000點後,摩根士丹利竟然吹奏「摩笛」,將恆指今年底目標價調高7.5%至25,800點,一眾投行亦紛紛上調恆指目標價;高盛則發布報告稱,中國AI技術發展是「遊戲規則改變者」,預計未來十年,每年提升中國股市每股收益2.5%,並吸引逾2,000億美元資金流入。不過,中港兩地股市在一片唱好聲下,並沒有作出什麼反應,反而反覆回調。談回港股,由於清明及復活節長假期將至,除非有震撼消息公布,否則相信成交未必會在假期前有所增長,在成交萎縮的情況下,23,000點可能會出現久守必失的情況;現階段希望能夠穩守在22,600點(10天線),然後觸底回升,再作部署。
譚智樂 2025-04-03T09:38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推介思摩爾國際(06969) 推介原因: -公司研發能力強,HN~B電子煙加熱不燃燒(HNB)產品商業化預期升溫 -自有品牌業務收入按年大增34%,佔比從約16.5%提升至21% -海外市場增速較快,歐洲及其他市場收入增長37.2%,美國市場增長14%。
羅尚沛 2025-04-02T22:40 中化化肥(00297)原第二大股東Nutrien經過五個月的不斷減持,持股已由22.01%降至4.64%。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相信,Nutrien很快就會悉數沽清持股,不過即使沒有來自Nutrien的沽售壓力,中化化肥股價亦難以大升,因為一來業務表現一般,二來缺乏炒作概念。
林嘉麒 2025-04-02T17:13 基石藥業(02616)今日(2日)開市前公布配股消息,配股價2.933元,集資額大約2.3億元,股價今早急挫最多13%。 公司指,集資額主要用於研發開支;翻查業績,公司去年研發開支大減,由2023年約5.2億元跌至去年約1.3億元,代表今次集資用在管線上的資金,已經多過去年整體研發開支。 元宇證券投資總監林嘉麒認為,基石藥業去年研發開支降低,是因為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增加。對於這類需要持續研發,以拓展業務的公司,集資增加研發開支,基本上是有利公司發展。
莊志雄 2025-04-02T16:34 「股市漁夫」創辦人莊志雄指,港股今年的升浪,是由年初DeepSeek熱潮所「點燃」;若果比對上一次港股科技指數,升勢結束後的回調幅度介乎50%至62%計算,今次回調幅度最深只約38%,即是說,不排除科指仍有下調空間。 不過,Lewis指出,相較美股、港股仍可睇高一線,因為美股估值貴,值博空間較低。反之,MSCI中國指數盈利數據,經歷連續13季負數後,最新數據很大機會由負轉正,即是說,未來內地及香港的上市企業,有機會被調高盈利預測,利好港股向上。 他補充,若未來美股轉差,市場規避風險(risk-off),資金可能流向美元避險,屆時港股或受影響。
彭偉新 2025-04-02T13:01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的港股依次為小米集團(01810)、藥明合聯(02268)、吉利汽車(00175)、零跑汽車(09863)和舜宇光學(02382)。 小米集團近期消息多多,首先是配股,隨後又發生SU7車型意外,引起了大眾對小米車輛安全性的擔憂,投資者應否等待SU7調查結果後再考慮博反彈? 資深證券分析師彭偉新指,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調查結果,其次是小米車輛可能存在的問題,例如車門無法打開、自動駕駛系統異常及電池安全問題等等。Castor指出,鋰電池中的鋰元素非常活躍,若車輛受損,在無法控制情況下可能會自燃。因此必須等待調查結果,確定事件屬於不幸事故,還是產品本身存在問題,才能更好預測小米前景。 此外,在SU7事故發生前,小米董事長雷軍曾公開披露新車型YU7的相關信息。SU7的調查結果可能會影響新車銷量,甚至推遲YU7發布,對公司可能造成長遠影響。儘管小米今日(2日)股價回升,但Castor建議投資者保持審慎態度,應觀望並關注後續發展。
盧志威 2025-04-02T10:50 昨晚(1日)美股繼續波動,納指反覆升過百點,結束4日跌市,電動車巨擘Tesla連續兩日反彈,而Tesla會陸續公布歐洲首季的銷售數據,Tesla短線股價走向如何? 潤淼資產管理董事盧志威指,雖然Tesla新推出的車型Model Y,改變不大;但相信推出新車型,仍有助刺激銷量;其次是馬斯克(Elon Musk)的臨時政府僱員期限即將屆滿,估計短期不會延續政府職位,令馬斯克可以專注Tesla等公司業務及新計劃。但要留意,Tesla已非單純依賴電動車業務,機械人業務及自動駕駛的發展,或更影響Tesla股價走勢。
植耀輝 2025-04-02T10:06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推介東方電氣(01072) 推介原因: -預告首季盈利增15至25% -集團稱手頭訂單充足。
李偉傑 2025-04-01T16:46 主打「古法黃金」概念的手工金器品牌老鋪黃金(06181)股價今日(1日)創上市新高,急升近19%,高見868元。公司上日(3月31日)收市後公布全年業績,當中存貨規模去年大升逾兩倍至40.88億元人民幣,應收帳金額大升逾一倍至約8億元人民幣。老鋪黃金存貨高,若產品「去貨慢」,未來盈利能力會否受到打擊? 天風國際證券經紀業務部董事李偉傑指,隨著金價屢創新高,黃金產品定價可能會愈來愈高,近期黃金產品有5%至10%漲價,若金價持續上升,存貨反而能夠受惠。 Jason續指,現時股價已經大幅拋離保歷加通道頂部,即800元,投資者應該等股價回落至10天線或20天線再做部署。
