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eyword:陳茂波 金融 香港 新加坡 毋須妄自菲薄 |
Concept:香港與新加坡比較毋須妄自菲薄 |
陳茂波列出多項經濟數據,嘗試解釋香港比新加坡更有優勢,例如本港金融業貢獻是新加坡1.5倍、港股去年總成交比獅城高出20倍等,強調「香港一直在競爭中發展與成長,毋須妄自菲薄,也不用回避不足,只須實事求是、針對性地制定有效對策,進一步提升本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
【星島日報報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9日)撰文表示,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有賴國家的支持和自身獨特優勢。對於外界比較本港和新加坡的金融業發展,他指出,無論是金融服務市場的經濟貢獻、港股市值、債券發行量,本港均高於新加坡,毋須妄自菲薄,但也要了解自身不足,補足短板。他又指,香港的未來機遇大於挑戰,只須針對性地制定有效對策,便能進一步提升本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志,指坊間關心香港與新加坡金融業間比較方法,因此列出一系列數據,支持本地金融業發展較新加坡發達;呼吁各界毋須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妄自菲薄,也不用回避香港不足。陳茂波指「0+3」推出後,有助恢復各界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 |
英國Z/YEN集團、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每年都會發表兩次報告,新加坡並不是首次在此一排名里超越香港。過去七年的14期報告里,兩者排名便是各自剛好領先對手七次。而在另一項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每年編制一次的《新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新加坡也曾於2014年至2015年間超越香港,只是後來香港重新趕上。在兩個排名里,雙方始終不相伯仲,差距僅一、兩席之爭。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北極科研在中國學術研討會」線上活動致詞時表示,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正發展成為綠色金融樞紐,在綠色項目的籌融資、標准制定、人才培訓,以及碳市場發展等多方面,為國家以至是國際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陳茂波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堅持減排轉型的方向,堅持承擔大國的國際義務,而香港特區政府亦在去年10月公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在2035年前碳排放量減半、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會致力透過「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等方向,引領香港邁向碳中和。 (ST) |
由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自2007年起進行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大部份時間位列全球第三,上月出爐的最新報告中則下跌了一級至第四位。陳茂波指,細看當中內容,香港總得分實際上增加了10分,比首兩位的紐約和倫敦得分升幅為多。陳茂波表示,疫情限制了本港對外往還,也許影響了很多金融從業員對香港的總體印象,拖累了相關評分及整體排名。盡管如此,報告反映香港在銀行、保險、專業服務及貿易等環節仍然擁有相當優勢。 |
香港的區內領先地位近日有被新加坡超前之勢,引起關注,財政司長陳茂波呼吁港人不要妄自菲薄,但前局長兼學者張炳良指出,2019年反修例運動及其後續發展,令香港自由前景受到「前所未見的國際懷疑」,加上香港背靠中國的地緣優勢已變成兩面不討好,香港的樞紐吸引自然減少,必須重新定位。否則當香港變成只懂懲罰的城市時,新加坡便可取代香港。 |
對於近日不少人都把香港的金融業與新加坡比較,陳茂波指出,香港金融服務市場的經濟貢獻在2020年達760億美元,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3%,規模是新加坡的1.5倍。以去年數字計,港股市值超過42萬億元、合共超過2,500家上市公司,分別比新加坡高出7倍及2.7倍;港股去年全年總成交額達歷來新高的41萬億港元,亦比新加坡高出超過20倍。 |
本地一個家族經營金融業的精英早前說,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經被新加坡取代。他認為一些以香港為亞太金融服務中心的企業已離開香港,短期內未必會回來。近日這些「香港已全面丟失了金融中心地位」的言論,越說越起勁,講到「似層層」。對金融業了解不足的人,聽得多就會相信。 |
新加坡挑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逐一列出本港金融市場的優勢,認為香港毋須妄自菲薄,應實事求是,針對性地制定有效對策,進一步提升本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
至於在香港向來占優的金融業,根據日前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新加坡超越香港排名第三,引起憂慮。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多項數據列明香港毋須妄自菲薄,然而大眾對「紐倫港」從此不可逆轉地變成「紐倫坡」的擔憂,仍然廣泛存在。 |
時事,社會民生,疫情,投資,經濟,實體詞,地域及地區,香港,投資,股票,港股,實體詞,市場交易,成交,實體詞,外匯貨幣,美元,實體詞,行業,金融,實體詞,外匯貨幣,人民幣,投資,投資產品,基金,投資,投資產品,債券,實體詞,地域及地區,新加坡,實體詞,地域及地區,亞洲,實體詞,人物,陳茂波,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倫敦,實體詞,外匯貨幣,港元,時事,政治,一國兩制,實體詞,地域及地區,紐約,實體詞,香港政府及法定機構,財政司,實體詞,基金種類,私募基金 |
新加坡挑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逐一列出本港金融市場的優勢, |
【香港經濟】陳茂波:港金融服務對經濟貢獻大新加坡1.5倍 吁毋須妄自菲薄及回避不足 |
近期坊間不斷比較香港與新加坡的競爭力,特別在金融方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日發表網志,列舉詳細的數據,比較了兩地的金融市場現況,以及香港的優勢,反駁所謂「取代論」。 |
經濟學人智庫表示,本港商業營運風險、政治穩定性,以及本土安全等方面都落後於新加坡。經濟學人智庫發表白皮書指,本港在商業營運風險,在亞太區中排行第四低,但較2018年風險有所增加,認為本港過去兩年發生的政治動蕩,及疫情期間的旅游限制,令到企業較難招聘海外雇員來港工作,加上本地居民移居海外增加,削弱員工技術技能水平。報告指,相比新加坡是亞太區中營運風險最低的,本港法律及監管體系的不確定性、外貿前景以及基建設施升級不足,成為國際企業的主要關注點。不過,報告指,本港仍具有作為國際貿易及金融中心的優良條件,包括超低稅制在全球仍然具有很大競爭力,即使政治限制收緊,但適用於商業案件的普通法制度不變,而金融監管體系更是全球典范。另外,企業在港能夠享有寬闊的本地及國際融資渠道,本港仍然擔當獨特角色,作為連接內地及世界的貿易及融資中心。 (BC)#經濟學人智庫 #新加坡 #香港 |
面對香港嚴格的防疫措施,近月有傳美銀、摩根大通、花旗及法興已先後將部分高層從香港遷移至新加坡。投行人士轉戰新加坡是否出路之一?另一名資深投行人士指,「大家都系邊到有錢就去邊到」,認為新加坡雖然是亞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但論上市規模、集資額、股市成交量等,仍然跟香港有一段距離,亦未見能短期內取代香港,因此不考慮到新加坡發展。據他了解,即使員工遷移至新加坡,但實際操作的仍是發生在香港的交易。 |
|
|
|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