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俄羅斯回應西方國家價格上限,減產石油5% @ 2023-02-12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減產 油價 俄羅斯 石油
Concept:萬桶油價 , 俄羅斯減產石油
諾瓦克強調,俄羅斯減產將有助於「恢復市場關系」,俄羅斯不會把石油賣給那些直接或間接遵守價格上限的國家。他還警告稱,石油價格上限有可能被應用到全球其他經濟領域,將根據市場情況采取進一步行動。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俄羅斯計劃把 3 月石油產量自願每日削減 50 萬桶,作為反制西方國家對俄油價格限制的措施。國際油價受此消息激勵,周五(10 日)紛紛走高。
筆者提醒,歐佩克+於2022年10月5日宣布減產200萬桶/日水平,而一旦俄羅斯減產幅度超過100-150萬桶/日水平,共計超300萬桶/日的減產料將刺激油價大幅上行。
[周刊王CTWANT] 高盛下調了油價預測,預計布倫特原油價格將在12月達到每桶100美元,而不是在今年年中。盡管如此,高盛仍是華爾街最看好大宗商品的銀行之一,並認為大宗商品市場已進入超級周期。然而在下調了主要經濟體的需求預測、並略微上調了俄羅斯和美國的產量預測之後,高盛當前預測今年的石油供應將出現每天15萬桶的過剩。
俄羅斯副總理諾法克(ALEXANDER NOVAK)表示:「目前俄羅斯將所有石油產量完全出售,但如同先前所述,我們會停止將石油賣給直接或間接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價格上限的國家。」減產50萬桶相當於俄羅斯石油日產量縮減5%。
消息刺激國際油價上升,但分析指今次減產總量相對較小,對能源市場影響有限。有評論認為,假如俄羅斯減產石油對國際油價沒大影響,不但無法藉此報復西方,還影響自身的收益。
NOVAK在聲明中表示,俄方認為對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的價格上限機制,是西方國家對市場關系的干預及集體破壞能源政策的延伸,表明3月份的減產可確保「市場關系的復蘇」。
報告預期,相對去年的高位,全球商品價格今年將會緩和下來,但仍遠高於2019年的水平;並預計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將因歐盟石油禁運和七國集團(G7)對俄羅斯原油實施的價格上限而收縮,加上石油出口國組織及盟友(OPEC+)減產及中國經濟重新開放,將驅使石油市場出現供應短缺,令油價保持高企。
實際上,筆者認為國際石油價格處於「政策底」階段。無論是歐佩克+於去年10月5日宣布減產、美國戰略石油庫存回補抑或是中國一系列推動經濟復蘇政策來看,石油需求端已扭轉了2022年6月來因需求前景導致疲軟的情況。
路透引述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成員國官員指,由於中國走出防疫封控而需求恢復,而供應增長則因受投資缺乏所限制,今年國際油價有望重返每桶100美元。油價去年曾大幅波動,俄烏開戰後不久,布蘭特期油曾升穿139美元,及後下半年回落,今年以來,因俄羅斯擬下月減產,布油周五(10日)收報86.39美元。
國際油價破局還需看供給端,俄羅斯減產可能升溫
高盛集團表示,油價今年將回升至 100 美元/桶以上,隨著閒置產能耗盡,2024 年可能面臨嚴重的供應問題。高盛表示,由於制裁可能導致俄羅斯石油出口下降,且預計中國的需求將恢復,油價將從目前的 80 美元/桶左右升至 100 美元/桶以上。
俄擬減產石油 國際油價應聲翻紅
周一土耳其地震引發了短期的供應出口中斷,隨著伊拉克通往土耳其傑伊漢港的原油管道恢復供應,供應影響偏短期為主。供應方面,受制裁影響,俄羅斯石油產量增長受到抑制,1月份俄羅斯石油產量為980-990萬桶/日,2月份的石油產量與1月份持平。宏觀方面,美聯儲鮑威爾強調2023年通脹將大幅下降,美聯儲後期的政策方向將取決於接下來的經濟數據,宏觀情緒有所緩和。需求方面,IEA上調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節後國內後續復工啟動則需求仍有一定修復空間。最新EIA原油和成品油庫存累庫,庫存結果偏空,但短期海外需求仍有一定韌性,國內需求復蘇邏輯明確,油價下方支撐仍強,但油價上方仍受海外經濟衰退壓制。短期原油多單建議繼續持有,關注布油88美元/桶壓力。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下月每日石油產量減少50萬桶,相當於總產量5%左右。有分析認為,俄羅斯的決定反映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原油及燃料實施限價已經產生一定影響。大多數分析員已預計俄羅斯今年將減產。
有媒體報道稱,俄羅斯沒有就其3月份的石油減產與OPEC+進行磋商,這是一個「獨立」的決定。
俄羅斯石油減產50萬桶 油價應聲上漲
JAVAN還表示:「我認為產油國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他指的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合作伙伴(OPEC+)去年同意從11月開始削減產量200萬桶/日並延續至2023年。減產規模約占世界需求的2%。
周四國際油價沖高回落,本周短線的快速拉升釋放做多能量,追高意願有限情況下,油價從日內高位回落。目前原油市場供需層面有些混亂,今年以來美國原油及全口徑庫存表現持續超預期累庫,歐美需求缺乏亮點,並在一定程度沖銷了中國需求恢復帶來的利多作用,歐美市場成品油價格走勢疲弱,這對油價形成了壓制。供應層面英國石油公司阿塞拜疆公司稱地震破壞後,阿塞拜疆從土耳其傑伊漢的原油出口仍然停止。而俄羅斯原油產量保持了其頑強的一面,油價區間內波動的格局較為清晰,投資者仍在密切觀察供需層面對油價的影響。總體來看供需因素多空交織,利多因素略占上風,這一點從本周月差回暖也有所體現,即便是昨天絕對價回落,月差並未跟隨同步回落也可以看得出來。
2月1日,由沙特、俄羅斯等23個國家組成,占據全球石油產量半壁江山的OPEC+產油國聯盟在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JMMC)會議上確認當前產量政策,維持去年同意的200萬桶/日減產節奏不變。繼續減產將對油價形成支撐,目前產油國聯盟的產量策略重點關注中國需求增加的進展和俄羅斯供應前景的不確定性。
CURRIE表示,由於制裁可能導致俄羅斯石油出口下降,而隨著中國優化防疫政策、需求預計將恢復,油價將從目前的80美元左右升至100美元以上。
產品的石油上限達成一致並宣布,從2月5日起,俄羅斯柴油價格上限為100美元/桶,燃料油等產品的價格上限為45美元/桶。消息宣布後,國際油價盤中跳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破80美元關口。
俄羅斯烏拉爾基准原油從去年12月西方限價制裁以後就一路下跌,從近50美元一桶下跌了十幾美元。在1月7日,從波羅的海港口啟運的俄羅斯烏拉爾牌原油的價格已經跌到了每桶37.80美元。這個價格已經不足俄烏戰爭開戰前的一半。而且俄羅斯以此價格出口原油基本上不會有啥利潤了。烏拉爾原油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歐洲的訂單大幅縮減,即使價格低於歐洲限定的60美元每桶,歐洲現在也不願意向俄羅斯下訂單。1月31日,國際石油網轉載外電1月30日消息,貿易商的數據顯示,亞洲市場對俄羅斯石油的需求並沒有減弱,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少有510萬噸烏拉爾原油從俄羅斯的歐洲港口PRIMORSK、UST-LUGA和NOVOROSSIYSK運往亞洲。據測算,1月運往亞洲的烏拉爾原油裝貨量可能達到約700萬噸,較12月增加約200萬噸。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