趙晞文 2025-04-01T16:32 周六(29日)有一架小米集團(01810)的SU7標準版於高速公路撞向護欄後起火爆炸。消息傳出後,今日(1日)小米股價午後急挫! 小米才剛公布今年首季交付近7萬輛汽車的「佳績」,但這次意外消息公布後,會否令市場對小米信心大減,從而影響小米次季的交付量? 信達國際研究部董事趙晞文指,小米第1季交付量約佔全年交付量目標35萬輛的大約20%,首季進度尚算合格,但估計第2季SU7的交付量會輕微下降,因為發生安全事故,短期銷售或受影響。 不過,小米另一焦點是稍後推出的YU7,新車定價仍是未知之數,如果日後定價令市場認為吸引,或者有增加安全配置,可以令消費者重拾信心。 他又指,小米股價短期會因安全事故而受壓,但小米中長期在新能源汽車的戰略發展變化不大,股價波動只是消息面搖動。
譚智樂 2025-04-01T13:02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康方生物(09926)、石藥集團(01093)、藥明生物(02269)、萬科企業(02202)及小米集團(01810)。 多個歐洲腫瘤大會由明日(2日)起至5月初召開,今日(1日)醫藥概念股急升,康方生物股價升逾16%,高見88.8元,歐洲會議可以成為股價催化劑嗎?股價還有多少水位?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指,未來生物科技板塊著重於海外業務增長方面,醫藥股的股價會跟隨技術走勢,康方生物已經突破阻力位78元,是典型破頂、沒有蟹貨及沒有很大阻力的股份,股價有再向上升的空間。
陳偉聰 2025-04-01T11:42 2025年首季結束,港股第一季表現最好藍籌大多數是科技股或人工智能(AI)相關公司,其中包括阿里巴巴(09988)、小米集團(01810)等,展望第2季,科技股可以延續強勢? 東亞證券高級投資策略師陳偉聰指,第2季AI相關及科技股份會借勢回調,因為相關股份首季已有明顯升勢,在未有可見盈利情況下,這類公司估值已經大升,加上不少公司都加大AI基建資本投入,令市場對盈利及變現能力有疑慮。他認為現時科技股已達到合理水平,不算貴亦不算平,未來要再推升市盈率(PE),需要推出新的應用產品及技術。
梁偉民 2025-04-01T10:52 明日(2日)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解放日」(Liberation Day)!昨晚(3月31日)美股早段曾急跌,其後收市回穩,是否代表股價已經反映關稅風險?未來美股走勢應該如何推測? 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認為,目前關稅風險尚未完全反映,因為美股去年累升約20%,過去1個月則累跌約10%,雖然市盈率(PE)下跌,但估值仍然偏貴,不算合理和吸引。 Wyman提醒,本星期要留意特朗普的關稅措施,但他認為特朗普未必會一次過,公布所有措施;但至少能知道關稅覆蓋的國家、商品範圍以及實際稅率,預料措施公布後會直接影響美國本土經濟。 Wyman說,若關稅威脅,令市場的恐慌及憂慮氣氛揮之不去。
姚浩然 2025-04-01T09:40 亨達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推介信達生物(01801) 推介原因: - 藥品收入大增44%。
鄭家華 2025-03-31T22:32 近月因為注入機械人概念,股價炒起的速騰聚創(02498),收市後公布業績,業績前股價跌近半成。結果公司公布,去年虧損大幅收窄,但只是符合盈警預期。到底業績能否挽救股價近期弱勢? 阿仕特朗資產管理董事鄭家華指出,速騰聚創業績雖然大幅改善,但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在近期市場氣氛疲弱,交投減少的情況下,機械人這一類依靠資金推動的概念,回落風險同樣較大。尤其是公司上市只有14個月,已經作出兩次配股,明顯因為配股而推林股價。而機械人只是近月注入的新概念,去年研發開支不升反跌,一定程度反映本業激光雷達可能已經見頂,又或側面反映就業市場疲弱的情況。除非業績外有更多展望披露,否則股價仍難擺脫頹勢。
聶振邦 2025-03-31T16:48 業績股長城汽車(02333)去年多賺80%至126.9億元人民幣,符合盈喜預告中位數。長汽海外業務發展繼續增速,去年海外銷售逾45萬輛,按年增長44%,銷量再創新高,海外收入佔比由30%增加至40%,長汽海外銷售分佈拉丁美洲、澳洲、中東及中亞等,避開美國關稅直接影響的地區,亦在去年放棄有反補貼調查的歐洲市場,關閉歐洲總部,單靠現有海外市場能否維持增長動力? 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指,長汽刻意避開直接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的海外擴展策略合宜;不過,在發展中國家如中亞、拉丁美洲等地方,要推出較低價的汽車去迎合需要,可能會拖累利潤率。 股價走勢方面,長汽近期跌勢較急,約兩周前出現裂口,今日(31日)股價已跌破裂口底部,若未來兩個交易日不能補回裂口,就有機會進一步跌至12.5元至13元,建議部署撈底的投資者先靜觀兩日,若股價能靠穩13元水平,才再考慮入手。
姚浩然 2025-03-31T16:39 華潤燃氣(01193)上周五(28日)收市後公布業績,今日(31日)裂口低開,曾一度跌20%,公司全年派息0.95元,今年預測市盈率(PE)約15倍,股息率3.5厘,燃氣股通常被視為防守股,華潤燃氣現時的派息及估值是否不吸引?私有化重組的新奧能源(02688) 是否更好選擇? 亨達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指,估計華潤燃氣2025年至2027年每年只有單位數的盈利增長,以今年預測PE約15倍計,未來數年低盈利增長會令公司估值變得不吸引,加上股息率只有4厘,市面上有不少盈利穩定而PE低過15倍的石油股及內銀股,所以華潤燃氣並不吸引。 至於新奧能源,Patrick就指,距離私有化交易仍然有一段時間,現時股價仍較私有化作價有折讓,估計折讓會隨著交易時間接近而收窄,反映新奧能源仍有上升潛力。
