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
時間 |
內容 |
標籤 |
陳鳳珠 |
2024-10-15T10:18 |
獨立股評人陳鳳珠推介九興控股(01836) 推介原因: -基本面穩健。 |
|
鄭家華 |
2024-10-14T22:50 |
鄭煤機(00564)斥資10.49億元人民幣,增持逾14%恆達智控,賣方包括公司董事長及副董事長等高層。 阿仕特朗資產管理董事鄭家華表示,鄭煤機今次交易,有利益輸送之嫌,或引致基金股東不滿而沽貨。 |
|
聶振邦 |
2024-10-14T18:10 |
康方生物(09926)配股集資逾19億元,配股價61.28元,較上周四(10日)收市價折讓近5%,集資淨額逾19億元,睇返今年3月慨配股價47.65元,公司明顯「愈配愈高」,似乎反映市場睇好公司發展。早前,康方旗下伊喜寧(伊努西單抗,PCSK9)獲國家藥監局批出上市許可,成為公司第1款非腫廇領域獲批產品,康方前景點睇?股價係咪有機會破頂? 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指,康方配股規模唔算大,上次配股佔擴大股本約2.8%,今次就佔約3.5%,市場都好易消化。公司由3月至今不時發布新藥發展進度,可以畀投資者跟進業務發展狀況,有助維持股價穩定。 聶Sir又話,康方股價之前受惠於港股升浪,投資者可留意呢浸升勢,但估計股價係70元會有阻力。 |
|
梁傑文 |
2024-10-14T17:37 |
中手游(00302)向3名投資者配售合共近1.06億股新股,佔擴大後股本約3.6%,配股價0.9元,較上周四(10日)收市價有輕微折讓,3名投資者分別係中手游現有股東朱一航、首次入股慨無極資本及世紀華通旗下子公司,係傳統遊戲界元老級廠商,韓國公司Actoz Soft,呢兩間公司入股係咪可以產生協同效應,從而炒起股價?集團可唔可以靠重頭遊戲《仙劍奇俠傳》扭虧為盈? 《香港股票財技密碼》作者梁傑文指,獲不同資本方參與,對年底發行慨《仙劍奇俠傳》有潛在幫助,亦可以炒作熱度,但值得留意係,公司股權架構非常雜亂,若《仙劍奇俠傳》受歡迎,股東或對未來發展方向有分歧,呢個係公司中長線要解決慨問題。 Mike又話,佢續指,市場關注《仙劍奇俠傳》年底推出後慨口碑及用家反應,呢些會係明年第1季或上半年業績中反映,係中手游股價能否起死回生慨關鍵。 |
|
郭思治 |
2024-10-14T10:27 |
大市已開始步入10月份之中旬,而直到執筆一刻止計,本月大市經過周來之一輪大幅急跌後,形態上暫已扭轉成先高而後低,恆指暫是由7日之高位23,241點跌至9日之低位20190點,即在短短三個交易日內,恆指累積之跌幅已達3,051點,論跌幅該已不算小,或已可滿足一個月之所需,但一個月之高低位是不該同時出現於三個交易日之內,故在本月餘下之交易日,理論上該有更大之波幅點出現,從而拉闊月內高低位之距離以符合慣性之要求,至於恆指是試頂或是試底,則需視乎資金之入市態度而定,而資金會否再積極入市,當需視乎內地政府會否再推出刺激經濟及股市之政策而定。 從技術上看,本月大市暫是由7日之高位23,241點跌至9日之低位20,190點,即月內之波幅暫為3,051點,在此波幅內之中位數為21,715點,即是說,恆指如能重越21,715點並穩守其上,當表示大市不但已漸升離本月9日之低位20,190點,且其時恆指該已再度重越10天線(約在21,491點左近),嚴格而言,衹要恆指能成功重越10天線並穩守其上,即表示其時恆指已再度穩企於各組平均移動線之上,單從走勢上看,衹要買盤配合,恆指該可伺機上試22,000點,當然,內地政府之政策能否配合將至為關鍵。 這潮大市是由8月5日之低位16,441點升至10月7日之高位23,241點,即在短短八周左右,恆指累積之升幅已達6,800點,論升幅確已不算小,加上升勢亦頗為偏促,故出現回吐乃正常現象,而在龐大回吐沽壓主導下,恆指自7日之高位23,241點大幅急跌至9日之低位20,190點方漸見喘定,即恆指共回調3,051點,相對升幅為6,800點計,即大市已回調升幅之44.8%,以一個調整市計,跌幅該已可滿足所需,現衹待恆指成功回升上10天線之上,便可初步確認此點。 |
|
李浩然 |
2024-10-14T10:06 |
在金融市場中,投資者總喜歡給一切貼上標籤。牛市、熊市,彷彿一條明確的分界線就能解釋所有的市場波動,但現實遠比這個簡單的二分法複雜得多。 舉例來說,1929年底至1930年初,股市短暫飆升近50%,看似開啟了一波牛市。然而,這只是大蕭條期間的一次死貓反彈。又例如1987年的股市暴跌,許多人可能以為牛市到此終結,然而事實上,股市很快恢復,並持續上漲多年。這些例子顯示出,短期的市場波動常常掩蓋了長期的趨勢。 過去一個世紀,投資者見證了超過20次的周期性牛市與熊市,但真正長期的世代性市場周期僅有六次。1942年至1965年的超長牛市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在這23年間,標普500指數實際的年回報率近13%。然而,股市並非一帆風順,1946年下跌26.6%、1948至1949年下跌20.6%、1957年下跌20.7%,以及1961至1962年下跌28.0%,都提醒我們,許多這些市場波動只是趨勢反轉或短期波動,而不是真正的市場轉折點。 有趣的是,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市場還經歷了四次19%出頭的回調。差那麼一點點就成熊市了,真是諷刺。難道19.9%的跌幅就比20%的跌幅少痛一些嗎?這種劃分方法,說白了就是人為製造的心理安慰劑。現在的牛市有什麼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這次的牛市是從金融危機的谷底直接起飛的。以往,市場見底和牛市開始之間往往有一段「緩衝期」。比如1932年見底,但牛市要等到1942年;另一次是1974年股市雖然見底,但牛市要等到1982年。而這次2009年見底,牛市立即馬上展開。 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很簡單,政府和聯儲局的刺激政策,如同經濟的「火箭助推器」,推動市場迅速回升。這種政策介入在歷史上前所未見,與大蕭條時期截然不同。這是否意味著投資者不會再經歷長期的熊市?不一定。但是,政府和央行的干預確實改變了市場的運行方式,使得市場的波動更加複雜。 市場的魅力在於其不可預測性,正如我們所見,數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其的解讀才是真正的挑戰。所以,下次當你聽到有人信誓旦旦地宣布牛市或熊市來臨時,不妨心存懷疑,多看看數據,少聽點標籤。因為在金融市場,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本身。 |
