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寬限期結束恆大債權人:尚未收到到期的美元債利息(14:38) - 20211207 - 即時財經新聞 @ 2021-12-08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恆大
Concept:恆大債務違約
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等部門的信息顯示,恆大經營管理不善、盲目多元化擴張,最終導致風險爆發。大多數房地產企業堅守主業、經營穩健。人行又認為,恆大違約是市場經濟中的個案現象,是短期個別問題。恆大全部債務中金融債務占比約三分之一,結構比較分散,其金融投資數額很小。因此,這不會對中國銀行業保險業的正常運行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報導引述5名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境外債券的持有人在寬限期結束前仍未收到利息,這代表面臨財務困境的恆大,距離境外債券正式違約「更進一步」。後續可能引發190億美元的國際債券交叉違約,並使恆大成為中國歷來最大違約企業。
中國恆大(3333)債務問題再有標志性進展,繼上周宣布未能償還2.6億美元私募債,正式構成違約後,集團創辦人許家印遭廣東省政府約談。周一(6日)集團宣布成立風險化解委員會,委員除了恆大高層外,更包括廣東省國企越秀及粵海高層。分析指是反映內地政府已經「開綠燈」,批准國企出資收購恆大資產。未來的債務重組過程,相信參照過去刷新A股虧損紀錄的海航企業重組方式。
中國恆大 (03333)再陷債務違約邊緣,恆大於周五(3日)晚公布,不確定能否有足夠資金履行2.6億美元擔保義務,為恆大自9月鬧出多次未依期支付債務利息以來,首度因應債務問題以「內幕消息」為題作出公告。綜合近期恆大系內交易,正當恆大主要股東許家印多名富豪朋友淡出股權、債券持有權,許家印近期多番依賴朱李月華旗下金利豐證券,處理配股、減持交易。
2. 中國恆大(03333)上周五發布未能履行一筆2.6億美元債項的償還義務公告後,廣東省政府當晚立即約談了中國恆大集團實控人許家印,並應恆大地產集團請求,向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組。事件震撼內地監管,人民銀行、中國證監、銀保監亦迅速發出公布強調,恆大風險源於自身經營不善,屬個別個案,對市場和金融業影響可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廣東省人民政府向恆大派出工作組,有利於化解恆大風險,保證交樓及保護購房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新聞發言人表示,恆大集團全部債務中金融債務占比約三分之一,結構比較分散,其金融投資數額很小。中證監則表示,目前交易所債券市場違約率保持在1%左右的較低水平,涉房上市公司、債券發行人經營財務指標總體健康,恆大集團風險事件對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外溢影響可控。
(德國之聲中文網)深陷債務危機的恆大集團是否瀕臨崩潰?這一擔憂陰雲籠罩著投資市場。周一,中國恆大概念股在香港股市跌至歷史最低水平——每股1.82港元,跌幅接近20%。作為中國規模第二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負債已經超過3000億美元,而如今該集團再次面臨違約風險。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未能在周一的最後期限前支付一些美元債券的到期款項,這可能為一場大型違約以及中國有史以來規模居前的債務重組埋下伏筆。
隨著中國恆大集團和另一家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支付數百萬美元債務的最後期限到來,中國負債累累的房地產市場正在進入算總賬的時候,這對中國政府的說法構成了考驗,它稱其有能力處理經濟面臨的威脅。
標普董事ESTHER LIU指出,內地政府下調金融機構存准率不足以讓部分評級為B或以下的房地產開發商免於違約。隨著投資者因為恆大集團(3333)的形勢有蔓延風險而變得更有選擇性,這些借款人已經面臨融資困境。她預計,內房會有更多的債務重組。
綜合媒體報導,中國開發商陽光100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拖欠昨天到期的1.79億美元(約新台幣49.6億元)債務和利息,成為繼恆大之後又一個房地產公司債務違約案。
(中央社台北4日電)中國恆大集團昨晚公告未能償還一筆2.6億美元債務而引關注,中國央行回應說,短期個別房企出現風險,不影響中長期市場的正常融資功能;央行並將繼續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風險化解工作。
中國房地產行業違約警報此起彼伏,繼房地產公司中國恆大和佳兆業集團近日宣布恐因無力償付到期巨額債券本息而被迫違約之後,又有一家中國著名的房地產商陽光100被曝陷入違約困境。
作為央行的人民銀行則直斥恆大經營管理不善、盲目多元化擴張,最終導致風險爆發。惟強調短期個別房企出現風險,不會影響中長期市場的正常融資功能。另一監管機構中銀保監同意是「個案」,在該集團全部債務之中,金融債務占約三分之一,結構比較分散,其金融投資數額很小,因此不會對中國銀行業、保險業的正常運作造成任何負面影響。中證監亦唱好整體市況,強調當前內地房地產行業總體保持健康發展,交易所債券市場違約率保持在1%左右的較低水平,涉及房地產的上市公司和債券發行人經營財務指標總體健康,恆大事件對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外溢影響可控。
內房債務風波持續,市場擔心多間大型內房企業,包括中國恆大(3333)、富力(2777)、花樣年(1777)及佳兆業(1638)等出現債務違約潮,相關企業的美元債受沽壓,部分債價更大跌六、七成。在資金鏈斷裂下,多間內房管理層透露心聲,還到一期債務都未必還到下一期!星級分析師黃穎鴻認為,需等待內地放寬相關措施,市場自行運作後,內房才「有得救」。
中國恆大終於認確巨額債務實質違約,在未能履行擔保或其他財務責任的情況下,或會導致債權人要求債務加速到期。然而,其資產負債表債務高達兩萬億元,惟表外債務一直未有公開數據,市場估計,恆大總債務不再「可控」,反而是「天文數字」。
內房違約潮擴大,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兩大美元債發行巨頭恆大 (03333)及佳兆業 (01638)預告即將違約、但中國當局罕有連環發聲稱恆大事件為個別個案、房企融資近日出現松綁,部份房企將發行ABS,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亦預告降准,維穩意味甚強。內房股個別發展。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