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對等反制美圍堵打壓中國限制兩大芯片關鍵材料出口 @ 2023-07-05T00: Back Hot News
Keyword:出口 中國
Concept:半導體材料實施出口管制
中國商務部3日宣布,基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將自8月1日起,對「鎵、鍺」2項涉及半導體的相關材料實施出口管制,根據公告,出口商必須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並報告海外買家的詳細資料,經許可後才能出口。
中美晶片戰宣告升級,在美國聯合荷蘭、日本擴大封鎖中國半導體產業之際,中國3日同樣以國安名義,宣布自8月1日起對涉及半導體原料的鎵、鍺實施出口管制,業者未得到許可,不得出口。由於中國為鎵、鍺儲量大國,鎵更涉及當前各國全力研發的第三代半導體,中國此舉恐影響全球半導體市場。
中國政府宣布,8 月起將管制鎵、鍺等關鍵半導體材料出口,凸顯美中科技戰升級,中國學者表示,此舉可厘清這些關鍵金屬出口的最終用戶和用途,以降低國安風險,且在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的背景下,中國出口管制或許意味著對等反制。
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3日(周一)發布公告指出,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相關措施自8月1日起正式實施。鎵和鍺也是重要的半導體原材料,市場一般看法認為中國藉由管制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原材料出口,反制歐美有關禁止半導體制程機具進入中國市場的做法。
《環球時報》記者查詢到的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2020年的一份報告顯示,鎵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被認為是一種戰略性和關鍵金屬,目前鎵的世界總儲量約 23 萬噸,中國的鎵金屬儲量居世界第一,約占世界總儲量的 80%-85%。其中被列入出口管制中的砷化鎵作為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的代表,在高頻、高速、高溫及抗輻照等微電子器件研制中占有主要地位;半絕緣砷化鎵材料主要用於雷達、衛星電視廣播、微波及毫米波通信、無線通信(以手機為代表)及光纖通信等領域;氮化鎵作為典型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材料,是新興半導體光電產業的核心材料和基礎器件,在手機快充、 5G通訊、 電源、 新能源汽車、LED 以及雷達等方面具有遠大的應用前景。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4日電)中國宣布對鎵、鍺等半導體材料實施出口管制,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中國為鎵、鍺初級品的出口大國,但台灣主要是從美國、日本進口精煉後的產品,因此短期影響不大,將密切關注管制措施對價格與供需的長期影響。
(中央社台北4日電)中國政府宣布將對鎵、鍺等半導體材料實施出口管制,被視為對美國晶片封鎖的反制。但有業界人士分析,中國的鎵、鍺蘊藏並不具壟斷地位,且制程用量極少,加上不少中企將材料委外代工,這一反制顯得無力,宣傳作用居多。
(中央社台北2023年7月4日電)中國商務部昨天宣布8月1日起對鎵、鍺等半導體材料實施出口管制。路透社今天報導,這項措施將加劇美中貿易戰,而中國在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中前祭出此措施,時間上也令人感到詫異。報導指出,美國公司半導體晶圓制造商AXT的中國子公司北京通美晶體技術公司,將向有關當局申請出口鎵和鍺相關產品。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昨天聯合發布公告,指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決定自8月1日起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不得出口。中國國際礦業協會主席阿克爾(PETER ARKELL)表示,中國是要報復美國限制對中國出口半導體產品,「中國要在受打壓的地方,祭出對美國貿易的限制。」阿克爾表示,鎵和鍺是制造科技產品非常重要的金屬,而中國是大多數這些金屬的主要生產國,要另一個國家在短中期取代中國是「幻想」。傑福瑞斯(JEFFRIES)分析師表示,中國今次限制鎵、鍺相關物項出口,是繼先前對美光科技祭出禁令後更大的舉措。分析師表示,這導致美中緊張關系很快升溫的風險並不小,並強調如果這沒有改變美中關系,預計中國將會實施更多稀土出口管制。報導指出,中國生產全球絕大部份的鎵及鍺,2022年進口最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4日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已宣布對用於半導體材料的稀有金屬鎵和鍺及相關產品實施出口管制,他表示,如果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屬於不公正的措施,我們將根據規則做出適當反應。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2023年07月3日專電)中國宣布管制涉及高階晶片制造的材料「鎵、鍺」,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一方面欲報復美國等國家對晶片制造設備的出口限制,另亦藉此措施作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中國商務部3日宣布,基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將自8月1日起,對「鎵、鍺」2項涉及半導體的相關材料實施出口管制,根據公告,出口商必須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並報告海外買家的詳細資料,經許可後才能出口。華爾街日報指出,美中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清潔能源等領域競爭激烈,美國、荷蘭接連祭出晶片制造設備出口限制新規,以打擊中國半導體產業。產業內部高階管理人員認為,中國擬藉由限制材料措施作為報復手段。「鎵、鍺」等金屬是半導體、5G基站、太陽能板的關鍵物件。鎵被廣泛應用在電動車、手機充電器,以及商業和軍事設備。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數據,2018至2021年,美國53%的鎵自中國進口,2019年美國對中國的鎵課征更高關稅後,進口量下降。「關鍵金屬研究機構」(CRITICAL MINERAL INSTITUTE)董事會成員尼爾(ALASTAIR NEILL)表示,中國這
內地8月起對半導體材料鎵和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有評論認為,是中國反擊美國、日本、荷蘭方面的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
在中國公布將限制鎵、鍺等出口後,路透社4日報道,總部位於加州、在中國擁有制造設施的美國半導體公司AXT表示,其中國子公司北京通美晶體技術公司將立即著手准備申請材料,以向中國購買鎵和鍺。
中國大陸商務部及海關總署昨宣布,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自八月起,對「鎵」、「鍺」相關物項(物質)實施出口管制。這兩種金屬都是重要半導體材料,未來出口必須交由大陸商務部審查。
