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最后回覆 |
昵称 |
内容 |
内房股 |
2022-11-28T10:45 |
财经茄呢啡 |
摩根大通研究报告指,支撑房地产政策例如内房贷款的宽限期和非贷款的潜在融资增加,或缓解部分陷入困境的开发商,并消减内银短期资金质素风险。该行认为,今次政策的实际影响取决于多少银行愿意调整其风险管理政策;不论如何,该行认为,这对高内房业务敝口的银行有利,亦意味着这类型的政策或增加对国家服务风险的关注,尤其国企银行。 |
内房股 |
2022-11-27T10:37 |
财经茄呢啡 |
为拆解内房危局,中央救市行动似乎再升级。外媒引述消息指,中国人行已准备通过再贷款工具,向内地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以购买房地产开发商新发行在岸债券,相关安排料在未来几周内实施。 |
内房股 |
2022-11-27T10:37 |
财经茄呢啡 |
摩根大通研究报告指,支撑房地产政策例如内房贷款的宽限期和非贷款的潜在融资增加,或缓解部分陷入困境的开发商,并消退内银短期资金质素风险。该行认为,今次政策的实际影响取决于多少银行愿意调整其风险管理政策;不论如何,该行认为,这对高内房业务敝口的银行有利,亦意味着这类型的政策或增加对国家服务风险的关注,尤其国企银行。 |
内房股 |
2022-11-25T10:32 |
财经茄呢啡 |
人行、银保监救楼市的“16招”六大细节包括,要求银行合理区分项目子公司风险和集团控股公司风险,建立区域优质房企“白名单”,不会将内房问题“一刀切”处理,例如旭辉只是集团层面出现偿债问题,但却连带影响优质项目的融资,故应逐个项目评估,形成在保交楼的同时亦保发展商。 |
内房股 |
2022-11-24T10:41 |
财经茄呢啡 |
内房债务危机不单止冲击内房股,更波及内险股、内银股,并且影响房地产有关产业链的股权,困扰近1年多中港股市。海通证券借镜10余年前爆发的美国次级按揭危机,以及上世纪日本泡抹经济,推断今次内房危机。 |
内房股 |
2022-11-24T09:41 |
财经茄呢啡 |
内房龙湖(0960)及碧桂园(2007)股价在过去一个月曾从低位劲升逾2倍,虽然人民银行和银保监本月曾下发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16条”措施,但内地及本港房地产市场均面对不少挑战,不建议追入内房及本港地产股。若投资者真的垂青内房股,建议低吸质素良好、资产负债表稳健的国企内房。 |
内房股 |
2022-11-23T10:20 |
财经茄呢啡 |
中央推动多项利好政策令港股内房板块大涨,但与前年相比仍然有极大落差。但多家内房公司趁今次股价大幅反弹配股,反映管理层已预期内地楼市复苏路途仍然遥远,故不惜低价配股。 |
内房股 |
2022-11-23T10:20 |
财经茄呢啡 |
中央的16项措施救楼市,最主要的是针对支持民营房企在境内发债融资,额度初步为2500亿元人民币,并可视乎情况增加,同时容许房企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贷款可多延期一年,避免内房企业在未来半年出现更多违约,影响市场信心。 |
内房股 |
2022-11-23T10:20 |
财经茄呢啡 |
目前内房升势只属昙花一现,若内地三四线城市置业需求仍未回暖,急升后的股价只会变得虚高,成为下次沽货的藉口。股价大跌,影响内房企业配股集资的能力,难以解决利息及债券即将到期的问题而被迫违约。甚至连过去出售的“楼花”,也没有后续资金完工交货,形成“烂尾楼”。 |
内房股 |
2022-11-23T10:20 |
财经茄呢啡 |
受中央推动多项利好政策措施,本月中港股内房板块一度急升,市场似乎认为,接近两年的内房监管风暴有望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