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恆大債務危機 內銀中誰最穩妥? @ 2021-09-20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恆大
Concept:恆大集團
各內銀或多或少都有些對恆大的貸款,當中規模最大的還要數民生銀行。據摩通統計,民行對恆大的放貸規模,占民行整體貸款的 0.8%。雖然看來數字不大,但以民行貸款總額 3.96萬億估算,恆大就占了316億元,比民行 2020年全年盈利規模還要大。而且 0.8%的占比亦遙遙領先第二名的不足 0.4%占比。
【恆大3333】恆大管理層:銀行若停止合作 恆大將立即死亡 內銀內險齊挫、恆大挫18%
中國大型地產商恆大集團深陷債務危機,旗下的「恆大財富」昨天發公告稱,已啟動實物資產兌付工作。恆大各地區公司已取證未售的住宅將按當期售價基礎打7.2折。恆大財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杜亮表示,恆大各地區公司要把所有已取證未售的住宅、公寓及商鋪等資產拿出來。住宅、公寓、商鋪和車位分別按照當期售價基礎打7.2折、5.4折和4.8折。
公告續稱,恆大集團「正積極接觸潛在投資者」出售資產,包括恆大新能源汽車和恆大物業的部分股份,以及位於香港灣仔的中國恆大中心辦公樓,同時確認恆大旗下兩家子公司沒能履行「為第三方發行理財產品提供的擔保義務」,涉及債務人民幣9.34億元。
中國恆大(3333)近期確實多新聞,那當然太多新聞又未必是一件好事。美元債債價已大瀉、國內理財產品疑似涉大量苦主、華人置業(0127)的靈魂人物近日沽售不少中國恆大股份。
恆大集團星期二(9月14日)向香港交易所提交公告,證實集團過去三個月物業銷售成績持續惡化,並已聘請財物顧問研究解決方案。該集團在另一份聲明中否認正破產重組。恆大集團在香港上市的相關股票當天普遍暴跌,其中中國恆大星期二收盤下跌11.87%,恆大汽車跌24.66%,恆大物業跌12.01%。
恆大縱高危 難引發海嘯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19日電)外電報導,為了應對中國恆大的財務危機,部分主要往來的銀行,已為相關貸款計提損失准備,此外有些銀行則計畫展延短期貸款的期限。顯示中國金融機構正為恆大可能倒閉做准備。
事實上,中國政府根本不怕恆大以破產要挾,不僅不怕,而且還一面派工作組進入,約談恆大高層要求恆大履約,一面不少地方政府已經發文要求停止發放恆大地產當地項目貸款。此舉意圖非常明顯,就是圍繞恆大劃出一個「風險隔離帶」,讓恆大這顆「雷」在隔離帶內自爆,以免風險擴散到社會層面與整個金融系統,可以說,官方已經對恆大在做最壞准備。
中國恆大 (03333)周末啟動以實物資產向投資者兌付到期財富產品的工作。恆大旗下恆大財富周六在微信公眾號公告稱,根據9月13日恆大集團制定的《恆大財富投資產品兌付方案》,實物資產兌付工作已啟動。公告指,為確保公平公正公開,投資者如有實物資產兌付需求,聯系投資顧問或攜帶身份證、投資合同到各地接待地點諮詢辦理。
恆大事件擾攘經年,由去年9月借殼深深房回A失敗後,恆大已不時傳出財困,近日更拖累全線內房股及物管股向下。說了這麼多,並非今期轉講股,而是要藉此分析內地當局對樓市的態度,由此窺探港樓未來!
報道稱恆大部分主要往來銀行已經為恆大相關貸款計提損失准備。(港台圖片)
中國恆大(03333)發布公告,近日網絡流傳《關於召開全國恆大財富投資人大會通知》,經核實該通知偽造,並非集團旗下恆大金融財富管理(深圳)官方發布,呼吁投資者切勿輕信謠言。集團將保留進一步追究制造傳播謠言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明報專訊】自本月8日開始,中國恆大集團(3333)部分境內理財產品陸續未能如期兌付,技術上已經債務違約了。考慮到過去一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及市場狀況,恆大今次的違約事件,算是在不少人預期之內,但因為涉事金額實在太大,這只灰犀牛的終極露面,還是難免為金融市場帶來一些漣漪。
蔡金強:恆大崩盤之後
恆大旗下「恆大財富」的理財產品自9月8日開始無法兌付,包括恆大員工在內的一眾投資者擔心血本無歸,於是上門維權抗議。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恆大高層正試圖安撫散戶,並於本周向投資者出示恆大主席許家印妻子丁玉梅購買恆大財富理財產品的文件,指出丁玉梅在7月8日買入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產品,意圖證明她並無提前贖回。日前市傳丁玉梅累計的2300萬元投資已提前兌付。
大陸房地產巨頭企業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財富」疑似「爆雷」,大批員工購買內部理財產品後,公司無法兌付本息。上周大批員工在恆大集團位於深圳的總部聚集,要求公司兌付所購買的理財產品。恆大集團曾向投資者發布兌付方案,分別為現金分期兌付、實物資產兌付、沖抵購房尾款兌付。
(1)恆大 (03333)負面消息不斷,股價進入尋底之旅,股東之一的「大劉」劉鑾雄夫婦再沽約1.32億股恆大。同時,恆大為了「拆彈」,據指許家印太太7月初買入理財產品,近期亦以房抵債,處理商票逾期問題。
陳大為:恆大倘爆煲 影響深遠
恆大系續下跌,中國恆大(3333)跌逾14%,恆大地產(6666)挫近8%,恆大汽車(0708)挫逾2%。
「唉,我看內地的新聞報道,有不少人都買了恆大的理財產品,現在不能兌付,恆大提出了3個方案,一個是分期支付現金,另一個是用大額折扣購買恆大的物業,即是用實物支付,另外就是用來抵扣已購買的恆大物業尾數,某程度也是以實物支付。聽到這些情況,一方面,我很同情那些小投資者,另方面,我也有點擔心,內地陸續開放她們的理財產品給港人參與,我們會否變成第2批恆大財富的客戶?」
恆大集團不斷出現負面消息,令巿場人生惶惶。內地網絡上近日就出現兩段關於恆大的假消息,包括有傳集團旗下的恆大金服被收購,更獲得警方主動澄清,並將5名涉嫌造謠的人士拘捕。
恆生指數周一大跌,流動性危機愈演愈烈的恆大重挫,拖累平安等金融股,同時關於」共同富裕「政策沖擊的擔憂也推動香港地產商領跌恆指。中國恆大開盤不久即暴跌近15%,續創2011年10月以來新低。上周該股全周跌幅近30%,為上市以來最大。金融股因地產行業敞口擔憂亦重挫,中國平安大跌逾8%。恆大境內外兩支債券將於本周四迎來付息日,其中一支債券價格已經低於面值的30%顯示投資者對違約可能性很高的預期;路透報導稱農業銀行對在恆大的風險敞口計提壞賬准備。公司恆大周六啟動了以實物資產向投資者兌付到期財富產品的工作。恆生地產指數大跌5.4%至2016年以來最低。新世界發展、恆基地產、長實集團、新鴻基地產領跌恆生指數,四只股票跌幅皆超過9%。彭博行業研究地產分析師PATRICK WONG表示,市場信心或受到10月6日林鄭月娥施政報告可能出台地產新政打擊,同時路透周末的報導也警示香港地產開發商盈利前景。路透上周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稱,中國政府官員在閉門會議中要求香港地產巨頭利用其資源及影響力支持政府政策,並幫助解決可能帶來不穩定因素的地產市場供應短缺。 MORE STORIES LIKE THI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