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
時間 |
內容 |
標籤 |
莊志雄 |
2025-03-19T16:08 |
早前,市場憧憬俄烏停火,帶動美股反彈,中資股更跑贏美股,美股係咪要繼續調整?投資者係咪可以繼續睇好港股? 「股市漁夫」創辦人莊志雄指,最近美股反彈,其中,中資股表現唔錯,甚至A股都做得好過美股,呢幾日炒憧憬俄烏停火,CSI中國互聯網指數升6%,滬深300指數升逾2%,都高過標指及納指,美股市寬要跌至2023年低位約20%,才會觸發較強勁慨超買反彈,否則,彈幾日又跌過。佢續指,港股走勢唔錯,愈黎愈多股份升穿長期平均線150天線,亦有超過一半股份企係150天線以上。 Lewis又話,港股市寬向上,代表愈黎愈多落後股會追上黎,例如阿里巴巴(09988)1月底至今持續強勢,但佢建議,就算落後股有得升,都唔係選股慨首選。 |
|
彭偉新 |
2025-03-19T12:52 |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關注度上升最多港股,依次為新奧能源(02688)、小米集團(01810)、比亞迪股份(01211)、長和(00001)及華潤啤酒(00291)。 小米業績強勁,獲多家大行唱好兼上調目標價,最牛慨花旗睇73.5元。自從小米「踩過界」進軍電動車行業後,業績愈做愈好,更帶動整體小米產品生態鏈,小米股價要見70元水平才罷休? 資深證券分析師彭偉新指,整體業績及電動車交付量齊齊達標,市場對小米未來發展睇得更加樂觀。小米由主打低端家電產品,升級至中高端慨手機產品,再進軍電動車,有助毛利率提升。資金追捧小米力度強勁,股價有可能會上到70元,不過,多數投資者會係業績後會「食糊」,可以等股價回調再入場,上望空間較大。 |
|
盧志威 |
2025-03-19T11:14 |
人工智能(AI)晶片股巨頭英偉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係年度開發者大會(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GTC)上發布新AI晶片,下半年將會推出Blackwell Ultra芯片,Vera Rubin芯片就計劃2026年交付。Nvidia推新晶片可唔可以谷高股價? 潤淼資產管理董事盧志威認為,投資AI慨熱潮已過,DeepSeek慨出現令訓練成本下降,或會衝擊Nvidia係晶片市場慨壟斷地位。佢又指,炒賣風潮已消退,之前市場price in得太多,估值已經撐唔住,股價未來有機會落返100美元水平。 |
|
植耀輝 |
2025-03-19T10:14 |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推介騰訊控股(00700) 推介原因: -憧憬業績表現理想 -北水持續追捧科技股 -人工智能(AI)發展成新亮點 建議現價買入 目標價:580元 止蝕價:508元 |
|
趙晞文 |
2025-03-18T16:59 |
特步國際(01368)今日(18日)中午派左去年成績表,股價最多升1.4%,高見5.77元,收市報5.69元,無升跌。集團收入及純利都有增長,但點解股價反應相對冷靜?係咪市場唔收貨? 信達國際研究部董事趙晞文指,特步早已預告去年下半年收入增長放緩,純利增長就符合預期,收入亦錄得高單位數增長,其實都已經收貨,只係呢份業績冇乜驚喜,所以股價冇太大反應都係正常。 晞文續指,特步去年整體毛利率按年有得升,反映產品結構有改善,包括鞋履平均單價及毛利率較高,繼而推高鞋履業務收入。不過,整體毛利率略低過市場預期,相信係受服裝及配飾業務毛利率按年下跌影響,拖累整體毛利率增速。 |
|
李偉傑 |
2025-03-18T16:34 |
華潤啤酒(00291)今日(18日)中午派左去年成績表,全年少賺8%,差過預期,營業額按年跌唔夠1%,但末期息仍增加10%。如果拆開上下半年睇,去年下半年賺得少過上半年,不過,高端市場做得唔錯,毛利率前景係咪仍然樂觀? 天風國際證券經紀業務部董事李偉傑指,去年營業額386億人仔,去年上半年237億人仔,下半年只有149億人仔,全年賺47.39億人仔,去年上半年賺47億人仔,即係下半年白做,兩條數都係差。不過,如果睇埋細數呢份業績仍算過到關,只係盈利增速有少少放慢。 Jason續指,啤酒如喜力(Heineken)慨消費群好穩定,旗下新品牌「老雪」、「紅爵」銷量翻倍,可以搶到更大市佔率,未來只要高端啤酒慨市佔率keep到,毛利率就可以維持。 |
|
譚智樂 |
2025-03-18T15:25 |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關注度上升最多港股,依次為比亞迪股份(01211)、恆基地產(00012)、中國宏橋(01378)、紫金礦業(02899)、長和(00001)。 比亞迪發布「超級e平台」,推「兆瓦閃充」技術,充電5分鐘可以行470公里,相比Tesla慨超級充電站,充電15分鐘先行到275公里,比亞迪無疑完勝Tesla,「超級e平台」可唔可以帶挈比亞迪股價向上攻頂?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認為,雖然充電技術對電動車非常重要,但佢認為係咪有必要「分秒必爭」充電,就視乎用家需要,如果只係日常用途,5至10分鐘慨充電時間唔會造成太大困擾,所以Arnold認為呢個技術搞噱頭慨成分更多,希望吸引投資者注意。 Arnold又認為,市場其實更關注電池價格及壽命,雖然品牌有更好慨充電技術,無論如何都係一件好事,但最終都係要睇基本問題。 此外,有消息指,比亞迪計劃係德國設廠,Arnold指出,若最終成事,增長空間將會更大,尤其中國製電動車係當地有競爭力,比亞迪估值有望上調。 |
|
黃偉豪 |
2025-03-18T12:05 |
藥明康德(02359)昨日(17日)收市後出左業績,股價今日(18日)一度高見76元,勁升16%,但相關衍生工具選擇唔多,反而下周二(25日)出業績,同系慨藥明生物(02269)CALL輪有較多選擇,有行使價28.8元,8倍槓桿慨末日CALL,係咪可以用黎短炒業績?還是揀返3倍槓桿,年中到期慨條款較好? 胤源世創家族辦公室(香港)第一副總裁黃偉豪指,好倉可以揀進取些慨選擇,末日CALL都可以,因為近期強勢,可以借市場氣氛再推高股價,亦可炒業績因素。 不過,Ravi提醒,始終只有約10日就到期,時間損耗快,所以揀呢類CALL需控制注碼,小注博短線有較高回報,長期身少少慨CALL好處係時間損耗慢,但槓桿只得3倍唔算吸引。Ravi又指,對藥明生物中線睇法審慎,建議短期用以小博大策略較好。 |
|
梁偉民 |
2025-03-18T11:22 |
