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
时间 |
内容 |
标签 |
陈海潮 |
2022-01-27T22:31 |
笔者牛年最后一篇专栏。每逢年关交替,总有些项目或进度因为表现落后而需急起直追,就连私宅动工及落成量也一样。 |
|
陈海潮 |
2022-01-20T22:25 |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在去年大部分时间维持稳定,经济活动恢复正常,而资金对楼市重拾信心,大批白居二购买力于年中涌入,刺激去年全年居屋二手成交量大增。 |
港楼市 |
陈海潮 |
2022-01-13T21:48 |
2021年本地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刺激用家及投资者,包括上车客及换楼客齐齐大举入市,带动二手私宅出现“疫”市量值大升的勇态。综合土地注册处数据,去年全港共录51,564宗二手私宅买卖登记。 |
|
陈海潮 |
2022-01-06T22:25 |
新冠肺炎变种病毒来势汹汹,通关憧憬转淡,买家态度显得审慎,入市进度转慢,料进一步窒碍整体楼宇买卖登记量。据土地注册处字,2021年12月全港共录7,061宗楼宇买卖登记。 |
|
陈海潮 |
2021-12-30T17:12 |
港股第三季起持续反覆下挫,拖累楼市气氛,犹幸市场有通关憧憬,料私宅转手获利比率及赚幅不致于大跌,料处低位窄幅横行。 |
港股 , 港楼市 |
陈海潮 |
2021-12-23T22:52 |
即将踏入2022年之际,本地新冠肺炎疫情一直良好受控,加上作为香港后盾的内地疫情亦较稳定,势将带动香港经济加速反弹,对香港楼市来说极为有利。 |
|
陈海潮 |
2021-12-16T22:32 |
踏入12月传统淡月,买卖双方开始放软手脚,故交投料愈趋淡静;然而中港两地通关仍然在望,料可支撑二手市场出现“量跌价微升”的情况。 |
|
陈海潮 |
2021-12-09T22:29 |
新盘推售空档,加上变种新冠肺炎病毒阴霾缠绕,料整体楼宇买卖登记在11月冲高后,本月有机会倒插,或恐创16个月以来新低。根据土地注册处数据,今年11月全港共录7,236宗楼宇买卖登记。 |
|
陈海潮 |
2021-12-02T22:37 |
最近两周,新盘销售热度稍见放缓,笔者认为一方面是购买力有所消耗,因为今年以来新盘销售持续畅旺,消化了不少购买力。另一方面是发展商获批预售及推盘节奏方面也有影响,经过前两月一轮大盘推出后。 |
|
陈海潮 |
2021-11-25T22:23 |
虽然指标屋苑连续两个月出现量价齐跌,但具体通关日子渐有眉目,料跌势可迅速喘稳,年底前量及价均有望拗腰反弹。综合数据所得,今年10月全港50个指标屋苑加权平均实用尺价持续微跌,报15,641元。 |
|
陈海潮 |
2021-11-18T22:01 |
9月中旬市场一度盛传中央政府将改变本港楼市的游戏规则,直至10月初施政报告出炉前后,买家入市显得审慎观望,拖累上月夹屋交投量持续回落;结果施政报告主力聚焦中长期房屋及土地供应,扫除市场疑虑。 |
港楼市 , 港楼市 |
陈海潮 |
2021-11-11T22:04 |
受政策、节日及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下,10月整体楼宇登记持续回气,惟阴霾已全部扫清,料11月市况将明朗上升。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上月全港共录6,238宗楼宇买卖登记,按月减少16%。 |
|
陈海潮 |
2021-11-04T21:50 |
运输及房屋局公布最新一季数字显示,未来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应量回落至约9.4万伙,主要受第三季私楼货尾量减少,以及在建项目但已预售单位增加所致。 |
|
陈海潮 |
2021-10-28T21:41 |
大市年中气氛持续升温,加上白居二买家获发购买证后大举入市,刺激今年第三季二手居屋买卖创下近十年来最旺。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上季全港录得2,146宗居屋二手买卖登记(包括第二市场及自由市场)。 |
|
陈海潮 |
2021-10-21T22:37 |
《施政报告》长远房策出炉消除市场不明朗因素,料第四季二手私宅交投可望渐次回升,推动全年登记量势创近9年新高!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全港共录12,984宗二手私宅买卖登记,按季跌18%。 |
|
陈海潮 |
2021-10-14T22:02 |
今年首三季一手私宅登记已录得12,863宗,料全年买卖登记将挑战1.8万宗。据土地注册处资料,第三季全港共录4,643宗一手私宅买卖登记,按季微升2%。 |
|
陈海潮 |
2021-10-07T22:17 |
特首日前发表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主要着眼点在长远的发展规划及房屋供应,反而短期措施不见太多着墨,在远水扑不熄近火的现实下,料至少未来5年,楼价仍将呈稳中向升的大方向发展。 |
|
陈海潮 |
2021-09-29T23:23 |
记得8月底差估署公布的7月份楼价指数尚未破顶,当刻笔者也感到有点跌眼镜,结果该署日前公布8月楼价时,一并修订7月份指数,最终证实笔者之前指出“楼价破顶无悬念”的预测尚算准确。 |