|
植耀輝 |
2024-10-10T17:51 |
港府昨日(9日)同內地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服務貿易協議》(CEPA)協議二,其中,會放寬本港電影、電視係內地慨投資限制,影視股今日(10日)即時有反應,電視方面,香港製作慨引進劇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批准後,可以係內地廣播電視台黃金時段播出,明年3月起生效,估計電視廣播(TVB)(00511)會最受惠,依家內地收入佔整體25%,加上集團9月底完成向邵氏兄弟廣發全球配股集資,TVB係咪有望加快扭虧?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指,影視股鮮有正面消息,所以今次消息一出就炒得比較熾熱,其中,TVB股價今日一度炒高25%,放寬政策後,TVB業務規模可做大些,市場空間大左,的確係一個利好因素,但能唔能夠把握今次機會,就要視乎劇集慨對內地人慨吸引程度,先可以判斷係咪加快扭虧,此外,亦要考慮成本可能會增加呢個因素。 |
|
陳偉明 |
2024-10-10T14:34 |
自從人民銀行、金管總局與中證監三巨頭9月24日聯手召開記者會,史無前例宣布總額8,000億元人民幣的信貸計劃,借錢予合資格金融機構及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入市後,港股瘋狂飆升大幅跑贏全球其他主要股市,恆指在內地宣布救市組合拳後兩星期內最多升近5,000點(27%),並於本周一(10月7日)A股復市前於23,241點見頂。 還記得內地在前周二(9月24日)推出超寬鬆金融政策,以及其他放水措施之後,大行普遍認為相關措施不足以扭轉內地房地產市場下行態勢,而中港股市飆升是由平淡倉帶動,質疑升勢未必能持續。但中國意外地在兩天後(9月26日)便召開政治局會議,並且罕有地表明要求樓市止跌回穩,中港股市連日炒高,本港國慶假期後,儘管港股通交易暫停,內地製造業數據連續5個月收縮、鮑威爾稱表示並不急於快速減息及中東局勢緊張等壞消息亦無阻港股升勢,恆指在內地多個城市放寬樓市限購下進一步挾淡倉,諷刺的是當各大行上周尾段陸續轉軑調升港股目標價位後,恆指於本周一(10月7日)23,241點見頂,並且在本周二(8日)A股國慶長假後復市當天暴挫逾2,100點後,再在本周三(9日)插逾700點跌至低見20,190點,三日內恆指高位至低位跌逾3,000點!大行預測重不靠譜! 事實上,港股這次急插與2023年1月見頂的情況略為相似。當時港股曾經因為憧憬聯儲局放慢加息和內地經濟重啟這兩大因素下於3個月內累升逾8,000點而未曾出現明顯調整,即使農曆新年假期後在缺乏北水支持下,恆指仍然持續向上升並於2023年1月27日升至高見22,700點。隨後在A股長假後復市及北水重臨下,恆指連續兩日反高潮累跌逾800點,港股在超買情況及欠缺新的利好因素下,很難再吸引資金高追,加上北水通常是在港股大跌才吸納,因此當A股復市,北水亦趁機減持港股。 美國上周五(4日)晚公布的9月份新增非農職位與失業率顯示就業市場強勁,聯儲局11月大手減息預期降溫,加上中東緊張局勢持續升級,美匯轉強、人仔轉弱,本來已經不利中港股市,而內地金融監管部門更於本周一(7日)已提醒銀行信貸資金禁入股市的紅線,為股市降溫,但市場仍然盲目地憧憬內地A股本周二(8日)復市會有新政策出台,結果發改委周二(8日)早記者會欠缺措施細節,中港股市在超買及欠缺進一步利好消息下便隨即恐慌性拋售急插。 正當不少投資者開始恐懼中港股市今輪升浪已經完結,本周三(9日)午後國新辦預告周六(12日)舉行記者會,市場再度憧憬內地有加大財政政策措施公布,港股兩日累插2,462點後,本周四(10日)早上一度急彈逾800點,恆指升至高見21,524點。 港股成交近期爆升,在外資流入下,筆者傾向升勢未完,策略上,傾向小注Long Call 兩星期內到期的價外1,000點恆指期權,博大市見底續升。但技術上,如果恆指短期內「陰燭」收市跌穿本周四(10日)早上低位20,983點,則有機會繼續持續向下尋底,到時好倉止蝕,並且可考慮反手Long Put 兩星期內到期的價外1,000點恆指期權。 |
|
許繹彬 |
2024-10-10T14:24 |
長達七天的國慶長假期終於完結,在國內四處洋溢著歌舞昇平氣氛的同時,個別國內從事證券工作的職員在這悠長假期仍要努力工作。事緣在國慶長假期前夕,國內使出「連環拳」挽救經濟,是次出拳所有焦點放在資本市場上,因而A股隨即由2,800點起步至國慶長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升至3,300水平,而成交額度更創下近年新高;此走勢其實只用了5個交易日已經有如脫胎換骨,除被外間認為來得非常突然,更被人認為由於國內股市已沉寂多時,未來國內股市應該會重現升浪,更有人認為會好像「狂牛」般來得兇猛。 由於股票市場充斥著一片大好氣氛,令國內市民大排長龍開立投資戶口的情境隨處可見,因而令國內證券業從業員需要取消休假來配合這莊觀的場面;而港股市場方面,當然與國內市場有著異曲同工的情況,由17,000多點起步,只需5個交易日便升穿22,000點以上水平,除令到香港投資者終可吐出三年的悶氣振臂高呼外,各界更認為中港兩地股市未來應該可以有機會「追日趕美」及會令外資重回中港兩地股票市場的懷抱;加上,在國內假期時,國內發改委指在國慶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將會公布「一攬子增量政策」,市場憧憬內地救市措施再會加強力度,北水應該又可大幅滋澤股票市場,因而令投入股票市場的人數及開戶人數再度飆升。 但世事往往豈能盡如人意,尤以投資市場,當一面倒企在同一邊時,事實往往也是事與願違。國內股票市場在長假後復市,除確實展現升浪,並在一日刷新多項紀錄,包括滬綜指、滬深300指數均創下2000年以來最大開市升幅,深圳創業板及北京北證50指數同樣創下歷史最大開市升幅。而滬深兩市主板成交額開市短短20分鐘便再創歷來最快破萬億元人民幣紀錄,全日成交更創下3.45萬億元人民幣歷史新高。而市場焦點則在發改委宣布「好消息」時,會否將上證指數推至3,500點或以上水平之際,發改委發布的內容與市場預期有很大落差,在天氣不似預期的情況下,國內指數儘管仍有上升,但升幅則明顯少一截。 而同樣對港股充滿期盼的一眾股民,在國內股市升幅突然收窄之際,部分大戶及散戶紛紛止賺離場,引至港股久未出現的「高台跳水」再度呈現;而這次插水更觸發市場出現互相踐踏的情況,令恆指單日轉向,曾一度跌至20,000點邊緣。 