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俄羅斯警告或切斷通往德國的天然氣管道- RTHK @ 2022-03-08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駭客 三星
Concept:
預料這份計劃近日提交,內容包括尋找新的天然氣來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目標早於2030年擺脫對俄羅斯石化能源的依賴。報道指出,計劃成功有賴於成員國行動,但部分成員國對歐盟能源轉型計劃的投資規模感到不安,亦指難以應對能源成本飆升所帶來的政治影響。
歐盟如何填補取消進口俄羅斯能源後帶來的空缺?聲明草案稱,歐盟將實現這一目標,"特別是通過將其多樣化供應和路線,包括通過開發使用液化天然氣(LNG)和沼氣,以及 "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及其主要產品的生產。
相關草案計劃周二(8日)提交討論,內容包括尋找新天然氣來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目標早於2030年擺脫對俄羅斯化石能源的依賴。然而,不少成員國對相關能源轉型計劃感到不安,且當下難以應對能源成本飆升帶來的政治影響。
關於德國的能源供應,德國未來可能會更多地依賴煤炭使用和 LNG 液化天然氣進口。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後,德國重新調整其能源政策。德國總理朔爾茨2月27日表示,德國已決定加快在該國建設兩個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幫助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朔爾茨沒有提供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計劃的細節,但此舉表明歐洲將俄羅斯攻打烏克蘭視為一個轉折點,並希望最終解決其長期以來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問題。
歐盟政客對即將采取行動仍保持警惕,這也是德國反對石油進口禁令的其中一個原因。德國總理朔爾茨7日表示,進口自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對歐洲經濟「至關重要」。約40%的歐盟天然氣進口以及四分之一的石油是俄羅斯出口的。
俄羅斯周一 (7 日) 威脅切斷透過北溪一號管線 (NORD STREAM 1) 提供給歐洲的天然氣,以回應西方近期一連串制裁,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可能在周二公布新能源對策,目標把今年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規模減少 80%。
歐盟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俄羅斯提供了歐盟四成的天然氣和四分之一的石油。
烏克蘭的戰爭推動天然氣價格在歐洲創下新高。目前,俄羅斯出口的碳氫化合物不作為受歐洲制裁的部分,但作為報復西方制裁的手段之一,莫斯科可能減少,甚至暫停對歐盟的天然氣輸出。有專家表示,歐盟國家棄用俄羅斯天然氣在短期內很難,但在中期內是可能的,希望可能就在地中海。這是本台RFI法語«原材料»(CHRONIQUE DES MATIèRES PREMIèRES)專欄周四報導的主題內容。
分析師表示,在極端情況下,俄國若反制停止供應天然氣,可能會導致歐洲化工廠、冶煉廠和其他重度天然氣用戶暫時關閉,歐洲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做好准備。如德國目前沒有一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歐盟的天然氣傳輸系統機構之前並未考慮到俄羅斯天然氣完全停止供應的因應措施。
紹爾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歐盟面臨著尋找俄羅斯能源供應替代品的緊迫任務,但這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認為歐盟有必要在俄羅斯能源供應方面繼續開展商業活動。
盡管西方多間能源企業已不同程度抵制俄羅斯,法國道達爾能源集團(TOTALENERGIES GROUP)亦暫且未有跟隊。道達爾上周表示,不會在俄進行新的投資,但並沒退出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項目,這其中包括北極液化天然氣二號(ARCTIC LNG 2)開發項目的股份,價值達210億美元,項目預計會於2023年首度出貨,此外亦包括在西伯利亞西北部的YAMAL天然氣廠。
【明報專訊】美歐政界探討制裁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產品以打擊興兵侵烏的俄羅斯,同時尋求開拓供應以減沖擊。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穆爾科斯基(LISA MURKOWSKI)及民主黨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 III)上周提出草案,尋求禁止入口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有關取態近日獲得愈來愈多兩黨議員及美國官員支持。而為應對可能的能源價格上漲,有高級美國官員代表團上周六到訪委內瑞拉,商討放寬石油制裁。另有報道指美國總統拜登的顧問正研究到訪沙特阿拉伯,尋求說服沙特增加石油供應。
此次制裁名單中沒有俄羅斯資產規模最大俄羅斯聯邦儲備銀行(SBERBANK),以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報導表示,這兩家銀行是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交易的主要支付渠道,歐盟國家在烏克蘭危機期間仍會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
對俄羅斯的依賴程度因國家而異;CAPITAL ECONOMICS駐倫敦首席歐洲經濟學家ANDREW KENNINGHAM向MARKETPLACE網站表示,捷克共和國、拉脫維亞和匈牙利供應的天然氣幾乎全部來自俄羅斯,但俄羅斯向法國、西班牙和比利時供應的天然氣不到10%。「真正的大問題是來自德國的,因為德國無論如何都是歐洲的領導力量,而該國相當嚴重地依賴俄羅斯的能源。」
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供應國之一,該國石油及天然氣產量均排名世界第二位,同時是第二大石油出口國、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石油及天然氣出口量在全球出口貿易中的占比達到25%左右。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僅次於沙特阿拉伯,每天出口大約400萬至500萬桶原油,以及200萬至300萬桶成品油。2021年俄羅斯原油產量約為5.2億噸,排名世界第三,位居美國、沙特之後;天然氣產量為7,610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18%左右。2021年,俄羅斯出口石油約2.3億噸,僅次於沙特阿拉伯;天然氣出口約2,000億立方米,世界第一。歐洲是俄羅斯能源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石油和天然氣在俄羅斯總出口的占比分別達50%和78%。
不過,歐洲在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嚴重依賴俄羅斯,這一嚴厲的制裁措施也將使歐盟遭到反噬。數據顯示,歐盟逾四分之一的石油及40%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目前,倫敦布蘭特期油已跳升至每桶117美元的水平,而歐洲天然氣價格亦大升五成,一旦制裁措施正式生效,歐洲原已高企的通脹水平將百上加斤。
肖爾茨同時強調,數月來,德國聯邦政府及其在歐盟內外的合作伙伴已在全力開發俄羅斯能源的替代品, "但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有意識地決定繼續與俄在能源供應方面的商務活動。"
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讓俄羅斯對歐盟擁有了影響力,這使得歐盟很難對俄羅斯實施能源制裁,切斷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將很難迅速實現。這既是因為歐盟如此依賴歐盟,也是因為歐盟已經承諾限制其溫室氣體排放。
一般來說,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公司在經濟和市場不穩定時會受壓,但歐洲國家對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而導致的困局,促使他們決心減少對俄羅斯和化石能源的依賴。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之前,歐盟委員會似乎已正朝著將核電和天然氣添加到其可持續能源的中間路線發展。但隨著形勢的變化,歐洲各國政府將大力推動零排放和清潔能源的投資,主要原因是再生能源可加強樹立歐洲能源獨立性的本地(LOCAL) 能源系統。當地緣政治發生沖突或供應鏈斷裂時,可大幅提高國家安全性,而不少歐洲的政客現時都認為值得為此改革而付出高昂的投資。筆者相信,日本、韓國和其他大型化石燃料進口國現時也有類似的想法和傾向。
      由於目前的俄烏局勢,歐洲對天然氣危機的擔憂增強。原因是俄羅斯產天然氣供應量驟減的風險浮出水面。如果俄羅斯停止供應,即便歐洲從地理位置上相近的北美和非洲最大限度采購,也會存在約占消費量1成(4000萬噸左右)的缺口,如何彌補這一缺口成為焦點。液化天然氣(LNG)的爭奪有可能導致價格高漲,需要世界各國展開合作並轉換能源政策。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