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最後回覆 |
暱稱 |
內容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10-12T15:41 |
財經茄呢啡 |
大摩將本地銀行業前景由「中性」調降至「注意」,並調降匯控和恆生評級至「拋售」,與渣打銀行和東亞銀行同級,中銀香港則因為中國和東盟業務增加機會,評級保持「中性」。5間銀行目標價均被調降,其中匯控調降27%至51元,東亞亦被調降21%至15元。昨天港銀股均向下,東亞跌4.5%收報18.16元,創2009新低,中銀香港和恆生亦分別見2016年和2017年新低。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10-12T15:41 |
財經茄呢啡 |
美資券商摩根士丹利再奏「摩笛」,力數四大負面因素拖累香港銀行業表現,將行業展望降至「謹慎」,更吁投資者沽匯豐控股及恆生銀行,投資評級從「與大市同步」調降至「拋售」。同一時間,由李國寶任執行主席的東亞銀行亦遭狂踩,最差情況股價恐林近45%。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09-28T15:21 |
財經茄呢啡 |
他在2003年擔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期間,曾到立法會開會討論問責高官改組屬下職位,被多名議員要求提交全盤資料;但應未察覺現場未熄咪,向同僚批評議員做法離譜,浪費官員時間,稱要向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申訴,其言論惹起嘩然,當年立法會議員、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公開批評他傲慢自大,揚言若應是東亞員工會第一個炒掉他。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09-14T15:35 |
財經茄呢啡 |
吳光正低調以1.45億元,購入同行股權恆基地產、新鴻基地產及冠君產業信托。而其他華資富豪,包括李嘉誠父子、恆隆地產執行董事陳文博、嘉華國際主席呂志和家族,甚至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均有入市增購自己系內股權。當中以李嘉誠父子最大手筆,單是賣入長和及長實,已經出資逾3300萬元及10.93億元,冠絕其他華資富豪。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09-14T15:35 |
財經茄呢啡 |
東亞銀行發布,早前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1仙,可以股代息,代息股權之價錢已定為每股19.0019元,此為股權於9月5日至11日(包括首尾兩天)的平均收市價20.002元之95%計算。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09-14T15:35 |
財經茄呢啡 |
香港仔飲食於1970年成立,並非上市公司,其重要業務包括於香港仔經營「珍寶王國」的中式食府及持有珍寶閣停車位,近年旅行團旅客消退之下,2018年收入下滑6%,至約8,253.1萬元,撇除珍寶閣停車位公平值增值後則虧損。股東方面除新濠持有86.68%外,剩余少數股份相對分散,但亦有不少知名股東,如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已故的「造船大王」王華生長女王敏馨等。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09-07T15:16 |
財經茄呢啡 |
近日港股市場受壓,不少華資大孖沙出手賣入股權。當中包括恆隆地產執行董事陳文博、身兼粵海投資獨立非執行董事的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及嘉華國際主席呂志和,分別申報斥資484.96萬、1017.03萬及426.07萬元,分別增購恆隆地產、粵投及嘉華股權。不過另一大藍籌創科副主席STEPHAN HORST PUDWILL行使部分認股權50萬股,隨即賣出,淨賺2276.39萬元。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08-31T16:01 |
財經茄呢啡 |
國企不會違約只是金融機構的慣性思維。不僅僅是境內金融機構,不少國際金融機構也「入了坑」——在178家受到波及的金融機構中,也有摩根士丹利、東亞銀行、永隆銀行、馬來西亞銀行等。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08-24T15:41 |
財經茄呢啡 |
東亞銀行作為香港碩果僅存的本地華資大行,一直屬家族式管理。李氏家族在華人圈社會名望大,但東亞銀行近年卻壞消息不斷,更於去年9月被剔出藍籌股行列。該行於今年7月宣布李國寶退任,由李民橋及李民斌出任聯席行政總裁,市場上便有聲音對新管理層安排有質疑。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2019-08-24T15:41 |
財經茄呢啡 |
東亞銀行早前發盈警,指內地減值撥備達30億。內媒《財新》引述消息人士指,東亞銀行已計劃近期向東亞中國注資,以強化該銀行的內地資本結構及業務發展,但未有透露注資產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