梁傑文 2025-03-31T16:13 今日(31日)為3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區內股市跟隨美股大跌,港股算「跌得少」,市場普遍等待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出台。 《香港股票財技密碼》作者梁傑文指,外圍不明朗因素困擾下,現時對港股持緊慎樂觀態度,短期內出現回調或高位整固,亦屬正常。長線而言,展望下半年,港股仍有力再試高位,甚至升穿25000點。 Mike提醒,持有充裕現金的投資者想部署入市,或可再「等一等」。
郭思治 2025-03-31T10:58 3月大市已到尾聲,而直到目前一刻止計,形態上該屬先低而後高,恆指是由4日之低位22,547點升至19日之高位24,874點,即月內之波幅為2,327點,由於2,327點之波幅已不算小,該可滿足月內之所需,加上本月高低位之距離亦已符合慣性之要求,故大市自3月19日高位24,874點開始,技術上已進入中期大幅急升後之正常回吐及消化中,而從技術上看,恆指自今年1月13日低位18,671點開始之中期上升,至3月19日高位24,874點止計,在短短九周內,累積之升幅已達6,203點,論升幅確實不算小,故出現回吐乃正常現象,而其後大市亦一度反覆回落至28日之低位23,254點方漸見喘定,即恆指共回調1,620點或中期升幅6,203點之26%,單從技術上看,大市衹屬大幅急升後之正常回吐而已。 從技術上看,3月大市屬先升後反覆,而月中曾兩度出現明顯反覆,第一次恆指是由7日之高位24,669點跌至13日之低位23,198點,即恆指共回調1,471點,第二次恆指是由19日之高位24,874點跌至28日之低位23,254點,即恆指共回調1,620點,從走勢上看,兩次之回調均差不多,但技術上卻有分別,首次恆指衹是稍跌穿10天線(現約在23,931點左近),但卻未有觸及20天線(現約在23,802點左近),但第二次之回調,恆指已相繼跌穿10天線及20天線,即是說,大市之反覆不但已進一步明顯,且技術上已漸呈中期大幅上升後之明顯回吐及消化中。 惟直到目前一刻止計,各組平均移動線之排列暫仍屬標準升市模式,現由上而下為10天線(約在23,931點左近),20天線(約在23,802點左近),50天線(約在22,372點左近),100天線(約在21,092點左近)及250天線(約在19,360點左近),惟值得留意的是,大市如持續反覆回調,10天線可能會觸及或跌穿20天線,即移動線方面之表現將漸陷反覆不明之趨勢,至此,大市亦將漸陷中期消化及回吐中。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李浩然 2025-03-31T10:35 股市從來不是靜止的畫面,而是一場永不落幕的戲劇。舞台上的角色、道具和佈景不停更迭,但人類本性,貪婪與恐懼,卻如亙古不變的劇本,始終主導著這場表演。Jesse Livermore的名言或許是最貼切的註解:「華爾街沒有新鮮事,因為投機如同古老的山丘,今日發生的事,往昔已發生,未來還會再現。」這句話透露出一個殘酷而有趣的現實:市場變化無窮,但內核不曾改變。 然而,這種永恆的「不變」並不意味著市場會停滯。相反,變化正是其存在的意義。從產業結構到市場所有權,再到國家股市的領導地位,變化無處不在,且往往出人意料。這種動態為投資者提供了風險,也提供了機會。畢竟,如果一切固定,那麼風險溢酬從何而來? 看看1900年的美國和英國股市,當時的領頭羊是鐵路、煤礦和銀行。鐵路股在美國佔據了壓倒性的地位,幾乎是今日科技股的翻版。然而,快進到2025年,情況已完全不同:科技股在美國市場佔據主導,英國則更為分散,金融、能源和健康產業均衡發展。 這一變化告訴我們什麼?產業領導地位從來不是永恆的。當年 Benjamin Graham 在《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中大篇幅討論鐵路股,而現在的投資者若還抱著鐵路股票不放,恐怕早已在通脹的侵蝕下化為塵土。這無疑是一個警示:投資者若沉迷於過去的榮耀,便注定被未來所淘汰。 有趣的是,這種變遷並非只屬單一市場,而是全球現象。不同國家的股市表現猶如一場混亂的接力賽,誰能預測丹麥會在過去 20 年中擊敗美國,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股市?而葡萄牙卻在這場競賽中墜入深淵,年化報酬率為負。這種「股市的精神分裂症」雖然令人摸不著頭腦,但也正是市場的魅力所在。 然而,這些變遷僅僅是表象,更深層次的變化發生在市場的持股結構。1945年,美國股市的90%為家庭所持有,如今這一比例已降至38%。取而代之的是基金、外資和退休金的崛起。Passive fund(被動型基金)和ETF加起來持有了15%的市場,而這一數字在70 年代甚至不存在。 這樣的變化帶來了什麼影響?一方面,市場的「雞蛋」分散在更多的「籃子」里,減少了極端事件對經濟的破壞。但另一方面,也讓市場更受資本流動的影響。如今,外資佔據了近五分之一的美國股市,這意味著當全球資金撤離時,市場可能會顯得更加脆弱。 這種權力的分散化是否會讓市場更穩定?答案並不明確。儘管家庭投資者的直接影響力下降,但透過基金等間接持股,他們依然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然而,市場的決策權正向機構投資者傾斜,而這些機構往往不是以長期利益為導向,而是受季度業績的驅動。 總結來看,股市是一個充滿悖論的機構:變化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但不變的人性卻是其本質。歷史告訴我們,市場的結構、領導者和所有權會不斷輪替,但投資者的本能反應並沒有進化得比百年前更精緻。 對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如果你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那麼你便是市場的犧牲品。然而,適應並不意味著盲目追逐潮流,而是要認清變化背後的規律,並在不變的本質中尋找機會。 如同Jesse Livermore的另一句名言所言:「贏家總是從市場中學習,而輸家則是從市場中抱怨。」當你下次面對股市的起伏,不妨問問自己:這真的是市場的問題。
