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據報本田與日產汽車啟動合並談判 以應對挑戰 @ 2024-12-18T Back Hot News
Keyword:合並 日產 本田
Concept:合並談判 , 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
【彭博】-- 據知情人士透露,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正在探索合並可能性。這將產生豐田汽車在日本的單一勁敵,並讓合並後的公司能夠更好地應對全球競爭挑戰。
日產汽車NISSAN面危機或難捱過14月 英媒:HONDA或出手相助日產汽車NISSAN宣布全球裁員9000人 產能縮減20%日產、本田聯手應對中國電動車企 日媒:為時已晚日媒:日本車企不敵中國車 日產本田等擬削減在華產能
據報日本汽車巨頭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將就合並啟動談判。(法新社資料圖片)
知情人士周二表示,這兩家汽車制造商一直在就合並進行初步談判。其中一人說,雙方正在考慮的一個選項是,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來營運合並後的業務,而且這樁交易還可能擴大,把三菱汽車也納入其中。日產原本就是三菱汽車的最大股東,持有24%的股份。
傳出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正在安排合並談判。圖為今年8月時,本田汽車執行長三部敏宏(右)和日產汽車執行長內田誠(左),聯合出席記者會,宣布雙方在電動車等相關技術合作。(彭博)
假如談成,將形成市值520億美元日本超級企業。日本汽車業也將整合為兩大陣營。日產、本田以及三菱合並後的汽車年銷量將超過800萬輛,躋身全球第三大汽車制造商,但仍低於TOYOTA(2023年銷量為1120萬輛)和德國福斯(2023年銷售920萬輛)。
根據《日經》(NIKKEI)周三 (18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日本汽車巨擘本田汽車 (HONDA MOTOR) 和日產汽車 (NISSAN MOTOR) 將進入合並談判並整合其資源,以更好地與全球更大的電動車制造商競爭。
日經報導,本田和日產汽車已開始就業務整合進行談判,據悉將透過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營運,預估很快就會簽訂合作備忘錄,並決定雙方的股權比例。此外,三菱汽車也正在考慮加入可能。若日產、本田、三菱合並成真,將可望擠身全球第三大汽車制造商,合並後年銷量超過800萬輛,日本汽車業也將成為兩大陣營拚天下的態勢。
12月18日|據日經新聞,本田與日產汽車啟動合並磋商。雙方考慮在一家控股公司的框架下運營。雙方很快將簽署諒解備忘錄(MOU)。稍晚將決定各自在新實體的股權比例。雙方計劃將三菱汽車納入新實體,日產是三菱汽車的大股東。
【彭博】-- 據《日經新聞》周二報道,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正准備就潛在的合並開始談判,該交易最終可能擴大到包括三菱汽車在內。
【時報-台北電】日本汽車巨擘本田汽車(HONDA MOTOR)、日產汽車(NISSAN MOTOR)今(18)日傳出研議兩家公司合並可能、並整合旗下資源,以因應全球汽車產業的巨變與來自競爭者的挑戰。兩家公司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營運,值得注意的是,三菱汽車也不排除加入,透過技術及資源整合,可望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巨頭。 日經報導,本田和日產汽車開始就業務整合進行談判,據悉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營運,此外,三菱汽車也正在考慮加入可能。若日產、本田、三菱合並成真,將可望擠身全球第三大汽車制造商,合並後年銷量超過800萬輛,日本汽車業也將成為兩大陣營拚天下的態勢。 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技術和參與者的歷史性結構性轉變,美國特斯拉等電動車制造商和中國企業對現有主要參與者構成威脅,三家公司的目標是透過結合技術能力和其他管理資源。雙方目前已有共同研發銷售電動車的合作協議。 報導指出,本田、日產預計在控股公司框架下營運,預估很快就會簽訂合作備忘錄,並決定雙方的股權比例。 事實上,由於兩家企業均為日本歷史悠久的汽車品牌,若合並成真勢必伴隨著裁員,也恐引發日本反彈。 截稿前,本田汽車並未回應置評請求,而日產則表示新
