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裝修配對平台以資金托管運作稱更准時完工測量師倡引入標簽制度- RTHK @ 2024-02-23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裝修 消委會
Concept:家居裝修投訴消委會
消委會發表有關家居裝修的研究報告,包括派員以「神秘顧客」身分,調查59間家居裝修公司及14個網上配對平台的營商手法,發現只有三分一受訪家居裝修公司,在提供詳細報價單及進一步商討前,會提供初步估算。研究發現,有報價單有潛在問題,包括要支付龐大的首期,例如約38萬元的裝修預算,需先付四成首期,亦有報價單收費條款不清晰。
【NOW新聞台】消委會過去7年接獲逾1200宗有關家居裝修投訴,涉及逾2.7億元,主要與服務質素、延遲完工等有關。消委會建議,制定標准報價單范本及設立認證制度。"}");
N消委會去年審視178間家居裝修服務公司一共225個廣告,其後以神秘顧客身分,分別向59間家居裝修公司和14個網上配對平台索取報價,發現只有三分一公司在施工前提供詳細報價和初步估算,但實際報價較估算超出最多28%,有部分公司涉及不良銷售手法或不合法規的改裝,包括有商戶的廣告中聲明「0按金」,經查詢後職員話寫錯。
本港有230萬個家居住所,當居所出現老化,裝修的需求便龐大。不過家居裝修行業良莠不齊,裝修使費不菲,若消費者不慎選擇不良的裝修公司,便要承擔後果。消委會今日(21日)公布,由2017年至2023年,合共收到1,205宗家居裝修的投訴,平均涉及金額為20至30萬元,最高一宗達270萬元,事主正考慮通過法律途徑處理。
消委會透過分析涉家居裝修的投訴個案、訪問505人、與業界及持分者深度訪談等形式調查,分析消費者於家居裝修中常遇問題。於認知和資料搜集階段,消委會發現58%受訪者認為難以比較不同格式的報價單、55%認為市面上太多良莠不齊的家居裝修公司供選擇。消委會亦檢視225個廣告樣本,發現部分內容誇張及難以查證、提及優惠時含糊。
消委會接獲的投訴主要涉及裝修公司服務質素欠佳、延遲交貨、價格糾紛及保養等問題,最大一宗投訴個案的金額更高達270萬元。消委會的「神秘顧客」去年4月起接觸59間家居裝修公司及14個網上配對平台,索取了40間裝修公司的初步報價單,少過三成列明詳細工序及收費,另外只有三分一公司會提供初步估算。
消委會在去年曾檢視225個家居裝修公司的廣告樣本,並就宣傳內容及聲稱作跟進,又以神秘顧客身份與59間家居裝修公司及14個網上配對平台接觸,親身體驗商家的營商手法。調查發現,只有三分一家居裝修公司在提供詳細報價單及進一步商討前有初步估算,有商家提供的估算跟實際報價差距達-32%至+28%,當中亦發現一些懷疑不良銷售手法,包括誘餌式廣告宣傳或虛假商品說明,例如有公司網頁顯示有0元按金套餐,但當顧客詢問是否可使用時,對方卻說無此優惠。
【大紀元2024年0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日香港報導)家居裝修易釀糾紛,過往爭拗亦不絕於耳。消委會昨日發表報告,指過去7年,共接獲1,205宗有關家居裝修的投訴,總金額高達2.7億元,每宗個案平均金額近23萬元,最高金額的投訴涉及約200萬元。單於去年,就家居裝修涉及投訴總金額,更超過4,700萬元,創近年新高。
家居裝修「中伏」屢見不鮮,幾乎每5宗,便有1宗出事。消費者委員會在過去7年接獲逾1,200宗相關投訴,涉及近2.8億港元,較多因為服務質素問題、延遲而投訴,最大投訴金額個案更涉及逾270萬,但近80%個案未能成功調解。該會「放蛇」亦發現,大部分被調查裝修公司的報價格式差異大,令消費者難以貨比三家,部分涉及不良營銷;另有75%公司向顧客提供不實資訊等。消委會促請港府規范業界,例如設標准報價單范本等以厘清服務細節等責任。
