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銀行壓測推遲一年鼓勵放貸 @ 2020-04-25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金管局 經濟
Concept:美元流動性 , 香港經濟日報
鑒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打擊經濟及企業營運,金管局早前聯同「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宣布推出「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安排予合資格的企業客戶。於該計劃下,合資格客戶於202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6個月期間的所有貸款本金還款將可獲自動延期,一般貸款(包括循環貸款)的本金還款延期6個月,貿易融資貸款因應其短期性質,本金還款延期3個月。
銀行界已推出4輪針對紓緩客戶現金流壓力的具體措施,金管局公布,截至昨日銀行已經批出逾5200宗個人住宅按揭「還息不還本」及應急貸款等申請,涉及金額超過150億元。王美鳳認為,以每年數萬宗新增按揭貸款計算,申請「還息不還本」不算太普遍。安排加入資助房屋貸款後,她指居屋客過去查詢「還息不還本」安排的比例沒有比私樓多,認為主要影響因素還是客戶從事行業是否受疫情影響。
新冠肺炎全方位影響環球經濟,企業及個人亦無一幸免。金管局除先後降低銀行資本要求「放水」,同時要求銀行推出支援措施。金管局總裁余偉文透露,正與業界及相關政府部門研究,將按揭「還息不還本」伸延至資助房屋貸款,業界將於短期內作出公布。
金管局為支持疫情下的經濟,下調銀行現有監管儲備水平一半,釋放超過2000億港元借貸空間,提高銀行資產負債表應對未來貸款需求。金管局並在半年來兩次調低逆周期緩沖資本(CCYB)比率合共1.5個百分點,釋放7-8000億港元借貸空間,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預算案中提出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按證保險公司與銀行都期望可以盡快公布何時接受申請。
新冠肺炎疫情由年初爆發至今,市民的消費習慣顯著改變,為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直接接觸,線上電子支付方式愈趨普及。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周五於《匯思》撰文指出,在疫情下,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使用量大幅增加,今年3月份日均處理26.7萬宗交易,較去年12月的16.7萬宗勁升60%,對比2018年10月推出初期更飆逾4倍。另外,政府及銀行紛紛推出支援措施,期間貸款有加快跡象,據金管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今年首季整體貸款溫和增長2.8%,年率化則增11.4%,較首兩個月的年率化增幅7.2%提速。
該會指,疫情持續對香港經濟帶來重大挑戰,不少企業及市民受到嚴重影響。銀行公會一直鼓勵會員銀行因應經濟情況,配合政府與金管局推出不同的金融支持措施,發揮銀行在金融紓困中的積極作用。
自上次干預以來,本港銀行體系結余已由2600億港元大幅縮減至540億元,同時港元貸存比率也由77%升至90%,反映港元頭寸相對缺乏。目前港銀仍然面對多項信貸風險,尤其是與內地企業和房地產有關的貸款,這些貸款敞口在經濟衰退、評級下調及疫症大流行之際,特別敏感。
第二,金管局決定下調銀行現有監管儲備水平一半,釋放超過2000億元的借貸空間。金管局指,設立監管儲備的原意是確保銀行預留充足儲備以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壞帳。香港財務報告准則第9號《金融工具》自2018年1月實施以來, 本地銀行已開始計算預期信貸虧損以及增加有關撥備。同時,金管局留意到,銀行在過去兩年在計量模型、數據、相關系統以及內部監控方面已日趨完善,能夠較准確地按預期信貸損失進行前瞻性風險評估,為貸款作出適當撥備。 因此,金管局認為現階段監管儲備的水平有下調空間。此措施同時能釋放更多借貸空間,讓銀行在目前困難環境下支持香港經濟。