|
陈海潮 |
2021-09-23T22:12 |
低息环境加上置业需求强劲,在一线屋苑缺盘下,不少蓝筹屋苑频录新高价成交;上车客遂转投楼价相对低水的二、三线屋苑寻宝,夹屋交投亦连带受惠。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8月夹屋买卖录41宗,按月增17%。 |
|
陈海潮 |
2021-09-16T21:37 |
楼价高位徘徊,二手买家表现审慎,加上新盘热卖争占购买力,二手私宅料一连两月回气让路。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港共录4,391宗二手私宅买卖登记,按月减少13%。 |
|
陈海潮 |
2021-09-09T22:24 |
新盘登记表现大受推盘节奏影响!一手推盘空窗期致令8月出现短暂登记量急挫现象,惟大型焦点新盘再次起动后各批次连番沽清,将带领9月一手登记直指28个月最多。 |
|
陈海潮 |
2021-09-02T22:09 |
官方楼价指数连升7个月,且升幅再次加快,已到破顶临界点,预期本月底公布的8月份指数破顶机会极高!差估署日前公布7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96.3点,较6月的394.5点升0.46%。 |
|
陈海潮 |
2021-08-26T23:17 |
私宅落成量连续3个月均破千伙。屋宇署最新资料月报显示,今年6月全港共有6个项目,共1,170个私人住宅单位落成,按月急跌68%,终止4连升。 |
|
陈海潮 |
2021-08-19T22:17 |
市况回暧,新一批“白居二”购买力随即涌入二手居屋市场,刺激交投量火箭式急升。根据土地注册处最新数据显示,全港7月录得1,045宗居屋二手买卖登记(包括第二市场及自由市场),按月激增79%。 |
|
陈海潮 |
2021-08-12T22:19 |
一手私宅买卖登记创今年新高后料需短暂回气,但相信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及经济气氛持续转稳下,加上大型新盘重临,必将再次回升。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港共录2,036宗一手私人住宅买卖登记。 |
|
陈海潮 |
2021-08-05T21:48 |
整体楼宇买卖登记今年反覆闯高逼近万宗,惟在量价贴近高峰前,市场稍趋观望及回气,为后市再升创造更佳条件。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港共录9,947宗楼宇买卖登记,按月微升6%。 |
|
陈海潮 |
2021-07-29T21:41 |
虽然6月份差估署楼价指数持平未创新高,但全港50指标屋苑楼价已率先破顶,料7月份升势持续,惟升幅恐放缓。综合数据所得,上月全港50个指标屋苑的加权平均实用尺价报15,623元,按月再升1.4%。 |
港楼市 |
陈海潮 |
2021-07-22T22:38 |
新冠肺炎疫情上半年良好受控,经济亦加速复苏,刺激包括上车客、换楼客及投资者多方购买力入市,推动二手私宅买卖登记量显着回升。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港共录29,071宗二手私宅买卖登记。 |
|
陈海潮 |
2021-07-15T21:42 |
本地新冠肺炎疫情转缓,上半年一手新盘有序登场,据土地注册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港累录8,222宗一手私宅买卖登记,按半年微跌7%,但同比则大升33%;期内登记总值创4个“半年度”新高。 |
|
陈海潮 |
2021-07-08T23:13 |
笔者留意到最近数月,整体楼宇买卖登记均呈“微调小涨”式上升,预料此格局短期内将持续,并等待进一步突破。据土地注册处数字,今年6月全港共录9,374宗楼宇买卖登记,按月升5%。 |
|
陈海潮 |
2021-07-01T22:39 |
2021年以来,楼价指数一口气连升5个月,当中细单位楼价更率先破顶!差估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93.7点,较4月的391.2点再升0.64%,升幅按月加快。 |
|
陈海潮 |
2021-06-24T22:47 |
今年楼市愈趋转旺,近月多了换楼客及投资者入市中高价物业,料800万元以上交投占比可连月刷新历史新高。反之,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港录得3,655宗价值800万元或以下的中细价二手住宅买卖登记。 |
港楼市 |
陈海潮 |
2021-06-17T22:32 |
上半年快要结束,又是时候为楼市作回顾展望。步入2021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略有放缓,发展商积极推盘反应十分理想,连二手市场亦被带旺,造就楼市“小阳春”提早出现。 |
|
陈海潮 |
2021-06-10T22:37 |
经早两个月大幅反弹后,不少居屋放盘在短时间内被消化,普遍业主叫价趋强硬,而买家高追动力有所转弱。据土地注册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全港录得560宗居屋二手买卖登记(包括第二市场及自由市场)。 |
