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交銀國際:國補延續或帶動內地電商平台GMV 穩健增長財經新聞Financial News @ 2025-01-10T Back Hot News
Keyword:補貼 內地 消費 手機 家電
Concept:消費補貼 , 內地以舊換新政策
內地今年經濟首要重點任務是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發改委周五(3日)在記者會透露,將實施提振消費專案行動,並提出四方面加力施策,當中最亮眼是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把設備更新支持范圍擴大至電子訊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並一視同仁支援線上、線下管道,不同所有權、不同注冊地企業參與「以舊換新」。
根據通知,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人民幣),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人民幣。(華為商城)
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准的燃油車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統一規范全國汽車置換更新最高補貼限額。享受以舊換新補貼的家電產品由去年的8類增加到2025年的12類,單件最高可享受銷售價格20%的補貼,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此外,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實際上在過去 2、3 年內,為刺激消費,內地多個地區的政府都不定期推出過消費券以吸引消費者購買含數碼類別在內的多種商品。伴隨著新政出台,預計這類補貼在 2025 年力度會變得更大,持續時間也可能會更長。目前尚不確定香港市民是否能因此受惠,幾年前的消費券計劃也是收到過不錯反響的。
國家發改委及財政部發布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提到,將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三類數碼產品,在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人民幣(下同),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一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內地今年繼續推行以舊換新政策以刺激消費,適用消費品范圍亦增加,家電類別新增至12類,購買手機、平板電腦等,亦可獲得最多500元人民幣的補貼。內地去年起推出以舊換新政策,國家發改委表示政策在刺激消費,帶動投資等四方面效果明顯。涉及資金金額會在三月全國兩會公布,又強調用於支持政策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總規模,會較去年大幅增加。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說:「今年將把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各地執行情況,作為新增的一項因素,進一步優化資金分配,目的是要向2024年,工作成效較好的地區有所傾斜。」新公布的以舊換新27條措施,列明可獲補貼的家電類別由八類增至12類,其中空調產品最多可補貼三件,金額按效能等級決定,最多達到售價的百分之20,上限為2,000元人民幣。至於最受民眾關注的數碼產品,只要購買單件售價為6,000元人民幣或以下的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表、手環,就可獲得百分之15的補貼,上限為500元人民幣。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表示:「不論是內資、外資企業,還是國有、民營企業,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不論是線上平台企業還是線下實體企業,都能夠公開、平等地參與補貼政策。」民眾有沒有因為新補貼措施,刺激消費意欲呢?廣州市民稱:「平板(電腦)優惠500塊可以接受,家里的沒壞,暫時沒考慮換家電這些。」廣州市民馮先生指:「國家盡量去刺激消費,都是好事來的。其實都受益,消費者受益,廠家亦受益,國家應該都受益,因為消費起升,就業就會起升,稅收也會起升。」而部分性能較差的產品會被市場淘汰,當局表示這些物品仍有很高的價值,會加強循環利用、發展好循環經濟。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根據國家發改委消息,中國將擴大消費補貼范圍至更多產品類別,包括智能手機、平板、智慧手表手環將納入該計劃。
《大行》大摩:內地延續消費補貼成手機相關股短期催化劑
《大行》瑞銀:內地手機補貼料可刺激中階手機銷售 但大多數新款IPHONE機型不符資格
國家發改委在2025年打頭陣谷消費!中央政府上月列明把「大力提振消費」作為今年重點任務之後,發改委曾揚言會全方位擴內需,果然在新一年首周隨即為消費者「送大禮」,預告換新手機及平板電腦有補貼,又會適當提高養老金等。早已預估手機為消費品「以舊換新」下輪補貼對象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預料,消費補貼將成為智能手機代工廠和供應鏈公司的短期正面催化劑。
內地今年將繼續出台政策,刺激內需消費,補貼范疇將擴展至手機等數碼消費品。中央去年推出「以舊換新」政策,提振內需消費。消費者選購新能源車,推動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連續六個月都高於五成;家電和音像器材零售額,按年增長速度連續三個月維持在兩成以上。國家發改委表示,將來的補貼范圍會進一步擴大至其他消費品。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袁達指出:「今年將大幅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慧手表手環等三類數位產品給予補貼。」發改委表示,內地超大規模消費市場優勢沒有改變,消費市場將持續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將實施提振消費專案行動,包括促進居民增收減負、豐富消費產品服務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及改善消費環境。國務院總理李強周四到濟南市京東電器旗艦店,了解家用電器、手機銷售等情況。他指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滿足百姓高品質生活需求,釋放消費潛力、帶動產業升級,暢通經濟循環具有重要意義,今年要繼續實施好這一政策,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較早前內地公布將實施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消息一度帶動手機板塊,不過周三舜宇光學(02382)卻捱沽挫近7.6%成為周三跌幅最深的恆指成分股;至於小米(01810)亦續跌近4%,收報32.8元。手機板塊整體走弱,如認為購新補貼政策可推動手機板塊後市表現,看好可留意舜光認購(29844),行使價88.93元,25年9月到期,有效槓桿約3.4倍;及小米認購(29636),行使價41.85元,25年5月到期,有效槓桿約5.8倍。如看淡可留意小米熊證(65595),收回價40元,行使價40.4元,28年10月到期,有效槓桿約5.8倍。
手機等產品購新補貼或拉動半導體需求。國家發改委近日表示,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數碼產品給予補貼。在2024年提前下達今年約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項目清單的基礎上,近期再下達一批項目清單,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去年11月以來,江蘇、貴州等地陸續開啟手機補貼,在發改委的指導下,該行預計後面可以看到全國更多地區將手機等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在AI提升了新產品的使用體驗的背景下,該行預計購新補貼或加速消費者換機,建議關注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相關芯片需求的提升。
除了汽車,內地手機業最新亦獲納入消費補貼名單,相信海外手機品牌最頭痛,難怪美國第一手機品牌此前宣布新年降價促銷,並終於願意放下身段,與內地合作伙伴商量在手機內置人工智能(AI)等問題。
1月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5年將大幅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將設備更新支持范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
內地今年將加大力度刺激內需,國家發改委昨日宣布「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補貼范疇,擴展至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數碼電子產品。分析指,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官方希望把補貼適用范圍從動輒數十萬元的新能源汽車等,延伸至更多日常用品領域,並趁春節旺季催谷消費。相關補貼優惠僅限內地身份證認證用戶享用。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