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海關收到1357宗舒適堡停業舉報 涉款逾7000萬元 @ 2024-09-12T Back Hot News
Keyword:舒適堡
Concept:萬元舒適堡結業
舒適堡|傳灣仔店重開 未見換招牌 升降機不停樓層 會員摸門釘舒適堡結業|江玉歡指商品說明條例難對症下藥 吁引入信托戶口舒適堡老板夫婦去年抵押17住宅 三按借2000萬元 早現財困征兆舒適堡結業|消委會截至下午4時 接1000宗投訴 涉款逾3100萬元舒適堡結業|苦主年初簽十年約料無法追討 議員質疑易手撇清關系舒適堡結業|硬銷模式趕客 健體會會長:傳統健身房正被淘汰舒適堡結業|質疑灣仔新鋪借屍還魂 健身教練:慳左拖欠傭金人工
連鎖健身美容集團舒適堡宣布暫時全線結業後,位於沙田連城廣場的舒適堡健身及美容中心,被指今年6至9月欠租及管理費等,作為業主的港鐵公司昨日入稟高等法院,要求法庭下令舒適堡連本帶利還款超過673萬元,交吉兩層分店單位,並就違反租約賠償。 原告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被告為PHYSICAL HEALTH CENTRE (SHATIN) LIMITED。 入稟狀指,舒適堡去年與港鐵簽訂3年租約,以月租約132萬元租用沙田連城廣場3樓全層經營健身中心,以及沙田連城廣場4樓19個鋪位經營纖體美容中心。 入稟狀提到,舒適堡今年6月起,欠繳月租、管理費、冷氣費、宣傳費及差餉共670多萬元,違反租約;亦在無事前通知港鐵下,於9月6日暫停營業。舒適堡每月需繳付約36.5萬元管理費、約13萬或14萬元冷氣費、約4萬元宣傳費用,舒適堡按租約向港鐵支付545萬元按金,並提供上海商業銀行的擔保。
【明報專訊】38年歷史的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昨日宣布「暫時全線結業」,以待重整業務,稱新投資者承諾繼續為客戶免費提供余下所有健身卡、私人教練課堂及美容療程服務。有到勞工處求助的員工透露公司前日仍有收客;有立法會議員質疑公司數月前已欠供強積金仍售賣會籍,或涉違法(詳見A2)。消委會稱截至昨午4時接獲34宗投訴,涉款逾190萬元;海關稱接獲4宗投訴,將聯絡投訴人及展開調查,另成立專責隊伍跟進,如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會果斷執法,呼吁已買健身或美容服務的顧客盡快聯絡。有協助受影響顧客的區議員稱暫接至少50宗求助,估計總額逾100萬元。
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聲稱暫時全線結業,引發大量投訴。消委會截至今天 (9日)下午4時,共接獲1000宗有關投訴,涉及總金額逾3100萬元;平均每宗個案涉及金額31007元,單一金額最高逾65萬元。另外四名舒適堡員工今天在區議員陪同下,到尖沙咀警署報案,他們表示懷疑舒適堡以欺騙手法誘導教練促銷,包括以特惠傭金吸引健身教練推銷會籍及健身套餐,例如簽單 3 萬元可額外多獲 1000 元傭金。
【大公報訊】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上周五(6日)突然宣布「暫時全線結業」,令一眾以預繳方式購買套票和續會的苦主損失慘重。事件持續發酵,消委會昨日公布,截至下午6時,共接獲1725宗有關事件的投訴,涉及總金額5985.76萬元,涉款金額最高的一宗涉及181.76萬元,特區政府已就事件成立跨部門專責調查小組。
消委會總干事黃鳳嫻今早在電台節目表示,有苦主用舒適堡的服務達20年,亦有在結業前數日才簽10年合約。最新的投訴個案有涉及美容服務,有苦主指原本屬分期付款的,近期被要求一次過繳付。海關已成立專責小組跟進舒適堡暫時結業事件,包括調查有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她又稱,舒適堡需要交代是否真的有新公司接手,若有新公司,將會牽涉新合約條款,消費者是否轉到新公司,應了解細節再決定,而舒適堡仍有責任要向消費者退款。
