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外交部:中國沒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禁購禁用iPhone (20:13) - 20230913 - 兩岸 @ 2023-09-14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國 蘋果
Concept:禁止使用蘋果手機
【時報-台北電】近期大陸資通訊設備商華為,推出三款搭載麒麟9000S晶片的新機,展現重返5G手機市場的雄心。摩根士丹利估計,中芯國際的7奈米晶片供應能力,是華為出貨的最大變數,預期華為2024年5G手機出貨量約2,500萬支,占大陸5G智慧手機需求約11%。 華為8月底無預警宣布,發售新款5G智慧手機MATE 60 PRO,引發全球半導體界高度關注;9月8日再上架MATE 60 PRO+、MATE X5兩款新機,短短二分鍾,預購名額就被搶光,火爆銷售再成焦點。 外媒BARRON』S報導,摩根大通12日報告指出,MATE 60 PRO有望協助華為進一步增加其大陸智慧手機市占率,可能導致蘋果IPHONE在大陸市占率成長停滯,並對蘋果新機IPHONE 15銷售量造成壓力。IDC報告顯示,2023年第二季大陸市場前六大智慧手機廠商中,蘋果位居第四,華為排名第六。 據港媒報導,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訂單已高達1,500萬支,而中芯國際供應麒麟9000S晶片的情況,成為華為最終出貨量變數。 摩根士丹利表示,早在美國2022年10月7日公布對中國的嚴苛晶片管控措施前,中芯
中國官方今天稱,不會禁止蘋果公司的IPHONE或其他外國品牌手機在中國政府各部委內使用。中國官方還澄清,沒有什麼法律禁止政府部門使用美國蘋果手機。此前有多家媒體報道稱中國官方禁止政府部門使用美國等外國手機。
蘋果發布會APPLE EVENT於9月13日凌晨舉行並發布產品升級資訊翌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稱,注意到蘋果手機出現一些安全問題,但中國沒對購買蘋果公司或外國品牌手機頒禁。
[NOWNEWS今日新聞] 蘋果今(13)發表IPHONE 15系列手機,新款蘋果手機的登場是否能帶動中國國內消費與經濟復蘇掀起外界關注;然而,有別以往蘋果發表會的轟動,有網友發現今年中國社群新浪微博將「蘋果發布會」話題移出熱搜榜,針對此前「政府禁用IPHONE」的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更是反駁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資訊和網路安全,並對國內外企業一視同仁」。
不過隨著「死對頭」IPHONE 15殺到,華為MATE 60 PRO在港炒價亦拾級向下,截至周日低見8,784元,比高峰期下跌超過一千七百元,預料在IPHONE搶客下,會繼續對華為造成壓力。不過華為亦無須氣餒,內地已經出招支持國產品牌,上周有報道指中國禁止政府機關人員,㩦帶外國品牌設備上班,以報復美國限制輸出晶片技術,以及美國禁止政府人在手機上使用TIKTOK;另一方面《經濟學人》分析指IPHONE可以收集網絡環境數據,洩露國家機密,對中國而言是嚴重網絡安全漏洞,所以非禁不可。
蘋果公司(APPLE,美:AAPL)近日發布了備受期待的IPHONE 15系列,然而在中國,華為早前亦推出了一款擁有5G速度新手機MATE 60 PRO,手機在短短數小時內即售罄,也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大量消費者仍在線上排隊預定。另外,華爾街日報前不久報導,中國政府已下令禁止中央政府公務員使用IPHONE或其他外國品牌的裝置執行公務。這項政策或進一步影響蘋果在中國的銷售。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蘋果的增長引擎和制造中心,它為這家美國科技巨頭帶來了大約20%的總收入,是IPHONE、MACBOOK和其他設備供應鏈的關鍵部分。如今,靠著它與中國的深厚聯系,蘋果期待這能幫助它抵御政府的禁令和其他阻力。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曾多次訪問中國,並於今年會見了包括新任總理李強在內的高層官員,討論公司在中國的未來。