|
陈海潮 |
2021-06-03T22:50 |
4月份官方楼价按月升幅略见收窄,表现较笔者原先预期逊色,不过,综观市况维持畅旺,料在短暂回气后,升幅可再度扩大。差估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90.8点。 |
|
陈海潮 |
2021-05-27T22:25 |
笔者日前接受电视台直播访问,主持人问及何以近期楼市气氛好转,但4月份统计的二手私宅转手获利比率97.6%不升反跌?笔者日常处理的楼市数据分析,很多都是依据政府土地注册处数字而来。 |
|
陈海潮 |
2021-05-20T20:41 |
在新冠肺炎疫情窒碍下,今年首季仍未有大型项目开展动工,令私人住宅动工量仍处于极低水平。根据屋宇署最新数据,今年3月份只有三个私人住宅项目动工,涉及单位仅60伙。 |
|
陈海潮 |
2021-05-13T20:12 |
新冠肺炎疫苗展开接种,加上疫情转稳,买家相信最坏时刻已过,购买力蜂拥入市,刺激上月二手居屋交投非常活跃。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4月全港录得683宗居屋二手买卖登记(包括第二市场及自由市场)。 |
|
陈海潮 |
2021-05-06T22:38 |
楼市气氛转旺,二手私宅交投连月上升,惟在一手再度积极推盘及二手盘源渐缺下,后市按月料在高位反覆波动。根据土地注册处数据所得,今年4月全港共录5,673宗二手私宅买卖登记。 |
港楼市 |
陈海潮 |
2021-04-29T22:36 |
楼价扭转对上两季跌势,于今年首季正式展开升浪,笔者看好次季楼价升幅更亮丽。差估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88.3点,按月再升0.80%,已连升3个月。 |
|
陈海潮 |
2021-04-22T22:14 |
楼价近月徐徐回升,不少买家及换楼客亦按捺不住入市中高价物业,令中细价楼买卖占比反覆再创历史新低。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今年3月全港共录4,077宗,价值800万元或以下的二手住宅买卖登记。 |
|
陈海潮 |
2021-04-15T21:46 |
二手私宅摆脱“疫境”,首季出现报复式反弹;相信新冠肺炎疫情渐退、未来通关有望,次季买卖登记或创9年新高!据土地注册处数据,今年首季全港共录13,219宗二手私宅买卖登记,按季升22%。 |
|
陈海潮 |
2021-04-08T22:26 |
虽然新盘略为回气,但新冠肺炎疫情好转,二手市场依然畅旺,整体后市可望连月闯高。今年3月全港共录9,057宗楼宇买卖登记,按月大增20%,为2019年中社会运动爆发以来的22个月新高。 |
|
陈海潮 |
2021-03-31T23:05 |
2021年以来,楼价连月上升,且升幅加快,预期新冠肺炎疫苗扩大接种,以及疫情减退,后市升势更乐观。差估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84.5点,按月再升0.92%。 |
|
陈海潮 |
2021-03-25T22:43 |
2月是传统农历新年淡月,惟今年楼市表现颇为理想,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及疫情转稳,后市升势有望加快。综合利嘉阁地产研究部数据所得,今年2月全港50个指标屋苑的加权平均实用尺价报14,856元。 |
地产 , 港楼市 , 港楼市 , 地产 |
陈海潮 |
2021-03-18T22:49 |
新冠肺炎疫苗陆续接种、疫情尚算稳定,近期私宅转手量价齐升,料有助后市获利比率及赚幅同步趋升。检视今年2月全港3,350宗已知上手购入价的二手私宅买卖登记中,帐面获利个案共3,253宗。 |
|
陈海潮 |
2021-03-11T23:13 |
转眼间已步向3月中,今年以来,整体楼市气氛持续好转,交投拾级回升,上月二手私宅买卖登记量率先冲破四千宗大关,后市料进一步出现报复式反弹!根据土地注册处数据所得。 |
|
陈海潮 |
2021-03-04T22:40 |
新盘畅销带动整体楼市气氛回暖,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展开,后市持续乐观,整体楼宇买卖登记本月料踏上八千宗台阶。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港共录7,551宗楼宇买卖登记。 |
|
陈海潮 |
2021-02-25T22:50 |
随着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转缓,今年首月楼价终见止跌回升!差估署本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80点,按月微升0.13%,为连跌3个月后反弹。 |
|
陈海潮 |
2021-02-18T21:48 |
受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影响,去年全年私人住宅施工进展缓慢,其中去年12月份更出现“零”动工的淡况。根据屋宇署的最新数据,去年12月全港未有任何私人住宅项目动工(按屋宇署接获上盖建筑动工通知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