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分析:滴滴脫鉤美國 留下四大後患 @ 2021-12-06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滴滴 退市
Concept:香港上市 , 滴滴啟動美國退市
【大紀元2021年1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劉毅采訪報導)12月3日,中國網絡約車公司滴滴出行發布消息說,將從美國退市,轉到香港上市,滴滴在美國僅僅上市不足半年就退市,業界人士認為此舉顯示中概股在美國全面退市進入倒計時。
滴滴出行今年6月底在美國紐交所上市,7月初即淪為內地對科網平台新一輪監管風暴的頭號對象,市場一直有傳是由於該企一意孤行赴美上市會帶來內地龐大數據的安全風險。滴滴周五(3日)正式宣布︰「經認真研究,公司將啟動從紐交所退市工作,並准備在香港上市的工作。」有消息指,滴滴不打算直接以私有化方式退市,而是計劃最快3個月內在港完成上市。公司周五股價在美國曾瀉一成,創上市新低。
滴滴是整個中概股公司群體的縮影,在「反壟斷」、「加強數據安全」、「雙減」等一系列政策影響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表現不斷下行。再加上美國證監會對中概股也提出越來越多的限制,中概股公司的未來充滿變數。
《紐約時報》稱,滴滴在美退市的決定肯定會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引起反響,尤其是在華盛頓和華爾街。就在今年6月,滴滴在紐約的首次公開募股中向全球投資者出售股票,當時估值為690億美元。時隔不到六個月後,滴滴的突然轉變可能會激怒投資者,今年夏天該公司上市時,投資者曾競相抬高價格。
上周傳出中國監管機構要求滴滴管理層制定美股退市計劃,以免敏感數據外洩。當時彭博引消息指,退市方案包括直接私有化,或在香港上市後從美國退市。但前者可能性不大,因為滴滴上市時發行價為 14 美元,但之後已跌至約 8 美元,短時間內以更低的價格買回股份,可能引發訴訟或股東反對。若果選擇在香港上市,再從美國退市,則 IPO 發行價格相信會有折扣。
中國第一大出行企業滴滴出行周五宣布啟動在美股退市的工作,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的准備工作,加上先前美國證交會(SEC)宣布有關中資企業審計與訊息披露新規定,引發股中概股集體暴跌。財經觀察人士表示,滴滴不會是唯一從美股退市的中國企業,下一個很可能是阿里巴巴。
滴滴出行(DIDI)退市開啟中概股退市回港上市之路,不過,卻惹來美股投資者緊急沽貨,包括阿里巴巴(BABA)等大型股遭到恐慌拋售,統計上周五逾200只中概股,便錄得約250億美元(約1900億港元)成交,反映中概股走勢的納指金龍中國指數單日跌9%,但海外投資者為何要急沽貨?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上述方案可將滴滴在美國轉為場外交易,並使其股份交易逐漸轉往香港,並最終完成退市行動。不過,預計滴滴在港雙重主要上市階段或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該知情人士表示,滴滴先在港上市後完成美股退市,將最大程度減少混亂發生,也是目前滴滴和北京方面較傾向的做法。
滴滴宣布,即日起啟動紐交所退市工作,並准備在香港上市,加上美國證監會(SEC)確定實施2020年已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中概股回流速度或加快。外媒日前列出10只市值高且僅在美國掛牌的中概股,指它們回流的可能性最大,當中滴滴已經「准備中」。
美國證交會(SEC)將要求中企交出審計資料,分析指或導致200多家中概股退市,多只中概股遭洗倉。阿里巴巴美國預托證券下跌8%、虎牙急挫13%、拼多多亦跌8%,已宣布在美股退市的滴滴則狂跌22%。陸羽仁一向認為中概股先在美國上市,來港第二上市吸引力有限,有得升第一浸在美國已升曬,本地股民追捧只是食水尾,事隔年余開始爆雷不斷,真正贏家只是一眾做「刁」的投行和港交所(388)。
盡管相關人仕以極低調方式在美國上市, 惟滴滴的上市行為應該已惹來中國政府的不滿。由於違規收集個人資料的事宜,在7月初滴滴出行的APP在中國內地的APP STORE已被下架。之後,市場又有傳言指出滴滴有可能進行私有化。那當然,我們今天便知道最後的方案是在美國退市,同時計劃回到香港港交所上市。
