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Last reply time |
Nickname |
Content |
China Banks |
2023-05-13T11:50 |
財經茄呢啡 |
與在岸投資者溝通,約有20%至30%的投資者賣入內銀股,並從近期的反彈中受益;約30至40%的在岸投資者,持有內銀股的一些頭寸;約有 30%沒有持有內銀股的頭寸。摩通相信,國企改革短期內不會對內銀的基本面產生實際影響,而大多數離岸投資者並不期望國有企業改革會對內銀產生實質性影響,惟這確實有助於銀行估值,因為國企ETF基金的上揚,以及散戶投資者可能在國企利好的支撐下流入A股市場。 |
China Banks |
2023-05-12T08:24 |
財經茄呢啡 |
高盛指出,通知存款和協定存款利率為短期存款,大多數內銀的存款期限不到1個月,下調利率上限可以降低短期存款的成本,支持淨息差。因為是次通知存款利率變動不涉存款基準利率,考慮內銀存款平均存續期,預期需9個月才能完成存息重新定價周期。 |
China Banks |
2023-05-12T08:23 |
財經茄呢啡 |
通知存款和協定存款佔內銀企業客戶存款約四成至五成,下調利率上限可防止銀行非理性地競爭活期存款,降低銀行融資成本,特別利好中信銀行(0998)、民生銀行(1988)和招商銀行(3968)。 |
China Banks |
2023-05-12T08:23 |
財經茄呢啡 |
國有大行通知存款利率不能高於基準存息0.1厘,中小行不得高於0.2厘,大摩認為,此舉將令大行和中小行相關存息上限,分別實際降低0.3厘和0.5厘。 |
China Banks |
2023-05-10T12:00 |
財經茄呢啡 |
與在岸投資者溝通,約有20%至30%的投資者賣入內銀股,並從近期的反彈中受益;約30至40%的在岸投資者,持有內銀股的一些頭寸;約有 30%沒有持有內銀股的頭寸。摩通相信,國企改革短期內不會對內銀的基本面產生實際影響,而大多數離岸投資者並不期望國有企業改革會對內銀產生實質性影響,惟這確實有助於銀行估值,因為國企ETF基金的上揚,以及散戶投資者可能在國企利好的支撐下流入A股市場。 |
China Banks |
2023-05-10T12:00 |
財經茄呢啡 |
近期內銀及內地券商表現強勢,股價跑贏大市,多只內銀股股價昨天突破,迫近十二個月高位。今早則跟隨大市回吐。建行昨天曾高見5.7元,創11個月新高,今早回吐下降。現報5.44元,跌約2.3%。工行昨天曾高見4.73元,創一年新高,今早亦回吐下降。現報4.49元,跌約2.6%。 |
China Banks |
2023-05-10T12:00 |
財經茄呢啡 |
低估值且高股息率的內銀股續具潛力,重要受惠三大因素,包括內地經濟漸復蘇有助調降內銀淨息差及資產質素的下行風險;內銀不再犧牲長線財務風險以取得短線利潤增加,將有助行業估值差距收窄;以及資產退出理財產品後,或流入高息銀行股。該行又預估,當消費反彈時,以零售市場主導的中型內銀將更受惠,並特別提到中信銀行及民生銀行等估值低殘惟信貸成本漸降的銀行,或迎來重新評級機會;而招商銀行等的淨息差或見到改善。 |
China Banks |
2023-05-06T12:00 |
財經茄呢啡 |
美國美聯儲會議後放鴿,暗示暫時停止進一步加息,市場認為利率見頂幾成定局,美匯、美債息下滑利好港股。恆指昨反彈249點或1.3%,收報19,948點,重上250天線。資產炒作美債息見頂下滑,高息股息率收益吸引力增,資產追入「中字頭」高息內銀、電訊及石油股,多只內險及內銀股創52周高位,利率敏感科技股止跌但表現未算突出。五一黃金周長假後北水重臨,大市成交重越千億元,較周三大增逾五成半。 |
China Banks |
2023-05-06T12:00 |
財經茄呢啡 |
內銀股炒上。工行升5%,報4.37元;農行升5%,報3.15元;招行升4.8%,報39.4元;中國銀行升4.2%,報3.24元;建行升4.1%,報5.36元。 |
China Banks |
2023-05-06T12:00 |
財經茄呢啡 |
內銀及內險股表現亮眼,他指出,內銀第一季普遍業績及新增貸款數字表現不俗,利好內銀股價表現,惟貸款利率下滑雖部分抵消了上述因素。科技股方面,騰訊走勢牛皮,但相比阿里巴巴,黃瑋傑仍較睇好前者,因阿里在技術上已跌穿了五條移動平均線,又指內地「618」購物節都提振京東和阿里的幫助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