舒適堡結業|消委會稱高度關注:暫接獲34宗投訴 涉及逾190萬元舒適堡結業|9.10為供款日 積金局︰倘未能供款 會采法律行動舒適堡結業|30人到勞工處登記追討欠薪等款項 員工突失業感無奈舒適堡結業|旺角分店落閘 三個月前簽約會員:本來預玩一年半載舒適堡PHYSICAL結業|網傳合並 SQUARE FITNESS:惡意攻擊非屬實
消委會接獲34宗涉及舒適堡暫時全線結業投訴 涉款逾190萬元
消委會至今收到2,429宗投訴,涉及金額達8,600多萬元,最高金額的一宗達186萬元,事主被游說簽了13年後才生效的合約。舒適堡上星期五全線關門,消委會收到的投訴,至今涉款最高的一宗達186萬。投訴人是一名女子,2016年成為舒適堡會員,簽十年合約,又陸續簽了19張私人教練課堂合約,最高一張達23萬,共有1,916堂。不過她的會籍合約尚有兩年才到期,就被游說續約,加簽兩張分別在2026年及2037才生效合約,合約期長達24年。消委會總干事黃鳳嫻稱:「1,900多堂,若一星期做三堂,其實也要十多年才可以做完。(教練合約)最遠到2050年可以使用,一個那麼長時間,若消費者萬一不要或不參加會籍,私人教練堂又如何辦?所以她也一定要會籍續約,才可以繼續使用。雖然指簽約越早越多越劃算,但過往很多消費者的經驗是根本用不完,因為我沒那麼多時間。」早前已經報警的一名舒適堡前教練指,他們是被迫向顧客游說續約和買堂。舒適堡前教練馮先生說:「一定高層一直壓下來、給壓力,今個月要交多少目標,我們有三千元要達到銷售目標才可有,這也是無形壓力。本來有10個學生,那個月找到三個新客,就可以構成銷售金額。但原來三個銷售金額又未到當月的目標,便在現有客人著手,叫他們幫忙、行內叫更新會籍,當時是無可奈何或沒其他客人,便叫那客人不停買。」消委會又指,若舒適堡最終清盤,以現金預繳款項的顧客或要「打定輸數」,若在近期以信用卡支付,就要保留單據,盡快向發卡銀行申請退款。
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宣布暫時全線結業。消費者委員會表示,高度關注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暫時全線結業的消息,截至今日(11日)傍晚6時,共接獲2,429宗有關今次事件的投訴,涉及總金額86,417,562港元 ,平均每宗個案涉及金額為35,577港元。金額最高一宗涉及1,817,600港元,最低一宗涉及99港元。消委會將密切留意事態發展。
舒適堡結業|新投資者傳開100元一堂續聘 教練:低到不能接受舒適堡結業|消委會累計收521宗投訴涉款1740萬 海關接392宗舉報舒適堡結業|灣仔店改名HEALTHY日內重開 會員今上門欲取消會籍舒適堡結業|健身男指早「聞到味」 結業前推銷「$8000玩一世」
連鎖健身及美容中心「舒適堡」上周五(6日)宣布暫時全線結業,積金局表示舒適堡欠供強積金300萬元,據指8月份的薪金亦未發給員工。消委會截至昨日下午4時,共接獲1000宗相關投訴,涉款逾3100萬港元,最高金額個案為65萬元。消委會總干事黃鳳嫻昨表示,有事主在結業前數日才簽10年合約。海關已成立專責小組跟進事件,包括調查有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宣布暫時全線結業,消委會總干事黃鳳嫻表示,截至今早8時,收到605宗投訴,涉款近1900萬元,單一最高金額65萬元,每宗個案平均31000元;當中28宗個案的苦主是65歲以上,最高款額18萬元。
消委會收1725宗舒適堡結業投訴 涉款近6000萬元
消委會表示截至傍晚6時,共接獲2429宗有關連鎖健身美容集團「舒適堡」暫時全線結業事件的投訴,涉及總金額約8642萬元,單一個案最高金額涉及超過180萬元。消委會說有投訴人簽了3份會籍,共涉及180萬元,其中有會籍於2037年才生效。