日經新聞報道指,日本汽車巨頭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將就合並啟動談判,雙方將探討成立控股公司,整合資源,以應對全球競爭。若合並成事,將成為2021年快意佳士拿和標致雪鐵龍的交易以來,行業最大規模合並,組成全球第3大汽車集團,銷量僅次於豐田及德國大眾。
日產(NISSAN)今年12月爆發破產危機.股價創下新低。根據日本《日經新聞》透露,傳出本田(HONDA)將與日產初探合並的可能,最快下個月入股NISSAN。若消息成真,再加上NISSAN目前還有24%控股三菱股份,有望躋身全球第三大汽車制造商,成為市值520億美元日本超級企業,也在日本汽車界投下震撼彈。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彭博社美國時間17日接獲爆料,日本本田汽車以及日產汽車正在商談,是否兩家公司可以合並。倘若這個日本第二大與第三大車廠合並的話,豐田汽車將會備受威脅。此外,本田與日產日後合組的公司,也可在全球車市中增加競爭力。 知情人士表示,其實這兩家日本汽車制造商,一直在就合並的事宜進行談判,目前雙方正在考慮的其中之一選項,就是建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合並後的業務就會在這家控股公司下運作。 根據了解,這項合並交易可能還會把日本三菱汽車納入。不過,在八字還沒有一撇下,最後有可能會破局。本田和日產並沒有承認正在談合並,但這兩家車廠都表示,先前有說過,未來將會進一步彼此的合作不變。 彭博社指出,日本汽車產業將來有機會變成兩個主要的山頭:一個是以本田、日產以及三菱汽車為首,另個則是豐田集團。在縮減或取消與它家車商的長期合作關系後,本田與日產手中將握有更多資源。例如,日產已慢慢松綁與法國雷諾汽車長達25年的部分合作,另外,本田也跟美國通用汽車漸行漸遠。 今年初左右,本田與日產曾共宣布,兩家汽車公司將在電動車電池以及相關軟體業務來共同合作研發。日媒日經新聞(NIKKEI)報導,這兩家日
[NEWTALK新聞] 汽車界震撼彈!日本本田汽車(HONDA)和日產汽車(NISSAN)正在洽談合並、建立控股公司的可能性,將在近期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甚至之後還可能納入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藉此應對全球競爭挑戰,並成為日本豐田汽車(TOYOTA)甚至是美國特斯拉(TESLA)或比亞迪(BYD)等中國電動車廠的競爭對手。 據《彭博社》報導,本田執行副總裁青山真司今(17)日證實,本田汽車正考慮多種選擇,包括合並、資本合作或成立控股公司。今日早盤,日產股價一度上漲 24%,本田股價則下跌 3.4%;而《日經》報導指出,雖接觸還在初階段,但本田和日產朝向簽署諒解備忘錄(MOU)來努力,爾後會持續協商控股公司的持股比例等細節。 此外,該合並案還可能擴大到三菱汽車,日產是三菱汽車的最大股東。今年前六個月,本田、日產和三菱在全球范圍內總共售出約 400萬輛汽車,遠低於豐田單獨銷售的 520萬輛汽車。若這三家日本汽車巨頭統合,預估銷量將超過 800萬輛,將能在抵御全球最大的汽車商豐田,豐田已入股速霸陸(SUBARU)、鈴木(SUZUKI)和馬自達(MAZDA)等車
本田汽車及日產汽車表示,由於在美國及中國業務陷入困境,正研究合並的可能性。此前,《日經新聞》報道,兩間公司正尋求合並或其他未來合作的可能性,並且有可能將三菱汽車納入控股公司旗下。
12月18日|日股市場日產汽車(7201.T)盤初飆升,一度漲23.7%,報417.6日元,股價創11月21日以來新高。消息面上,有日本媒體稱,面對全球規模更大的電動車制造商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日本兩大汽車制造商本田(HONDA)和日產(NISSAN)展開合並談判。
和日產汽車公司計劃開始就可能的合並進行談判,最終可能擴大到三菱汽車公司。
【大紀元2024年1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據《日經新聞》周二(12月17日)報導,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將就合並展開談判,整合雙方資源,以便在瞬息萬變的汽車行業中,更好地與特斯拉和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展開競爭。
據報日本兩大車廠、本田及日產正商討進行合並,以應對TESLA及中國電動車廠的挑戰。據《日經新聞》報道,有關合並商討還可能擴大至包括三菱汽車。事實上,本田及日產今年三月已決定在電動車及軟件方面進行合作,其後再加入三菱汽車。至於日產上月曾宣布裁員9,000人,同時削減兩成生產量,並有報道指公司陷入財政危機,資金只足夠未來12至14個月用。如果三家車廠最終合並,將把日本車市變為兩大陣營,一方是豐田、另一方是三大車廠合並企業。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