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台積電或接手英特爾芯片制造業務- 神州 - 香港文匯網 @ 2025-02-16T Back Hot News
Keyword:台積電 英特爾
Concept:
對於美國政府可能推動INTEL與台積電合資一事,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分析,該計畫可能是為了加強美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降低對亞洲晶片制造的依賴,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上握有關鍵決策權,「形勢比人強,這已經不是台積電想怎樣就能怎樣的問題,尤其是川普強勢執政,台積電的選擇恐怕更受限制。」這意味著,即使台積電有自身的商業考量,也可能不得不配合美方政策,以確保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地位。
美國證券商 BAIRD 分析員 TRISTAN GERRA 周三 (12 日) 表示,證券界正傳聞華府要求晶片巨擘英特爾與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共同在美國擁有及發展多個晶片代工廠項目。
不過,劉佩真坦言,與英特爾合資公司對於台積電反而不利,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先前即曾公開表態不考慮收購英特爾的晶圓廠,不願接手英特爾的爛攤子,若與具競爭關系的英特爾合資公司,台積電還恐將面臨技術外流的風險。
他建議,更好的解決方案是透過鼓勵台積電在美國進行更多制造來推動「美國制造」戰略,拯救英特爾的風險很大,鼓勵台積電到美國制造安全多了。
GERRA指出,美國政府官員要求英特爾,把美國已建成及正在建設的3納米及2納米芯片廠項目注入合資公司,台積電會派員到這些芯片廠,協助提升合資公司的技術水平,確保這些工廠具備雄厚的生產實力,以保證美國芯片供應穩定。這些工廠將會得到美國政府補助。
由於英特爾晶圓代工量產規模遠遠落後台積電且先前收購高塔失利,近期美國市場再度傳出,美國官方有意推動英特爾、台積電成立合資晶片代工廠,且恐是英特爾主導。
根據外媒報導,美方研擬的台積電、英特爾合資計畫,是要將英特爾晶圓廠拆分出來,台積電不但提供2奈米、3奈米專業知識,並負責營運這座晶圓廠,且合資公司還可能獲得美國補貼。
台積電在日本熊本廠和德國德勒斯登廠雖然采取合資模式,劉佩真分析,台積電日本和德國廠皆是與客戶伙伴合資,且為成熟制程技術,與英特爾合資公司勢必以先進制程技術為主,一旦技術外流,恐將危及台積電先進制程領先優勢,尤其美國總統特朗普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情況下,台積電若與英特爾合作,可能會處於下風位置。
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更一再指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產業、直接點名台積電(2330),讓市場感到擔憂。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以「中國的科技突圍,川普看得見?」為題發文,表示中國在AI布局已久,DEEPSEEK凌空而降,是中國向美國宣示戰力的一次反攻,更指出川普說台積電偷走美國技術、贊揚英特爾偉大卓越,「這個認知停留在十幾年前,幕僚應該要把產業的真相告訴川普。」
烏凌翔分析,美國政府救援英特爾的途徑,不外乎技術與財務兩條路線,台積電兩者兼具,成為美國政府眼中的絕佳選項,因此一再要求台積電加大對美投資,在美國同步量產台灣的最先進制程芯片,甚至以並購、合資等方式,直接援助英特爾。
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貝雅這份報告指出,「台積電將派遣工程師前往英特爾的3奈米/2奈米晶圓廠,提供專業知識,確保這座晶圓廠和英特爾的後續生產計畫可付諸實行」;同時間,這座晶圓廠「可以分拆成新實體,由台積電和英特爾共同擁有,並由台積電負責營運」;報告指出,這個實體將可獲得美國晶片法(US CHIPS ACT)資助。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發難,宣布即將推動「對等關稅」政策,主張各國對美課征多少關稅,美國將以相同比例回應,此舉被視為美方試圖拉回制造業,尤其是晶片產業。然而,川普不僅針對全球,更直接點名台灣,指控台積電「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市場也傳出,美國政府想讓台積電和英特爾成立新企業,猶如施壓台積電,此消息讓外界擔憂台積電恐面臨技術外流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要求晶片制造重返美國,傳出美方意圖讓台積電與英特爾(INTEL)組成合資公司,引發市場震撼,台積電美國存托憑證(ADR)聞訊跳水。