據《彭博》綜合分析員給予小米集團(01810)慨平均目標價約54.99元,昨日(17日)收市已經到價,有分析擔心,小米現價可能反映市場過分樂觀慨情緒,又指依家市場對小米慨期權押注增加,未平倉合約已回升至2021年5月慨高位,到底仲應唔應高追? 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指,市場普遍睇好小米汽車發展,尤其係自動駕駛慨潛力,雖然小米電動車銷量增長唔錯,但值得留意係,依家生產規模仍然較細,同傳統車廠每年銷售幾十萬,甚至百萬架比較,小米仲有一段差距。 此外,雖然市場對小米車款設計及物料有好高評價,但成本較高之餘,售價亦較低,幾時可以實現收支平衡仍然值得關注。 Wyman續指,競爭對手方面,例如比亞迪股份(01211)等近期推出慨新技術會構成挑戰,所以係高估值下高追小米有一定風險。 |
|
鄭家華 |
2025-03-17T22:46 |
維他奶(00345)上周五及本周一接連回購股份,是上市以來首輪回購行動。 阿仕特朗資產管理董事鄭家華表示,維他奶去年10月獲新加坡黃志達家族連番增持股份,引發市場關注會否爆發股權爭奪戰,公司這輪回購行動,可能是希望托高股價,增加黃氏進一步增持的成本。 |
|
梁傑文 |
2025-03-17T15:06 |
由A股上市公司南山鋁業分拆出來,東南亞氧化鋁製造商南山鋁業國際(02610)今日(17日)開始招股,入場費約3182元。睇返公司盤數,2021年開始盈收都快速增長,去年就多賺逾2倍,毛利率升至50.6%,依家市盈率(PE)約5至6倍,同業中國鋁業(02600)等都差唔多,PE似乎都唔算貴。 《香港股票財技密碼》作者梁傑文指,南山鋁業及同業中國宏橋(01378)去年盈利都大幅增長,原因亦都係一樣,主要受惠於氧化鋁價格急升近1倍,但去年底似乎已見頂及大幅回落,所以都擔心成功上市後業績會大走樣。 Mike又指,南山鋁業好似幾吸引,但如果睇埋中鋁及宏橋。 |
|
李浩然 |
2025-03-17T11:09 |
市場在一夜之間翻臉並不新鮮,只是這次從「AI無敵」到「特朗普衝擊」的轉折,顯得戲劇性十足。標準普爾500指數和加密市場兩個月內蒸發了5.5萬億美元,平均一天就損失3,500億。那些曾被捧上神壇的科技巨頭,如今宛如被打回凡間。在美股世界里,從來沒有所謂的「永恆信仰」,就算昨天還是冉冉升起的經濟繁榮之星,今天也可能變成暴風中心。深層原因在於兩大信念雙雙遭到動搖:一是美國科技的「本朝天命」似乎不再穩固,二是曾被市場寄予厚望的「新政」想像破滅。 AI曾被視為美股的「護身符」,尤其在Nvidia、Microsoft等股票市值扶搖直上之際,許多人幾乎篤定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一騎絕塵。然而所謂DeepSeek技術突破所帶來的化學變化,讓投資人突然冒出個大問號:如果AI霸權並非美國「生而擁有」,那這些高估值到底還能依賴什麼?先前支撐市場的信仰一旦鬆動,就像神明一夜失靈,情緒雪崩,股價自然崩得極快。 特朗普政策的因素又在這檔戲里添了幾把火。一開始華爾街將「特朗普2.0」視為再次催化美國經濟的燃料,企圖重現減稅、放水、降低監管的大手筆。可是從晶片出口管制到貿易再談判,種種動作顯示他似乎更在意債務結構、通膨壓力以及產業遷回等長遠議題,而不是討好短期股市。如果說美國科技企業習慣了「我有天然優勢,政府就會站臺幫我撐腰」,現在只能發現:政府的政策走向未必完全迎合市場。這種心理落差讓資金懷疑,過去那場持續兩年的科技狂熱是否已到盡頭。所謂的「Magnificent 7」——Tesla、Apple、Microsoft、Google、Amazon、Nvidia、Palantir——也出現大幅拋售。Wedbush之類的券商依舊扮演搖旗吶喊者,試圖安撫投資人:科技牛市並未結束,AI革命尚在第三個年頭,不用擔心長期趨勢。只是當特朗普對晶片設限、全球宏觀局勢變動加劇,投資人也不得不思考「牛市究竟走了多遠」的問題。 若將時間拉長,或許可以多一點耐心來看那些真有戰略地位的公司。例如Nvidia和Microsoft向來是AI基建的雙強,硬體與軟體融合之勢延伸可期,Tesla更是自動駕駛、機器人等話題的中心;Apple雖然還沒在AI上使出強力招數,但擁有龐大生態系;Palantir則以企業端數據為落腳點。這些公司儘管看似估值高築,可如果未來真有「兩萬億美元級別」的AI資本支出浪潮,它們勢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Wedbush也在強調這點,認為未來5年甚至8到10年的AI進程只是剛剛起步,市場因特朗普大刀闊斧地實施新關稅、出口管制而出現恐慌,實屬短期擾動。問題是,在恐慌尚未散去之前,誰能篤定拋售潮什麼時候結束?再細看被點名的Tesla、Nvidia、Apple、Microsoft和Palantir,這些股票年初看似高高在上,如今卻跟著大盤翻騰不止,自然讓投資組合動搖不安。 另一方面,也必須承認市場有它的健忘症:去年底的「AI光環」把科技巨頭估得天高,一旦發現美國科技霸權並非無敵,又或是特朗普政策不再遷就華爾街需求,崩潰也以同樣速度發生。如果市場氛圍持續瓦解,希望落空的投資人也不會給過高估值太多寬容。畢竟巴菲特那句話依舊管用:短期來看,市場是投票機,情緒瞬息萬變;但拉長時間,此處依舊是稱重機,企業的真實價值終究會浮現。 對於堅持長線的投資者而言,也許最好的策略是遠離市場的尖叫聲,聚焦在企業的基本面:真能做出AI等革新技術、在地緣政治動盪中保持韌性者,長期仍具備擴大市佔機會,特別是那幾家在高階晶片、雲端服務、演算法領域佔據龍頭的公司。這些企業往往能把挫折當成淘汰對手的機會,只要市場的癲狂找到新的目標,故事又會重啟。 簡而言之,這一波科技股的拋售,和其背後「美國科技無敵」與「特朗普再造榮景」兩大敘事的動搖關係深遠。AI光芒仍在,但暫時蒙上一層陰霾。對於投資人來說,若真的相信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藍圖,就該想想自己在接下來一、三、五年的佈局能否緊扣那些核心企業。只要部署得當,這場腦力震盪或許只是給了市場一頁荒誕的恐慌戲碼,讓真正堅定者更能逢低佈局。至於恐慌大潮要持續多久?也許時間會證明,利潤始終屬於那些在喧囂中能耐住寂寞、把注意力放在企業長期競爭力上的人。畢竟跳脫一切政治風暴和市場焦躁,AI時代當真才剛開始。 |
|
郭思治 |
2025-03-17T10:48 |
大市已身處3月份之中旬,雖周來之市勢頗為反覆,惟直到執筆一刻止計,3月大市之形態仍暫屬先低而後高,恆指暫是由4日之低位22,547點升至7日之高位24,669點,即在短短4個交易日內,累積之升幅已達2,122點,論升勢確頗偏促,故一旦買盤不繼,定必招來伺高回吐之沽盤,而市勢亦會漸陷反覆不明之中,但需指出,即使大市再略見反覆,該衹屬中期大幅急升後之正常回吐及消化而已,畢竟大市自今年1月13日低位18,671點開始之中期升浪,至3月7日高位24,669點止計,在短短8周內,恆指已急升達5,998點,論升幅當已不算小,且升勢亦頗偏促,故在動力萎縮下,大市稍作回吐及消化乃正常現象,但有一點需留意,一個月之高低位是不該同時出現於4個交易日之內,故在本月底前,技術上或會有更大之波幅點出現,從而拉闊月內高低位之距離以符合慣性之要求。 上文提及,本月恆指是由4日之低位22,547點升至7日之高位24,669點,即月內之波幅是上升2,122點,而此波幅之中位數為23,608點,從周來大市之走勢看,目前大市正持續整固於23,608點左近,屬待變之格局,至於短期後市會試頂或試底,當需視乎資金之入市態度而定,但從技術上看,首先該關注恆指能否持續穩守於10天線(約在23,673點左近)及20天線(約在23,407點左近)之上,因衹要大市能穩守於上述兩組平均移動線之上,技術上該有利於短期後市候機試頂,反之,如大市正式跌穿上述兩組平均移動線,則後續之市勢將進一步反覆。 值得留意的是,直到執筆一刻止計,主要恆指成份股之表現雖稍見反覆,但由於沽壓並不明顯,加上維穩之買盤亦續見湧現,即是說,目前大市即使再稍見反覆,但該衹屬中期大幅急升後之正常回吐或調整而已,衹是經過近八周之中期上升後,大市或會持續消化及整固,直至資金再大手追捧,大市能在動力配合下再展新升浪,而在大局未明朗前,最好是暫作觀望。 |
