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美國8月ISM制造業PMI報47.6 勝預期 @ 2023-09-02T00: Back Hot News
Keyword:制造業 中國
Concept:預期指數 , 中國制造業
本報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31日發布,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上升,顯示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分項指數變化顯示,市場需求穩中有增,生產增長加快,大中小企業協同向好運行,市場價格聯動上升,企業預期較為樂觀,經濟向好回升勢頭將進一步鞏固。
反映中小企及民企制造業情況的中國8月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重上擴張區間,報51,勝預期,是半年來高位。
8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采購經理指數。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連續3個月回升;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3%,均位於擴張區間,表明中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保持穩定。
【彭博】--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制造業活動再次萎縮,面對經濟學家近來下調成長預測及高漲的刺激呼聲,中國承諾加快財政支出,地方債發行已明顯放量;個人所得稅也迎來抵扣額上調。在中國百強房企銷售額連降三個月之際,廣深兩大城市同日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而央行宣布下調購房最低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進一步表明了穩樓市決心。此外,央行還調降外匯存款准備金率,政策利好一度推動人民幣反彈至三周高點。
惠譽稱,中國長期外幣債務評級為「A+」,展望仍為「穩定」;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長期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屬「A+」;長期本幣債務評級「A+」。該行指出,中國可能采取額外措施,尤其是通過國家及政策性銀行提供信貸支持,預計在龐大的制造業基礎、處於全球貿易中核心地位,以及持續投資的支撐下,未來5年中國經濟表現保持強勁,料增幅略低於5%。
供需兩端的同步回暖,推動中國制造業景氣度改善。財新今日(9月1日)發布的8月中國制造業PMI報51,較前值回升1.8個百分點,重返擴張區間,並創六個月來最快增速。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介紹,財新制造業PMI近四個月來三次錄得榮枯線上方,上月除出口不振外,制造業供給、需求、就業等指標均處在擴張區間,整體行業景氣度有所恢復。分析稱,得益於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地,8月中國經濟呈現溫和復蘇態勢,下階段要確保各項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確保企業實實在在享受政策。
【時報-台北電】美國之音引述路透29日報導,中國制造業持續收縮的趨勢在八月份是否得到扭轉?專家們還是不看好。專家預測調查顯示,需求疲軟的問題很可能會影響到中國這個世界第二經濟體的經濟復蘇。中國官方面臨很大壓力,要加大力度提振經濟。
畢馬威中國研究院表示,中國8月份官方制造業PMI回升至49.7,高於市場預期,但仍處於收縮區。該行預測,今年中國GDP增長率為5.5%,預計明年經濟增長率為5.2%。中國政府近期推出了提振民企信心的指導方針和新一輪房地產寬松措施,以重振經濟增長。 總體來看,隨著中國經濟回歸常態化,消費潛力逐步釋放,服務業持續向好發展,中國經濟將保持現恢復向好的總體態勢。然而,經濟復蘇仍處於初期階段,不同行業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提高居民和企業的信心仍然是加快經濟增長的關鍵。畢馬威續指,目前經濟恢復的內生動力依然不強,民營企業信心依然有待提升,房地產行業仍處於築底階段,青年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也進一步凸顯對支援政策的需求,經濟回升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 畢馬威又預計入境旅游及消費依然是香港下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外需疲軟將繼續對香港出口貿易帶來一定壓力。(SL/S)~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中國最新經濟數據顯示,8月中國工廠活動連續第5個月萎縮。中國官方周四公布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數據為49.7,比路透社民意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的49.4和7月份的49.3相比,收縮率略有下降。
制造業產需低位回溫。1)8月制造業生產、新訂單指數同步回升,分別處2012年以來的29%和28%分位。各行業中,裝備制造和消費品制造生產表現最為突出。制造業新出口訂單略有提升,與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的回升相互印證,表明外需對制造業的拖累未進一步加大。考慮到去年同期出口基數較低,預計8月中國出口同比跌幅可能略有收窄。2)企業預期有所改善,帶動采購和庫存回補。政治局會議後,一系列宏觀政策推出,對企業家信心形成提振,8月制造業PMI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回升。預期回穩的同時,制造業企業備貨提速,8月制造業PMI采購量和進口指數回升,繼而帶動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指數進一步回補。3)價格跌幅收窄,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自低位略有上行。從其與PPI環比之間的相關性推斷,預計8月PPI環比將升至0.3%,8月PPI同比增速將從上月-4.4%升至-2.9%。
日本經濟產業省31日公布7月工業生產月跌2%,較市場預期月跌1.4%嚴重,並扭轉6月份月增2.4%的局面,顯示中國大陸乃至全球經濟放緩而減少需求,讓制造業才剛踏入下半年即面對不利情勢。
惠譽確認中國「A+」評級不變,評級展望「穩定」,不過,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5.6%降至4.8%,主要是撤銷防疫措施帶來的提振作用減少,加上內房行業疲弱影響內需,或削弱消費者及企業信心,而外部需求低迷將嚴重影響出口及制造業活動。
中國經濟從今年第二季度隨著房地產市場債務危機的蔓延而更加低迷。社會消費一蹶不振,出口、工業利潤、制造業景氣狀態(PMI)等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收縮,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因債台高築而無力像過去那樣推出大規模的投資項目拉動經濟增長。隨著投資、出口和消費這三個增長引擎全部熄火,中國經濟陷入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困境,引起全世界的不安。
「中國經濟增長基調不變。」全球著名投資管理機構富達國際亞太區股票投資主管馬蒂·喬普金表示。他認為,中國已表明將通過持續措施支持經濟、增強投資者信心。中國為提振房地產市場出台了多項措施,可能會有效刺激消費主導的經濟復蘇。但中國應不會出台大規模刺激措施,而是傾向於推出有針對性的舉措,逐步將經濟驅動力從基礎設施和房地產轉向制造業和消費。
追根溯源。前7月,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7%、6.8%,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8.5%。「投資放緩主要受房地產開發投資影響,基礎設施和制造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較大。」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說。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對第一財經表示,基本面復常和政策面加力正逐步抵消擾動中國經濟整固復蘇的短期因素,超預期數據有望給市場帶來較為積極的信息和反應。但是數據也顯示出需求不足的問題仍存,隨著積累的消費需求逐步釋放,服務消費是否還能持續穩定擴張也將繼續引起關注,政策的增量出台、實際落地和成效顯現將是重點觀察的指標。
後續,增量的財政政策,短期可以看到的是專項債的使用節奏和發行節奏盡量加快,後續不排除財政和貨幣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擴大規模、擴大PSL供給量,擴大特別國債的可能性,用來支持長周期和重大項目的建設,包括消費端的增量政策,對個稅的調整,年終獎的優惠政策延續,後續是不是有可能對低收入崗位的稅率有所下調,都存在可能性,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制造業投資都有儲備政策。包括消費端、解決收入端,個稅調整等都在路上,中國經濟已經明顯觸底,只是環比向上的速率問題。市場也在修復對經濟預期和政策預期的變化,跟年初時不同,市場的理性度和耐性是有所加強的。
相較於法國央行的積極預期,部分經濟機構則保持了謹慎態度。根據標普全球近期公布的采購經理指數,8月份,法國經濟活動有所萎縮,特別是作為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服務業活動呈下滑趨勢。同時,服務業與制造業需求進一步下降,新增就業崗位也繼續處於低位。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