植耀輝 2025-03-28T22:49 中國水務(00855)兩大股東自二月以來相繼增持股權,公司股價期內累升近45%。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中國水務第二大股東歐力士多次增持股權後,持股已直逼第一大股東段傳良,而段傳良最近亦兩度增持,難免令人猜想,雙方正爭奪公司話語權,至於公司業務方面,雖然內地個別城市開始上調水價,但短期內對公司業績,未必帶來好大幫助。
熊俊傑 2025-03-28T18:02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金價今日(28日)下午又破頂,突破每盎司3085美元,不過,據《彭博》數據顯示,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黃金持倉係昨日(27日)交易時段大跌,金價後市會點行? 獨立商品外匯分析師熊俊傑估計,金價升至3100美元水平會有好大阻力,金價去年處於2600美元時,市場都將目標價擺係3100美元,但金價依家已迫近3080美元,佢建議投資者持有慨金價,部分先行獲利。 雖然地緣政治、中東局勢及貿易戰對金價有一定支持,但Ken提醒,金價突破3100美元後,有可能掉頭回落至3000美元水平,甚至更低。
黃敏碩 2025-03-28T17:45 李寧(02331)交左一份唔係咁靚慨業績後,股價爆冷逆市有得升,去年少賺5%之餘,庫存銷售比率都高左,點樣股價仍有得升?庫存問題對李寧影響有幾大? 王道資本及家族資產管理執行董事黃敏碩指,李寧現價息率較高,品牌走較高檔路線,相信市場會較關注品牌面對「內捲」及通縮壓力慨處理方法。此外,亦見到集團投放資源發展電商,依家購物模式出現轉變,若李寧推出慨新產品有吸引力,相信有條件係電商增長方面比同業行先一步。 Michael又認為,庫存一向係傳統零售股要面對慨問題,係執行策略上,走高檔路線慨李寧要更加留意庫存及「內捲」問題,以免被對手搶走市佔率,因為依家好多體育用品公司已經行多品牌路線,例如安踏體育(02020)、361度(01361)等,雖然名氣及規模唔及李寧,但庫存比率唔差,派息亦理想,業務分散上表現較好,李寧需要加把勁面對挑戰,展現龍頭應有慨營運能力。
關焯照 2025-03-28T16:05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將會係下周三(4月2日)公布新一輪關稅措施,政策公布前,市場充斥不確定性及憂慮,對美股後市有咩影響?上半年個頂係咪已經見左?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認為,美股應該已見頂,依家最大問題係業績期就快殺到,而市場對政策慨不明朗慨憂慮太大,所以大部分企業慨業績指引都比較保守,其中,聯邦快遞(FedEx)下調左全年指引,美國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就調低首季收入及盈利預測,企業指引保守一般都會拖低股價。 關博士續指,就算係過去兩年表現強勁慨「科技七雄」(Magnificent 7),股價都要受壓,暫時表現最強勢慨Facebook及Instagram母公司Meta,股價都只係可以守住600美元,所以整體美股都因為業績期來臨而變得唔太樂觀,現階段係易跌難升。 佢又話,依家最重要係4月2日公布慨新關稅政策,如果同之前差唔多,投資者憂慮細左,美股有機會輕微反彈。
梁偉源 2025-03-28T15:30 截至早上11時止,《彭博》用戶關注最多港股依次是李寧(02331)、永利澳門(01128)、毛戈平(01318)、小米集團(01810)及中國海洋石油(00883)。 李寧去年少賺5%,差過預期,但扣除投資項目減值損失,核心盈利其實比過預期,派息亦多左,股價今日(28日)弓度上返18元樓上,點睇李寧前景? 大華繼顯執行董事梁偉源指,睇返李寧呢份業績,表現唔及同業安踏體育(02020),而今季表現好過上一季少少,整體表現算唔錯。 Steven續指,體育用品股最重要睇內地消費力有冇回升,未來要特別要留意「兩會」後,會唔會推出更多刺激政策解決內需問題,佢坦言,如果單睇業績,李寧暫時未必可以吸引到更多投資者。
聶振邦 2025-03-28T11:15 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加上全球央行爆買金潮,帶動現貨金價再破頂,高盛將金價目標由之前每盎司3100美元上調至最新3300美元,係咪只要守得住3000美元關口,金價就可能保持強勢? 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指,市場對金價走勢樂觀,如果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持續上調關稅,將令美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增加,屆時美元走勢會更波動,全球央行不斷增持黃金儲備,目的是為了對沖美元波動性。 聶Sir估計,若這個趨勢持續,金價或於短期突破3200美元,暫時亦唔太可能會跌穿3000美元關口,因為現時慨消息基本上偏向繼續推升金價。
彭偉新 2025-03-28T09:46 獨立股評人彭偉新推介中國聯通(00762) 推介原因: -受惠雲計算及數據中心的強勁需求,特別是人工智能(AI)相關應用快速增長 -持續投資AI基礎設施、升級網絡基礎設施,料智能計算業務將為公司帶來巨大增長機會 -資本支出將逐步減少。