正因如此,港股在該日跟國內一樣,均寫下兩項紀錄,就是成交金額達6,204億港元的歷史新高,而該日跌幅達2,174點亦是歷來最大跌幅;恆指失守兩萬一關口,國指則是16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上月仍將港股調低至14,000點的外資,當港股升至22,000以上的水平時,才突然「轉軑」看好,摩根士丹利及花旗預計恆指可見26,300點。 筆者認為,每逢踏入國慶長假,有份投資港股的投資者均相信在過往的數據分析下,認為在該期間,港股因缺乏北水灌溉,理應不論波幅或升幅亦會因而放緩;而已在九月底被夾到遍體麟傷的淡友,則在此期間企圖向好友發動攻勢及企圖突襲,但今年的國慶長假則呈現相反的局面;儘管港股的成交確實在長假期間有所萎縮,但出奇地仍能保持有3,000多億元以上,而指數則越戰越勇,勇闖至高見23,241點,得勢不饒人,難為了淡友又一次慘被伏擊。 而在國內投資市場洋溢著一片股市「狂牛」氣氛,加上在憧憬發改委有最新的救市措施下,新加坡富時中國A50期指未平倉合約數量更飆升至創紀錄的120萬手,因而可見全押重注預期國內A股復市當日定必造好。在林林種種利好的消息下,有份投資港股的投資者亦意識到長假後北水回歸,「股市想跌都難」,實屬人知常情;而同樣有此一系列憧憬下,投資者一定會儲重貨及衍生市場方面全屬好倉,齊齊等這日的來臨。 誰不知在沒有具體救市措施下,淡友再度採取主攻,令恆指在國內長假後,急插2,174點,黃金周期間的升幅只用一日時間便全部蒸發,而港股市值單日蒸發3.8萬億元,除單日跌幅暫寫下歷史一頁外,被收回的牛證亦屬近年之冠。在驚魂未定的情況下,短期內恆指的走勢相信仍會以大上大落為主,單日波幅近千點,亦可能會成常態,建議投資者入市前要扣緊安全帶。 由於港股升勢來得急,調整幅度大及來得快,短期內除非國內有政策出台救市,否則港股仍會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況,建議短炒為主,持盈保泰;如能在19,800點水平以上企穩作消化,投資者便可考慮開始分段部署,更建議投資者現階段頭腦要保持冷靜分析,並要留意數據。參考過往中港兩地股市急升,除國家出手救市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轉強亦是關鍵;國內股市的上落,美國大選前股票市場會否被興風作浪,投資者必須時刻留意,不可輕視。 |
|
阮子曦 |
2024-10-10T10:07 |
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推介蔚來(09866) 推介原因: -集團新子品牌「樂道」(Onvo)推出,市場大受歡迎 -集團子公司早前已獲得增資。 |
|
羅尚沛 |
2024-10-09T22:42 |
權益披露顯示,維他奶國際(00345)獲楊協成增持股權至5.22%。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表示,楊協成於內地市場佔有率很低,或看重維他奶內地業務前景,所以決定入股,不過維他奶估值偏高,質疑楊協成未來是否會進一步增持股權。 |
|
林嘉麒 |
2024-10-09T18:10 |
財政部預告周六(12日)會開新聞發布會,屆時會由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以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並會回答記者提問。匯豐證券今日(9日)都有安撫市場,叫大家唔好咁快失望,市場一直憧憬慨2萬億、6萬億,甚至10萬億人仔財政刺激政策,周六有冇機會出現?記者會趕係國統局周日(13日)公布經濟數據召開,係咪有玄機? 元宇證券投資總監林嘉麒指,財政部記者會同第3季經濟數據未必有關,市場對經濟數據已經有一定睇法,記者會焦點放係財政部點配合周二(8日)發改委會議提及慨政策,佢估計,財政部應該只係「照單執藥」,政策規模唔會有太大變化,逆周期調整唔會有新慨貨幣工具,同以住相若。 KK又指,國務院慨決定比較重要,如果國務院係短期或周六前突然公布新政策,政策規模有變,否則,唔好對財政部周六記者會有太大期望。 |
|
莊志雄 |
2024-10-09T16:36 |
A股昨日(8日)復市,發改委同日開記招,但政策憧憬落空,拖累港股「股災式」急瀉,單日瀉逾2000點,以點數計,破左2008年金融海嘯時慨紀錄,依家港股有唔少股份估值偏低,如果想執平貨應該點揀?又要避開邊類股份? 「股市漁夫」創辦人莊志雄指,港股昨日(8日)先升穿150天線,大市震倉後,跌穿150天線慨股份唔係首選,因為呢類股份比較落後,當市寬向下,落後慨股票就會先跌,其中,雖然科技板塊強勢,但網易(09999)及騰訊音樂(01698)屬於落後慨科技股,除非可以短時間內上返150天線,否則,唔係科技板塊首選。 佢又指,美高梅中國(02282)等賭股都係較落後慨股份,但唔建議用賭股追落後,因為賭股波幅大,亦隨時會出現「遲升先跌」慨情況。 Lewis續指,要避開內房板塊,因為要有好大量資金先可以救得曬所有內房股,而救市資金唔係一次過放出,難以拯救所有內房股,佢又提醒,內房股最容易賺錢慨時間已經過左,之後就會有較大慨波幅,亦難以揀中安全慨股份。 |
|
彭偉新 |
2024-10-09T15:23 |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中國宏橋(01378)、紫金礦業(02899)、中國石油股份(00857)、中國銀河(06881)及永利澳門(01128)。 券商股中國銀河昨日(8日)急瀉逾30%,而A股昨日(8日)漲停後,今日就轉跌,過往內地真正慨牛市,券商股一般最少連續兩三日漲停,用券商股作為股市指標,可以點樣分析後市? 資深證券分析師彭偉新指,要判斷升市係咪牛市開始,首先成交量要持續止升,其次係龍頭股要維持升勢,依家券商股升左1日後,內地有公司高層開始減持股份,中國銀河亦有股東大手減持,令市場對今次升市係咪牛市有懷疑,目前仍然要更多資訊先知係咪牛市慨開始,佢建議,如果投資者近期高追左,要做好止蝕部署,再留意後市有冇正面訊息。 |
|
盧志威 |
2024-10-09T11:33 |
摩根士丹利上調騰訊控股(00700)目標價至570元,又重申「股王」係行業首選,主要係睇好集團第3季業績,又估計遊戲收入持續強勁,雖然股價近排升左唔少,但估值仍然吸引,依家適唔適宜部署騰訊?美國人工智能(AI)晶片「股王」英偉達(Nvidia)指,新晶片Blackwell效能高,可以減低用電量,股價昨晚(8日)衝上3個月高位。港美兩大「股王」應點揀好? 潤淼資產管理董事盧志威指,現階段宜部署騰訊,主要係市場普遍睇好,加上情緒主導市場,只要基本面唔係太差,資金都會流入藍籌,而騰訊就係行業首選。 至於Nvidia,William就話,Nvidia產品有些似以前慨iPhone,即係產品搶手,可以保持高毛利,亦唔使擔心銷情,加上Nvidia係依家已成為明星股,當美股向上,Nvidia就會係行業首選股。 |
|
趙晞文 |