中國大陸3日宣布祭出鎵、鍺等稀土出口禁令,引發將會沖擊到科技業、尤其是半導體業的熱議。國際事務專家賴岳謙4日在《新聞大白話》節目強調,未來大陸不但要經過批准才能出口,還要確定流向,當稀土變成稀有物資,價格一定漲翻天。美國繼續打科技貿易戰的話,將來恐怕連阿斯匹靈、抗生素的原料都沒有了。美國雖然也能做稀土,但成本必然提高,等大陸能做出半導體後,再釋出稀土,美國稀土公司會倒一片。
陳鳳英說,國際上很多稀有關鍵金屬都是由中國供應,那麼為什麼中國供應給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制成晶片後,反過來「卡中國的脖子」呢?陳鳳英認為,中方實施出口管制,或是一種對等反制,也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一種做法。近年美國政府為打壓中國高科技,在全球拉攏盟友,建立小院高牆,脫鉤斷鏈。而日本和荷蘭在美國脅迫下,先後加強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
MONEYDJ新聞 2023-07-04 08:13:53 記者 李彥瑾 報導美中科技冷戰持續升級,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首當其沖。7月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對重要金屬鎵、鍺實施出口管制,以報復西方對於中國半導體業的制裁策略。 《華爾街日報》等外媒報導,中國商務部7月3日發布公告指出,自8月1日起,鎵和鍺及其化合物將受出口管制,業者必須向商務部申請出口許可,取得許可證才能出口。公告寫道,此舉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針對國家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品項,將向上呈報中國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核准。 鎵和鍺為半導體、飛彈系統及太陽能電池制程的關鍵原料,列在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認定的50種關鍵礦物清單中。美國政府認為,這些礦物對美國經濟或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並存在供應鏈風險,暴露在地緣政治威脅中。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2018年至2021年間,美國約53%的鎵是從中國進口。由於美國對中國鎵加征關稅,自2019年起,美國自中國進口的鎵較往年大幅下降。美國沒有生產未精煉的鎵。 砷化鎵為第二代半導體的主要原料,比第一代半導體使用的矽更耐熱、耐濕,導電度也更高。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23年發布的研究
對於中國政府發布關於對鎵和鍺的出口管制,有評論認為是中國對美日荷對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的反擊,國家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始終致力於維護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始終執行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出口管制措施。 毛寧指出,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國家。(JL/K)~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政府宣布對兩種攸關半導體生產的關鍵金屬實施出口管制,此舉雖然向世人展現中國有能力報復美國聯手日本與荷蘭的圍攻,但也可能帶來反噬的風險。 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以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為由,宣布自8月1日起,對半導體關鍵原材料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該聯合公告指出,包括金屬鎵、氮化鎵、氧化鎵等8種鎵相關物項,以及包括金屬鍺、區熔鍺錠、磷鍺鋅等6種鍺相關物項,在未經許可下不得出口。 這項新的出口管制凸顯出中國在全球鎵、鍺金屬供應的主導地位。這兩項金屬是制造晶片、電動車和電信設備的關鍵材料。 選在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問北京的前幾天發布這項新規,剛好可以增加中國手上握有的籌碼。北京正試圖要白宮取消那些可能阻礙中國發展的出口管制。 惟彭博分折指出,中國此舉可能是一把「雙面刃」,最終可能只會加速這些國家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步伐。此舉也可能推升價格,導致在日本、加拿大、美國或其他地方擴產變得更具經濟效益。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JA IAN CHONG表示,這是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對決,市場和企業最初可能受到一些沖擊,但隨著時間過去,如果這些
外交部今(4)日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商務部、海關總署在3日公告有關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否是針對多國對中國進行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的反制?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可從商務部查閱公告了解,但中方始終致力於維護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始終執行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國家。
作為全球最大的鎵和鍺生產國,中國將從下月起對這兩種半導體、電信和電動汽車行業所需的關鍵金屬原料實施出口管制。歐盟使用的鎵有 71% 進口自中國,鍺則有 45% 進口自中國。
中國商務部上周六(7月1日)發表聲明,呼吁荷蘭政府不要阻止中荷兩國半導體行業的合作與發展,也不要「濫用出口管制措施」,「近幾個月以來,中荷雙方就半導體出口管制問題開展了多層級、多頻次的溝通磋商。但是荷方最終仍將相關半導體設備列管,中方對此表示不滿。」面對西方國家步步進逼,中國決定出手反制。
中國對兩種金屬礦物實施出口限制,美國稱這兩種材料對於半導體、飛彈系統和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至關重要。這是在中美這兩個對手進行經濟會談之前的力量展示,眼下兩國愈發通過制定貿易規則來尋求技術主導地位。
不過,仍有不少半導體產業界人士指出,這項管制措施並不如許多人所想像的有什麼實質作用。首先,中國在鎵鍺的資源蘊藏上並不具有壟斷地位,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資料,目前全球金屬鎵的儲量以中國最多,約占68%,但產量則占90% 以上,儲量第3的美國將它列為重要資源予以保護;鍺的儲量最多是美國(45%),中國則排第2(41%),產量上仍以中國最大。這些用於軍事、航空、通信等領域的重要材料,在美歐等國都有管控政策,自己國內的儲藏盡量不開采,而是向中國進口粗制的鎵與鍺來進行精煉與加工,中國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鎵與鍺供應國。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