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全球金融中心 香港跌落第4 @ 2022-09-23T16: Back Hot News
Keyword:金融 香港
Concept: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 ,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新加坡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整體評分上升,在金融業發展水平方面的排名較上一期躍升4位。報告亦指出相對其他主要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從從業員對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未來競爭力最為充滿信心,政府會繼續吸納意見,勇於改革,鞏固和提升資本市場及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並以破格思維推出嶄新措施,吸引人才和企業來港,增強競爭力。
英國智庫Z/YEN和中國發展研究院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最新排名顯示,香港在全球國際金融中心排名降1級,名列第四,新加坡連升3級,升至第三位,而紐約和倫敦分別排名首位及第二位;日本則降7級,由上次的第十位跌至今次的第十六位。GFCI報告指出,香港和東京等地區受持續旅行限制,影響他們開展正常業務的能力。特區政府則回應指,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整體評分上升,並在金融業發展水平方面的排名較上一期躍升四位。
2022年9月22日,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在中國深圳和英國倫敦聯合發布「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2)」。該指數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聲譽等方面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了評價和排名。第32期GFCI共有119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在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中,香港位列第四,深圳位列第九。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新加坡、香港、三藩市、上海、洛杉磯、北京、深圳、巴黎。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一份新出爐的報告指出,紐約和倫敦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二大金融中心,而新加坡則是超越香港成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並且也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的排名顯示,由於嚴格的防疫限制和人才外流,香港在此一排行中下滑至第四位,舊金山則上升兩位,打入全球第五位。
港府發言人指,香港整體評分上升,並在金融業發展水平方面的排名較上一期躍升四位。與此同時,報告指出香港的從業員對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未來競爭力最為充滿信心,強調會繼續吸納意見,勇於改革,鞏固和提升香港的資本市場及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報告以5大范疇評分,包括「營商環境」、「人力資源」、「基建」、「金融業發展程度」和「聲譽及綜合」,紐約和倫敦在全數五項都排名首兩名,香港除了金融業發展程度排名從第11升至第7外,其余排名都有所下滑,香港在營商環境、人力資源排名第8,基建評分排名第6,聲譽及綜合由第3跌至第9。
【信報財經新聞】英國智庫Z/YEN和中國發展研究院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最新排名顯示,紐約仍遙遙領先,是全球最受青睞的金融中心,倫敦居第二,新加坡擠下香港位列第三,香港位列第四。
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顯示香港總排名在全球119個金融中心當中位列第四,在金融業發展水平的排名則上升四位。
由敦金融城智庫Z/YEN與中國發展研究院共同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最新排名顯示, 紐約連續四年成為全球最大金融中心, 倫敦繼續排名第二, 至於新加坡排名上升三位, 取代香港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香港排名就下跌一位, 全球排第四, 上海、北京、深圳分別排名第六、第八、第九.
報告顯示,金融市場信心加速恢復,全球金融中心評分整體上升。不過頂級金融中心排名出現了顯著變化,紐約、倫敦兩大全球頂級金融中心地位繼續保持不變,新加坡超越中國香港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中國內地金融中心排名穩中有升,趕超態勢進一步顯現。中美金融科技表現搶眼,引領新興金融中心發展。
他指,據2022年3月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三,僅次於紐約和倫敦,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第五大股票市場和外匯交易中心,亞洲第三大債券市場以及亞洲最大的基金管理和私人財富管理中心。
另外,英國智庫 Z/YEN 和中國發展研究院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最新排名顯示,美國紐約仍遙遙領先,是全球最受青睞的金融中心,英國倫敦繼續排第二,新加坡擠下香港位列第三,較今年 3 月時第六位的排名,半年間躍升了三級,令到原本排第三的香港退至第四位。
他提到,香港早已穩居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第三位。他強調,香港仍是中外金融機構交流合作的傳統基地,相信長期在港發展的海外金融機構會繼續留港,並珍惜香港的事業,料未來將有更多新的國外投資機構和投資者進入香港市場。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先生指出:「作為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區內的多項排名中均名列前茅,使我們有能力成為區內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為亞洲籌集綠色及可持續金融資本,並提供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產品。事實上,在2021年,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達到566億美元,為2020年的四倍。去年在香港安排的綠色及可持續債券的發行量占亞洲綠色及可持續債券市場的三分之一,而亞洲首個綠色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亦在今年於香港推出。
香港國安法實施以後,短短兩年時間,香港市民和全球資本對香港的信心指數持續回升,國際機構及商界對香港的營商環境評價正面積極。我們也看到,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回升到第三名。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在2021年年底達到了35.55萬億港元,超過了2019年年底數額的兩成。香港銀行今年7月存款額超過15萬億港元,這個數額比香港國安法實施前增加了8.5%。今年3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贊揚香港金融體系穩定,再一次肯定香港作為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從數據上來看,固然《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有部分港人移居境外,但眾多統計表明經濟活動的信心持續加強,例如,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於去年底達到35.5兆港元,較2019年底增超過兩成。而香港銀行今年7月的存款總額超過15兆港元,也較前年6月《香港國安法》實施前增8.5%。而在另一份跨國機構今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實力也再次獲得肯定,總排名高居亞洲第1、全球第3位!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