2024-10-09T10:16 |
信達國際研究部董事趙晞文推介江南布衣(03306) 推介原因: -業績理想 -預期可維持高派息比率 建議買入價:15.0元 目標價:18.0元 止蝕價:12. |
|
植耀輝 |
2024-10-08T23:01 |
權益披露顯示,海底撈(06862)創辦人之一、兼第二大股東施永宏10月2日減持4230萬股,套現7.8億元。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施永宏雖然幾年前已辭任海底撈執董,但對行業情況應有一定理解,減持或是認為,內地餐飲業內捲情況,並未因中央出招而明顯改善。 |
|
李偉傑 |
2024-10-08T17:42 |
藥明康德(02359)擬發總值5億美元,2025年到期慨可轉換債券(CB),初步轉換價80.02元,較昨日(7日)收市價有近16%溢價,集資淨額4.94億美元,係較大慨稀釋效應下,對藥明康德股價有幾大影響? 華盛證券財富管理部董事李偉傑指,企業發CB一般都會有溢價,以反映對公司前景有信心,藥明康德今次發CB慨時機拿捏得幾好,因為現時股價較1個月前已升左近1倍,係呢個時候發CB可以籌到更多錢。 佢又話,要留意發CB後市場有咩期望,著眼於公司集資後未來慨發展機會,還是攤薄效應會影響每股盈利。 Jason續指,如果藥明康德想透過今次集資,用黎拓展全球業務,就需提供更清晰慨指引,例如邊個市場,會令市場更易接受今次發CB呢個舉動。 |
|
趙晞文 |
2024-10-08T17:19 |
發改委今朝(8日)舉行慨發布會,備受市場關注,但市場憧憬推出重磅財政增量政策就落空,不過,會上有提及內地房地產市場,例如調整限購政策,亦指明年會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以及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慨使用進度等。不過,內房股係發布會後跌勢顯著加劇,多隻內房股10月以黎慨升幅幾乎化灰,到底點解會咁? 信達國際研究部董事趙晞文認為,發改委發布慨內容同市場預期有落差,會上只係重複9月提及慨政策,冇提及新增量措施,市場希望睇到實質慨路向,例如投放幾多資金救內房及谷內需,但最終未有提及實際數字,令市場失望,導致內房股今日急瀉。 晞文又話,雖然多項數據顯示,內房10月表現好轉,但由於數據基數太低,按年升幅會相對偏高,所以評估內房表現時,唔應該單睇個別時間點。 |
|
林嘉麒 |
2024-10-08T15:08 |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華潤萬象生活(01209)、阿里健康(00241)、中國人壽(02628)、華虹半導體(01347)及龍湖集團(00960)。 港股今朝(8日)大跌市,幾乎所有股份都錄雙位數跌幅,而今日上榜呢5隻股份,就係來自近期最強勢慨板塊,有邊隻可以趁今日大幅回套執平貨?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林嘉麒指,港股及A股近期升勢都係靠消息和氣氛推動,修復返較低估值,係依家大市出現較明顯慨調整,以及獲利盤湧現下,揀股就要揀基本面黎緊會繼續受惠於大環境、投資氣氛,佢建議可以考慮國壽,因為A股氣氛一定係好轉,成個市場慨投資回報應該會更直接,同埋更明顯影響國壽未來慨業績表現及盈利,雖然國壽股價已經自低位回升左約1倍,現價已自高位調整左唔少,若短線落到10天線水平或以下,出現健康調整,反而係一個中長線吸納機會。 |
|
陳偉聰 |
2024-10-08T14:48 |
A股今日(8日)國慶長假後復市,滬深各主要指數全線高開,不過,港股驚現大林市,恆生指數一度急瀉逾2000點,失守21000關,科技指數一度重挫逾14%,跌至4600點邊緣,點睇A股及港股今日市況?後市又會點走? 東亞證券高級投資策略師陳偉聰認為,恆指近3周累升逾6000點,可能同市傳內地會額外發行10萬億人仔國債有關,但佢認為呢個傳聞已炒過龍。發改委今日會開記者會公布增量措施,但如果國債發行規模遜預期,港股有機會出現獲利回套情況,尤其要小心早前已經升左唔少慨中資券商股及保險股等。 Jason認為,港股成交要突破早前慨5000億元唔容易,雖然過去兩三個星期有好多外資增配港股或中資股,但呢個行情未必可以持續太耐,因為資金市較大,波動性亦較大,所以股市未來點走係好難預測。 |
|
黃偉豪 |
2024-10-08T11:54 |
美團(03690)股價連升5個交易日後,今早(8日)大幅回套,一度低見177.7元,重挫逾16%。如果想追淡倉,較貼慨PUT輪距離行使價17%,槓桿僅約3倍,反而熊證距離收回價約10%,槓桿11倍,係咪熊比PUT輪更值博? 獨立股評人黃偉豪指,近期大市上落好大,不論開CALL或PUT都會令引伸波幅扯高,即使美團股價跌,因為窩較高都會令PUT慨成本貴左,所以除非出現急跌情況,否則,追PUT都擔心有縮窩情況。 佢又話,博熊證就唔使理引伸波幅上升問題,不過,因為熊證收回價距離現價10%,較接近近期217元慨高位,所以如果揀高過217元就更好,就算博美團回落,唔跌穿217元水平,即時收回風險都冇咁大。 Ravi補充,唔好過分睇淡後市,如果要做美團部署,逢低做或會好過呢一刻逆市開淡倉。 |
|
梁偉民 |
2024-10-08T11:25 |
港股近期升到唔識停,全民皆股情景再現,資金持續湧入股市,值得留意係,據外電引述金融管理局資料顯示,港銀向金管局貼現窗借入近48億元,規模是近5年最大,係咪同全城撲水炒股有關?外資及大行近日睇好A股及港股,係咪反映外資已重新睇好兩地股市? 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指,當海外資金要買港股,港元需求就會增加,由於港元及拆息走強,令港股氣氛熾熱,反映港元需求仍然較大。佢又話,股市暢旺代表有大量資金湧入,對股市黎講係好消息之餘,亦係一個良性循環。 Wyman續指,過去港股大升都係靠政策憧憬,雖然減息降準、內房取消限購等政策已出台,但呢些政策仍未可以完全扭轉市場慨睇法,佢認為,市場期望有更重磅慨財政政策推出,如果短期冇相關政策出台,樂觀憧憬就會消退。 佢認為,依家經濟數據對股市慨影響唔係最大,反而係當市場見到中央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政策,展示救市決心,資金自然會陸續流入A股及港股。 |
|
黃敏碩 |
2024-10-08T10:45 |
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會長黃敏碩推介中國重汽(03808) 推介原因: -中央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料將帶來更新需求 -加快新產品導入。 |
|
阮子曦 |