|
植耀輝 |
2025-03-14T22:46 |
理想汽車(02015)去年第四季業績好過預期,不過今年第一季收入及交付量指引卻遠遜預期。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理想預期第一季交付量最多只升15.7%、收入至少跌3.5%,應是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加上理想要到下半年才有新車推出,因而影響銷情及售價,整體看,公司銷量增速放慢,並開始被其他汽車新勢力追上,預計股價仍會跑輸同業。 |
|
黃敏碩 |
2025-03-14T17:46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衛健委網站發布當地生育補貼細則,鼓勵生育,其中,最高單孩補貼可達10萬人仔。有大行指,政策超預期,又估計短期內會有更多地方政府跟進,利好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今日升得最靚慨育兒相關股係中國飛鶴(06186)及錦欣生殖(01951),如果想炒相關憧憬應該點揀股? 王道資本及家族資產管理執行董事黃敏碩解釋,呢些受惠股今日大升主要係之前已落後左一段時間,依家市場覺得要調整相關股份慨估值,不過,呢類股份對內要小心消費力度不足問題,對外就要留意競爭及政策問題。 Michael又話,雖然鼓勵生育政策消息可以推動資金入市,但要注意韌性方面配唔配合到,加上每隻股份都有自己慨特性,揀股時必須注意風險。 |
|
關焯照 |
2025-03-14T17:35 |
美國今晚(14日)將會公布3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市場預期數據將會向下,要留意對已經「見熊」慨美股有咩影響。此外,雖然納指已跌入調整區,但昨晚(14日)英偉達(Nvidia)及軟件公司Palantir股價冇跟納指100破底,係咪預示納指有機會出現超賣反彈?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指數已嚴重超賣,係有機會反彈,如果今晚公布慨數據差,就「撳佢一下」,然後趁勢平倉,今日已經係星期五,如果期權借數據「隊落下」平倉,再部署技術性反彈,首先係比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一個警號,就係市民信心開始轉差,通脹預期仍然係升,佢就好難解釋,跟住就可能會「鬆手」,所以呢個Weekend有可能講返一些比較溫和慨說話。 Nvidia方面,關博士就話,納指100近期破底,但Nvidia股價係升,Palantir亦冇跌穿之前個底,反而開始有些穩定,呢兩隻股王應該對市況有幫助。至於台積電(TSMC)市盈率(PE)已跌到17倍,投資者可以留意返一些有實力、穩定慨股票,呢幾隻博反彈都可以考慮。 |
|
梁偉源 |
2025-03-14T15:16 |
截至早上11時止,過去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長和(00001)、藥明生物(02269)、友邦保險(01299)、蒙牛乳業(02319)、中國飛鶴(06186)。 友邦今日(14日)開市前出左業績,新業務價值繼續創新高,集團又宣布新一輪價值16億美元慨股份回購計劃,但股價今日持續向下,係咪市場嫌回購規模細?股價有冇追落後空間? 大華繼顯執行董事梁偉源認為,其實回購金額唔算少,新業務價值增長亦好理想,股價由2月中約51元升到依家慨60元水平,已經升左唔少,集團基本因素好,新業務價值增長又理想,其實股價都唔算跑輸大市好多。 Steven又話,友邦股價現時只係短暫獲利回套,若大市仍有上升動力,友邦股價係60元水平會有較大支持。 |
|
聶振邦 |
2025-03-14T12:06 |
雖然美國通脹壓力紓緩,但貿戰不斷升級令市場憂慮,美股3大指數昨晚(13日)齊跌至逾半年低位,繼納指後,標指已自2月高位回落逾10%,確認跌入技術調整區,200天線呢個關鍵位係周一(10日)跌穿後,形勢更難樂觀,反觀金價就再破頂,點睇美股後市? 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表示,標指200天線係5700點以上,昨晚收市報5521點,相差唔夠200點,港股慨恆生指數一般睇250天線,標指就睇200天線,呢兩個都係長周期盛衰分界線,依家標指已失守200天線,其實已經「見熊」,估計要出現較重大慨利好消息先會出現明顯反彈,若標指進一步向下,美股投資氣氛就會更差。 金價方面,聶Sir認為,市場十分關注美國經濟放緩情況,近期美元偏軟會利好金價,估計金價未來1個星期企穩每盎司3000美元樓上慨機會幾大,投資者可以留意今個月可唔可以升至3050美元水平,由於短期冇乜利淡因素,所以金價可以繼續睇好。 |
|
植耀輝 |
2025-03-13T17:44 |
招商銀行(03968)獲摩根大通唱好,上調目標價至56元,評級「增持」,招行股價今年累升19%,市帳率(PB)係內銀股中罕有上到1倍水平,投資者應該買招行,還是其他PB未夠1倍慨內銀股?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指,招行盈利增速較其他內銀快,所以PB會較高,雖然招行息率唔及其他內銀股吸引,但估計股價潛在升幅及業務表現較好,所以較易吸引投資者。佢又話,若內地推出慨刺激經濟政策見效,到時內地經濟好轉,而招行同消費範疇關係較密切,業績表現有望更好。 此外,Stanley對摩通估算有13萬億人仔潛在資金流入A股慨講法有保留,主要係投資產種類多,係咪會有大額資金流入內銀股仍然係未知之數。 |
|
陳偉明 |
2025-03-13T14:21 |