蘋果(AAPL.US)將於周二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時開始發布會,不過,股價未見興奮,同時,摩通預期,華為最近推出的MATE 60 PRO智能手機或損害蘋果在中國銷售。 摩根大通分析師GOKUL HARIHARAN周二於一份報告中稱,相信華為已經於中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卷土重來,最新型號或有助華為在國內獲得進一步的市占率,並阻止IPHONE在中國市占率的增長,可能為本周發布的IPHONE 15帶來下行壓力。 MATE 60 PRO主晶片為7納米節點(7-NANOMETER NODE),標志中國國內大眾消費設備半導體晶片制造行業的一個新里程碑,同時MATE 60 PRO更具有5G功能,可實現更快的上網速度。 摩通報告更列舉,華為如何將其中國手機市占率由2022年第二季度的7%提高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13%,對華為新款5G手機的銷售而言是個好兆頭。而預期IPHONE在中國市占率增長開始趨於平緩,未來兩個季度可能會出現市占率下跌。 同時,報告稱,早前有傳中國政府限制中央政府官員在工作中使用蘋果IPHONE,分析師稱,美國和中國可能不得不加強雙方的貿易限制,考慮到IPHONE出貨量或下降、中美限制風險增加以及華為供應鏈本地化有限受惠,或打壓有亞洲業務的科技股近期情緒。(ME/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華爾街日報》9月6日引述知情人士說,中國中央政府機構官員收到指示,不得在工作中使用蘋果手機和其它外國品牌的設備,也不得把這些手機帶進辦公室。報道發出後,蘋果股價連跌兩日,市值蒸發2000億美元。
【外交部:中國沒有出台禁止購買和使用蘋果等外國品牌手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財聯社9月13日電,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日本朝日電視台記者提問:有媒體報導,部分中國政府機關禁止使用蘋果手機,消息是否屬實?外交部也禁止使用蘋果手機嗎?毛寧:中國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對於外資企業,我們始終持開放態度。歡迎外資企業把握中國發展機遇,共享中國經濟發展成果。中國沒有出台禁止購買和使用蘋果等外國品牌手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但我們近期確實注意到,有媒體曝出蘋果手機有關安全事件。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網絡和信息安全,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我們希望在華經營的所有手機企業都能夠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加強信息安全管理,保護消費者存儲在手機中的數據不被任何個人、任何組織竊取,確保信息安全。
中國真禁得了IPHONE手機嗎?台灣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兼任講師林修民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在中國,蘋果手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除非當局祭出非常嚴格的手段將使用蘋果手機的人法辦,否則就算全面禁止出售還是會有人利用走私販賣,這就是市場機制。
路透早前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最近幾周擴大了對政府工作人員使用蘋果IPHONE手機的限制,要求在一些中央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不要在工作中使用蘋果手機。
上月29日,華為先推出一款新旗艦手機MATE 60 PRO;本月8日又再推出兩款新手機MATE 60 PRO+和MATE X5;華為連番動作,用意在開啟一場陣地戰,奪回四年來失去的國內市場。除了華為,中國政府也出手,6日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政府已下令,禁止官員在政府建築物內使用IPHONE;7日彭博再報導,政府的禁用令,包括國企和地方政府的官員,但中國官媒引述中移動集團表示,停售消息為假消息。
華為推出MATE 60系列後,在內地銷售強勁,市場擔心會影響蘋果旗下IPHONE系列的銷情,加上傳出,中國當局計劃將原先僅在部分敏感部門禁用IPHONE的指令擴大至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蘋果公司在內地市場或面臨愈來愈大的挑戰。
CNN記者MARCSTEWART:「中國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你做什麼傷害我們的事情,那麼我們會以眼還眼,匿名消息來源告訴CNN,這件事情其實是中國政府,悄悄在做的,也就是說其實本來蘋果的IPHONE,不給政府事務使用,只是現在有一個,更具體的禁止政策。」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