消委會2017至2023年接獲1205宗家居裝修投訴,涉及逾2.7億元,大部分與服務質素延誤及價格爭議有關。
消委會過去7年共收到超過1200宗有關家居裝修的投訴,涉及總金額高達2億7千萬元。
消委會總干事黃鳳嫻稱,家居裝修投訴個案僅22%成功調解,較消委會涉及不同范疇之整體投訴的60%比率為低,主要因協議不清晰,「口講無憑」,難協商解決。她指最大金額個案涉280萬元,屋主家中裝修後出現昆蟲,減蟲公司亦束手無策,最終發現昆蟲與裝修物料差及漏水問題有關,在消委會介入下裝修公司最終願意執修。
消委會在過去7年,合共收到超過1200宗關於家居裝修的投訴,這些投訴主要涉及甚麼呢?消費者又可以怎樣防止跌落陷阱?","SEQUENCE":"2"},{"NEWSTYPE":"TEXT","VALUE":"
消委會就裝修行業進行研究,包括透過訪問消費者、研究投訴並以神秘顧客進行調查等,研究約60間家居裝修公司同14個配對平台,以及超過200個廣告樣本,發現有潛在虛假商品說明,以及先誘後轉銷售行為,亦發現公司要求龐大首期,報價單收費條款不清晰等。有個案涉款達160萬,有關公司聲稱有20年經驗,但其後未能聯絡設計師,個案的監工被發現無住宅裝修經驗,裝修單位亦出現漏水等工程問題。
【點新聞報道】2017年至2023年,消委會合共收到1205宗家居裝修的投訴,每宗個案平均涉及金額接近23萬元,不少裝修公司的報價單有缺漏。消委會副主席彭楚夫今日(22日)在一電台節目表示,不少個案涉及裝修合約細節及報價條款不清等,以致最終工程收費出現爭拗,亦有裝修公司虛報經驗年資,業主找不到負責裝修師傅及監工,有人涉嫌威嚇手段追收款項,需報警處理。
在港買樓並非易事,之後進行家居裝修亦不簡單,近年便有不少有關裝修「爛尾」的新聞。消費者委員會在2017年至2023年期間,共接獲1,205宗有關家居裝修服務的投訴,涉及總金額高達逾2.7億元。消委會今日(21日)發表有關家居裝修行業的研究報告,發現只有三分之一家居裝修公司會在提供詳細報價單及進一步商討前有初步估算,有商家提供的估算跟實際報價差距為達-32%至+28%,亦發現懷疑不良銷售手法,如有公司網頁顯示有0元按金套餐,但實際卻無此優惠等。
消委會調查研究發現,每五宗家居裝修,就約有一宗出現糾紛。消委會過去七年收到約千二宗對裝修公司的投訴,涉款合共近2.8億元,主要關於服務質素、延遲完工或價格爭議,五成半受訪者認為業內良莠不齊。近六成人指,難以比較不同格式報價單。消委會以「神秘顧客」,接觸59間裝修公司和14間網上配對平台,取得40份初步報價單,四成無寫工程變更安排或完工日期。亦有七成半公司未評估就聲稱可拆牆或廚房門,懷疑提供錯誤法規資訊。消委會建議推行裝修標准合約,設不少於七天冷靜期等,以減少爭拗。
消委會於去年訪問了505位家居裝修的消費者,當中58%人表示難以比較不同報價單,有55%人認為市面上有太多良莠不的裝修公司,有58%人擔心裝修公司推銷手法誇張失實,有49%人認為報價單過於簡陋。而有19%受訪者曾與裝修公司發生糾紛,涉及工程延誤、施工質素欠佳和裝修公司拒絕「執漏」等問題。
消委會在去年訪問505名消費者及進行8個焦點小組討論,包括50名在之前一年曾進行家居裝修的受訪者。結果顯示,有93%受訪者在家居裝修方面的資訊來自親戚和朋友,79%選擇家居裝修公司的因素是價格和折扣,73%考慮公司的聲譽。約五成受訪者擔憂公司推銷手法誇張失實、被逼購買昂貴的家居裝修服務,以及報價單過於草率簡陋。
消委會日前公布《香港家居裝修行業研究報告》,指過去7年收到1205宗家居裝修投訴。消委會干事黃鳳嫻昨在電台節目上稱,報告顯示消費者希望提供裝修承辦商黑名單,惟她認為「黑名單比較負面些」;為平衡業界持續發展,可設「白名單」,為不同工程或規模的家居裝修公司作認證,如涉及較大銀碼,當局的認證制度也會要求較大,方便消費者選擇有質素的裝修公司。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