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Last reply time |
Nickname |
Content |
China Banks |
2023-10-25T11:49 |
財經茄呢啡 |
針對內銀與內房危機的影響,葉尚志則較為樂觀,他指四大內銀屬系統性銀行,是金融體系內的主要核心。內房雖依賴內銀提供貸款支撐,但若要完全由「內銀打救內房」可能性較小,較大機會反而可能由國際投行為內房債務重組。而就四大內銀而言,相信四大行業務方向漸趨一致,為綜合整體淨息差、撥備覆蓋率等因素,建行仍稍勝一籌,前景值得期待。 |
China Banks |
2023-10-25T11:49 |
財經茄呢啡 |
中央匯金於今年10月11日已再度入市買進四大內銀,工商銀行 (滬:601398)、農業銀行 (滬:601288)、中國銀行 (滬:601988)、建設銀行 (滬:601939)的A股,並相信將會在未來6個月繼續賣入。不過,難以支持大市表現,而且四大國有內銀的股價在反彈後,近日都跟大市回落,大致已抹平了匯金買貨利好消息帶來的升幅。 |
China Banks |
2023-10-24T11:55 |
財經茄呢啡 |
針對內銀與內房危機的影響,葉尚志則較為樂觀,他指四大內銀屬系統性銀行,是金融體系內的主要核心。內房雖依賴內銀提供貸款支撐,但若要完全由「內銀打救內房」可能性較小,較大機會反而可能由國際投行為內房債務重組。而就四大內銀而言,認為四大行業務方向漸趨一致,為綜合整體淨息差、撥備覆蓋率等因素,建行仍稍勝一籌,前景值得期待。 |
China Banks |
2023-10-24T11:55 |
財經茄呢啡 |
內地管控部門以多項措施壓低市場利率,不利內銀淨息差,瑞銀和高盛均預料,四大國有內銀第三季度利潤會持續受壓,平均降至按年增加3%,較第二季度的4%增速進一步減慢,而內地銀行在9月份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淨息差收窄壓力未完。 |
China Banks |
2023-10-23T12:02 |
財經茄呢啡 |
由於賣地收入大減,以及疫情間的支出大增,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上揚。中國當局據報已加緊為地方債務提供支撐,例如傳出人民銀行要求內銀對地方債展期減息,並要以較低的利率延長債務。 |
China Banks |
2023-10-23T12:02 |
財經茄呢啡 |
針對內銀與內房危機的影響,葉尚志則較為樂觀,他指四大內銀屬系統性銀行,是金融體系內的主要核心。內房雖依賴內銀提供貸款支撐,但若要完全由「內銀打救內房」可能性較小,較大機會反而可能由國際投行為內房債務重組。而就四大內銀而言,認為四大行業務方向漸趨一致,為綜合整體淨息差、撥備覆蓋率等因素,建行仍稍勝一籌,前景值得期待。 |
China Banks |
2023-10-21T11:48 |
財經茄呢啡 |
中國多處地方政府償債能力成疑,有傳內銀奉命以展期、低息貸款置換地方債,投資者關注內銀板塊的風險。艾德金融董事陳政深相信,現時內銀股估值已反映市場對其看法,雖然部分內銀股息率高,但企業派息前提是企業利潤具可持續性及股價穩定性,而內銀本已受疲軟的房地產市場影響,當局的要求或拖低內銀股本回報率,建議投資者避開內銀板塊。 |
China Banks |
2023-10-21T11:48 |
財經茄呢啡 |
四大內銀在恆生港股通中國內地銀行指數的合共權重約 41%。中央匯金的吸納行動展現出政府的強勁支撐,既增長了內銀股的投資氣氛,亦可能意味著內銀板塊在經過多年的整固之後,價值開始浮現。截至 10 月 17 日,以恆生港股通中國內地銀行指數為代表的內銀股的歷史市盈率僅 3.4 倍,較其 5 年平均水平 4.7 倍低逾 1 個標准差(圖 1),反映內銀板塊相對其長期平均水平被低估。 |
China Banks |
2023-10-21T11:48 |
財經茄呢啡 |
由於賣地收入大減,以及疫情間的支出大增,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上揚。中國當局據報已加緊為地方債務提供支撐,例如傳出人民銀行要求內銀對地方債展期減息,並要以較低的利率延長債務。 |
China Banks |
2023-10-21T11:48 |
財經茄呢啡 |
針對內銀與內房危機的影響,葉尚志則較為樂觀,他指四大內銀屬系統性銀行,是金融體系內的主要核心。內房雖依賴內銀提供貸款支撐,但若要完全由「內銀打救內房」可能性較小,較大機會反而可能由國際投行為內房債務重組。而就四大內銀而言,相信四大行業務方向漸趨一致,為綜合整體淨息差、撥備覆蓋率等因素,建行仍稍勝一籌,前景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