羅明立 2025-03-27T17:49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昨日(26日)宣布,將會係下周三(4月2日)向所有非美國生產汽車加徵25%關稅,又暗示各國慨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稅率會低過預期。美國新關稅對日圓匯價有幾大影響? 亨達集團助總經理羅明立認為,理論上美日係關稅問題上應該有得傾,見到特朗普提出慨政策都有針對日圓及人仔匯價,明顯希望佢地唔會再貶值。另一方面,日本央行繼續高度關注當地物價上升,估計加息大方向唔會改變,係呢個前提下,佢認為,日圓係151.5水平會有較大阻力,並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係151水平買日圓。
譚智樂 2025-03-27T16:52 中銀香港(02388)昨日(26日)出業績時,同步公布提升股東回報計劃,包括改變派息政策,未來會每季派息,計劃獲大行睇好。雖然投資者未來收息時間縮短,但唔代表會公司派多左息。中銀股價今日(27日)一度大升8%,高見32.25元。呢個派息政策對股價提振作用有幾大?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指,公司每個季度派息被市場視為一個利好因素,但唔係支持股價上升慨唯一因素,考慮到現時慨經濟環境,公司唔太需要做收購及重組合併,可能只係減少開支及削減成本等,未必會降低派息比率。Arnold又話,係公司資本充足下,派息水平有條件維持5厘以上。
李偉傑 2025-03-27T14:50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中銀香港(02388)、泡泡瑪特(POPMART)(09992)、新奧能源(02688)、蒙牛乳業(02319)及中芯國際(00981)。 泡泡瑪特昨日(26日)公布業績,旗下Labubu、Crybaby等知識產權(IP)爆紅,帶動純利多賺1.8倍至31.2億元人民幣,今日(27日)多間大行升目標價,最牛慨富瑞睇184元,今日股價上過160元高位,但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去到75,依家再追入怕唔怕太貴? 天風國際證券經紀業務部董事李偉傑指,短期回套壓力大,始終股價累計升左好多,14天RSI去到75,之後可能會出現技術調整,Jason建議,投資者可以等股價回落至10天線再部署。
陳偉明 2025-03-27T14:48 市場憧憬人行降準減息、內地有更多刺激消費新招,加上內地「三頭馬車」數據勝預期及阿里巴巴(09988)、百度(09888) 再有與人工智能(AI)的相關好消息傳出,港股於3月中開始再度急升破頂持續破3年新高。正當市場普遍繼續對港股後市樂觀,憧憬中美元首或上半年會面、內地AI概念長炒長有、北水繼續大手入市、海外資金繼續流入,恆指其實已在上周三(19日)的24,874點已見近期頂位。 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維持息率在4.25厘至4.5厘不變 ,但主席鮑威爾強調關稅對通脹影響只屬「暫時性」,指當局並不急於減息,美股雖反彈,但美匯回升,人仔回落,加上人行沒有降準減息,只將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不變,資金隨即在港股獲利回吐,恆指於上周四(20日)單日急跌551點後,再因環球新一輪關稅戰的憂慮在上周五(21日)再挫530點。 美國鋼鋁關稅及對等關稅面向全球,加劇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拖累港股上周尾兩日內累跌近1,100點後,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白宮正縮窄4月2日「對等關稅」的範圍,刺激港股於本周一(24日)略為反彈逾200點,惟比亞迪(01211)及小米(01810)先後在市場配股抽水,加上特朗普揚言即將公布汽車和藥物關稅安排,並擬將木材、半導體關稅納入考慮名單,在配股抽水及關稅陰霾拖累下,港股於本周二(25日)最多再插近600點,低見23,231點。 外資大行持續唱好中港股市,摩根士丹利及高盛先後發表報告睇好中資股,大摩更再次上調中港股市目標價,恆指於本周三(26日)開始出現反彈,並在特朗普暗示會就TIKTOK收購放寬中國關稅後於本周四(27日)升至高見23,865點。 技術上,恆指一如筆者預期於上周三(19日)連續第二日創近年新高後便見頂回落,而本周二(25日)恆指在配股抽水及關稅陰霾下「大陰燭」跌穿本周一(24日)的「陽燭低位」支持23,531點已出現進一步的利淡訊號,不排除本周初因大行唱好的反彈只是技術後抽,小心港股仍未見中期低位。策略上,傾向在恆指23,700點以上繼續造淡,小注Long Put 4月份價外600點的科指期權。
許繹彬 2025-03-27T10:57 港股今年首季快將完結,用「苦盡甘來」及「吐氣揚眉」來形容,相信投資者絕對認同。儘管現階段24,000點大關不保,但如用今年首個交易日19,932點起步,截至昨日(26日)的23,483點計算,港股已累積升幅超過3,500點之多。在DeepSeek及AI新概念的效應下,成交更是脫胎換骨,更曾一度急升至超過3,000億元以上,即使臨近本季尾段有顯著回落的跡象,但仍能保持近2,000億元或以上,總算給一直對港股不離不棄的投資者有所交代。 港股於本月下旬確實給人後勁不繼的感覺,在三次嘗試穿25,000點水平不成功後,就開始顯著回落,更持續回落至10天線(即23,972點)以下,成交更顯著出現縮減的現象,昨日(即26日)更只有不足2,000億元,是DeepSeek及AI熱潮後的首次。突然開始「走樣」的原因,當然是今年以來由美國引發的全球關稅問題至今仍然揮之不去,市場一直靜候特朗普會隨時宣布新一輪關稅措施。