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Last reply time |
Nickname |
Content |
iBond |
2022-06-27T10:40 |
財經茄呢啡 |
去年IBOND的認購人數達70.9萬,但綠債僅49.3萬;認購金額亦相差甚遠,去年IBOND錄得539.49億元認購金額,但綠債只得328.9億元,綠債得到超額認購0.6倍,而去年IBOND則有1.7倍超額認購。 |
iBond |
2022-06-20T10:36 |
財經茄呢啡 |
決定重推IBOND的籌劃工作已准備就緒,香港現時通脹處於低水平,環球低息環境很可能持續一段長時間,海外重要市場相繼大規模推行的貨幣寬松政策,在中長期而言所帶來的通脹風險亦不可忽視。但IBOND可發揮「兩頭兼顧」的優勢,假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呈負數,IBOND的最低收益保證,可確保投資不會因通縮而陷入零收益。如果往後通脹升溫,其收益將與消費物價指數升幅掛鉤,令所賺取的收益至少能跟得上通脹。 |
iBond |
2022-05-30T10:50 |
財經茄呢啡 |
港府發布4月份消費物價指數,香港4月份整體消費物價按年上揚1.3%,較3月份相應升幅1.7%為低,也明顯低於市場預計的2%。由於IBOND、零售綠色債券都是以香港消費物價指數來計算浮息比率,香港若保持較低CPI下,IBOND、零售綠色債券料只會按「保底」固定息率2厘或2.5厘支付利息。 |
iBond |
2022-05-23T10:46 |
財經茄呢啡 |
相比去年6月發售的第8批通脹掛鉤債券(IBOND;4246),是次綠債認購反應明顯不夠熾熱。去年第8批IBOND總共取得70.9萬人認購,涉及539.49億元,每人最多僅獲三手。 |
iBond |
2022-05-23T10:46 |
財經茄呢啡 |
是次認購結果的反應不及市場預期般高,假若對應2021年IBOND有500多億元,而是次只有300多億,超購倍數大約是1.2倍,上一次是2.7倍,略為遜色。他指這或跟近期港股投資氣氛有影響,所以分配上會較多。 |
iBond |
2022-05-23T10:46 |
財經茄呢啡 |
以往政府發行的零售債券一直被視為「另類派錢」,首日上市沽出通常可獲利,但首批綠色零售債券今天掛牌上市,昨天暗盤卻率先「見紅」,三大券商暗盤價雙雙跌穿100元面值,成為首只暗盤「潛水」的零售債券。有分析認為前兩年發行的IBOND近日亦已跌穿面值。有分析認為,近期整體市場利率上揚,環球債市受壓下較為動蕩,機構投資者對綠債自然興趣缺缺,預估短期內價位會於99元至101元區間徘徊。 |
iBond |
2022-05-23T10:46 |
財經茄呢啡 |
從上三只政府發的債券價位表現看,明顯出現離到期時間愈遠,壓力愈力的情況,從下圖所見,三者中綠債 的盡管息率最高,但要楂至到期的時間亦最長(由目前計算),在通脹、利率預估仍然向升的情況下,跑輸的預估便更高,因而價位仍然持續向下,相反,到期時間愈短的,反而表現好些, 如23年到期的IBOND 政府債 價位表現好於24年到期的 IBOND 政府債 。 |
iBond |
2022-05-23T10:46 |
財經茄呢啡 |
曾淵滄透露自己以往也有認購政府發行的債券如銀色債券及IBOND等,而他自己也有認購這次的綠色債券,「我會繼續楂綠債,綠債都算系幾好慨投資工具,可以收息,持有時間亦不長,只需3年。」而有分析認為綠色債券保證息率達2.5厘,更勝IBOND。 |
iBond |
2022-05-16T10:52 |
財經茄呢啡 |
5月19日上市。綠色零售債券是次目標發行額150億元,最多增發至200億元,年期為3年,每6個月派息一次,綠色零售債券與IBOND相同,派息與香港CPI掛鉤,但保證息率經上調至2.5厘。 |
iBond |
2022-05-16T10:52 |
財經茄呢啡 |
說到抗通脹債券,認為最為港人熟悉的就是由政府發行的 IBOND 。 IBOND 被稱為通脹掛鉤債券,每批IBOND均會在港交所上市,供公眾認購。 IBOND每半年就會按照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平均按年通脹率來派發利息。等到三年的期滿後,政府便會悉數還清本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