2024-10-07T22:50 |
同程旅行(00780)聯席董事長梁建章10月3日場內減持逾138股,他於今年4月曾五度減持共180萬股。 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表示,初步看,梁建章減持同程,可能純屬個人財務所需,跟公司業務運作並無直接關係,除非未來幾天仍持續沽貨,至於同程短期股價阻力大約22元,即梁建章4月的減持價。 |
|
聶振邦 |
2024-10-07T17:51 |
內地股市明日(8日)長假後復市,發改委明日早上10點將會開記者會,介紹落實一籃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發展。花旗估計,內地將推出規模約3萬億人仔慨刺激消費政策,中央係咪想透過財政政策刺激消費,希望擺脫通縮局面? 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認為,花旗估計那3萬億人仔,應該唔會全部用黎刺激消費,估計約5000億人仔用黎谷消費,其他主要用作改善民生狀況及減稅,令市民資金更鬆動。 聶Sir又話,A股及港股強勢已帶動財富效應,不論會唔會派消費券,只要AH股繼續升,都對內地消費行情帶黎間接幫助。 佢估計,明日A股復市將有大量股份漲停板,由於「十一黃金周」期間港股繼續開市,A股就假期休市,由於中資股已升左一浸,相信大量內地投資者會蜂擁入市,A股未來一兩個交易日應該會漲停。 |
|
梁傑文 |
2024-10-07T17:37 |
嘉和生物(06998)今日(7日)復牌股價急升,一度勁升近97%,高見3.25元,公司公布同億騰醫藥合併,成為公司全資附屬。由於億騰價值較高,因此,嘉和生物屬於反向收購,點理解嘉和生物今次「蛇吞象」? 《香港股票財技密碼》作者梁傑文認為,嘉和生物復牌前市值唔夠10億元,但今次就透過發新股收購億騰,今次「蛇吞象」非常罕見,因為近年港交所(00388)修改上市規則,涉及控股權轉讓慨重大收購,流程及要求同IPO一樣,因此,大部分大公司會索性做IPO,因為可以即時籌集新資金。 Mike相信,B仔股最壞情況已經過左,2021年股市熱潮退卻,市場認清B仔股慨真面目係賺唔到錢,股價就回歸理性,加上美國息口掉頭向下,對醫藥股有一定幫助。今次嘉和生物同億騰合併帶挈股價彈起,但要上返上市價24元基本上冇乜可能,反而藉消息炒高股價,輸少當贏之下,吼位「落車」止蝕。 |
|
潘國光 |
2024-10-07T12:29 |
恆生指數今早(7日)一度衝破23000點,高見23241點,但係高位遇阻,其後落返23000點樓下。A股明日(8日)長假後復市,不論內地當局及全球投資者都嚴陣以待,國新辦將於明早舉行發布會,介紹落實一籃子增量政策,係中央傾力救市下,港股有冇機會更上層樓? 富邦銀行(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指,若財政政策符合及滿足市場預期,A股休市1周後,明日復市追落後,有機會比港股衝得更高。 港股方面,財政政策出台後,恆指有機會再衝高500點至600點,或回落1000點至2000點,所以呢段時間唔係太值博,佢建議投資者可以等技術指標唔再超賣,市場情緒冇咁亢奮,再分批買入會比較合適。 |
|
郭思治 |
2024-10-07T11:34 |
大市踏進10月份後,由於成交金額稍見放緩,故走勢亦略見反覆,惟此乃大幅急升後之正常消化現象,直到執筆一刻止計,本月大市之形態已初呈先低而後高,恆指暫是由3日之低位21,442點升至4日之高位22742點,即月內之波幅暫為1300點,由於一個月之高低位是不會同時出現於兩個交易日之內,加上1,300點之波幅亦該不能滿足月內之所需,故在本月餘下之交易日,定必有更大之波幅點出現,從而擴闊月內之波幅以滿足所需,同時亦能拉闊月內高低位之距離以符合慣性之要求,但有一點需留意,10月大市如欲維持續試頂或續尋頂之趨勢,則在上旬時份最好先稍作回吐,因先低該有利於大市漸發展成後高。 大市近期之升浪是始自9月11日之低位16,964點,至10月2日高位22,667點止計,在短短14個交易日內,累積之升幅已達5,703點,論升幅確頗偏促,故一旦成交金額稍見減退,在動力放緩下,技術上當會引來伺高回吐之短炒沽盤,而大市亦會順勢略作回調,但相對近期之升幅計,暫該衹屬大幅急升後之高台消化及整固而已,嚴格而言,衹要恆指仍能繼續穩企於各組平均移動線之上,即表示大市仍處於逐步往上尋頂之趨勢,而各組平均移動線中,目前最高的是10天線,現約在20,362點左近,即是說,衹要恆指能持續穩守於10天線之上,縱使大市略作回吐或反覆,惟問題該不大。 拉闊一點看,今年恆指是先由1月22日低位14,794點升至5月20日之高位19,706點,升幅為4,912點,其後在動力不足及沽壓持續湧現下,大市卒反覆跌至8月5日之低位16,441點方漸見喘定,即恆指共回調3,265點,而由此刻開始,受美國減息及內地大力推行刺激經濟政策影響下,大市卒開始快速回升,其後恆指更成功升越5月20日之高位19,706點,即大市在先低後高之形態主導下,技術上已踏進續尋年內新高之趨勢中,而直到10月4日高位22,742點止計,此浪大市之升幅已達6,301點,至於年內之波幅則已擴闊至7,948點。 |
|
姚浩然 |
2024-10-07T10:43 |
亨達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推介阿里巴巴 (09988) 推介原因: -機構性投資者持有高beta股份比例低 -累積大量淡倉,機構投資者補貨下。 |
|
李浩然 |
2024-10-07T10:31 |
根據歷史數據,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五年滾動回報在88%的時間內呈現正回報,這似乎為股票退休策略提供了一定的數據支持。然而,歷史數據僅供參考,未來市場的波動無人能預測,就像試圖透過觀察歷史天氣來準確預報未來的天氣一樣可笑。儘管如此,88%的正回報機率給了投資者一絲安慰,至少從歷史角度看,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走在了正確的一邊。 在實際操作中,70/30的投資組合意味著在固定收入資產中有相當於七年半支出的資金。這種配置在理論上可以讓人在熊市期間不必拋售股票,減少了因市場低迷期間資產減損而造成的損失。然而,這並沒有考慮到通脹的影響,而且如果長時間在熊市中消耗固定收入,那麼股票的比重將會變高,需要重新平衡投資組合。 進一步說,一個名為「四年規則」的退休支出策略提供了更細緻的操作框架。該策略建議在退休前五年開始累積四年的生活費用作為現金儲備,並根據市場狀況靈活調整支出來源。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它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一定的靈活性,以應對市場的波動。