DeepSeek加速推出新AI模型R2的利好消息刺激港股於前周突破24,000關,惟美國總統特朗普特突然表示會在對中國「額外再加徵」10%關稅,累計加幅達20%,恆指於前周四(2月27日)於24,076點遇阻回落,並在中國推出反制措施對美農產品加徵10%至15%關稅後於上周二(4日)進一步跌至低見22,547點。 雖然中美貿易戰升級,但美國或降低墨西哥及加拿大部分關稅令關稅憂慮暫緩、內地兩會召開惹政策憧憬,加上由設計、度橋到執行一手包辦的另一款爆紅國產AI應用智能助理「Manus」出世,再掀內地AI應用軟件炒作熱潮,港股於上周二(4日)裂口低開逾300點,向下假穿22,716支持後,便於22,547點見底回升並且大挾淡倉,恆指由22,547點低位計,4日內升逾2,000點,於上周五(7日)升至高見24,669點,再創逾3年新高。 筆者上周明確指出恆指大約24,100以上已經反映內地AI及兩會憧憬等利好消息,提醒大家在上周四(6日)開始要減持正股,並且候高Long Put 科指期權對沖倉位下跌風險。結果,恆指上周四(6日)向上假突破升穿2月27日高位24,076點後,便於上周五(7日)的24,669點迅速見頂回落,隨後內地2月CPI及PPI遜預期,通縮陰霾再現、美國經濟憂慮加劇,連特朗普亦不排除經濟可能衰退,再加上美國與加拿大及歐洲的貿易戰升溫,港股反覆向下,失守23,500關。 技術上,港股由1月13日底位18,671點開始計,在兩個月內已累升近6,000點,期間並未曾出現明顯調整,恆指本周二(11日)因為特朗普的衰退言論拖累下裂口低開逾500點,出現筆者過往提及的「連續兩日」跌穿上日低位的「見頂轉勢回落」訊號,估計恆指上周五(7日)的高位24,669點已見近期頂位。 雖然港股本周二(11日)低開高走,在裂口低開後很快於23,238點見底回升,並且在DeepSeek下周一(17日)發布新模型的利好消息刺激下,於本周三(12日)回升逼近24,000點,但在歐盟午後公布推出反制美國關稅措施的利淡消息下再度受壓回落,並且於本周四(13日)弱勢持續。如果恆指經過本周二(11日)及三(12日)的技術後抽後,再出現另一利淡訊號「陰燭跌穿」上日低位,估計恆指短期有機會跌穿上周二(4日)低位22,547點。 在內地AI熱潮下,即時港股短期在缺乏進一步的利好消息下面臨調整風險,但下跌幅度應該是有限數,筆者傾向恆指短期會橫行上落,利用時間消化超買壓力後,港股大方向仍然有力再次破頂。策略上,進取投機者可考慮在恆指23,400點以上極小注Long Put 3月價外600點科指期權,保守投資者則耐心等待恆指回調至22,400點以下利用股票期權Short Put接貨策略,在持有足夠現金接貨的情況下,分注Short Put 4月等價的科技板塊的股票期權。 |
|
林樵基 |
2025-03-13T11:24 |
美國2月通脹降溫,市場對聯儲局減息預期升溫,但市場對關稅慨憂慮持續,美股3大指數昨晚(12日)個別發展,其中,道指反彈82點。美國上月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升0.2%,按年則升3.1%,兩者都低過預期,較1月有所降溫,美國通脹係咪會持續回落? 資深經濟學家林樵基認為,由於通脹數據有滯後因素,所以未能完全反映關稅慨影響,因此,投資者唔應該咁快就認定通帳會持續急速回落。佢又提醒,現階段可以肯定的是,美國關稅政策一定會為全球帶黎負面影響,而美國經濟會唔會因而陷入衰退都要稍後先可以判斷到。佢相信,當有數據顯示經濟表現愈來愈差,聯儲局就會出手。 Benny又認為,依家唔適宜預測美國債息會唔會出現倒掛,事實上,美國進行多次量化寬鬆(QE)搞亂美股,令全球資金流動愈來愈快,所以市場會關注美國關稅政策,點影響美國及全球經濟。 |
|
許繹彬 |
2025-03-13T11:09 |
本周金融界焦點,定必是近幾年一直被市場譽為「金槍不倒」的美國股票市場,在踏入三月後出現每況越下的跡象。美股跌幅亦可謂相當驚人,單從今年2025年高位來看,截至上一個美股交易日計算,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已下調近4,000點。而一直深受投資者青睞的納斯達克指數,如用不足20,000點的基數計算,跌幅更近15%之多。當中最受港人熟悉、由馬斯克主持大局的特斯拉Tesla(TSLA),周一(10日)收市報222.15美元,下挫15.4%,創下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相較去年12月高位,股價已累挫超過50%,市值蒸發更超過8,000億美元。 美股過去數年一直給投資者「逢跌必買」及「有買貴無買錯」的神話,但在本月可謂幾乎幻滅。被譽為「華爾街先知」、曾預測標指將攻上7,000點的Yardeni Research Inc.總裁Edward Yardeni,如今更表示「我們不能排除熊市可能已悄然開始」,呼籲投資者必須小心為上。 為何美股會突然由神壇跌落谷底?可以追溯至今年美國「狂人」總統特朗普再次進駐白宮說起,他一上任就把「關稅」這個議題玩得「出神入化」,更令全球各國均因此嚴陣以待,時刻保持作戰狀態,構思如何作出反制措施迎戰。當中最激烈的,相信是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徵收關稅問題,狂人在上任後即對上述國家徵收25%關稅,引起全球譁然。正因如此,加拿大亦進行反擊威脅,宣布對輸往美國各州的每兆瓦電力徵收25%的報復性附加費。特朗普因此再度還以顏色,下令對加拿大鋼鐵和鋁進口的關稅再提高25%,令總關稅提升至50%,將於周三(12日)起生效。之後加拿大又宣布反制措施,公布自今日(13日)起,向規模達298億加元的美國產品加徵25%報復式關稅。 外間認為,未來由美國先挑釁而導致各國與美國互不相讓的情況,相信會不斷發酵。因為此類糾纏不清的問題,使美股的前景變得模糊難測,更因特朗普上任後政策混亂,令外界對美國通脹及經濟增長放緩產生憂慮。加上美股在過年幾年並沒有正式調整,導致美股估值持續高企。而特朗普政府無論在關稅措施,抑或對股市、經濟的問題,均顯得毫不在意,更無視自由貿易的重要性,只顧不斷製造事端,令美國在國際的處境變得「孤掌難嗚」。不僅如此,狂人更發出自我引爆的言論,指美國不排除經濟會持續出現衰退,令美股持續出現「直插無水花」的狀態,故此投資者對美股產生不安之感,亦屬人之常情,因而先行減磅套現,令美股近期面臨「易跌難升」的困局。 談回港股,自今年二月起即有脫胎換骨的感覺,亦可能是美國政策混亂,令外圍投資者想減低美國投資所帶來的風險,從而將資金流入較低風險的國家。近日中港股市往往逆市靠穩,尤以港股,成交完全沒有萎縮跡象,除一直大力支持的「北水」在本周一(10日)淨流入高達296億元創新高及金額按日增加1.44倍之餘,短短4個交易日亦錄得淨流入累計達566億元!而外資亦對港股投放的力度不斷加大,據外媒報道,韓國投資者二月淨買入折合約14.66億港元的港股,踏入三月韓國資金掃港股更見凌厲,截至3月10日淨買入折合約9.9億港元,買入港股的額度是2021年初以來的最大兩個月淨買入。國際投行野村證券更指出,美股因憂慮經濟衰退而出現暴瀉的現象,因而加速令投資者重新考慮將資金轉移至其他地方,外國投資者可能轉戰中國市場,亦是令港股更見鞏固的重要原因。 但筆者認為,從種種跡象來看,中港兩地股市確實有著佔盡先機的優勢,但畢竟港股已累積一定升幅,每當去到一個重要關口,便會出現較為波動及需要整固的格局,倘若國內數據不似預期,港股的調整幅度亦有所反映。單以本周一(10日)為例,內地官方於上周日(9日)公布2月的CPI、PPI數據遜市場預期,令市場再度憂慮經濟陷入通縮困境,港股一度跌至23,200點水平;慶幸中港兩地股市仍憧憬著當時仍在北京舉行的兩會會議帶來喜訊,因而在跌穿10天線(約23,600點)後,便在北水帶動下,慢慢又修復失地,重返10天線以上。但由於兩會會議於前天(11日)正式閉幕,即令港股昨天(12日)呈現缺乏承接、高開低走的格局。 未來,港股支持位亦會在上日低位近23,200點左右,要突破24,000點,或挑戰今年高位24,669點的水平,相信要待國內接下來發布的數據要「對辦」,或再有新的AI人工智能等利好消息配合。如未有相關消息,可能只會繼續在10天線輾轉徘徊。建議投資者現階段應固本培元,持盈保泰,不要急於進攻;如投資者仍然心癢癢,建議短炒為上。 |