國內法人分析,目前市場是以最壞情況解讀,但如果未來台積電以台灣做為中央廚房,海外布局是加盟的概念,最大受惠是所有台積電的供應鏈,未來營收就是2倍起跳。 美國晶片商英特爾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政府補貼建造晶圓廠,宗旨是要將半導體制造引入美國。英特爾曾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但近年來市場占有率遭許多競爭對手奪走,去年英特爾股價累計崩跌60%,但是競爭對手輝達(NVIDIA)和博通的AI 處理器需求飆升,股價分別大漲1.8倍和逾1倍。 為挽救英特爾,傳出美方意圖讓台積電與英特爾(INTEL)組成合資公司,台積電美國存托憑證(ADR)聞訊跳水,台積電在台北股市的股價,14日持續走跌,每股已經跌破新台幣1100元價位。 國內法人認為,如果就單純課關稅,對於台積電絕對不是大問題,畢竟台積電可以轉嫁,但川普最終目標是美國制造,所以若和英特爾組成合資公司,確實是一個解決方案。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合資後的方向會怎麼走? 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指出,如果未來台積電將英特
業界推估第一個方案是台積電在美國直接建置先進封裝廠,完成一條龍服務。第二個方案是美國政府與台積電等多家大廠,合資入股英特爾將獨立的晶圓代工事業,當中包括台積同時技術入股。第三,直接由先進封裝不輸台積電的英特爾,承接台積在美國客戶的後續封裝訂單。
外國傳媒報道,美國政府或可能協助推動英特爾(INTC.US)和競爭對手、台灣半導體商台積電(TSM.US)組成合資企業計劃。英特爾股價周五股價早段升逾4%,不過其後大幅回落,轉跌逾3%。
從商業角度來看,英特爾與台積電同屬晶圓代工產業,本質上是競爭對手,台積電沒有理由幫助英特爾提升制造技術。此外,若成立合資企業,台積電還可能因分擔英特爾的營運成本而影響毛利率,因此這項合作案對台積電而言並不具吸引力。
劉佩真進一步指出,英特爾當前營運面臨困境,先進制程技術突破也遭遇瓶頸,現在四奈米、二奈米等,仍須仰賴台積電代工,綜觀全球半導體市場,台積電技術領先地位無可取代,若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無疑技術有外流疑慮,合資是萬萬不可的選項。
2月14日|英特爾美股盤前漲近5%,報25.28美元。消息上,投行BAIRD分析師TRISTAN GERRA表示,證券界傳聞美國政府正推動英特爾與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共同在美國擁有及發展多個芯片代工廠項目。
近日市場盛傳,在川普政府壓力下,台積電(2330)與英特爾(INTEL)可能成立合資企業,用以增強美國本土晶片制造能力,到底是否為真?目前仍無人能確認。網上各式傳言更滿天飛。有人笑言,台積電有接獲三種方案,「逼婚、逼生或逼領養」就看用哪一種方式接納英特爾;也有人指出,川普的合資建議早已遭台積電強烈拒絕等等。
她指出,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要建立當地完整供應鏈,台積電肯定是美國的首選,藉由台積電來扶植英特爾建立技術龍頭地位;但台積電若與競爭對手英特爾合資,恐有技術外流疑慮,而美國政府若介入,台積電的壓力會比較大。
中評社台北2月14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強力要求晶片制造重回美國,目前更傳出美政府正推動一項計劃,意圖讓台積電與英特爾(INTEL)組成合資公司,引起市場震撼。台灣方面憂心將導致台積電面臨技術外流風險。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13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他對此請教財訊的副總編輯林宏達,對方回應,「萬萬不可,台積電股價會暴跌」!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華爾街日報》(WSJ)報道稱,美國推動英特爾(INTEL)和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積電(TSMC)成立合資企業,並且將獲得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的資助。周五(2月14日)亞市,台積電的台股股價下滑,隔夜美股ADR也走低2.20%,反觀英特爾股價上攻超過7%。
那麼,台積電首次將董事會開在美國,底層邏輯是什麼?台積電會被關稅沖擊嗎?它又在英特爾和美國政府的復雜關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它會多大程度去配合特朗普促成盤活英特爾晶圓業務?
市場多半認為台積電會擴大美國投資與擴廠,如今又有分析師爆料,供應鏈傳出,美國政府推動英特爾與台積電成立合資企業,在美國生產先進制程芯片。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