儘管市場認為徵收關稅範圍會有所縮減,但「狂人」經常有出人意表的行為,令投資者時刻保持最高警覺,實屬正常現象。 即使港股過去好像完全沒有因為關稅問題而影響升勢,但始終累計已有一定升幅,投資者「唔怕一萬最怕萬一」,先行持盈保泰,不敢進取,時機成熟才作部署,亦屬理智的想法;再者,市場又再有公司出現「抽水」行為,繼上回車皇比亞迪(01211)在三月初作出配售435億港元的抽水行動後,另一隻被外界認為似乎想轉型為車股的小米(01810)又在本周初公布,以配股價53.25元,發行8億股小米B類股份,集資額達426億元。 由於兩隻在本季有著極好表現及帶領港股「衝上雲霄」的代表,突然先後出現大額抽水行為,因而令投資者於本月的投資策略有所改變,由「積極進攻」改為「且戰且退」。在投資氣氛受影響下,不少獲利盤湧現;而不少科技股在踏入3月份開始派發「成績表」,即使表現優異,但仍出現沽壓。以美團(03690)為例,第四季調整純利達98億元,按年增長125%,優於市場預期,但市場擔心美團因加大國際擴張而存在不確定的隱憂;加上美團要為騎手繳納社保,擔心其利潤有所影響,美團股價因而持續受壓,導致接下來準備公布業績的科技股,股價亦出現調整。與DeepSeek及AI扯上關係的股份,近期亦升勢不再,股價持續出現調整;而首批受惠者阿里巴巴(09988)的主席蔡崇信更指出,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建設出現泡沫,認為市場未來對人工智能發展及應用的熱情可能會減退,更應要謹慎對待產能過剩的問題,令DeepSeek及AI等股份好像失去光環。 筆者認為,港股畢竟在今年首季走勢非常凌厲,更可謂跑嬴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但現實始終歸於現實,在公布的經濟數據未見改善下,即使市場有很多概念消息,對升勢刺激可能只會較為短暫。在上述種種因素下,加上受累美國關稅政策,令全球經濟恐陷衰退風險。而目前市場欠缺利好消息承接下,投資者變得審慎,因而令港股近期波幅收窄。適逢期指月結及季結快將來臨,相信短期內只能在23,000點至24,000點徘徊,要突破可能需要大成交配合。 而兩大巨企比亞迪(01211)及小米(01810)先後作出大型配股集資行動,令外界憂慮更多公司因而效法,加入「抽水」行列,引發配股集資潮,而車股、內房及科技股會是最大可能加入「抽水」行列。過去港股能夠在全球市場「突圍而出」,成交暢旺,相信亦是因為美股市場在首季持續出現急速調整,令部分資金流入港股市場,令港股變強,外間更形容此現象為「東升西降」。但近日美股有回暖的跡象,而一直持續高企的港股則呈現獲利回吐,投資者有可能將資金抽調回美股市場博反彈,未來港股是否會繼續「東升西降」,或是「西升東降」?投資者必須留意資金的流入流出動向,及成交是否會有所萎縮,建議繼續持盈保泰,無須急進。 市場上一直視為「滴水成金」的農夫山泉(09633),即使去年純利及收入仍有所增長,但增幅不足1%,分別按年升0.36%及0.53%,較2023年增幅42.19%及28.36%大幅下滑,主業包裝飲用水收入更急跌21.27%至159.52億元,可見國內的內需消費問題仍未見改善。未來,相信中央政府會再為提振消費而煞費思量,據報其有意為服務業進行補貼計劃,包括旅遊、觀光、體育等行業,補貼計劃可能會於今年下半年推出;若真有其事,體育用品龍頭李寧(02331)相信因而受惠。
羅尚沛 2025-03-26T22:41 新奧能源(02688)獲大股東新奧股份提出私有化,每股將收取24.5元現金,及2.9427股新奧股份H股,每股註銷價理論值80元,較停牌前溢價34.6%。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表示,新奧股份這次私有化新奧能源的方式,變相是新奧股份整體上市,每股註銷價的價值大部分來自收取的新奧股份,因此未來新奧能源股價表現、以至交易能否成功,都主要視乎新奧股份復牌後股價反應。
林嘉麒 2025-03-26T16:17 海底撈(06862)昨日(25日)出左去年業績,收入按年增長3%,全年就多賺近5%,翻檯率亦上升。如果拆開上下半年睇,上半年純利倒退近10%,咁即係下半年有好大驚喜,修復曬上半年失地有餘,係咪反映餐飲消費係去年下半年回暖?翻檯率上升又有咩啟示?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林嘉麒指,海底撈去年純利增長幅度大過上半年,但其實去年第3及第4季初內地消費信心都唔算強,只係「十一國慶假」同中央推出刺激經濟「組合拳」慨時間重疊,令消費情況好轉,所以見到海底撈業績係國慶假期那段時間表現較好。 KK續指,去年首3季餐飲消費都麻麻,所以如果餐飲業之中,只係海底撈去年下半年業績好過上半年,應該同公司營運策略成功有關。
彭偉新 2025-03-26T13:14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長和(00001)、農夫山泉(09633)、申洲國際(02313)、海底撈(06862)及華潤萬象生活(01209)。 內需股海底撈出左業績,去年收入按年增長3%,全年多賺近5%,派息按年大增20%至50.7港仙,集團慨加盟店業務開始上軌道,去年共有13家,呢瓣業務中長線可唔可以再推高股價? 資深證券分析師彭偉新指,加盟店有增長對海底撈黎講一定係好事,因為以加盟店形式擴展網絡慨成本相對低,整體營運風險亦較細,加上店舖翻檯率上升,有利營業收入增長,相比開設新店更慳成本,收入增長亦會加快,繼而改善盈利表現。至於股價係收入持續增加,以及成本下降,短期有望再升。
