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Last reply time |
Nickname |
Content |
China Banks |
2023-01-18T11:53 |
財經茄呢啡 |
銀行亦要面對息差的壓力,因為內地政府正在致力下調內地的債務成本;不過貸款增加方面仍可錄得增加,預料在其他消費貸款的推動下,內銀整體貸款增加達高單位數至雙位數,至於城商行增加更高,料達15%至20%。 |
China Banks |
2023-01-18T11:53 |
財經茄呢啡 |
內銀去年股價表現較大市好,瑞銀中國金融業研究主管顏湄之直言,該板塊一般會與股市背馳,隨著大市氣氛好轉,內銀股今年亦可望看升,但認為股價會跑輸大市,其中一個因素為銀行業要支撐內房解決債務問題,而該行預計內房表現仍然疲軟。 |
China Banks |
2023-01-09T11:53 |
財經茄呢啡 |
人民銀行數據及內銀評論顯示貸款需求正在復蘇,消費信貸亦成為增加動力,相信內銀能從新冠防控整體放寬下受惠,尤其是零售業務,但類似利好對內銀的影響料於第二季才浮現。該行視內銀股中最受惠通關利好的是招行及平安銀行。 |
China Banks |
2023-01-07T11:52 |
財經茄呢啡 |
人民銀行數據及內銀評論顯示貸款需求正在復蘇,消費信貸亦成為提升動力,相信內銀能從新冠防控整體放寬下受惠,尤其是零售業務,但類似利好對內銀的影響料於第二季才浮現。該行視內銀股中最受惠通關利好的是招行及平安銀行。 |
China Banks |
2023-01-02T11:55 |
財經茄呢啡 |
內銀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俗,但仍未反映爛尾樓斷供潮及人民銀行減LPR的影響,因兩者均是踏入下半年才發生。因此估計內銀下半年無論淨利息回報率及不良貸款均有挑戰,加上內地經濟疲軟,內銀經營壓力較大。但他又相信,由於內銀一向於上半年已完成大部分新增貸款目標,故雖然減LPR,但下半年對淨利息回報率的影響未必很大。至於爛尾樓問題,基於內地擬推出2000億元貸款支援爛尾樓,認為會有一些幫助。 |
China Banks |
2022-12-31T11:45 |
財經茄呢啡 |
內銀股今天(12月28日)急升,多只類似股權更創近月新高。建設銀行今早高開約0.6%後升幅擴大,最高見4.88元,創四個月新高。建行現報4.85元,升約3.9%。 |
China Banks |
2022-12-27T11:52 |
財經茄呢啡 |
內銀股為熱門收息股,惟近年受內房債務危機拖累,而其派息增加能力被市場懷疑。不過,大和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預估,就內銀行業平均水平而言,2023年淨利息回報率將逐步恢復,並在2023年第四季度達到約2厘,因此,內銀2023年淨利息收入按年增加可能在15%左右,惟要視乎不同銀行的貸款組合。 |
China Banks |
2022-12-24T11:51 |
財經茄呢啡 |
內銀股為熱門收息股,惟近年受內房債務危機拖累,而其派息增加能力被市場懷疑。不過,大和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預料,就內銀行業平均水平而言,2023年淨利息回報率將逐步恢復,並在2023年第四季度達到約2厘,因此,內銀2023年淨利息收入按年增加可能在15%左右,惟要視乎不同銀行的貸款組合。 |
China Banks |
2022-12-17T11:44 |
財經茄呢啡 |
就算明年首季內地現有抵押貸款或有重置的風險,亦預測國企銀行將獲估值重評,因重視回報及社會責任的機構投資者或會增長持倉。內銀股中,該行首選為中國銀行,並予其「跑贏大市」評級,重要因其擁有龐大海外市場敞口。 |
China Banks |
2022-12-14T11:50 |
財經茄呢啡 |
智通財經APP獲悉,瑞信公布研究報告稱,人行上星期五(25日)宣布全面降准,下月5日將調降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釋放約5000億元人幣。該行相信,對內銀的積極影響可能來自於更穩定的債券市場和銀行的理財產品管理淨值;更穩定的資產來源和更低融資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