它試圖在股市低迷時使用現金儲備,避免在市場低點拋售股票,從而保護投資組合免受重大損失。 然而,市場的配合並非總是可靠的。股市的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常常會讓最周密的計畫也面臨失敗的風險。這就需要投資者在享受資本增值的喜悅時,也要為可能的市場低迷做好準備。 成功的退休生活需要在長期戰勝通脹和短期保持充足流動性之間找到平衡。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時間視野和具體情況都有所不同,因此「理想的」資產配置策略也各不相同。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習,但不能期待歷史會簡單重演。 最終,沒有所謂的完美退休計劃,只有適合個人情況的退休計劃。就像市場對每個人的挑戰一樣,策略的成功也需要一定的運氣和時機。畢竟,歷史不會總是簡單重複,因此股市才會是一個讓人既愛又恨的地方。 |
|
趙晞文 |
2024-10-04T22:41 |
海天國際(01882)主席兼大股東張劍鳴上星期以來,五度減持股份,共沽出732.9萬股。 信達國際研究部主管趙晞文表示,海天主席連日減持,可能純料個人財務需要,因為公司今年下半年業績應可保持不俗增長,目前估值亦不高。 |
|
黃敏碩 |
2024-10-04T16:29 |
北水仍未放完假,資金繼續炒作唔同板塊,今日(4日)輪到晶片股「落鑊」,相關股份升幅顯著。據內媒報道,淡馬錫(Temasek)、貝萊德(BlackRock)等外資對內地晶片股相當有興趣,係咪時候入市博晶片股追落後? 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會長黃敏碩指,雖然外資聲稱對內地晶片股有興趣,但都要視乎晶片股本身慨表現,令市場覺得值得畀一個高估值。面對西方國家慨封殺及限制,內地晶片只能以量取勝,質素就好難相提並論。雖然之前傳出內地成功研發可生產8納米晶片慨DUV光刻機,但仍有待證實。 Michael又話,晶片股之前的確跌得好殘,今日晶片股慨升幅純粹追落後,唔係反映內地晶片企業潛在競爭力提升。 |
|
陳建良 |
2024-10-04T16:08 |
中央以出乎市場預期慨力度救市,令A股及港股牛氣沖天,截至8月底止,全球基金配置中國市場水平偏低,僅約5%,但隨出內地上月推出多項重磅救市措施,配置水平應有所回升,到底基金完成配置未?市場對救市力度係咪有信心? 勝利瑞柏基金管理合伙人暨投資總監陳建良指,主動型基金配置至8月底係5%,可能係基於唔同原因Short左A股或港股,Short港股那些如果下面冇平倉都夾死左,所以估計那批應該已平曬倉。不過,如果要去返一個合理慨比重,情況應該要持續,又認為相關配置應該未完。 佢又話,當中央慨招數盡出後,就要觀察兩樣野,首先係政策力度係咪符預期,因為市場預期一直升溫,如果力度比預期大,個市會再抽上去,但可能好快就轉弱,如果力度比預期細可能會回調,所以係考驗決策者點樣拿捏市場及民眾慨水平。佢認為,現水平應該係未加完倉,但會唔會不問價咁加倉,佢估計,第一下可能已完成左大部分。 KL續稱,長倉基金配置唔會好心急,會等回調買入(Pull Back),亦會趁呢個浪睇下邊些股份或經濟面會受惠,主要係仲有時間,同埋長倉配置唔可以齋睇momentum,雖然整體升浪未完,但現階段需要先抖一抖。 |
|
梁偉源 |
2024-10-04T15:16 |
截至早上11時止,1小時內《彭博》用戶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中芯國際(00981)、中遠海控(01919)、融創中國(01918)、中國移動(00941)及阿里健康(00241)。 晶片股今日(4日)集體爆上,昨晚(3日)傳黎英偉達(Nvidia)新一代旗艦人工智能(AI)晶片Blackwell投產消息,加上美國高純度石英供應受颱風影響,刺激晶片股炒上。美國東南部高純度石英礦場已停運1周,當地兩個礦場佔全球供應80%至90%,全球多家晶片公司都關注石英供應問題,天氣因素影響有幾大?此外,近期傳出中芯突破美國禁令,有望實現7納米晶片技術,中資晶片股係咪有望追落後? 大華繼顯執行董事梁偉源指,天氣因素只會對石英供應造成短暫影響,所以唔會對晶片製造商造成好大影響,價格之後亦可望回穩。 Steven又話,過去有唔少半導體相關消息困擾中芯發展,雖然有政府資金支持,但亦要有設備配合,技術上先可能追上國際水平,但呢個絕對唔容易。不過,一傳出技術突破消息,資金就會不斷湧入,但必須留意呢類消息慨真確性,始終技術水平會直接影響成本及生產質素等。 |
|
聶振邦 |
2024-10-04T11:11 |
歐盟今日(4日)會就對華電動車加徵關稅進行表決,有指德國會投反對票,西班牙就希望歐盟可以同中國傾掂數,不過,佔歐盟39%人口慨4個國家,包括法國、希臘、意大利及波蘭將會投贊成票,意味提案已夠票通過。若落實加關稅,歐盟將於11月起向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達45%關稅,為期5年。中資車股係咪已消化及反映曬呢個因素? 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指,由於加關稅已講左一段時間,相信市場已消化得七七八八,除非通過今次提案後,再進一步上調關稅,到時就會對車企盈利有較大影響,不過,由於歐洲市場慨利潤比內地大,相信內地車企會繼續係歐洲賣車,但唔排除內地車企會透過係海外設廠等方法,減低關稅慨影響。 車股方面,聶Sir話,雖然被關稅問題困擾,但由於大市投資氣氛熾熱,估計電動車相關股份仍有約5%至8%水位。 |
|
盧志明 |
2024-10-04T10:25 |
大唐資本投資策略部總監盧志明推介阜博集團(03738) 推介原因: -上半年業績錄增長,毛利率43% -訂閱業務擴展至更多版權產品,客量持續增長 -持續加大人工智能(AI)戰略投入。 |
|
林嘉麒 |
2024-10-03T22:44 |
龍湖集團(00960)主席陳序平周三於場內減持100萬股,套現近2000萬元。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林嘉麒表示,龍湖主席減持的消息,對股價會構成負面影響,因為市場會質疑,中央推出的樓市措施,效力未必如預期般大。 |
|
熊俊傑 |
2024-10-03T18:01 |
