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美國宣布全面限制向中國出售尖端晶片 @ 2022-10-10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國 美國 晶片 出口
Concept:中國限制出口晶片
【時報-台北電】自2021年初上任來,美國拜登政府對中國方針曾被外界視為「川規拜隨」,但經歷一年來醞釀後,拜登終於頒布其首個對中國完整的晶片禁令,以更強勢風格揮舞著川普曾用過的武器,並長臂拉攏海外盟友,意圖聯手重擊中國有望引領全球的AI、智慧汽車等產業。 美方新禁令或規劃逾一年之久,最終內容涵蓋今年初限制美國供應先進加工設備給中國、8月底限制供應高階GPU等。外界一直揣測完整禁令規模,但最終力度之大令市場震驚。外媒指出,這可能是30多年來美國對中國最大的技術斷供,也是這波中美科技戰煙硝最濃厚的時候。 與川普相同的是,拜登繼續重用「外國直接產品原則」(FDPR)等能夠嚴重斷供中國技術的武器。但與川普只禁止華為一家企業在全球采購含美技術產品不同,這次拜登讓整個超級電腦產業以及28個中國實體都淪為「華為第二」。並且對未核實清單祭出嚴苛新規,要求相關中企在60天內讓美國官員進入檢查。 另在產業面上,美方本次仍實施針對性打擊,拜登此次禁令封鎖中國強勢科技:AI與超級電腦,且後續恐沖擊中國正發展的資料中心、航天航太等新興領域。 此番被美國列入未核實清單的31家中企涉及雷射光學、汽車,也埋下伏筆,後
美國商務部星期五公布了一套范圍廣泛的出口管控措施,除了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口先進芯片或技術外,還禁止向中國提供世界任何地方使用美國工具制造的某些半導體芯片。美國政府今年早些時候還向科磊(KLA CORP) 、泛林集團(LAM RESEARCH)和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等公司發函,要求這些頂級工具制造商停止向全部由中資擁有的生產先進邏輯芯片的工廠輸送設備。
英國金融時報(FT)分析,美國政府7日宣布對中國大陸實施新的晶片出口管制,將在全球科技業引發「海嘯級」的沖擊,不僅大陸企業可能被打回「石器時代」,外國廠商也將連帶受到影響。業界憂心,大陸廠商可能更加積極「逆向工程」以達成技術獨立,促使華府更積極管制出口,陷入惡性循環。
【時報-台北電】受到美國政府7日宣布最新一輪晶片出口管制措施,禁止先進制程晶片與晶片制造設備銷往中國大陸,美國晶片股7日再度慘遭重擊,也拖累費城半導體指數賣壓再起、收盤狂瀉逾6%,跌至兩年低點。 這已是費半指數今年來第三度單日跌幅超過6%,總計年初迄今該指數已經暴跌40%。7日晶片股多全軍覆沒,像是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應用材料與科磊(KLA)等股價都重挫超過4%。至於晶片供應商英特爾與高通股價也分別大跌5.4%與3.5%。此外台積電ADR更是狂瀉6.19%。 晶片股慘遭血洗,除了受美國政府再度對中國祭出晶片禁令,此外超微(AMD)暗示晶片業景氣不佳也是原因之一。其股價7日收盤則是暴跌近14%。近來晶片業利空不斷,美光與輝達相繼發布獲利預警,都為該產業增添不少壓力。 為了防范中國高科技發展與軍事野心,美國商務部7日祭出最新一輪晶片管制措施,表示未來美國企業除非取得政府許可,否則不能出口先進制程晶片與相關制造設備到中國。另外運用美國技術、在他國制造晶片的業者,也將適用新規定。 針對美國升高對銷往中國晶片技術管制,應材表示正對這一系列新規進行評估。科林研發與
《華爾街日報》報道,根據新措施,美國的晶片制造商假如需要出口用於先進人工智能計算及當代武器的重要技術超級電腦的晶片,必須先向商務部申請出口許可。同時華府亦有權禁止進口在使用美國技術但在外國制造的晶片。
最近幾周,拜登政府已然針對美國出口部分用於人工智能計算領域的晶片以及用於生產某些最強大數據處理晶片的制造設備實行新限制。
美國自上屆政府開始,對限制高科技出口中國的措施,不斷提升和擴大范圍,先是針對個別企業,後變成整個行業。這次商務部宣布的新措施,只是一個「更新版」,並揚言會因應情況變化不斷更新。新措施包括,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口先進晶片及技術,還禁止向中國提供世界任何地方使用美國工具制造的某些晶片。雖然這是在原來的限制基礎上加碼,但從范圍之廣泛和針對性來看,是美國幾十年來對華出口技術政策的最大轉變。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周五拜登政府對技術出口中國公布了一系列全面性、大規模的管制措施,其中包括將阻止中國在世界任何地方取得使用美國設備制造的某些半導體晶片。這一整套方案將大幅擴張美國的影響力,迫使北京放慢其增進科技和軍事實力的步伐。 這些規則有部分將立即生效,且是基於今年早些時候拜登政府發函給主要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科磊(KLA CORP )、科林研發(LAM RESEARCH CORP)和 應材(APPLIED MATERIALS INC)所提出的限制,要求他們停止向生產先進邏輯晶片的全中資工廠提供設備。 這一系列措施可能成為自1990年代以來,美國在對陸技術出口方面最大的政策轉變。 一旦這些新規范生效,那些使用美國技術的美國和外國公司將被迫斷開一些中國大廠和晶片設計公司,勢必使中國晶片制造業的發展受到阻礙。 拜登政府高層表示,這許多措施旨在阻止外國公司向中國出售先進晶片,或阻止他們向中國公司提供可自行制造先進晶片的工具。但他們也坦承美方尚未得到盟國願意實施類似措施的任何承諾,以及與盟國的討論還在進行中。 一名官員表示:「我們知道,如果其他國家不加入我們,我們單方面實施的控制措施
