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最后回覆 |
昵称 |
内容 |
内房股 |
2023-03-07T10:48 |
财经茄呢啡 |
内房2月销售回暖,有国企背景的内房股销售更录倍数提升,当中蓝筹内房中海外发布,2023年2月的合约销售额为274.24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升1.53倍;2023年首两个月的累计合约销售额为406.11亿元,按年升58.5%。截至2月底中国海外系列公司录得已认购物业销售约230.90亿元,预估将于往后数月内转化为合约物业销售。中海外在2月份亦无新增土地储备。 |
内房股 |
2023-03-03T10:54 |
财经茄呢啡 |
近月大市持续调整,内房抽水潮沉寂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内地楼市似稍回暖,昨天内房随大市反弹,万科企业(深:000002)再折让6%配股筹39亿元,逾半资产用于还债,今天股价最多插逾半成,其他内房股亦受累普遍下挫。另外,有机构分析指内地楼市能否继续复苏还要观察,标普就指中央仍需推出更多措施,并鼓励银行向内房放贷。在楼市复苏成疑及恐抽水潮再现下,看来内房股股价暂仍只会浮浮沉沉难大升。 |
内房股 |
2023-02-27T11:02 |
财经茄呢啡 |
港股午后跌幅扩大,人民币显着回落,拖低港股,科网股捱沽,汇控创新高后回落,令港股下午跌幅扩大,二线内房股逆市向好。 |
内房股 |
2023-02-27T11:02 |
财经茄呢啡 |
广东省地产商会副会长尹德辉指,管控“三条红线”、融资困难,加上过去逾两年受疫情影响,内房市场已被“打残”。不过,各地房地产市场政策最近有啲松动,例如子女可以用父母公积金供楼、取消限购令,令楼价数据按月计出现回暖迹象。但佢提醒,内房好难重返下滑前高位,因为中央希望楼价慢慢升,呢个亦系内媒“出声”话要遏炒风嘅原因,提醒地方政府要避免“松过龙”。 |
内房股 |
2023-02-27T09:31 |
财经茄呢啡 |
过去多年房地产一直是内地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及相关上下游行业产值占GDP两至三成,而2021年下半年以来内地楼市明显转弱,现被投资界视为经济最大风险之一,预测今年内房对GDP贡献即使比去年-3%改善,但贡献仍然还是负值,预测今年内房新盘销售仍按年下跌一成。 |
内房股 |
2023-02-26T10:53 |
财经茄呢啡 |
张家慧续指,未完成房地产项目包括发展商及零售占帐簿少于1%。而在减值贷款当中,有抵押的企业由去年57%增至今年72%。现时于内房的风险曝露重要以民企为主,占63%,国企及外资企业则分别占20%及17%。施颖茵称,该行由2021年底起开始为内房作出拨审,一直采取审慎策略,有见及去年末季至今年初内地政策渐见成效,料今年拨备将较去年少。 |
内房股 |
2023-02-26T10:53 |
财经茄呢啡 |
自从内房爆发信贷危机后,内房融资持续于低位徘徊,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3年1月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按年跌33.1%,按月跌27.0%。由数据可见,虽然过去一年针对融资端,官方出台多项措施,“三枝箭”齐出,但对房企融资的刺激效果似乎不够明显,需要有新的资产来源去补充,于是私募基金应运而生。 |
内房股 |
2023-02-21T10:53 |
财经茄呢啡 |
中国经济全力争取复常,各行业不乏机会回到甚至超越疫前,楼市也具备复苏条件,惟小阳春过后,重拾长期升浪似言之尚早,如何为房企估值,须视乎管控与宏观经济发展而定。内房股价(以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作基准)从低位劲弹约九成,比起高峰依然“打八折”,是否算得上便宜,仍要观望。 |
内房股 |
2023-02-21T10:53 |
财经茄呢啡 |
受惠过去数个月内地政府推出连串支撑政策,减低了内房高回报债风险,故该行将今年内房高回报债违约预计由28%降至19%。虽然今年或仍有内房企业出现违约,但利好政策加持令违约规模较预计低,也导致亚洲高回报债违约率的预计由10.6%调降至7%。 |
内房股 |
2023-02-20T10:52 |
财经茄呢啡 |
去年内地推出便利内房企业融资政策,有见及内地楼宇成交有所改善,认为内房最差情况已过,惟当中仍有不确定性。其敞口由2021年约40亿美元减至去年的33亿美元。27亿美元涉及内地发展商,当中11亿元为信用级别。连同抵押品,该行对内房的拨备已覆盖该板块的不良资金逾八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