基本金屬價格持續造好,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繼續嘗試企穩每噸10000美元,銅價上季由跌轉升,加上內地推一系列措施救市,市場對銅需求有返憧憬,銅價要企穩萬關係咪冇乜難度?後市有幾多上望空間? 獨立商品外匯分析師熊俊傑指,銅價上升動力係來自內地出招撐經濟,但市場已完全消化相關消息,所以銅價升到現水平已有壓力,但未必好快會掉頭向下。 Ken又話,過往銅價可以企穩10000美元慨時間唔長,如果再要係現水平升上去,估計升至介乎10200至10300美元應該要獲利。佢提醒,雖然短期仍會有水位,但都要開始留意有冇沽壓。 |
|
植耀輝 |
2024-10-03T17:43 |
歐美加關稅問題持續困擾內地車企,歐盟將於明日(4日)進行表決,據外媒報道,已經夠票通過加關稅提案。目前,內地車企中,以比亞迪股份(01211)海外業務佔比最大,至於3大造車新勢力,其中,小鵬汽車(09868)今年係歐洲等地展開銷售,管理層接受《彭博》訪問時指,正考慮唔同方案,包括在歐洲設廠生產,避免遭歐盟加關稅,其實小鵬走出去係咪好事?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指,近年內地車企開始走出去,係外國設廠或向外傾銷,最成功係比亞迪,集團係海外設廠造車,而且比重唔細,小鵬其實都係行緊呢條路,而且行得幾快。 不過,Stanley補充,若同時有唔同市場,有機會令汽車設計或規格有分別,繼而加大研發開支,所以走出去有利亦又有弊,小鵬依家仲蝕緊錢,如果要走出去,會令開支增加,繼而令造車利用率受到衝擊。 |
|
陳偉明 |
2024-10-03T12:38 |
在中國通縮、美國衰退,日圓拆倉的憂慮下,港股曾於9月初回落跌穿250天線低見16,964點,誰能估計得到中港股市在美國大手減息半厘及內地推出救市「組合拳」這兩大消息下起死回生,恆指轉瞬間已扭轉劣勢作出報復式反彈升逾5,500點,並於本周三(10月2日)升至高見22,667點。 滬深兩市於本周一(9月30日)國慶長假前成交達2.59萬億元人民幣創紀錄,超越2015年的「A股大時代」,港股成交額亦破紀錄大幅增至達5,058億元,個別銀行交易系統更一度出現「死App」情況,可想而知中港股是有幾瘋狂。 事實上,港股在美國大手減息前已偷步炒上,加上內地股市當時 仍然持續向下尋底,筆者亦曾經認為港股有機會在美國大手減息後好消息出貨回落。然而,市場不但沒有憂慮美國衰退,反而轉炒聯儲局大手減息可助美國經濟軟著陸,加上本港大型銀行跟隨美國減息,而內地股市在中秋節假期後意外地見底回升(沒有受「三頭馬車」數據全線遜預期拖累),恆指於前周五(9月20日)陽燭向上突破前頂位18,202點,港股成交金額亦回升至1,768億元,為隨後的噴射式升市作出準備。 內地上周二(24日)意外突然連環出招救市,包括降準、減息、創設新貨幣政策工具及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中港股市隨即飆升大挾淡倉,恆指上周二(24日)急漲逾700點後,於上周三(24日)曾經裂口高開再升近600點,惟其後沽盤湧現,恆指當天開市價19,592點已見全日高位,隨後即市回吐463點,大陰燭接近全日低位收市。 當時大行普遍認為中港股市飆升是由平淡倉帶動,質疑升勢未必能持續,憂慮中港股市有機會再次出現「彈散」格局,但筆者已轉軑認為港股明顯跑贏外圍股市,而且成交金額爆升,很明顯已經有外資入場,升勢應該還未完結,當然短期或有超賣回吐壓力,但如果恆指能夠短期內再升穿上周三(24日)「大陰燭」頂位19,592點或有另一段挾淡升勢。 結果,中國意外地在上周四(26日)召開政治局會議,並且表明要求促進內地樓市止跌回穩,中港股市再度飆升,恆指不但向上突破早一日的「大陰燭」頂位19,592點,而且更「大陽燭」收市向上升穿5月20日高住19,706點,港股成交金額更升至3,028億元。 隨後,即使有內地製造業數據連續5個月收縮、鮑威爾表示並不急於快速減息及中東局勢緊張等壞消息亦無論中港股市升勢,恆指在內地多個城市放寬樓市限購下,進一步挾淡倉,於本周三(10月2日)升至22,667點,逼近2023年1月22,700點頂位。雖然港股本周四(10月3日)早上再次出現獲利回吐跡象大陰燭回落,但在美國踏入減息周期、內地政策轉向救市及外資重入流入中港股市下,相信恆指升勢未完, 策略上傾向在恆指回吐至20,800點以下,或進一步向上升突破2023年1月22,700點頂位,Long Call兩星期內到期的價外1,000點恆指每周期權。 |
|
王良享 |
2024-10-03T12:08 |
A股因為國慶長假期休市,市場以為係北水「缺席」下港股會抖抖氣,但港股昨日(2日)又升過千點,成交逾4000億元,明顯資金驚錯失今輪大升市。《彭博》慨研究顯示,美國對沖基金、新加坡及南韓慨資產管理都有買中國股票,到底呢些係短線資金,還是會長坐?不過,港股今朝(3日)一度瀉逾千點,擔唔擔心升勢開始轉弱? 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認為,短炒及長線資金都有,上周二(9月24日)人民銀行及兩個部委出招後,係美國慨中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升得特別快,當時A股仲未郁,短炒意味都好明顯。 Tommy又指,睇返好多互惠基金慨取態,中國股票由2021年佔總部位約14.5%,跌至最新5.1%,即3年間跌左9.4%,如果要補返足會係一個幾大慨數字,相當於約7.1萬億美元,睇返港股及A股過去6日成交,大概補返約1.5%,短炒資金可能見近日升得多會獲利,但做長期配置仲需要一段頗長慨時間去補返。 |
|
許繹彬 |
2024-10-03T10:55 |
踏入十一黃金周,即意味九月及第三季股市正式完結;九月相信令股民嘗盡「先苦後甜」的感覺,尤以港股,在九月第一個交易日,恆指仍在17,862點開始起步,而成交則仍只能維持在800億元左右,確實只可用奄奄一息來形容。 話說未完,由於國內宣布各項數據顯示,經濟仍持續疲弱,令外間懷疑國內經濟能否保5,因而令上證綜合指數跌穿2,700點水平;而一直與A股唇齒相依的港股,當然不能獨善其身,跌至低見16,964點的低位,當時全城根本覺得今個月要突破18,000點,根本是沒有可能。 可以說中港兩地的投資者對股票市場充滿絕望,但在黑暗的盡頭,終於突然迎來幾道龧光;先是迎來苦候多時的好消息,美國聯儲局終於減息0.5厘,而香港銀行亦緊隨減息;恆指在迎來4年以來首次減息後,升勢終於可以突破18,300點大關,而成交亦開始接近有1,500億元左右,總算開始有起色。 當投資者仍對港股能否轉勢心存懷疑之際,中央突然在十一國慶前使出挽救資本市場的連環措施,令上海股票突然谷底反彈,更只用了四個交易日便把2,800點、3,000點及3,300點全部攻破,而兩市主板成交在開市只有35分鐘便衝破萬億元人民幣,全日創下2.59萬億元人民幣的新高,升勢更是1996年12月實行漲跌幅限制以來的最大單日升幅,國內股市可謂頹風盡掃。 