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美角力|美擬擴大晶片戰 首次針對中國記憶體晶片商 三星及SK海力士恐受累 @ 2022-08-04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晶片 中國 美國 出口
概念:中國出口 , 限制美國晶片制造設備
美國出重手再封殺中國半導體產業!據《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正在考慮限制向中國記憶體制造商輸出晶片制造設備,對象包括長江存儲,希望能夠藉此保護美國相關企業,並限制中國半導體發展。
[新頭殼NEWTALK] 美國眾議院近日通過晶片法案,將補助本土半導體廠商520億美元,但此案有一重要但書:領取補助的企業必須承諾,不會在中國設置先進晶片廠,否則可能必須全額退回補助款。對此,台積電回應,赴美設廠是配合客戶需求所做的決定,強調在美布局不受影響。 該法案要求獲美國政府補助的企業,10年內不得在中國大幅增產比28奈米更先進的晶片。違反禁令或未能修正違規狀況的企業可能必須全額退還補助款。 28奈米制程的晶片比現在最先進的半導體晶片落後了好幾代,但仍應用於汽車和智慧手機在內。如果晶片制造商增產28奈米以上或更舊世代的半導體,供貨給中國或其他被關注的國家,則可以有例外。 這項但書勢必升高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將影響有意願赴美設廠的半導體業者,包括在中國已設廠的英特爾(INTEL)、三星和台積電。台積電將無法大幅升級或擴大現有在中國的設施,恐將損失掉一些在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的成長機會。 對此,台積電強調未來在美布局不受影響,赴美設廠是配合客戶需求所做的決定。更多新頭殼報導「新浪台灣」網站無預警關閉!公司證實:暫停市場營運推特股東也來參一腳!「集體訴訟」要求馬斯克完成收購交易不只
美國擬再度祭出打擊中國晶片產業的新舉措。外媒報導指出,繼上周火速通過晶片法案後,拜登政府有意出手限制晶片商將美國制造的晶片設備出口至中國,旨在保護美國自身的晶片企業,並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原PO在PTT上發文表示,「禁晶片出口的話,應該是兩邊股市一起跌停,竹科不是只有台積電,一堆做消費性電子的都靠中國吃穿,以聯發科來說天璣主力客戶幾乎都是中國廠商,華為被晶片斷供後,以高通之前特別向美國政府申請想出口給華為晶片的態度,聯發科這些被禁高通會高潮而已。」
分析師表示,美國禁止更多歐美設備賣給中國,這項新規定可能會影響中芯國際、在中國經營晶圓廠的台積電和其他晶圓代工廠商,可能會導致中國更難降低對進口晶片的依賴,因為中國短期內不可能制造晶片設備,但是這些設備是生產成熟和先進晶片的關鍵。
台積電目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有5納米晶圓廠。有分析表示,在美國努力將芯片供應鏈本地化的過程中,台積電將扮演關鍵角色。美國政府正在考慮限制向中國存儲芯片制造商出口芯片制造設備的計劃,意圖阻止中國在半導體制造上的突飛猛進。不過,有專家表示,此舉可能會造成實質性代價,潛在性地打斷脆弱的全球芯片供應鏈,盡而傷害美國的企業。
EDA是工程師設計晶片時的必備工具,協助確保晶片上生產線制造不會出問題。益華和西門子沒有回應采訪要求,新思則是表示公司會遵照美國的出口管制行事。中國大陸是這些晶片設計軟體公司的重要客戶,根據向美國證管會呈報的資料,益華上季營收13%來自中國大陸市場,新思17%,不過看不出來其中屬於GAA技術的占比是多少。
晶片戰或擴大戰線!據路透引述消息報道,美國政府正考慮限制當地晶片設備制造商出口予中國記憶體晶片制造商,其中包括禁止向長江儲存(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輸出晶片制造設備,以保護美國半導體企業及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不過,報道指有關政策仍在初步階段,並未作出最後決定。
三星和SK海力士是南韓的招牌企業,亦把相當多的記憶體產能放在中國,以接近客戶。不過,佩洛西的眾議院早前通過撥520億美元(約4,056億港元)提振美國境內半導體制造的《晶片及科學法案》(下稱《晶片法案》),訂明獲資助的企業10年內不得擴張或升級在中國的先進晶片產能。
【財訊快報/陳孟朔】數位知情人士向路透透露,美國正在考慮限制向中國存儲晶片制造商出口美國晶片制造設備,其中包括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YMTC),旨在阻止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並保護美國自家企業。但所有消息人士一致提到拜登政府對此事的考慮仍處在早期階段,尚未起草任何擬議法規。 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指出,如果拜登政府推進該行動,也可能會傷害到韓國存儲晶片巨頭三星電子(005930.KS)和SK海力士(000660.KS)。三星在中國有兩家大型工廠,而SK海力士正在收購英特爾(美股代碼INTC)在中國的NAND閃存晶片制造業務。 如果獲得批准,這一打擊行動將包括禁止將美國晶片制造設備運往中國制造先進NAND晶片的工廠。 據出口管制專家表示,這將標志著美國首次通過出口管制來針對中國生產非軍事專用的存儲晶片,代表美國擴大國家安全的涵蓋范圍。 此舉還將力求保護美國僅有的兩家存儲晶片生產商西部數據(威騰電子,美股代碼WD)和美光(MICRON TECHNOLOGY,美股代碼MU),這兩家公司加起來約占NAND晶片市場占比高達四分之一。 NAND晶片將數據存儲在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等設備以及亞馬遜、ME
