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內地上月零售及工業數據升幅創近年高位 惟遜預期 @ 2023-05-17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經濟 數據 中國 內地 遜預期 零售 工業
Concept:內地工業零售 , 中國經濟數據遜預期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指出,中國4月連串經濟數據遠不及預期,顯示疫後的復蘇動能已經停滯,部分是因為中國政府未能在地緣政局持續惡化之際提振信心;該券商認為,中國經濟螺旋型下降的風險在上升,進而導致經濟活動趨弱、失業率上升、通縮持續、市場利率下行以及人民幣走貶。
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表示,即使去年4月疫情影響物流令出口受阻,但今年4月出口貨值在低基數下按年只升0.7%,因為出口占工業生產很大部分,工廠未能吸納青年失業人口,也帶動整個勞動市場工資下降。雖然現時零售數據顯示,內地居民消費審慎但仍然願意花費,5月和暑假零售仍可看好,不過失業問題最終會影響零售復蘇的持續能力。她預期內地會加大電器、電動車等消費補貼,帶動內需以支持就業。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仍未能突破僵局,加上最新經濟數據表現參差,美股三大指數昨晚回吐0.2%-1%,納指受惠多只權重科技股造好支撐沽壓最小。此外,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金龍中國指數昨晚回吐0.5%。 本港恆生科指承過去五連升勢,今早高開見3,977遇阻,曾回吐至3,931,現報3,957,微吐1點。此外,恆指低見19,814獲承接,曾回升至19,987, 現報19,876,回吐101點或0.5%,總成交額僅406億元。 科指成份股以萬國數據(09698.HK)表現最差,股價低見9.9元創半年低,現報10.14元,續跌7.8%;萬國數據(GDS.US)昨晚急挫一成收10.4美元。 金山軟件(03888.HK)、嗶哩嗶哩(09626.HK)及華虹半導體(01347.HK)跌近2%-4%,後者回吐壓最大,報25.95元。然而,中芯(00981.HK)回升2.7%報20.95元。 美團(03690.HK)三連升後,今早反覆回軟,高低見139元/136元,現報136.3元,反覆回吐0.8%。 然而,獲大摩重申「增持」評級阿里(09988.HK)及獲大和升價百度(09888.HK)分別六連升及五連升,股價高見
部分大行維持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部分估計內地會為了支持經濟發展,可能加碼刺激措施。渣打認為,中國去年經濟表現不佳,在低基數效應下,2023年經濟更易錄得穩健增長,故維持全年增速預期於5.8%。瑞銀集團及摩根士丹利亦維持全年增長預測於5.7%不變。
外媒報道,內地本周公布的經濟數據令市場失望,並正在影響貨幣市場,導致人民幣兌每美元跌穿7算的心理關口。離岸人民幣(CNH)曾見6.9969,最新報7.0019,是自去年12月底以來首次失守7算。在岸價(CNY)現報6.9901,每百港元兌89.29元人民幣。
美國經濟備受通脹高企、加息周期、銀行倒閉事件及美債上限等一連串問題打擊,衰退叩門。本來市場憧憬年初中國經濟重啟,有助平衡全球經濟風險,誰知內地最新公布的零售、工業和固投數據全遜預期,「三大引擎」全線失速,經濟復蘇進度顯然不似預期。世界兩強爭霸,換來竟然是經濟「斗衰」的爛局,全球經濟前景堪憂!
經濟 形勢 青年人 失業率 數據 內地 需求 市場 國家統計局 預期 消費 中國 政策 低位 物價 升幅 政策會 指標 國際 環境 態勢 總體 青年 官方 新高 馬車 百分點 針對性 隨著 增速
中國公布最新數據,青年失業率升破20%,4月零售額、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均低於預期,央行堅稱中國未出現通縮,且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但另一方面,芬蘭非政府組織「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最新報告指出,中國今年第一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來單季最高紀錄,是全球頭號污染國家。分析認為,中國經濟正走回頭路,依賴成本低但污染大的能源,恐中離「碳中和」目標愈走愈遠。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則表示,由於全球經濟環境仍然受壓,而且內地需求仍疲弱,4月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蘇減慢。他續指,工業生產未達預期是全球宏觀需求疲軟的清晰指標,而早前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對主要貿易合作伙伴出口額持續下降,表明工業生產趨勢很可能進一步放緩。該行認為,由於4月信貸增長放緩,加上通脹溫和,人行很快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而年輕人失業率仍是關鍵,因此人行不太可能下調貸款利率,但有可能下調存款准備金率。
《經濟通通訊社16日專訊》一眾「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股上周由高位回調,至昨日午後傳出上交所將於明天召開專題座談會, 討論金融業估值提升,才借勢反彈,其中多只內險股漲3至4%,內銀股亦普遍升2%,可惜內地今早公布包括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零售等「三頭馬車」數據全遜預期,令一眾「中特估」今日再度回軟。不過,有券商認為港股央國企估值較A股便宜,股息也較高,近期調整或帶來吸納機會。
目前投資亞洲市場,要留意市場憂慮情緒之余,亦應當心投資者的過分樂觀情緒將股份估值推至過高水平。自去年底中國重新對外開放後,內地居民收入及消費數據持續向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首季內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年名義增長達5.1%,扣除價格因素後的實際增長亦達3.8%(見圖),同期內地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於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按年增長亦達4%。PERRETT提醒,即使看好中國消費市場的中長線增長前景,投資時亦要考慮估值因素,如去年年末至今年首兩星期期間,不少受惠於中國經濟重啟股份,如部分消費股,估值被推高至偏高水平,當時該公司減持了相關股份,至最近部分股份股價回調不少,始逐步吸納相關受惠股,當中包括部分內地基建股、酒店股及機場股等。
內地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遠遜市場預期,顯示內地經濟受出口疲弱影響。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博士(DR IRIS PANG)表示,中央政府需要加快科技及綠色能源的投資,以支持制造業。
內地首季經濟復蘇動力回落,內生動力仍需加強,而海外持續受衰退陰霾影響,令內地出口受壓。然而,在政府財政發力下,基建項目提速落地,疊加五一旅游數據亮麗,凸顯服務業消費恢復強勁,內地經濟復蘇將進入更溫和軌道,筆者維持次季美元公人民幣匯率圍繞6.8算雙向波動預期。
從債務率來看,地方政府的負債率從2017年的19.8%,迅速增加到2022年的29%。今明兩年,內地各地都將迎來地方債償還高峰的關鍵時期,特別是有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負債率較高,而償債能力較弱。例如,據相關數據披露,截至2023年4月12日,貴州省城投平台存量債總額為3180億元,其中超過四分之三債務將在3年內到期——2023年、2024年和2025年,貴州省城投債券到期總額分別為726億元、1026億元和690億元,其中2024年到期壓力最大。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指,本港首季經濟按季增長達5.3%是兩年來最強勁反彈,主要受惠內需改善。該行暫時維持本港今年經濟增長3.6%。隨著本港經濟邁向復常,加上今年初逐步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料有助私人消費及投資需求進一步改善。外圍方面,盡管本港出口2、3月跌幅明顯收窄,但內地4月進出口數據卻差過預期,反映本港的外需情況還是充滿不明朗因素。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歐美銀行業受壓可能加劇金融條件收緊,是本港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挑戰;不過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接近尾聲,而內地經濟可望逐步復蘇,將繼續推動本港經濟回穩。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