盧志威 2025-03-26T11:31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慨關稅政策對美國消費信心慨影響開始浮現,繼密歇根大學公布慨2月消費信心指數及通脹預期令市場憂慮後,經濟諮商慨3月消費信心指數亦跌至4年低位,1年期通脹預期則升至2年高位,各項數據都反映美國人對經濟前景憂慮,美國經濟最終係咪會陷入衰退?對美股有咩影響? 潤淼資產管理董事盧志威指,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及通脹預期近期走勢比較飄忽,主要受特朗普政府慨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影響,由於市場預期實體商品價格向上,導致通脹預期上升,但佢提醒,關稅政策可以隨時有變,而未來市場預期慨變化可以好大。 William又認為,最終通脹情況或冇想像中咁差,現時市場對通脹及關稅慨預期,只係作最壞打算,中長期對非實體產品類慨美股影響有限。
郭家耀 2025-03-26T10:20 港灣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總監郭家耀推介和記電訊香港(00215) 推介原因: -手持36億元現金,相當於大部份市值 -現金流穩定。
陳欣 2025-03-25T17:52 比特幣(Bitcoin)價格一度重上87000美元樓上,但去到今日(25日)亞洲交易時段,價格又落返去,昨晚(24日)係咪市場Risk On推高Bitcoin價格?還是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之前話支持加密貨幣及穩定幣立法有關?Bitcoin價格後市點睇? 連連STAR FX總經理陳欣指,Risk On對Bitcoin價格有正面支持,此外,特朗普重申支持Bitcoin及穩定幣立法,令市場憧憬放寬監管,都對Bitcoin價格有支持。 Chase提醒,雖然立法短線可以令Bitcoin價格有支持,但中長線就有少少保留,Bitcoin價格今年反覆向下,如果可以升穿89000美元水平,呢個重要阻力及下跌趨勢頂部,就有機會延續升勢,挑戰92000美元水平,如果價格向下,或要下試78000至79000美元水平。
趙晞文 2025-03-25T17:28 康師傅控股(00322)公布業績後,股價今朝(25日)一度逆市升5%,高見13.5元,衝上1年高位,但午後倒跌。集團去年收入近乎冇增長,但純利有得升,呢份全年成績表仲有咩亮點,又或者瑕疵? 信達國際研究部董事趙晞文指,康師傅去年純利略勝預期,收入就符合預期,收入近乎零增長,純利就按年增長近20%,原因不外乎成本下降及產品收入結構改善,從而令產品盈利能力提高。 晞文又話,公司經營現金流按年增約20%,但係開支冇太大變化下,龐大慨現金流能夠維持派息比率,因此,派息比率高達100%。 值得留意係,未來成本係咪可以維持係低水平,集團可以把握機會大量採購低價原材料,有助提升今年毛利率。此外,亦可以留意產品收入結構,睇下飲品收入及毛利率會否進一步上升。
李偉傑 2025-03-25T17:20 恆安國際(01044)今日(25日)出左業績,去年少賺18%至23億人仔,收入按年跌近5%,若拆開上下半年睇,去年上半年賺14億人仔,即係下半年只賺9億人仔,全年毛利率都要跌,點睇呢份業績? 天風國際證券經紀業務部董事李偉傑指,恆安呢份業績係受成本開支拖累,因為去年紙巾原材料木漿價格偏高,加上推廣開支增加,導致毛利率受壓。 Jason續指,市場主要睇恆安3大業務,即紙巾、衛生巾及紙尿褲,其中,當中紙巾業務受壓情況最明顯,始終行業間業務競爭劇烈。此外,集團過去推出好多新產品,希望支持高端產品毛利率,但都要消費者持續購買,或用戶信心度持續提升,毛利持先有機會持續提升。 佢又話,受惠於銀髮經濟,今次睇到紙尿褲及長者相關業務增速加快,Jason相信,恆安可以維持到派息水平,有助增強股東持貨耐性。
黃偉豪 2025-03-25T12:21 相隔逾4年,小米集團(01810)再度「抽水」,折讓配股集資逾420億元,配售價53.25元,較昨日(24日)收市價折讓近7%。小米股價今早(25日)低開逾5%後,跌幅一度擴大至6.5%,低見53.25元,險守配股價,依家持有小米牛熊證慨投資者,有冇收回風險?有咩其他部署值得考慮? 胤源世創家族辦公室(香港)第一副總裁黃偉豪指,小米暫時仍可以頂住配股價,以收回價47元慨牛證為例,現價距離收回價仲有一段距離,除非失守配股價,或港股回調壓力加大,股價先會進一步下跌,依家即時收回風險唔大。 佢建議,投資者宜觀察呢兩日股價走勢,若跌穿配股價,食糊離場會較好,之再拿部分利潤部署較長身慨CALL。
潘國光 2025-03-25T12:05 港股2月至今已累積唔少升幅,所以近日顯著回套,之前由國產人工智能(AI)DeepSeek觸發慨科網股估值修復係咪暫告一段落?AI概念幾時可以再炒過?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指,市場一直好擔心美國慨關稅政策,只因DeepSeek今年1月突然爆紅,先令市場暫時遺忘左關稅問題,集中火力炒AI概念,令AI相關股估值重新獲上調。佢又話,雖然美國之前加左中國關稅,但唔影響市場繼續炒AI概念,但認為4月2日實施慨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會對中國有好大殺傷力。 Vicks續指,短線而言,由於科技股之前升左好多,所以會有獲利回套壓力,而關稅消息會令整固時間更長,加上科技股已有炒過龍之嫌,因此,就算AI主題可以延續落去,可能都要等到第2季後半段時間,所有政策及整固落實完成後,先會再炒AI概念。
梁偉民 2025-03-25T11:55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最新表示,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預期於4月2日實施,又話未來幾日會宣布向汽車、木材及晶片徵收額外關稅,但又指可能向多個國家提供減免。言論令投資者憂慮略為紓緩,美股3大指數昨晚(24日)顯著造好,後市係咪可以繼續造好? 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指,市場擔心關稅影響美國本土以至全球經濟,而市場慨憂慮會隨著唔同慨關稅消息而有起伏,近日市場傳出關稅政策暫時只會涉及部分國家,所以美股昨晚借消息炒上。 Wyman續指,美股今輪反彈可唔可以持續,要視乎關稅慨實際徵收方法,若關稅推行力度比預期大,好大機會令美股跌返落去,即使可以企穩,但暫時都未能挑戰新高,投資者要小心。