|
阮子曦 |
2025-03-13T10:17 |
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推介吉利汽車(00175) 推介原因: -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回暖,集團旗下品牌汽車增長亦符合預期 -旗下極氪(ZEEKR)新豪華車款9X將於下月上海車展亮相。 |
|
羅尚沛 |
2025-03-12T22:42 |
平安好醫生(01833)去年經調整盈利1.58億元人民幣,首次錄得盈利,但就少過市場預期。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預期,平醫依靠人工智能減省成本,未來幾年應可持續錄得盈利,而人工智能加健康醫療概念應未炒完,因此股價仍有上升空間。 |
|
林嘉麒 |
2025-03-12T17:22 |
國泰航空(00293)今日(12日)公布業績,去年整體貨運的運載量上升逾8%,收益率升近3%,雖然貨運收益率力保不失,但面對關稅不確定性,對貨運會造成多大影響?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林嘉麒指,國泰面對巨大不確定因素,關稅可能會令貨運需求下降,加上美國經濟正面對衰退危機,今年國泰的收益率及運載量均有機會下跌。 他續指,國泰短期股價開始見頂,因為國泰資產淨值大幅下降及市帳率(PB)貴,所以現階段不適宜沾手,他建議投資者可等環球經濟穩定下來,股市調整後,才考慮買國泰。 |
|
莊志雄 |
2025-03-12T16:20 |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已滿50日,但暫時美股表現與他4年前首次任期對比,相差很遠,有甚麼要留意?甚麼時候才可以買美股? 「股市漁夫」創辦人莊志雄指,股市中有兩個事項要留意,第一是估值,美股估值一向都超貴,他建議是「炒」而不是投資,且要看第二個因素--動力,去年美國指數上的動力是正面的,所以用「炒」的角度而言,用指數權重的工具會較好,可是今年特朗普「回朝」時,美股卻失去了動力,而在估值貴的情況下沒有動力會很麻煩,假如估值及動力變負面後,就會影響投資氣氛,即投資者情緒。 Lewis續指,要等投資者情緒去到極度悲觀才可以博美股反彈或回升,若要博回升,則要看到些基本因素改變,可以是估值跌到夠便宜,或是新政府做的事開始有效,成功幫美國政府減債,能提升美國政府效率,能控制通脹等,但這些改變不會是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可見的,而是需要一些長期的政策。 |
|
彭偉新 |
2025-03-12T13:06 |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長城汽車(02333)、普拉達(01913)、吉利汽車(00175)、安踏體育(02020)及速騰聚創(02498)。 車股造好,昨日(11日)零跑汽車(09863)扭虧,今日(12日)股價繼續強勢,有助提振汽車板塊,小鵬汽車(09868)更加一度重上紅底股,「兩會」後市場預料好快有大型消費刺激措施,利好車股,追落後的有長汽、蔚來(09866)、車股是否「長炒長有」? 資深證券分析師彭偉新指,若想推動經濟、發展汽車行業,對汽車行業的補貼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車股繼續是市場焦點。 Castor續指,內地車企每月會公布交付數據,當交付量有增長,不少大行都會調升目標價,對相對落後的汽車股有提振作用。小鵬計劃於2026年開始量產分體式飛行汽車,也有利股價表現。 |
|
盧志威 |
2025-03-12T10:53 |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早前提出對所有進口鋼鋁徵收25%關稅,今日(12日)將會生效,昨晚(11日)原本宣布會對加拿大鋼鋁產品額外收多25%,即係合共收50%關稅,但後來又取消額外加25%決定,拖累美股連跌第2日,雖然市場恐慌指數(VIX)指數回落3%,不過,美股反彈力度好弱,投資者暫時是否不宜低吸美股? 潤淼資產管理董事盧志威指,於技術分析上,整個美股走勢都較差,主要有兩大原因:關稅戰令市場氣氛差,通脹及企業成本升;投資者自DeepSeek出現後就離棄美股,對A股H股的科技股及相關人工智能(AI)應用類做大規模重估,轉「炒」A股H股。 William續指,未來美股走勢,要看關稅對經濟有多大衝擊,但他認為,互聯網類或AI應用類有關的美股受到影響不大,可趁低吸納。 |
|
趙晞文 |
2025-03-11T17:40 |
瑞銀及摩根士丹利近期齊齊唱好新藥研發外判龍頭藥明系,藥明系股價過去曾因美國生物法案而暴瀉,不過,行業市盈率(PE)似乎已重返消息前水平,成功修復估值,點睇藥明系前景? 信達國際研究部董事趙晞文指,單睇今年盈利預測,依家估值叫做成功修復,不過,同過去5年比較,仍低過平均值。晞文續指,藥名系之前估值咁高,原因係5年前遇上疫情,拿到好多國際藥廠定單,依家黎到後疫情時代,定單自然回復至正常水平。 佢又話,雖然地緣政治因素略為紓緩,但仲未真正解決,所以要留意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慨政策,因為隨時對藥明系有重大影響。 晞文認為,藥明系之中較睇好藥明合聯(02268),因為公司近年專門發展慨ADC藥物,係國際大廠新趨勢。 |
|
葉佩蘭 |
2025-03-11T17:33 |
市場對中美經濟憂慮齊升溫,2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跌0.7%,相隔逾1年再陷入通縮,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表現亦強差人意,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經濟衰退問題避而不談,油價本身已有唔少負面因素,下個月又要面臨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OPEC+)增產,雖然美國能源部長Chris Wright指,特朗普準備執行針對伊朗慨石油制裁,但紐約期油仍要考驗每桶65美元支持,後市有冇條件企穩? 英皇期貨營業部總裁葉佩蘭指,OPEC+有機會係4月再增產,到時石油供應進一步增加,但美國經濟面臨衰退危機,或會減少石油需求,係供過於求下,油價勢走弱,暫時可以先睇64美元至65美元呢個支持位,若油價大跌,OPEC+有機會叫停增產。 |