而港股則承國內股市高歌猛進的氣勢,北水有如洪水猛獸般湧進港股市場,南下「北水」曾有達121.43億元淨流入,規模是逾半年最多,恆指也過五關斬六將,只用5個交易日便攻破19,000及20,000點,更高見近22,500點水平;恆指除重返2022年6月的水平外,主板成交額更創下5,058億元的歷史紀錄 而九月恆指累升3,144點,第3季更飆升3,415點,整季升幅可謂全是九月升幅所貢獻,單從第三季表現來看,亦是2009年第二季以來最好的季度表現;而道指最終亦打破了「9月效應」(September Effect)的魔咒,全月升近1,400點,因此九月全球股市可用「歌舞昇平」來形容。 踏入傳統股災月(即十月),究竟港股在高成交下,可否重拾升軌追日趕美,還是作出調整?現階段相信沒有人敢妄下判斷。 筆者認為,「港股只用5個交易日,便尋回3年的失去」,而升幅更連番出現如「大奇蹟日」般的神蹟,成交更在短時間內推進至「大時代」,確實投資者有「升到您唔信」及「夢幻」來形容。 而成交方面,一日的交易量就等於上月初一星期的交易量;成交急升,當然主要原因除國內救市措施令市場釋出大量北水可猛力投進香港股票市場外,更因為適逢九月尾屬期指月結及季結之際,飽受三年煎熬的好友,承國內的連環措施,終可作出大反撲,更將淡友一舉殲滅。 而一向在資本市場跟紅頂白但一直不看好中港股票的外資,相信看到中港兩地股票的走勢及成交有如猛虎出籠下,迫不得己先行平掉淡倉,再反手大舉轉至好倉,又可能有基金看到中港兩地股市突然轉勢下,先行沽售已有一定累積升幅的日股美股台股,轉戰港股,亦屬人之常情。 從昨日(10月2日)在北水停止灌溉下,仍有4,340億元成交,上述的推論並非無跡可尋。 中港兩地股票市場只用了一星期時間便進入狂牛狀態,更令成交屢創歷史新高及指數重拾升軌,其多年來一直慘遭外資白眼及唾棄,相信此次能令外資刮目相看。 而成交暢旺最受惠者港交所(00388),走勢有如勢如破竹,帶動恆指節節新高;十月能否持續升勢,除主要還看國內市場的走向,及港交所升勢是否持續,來判斷港股是否開始力還是繼續上揚。 本周適逢國內十一國慶長假,國內股票及北水要休戰一星期,要到下周二(8/10)才可重臨,港股在欠缺滋潤下,相信成交會有所縮減,但如果仍能維持3,000億元以上及指數能穩守21,000點以上,相信情況仍屬樂觀;而投資者可趁有機會回調之時,多加留意港股通新貴阿里巴巴(09988),相信國內投資者或基金仍有機會把它收集,放入自己的投資組合。 |
|
譚智樂 |
2024-10-03T10:31 |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推介FL二南方恆指(07200) 推介原因: -受惠港股氣氛轉變,憧憬內地經濟最壞時間已過 -指數好處可分散投資,兩倍槓桿。 |
|
羅尚沛 |
2024-10-02T22:40 |
江南布衣(03306)行政總裁近日接連減持股份。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認為,江南布衣行政總裁沽貨套現,應純粹基於個人財務需要,而且公司股價今年已累升不少,目前這類股份亦並非市場當炒類別,因此減持亦合理。 |
|
林嘉麒 |
2024-10-02T17:28 |
港股今日(2日)已經連升第6個交易日,恆生指數再勁升逾千點,大市升到唔識停,內房及物管股癲升,匯豐證券上調碧桂園服務(06098)目標價33%至6.1元,世茂服務(00873)目標價更調高逾37%至1.1元,但值得留意係,目標價仍低過現價,到底物管股值唔值博? 元宇證券投資總監林嘉麒指,現時物管股比內房股值博,由於內地經濟唔理想,物管股最多只能維持穩定慨管理服務收入,不過,呢類公司唔使擔心受內房股債務違約等原因拖累,變相估值有上升空間。 KK又話,早前物管股主要受內房拖累,但實質影響其實唔大,仍算穩健,如果投資者唔係想博超高投資回報,可以考慮揀碧服、融創服務(01516)呢兩隻上升空間應該相對大慨物管股。 |
|
莊志雄 |
2024-10-02T15:26 |
港股大時代重臨,雖然恆生指數暫時已連升第7個交易日,但仍動力十足,即使今日北水「缺席」,但大市半日成交已逾2300億元,指數一度狂飆逾1500點,即使中東局勢緊張,但無阻港股升勢,港股似乎動力十足,而市場亦對今輪救市政策好受落。 「股市漁夫」創辦人莊志雄表示,如果睇返市場上周慨反應,今輪救市政策市場係好收貨,佢話可以用3個角度去睇,首先係動力,其次係估值點同其他市場比較,因為對機構投資者來講,好多時都係著重估值,若估值平但冇動力,佢地未必會參與,A股及港股估值平早已眾所周知,但依家動力返左黎,最後係睇市場氣氛,依家氣氛都返左黎,當3個因素加埋,市場就突然好熾熱。 Lewis又話,睇中線市寬都可以評估到大市慨動力,以今年上半年為例。 |
|
彭偉新 |
2024-10-02T13:17 |
截至早上10時45分止,1小時內《彭博》搜尋量最多港股,依次為融創中國(01918)、世茂集團(00813)、郵儲銀行(01658)、中國海外發展(00688)及旭輝控股集團(00884)。 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估計,100強內房銷售今個月會止跌回穩,匯豐證券更一口氣大幅上調20隻內房及物管股目標價,睇好今輪反彈可以持續較長時間,世茂、旭輝股價係4個交易日內最少翻倍,係咪反映左一系列政策出台後,真係可以扭轉內房劣勢? 資深證券分析師彭偉新指,依家主要睇兩個因素,包括政策方面,無論任何政策,只要唔干預內房市場,投資者普遍都會有正面睇法,但可唔可以提升市民買樓意欲,始終要睇內地實際經濟狀況。 佢又話,內房市場供過於求慨情況已持續幾年,之後內房「爆煲」導致好多公司還唔到錢,睇返銷售數據,按年大跌60%至80%,所以唔可能因為有重磅政策出台,銷售就立即爆升,內房股短期係會有反彈,但銷售、業績交唔交到功課仍要觀望。 |
|
盧志威 |
2024-10-02T11:36 |
近期中央密集出招救樓市,包括下調首期比例、減存量房貸息,以及放寬或撤銷限購等,有消息指,北京、杭州等地成交轉趨活躍,加上匯豐證券指最新救市政策,令該行認為內房出現轉捩點會提早1年至明年出現,並上調多隻內房股目標價。不過,高盛仍睇得較保守,雖然預期內房今輪反彈或較以往持久,但如果基本因素唔改善,內房仍好難轉勢,到底內房股值唔值博? 潤淼資產管理董事盧志威指,近期內房股係較值博,始終係中央重點打救慨範疇,依家出台慨政策主要針對去庫存及穩定樓價,若要長期反彈,資金及就業等因素缺一不可,加上中央剛開始救樓市,要推高樓價仍然較難,但暫時出台慨措施相信都足夠,投資者可以博內房股有個短期反彈,但中長線而言,未必可以變成高增長板塊。 |
|
植耀輝 |
2024-10-02T10:06 |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推介香港交易所(00388) 推介原因: -大市交投暢旺 -內地政策密集出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