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最後回覆 |
暱稱 |
內容 |
地產股 |
2024-03-14T11:56 |
財經茄呢啡 |
各大地產股陸續發布業績,財務狀況成市場焦點投放在焦點。新地最新淨負債比率由18%上揚至21.2%;恆隆地產淨負債比率由2023年6月底的30.3%,升至2023年底的31.9%;新世界淨負債比率由2023年6月底的47.7%,升至2023年底的49.9%。長實、恆地即將於下星期發布業績。 |
地產股 |
2024-03-14T11:56 |
財經茄呢啡 |
智通財經APP獲悉,香港地產股走高,截至發稿,新世界發展漲5.78%,報9.88港元;九龍倉置業漲4.26%,報28.15港元;恆隆地產漲3.85%,報8.91港元;長實集團漲2.6%,報37.55港元。 |
地產股 |
2024-03-14T10:52 |
財經茄呢啡 |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香港房地產市場仍受多個結構性因素拖累,預期住宅樓價在今明兩年再下跌10%至15%,直至幾個觸底信號出現:(一)政府取消所有需求管理措施,即全面「撤辣」;(二)存置成本(cost of carry)降至零或負數水平;(三)庫存見頂回落;(四)家庭財務狀況隨經濟復蘇而改善。 |
地產股 |
2024-03-12T12:06 |
財經茄呢啡 |
政府全面撤辣後,一手市場升溫,本地地產股有追捧,新世界發展升2.8%;太古地產升2.7%;恆隆地產、恆基地產均升逾2%;長實升1.5%;新地升1.2%;信和置業0.2%。 |
地產股 |
2024-03-12T12:06 |
財經茄呢啡 |
實施多年的「辣招」全面撤銷,置業人士無需再繳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金管局亦上調物業按揭成數上限及停止壓力測試,樓市隨即起動,發展商加快推盤步伐。近期推出的新盤「丁財兩旺」。有分析師認為,投資者重點關注本港地產企業增加前景及投資收益,當中,財政狀況健康的地產股可跟進,惟對負債高的公司有戒心。 |
地產股 |
2024-03-10T11:51 |
財經茄呢啡 |
樓市全面撤辣後,樓市迎來一年以來最火熱的周末,多只本地地產股均向上,不過新世界則逆市創21年新低,代理股美聯集團曾升最多25%。銀河聯昌相信,總體而言,由於市場心理改善,未來幾個月成交將維持在高位。 |
地產股 |
2024-03-08T11:46 |
財經茄呢啡 |
樓市全面撤辣後,樓市迎來一年以來最火熱的周末,多只本地地產股均向上,不過新世界則逆市創21年新低,代理股美聯集團曾升最多25%。銀河聯昌相信,總體而言,由於市場心理改善,未來幾個月成交將維持在高位。 |
地產股 |
2024-03-07T11:56 |
財經茄呢啡 |
樓市全面撤辣後,樓市迎來一年以來最火熱的周末,多只本地地產股均向上,不過新世界則逆市創21年新低,代理股美聯集團曾升最多25%。銀河聯昌相信,總體而言,由於市場心理改善,未來幾個月成交將維持在高位。 |
地產股 |
2024-03-07T11:56 |
財經茄呢啡 |
獨立股評人熊麗萍同樣建議投資者「睇定些」,不宜現價追貨。熊麗萍相信,撤辣是好事,樓市氣氛轉好,交投亦明顯提升,但不能因此判斷樓市將回暖。樓價方面,熊麗萍稱,單憑撤辣未必充足有幫推動樓價向上,需要利率及經濟配合。選股時,投資者適宜挑選擁有豐富新盤資源的本地地產股,例如信和置業、新鴻基地產,只是投資者要耐心等待,確認樓市回暖再入市。 |
地產股 |
2024-03-07T10:46 |
財經茄呢啡 |
標準普爾發表報告表示,「撤辣」只會溫和地刺激今年市場需求,惟香港住宅未來1至2年仍持續供過於求,高息環境亦會抑制需求,料今年樓價將繼續下跌,跌幅介乎5%至10%;樓價趨跌,流動性緊張的地產商或會大幅減價促銷,進而影響現金流,削弱其盈利能力及槓桿比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