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最后回覆 |
昵称 |
内容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10-24T10:48 |
财经茄呢啡 |
绿债二五○五今年5月19日上市,债券年期为3年,每半年派一次息。该批绿债以每100元为本金金额单位进行买卖,每手买卖为100单位。虽然保底息率达2.5厘,比过去所有IBOND都多,但在加息周期下吸引力明显下滑,只有48.8万人申请,远低于去年第八期IBOND破纪录的70.9万人。而该批绿债首批零售绿债最终发行额为200亿元,全部有效申请均可获配发债券,最多可获五手。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10-24T10:48 |
财经茄呢啡 |
致富证券董事及证券业务主管郭家安亦称,加息周期不利发行IBOND,因尚未知息口再升空间有多少,现在定存息达4厘以上,甚至有可能再上5厘,而IBOND又要坐3年,加上有绿债累人输钱作为前科,短炒者已示意有IBOND推出都不再认购,相信IBOND保低息至少要高过定存息才具吸引力。不过,由于没有短炒客支撑,预估政府如再发IBOND,认购反应必远逊去年。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10-24T10:48 |
财经茄呢啡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年2月发表财政预算案时曾指,政府计划在新一个财政年度发行不少于150亿元的通胀挂钩债券,有本地媒体消息称,金管局早前曾询问零售银行分销新一批IBOND意向,如有兴趣可报名,发行计划似在进行中。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10-10T10:44 |
财经茄呢啡 |
问及手持绿债及IBOND应否换马,温杰建议在年底前先沽IBOND。他剖析,定存与绿债及IBOND本质上有分别,首先是年期不同,IBOND的保证息率虽较低,但可提早锁定较长年期的利息收入。再者,债券有二手市场,理论上有较佳流动性;当然,债券于到期前价钱会有动荡。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08-29T10:44 |
财经茄呢啡 |
银色债券是香港政府针对“银发族”推出及发行的零售债券,去年将“银发族”门槛调低至60岁或以上,仅限香港身份证持有人购买。与其他零售债券不同之处,是银债不设第二市场,即是持有的3年间不能交易。银债的保低息率则较IBOND为高。如今市面上的两只IBOND,分别是2023年到期通胀挂钩债券及2024年到期通胀挂钩债券,保底息率均划一为2厘。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08-22T11:26 |
财经茄呢啡 |
当绿债现价跌至97元,加上政府保底息2.5厘,投资者的回报率可超过2.5厘,但加息仍会持续至第4季,料绿债价格仍有下跌空间,不建议现时购入绿债。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08-22T11:26 |
财经茄呢啡 |
由于银债不会在二手市场上买卖,其价格不会被市场压低,因此值得购入,但绿债(4252)在港交所上市后,价格跌穿发行价。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08-22T11:26 |
财经茄呢啡 |
银色债券明日起接受认购,保证息率上调至4厘,但只限60岁或以上人士申购,市场料今批银债反应积极,建议投资者申购25至30手为上限水平。。政府数月前推出的绿色债劵,保底息仅2.5厘,但可于港交所(0388)二手市场买卖。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08-22T10:46 |
财经茄呢啡 |
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2011年首次发行的3年期通胀挂勾债券(下称IBOND)吧!IBOND的发行对象是全港持有有效香港身分证人士,即是面向全社会的。而当时的IBOND,保证息率1厘,但最终息率跟通胀率挂勾。 |
通胀挂钩债券 |
2022-08-15T10:40 |
财经茄呢啡 |
这逻辑有不少问题,首先是对于即日升值的估计,拿过去IBOND的经验套进去作为计算,这并不合理。因为每次IBOND的条款都不同,当时的经济环境亦不同,如通胀、利息等数字也不一样,过去升了三几百元,不代表今次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