君不見,滴滴出行宣布即日起啟動在美退市程序,將轉到香港掛牌。這是意料中事,而且只是一個開始,美國不擇手段打壓之下,中概股回流潮勢必陸續有來。其實在美國出招前,中國已率先全面加強監管和審批,凡是涉及國家安全敏感數據的科企一律禁止赴美上市,可見主動權在中國,而不在美國。尤其像滴滴出行這種掌握大量用戶數據和交通資訊的科技平台,攸關中國國家安全,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赴美上市,現在只是改邪歸正而已。
滴滴決定從美股回歸港股上市,但先前在美股掛牌的中概股,不能說走就走,因此是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百勝中國和新東方等已有前例,而據摩根士丹利訊息,近兩年在美上市的拼多多、唯品會和嗶哩嗶哩等,也有在香港第二上市的打算。此外,從中概股還可以選擇在流動性較低的場外交易(OTC)市場。
大陸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赴美上市才5個多月就宣布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粗估市值蒸發約合台幣1.3兆,有市場策略師表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最新規定,要加強審查外國公司上市資料,這讓陸資企業難以配合,未來恐怕掀起中概股回歸潮。
電動汽車制造商蔚來汽車(NIO INC., NIO)和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9988.HK, 簡稱:阿里巴巴)等在美國上市的大型中國公司股票周五下跌,此前新聞報導稱,網約車公司滴滴(DIDI GLOBAL INC., DIDI)計劃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世界報》報道中國網絡打車初創企業滴滴本周宣布啟動紐交所退市,並准備在香港上市。滴滴今年6月30日剛在紐約交易所掛牌上市,引發中國政府對關鍵數據外流憂慮,在滴滴上市不足48小時便遭中國監管部門對其實施網路安全審查。滴滴出行應用軟件因收集使用個人訊息等問題遭在中國下架,至今仍未重新上線。
滴滴出行(美:DIDI)宣布從美國退市,再次引起市場對中國可能禁止可變利益實體(VIE,又稱「協議控制」)架構企業赴境外上市的憂慮。中證監周日表示,有關中國監管部門將禁止可變利益實體(VIE,又稱「協議控制」)架構企業赴境外上市的報道是誤解誤讀。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中國監管政策趨嚴,滴滴出行宣布將自美退市,加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對在美上市中企祭出嚴厲審計措施,不配合者一律強行摘牌,中概股成棄嬰,滴滴周五(3)股價暴跌22%,阿里巴巴、拚多多重挫8.2%,百度、京東慘摔7%以上,投資人割肉止損,拋股先逃。
滴滴出行目前市值 293 億美元,市值比上市時跌了近六成,按美國的上市規則,滴滴要退市,需要以不低於上市價 14 美元向股東回購股分作私有化。
滴滴股價周五波動,盤前一度飆逾10%,惟正式開市後曾瀉10.12%,觸及7.01美元的上市以來新低,比起招股定價低49.92%。事實上,分析指,從美國退市不代表滴滴的麻煩告一段落,往後還要留意內地會否進一步整治滴滴的業務,甚至引入國有資本背景的股東。
對於急於解套的大股東來說,滴滴上市也沒有給他們帶來期待中的脫手機會。據了解,美股上市的解禁期一般為180天,如今尚未達成。更進一步來說,由於上市後遭遇審查,以及中概股整體走勢不佳,滴滴股價一蹶不振,已經跌破在軟銀、蘋果等在2016年40億美元戰略融資時的成本價9.5美元,這也是滴滴獲得的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約占總融資額的1/5。
路透報導,在中國收緊「網路安全」韁繩以及美國祭出「外國公司問責法」的雙重壓力下,滴滴從美股退市可能掀起中概股退市潮,而掌握大規模數據的中概股皆有退市風險。
市場關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退市風險,港股今早反覆受壓,一度挫逾300點,中午險守23600。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