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最後回覆 |
暱稱 |
內容 |
專家評股 |
2023-05-15T12:40 |
財經茄呢啡 |
港股今日繼續震蕩走弱,再度回到了20000點以下,如何解讀近期港股的走勢?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德幾相信,港股短線下降,但預計風險有限。 |
專家評股 |
2023-05-09T12:48 |
財經茄呢啡 |
亞太股市漲跌互現,香港股市高開,市場氣氛向好。中泰國際研究部主管趙紅梅相信:港股市場氣氛改善,政策憧憬有利提振市場。新能源汽車供應需求均支持行業向好。保險股利空出盡,壽險保費增速邊際改善。 |
專家評股 |
2023-05-08T12:43 |
財經茄呢啡 |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師張憶東在最新召開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中國投資人峰會談到,港股今年整體依然是受到海外因素的壓制,現在處於磨底的階段,今年不會是牛市,而是在一個熊牛轉折期中。要想突圍,港股的DEEP VALUE需取得重估,這需要中國經濟復蘇更明朗化,以及中資定價權的體現。相信,港股今年的吸引人的地方在於DEEP VALUE,關注在中特估、優質央國企龍頭這些中資決策權所在的領域。 |
專家評股 |
2023-05-05T11:04 |
財經茄呢啡 |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恆指雖升250點,但仍受制於20,200點的反彈阻力以下,對後市仍要保持謹慎觀察態度。即使港股通恢復交易,在北水參與下,大市成交量從前兩日的不足800億元及700億元,回升至1000億元以上,但仍低於年內的日均1220億元,顯示市場總體的觀望未有太大改變,內險和黃金相關股有機會成為市場焦點。 |
專家評股 |
2023-04-26T12:09 |
財經茄呢啡 |
近期港股市場有所反彈,對於接下來的走勢,博大資本國際總裁溫天納相信,港股科技類板塊反彈明顯,市場超賣情況逐漸回穩。在這一背景下,投資者的布局思路可以進行調整:建議布局以短線價值投資操作為主,可留意內需及房地產板塊。 |
專家評股 |
2023-04-19T11:59 |
財經茄呢啡 |
4月12日,智通財經邀請復星財富研究部助理副總裁李曉翀先生分享港美科技股二季度投資展望。李曉翀相信,二季度港股不排除跑贏美股。港股還是可能會有一個估值修復的過程,美股是相對有風險的,但由於大型重磅科技股支持了估值,所以美股整體或保持高位震蕩,且回調幅度不大。整體上講,港股無論是估值還是基本面修復都會比美股二季度要做得好。 |
專家評股 |
2023-04-19T11:59 |
財經茄呢啡 |
拔萃資本副總裁兼高級經濟學者譚曠明相信:融創保持領先民營房企地位,復牌有示范效應。市場避險心理上揚,港股短期震蕩。 |
專家評股 |
2023-04-17T12:29 |
財經茄呢啡 |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相信:商湯被拋售股價向下,中長期具投資價值。港股走勢平穩有支持,今周受外圍市場影響較大。 |
專家評股 |
2023-04-17T12:28 |
財經茄呢啡 |
恆指早盤跌2.31%,恆生科技指數跌3.72%,生物醫藥股早盤領跌,回港中概股、汽車、有色板塊走弱,科網股普跌,紫金礦業跌超6%,美團跌超5%。香港股市承壓,如何解讀?太一資本管理研究部董事湯麗鴻相信,港股調整到位,恆指有望迎來反彈。 |
專家評股 |
2023-04-12T12:07 |
財經茄呢啡 |
今年將推進健康養老生態工程,希望透過一兩年的時間,在20-30個中心城市形成養老服務供應能力,構建一主多輔的大養老服務供應體系。財報顯示,中國人壽在2022年市場下滑的低位加倉,股票基金持倉較2021年增長2.59個百分點,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則相信,這為今年的中長期回報做好了儲備,今年將加配高股息股票,睇好被低估的港股,將透過港股通等手段豐富港股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