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烏克蘭戰爭:印度谷物出口禁令導致全球小麥價格上漲 @ 2022-05-19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小麥 出口 印度
Concept:全球糧食價格 , 印度禁止小麥出口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占到全球小麥產量的近14%,但是該國小麥出口量只占全球出口的1%。俄烏沖突爆發後,印度加大了小麥的出口量,以彌補黑海地區供應中斷的缺口。
雖然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麥生產國,但他們的小麥主要供應國內市場,因此,印度之前並不是小麥的主要出口國。
「糧食保護主義」抬頭,印度 14 日突然宣布暫停小麥出口,印度政府周二 (17 日) 政策轉彎,允許一部分的小麥出口至糧食短缺的國家,包括孟加拉、尼泊爾和斯里蘭卡等鄰國。
[周刊王CTWANT] 全球小麥第2大出口國印度在當地時間13日無預警宣布暫停小麥出口且「立即生效」,恐讓全球糧價再創新高並導致通膨壓力惡化,雪上加霜的是,全球其他小麥生產國,「也和印度一樣」因極端天候導致小麥收成欠佳。印度外貿總局表示,政府禁止小麥出口主要為確保國內糧食供應,避免印度出現糧食危機。
又加上占全球小麥和大麥出口量三分之一的俄羅斯和烏克蘭深陷戰爭,烏克蘭港口被封鎖,民用基礎設施和糧倉被摧毀,全球糧價再次被推波助瀾。與此同時,印度自己的小麥收成也遭遇了創紀錄的熱浪,不盡人意。印度政府稱,今年印度的小麥產量比去年的1.06億噸少了300萬噸,這是六年來的首次下降。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印度的小麥價格漲幅在20%-40%左右。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麥生產國,此前設定了2022-23年出口1000萬噸谷物,在歐亞非洲開辟新市場的目標,但目前已消耗了其生產的大部分小麥。
印度禁止小麥出口,加劇了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的糧食保護主義。在農作物價格飆漲下,各國政府紛紛尋求確保本地糧食供給,例如印尼政府已暫停出口棕櫚油、塞爾維亞和哈薩克都對谷物出口實施配額管制。
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大糧食出口國的軍事沖突,引發小麥價格飆漲,目前已有14個國家禁止小麥和其他糧食作物出口;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示警,若俄烏戰事曠日廢時,全球糧食短缺的危機將日益升高,也將有更多國家實施出口禁令。
【時報-台北電】俄烏戰事延燒導致谷物價格狂飆,促使印度政府宣布禁止小麥出口,但印度並非唯一采取出口限制的國家。據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統計,在俄烏沖突爆發後,全球至少14國限制糧食出口,而這恐怕加劇糧食通膨危機。
何況,不少國家開始轉向糧食保護主義,作為全球第二大小麥產地的印度,政府於13日宣布立即停止所有小麥出口。基於印度遭於熱浪等異常天氣影響,小麥產量下降,印度國內的小麥價格也上升至新高。盡管印度政府強調仍會向糧食短缺的國家供應小麥,但七國集團(G7)農業部長讉責印度此項禁令,而且這種出口限制恐引發「骨牌效應」,更不合理地推高糧食價格及風險。
對於七大工業國組織的批評,印度商工部對外貿易局(DGFT)表示,全球小麥價格迄今飆漲40%,已經威脅到印度及其他鄰國的糧食安全,且盡管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印度的小麥產量並沒有大幅減少,但印度原本沒有管制的出口政策,以及不斷上漲的燃料、貨物運輸、商品包裝及勞動力成本,亦導致了當地小麥等糧食價格的上漲。