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新管制措施,凡使用美國科技、應用於人工智慧(AI)、高效電腦(HPC)與超級電腦的晶片,都須先獲得出口許口證,才能銷往大陸,且取得的條件嚴苛。華府也禁止美國公民或機構與大陸晶片生產商合作,除非取得專案批准,並且嚴格限制對大陸出口晶片制造工具。
美商務部將禁止美國企業向生產14奈米以下先進半導體的中國工廠出口晶片制造設備,還將擴大對中國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該規則是限制外國企業把美國技術用於軍事或國家安全產品,讓基於美國技術或軟體的一些外國制產品必須受到美國監管。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擴大對中國晶片及設備出口限制,研調機構集邦科技今天指出,晶圓代工廠恐無法再為中系IC設計公司,制造任何美方提及的高效能運算(HPC)相關領域晶片,將壓縮中國廠商的發展,並波及在中國的韓、台廠。
【NOW新聞台】美國宣布一系列針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限制中國取得用於發展超級電腦的晶片。華府亦同時宣布將31間中國企業列入未經核實清單,限制對他們出口貨物。中國駐美大使館批評美方的措施是科技霸權,阻礙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新規生效後,中國超級電腦和一些相關設備的晶片供應商將更難獲美國當局點頭出口。美國商務部官員表示,晶片供應商應已有設想,即便申請也會遭拒。該名官員還說,南韓和台灣的晶片制造商在中國設有大型工廠,如果美國限制措施涵蓋所有中國工廠,則這些制造商可能會受到影響。
美國周五( 10月7日)將長江存儲科技公司等31家中國企業添加到"未經核實清單"中,這些企業是美國官員無法核實的實體,無法證實它們是否具有負責任處理敏感科技出口的可信度。美國商務部推出新措施,限制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以阻止美國的技術用於提升中國的軍事力量。
當地時間7日,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對中國大陸出口晶片技術的新限制,包括限制用於人工智慧(AI)與超級電腦運算等類型的晶片出口,並將收緊向任何中國企業出售半導體制造設備的規定。
一天前《紐約時報》引用戰略公司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中國區高級副總裁保羅·特里奧洛(PAUL TRIOLO)的話說,此舉「可能是美國政府就中國獲得美國技術做出的最強有力的監管和出口管制聲明」,而且對於中國領導層來說,這是一個敏感時刻,因為 10 月 16 日將召開中國全國黨代會。
繼先前禁止高階AI晶片輸往中國大陸後,美國商務部再次祭出禁令,將管制范圍從原先邏輯IC擴大至記憶體領域,對中國大陸展開全面性的「晶片鎖喉戰」,外界估計,中國大陸晶片制造業恐將倒退數年,台灣晶圓代工廠在接單方面也將遭受波及,對台積電(2330)(2330)影響不小。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9月18日表示,假如中國侵犯台灣,美國部隊將會出面防衛。白宮其後表示,這並非美國正式的政策,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目前白宮未對「美國兵推保護台積電晶片說法」做出任何回應。
SK海力士發布聲明指出,將會盡最大努力取得美國許可,讓它在中國的晶片工廠得以正常營運。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都在中國設有晶片廠。7日的管制措施還包含限制中國取得先進運算晶片,以用於裝置在超級電腦上,進行核武與軍事科技的研發。美國晶片大廠輝達與超微上月都表示,已停止出口高階晶片到中國。(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在新禁令方面,知情人士表示,將重點針對中國DRAM晶片生產商,官方設定相關技術標准,如果美國供應商要向中國廠商供應生產比18奈米或以下的DRAM晶片、128層或以上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14奈米或以下的邏輯晶片,那將必須申請許可證,且商務部會用嚴格和推定禁止的標准進行審查。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