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新股IPO】9618京東周一起招股入場費11919元(第二版) - 香港經濟日報- 即時新聞頻道- 金融經濟 @ 2020-06-05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京東 新股 上市
Concept:京東通過上市聆訊 , 傳京東下周一起招股招股
本港新股市場近期相當熱鬧。已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網易(NETEASE)和中國電商平台京東(JD)雙雙選擇赴港二次上市。此前,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阿里巴巴(ALIBABA)已於2019年11月26日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港交所變更上市規則後的首家同時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公司。
中美在庚子鼠年步入前所未有的對抗,香港投資者卻有望在今年迎來新股大時代。侵侵周四(4日)簽署備忘錄,要求審查中概股風險以保護花旗國投資者及金融市場之際,於港二次上市的全球第二大手游公司網易(09999)獲投資者熱捧,距離周五(5日)中午截飛前半日已超額認購至少120倍,人氣猶勝去年回歸的阿里(09988)。緊隨網易,通過二次上市聆訊的電商巨頭京東業已正式上載初步招股書,據報將於本月18日掛牌。
未來將會有不少新經濟股在香港上市,包括月內很快上市的網易及京東,他表示抽新股賺蝕錢有限,但投資者買入無妨。不過投資仍要看長線,他主張買入較熟悉的板板,過去即使熱炒生物科技股,但由於對該板塊不夠熟悉、欠缺安全感,因此不會大注買入。
京東與網易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後,彭博資訊報導,網易和京東28日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港交所已批准上市申請。這意味京東和網易最快將於5月31日在港交所掛出招股書,並於6月第一周開始承銷新股。
港元一年遠期曾跌穿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外匯及商品獨立分析師盧楚仁表示,雖然港元遠期大跌,但現貨仍保持強勢,主要與拆息優勢有關,以及京東和網易等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帶來一定資金需求,使港元有優勢。惟他預料,一旦6至7月新股熱潮過去,而港區國安法通過後人心惶惶,不排除港元會步向7.8水平,特別是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將引發外資流走,同時有不少港人移民,會沽出港元兌換其他外幣,將會帶來一定沽壓。
黃國英提醒投資者,雖然這些中概股回巢時,招股價可能比當時的股價有一定的折扣,但都視乎事前會否已經有所炒作,如果京東宣布回港上市,資金隨即湧進美股炒上,然後再以折扣價回港,「同你係街邊MARK價MARK高左再打返折系無分別。」所以未必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再者,香港在新股上市方面仍未進行改革,由招股當日至上市日仍然有幾日空窗期,有一定風險,
有外電報道稱,美國當局針對中國科技企業,監管充滿不確定性,京東亦希望吸納更多內地資本,並指京東已來港提交上市文件,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最新消息指,京東此次計劃集資額約34億美元(約265億港元),並於5月25日開始安排新股認購申請,最快將於6月在香港上市。據悉,京東已聘請瑞銀、美銀以及中信里昂安排在港第二上市的有關事宜。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由於港區國安法消息甚為突然,引發市場憂慮情緒,加上美國早前已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現時市場不穩定性較高,料港匯短期會有貶值壓力,但認為是次消息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與過去出現本地社會事件時相似,僅屬於短暫情緒,相信市場消化及適應一段時間後,將會回復正常。他又指出,本港未來將陸續有不少大型新股上市活動,包括即將於下月來港的京東,以及有意赴港上市的百度、攜程等中概股,均將對港元有一定支持,預計未來港匯會持續接近7.75強方水平。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第二大電商京東(美股代碼JD)先前傳出計劃在香港第二上市。如今中媒報導,京東計劃5月25日開始新股認購申請,集資額約30億美元,並已獲多家投資機構(法人)關注。
近期有不少生物科技股上市,例如康方生物(9926)、諾誠健華(9969)、沛嘉醫療(9996)動輒凍資逾千億元;未來更有不少中概股計劃回港作第二上市,包括京東最快本月底遞交上市申請,新股市場定必熱鬧起來!
中美兩國相互的產業投資正在急遽冷卻,今年第一季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僅剩2億美元,美國公司宣布在中國的投資金額為23億美元,相較於去年全年140億美元也顯著減少,而且如果扣除特斯拉上海建廠,金額急凍的趨勢更是明顯。在美國IPO新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今年超過5億美元的僅有金山雲一家,外加剛剛提出申請上市的眾包物流服務平台達達集團(DADA NEXUS)。達達物流雖屬電商京東集團旗下的企業,但是京東已經追隨阿里巴巴,回到香港申請新股上市,中資企業赴美上市家數驟減,私有化與回香港上市的家數增加,也是金融脫鉤的實質趨勢。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據IFR消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京東與網易,計劃最快下個月在港招股,作第二上市,集資額分別約30億美元及10億至20億美元。加上近日多只新股招股,又扯升港匯,非常貼近強方兌換保證,使港股無視外圍股市跌勢,昨日再升11點,收報24,399點,連升第3日,成交1,020億元。恆指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黃偉雄指,目前3只廣為人知的股份,在市值和成交都符合納入藍籌的條件。阿里巴巴(9988)、美團(3690)及小米(1810)昨日均上升。
以新經濟成分為代表的中概股正掀起一波回流香港市場的浪潮。根據媒體報道,兩大中概股網易、京東的二次上市申請已獲港交所批准,將各自融資20億至30億美元。另一方面,在2018年4月港交所改革上市制度並允許無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采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經濟公司在港初次上市或第二上市後,已有80多家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共募集超過30億港元,占同期香港整個新股市場總融資額的一半以上。更重要的是,新經濟成分的新股市場後勁十足。港交所透露,截至2020年4月底,已有11家醫療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了上市申請並排隊等候批核,其中包括3家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