消委會表示,高度關注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暫時全線結業的消息,截至今日下午6時,共接獲1725宗有關今次事件的投訴,涉及總金額約5986萬元 ,平均每宗個案涉及金額為34700元。金額最高一宗涉及約182萬元,最低一宗涉及99元。
不少客戶對“舒適堡”宣布結業感到愕然。唐先生在“舒適堡”健身6年,早年以大約3萬元購買健身會籍服務,現時仍余下10年會籍,他稱之前去觀塘分店時未發現任何可能結業跡象,仍有人向他推銷優惠,也有不少人前往消費。八月初觀塘店租約期滿閉店,他轉去銅鑼灣分店健身,未料想健身中心突然全線停業,形容是“晴天霹靂”,損失慘重,“如果換新老板可以照常去就無問題,但擔心追不回欠款,只能再找其他健身中心。”
消委會收到健身中心舒適堡的投訴增加到1,000宗,涉款逾三千萬元。一班舒適堡教練報警,指公司要求他們促銷,消委會指健身中心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多名舒適堡健身教練到尖沙咀警署報案,指七百多名員工遭拖欠薪金和強積金供款。而舒適堡宣布結業前五日仍推出計劃,如果顧客購買價值三萬元課堂以上,教練可獲得一千元特惠傭金。舒適堡前資深教練馮先生說:「若公司實屬有違法,我們也願意挺身而出去舉報、做證人。我想大家都有不同的困難或難處,希望盡快可以解決事情,還會員、公眾知情權。」消委會指,舒適堡的做法有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消委會總干事黃鳳嫻表示:「究竟有無觸犯不當地接受付款?原因是若發現自己沒有能力繼續經營,但你仍不斷收客,根本提供不了服務的話,就有機會觸犯該法例。」舒適堡上周突然宣布暫時全線結業,之後指有新投資者與灣仔分店業主達成初步共識,將以新品牌原址營運,日內開業,並會履行顧客現有合約。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要留意新公司提出的條款。黃鳳嫻稱:「譬如說會否可以享用的地點或分店有所修訂、時限有無修訂、會費將來會否修訂等。萬一意向是,我現在沒有甚麼信心,希望未用完的余額作出相關退款,仍然可去追討現有商戶,作相關退款安排。」消委會又呼吁舒適堡及新投資者,應盡快公布余下分店健身課程及美容療程的後續安排。
消委會暫時收到近200宗舒適堡會員投訴,涉款近640萬元。對於預繳式付款的問題,政府五年前曾研究設法定冷靜期,但至今未立法。舒適堡位於灣仔的中心,海關貼上告示。有會員到場了解。舒適堡會員梁先生表示︰「我上次更新會籍付了一萬元左右,已用多於一半,暫時覺得可以。」消委會暫接獲171宗涉及舒適堡的投訴,涉款達630多萬元,最大一宗達65萬元。消委會總干事黃鳳嫻說︰「他去健身時有不同健身教練。健身教練游說他們指近期收入不好,希望幫忙加錢,買貴些計劃幫忙,所以一共簽了四次共65萬合約。若消費者覺得已失去信心、不想再等,始終是不明朗、不知有否新投資者,也可以即時要求退款。」有律師就指若最終結業,顧客難以追討損失。律師何建邦指出︰「商戶結業或清盤,有剩余資產要先償還債權人債務,如中心繳清政府稅務、員工欠薪等。若健身中心有大量苦主,有機會甚麼也取不到。」美容院及健身中心好多時要求顧客預繳式付款。政府2019年建議三千元以上預繳式合約,設法定冷靜期。當時有兩個建議,亦曾公眾諮詢三個月,但至今未有再提立法。保險界議員陳健波稱︰「政府回覆指經濟不太好,擔心會影響銷售。(業界)或覺得這樣更放心,因有冷靜期有保障,可以先簽約回去慢慢想,未必一面倒少了生意,大家應覺得做。」美容業總會指不少店鋪有自行訂立冷靜期。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說︰「是一把兩面刃。好的地方若消費者遇到不良銷售,真的有方法或機會予他退出;消費者若個別自己原因可做反悔行為,對商務一定增加經營難度和成本。法例內容要訂立得很小心。」他又指總會近期正自行訂立冷靜期,希望業界可統一。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