|
李偉傑 |
2025-03-11T16:40 |
美國電動車生產商Tesla股價昨晚(11日)大林,收市暴瀉15%,報222.15美元,直插去年10月以來低位,市值縮水1300億美元。馬斯克(Elon Musk)帶領慨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慨工作惹黎極大爭議,包括裁員計劃,引起唔少美國人不滿,而美國多地慨Tesla陳列室爆發針對馬斯克慨示威,集團生產慨Cybertruck更畀人縱火,Tesla股價弱勢係咪同馬斯克從政有關? 天風國際證券經紀業務部董事李偉傑指,由特朗普(Donald Trump)競選前到當選後,馬斯克慨表現「突出」,難免惹黎部分民主黨支持者不滿,依家馬斯克企係政治前線,態度太進取,係商業角度黎講唔係一件好事,或會削弱大部分消費者購買意欲。Jason又認為,Tesla必須有新改變,才可扭轉現時慨情況。 |
|
譚智樂 |
2025-03-11T15:23 |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慨港股,依次為快手(01024)、紫金礦業(02899)、零跑汽車(09863)、優必選(09880)、信達生物(01801)。 快手再度上榜,今朝(11日)錄得兩宗大手成交,早市一度高見67.5元,大升近7%,衝上逾年半高位,快手股價上周累升25%後,至今仍未出現回套,如果要揀人工智能(AI)相關股,快手係咪其中1隻值得考慮慨股份?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指,短線而言,快手的確有條件追落後,加上相對其他大型科技股,快手係比較平。佢又話,快手之前公布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可靈AI」係一大突破,市場至今仍然炒作緊呢個因素,雖然「可靈AI」呢個消息已公布左1個月,但相信快手短線仍會係較強勢慨科技股,只要股價企穩60元樓上,暫時仍可以繼續睇好。 |
|
蘇沛豐 |
2025-03-11T12:03 |
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憂慮加深,觸發美股昨晚(10日)大林市,其中,道指收市暴瀉890點。亞太區股市今朝(11日)幾乎全線向下,其中,恆生指數大幅低開逾500點,之後跌幅逐步收窄,係咪美股對港股慨影響冇以前咁大?港股後市會點走? 金馬資本管理交易策略師蘇沛豐指,美股跌係因為估值高,市場擔心當地經濟陷入衰退,難免會拖累其他地區慨股市,加上美國關稅政策主要針對中國,市場擔心或會窒礙中國經濟復甦,一定會對A股及港股帶黎一定壓力。此外,自DeepSeek推出後,中資科網股大幅反彈,但人工智能(AI)未來係咪可以幫到中國企業改善盈利,甚至令中國經濟增長步伐加快,投資者都要密切留意。 佢認為,恆指再向上重估慨空間唔大,而現水平有一定整固壓力,今年目標預測市盈率(PE)約11至12倍,估計仍有約10%上升空間,即年底可升至25000點水平。 |
|
梁偉民 |
2025-03-11T11:16 |
美股昨晚(10日)經歷「黑色星期一」,3大指數急瀉,道指一度急瀉逾1100點,收市仍跌重挫890點,標指,納指更插4%,錄得兩年半最大單日跌幅,晶片及人工智能(AI)相關股大林,Tesla收市重挫約15%。市場主要擔心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或出現政策錯誤,令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慨風險急升。 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認為,其實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唔算太高,估計至年底陷入衰退唔機會唔夠一半,雖然近期美國零售、服務業,甚至消費信心都大跌,又差過預期,但Wyman指,美國就業市場仍然硬淨,上周五(7日)出爐慨非農新增職位仍有15萬個,即使預期就業市場會逐步轉差,但估計相關影響都要一段時間才明顯浮現。 Wyman續指,依家最大不確定因素係特朗普慨關稅政策,如果特朗普真係向墨西哥、加拿大及歐洲等徵高關稅,將對經濟構成好大衝擊。此外,亦要關注特朗普係咪會大規模裁減聯邦政府職位,因為可能會影響當地就業市場及失業率。 |
|
黃敏碩 |
2025-03-11T09:58 |
王道資本及家族資產管理執行董事黃敏碩推介濰柴動力(02338) 推介原因: -傳統業務逐漸復甦,國內重卡銷量去年第4季穩定下來 -近年開拓國內外數據中心高端市場,市場對用於數據中心的大口徑高速發動機需求殷切 -推出全系列動力電池產品。 |
|
阮子曦 |
2025-03-10T22:43 |
零跑汽車(09863)去年第四季首次錄得經調整盈利,同時重申今年交付量目標為50萬輛。 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表示,零跑上季業績好過預期,相信今年全年亦會錄得經調整盈利,股價仍有上升空間,初步股價目標60元。 |
|
聶振邦 |
2025-03-10T16:35 |
近期機械人概念熱炒,去年底上市慨越疆(02432)股價今日(10日)一度大升逾10%,高見38.2元,其實集團去年招股時唔係咁多人留意,不過,依家市場氣氛同當時比較已經唔同曬,依家再睇返招股結果有咩啟示? 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指,越彊招股結果反映有街貨有一定集中度,而據中央結算系統顯示,第2至8名參與者已佔招股規模87%,大戶持貨量明顯較高,對股價黎講係一個利好因素,因為即使市況短期內逆轉,股價仍可維持係高位。 聶Sir又話,越彊受惠於人工智能(AI)、機械人熱潮,估值獲得上調,依家市銷率(PS)約45倍,反映投資者對公司前景感到樂觀,但值得留意係,45倍唔係市盈率(PE),後市要留意越疆會唔會有炒到過熱慨情況。 |
|
梁傑文 |
2025-03-10T15:44 |
銅鑼灣大地主金朝陽集團(00878)今早(10日)復牌,股價一度抽升逾40%,高見7.73元,但仍低過大股東提出慨8.5元私有化作價,港股私有化浪潮去年開始升溫,係咪反映市場融資困難,公司寧願進行私有化? 《香港股票財技密碼》作者梁傑文指,情況岩岩相反,因為近年融資環境對地產商來講其實係理想,所以金朝陽把握機會,趁股價低殘提出私有化,加上港股一些中小市值公司估值仍然低殘,公司大股東今次以低價錢買貴資產,令身家「水漲船高」。 Mike又提及,對比起大股東,小股東就更加無奈,私有化作價較停牌前有55%溢價,屬於偏低水平,加上地產市道下行,商廈租值大跌,小股東估唔到公司估值繼續下行,而金朝陽算係咁多地產公司之中,折讓較大慨一家。 |
|
姚浩然 |
2025-03-10T11:17 |