黃敏碩 2025-03-25T10:53 王道資本及家族資產管理執行董事黃敏碩推介九興控股(01836) 推介原因: -去年錄得純利增長逾21%,毛利率按年提升至24.9% -強化品類組合,深化與全球運動品牌合作關係,引入休閒及時尚鞋履品牌 -提升印尼新鞋廠產能,淨現金充裕。
阮子曦 2025-03-24T22:39 聯邦制藥(03933)向丹麥藥廠諾和諾德授予UBT251獨家許可,將收取2億美元預付款,及最高18億美元潛在里程碑付款。 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表示,聯邦制藥授予諾和諾德獨家許可,屬利好消息,除了反映公司的研發能力獲得認同,該藥物若研發成功,更可透過諾和諾德進軍海外市場,預計對股價有正面刺激作用。
聶振邦 2025-03-24T16:09 藍籌國藥控股(01099)今日(24日)開市前出左業績,收入按年跌2%,純利就按年跌22%至逾70億人仔,但差過市場預期慨81億人仔,末期息大減22%至68分人仔,主要分部業務中,表現最差慨器械分銷更由升轉跌,公司話同集中採購有關,其他業務就受醫保改革拖累,僅錄得微增長,再加上內地藥房近月爆倒閉潮,國藥股價係業績後受壓,一度挫逾4%,低見18.58元,國藥業務前景係咪令人擔心? 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指,國藥毛利率長期處於低單位數,反映盈利能力有限,唯有靠收入大幅增長去帶動盈利,但上述提及慨幾個項目都睇唔到有明顯增長,中央亦未有推出相關政策幫一幫,所以業績差都係預左。 聶Sir又話,國藥主要做傳統中成藥業務,競爭本來已經好激烈,加上陸續出現唔同創新特效藥,要維持藥房業務有一定成本,問題係市民買藥需求小,要持續營運對好大困難,如果關閉收入較低慨藥房,雖然短期有機會影響盈利,但中長線有助公司發展及控制線上銷售成本。
梁傑文 2025-03-24T15:26 創仔股盛良物流(08292)上周五(21日)收市後宣布,擬斥5000萬元收購以人工智能(AI)驅動慨全球社交娛樂音樂平台V Sing全部股權,集團會發新股支付交易,發行價15.7港仙,較上周五(21日)收市價折讓約20%,消息刺激盛良股價今日(24日)一度飆1.3倍,而V Sing係盛良慨持股量升至近30%,躍升單一大股東,盛良會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尋求通過議案,呢單疑似係「賣殼交易」慨收購可唔可以成功闖關? 《香港股票財技密碼》作者梁傑文指,呢單收購性質上的確似賣殼,港交所對呢類交易一向有嚴格監管,雖然今次呢單收購存在灰色地帶,但仍符合規定,相信係監管層面上可以輕易過關。 Mike又話,公司慨物流業務持續錄得虧損,今次收購目標係從事社交音樂平台業務,本身有一定賣點,加上V Sing可以為用家提供舞台效果等,可以谷到流量,呢單deal會比到市場及股東新憧憬,盛良今次透過呢單交易提升知名度,然後再拓展業務。
黃麗幗 2025-03-24T12:21 近期的社交媒體充斥人工智能見(AI)教學的貼文,在當今數碼時代,AI軟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除了大家熟悉的ChatGPt及內地最引以為豪的DeepSeek 外,還有多個收費或免費的圖像、文本創作、會議記錄翻譯,或影片製作AI功具。只要你想到的,就如淘寶一樣,都可在找到你的心水,對於各行業的上班一族或學生而言,確實是偉大的發明。如何應用這些工具,則成為了另一個學問,教學影片太多,的確需要時間消化,以下我亦總結了兩個常用的工具讓大家參考。 Grok 3:多模態AI的佼佼者 不同的AI系統都各有其賣點及優勝之處,坊間曾以ChatGPT及DeepSeek兩款聊天機械人對弈國際象棋,結果以DeepSeek 臨時改規則取勝。人的確需要靈活變通,不過對於一般市民而言,搜尋答案快而詳細準確最為重要,大家不妨參考Elon Musk旗下X公司開發的AI系統Grok 3,被譽為地球最聰明的AI,但相比前兩者,Grok 3比較少人認識,它的訓練速度超逾其他AI系統,僅用了7個月時間完成了20萬張GPU卡,傳統一般的AI系統則需要18至24個月時間。它的主要功能如大腦模式(Big Brain Mode) ,處理複雜問題時,會分配更多資源進入深度思考,亦提供深度搜索(Deep Search),能根據用戶問題全面搜索,並交叉驗證多個信息源,提供分析後的答案,而且更能以廣東話敘述,提供更生活化例子。筆者曾以如遇見名人時,應該如何就他的喜好、性格及背景打開話匣子,Grok 3 就其相關新聞、社交貼文進行分析,相比其他的AI系統,能提供更全面的建議。 Kimi:貼心易用的多功能助手 另外,為大家介紹Kimi這個工具,它不但能支持文本輸入,提供答案及建議,還能夠上傳文件和圖像,即時解答照片下的複雜學術問題,及按照用戶的要求生成圖片。不過要數到最便利的功能,還是不消兩分鐘,就能跟據用戶指示,一鍵創作一個簡報,清楚列出大鋼及每一頁的要點,不過簡報設計僅限網頁版Kimi才可應用。 網上AI軟件琳琅滿目,花點時間探索會為你帶來不少驚喜,以上兩款僅為筆者現時較為常用的工具。這些創新技術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改變了資本運作的方式。科技公司、半導體產業、生物科技醫療、清潔能源及金融科技領域均成為未來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 上一頁    下一頁 >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