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瑞信發行兩類債券 警鈴響 @ 2023-03-20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瑞信
Concept:銀行危機 , 瑞信瑞士
知情人士指,瑞士國家銀行(瑞士央行)及瑞士金融市場管理局FINMA 正在協調談判,以提振外界對瑞士銀行業信心。報道補充指,瑞士監管機構周五(17日)通知美國、英國監管機構,推動兩間銀行合並是他們「優先選項(PLAN A)」,以阻止投資者對瑞信信心崩潰。
但要說瑞銀集團USB在這起協議中有值得開心的地方,那大概會是接手瑞信旗下服務一般消費者、中小企業的瑞士國內零售銀行「瑞士環球銀行」(SWISS UNIVERSAL BANK),那是瑞信生銹皇冠上的珠寶,也是瑞士央行16日二話不說先砸錢穩定軍心的最大原因。
[NEWTALK新聞] 瑞士銀行集團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32億3000萬美元)收購對手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並且同意承擔540億美元損失。瑞士當局精心安排此一強制合並,以避免全球金融巿場進一步動蕩。瑞士財政部長警告,一家對全球舉足輕重銀行破產將對金融巿場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 路透社報導指出,瑞士監管機構強迫介入、安排了避免瑞士信貸銀行信心危機向更廣泛金融體系外溢的這項交易。這宗交易預計將於今年底完成。此一交易是否足以恢復巿場對全球銀行的信任仍不得而知。數小時後將開盤的亞洲和澳紐股巿可能是初步指標。 瑞士中央銀行瑞士國家銀行(SWISS NATIONAL BANK)在首都伯恩的記者會中宣布,將會對合並後的銀行提供可觀流動性,上述交易包含對瑞士銀行集團(UBS AG)和瑞士信貸銀行1000億瑞士法郎(1080億美元)流動性援助。瑞士國家銀行指稱:「由瑞士銀行集團接管瑞士信貸銀行,找到了在此一特殊情況之下確保金融穩定和保護瑞士經濟的解決之道。」 根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聯邦准備理事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
周三(15日),瑞信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SNB)排除增持瑞信股份的可能性後,公司股價再次暴跌。瑞信不得不請求瑞士央行出面發表公開支持聲明。該行一年期債券違約保護(CDS)成本飆升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主要國際銀行所未見的水准。
瑞信美股股價翌日再瀉約14%,事件令瑞信的「救命索」沙特國家銀行也表明,不會向瑞信再提供資金,結果要由瑞士央行出手,宣布提供最多500億瑞郎(約4230億港元)供瑞信解困。著名經濟學家、「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形容瑞信是「大得救不了」,因不肯定瑞士當局有否足夠資源拯救瑞信。上周路透曾引述消息稱,有一個主要國家的政府和一家銀行向瑞士政府施壓,要求她出手救瑞信。開始有分析指出,雖然瑞士政府財政穩健,但要救瑞信這家巨企,隨時會步冰島和愛爾蘭政府在金融海嘯期間的後塵,走上破產之路。瑞士政府債務對該國GDP比例只有40%,屬低水平,但愛爾蘭的國債對GDP比率曾由2007年的24%急升至金融海嘯後的120%。
滾雪球般的問題,又讓瑞士信貸今天躍上頭條。矽谷銀行等美國小型銀行連環倒閉,市場才剛剛問過雷曼兄弟危機要來了嗎?瑞士信貸現在又讓市場陷入騷動。
【希望之聲2023年3月19日】(本台記者楊正綜合報導) 由於瑞士金融業的保密傳統及其中立國地位,令其成為全球富豪藏金的熱門選地,也是中共紅色權貴藏富的首選之地。但近日外媒報導,俄烏戰爭爆發後,瑞士對俄羅斯的制裁及近來的瑞信危機,導致中國富豪們極度擔憂其藏匿在瑞士的財富的安全。
信心比黃金更可貴,去年全年,有逾1200億瑞郎(約合1299億美元)資金流出瑞信,其中1100億瑞郎在第四季流失,充分反映瑞信已失去客戶的信任,它的爆煲給以金融業為主的瑞士經濟蒙上陰影。在2020年,瑞士的銀行業資產約是該國年度GDP的5倍,亦為美國的銀行業資產5倍,可謂富可敵國。憑藉永久中立國品牌,瑞士的銀行一向以安全可靠、替客戶保密著稱,但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後,瑞士摒棄中立國立場,加入對俄制裁,一度凍結俄羅斯個人與公司在瑞士各銀行的資產,僅瑞信一家就凍結了逾19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自那以後,資金就開始流出瑞士的銀行體系,瑞信的「失血」亦可謂求仁得仁。據報,瑞士其他規模較小的銀行,同樣面臨財務困境。