印度總理莫迪此前曾表示,將大幅增加小麥出口因應俄烏戰爭造成的小麥短缺。而如今,該國改變了心意。印度食品出口部門周五(5月13日)晚間宣布禁止小麥出口,該決定是鑒於全球小麥價格突然上漲,使印度的糧食安全面臨風險。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影響糧食生產和出口,黑海地區小麥出口銳減,買家寄望世界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但印度的熱浪和干旱威脅生產,
在烏克蘭經黑海出口的小麥大幅減少之後,全球更依賴印度小麥出口。但印度上周六以確保國內糧食安全為由,宣布暫停小麥出口,刺激小麥價格飆漲,顯示糧食保護主義正在升高。
外媒早前已報道印度考慮限制小麥出口,原因是農作物受極端天氣破壞,不僅令該國小麥產量下降,亦破壞了其出口預期,勢將加劇全球糧食供應緊張。小麥對高溫非常敏感,然而印度氣溫3月以來飆至1901年有紀錄以來最高的一個月,導致當地小麥作物在關鍵的生長期枯萎。
該報告的作者薩米爾·亞瑟和維多利亞·基姆表示,周五,商務部通知中宣布的小麥出口禁令意味著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先前聲明的改變。4月,莫迪對美國總統喬·拜登表示,印度准備向世界提供該國的儲備,他還敦促當地小麥生產商抓住機會,並表示印度官員和金融機構應該支持出口商。
在印度實施禁令後,周一小麥價格上漲了允許的最大值。印度在禁令出台之前,新德里方面曾表示,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之後,從黑海出口的貨物被削減,俄羅斯原是全球第一大小麥出口國,烏克蘭名利第五,新德里暗示印度可以成為第一大小麥出口國,未料迫於現實,政府下了出口禁令。
【時報-台北電】印度政府17日放寬出口禁令,允許開立信用狀的小麥輸往海外,造成貿易一片混亂,導致180萬公噸的小麥滯留港口。此外,政府聲明表示已同意小麥出口到埃及。 路透報導,印度政府表示,凡是5月13日及之前便已在海關登記的小麥允許輸出海外。不過又說僅允許5月13日之前已開立信用狀或付款保函的出口單。 這條規定令人混淆,貿易商表示,220萬公噸塞港或正在運輸中的小麥,僅40萬公噸有開信用狀。 不具名經銷商表示,「至於剩余的180萬噸小麥,出口商不知該如何是好,沒人料到政府會全面禁止出口。」 另一家貿易商提到,出口禁令可能迫使該公司向海外客戶宣布貨品不可抗力,「我們從收購小麥,然後運送到港口,希望履行出口合約,但我們無法違抗政府的政策。因此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宣告不可抗力」。 受到印度出口禁令影響,市場更憂心小麥供不應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7月小麥期價在周一大漲5.94%,收在每英斗12.474美元的一個月高點,但周二盤中滑落1.74%至12.2575美元。 印度政府不久前才訂立年度小麥出口1,000萬公噸的目標,但不久後改弦易轍,在14日頒布小麥出口禁令,歸因印度國內熱浪沖擊
亞洲地區的印度遭逢熱浪,3 月的氣溫飆升至 1901 年以來的最高,預估第二季麥田產量將下降 10% 至 50%。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周五 (13 日) 宣布立即禁止小麥出口,這為全球糧食供給帶來又一次打擊。
印度決定暫停小麥出口,正值創紀錄的熱浪導致小麥在重要種植季節干枯,產量可能銳減。生產面臨風險,也讓印度面臨兩難困境,因為小麥采購國正為應付烏克蘭的出口短缺另尋替代來源。然而,印度在國內通膨竄升之際,決定把國內市場的小麥供應置於優先,即便此舉可能砸了印度可身為可靠小麥供應國的國際印象。
印度祭出罕見的小麥出口禁令,以維持國內小麥價格和供應穩定。印度為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僅次於大陸。印尼4月亦基於相同考量,頒布棕櫚油出口禁令。
正所謂「屋漏更兼連夜雨」,法國小麥種植帶雨量不足,氣溫提早上升至夏季水平;美國中部干旱,北部降雨過多,已影響小麥鏈生產和出口;印度遇上熱浪干旱,農作物失收,加上糧食價格飆升,印度政府為免「賤賣」糧食,以及保障國民的「糧食安全」,較早前也宣布禁止小麥出口,讓七大工業國集團大失預算。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