美國晶片制造設備大廠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和科磊(KLA)證實,拜登政府一直在推動更嚴格的對中出口法規,涵蓋制造14奈米以下晶片所需的設備。拜登政府先前已宣布,禁止制造10奈米以下晶片所需設備向中國出口,若上述新政策獲得證實,將代表禁令進一步升級。
另一方面,半導體設備制造商LAM RESEARCH和KLA日前證實,拜登政府正強化美國半導體防線,禁止出口14納米以下制程的制造設備到中國,限制交易對象不僅中芯國際,還包括所有在中國營運晶片生產的廠商,連在中國的台積電晶圓代工廠也可能被列入禁售范圍。
美國今次禁運重點是14納米及以下技術的晶片設備,核心目的是配合美國《晶片法案》,在全力發展境內晶片制造之際,阻止中國獲取同樣制程的先進晶片設備,以遏止中國晶片與其競爭。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考慮限制當地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向生產NAND 記憶晶片的中國制造商提供產品,以保護美國半導體行業。如果消息屬實,這是美國首次針對記憶晶片實施限制。消息人士稱,受到措施影響的中國廠家,主力從事128層 NAND 晶片生產,被針對對象主要是近期發展迅速,中國 NAND 生產商長江儲存(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不過,南韓半導體企業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也受到波及,三星在中國設有兩間半導體廠,SK 海力士也要從英特爾(INTEL)購入產品,供應給中國廠房。消息人士指出,華府仍未就有關政策作出最後決定。美國商務部拒評上述消息。 (BC)
另外,路透社也引述幾位知情人士的消息說,美國政府正在考慮,限制向中國境內生產先進NAND存儲晶片的工廠輸出美國的晶片制造設備,比如中國長江存儲科技公司。這也意味著美國准備首次通過出口管制,打擊中國生產非軍用存儲晶片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國家安全保障。
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綜合產業分析師看法指出,美國防堵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除了《晶片與科學法案》外,還將進一步擴大出口到中國半導體設備限令,計畫讓14奈米以下的設備都不准出口中國,這將限制韓國半導體業者在未來中國投資力度,長期來說對韓商有弊無利。南韓產業經濟貿易研究院(KIET)在最新報告也表示,美國有能力利用其來源技術控制外國晶片的生產,若南韓不參與「晶片4方聯盟」,未來半導體生產將面臨很大挑戰。
媒體報導,美國正在考慮,限制向中國的記憶體晶片生產商,出口美國晶片制造設備。這些限制也會讓南韓三星電子及 SK 海力士等晶片制造商,無法向其在中國的工廠提供新的設備,阻止他們在這些工廠生產供應給全球的先進產品。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和其他6名參議員,上周致函給商務部長雷蒙多,認為長江存儲等中國大陸半導體制造商,對美國國安和晶片公司構成威脅。根據路透社報導,拜登政府有意禁止,美國晶片制造設備廠商,向中國大陸包含長江存儲在內的快閃記憶體制造商出口產品。如果美方祭出這項限制,在中國大陸設廠的南韓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都可能受到沖擊。
集邦指出,設備禁令將成在中國擴產的最大變數,川普政府曾透過「瓦聖納協議」要求荷蘭停止出口機台至中國,提高設備對中出口難度,但在中芯國際已於近期成功量產七奈米制程產品下,美國恐再擴大限制范疇,加深對中限制。如果真的祭出限制令,不僅影響中國往七奈米以下先進制程研發推進的可能性,連帶對中國半導體擴產主力制程四十奈米及廿八奈米擴產造成極大影響。
除了金融戰線火熱外,還有更重要的科技戰!近日美國國會通過了520億美元晶片法案,以資助半導體企業在本土設廠。不過,該法案同時限制了獲得補貼的廠商,不可在內地投資28納米以下制程技術,變相強迫企業要在中美之間「歸邊」,明顯是打壓內地科技產業的又一舉措。另外,市場亦傳出美國正考慮限制內地記憶體晶片制造商出口,一旦實施,將是首次針對內地生產沒有軍事用途的晶片,把所謂保護國家安全提升至更廣泛層面。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國考慮收緊對中國內存晶片制造商的出口,禁止對行業領頭羊「長江存儲」出口用於制造先進NAND閃存晶片的設備。若這一舉措得到批准,將是美國針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最新打壓。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