瑞信(CREDIT SUISSE)信心危機惡化,在瑞士政府、央行SNB等介入下,瑞銀集團(UBS)最終同意合並。在香港時間周一凌晨2時30分,瑞士總統ALAIN BERSET親自主持記者會,瑞銀宣布同意以每股0.76瑞郎、總額30億瑞郎(折合254億港元)代價收購瑞信,較瑞信上周五收市價折讓59%,交易將以「22.48股瑞信換1股瑞銀」來完成。
美國股市上周在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及美國銀行業危機沖擊下,仍然有平穩表現。展望本周,市場相信,最重要焦點將是聯儲局議息結果,而瑞信及銀行危機也是焦點之一。
除了SILVERGATE BANK、SIGNATURE BANK等加密貨幣友好(CRYPTO FRIENDLY BANK)以及集中於科技初創(TECH STARTUPS)項目投資者的矽谷銀行(SVB)破了產之外,上周另一單大事件當然是瑞信(CREDIT SUISSE)的流動性問題。尤其是上周二以及周三(3月14、15日),幾乎所有傳媒、網紅、金融界人仕都是一致認為瑞信「死硬」。結果是瑞士央行SNB公布會全力支援瑞信。
知情人士說,一種可能的情況是,瑞銀收購瑞信的財富和資產管理部門,同時可能剝離投資銀行部門。他們說,有關瑞信在瑞士全能銀行的命運,談判還在進行中。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財訊傳媒董事長、知名亞洲傳媒大佬謝金河周五(3月17日)表示,硅谷銀行破產倒閉後,瑞士信貸再給市場添亂。他分析,都是因為美聯儲暴力加息的後座力造成,強調瑞士央行資金援助治標不治本。他展望後市也給出重磅暗示,歐債危機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體質薄弱,市值不到200億歐元。
路透引述消息指,瑞士政府為加快重建市場對瑞士銀行的信心,促使瑞銀UBS答應與瑞信CREDIT SUISSE合並,但瑞銀正要求瑞士政府承擔收購瑞信所牽涉的約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成本。消息稱,該60億美元的政府擔保,將用於支付瑞信部分業務的清算成本及潛在的訴訟費用。
他坦言,瑞信危機導致短期信心或股價波動難免,但沙烏地國家銀行已說明並非認為瑞信有問題而不願意增加投資,而是持股比例已逼近10%上限,現在瑞士政府都出面了,瑞士央行及存保願意全力融通,只要流動性沒問題,瑞信銀行就沒問題。
陷入經營危機的瑞士信貸有最新發展,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宣布,同意以32.3億美元,收購對手瑞士信貸銀行,並承擔540億美元損失。背後是瑞士政府強力推動,以免銀行危機繼續蔓延。
倫敦IG集團首席市場分析師鮑昌普(CHRIS BEAUCHAMP)指出,每當遇到任何市場危機時,瑞信「總是在急診室」,今天的消息確實加劇了人們的擔憂,並歎,這似乎是1家永遠無法整頓自己的銀行。
報道指出,瑞士政府正在推動瑞銀收購陷入危機的瑞信,目標是在周一開市前達成方案,但談判到重大障礙,又指一旦兩間銀行合並,可能需要裁員10,000人。瑞銀、瑞信和瑞士政府均拒絕評置。消息人士又指,合並計劃可能導致瑞信分拆瑞士業務。另外,「股神」巴菲特亦曾經與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討論近期的銀行業危機。
【信報財經新聞】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日前獲瑞士央行提供最多500億瑞郎備用信貸,但仍未能遏止危機。《金融時報》今晨1時許報道,瑞士銀行(UBS)同意以超過20億美元(逾156億港元)收購瑞信,瑞士當局計劃修改法例,以跳過股東投票,冀讓交易趕於周一前得到落實。這將是金融海嘯後首次有兩家具系統重要性的銀行合並,望能恢復市場對銀行業信心。
據悉,在一種可能的情況下,該交易將涉及瑞銀收購瑞信並獲得其財富和資產管理部門,同時可能剝離其敗績重重的投資銀行部門。至於有關瑞信旗下盈利的瑞士全能銀行(SWISSUNIVERSALBANK)命運的談判仍在進行中,這項交易可能對瑞銀具有吸引力,但可能導致瑞士國內銀行業過於集中。
外資銀行信心危機仍未完全解除,瑞信(CREDIT SUISSE,美:CS)周五盤前股價曾再跌穿2美元,最新跌7%,暫報2.01美元,瑞信本土上市歐股(CSGN)更跌8%。彭博社引述消息指,瑞士政府當局曾考慮促成瑞信和瑞銀(UBS)合並,但兩家銀行齊表明反對「逼婚」。
繼矽谷銀行之後,3月15日,瑞士信貸(簡稱瑞信)股價一度出現了30%的盤中跌幅,直接原因是瑞信2026年到期的美元債券暴跌至不良債的水平。隨後,瑞信股價出現了暫時企穩的跡象,但收盤時瑞信股價跌幅仍然達到13.94%,市場擔心其一旦倒下會引發骨牌效應,引發新一波銀行業危機。其後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和瑞士央行表示,瑞信如有需要可從央行獲得流動性支持。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