金管局在其FACEBOOK專頁發貼,指金管局協助銀行支持客戶,釋放1萬億港元貸款空間。局方下調逆周期資本金1.5%,將監管儲備減半,延遲實施《巴塞爾協定三》新要求,同時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設立「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促進銀行業支持經濟。
金管局指,貸款總額增速在去年下半年有所放緩,但於回顧期內仍快於同期的存款增長,認可機構以所有貨幣計算的平均貸存比率及港元貸存比率亦均有上升,銀行體系的總結余處於穩定水平及存款大致保持平穩,港元及銀行業的流動性狀況維持穩健,未見顯示有大量資金流出港元或香港銀行體系的明顯跡象。
對於如何跟傳統銀行競爭,他認為,該行的產品與傳統銀行的一樣,但提供的客戶體驗就截然不同,例如存款產品的利率按市場情況去定價,在貸款方面亦提出了30分鍾批核的承諾,否則該行將按額外的等候時間每分鍾贈送10元的現金回贈,上限為500元。他解釋,現時本港傳統銀行的貸款,由申請至取得款項的時間都較為參差,期望以該承諾去提高效率,未來能將審批時間進一步縮短,同時亦要保護銀行的資產質素,而資產質素是銀行的重要部分,而當中最大部分是貸款,強調即使審批時間縮短,門檻仍然不變,均按金管局的要求去處理。
第二,是下調銀行現有監管儲備水平一半,釋放超過2,000億港元的借貸空間,提高銀行資產負債表應對未來貸款需求的彈性。金管局發言人指,設立監管儲備的原意是確保銀行預留充足儲備以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壞賬。香港財務報告准則第9號《金融工具》自2018年1月實施以來,本地銀行已開始計算預期信貸虧損(ECL)以及增加有關撥備。同時,金管局留意到,銀行在過去兩年在計量模型、數據、相關系統以及內部監控方面已日趨完善,能夠較准確地按預期信貸損失進行前瞻性風險評估,為貸款作出適當撥備。 因此,金管局認為現階段監管儲備的水平有下調空間。此措施同時能釋放更多借貸空間,讓銀行在目前困難環境下支持香港經濟。
金管局日前公布,截至3月底,主要中小企貸款銀行共批出近9000宗「還息不還本」等貸款申請,個人則批出約2800宗同類申請。大部分為從事零售、運輸、旅游及酒店等影響嚴重行業人士申請。對於供樓業主來說,「還息不還本」是否最佳選擇呢?
【明報專訊】本港經濟受新冠肺炎打擊,本港多家銀行在2月初起,推出了多項貸款紓緩措施。金管局公布截至3月中,16家活躍於中小企貸款的銀行,合共批出超過7000宗包括「還息不還本」、貸款展期和應急貸款等支援措施的申請,涉及金額超過430億元,受惠的行業廣泛,包括運輸、出入口、零售、旅游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金管局表示,歡迎不同業界針對他們面對的特殊情況,提出銀行如何加強支援該行業的建議,局方會積極與銀行業跟進。
海外銀行情況值得香港借鑒,金管局早前便指,香港銀行壞帳率仍然非常低,僅0.5%至0.6%,但提醒如未來失業率上升,或會影響個人貸款質素,而企業貸款質素亦可能因公司倒閉而惡化;金管局會密切監察情況。不過,金管局同時強調港銀資本充足率非常充足,可吸收壞帳造成的損失。
林健鋒透露,近日與政府財金官員會面時,促請金管局立即指示所有銀行推出應急措施,讓中小企客戶的的流動資金貸款,包括無抵押貸款、貿易融資、機器及車會分期及循環貸款等,可「還息不還本」最少6個月。只要客戶要求,期間全部銀行均應要求不會對相關借款人征收逾期罰款,以及不會要求有關借款人即時償還貸款。他相信,此舉有助減輕借款人的還款負擔,同時避免個別銀行收緊貸款,而引致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以及有助保持香港銀行體系及市場穩定。
