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最后回覆 |
昵称 |
内容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10-21T10:42 |
财经茄呢啡 |
IBOND认购期限只余最后两日,综合七间券商数字,现时IBOND认购人数累计已逾5.2万人,现金及孖展认购金额则逾18亿元。IBOND认购期接近尾声,有券商及银行反映,市场反应已略微转淡,认为或因港股做好,投资者目光转投股票市场所致。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10-21T10:42 |
财经茄呢啡 |
依据IBOND的结构设计,如果CPI呈负数,其固定的最低回报可以确保投资不会因通缩而陷入零回报;如果通胀升温,IBOND的回报将与CPI升幅挂钩,投资者的回报至少追得上通胀水平。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10-14T10:42 |
财经茄呢啡 |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殷考玲)通胀挂钩债券去年重推大受市场欢迎,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于2月发布财政预算案曾认为,本年度会发行不少于150亿元IBOND,近日终于有IBOND进一步消息。金管局将于今日(12日) 举行新闻发布会讲解发行细节,陈茂波曾透露第8批IBOND的息口不会少于对上一批,而第7批IBOND日前发布首个付息日年息为2%,已触及保底息。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10-07T10:38 |
财经茄呢啡 |
去年IBOND发行时香港银行同业拆息、银行的定期息率都低于目前,因此2%的息率很有吸引力。另外,在通胀预料较高的情况下,金管局本次IBOND预料发行额由去年100亿元增加至150亿元,目标是尽量让更多有意向的投资者能够参与保本投资。他还提到,去年IBOND发行时,新股市场畅旺,今年股市动荡较大,新股市场平淡,预料本次认购IBOND人数和金额均将破纪录。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10-07T10:38 |
财经茄呢啡 |
银债基本与IBOND在申请资格方面有所差异,银债只限年满60岁的香港身份证持有人购买,其他条款则与IBOND相同,年期为3年,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与通胀挂钩,并设有保证最低息率,而银债的保底息率一向比IBOND高。以2021年为例,当时银债最低保证息率为3.5厘,但IBOND仅得2厘。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09-30T10:40 |
财经茄呢啡 |
去年IBOND发行时香港银行同业拆息、银行的定期息率都低于目前,因此2%的息率很有吸引力。另外,在通胀估计较高的情况下,金管局本次IBOND估计发行额由去年100亿元增加至150亿元,目标是尽量让更多有意向的投资者能够参与保本投资。他还提到,去年IBOND发行时,新股市场畅旺,今年股市动荡较大,新股市场平淡,估计本次认购IBOND人数和金额均将破纪录。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09-23T10:37 |
财经茄呢啡 |
以上数据为配售机构的初步数据,有待进一步核实,最终数字可能有所调整。综合市场消息,7家券商最新累计录得逾90亿元IBOND认购金额。耀才认为,截至昨天认购额近35亿元,认购人数超过7.18万;辉立则借出约9.8亿元IBOND孖展。而经致富认购IBOND的人数超过1.65万人,认购金额亦超过9.15亿元,较IBOND 2020高出114.28%。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09-02T10:44 |
财经茄呢啡 |
由政府发行的第八批通胀挂钩债券,已于7月底推出,如果错过了认购IBOND,又想投资有关的产品来抗通胀,可以考虑选择美国通胀挂钩债券(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TIPS与IBOND都是与通胀挂钩的债券,TIPS的票面价跟随美国消费物价指数浮动,部分10年期TIPS的每年平均收益至少有3厘。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08-26T10:37 |
财经茄呢啡 |
投资者倾向选择具利息收益的产品,认为IBOND是较优胜的投资工具。他又直言,IBOND属中线投资,认为不会受到短期外围经济震动影响,估计IBOND将出现超额认购。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4-08-19T10:40 |
财经茄呢啡 |
新IBOND发行详情与去年发行的第7批IBOND差不多相若,比较大的分别是去年发行规模最多可加码至150亿元,今年则最多可酌情加码至200亿元。而去年IBOND首次提高保底息率至2厘,吸引45.6万人认购、涉资383.6亿元,较原定100亿元发行额超购2.8倍,政府最终将发行额加码至150亿元,当中约23万人获分配4手IBOND,另有约19.6万人获分配3手或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