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ics |
Last reply time |
Nickname |
Content |
EURO |
2023-07-02T10:50 |
財經茄呢啡 |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法國公共債務首次突破3萬億歐元,達到30134億歐元,約合人幣23.8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升至112.5%。法國媒體說,這可能給法國政府帶來更大壓力。 |
EURO |
2023-06-29T10:36 |
財經茄呢啡 |
當地時間6月27日,歐央行行長拉加德在葡萄牙出席歐央行年度經濟論壇時指出,當前歐元區的通脹已經進入新階段,高通脹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歐元區需要長期對抗價位的上揚。 |
EURO |
2023-06-29T10:36 |
財經茄呢啡 |
瑞銀集團對歐元區經濟前景的預期比歐央行更為悲觀,預期2024年歐元區GDP提升1.0%,而歐央行的預期為1.5%。他指出,我們的預期明顯低於歐央行的預期,前景更為黯淡的原因是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和德國工業的疲弱,雖然訂單仍然足夠,但新訂單非常疲弱。他說,利率上揚和財政政策支撐的減弱加劇了經濟前景的疲弱。 |
EURO |
2023-06-29T10:36 |
財經茄呢啡 |
外匯的均值回歸部分是由數據意外驅動的,通常在極端情況下會出現逆轉。依據官方數據,歐元區經濟正處於衰退之中,而最近一組更為及時的經濟調查顯示,這種情況在繼續惡化,標普全球6月份的PMI顯示,歐元區經濟出現萎縮。近期歐元/美元的震蕩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歐元在2023年的情況幾乎與2021年相反。由於環球經濟放緩,能源價位可能會維持低位或回落,從而支撐歐元區的貿易條件。 |
EURO |
2023-06-26T10:38 |
財經茄呢啡 |
當地時間23號,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受工業生產下挫影響,6月歐元區經濟提升放緩,跌至五個月以來低點,歐元區6月采購經理指數從上月的52.8降至50.3。標准普爾直言,該數據表明歐元區「繼春季短暫的提升復蘇之後,經濟再度牛皮」。 |
EURO |
2023-06-26T10:38 |
財經茄呢啡 |
法國和德國PMI數據遜於預計,引發對歐元區經濟衰退的憂慮,也令歐元承壓。如果這些不利因素確實產生了影響,就會引發人們對歐元區第二季度從冬季衰退中的復蘇幅度的質疑。 |
EURO |
2023-06-23T10:44 |
財經茄呢啡 |
歐洲聯盟統計局此前預期,歐元區2022年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環比零增加,2023年第一季度環比增加0.1%。但歐洲聯盟統計局對數據向下修正,稱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個季度回落,在2023年1月至3月回落0.1%,與2022年10月至12月的降幅相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德國受到工業生產困難的影響,經濟陷入衰退。 |
EURO |
2023-06-23T10:44 |
財經茄呢啡 |
歐央行調降了對今年歐元區經濟的增加預期,預期今年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微增0.9%,明年增加率也只有1.5%。而今年的通脹率預期仍會高達5.1%,到2025年才會降至2.3%,接近歐央行的政策目標。 |
EURO |
2023-06-22T10:35 |
財經茄呢啡 |
歐元區經濟在俄烏沖突的影響下表現出了非凡的韌性。不過,IMF也相信,歐元區今明兩年的經濟只會「溫和」提升,而考慮到為適應能源價錢持續上升而進行調整的成本,中期經濟產出「很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低於俄烏沖突前的趨勢水平」。 |
EURO |
2023-06-22T10:35 |
財經茄呢啡 |
在6月議息會議中,聯邦儲備局將今年實際GDP增速調高了0.6個百分點至1.0%,同一時間保持長期經濟增速估計1.8%不變。聯邦儲備局還進一步上修2023年末利率估計50個基點至5.6%,同一時間也相應上修2024年和2025年利率估計。歐央行仍估計歐元區經濟提升將在年底前恢復到潛在水平。業內人士認為,美歐央行仍然存在向市場發出信號,即「遏制通脹」的主要性仍高於「呵護經濟」。 |
|
|
|
We've noticed you're using an ad blocker
We spend millions of dollars each year so you can access, for FREE, the highest quality real-time quotes and charts. This is made possible only thanks to the advertising on our site.
To continue using 88iv.com, please allow this domain on your ad blocker.
We are thanksful for your decisive action.
This notice will be shown again every hour.
Close This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