林健鋒建議,金管局與銀行溝通共同找尋處理方法,擴大對工商界的支援范圍,包括讓全港中小企客戶的銀行流動資金貸款包括無抵押貸款、貿易融資、機器及車會分期及循環貸款等可「還息不還本」最少6個月,以紓緩中小企近期的流動資金壓力,同時避免個別銀行收緊貸款,而引致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穩定市場信心及保持香港銀行體系穩定。他又認為金管局應給予銀行更大靈活性,讓銀行有更大空間支持不同企業,特別是本港中小企,包括以較寬松的方法處理中小企的銀行逾期貸款,「呢個非常時期,大家都要突破條條框框,唔好一刀切、鐵板一塊」。
所謂負資產,意指業主持有的物業最新市值,較未償還的按揭借貸還要低,導致資不抵債,通常在物業價格下跌時會發生。舉例而言,以500萬買入一個單位,按揭八成,即貸款額400萬元,一年後樓價跌至360萬元,但未還貸款額尚有390萬元,即使出售單位,仍不足以完全償還銀行貸款,物業便會被視為負資產。根據金管局數據,2019年第四季錄得128宗新增負資產個案,較同年第三季53宗增加1.4倍,引起市場憂慮,不過升幅顯著原因是去年第三季53宗基數較低。回顧過去,對上一次出現過千宗負資產個案為2016年,2008年金融海嘯則曾錄逾萬宗負資產個案,2003年SARS時期負資產個案更曾超過10萬宗,即使今年首季負資產個案預計錄升幅,不過規模相信仍相差甚遠。
而疫症肆虐下,經濟衰退風險增,借貸風險上升,如銀行體系結余不充裕,大銀行拆出資金將審慎,拆息如不下調,以現時經濟形勢,中小行在提高風險管理之下,貸款亦會謹慎,所以王良享認為金管局以減發外匯基金票據降低拆借成本及填補結余的做法會更靈活,銀行也不用被逼不派息不回購去保留資本。此外,金管局還可以贖回票據的方式,為個別銀行增加流動性,保障金融市場穩定。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認為,金管局就疫情推出措施,旨在減輕銀行對資金的擔憂,從而鼓勵銀行支持經濟,以及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個人,她相信在營商環境不斷惡化、同時經濟增長前景持續轉弱的情況下,這些措施或許能夠稍微改善銀行的風險偏好。
疫情爆發後,我邀請金管局與銀行、商會和業界代表成立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促進銀行有效支援中小企,取得不少進展。例如在協助個別企業方面,包括讓合資格的中小企客戶在無須申請下,自動獲得貸款展期或延遲還本安排;有見從事進出口及制造業的企業因貨運延期而導致的周轉困難,銀行亦容許延長貿易融資還款,以及讓客戶申請將貿易融資額度暫時轉為現金透支額度,令企業可更靈活調配資金。上述措施以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例如運輸、出入口、零售、旅游等行業受惠較多。而在個人客戶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銀行亦已批出2,800宗包括住宅按揭還息不還本及應急貸款等的申請,涉及金額超過80億元。
金管局估計,計劃將覆蓋全港銀行80%以上企業客戶。年度營業額不超過8億港元、現時沒有逾期30天以上的未償還貸款的企業客戶,均符合有關安排。合資格企業不需要提交申請,祗需接獲通知14天內聯絡銀行,確認貸款延期細節。金管局已發信要求所有銀行參與計劃,機制內11間主要銀行都已確認參與計劃,合共占香港銀行貸款總額一半以上。
也許大家對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比較陌生。這個協調機制在去年10月成立,目的是提供溝通平台,以加強銀行業界對中小企的支援。在金管局牽頭下,協調機制已先後推出四輪支援企業及個人客戶的措施,包括企業及住宅按揭還息不還本安排、延長貸款還款期及貿易融資貸款額轉為現金透支額。各項措施已見成效,例如截至今年3月底,主要中小企貸款銀行合共批出接近9,000宗申請,涉及金額超過570億元。
金管局表示,近年其他私人用途貸款,一直是家庭負債增加的其中一個原因,但在去年下半年增幅有所減慢。此類貸款大部分為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客戶貸款,主要以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基金、債券等)作抵押。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