亨達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推介比亞迪股份(01211) 推介原因: -成功集資430億港元。 |
|
陳偉聰 |
2025-03-10T11:12 |
DeepSeek引爆慨國產人工智能(AI)熱潮及「兩會」效應接力炒起港股,恆生指數上周累升近1300點,企穩24000點樓上,睇返依家慨市場氣氛,港股今年仲有幾多上升空間?目標睇幾多? 東亞證券高級投資策略師陳偉聰估計,恆指今年可上望26000點,主要有兩大因素支持,首先係AI技術突破超市場預期,其次係發改委設立萬億創投引導基金,利好一些在港上市及權重高慨科技股估值重估,繼而推升大市。 佢又話,雖然內地推出財政政策穩定消費,所以唔使睇淡企業盈利前景,但都唔可以忽略一些環球性風險,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搖擺不定慨行政命令、一些針對AI慨制裁,以及市場氣氛轉變。 |
|
郭思治 |
2025-03-10T10:54 |
大市自踏進3月份後,走勢相當反覆,恆指先由3日之高位23,405點急跌至4日之22,547點,其時恆指已正式跌穿10天線(現正位於23,497點左近),論形勢,大市此刻確已開始進入中期大幅急升後之回調中,但由於資金再度不斷湧入,故整個大市不但止跌回升,且恆指更於7日再度上升至24,669點,即在短短4個交易日內,恆指之上升波幅已有達2,122點,論形態,大市目前又再屬先低而後高,但需留意,一個月之高低位是不該同時出現於四個交易日之內,加上2,122點之波幅雖不算少,惟該不能滿足月內之所需,故在本月餘下之交易日,理論上該有更大之波幅點出現,從而擴闊月內之波幅以滿足所需,同時亦能拉闊月內高低位之距離以符合慣性之要求,嚴格而言,衹要先低後高之形態不變,大市再往上尋月內新高之機會該較大。 從走勢上看,大市自1月13日低位18671點開始之中期升浪,由於已成功升越2024年10月7日之高位23,241點,亦已升越2023年1月27日之高位22,700點,故目前之上望目標該為2022年2月10日之高位25,050點,惟大市雖仍處續尋頂之趨勢,但有一點需留意,大市此潮中期升浪,恆指暫是由1月13日之低位18,671點升至3月7日之高位24,669點,即在短短七周內,累積之升幅已有達5,998點,單論升幅確已不算小,故一旦買盤之態度稍見保守,需慎防大市於高台又會再見反覆,故任何再冒高追入之投機性短炒行動,切記做好風險管理,同時亦不宜過急及過勇。 移動線方面之表現仍偏穩,目前各組平均移動線由上而下之排列為10天線(約在23,497點左近),20天線(約在22,933點左近),50天線(約在21,096點左近),100天線(約在20,600點左近)及250天線(約在18,925點左近),單從技術上看,衹要恆指能持續穩守於10天線之上,即表示大市仍處續尋頂之趨勢中,但一旦10天線有失,該表示大市之升勢已漸受規限,且技術上可能會漸進入大幅急升後之調整中。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
|
李浩然 |
2025-03-10T10:29 |
環球性多元投資者過去十年來仿佛背著一塊沉重的鐵鎖,眼睜睜地看著美國市場一騎絕塵,而海外市場則像一場永無止境的馬拉松,跑到一半卻發現終點線還在不斷後移。這種美國市場的長期優勢似乎已經打破了歷史上標榜的週期性輪動規律。然而,2025年伊始,市場風向突然轉變,讓人不禁懷疑:環球多元化投資終於要迎來春天了嗎? 數據顯示,德國、法國、意大利和中國市場在今年頭兩個月的漲幅遠超標準普爾500指數,後者甚至還出現了負回報。iShares德國ETF(EWG)錄得22%回報,中國大盤股ETF(FXI)緊隨其後,漲幅21.9%。法國和意大利市場也不甘示弱,分別上漲16.7%和19.2%。相比之下,標普500 ETF(SPY)僅能望塵莫及,年初至今的回報為-1.7%。這種戲劇性的轉變讓人不禁思考,這是否只是一次短暫的逆襲,還是國際市場終於找到了真正的催化劑? 市場變化背後的最大推手之一來自歐洲經濟政策的根本轉向。長期以來,德國一直是財政紀律的忠實擁護者,對於政府債務的態度比對於足球的熱情還要嚴格。然而,2025年,這種堅守突然被打破。新政府決定大規模放寬財政政策,計劃通過 數千億歐元的債務融資 來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防開支,甚至願意修改憲法以確保這一戰略不受財政限制掣肘。 這一舉措標誌著德國經濟政策的歷史性轉變。過去十年,歐洲市場之所以長期落後於美國,很大程度上與德國主導的財政緊縮有關。如今,這種「勒緊褲腰帶」的做法終於被拋棄,轉而採取「不計成本」的模式。市場自然不會對此視而不見,投資者迅速調整資產配置,推動歐洲股市大幅上揚。 與此同時,美國市場的獨特優勢正在受到挑戰。過去十年,美國企業受益於低稅收、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科技行業的爆炸式增長,使其與全球市場拉開了巨大差距。然而,2025年,美國的政策環境開始轉變。總統特朗普已經暗示將削減美國在歐洲的軍事支出,這不僅意味著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也可能引發資本流動的重新配置。如果歐洲各國不得不加大自身的軍事和經濟投入,那麼資金回流歐洲市場將成為一種合理的選擇。 此外,美元的走勢也是影響國際投資回報的重要因素。隨著外資對美國市場的興趣減弱,加上新一輪貿易政策可能降低外國投資,美國的資本市場可能面臨一定壓力。若美元走弱,國際市場的回報將進一步提升,這對於多年來被美國市場壓制的國際股市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 當然,市場永遠充滿變數。人工智能(AI)仍然是美國市場的核心驅動力,而科技行業的創新能力依然強勁。即便國際市場短期內迎來反彈,但如果歐洲仍然無法突破沉重的監管枷鎖,無法在科技創新方面趕上美國,那麼這一波反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換句話說,雖然國際市場終於找到了合理的催化劑,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市場的時代已經終結。AI革命並未減速,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仍然強勁。如果歐洲和中國無法持續推動經濟改革,這場環球市場的「復仇之戰」可能仍然只是一次短暫的技術性反彈,而非真正的趨勢逆轉。 環球市場的強勁表現令人耳目一新,但投資者應保持理性。市場周期的確存在,但過去幾年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估值本身並不是投資的催化劑,真正的變數在於政策環境和資本流動的方向。 目前來看,歐洲的財政轉向和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為國際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然而,這是否足以推動國際市場長期跑贏美國?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投資者或許應該重新考慮國際多元化的戰略,但全面押注環球市場仍然需要謹慎對待。畢竟,市場的「頭假動作」並不少見,而真正的趨勢轉變,往往只有在回顧時才會顯得清晰無比。 |
