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Last reply time |
Nickname |
Content |
Oil |
2023-05-01T11:01 |
財經茄呢啡 |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印度一邊瘋狂掃貨,大舉購入俄羅斯打折原油,一邊加工石油產品,並將其轉售給西方國家。以至於如今印度在全球石油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主要的角色,成為歐美能源主要來源。 |
Oil |
2023-05-01T11:01 |
財經茄呢啡 |
4月底大陸A股五千多家企業的2022年財報正式出爐,能源股獲利表現突出,其中又以「三桶油」表現亮眼,中國石油(中石油)、中國海油(中海油)分居前兩位,中石油以人民幣(下同)1,493.75億元榮登2022年A股獲利王,中海油獲利年增率翻倍成長也受到矚目。「三桶油」的強勢表現甚至延續到今年第一季。 |
Oil |
2023-05-01T11:01 |
財經茄呢啡 |
OPEC+上月2日意外宣布將每日減產約116萬桶石油,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石油,預期也將令到油市供給吃緊。調查顯示,今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預期將提升100萬至220萬桶,逾半數提升的需求來自中國大陸。 |
Oil |
2023-05-01T11:01 |
財經茄呢啡 |
OPEC+是由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聯盟。去年11月,OPEC+宣布了新冠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石油減產措施,將石油產量削減200萬桶/天。加上從5月開始的本輪減產,OPEC+的石油減產總量已經達到366萬/天,相當於全球需求的3.7%。 |
Oil |
2023-04-17T10:56 |
財經茄呢啡 |
OPEC+於4月2日宣布每天減產 116 萬桶石油,此舉完全出乎石油市場的意料。私人投資銀行 RAYMOND JAMES總經理PAVEL MOLCHANOV直言,全球受到100 美元油價影響最大的不會是美國,而是那些沒有國內石油資源的國家,包括日本、印度、德國、法國等國家,OPEC+的決定等於是在對每個石油進口經濟體征稅。 |
Oil |
2023-04-17T10:56 |
財經茄呢啡 |
受到OPEC+計劃進一步減產支持的同一時間,投資人關注中國經濟數據,以尋找這個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需求復蘇的跡象,兩大期油在周線連四紅後,周一在亞洲電子盤迎來開門「紅」。布蘭特6月期油漲0.17美元或0.2%,至每桶86.48美元;紐約5月期油漲0.14美元或0.2%,報每桶82.66美元。 |
Oil |
2023-04-17T10:56 |
財經茄呢啡 |
石油板塊走高,新潮能源漲超8%,ST洲際三連板,廣匯能源、中國石油漲超4%,中國石化、泰山石油等紛紛上升。 |
Oil |
2023-04-17T10:56 |
財經茄呢啡 |
國際能源署在14日公布的4月份石油市場報告中預估,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200萬桶/日,達到創紀錄的1.019億桶/日。歐佩克+在4月初宣布的資源減產可能會讓類似國家的產量消退140萬桶/日,而其他產油國原油產量同期增幅預估為100萬桶/日,因此,今年3月至12月,全球日均石油供給量預估將消退40萬桶。 |
Oil |
2023-04-17T10:56 |
財經茄呢啡 |
上星期五歐美原油期貨微幅反彈;由於國際能源署預估截至今年年底,全球石油供給量將消退40萬桶/日,系因從3月起產油國聯盟(OPEC+)將消退140萬桶/日,而OPEC+以外的石油產量預估增長100萬桶/日所致,顯示供給缺口將有擴大的態勢。 |
Oil |
2023-04-10T10:55 |
財經茄呢啡 |
俄羅斯觀察人士開始關注該國的海運石油出口和國內石油加工速度,以此作為原油產量估算的指標。不過,這兩項指標上月均未顯示明顯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