|
趙晞文 |
2025-03-07T22:40 |
百度集團(09888)計劃發行20億美元換股債(CB),債券為七年期,可兌換攜程集團(09961)股份。 信達國際研究部主管趙晞文表示,百度已入股攜程多年,且視為非核心資產,今次透過發行換股債,變相可能減持攜程股份,屬合理的商業決定,相信消息對攜程股價影響不大。 |
|
姚浩然 |
2025-03-07T18:23 |
港股今日(7日)走勢反覆,中午前見到內需消費股升幅顯著擴大,事實上,近期的確見到有資金流入非科技股,睇返今日慨資金流向,係咪確認左呢個現象? 亨達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表示,近期市場的確出現資金由一個板塊轉投另一個板塊慨情況,不過,對呢個情況可以持續有保留,因為依家主要靠國產人工智能(AI)DeepSeek引爆慨熱潮推高大市,亦帶挈相關概念股獲估值重估,但對實體經濟幫助唔大,包括房地產及製造業。 Patrick話,製造業受關稅問題困擾,所以請人方面都手緊左,導致整體就業唔理想,亦會影響消費意欲,所以不論消費信心指標及消費力都冇預期中強,資金就會憧憬「兩會」出手,提出扶持內需慨措施,因此,內需板塊有資金追捧。 |
|
陳建良 |
2025-03-07T17:59 |
「兩會」首次將穩住股樓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新華社》亦係「兩會」開幕前發表一篇題為「習近平: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文章,係咪反映再度重視民企?另一方面,內地人工智能(AI)模型百花齊放,AI領域會唔會出現內捲情況? 勝利瑞柏基金管理合伙人暨投資總監陳建良表示,中央領導層對民企態度改變,足以令成個市場恢復,因為好少國家只靠國企或資源壟斷性企業撐起成個市,因為好難產生一個好強勁慨增長,不過,因為民企有能力去嘗試唔同的機會,而環境又令佢地有呢個機會,呢方面係重要,今次政府工作報告加入股樓,意味未來對民企慨政策帶黎支持,其實樓市依家都穩定返,一線城市銷售都好返些,但依家冇乜人炒樓,已經幫到個市場,因為內地儲蓄率一向唔低,湧返些錢出黎已經好足夠了。 AI方面,KL認為,應著重會用到AI慨二線科技股。 |
|
植耀輝 |
2025-03-07T16:32 |
京東系昨日(6日)放榜後,3隻股份慨股價今日(7日)都要跌,其中,京東健康(06618)一度重挫逾13%,低見35.25元,公司表示,未來針對人工智能(AI)及擴張線下業務,會有一個較長慨投入期,有大行擔心集團資本開支大增,加上內地低息環境令利息收入減少,繼而影響公司盈利,不過,發展AI可提升業務效率,大行慨擔心係咪過慮?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指,投入一定資金發展AI後,經營效益方顯著提升都唔出奇,因為好多企業都會透過AI減省成本,長遠一定對公司有幫助,不過,依家京東健康慨資本開支唔細,所以減極有限。 收入方面,佢指出,過去兩年自AI慨財務收入都唔少,有逾19億人仔,而呢個數慨多少對京東健康慨利潤有好大影響。 Stanley又話,雖然係低息環境下,財務收入可能會少左,但市場主要都係睇核心業務,佢又話京東健康未來收入增長表現審慎。 |
|
梁偉源 |
2025-03-07T15:15 |
截至早上11時止,過去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快手(01024),京東物流(02618)、京東健康(06618)、長和(00001)、國泰航空(00293)。 係人工智能(AI)熱潮下,只要有AI呢個字就可以點石成金,快手自家AI大模型「可靈AI」升級後,帶挈股價連日炒上,港股今日(7日)走勢反覆,中午前一度倒升,全靠重磅科網股撐起。呢股中國AI熱似乎唔係3分鐘熱度,繼之前慨DeepSeek後,最新又有國產慨Manus接力,科技發展亦係「兩會」重點之一,AI概念股及科網股係咪仲有排升? 大華繼顯執行董事梁偉源指,近期港股重上高位明顯係靠科網股,自從DeepSeek一夜爆紅後,唔少科企都陸續推出自家AI模型,其中1個賣點係功能勁過外國慨AI模型,而「兩會」昨日(6日)亦提及設國家創投基金,市場猜測基金慨錢會唔會用黎發展AI。 AI概念股方面,雖然港股慨相關股份升左唔少,但相對美股同類股份,估值仍然較平,所以見到近期有外資流入港股及A股AI概念股,配合到港股今輪由AI引發慨升浪,Steven又估計,港股呢浸升浪仍未結束。 |
|
聶振邦 |
2025-03-07T11:49 |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慨關稅政策影響投資情緒,美股近期不斷出現大震盪,「震央」集中係科技及半導體股,而納指已自高位回落逾10%,陷技術性調整,相反,傳統股表現相對唔算太差,道指及標指分別自高位調整約5%至7%,美股大跌係咪同特朗普慨政策有關? 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指,近期金融股慨成績表相對唔錯,加強傳統股慨抗跌力,科技股方面,國產慨司DeepSeek爆紅後,令市場對人工智能(AI)發展及相關科技有改觀,更帶挈部分相關股份獲估值重估,繼而令美股吸引力細左,當美股及相關股份估值偏貴時,資金就有誘因流走。 聶Sir又話,暫時美國科技股沽壓較大,傳統股就比較穩定,佢估計,納指會繼續跑輸,短線可先留意17000點會唔會有支持,佢又建議依家楂住美國科技股慨投資者,宜沽出手上慨持股。 |
|
譚智樂 |
2025-03-07T10:07 |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推介國泰航空(00293) 推介原因: -憧憬3月12日業績,留意公司運力恢復後的表現 -公司料對沖比例將會下降,今年有望受惠油價下跌 -預測市盈率10倍以下,市帳率約1倍。 |
|
林嘉麒 |
2025-03-06T22:34 |
京東集團(09618)去年第四季收入升13.4%,經調整盈利升34.2%,均好過預期。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林嘉麒表示,京東上季業績強勁,而在手機補貼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延續之下,今年首兩季收入,預計仍可保持較高增長,相信即使股價過去一年累升逾一倍,後市仍一定上升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